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國家追劇最愛看”中國媳婦”

加拿大都市网

10月20日,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第三次集體採訪活動,主題為「文化發展開創新局面」。出席此次集體採訪的黨代表有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西亞非地區廣播中心主任夏勇敏、中央電視台駐北京記者站站長王小節、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京劇表演藝術家孟廣祿等五人。

中國故事
「中國媳婦」成了東非各國的熱門劇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夏勇敏代表談起了「一帶一路」倡議對文化交流的作用。
夏勇敏表示,「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這裡的心相通就是文化的相通,走出去就是跨文化交流。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傳統習俗等各不相同,這個很正常。比如,藉助「絲路中俄」活動、「絲路名人中國行」活動等,我們通過由不同國家媒體組成共同的採訪組,了解不同國家各自的民風、民俗、社會發展、經濟狀況,了解那個國家的文化,通過報導增進各國的相互了解。
那麼,不同國家之間怎麼樣進行文化交流?夏勇敏舉了一個例子。 2013年,中國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在坦桑尼亞熱播,這部電視劇讓坦桑尼亞百姓了解中國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
為什麼這部電視劇能在非洲引起關注,能夠成為非洲百姓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一是我們使用了母語,用東非地區通用的斯瓦希里語進行了翻譯,從而掃除受眾觀看這部電視劇可能存在的語言障礙;二是我們選擇反映中國當下生活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里有家常里短,比如婆媳之間的矛盾,在非洲家庭中也處處存在,這樣的話題很容易在非洲觀眾中引起共鳴。
還有就是,和當地電視台合作,比如在坦桑尼亞,這部電視劇通過坦桑尼亞國家電視台播出,它的受眾達到600萬。之後這部電視劇在東非其他國家也受到熱捧。
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在埃及、《父母愛情》在緬甸等,都受到了歡迎。只要找對了方式,用受眾聽得懂的語言,用他們聽得進的方式,用一個個能夠引起共鳴的故事,就能夠把中國故事說好。

文化傳播
《巡視利劍》等紀錄片近10億人次觀看
王小節代表對自媒體的看法,引起關注。
王小節說,首先談到節目怎麼做得又好看觀眾又買賬,「我想,那就是我們的節目應該既有筋骨、又有溫度、又要正氣。我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三點,節目就應該會有收視率和點擊量。」雖然時代在變化,但好的新聞作品永遠會受觀眾歡迎。
比如今年7月份以來,央視連續推出了7部大型專題片紀錄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巡視利劍》、《大國外交》、《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等,「我手中拿到的最新數據,截至10月11號這7部片子收看觀眾人數達到近10億人次。」
同時,要做到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動真情。舉個小例子,每年國慶節期間八達嶺長城都是旅遊熱點,每天遊客流量超過6萬人次。 「我們策划了一個節目,跟隨長城保潔員一起撿垃圾。記者計算了一下,因為長城上摩肩接踵,保潔員只能一步一小挪,挪兩小步,大概一塊城磚的距離,就要蹲下來摳縫隙里的垃圾。一個人負責150米距離,兩小步一彎腰,一趟彎腰500次,一天8個來回16趟,彎腰8000次。新聞一經報導,網上引起熱議。」
王小節說:「再舉個例子,去年10月份,我們對南鑼鼓巷的改造升級進行關注。經過十個月紮實的蹲點,記者和衚衕里的商戶、老百姓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發出的報導經新聞頻道播出,同時段收視率拉升了20%多,改編成45分鐘的《新聞調查》專題後,收視率再次拉升,超出很多輿論監督類報導,一經新媒體轉發,不到一天就達到10萬+。」

文化藝術
戲曲進校園破解地方劇傳承難
在回答文藝界如何攀登藝術「高峰」,創作出既具備思想性又讓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這一問題時,宋寶珍說,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已經成為一種風氣。
目前,不僅一些國有話劇院團創作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作品,一些邊遠省區、少數民族地區的戲劇事業也出現了可喜進步。優秀的文藝作品應當具備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三個條件。在指導思想上,必須堅定地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正確的創作導向;在內容上,文藝工作者要從時代生活的大江大河裡撈取最有質量的生活素材並進行加工,講好中國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與形式還需要完美結合,實現從文藝「高原」向文藝「高峰」邁進。
一些地方劇目出現傳承困難,如何推動優秀劇目進一步發展?孟廣祿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近幾年,戲曲人下基層、進校園,通過「像音像」工程每年有上百齣戲報上來,國家每年投入專項資金,我們必須有責任有擔當有理想有夢想,讓好的戲曲唱得響、站得住、留得下。

來源:新華社

C08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熊黛林带两女庆祝6岁生日 颜值升级 老公郭可颂罕有展示另一面

多大校园内巴勒斯坦支持者未散 邹至蕙:市府无权驱赶

驻多伦多总领馆对领区中国留学生发布安全提醒!

加拿大3月份贸易逆差意外飙升近7倍 达3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