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再受打擊:美國拒續簽出口許可 新技術無法運回中國

加拿大都市网

■■美國對華為的行動升級,圖為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近日登場,華為高層缺席且低調參展。中央社
 
本報訊
 
中美貿易談判後,10日有消息傳出,美國商務部表示不會續簽華為在美子公司的出口許可證,意味着這家中國電信巨頭無法將其在硅谷研發的部分技術運回中國,這為華為帶來新的打擊。
 
據《華爾街日報》10日報道稱,美國商務部去年6月致函華為在美國硅谷的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Futurewei Technologies),稱出於國家安全考慮,打算拒絕續簽其自2014年以來持有的出口許可證。華為舊的許可證於2018年4月到期。
 
華為早已提出抗議
 
出口禁令會影響華為的部分業務。美國之音報道稱,被否決的許可證涵蓋電信技術和軟件出口,包括高速數據傳輸技術。這項技術的業務預算超過1600萬美元,涉及超過40名全職員工。
 
但據知情人稱,美國商務部此舉對華為子公司並不「致命」,因為從美國出口的大部分技術,並不需要出口許可證。
 
華為對此早就提出異議,但相關技術的出口已被禁止。去年7月華為子公司曾致函商務部,稱「威脅國家安全」這一理由毫無依據,這些技術在美國以外已經廣泛運用。如果申請未獲批准,可能不得不將研發中心遷往美國以外的地方。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視華為是國家安全威脅。最近數月,美國向盟友施壓,要求他們不要使用華為的設備。在美國商務部的出口禁令發佈前,華為美國子公司還被一家公司CNEX的實驗室指控,稱華為試圖竊取他們的半導體技術。
 
自2012年起,美國政府機構就禁止購買華為電信設備,目前華為在美國仍有1500名員工,主要為鄉村地區的小型運營商提供電信設備。
 
去年12月,美國對華為的行動升級。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美國檢方尋求將其引渡,罪名是與華為在伊朗業務有關的銀行欺詐。但孟晚舟否認這些指控。
 
目前正處於中美貿易談判的敏感時期,華為是中國電信產業的領軍企業,而美國指控中方盜竊其科學技術。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給《華爾街日報》的一份聲明中說:「發放出口許可證的程式獨立於我們與中國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
 
貿易磋商成果 中美各說各話
 
而在同一天,中美雙方先後發佈之前展開的貿易磋商成果,但雙方各吹各的調。中國商務部沒說達成了哪些共識,但強調「為解決彼此關切問題奠定了基礎」。美國貿易代表處的聲明則指出,這一輪談判焦點放在實現兩國貿易關係的「公平、互惠和平衡」,點出多項美方要求中國進行結構性改革的領域,包括強迫技術轉移、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貿易壁壘、網絡入侵及貿易機密的竊取等。
 
有媒體分析,談判有幾個細節值得注意,一是談判由兩天延長到兩天半,說明雙方都積極想達成協議;二是本為副部級的談判,中國副總理劉鶴突然現身會場,反映的是中方對談判的重視和誠意。
 
對照雙方的聲明,各說各話、沒有交集。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盛九元認為,雙方在大部分議題上有共識,在少數領域仍堅守底線不肯讓步。
 
根據美方說法,中國承諾採購大量美國農產品、能源、製造業商品及其他產品與服務,由此可見,「中方要求美方解禁出口高科技產品到中國,美方仍未答應」。此外,美國對「中國製造2025」計劃仍有意見,不滿中國對產業補貼,但盛九元強調,產業升級是中國的國策,不可能輕易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