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醫學新突破 癌症、老年痴呆治療都將受益

加拿大都市网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今年73歲的國際知名癌細胞和免疫學專家麥德華博士(Dr. Tak Wah Mak),在免疫學上又再取得新的突破,發現免疫細胞受腦部指揮;獲加拿大總督帕耶特(Julie Payette)在今年6月下旬,頒發加拿大醫療研究中心(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Research, CIHR)的金葉獎(Gold Leaf Prize),表揚他在醫學上的新發現。

麥德華表示:「兩、三年前會覺得發現T細胞受體(T-cell Receptor),是一生中最值得自豪;但今日找到腦部與免疫細胞有關連,證實免疫細胞是由腦部指揮工作,終於破解了醫學上170年的謎團,才是個人更大的成就。」

德國科學家Rudolf Wagner在1849年,無意中發現一條腦神經連接到免疫細胞,但直到170年後,麥德華領導的研究小組,才發現免疫細胞可以製造神經元。事實上,1960年已經有兩名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中有神經元,但當時覺得兩者就像是將電線放在粥內。

師從諾貝爾獎得主

麥德華十多年前在美國紐約,遇到一名腦外科醫生,談及看到神經延至免疫系統。他說,當時覺得這名女醫生很聰明,也有與別不同的想法。這名醫生在麥德華的實驗室經過6年鍥而不捨的努力,剪除老鼠體內免疫細胞的神經遞體(Neurotransmitters),然後植入過濾性病毒,發現免疫細胞對入侵的病毒沒有反應,才終於證明殺菌也要用腦。

這項研究也許20年前的技術已經可以做得到,但沒有人相信免疫細胞與腦部有溝通。他說:「科學研究就像在一間大屋內行走,完全不知旮旯轉彎後有什麼。」

麥德華師從諾貝爾獎得主Howard Temin後,獲當時任安省癌症研究院院長的前博士後研究導師Ernest McCulloch,力排眾議邀請他到多倫多開實驗室。他說,在McCulloch的實驗室工作時,認識一名日本九州大學主管內科的教授。這名教授得知他開實驗室,帶同大學校長和醫學院院長聯袂到訪,並拍板派醫學院畢業生到多倫多從事研究工作。先後有六、七名醫學院第一名的畢業生跟隨麥德華。

麥德華主導編寫的2014年版免疫學教材,原訂10年才需要改版,但因為免疫學日新月異,明年要推出第3版。本報記者攝

免疫細胞關係整體健康

麥德華說,相當幸運的是兩年後取得突破性成果,與他一起發現免疫系統的T細胞受體的Yusuke Yanagi才25歲,醫學院第一名畢業後尚未行醫便投身研究工作。當時全世界的科學家已經找了30年尚未能成功。

免疫細胞關係著一個人的整體健康。他說,人體依賴T細胞受體辨認和區分人體自己的細胞與帶菌細胞,然後免疫細胞才能攻擊有害的細胞。免疫細胞未能發現外敵,固然會有大問題,如果免疫細胞不分敵我,正常細胞也一起消滅同樣有大問題,腎衰竭、囊腫纖維症、狼瘡和風濕等多種疾病,都是免疫細胞好壞不分全殺引起。

現時有科學家認為,很多心臟問題也是由於免疫細胞與心臟發生衝突,甚至老人痴呆也是免疫細胞失調。目前癌病治療的主力研究是,讓T細胞受體能夠辨別然後消滅癌細胞。

他說:「免疫學在醫學界的地位愈來愈重要,關係著整個人的健康。未來100年的醫學研究,都必須認識免疫學的原則。以前很多醫科學生覺得免疫學太複雜,認為不必學。現時是不能夠不學免疫學。80%至90%的疾病,是免疫細胞與人體器官不協調所導致。」

從香港移民美國 科研路始於洗試管

麥德華在1960年代中,從香港隨父母移民美國後,原先想入讀加州柏克萊大學,但因為母親擔憂校園反戰情緒影響學習,於是改到威斯康辛大學讀化學工程,未幾轉修生物化學。他的科研之路是在大學實驗室洗試管和燒杯開始。

