新冠疫情顛覆握手文化?不握手或將成為新常態

加拿大都市网

數千年來,握手是友善的象徵。它結束了戰爭,達成了建立經濟協議,達成了結盟,改變了歷史進程。

在西方,幾乎所有關於人類活動的領域,包括商業、體育、政治和宗教等,握手都是標準的做法。無論是熟人或陌生人,朋友或敵人,都會通過握手透露內心的想法和個性。

這場新冠狀病毒疫情,是否讓不再握手成為新常態呢?

公共衛生專家、白宮大流行病工作組成員福西博士(Anthony Fauci)日前強調:多洗手、絕對不要握手。「我們不需要握手。我們必須打破這種習慣,因為這是傳播呼吸道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

 

福西並不是第一個稱放棄握手的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醫生在2014年就表示,應在醫療機構中禁止握手。

Debbie - handshake 4

仍有其他選擇可取代握手,例如雙手合十打招呼、點頭、輕輕鞠躬、互碰額頭、輕拍背部、互拍雙手等。一些專家說,幾乎任何方式都比握手要好。

2014年發表在《美國感染控制雜誌》上的研究發現,握手特別容易傳播細菌。科學家在橡膠手套塗上厚厚的大腸桿菌後做的實驗發現,握手所傳遞的細菌比拳頭撞擊多90%,也比互拍雙手(high-five)傳遞的細菌多兩倍。 

拉斯維加斯大學流行病學助理教授拉布斯(Brian Labus)表示,病毒讓我們改變握手習慣,拒絕握手不是出於冷淡,而是對彼此健康的真正關注。

一些歷史學家相信握手可以追溯到部落時代,當接近陌生人或熟人時會伸出右手來表明他們沒有伸手拿劍。然後,向上和向下移動,可將隱藏在袖子中的所有武器釋放出來。

Debbie - handshake 3

除了握手外,親吻也是具有歷史淵源的一種問候,代表友好與信任。

在中世紀的基督教宗教儀式中就已出現親吻。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將親吻臉頰視為標準的問候。

 

美國禮儀權威艾米麗郵政學院(Emily Post Institute)現在的建議已說:「我們保持社交距離,但很高興見到你。」

Debbie - handshake 2

當這波疫情結束後,人們還會願意握手親吻嗎?

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精神病學助理教授維西耶爾(Samuel Veissière)表示,歷史上的大流行會改變短期的行為,但從未導致人類聯繫或交流方式的根本變化。他相信最終會恢復正常,「我不相信人們不會就此再不親吻握手了。」

多倫多關係顧問福士特(Bradley Foster)表示,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影響,但「握手歷史已經很久,很難想像它會消失。有些人將不再這樣做,但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是本能反應。」

網上圖片

v01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超大防沙防水沙滩毯 打7.1折特价21.27

烟三文鱼是生还是熟?这1类要小心吃!感染李斯特菌严重恐流产丧命

加拿大Popeyes推出全新无骨鸡翅 5种口味可选!

福特汽车召回近65万皮卡车 有失控撞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