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凱特王妃疑患克隆氏症 癥狀似腸胃炎?拆解4先兆 嚴重恐切腸保命

加拿大都市网

英國凱特王妃(Kate Middleton)今年1月入院接受腹部手術,預計需要休養至4月,有外媒猜測凱特王妃患上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所以需要較長時間休養。克隆氏症的癥狀與腸胃炎相似?有專家指克隆氏症有4大先兆,如果未有及時接受治療,可能會令病情惡化至需要切腸保命。

凱特王妃早前接受腹部手術 疑患克隆氏症

綜合外媒報道,一名西班牙記者日前引述英國王室內部人士消息指,凱特王妃在今年1日進行手術後,出現預期外的併發症。醫生當時為了搶救凱特王妃,令她進入誘導昏迷(induced coma)狀態以方便治療,所以她需要較長的休養時間。

根據西班牙媒體《馬卡報》其後於2月26日的報道指,英國白金漢宮已否認凱特王妃確診癌症、術後插管等傳言,但未有提供進一步細節,因此外界猜測凱特王妃可能患有克隆氏症。

凱特王妃今年1月入院接受腹部手術。(圖片來源:Instagram@_kate_middleton_royal)

她預計要休養至今年4月。(圖片來源:Instagram@_kate_middleton_royal)

外界猜測她可能患有克隆氏症。

凱特王妃手術後未有公開露面。(圖片來源:Instagram@_kate_middleton_royal)

西班牙記者指凱特王妃做手術時出現其他併發症。(圖片來源:Instagram@_kate_middleton_royal)

凱特王妃年屆40歲。(圖片來源:Instagram@_kate_middleton_royal)

凱特王妃早前出現健康問題。(圖片來源:Instagram@_kate_middleton_royal)

白金漢宮已否認凱特王妃確診癌症、術後插管等傳言。(圖片來源:Instagram@_kate_middleton_royal)

但未有提供進一步細節。(圖片來源:Instagram@_kate_middleton_royal)

外界因此猜測凱特王妃的健康狀況。(圖片來源:Instagram@_kate_middleton_royal)

甚麼是克隆氏症?年輕人患病風險最高

甚麼是克隆氏症?根據香港仁安醫院網站資料,克隆氏症(又名克羅恩氏症 )是慢性腸道炎的一種,即腸道無明顯原因下慢性發炎和潰瘍,據研究,香港每10萬人中約有1至2人發病,以男性患者居多,發病高峰期是20至30歲的壯年一族。

克隆氏症4大先兆 與腸胃炎相似易混淆

克隆氏症的初期病徵與腸胃炎相似,有以下4大先兆:

 

克隆氏症4大先兆

  • 腹部不適
  • 肚痛
  • 肚瀉
  • 明顯消瘦

由於該病引致的發炎反應可貫通整條消化道,由口腔、小腸至肛門均會受到影響,因此如果口腔經常生痱滋、有痔瘡問題等,都有可能是發病徵兆。

另外,有部分患者會同時患有關節炎,出現類似強直性關節炎病徵,少數患者的皮膚會長出膿瘡,常見於腳部上5寸或下5寸的位置,亦有患者會出現虹膜炎,嚴重可致失明。

克隆氏症成因不明難發現 4成患者要切腸保命

仁安醫院表示,克隆氏症的成因至今未明。過去有研究指,該病的發病原因與某種遺傳基因有關,亦有人相信此症與衛生環境有密切關連,愈富有的地方,發病率愈高。不過,克隆氏症與患者吃下不潔食物是沒有關連。

小腸內的迴腸(小腸連接大腸的位置)是克隆氏症最常見的病發地方,雖然可透過腸鏡檢查及早發現病情,惟不少患者往往出現血便、肛漏、穿腸、腸塞及腹膜炎等併發症才求醫,嚴重者更會有生命危險。有本港研究數據指,約有4成患者因併發症影響,需要進行腸道切除手術以保生命。

腸道阻塞癥狀

 

克隆氏症不能斷尾?控制病情要靠長期服藥

仁安醫院又指,克隆氏症較難斷尾,患者須長期透過藥物控制病情,包括服用5-ASA局部消炎藥、類固醇或可抑壓免疫系統的硫唑嘌呤( Azathioprine ),但後兩者的藥物副作用較多,部分患者病情反覆,所以要經常調整藥物劑量。

延伸閱讀:腸胃炎6大飲食建議 吃1類食物更快康復

 

 T10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旅游巴士马来西亚翻覆致2死,车上载有18名中国公民

美国大选︱拜登承认和特朗普的辩论表现不佳:我已不是年轻人

美国大选 | 若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 传梅拉尼娅拒当全天候第一夫人

打工仔噩梦|诈病提早搭机回乡竟巧遇经理 印尼女“超尴尬”经历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