病毒學家Roland Rueckert,是麥德華科研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麥德華到當時新到威大任教的Rueckert實驗室,應徵做清潔工作,頭一天清洗工作完成後,詢問是否尚有其他東西需要清潔。Rueckert回應沒有,並以相同的時薪聘用麥德華參與研究實驗。

Rueckert在1974年發表在《病毒學》期刊(Intervirology)的一篇論文,把麥德華列為共同撰寫人。麥德華說,從Rueckert學到紀律和實驗安排。

亞伯特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麥德華在加拿大亞省的亞伯特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導師建議他到多倫多的安省癌症研究所(Ontario Cancer Institute),向當時非常有名的Ernest McCulloch學習,並在Ernest McCulloch與James Till的實驗室工作。他們兩人共同發現造血幹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麥德華說,McCulloch是一名並不固守傳統的創新思想家,教導他挑戰教條和對一切抱持懷疑態度,為他打開一扇新的大門。McCulloch的教導是將自由的想像和衝破界限,與小心和有條不紊的方法結合起來。麥德華在1980年再返回威斯康辛大學,師從Howard Temin學習分子生物學技術。Howard Temin不久後獲諾貝爾獎。麥德華說,跟隨Temin學習的一年非常重要,懂得謙遜。因為從McCulloch出師後,相信自己可以天馬行空,不受限制任意作出假設。

Temin教他所有的自由思想,必須經過深思熟慮和有洞察力。麥德華也受益於Temin跨學科和非傳統的廣泛知識連繫。他比喻說,就像在澳洲翻起一塊石頭時,想到香港海灘上的另一塊石頭。本報記者

拒受行政工作羈絆 到任耶魯一天即請辭

中國古語有云,人生七十古來稀。麥德華博士今年73歲仍孜孜不倦,甚至比年屆退休前更忙碌,國內每年飛20萬公里,國外航班也有10萬公里。他說,除了身體和精神仍相當好之外,也有很多非常有熱誠的學生和醫生跟隨,有多名實驗室技術員,已經跟隨他工作30年,不忍向他們說再見。他說:「沒有這些人,研究完全做不到。」

他說,雖然沒有直接診治病人,但從事研究也接觸很多病人,看到的慘事太多。患腦癌的兒童有一半可以存活,但腦部受藥物影響而不能夠正常生活。去年美國兩個機構合共給予超過1,000萬元研究抗癌藥物,既然外界相信他,手下又有一批傑出研究員,為什麼不儘力而為繼續工作下去,希望再在科學上有新發現?

麥德華30多歲時曾獲美國耶魯大學聘任為病理學系主席,但僅上任一天便辭職返回多倫多。他的回歸震驚美加兩國,並成為《環球郵報》的頭版新聞。他說,當年仍一心從事研究工作,不想被行政雜務困擾,也是感激加拿大的恩情。

美國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在1993年時再次挖角,開價1億元希望多倫多大學放人,要求麥德華每個月到洛杉磯工作一周,為期10年。麥德華期滿後仍選擇返回加拿大工作。

研究員薪酬僅及醫生十分一

他說,在香港成長,在華仁中學讀書時神父也對他很好,現在應要花一些時間作出回饋;擔任文化基金會主席8年,之前也做了5年信託人。十多年來一直與香港大學病理學系有聯繫,去年獲聘為客座。香港政府在過去一年積極希望發展生物科技,與特首林鄭月娥商討不下10次。港府撥款100億港元開設醫療科技、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麥德華也參與籌備成立生物醫藥科技中心;中國江蘇無錫市也希望他開研究中心。

麥德華慨嘆加拿大醫生極少願意錢少挨苦而從事研究工作。一名先後在多倫多和哈佛大學取得醫生資格的研究員,雖然非常熱心投入工作,但由於薪酬只有醫生的十分之一,在家庭壓力下也無奈離開。本報記者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送耳部清洁套装!无线可视耳垢清除器3.7折仅售21.99

多伦多长周末将以雷暴开始,这天放晴最高26度!

三位千亿千金接地气聚会 吃街头美食低调晒名牌!

三名女孩认罪 集体袭击华裔Kenneth Lee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