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姓氏排列先後以甚麼做準則?

加拿大都市网

姓氏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就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統,關係到每個人的生活及脈絡。我們現在了解到的《百家姓》,流傳的其中一個版本成書於宋代,收集漢姓姓氏後,以四言韻語,四字一行,八字一韻,讀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也是古代的蒙學課本之一。宋代版本的《百家姓》首行為:「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而這個排列順序,有一定依據。

據南宋學者王明清著有專寫古代舊聞逸作《玉照新志》中記載:「如市井間所印《百家姓》,明清嘗詳考之,以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何則?其首雲『趙錢孫李』,蓋錢氏奉正朔,趙本朝國姓,所以錢次之;孫乃忠懿(錢)之正妃;又其次,則江南李氏。次句雲『周吳鄭王』皆武肅而下后妃。」這裡可得知《百家姓》這本著作,姓氏的順序是依照當時皇權統治者的姓氏排列,準則主要受到權勢地位影響。成書的宋代,開國皇帝是宋太祖趙匡胤,所以趙姓便成為《百家姓》中的首位。

《玉照新志》局部 (網上圖片)

至於在宋代建國之初,尚有在浙江稱王的吳越王錢俶,以及定都金陵的南唐後主李煜,所以錢、李二姓在姓氏排列上居前位。據說,編寫《百家姓》的作者是浙江錢塘人士,所以他就將吳越王錢俶正妃的孫姓排於南唐皇帝李姓前,於是便形成「趙錢孫李」的順序。而接下來的「周吳鄭王」均是錢俶其他后妃以及他父親后妃的姓。

《百家姓》宋代成書,趙是國姓,所以趙姓成為《百家姓》中首位。圖為案太祖趙匡胤畫像 (網上圖片)

依照地位來排列姓氏,是古代習尚。古人非常重視姓,它是標誌家族系統的稱號,是社會交往的首要焦點。所以,姓氏排列順序決不容馬虎。據指在唐朝時期,朝臣編撰《氏族志》時曾將舊日大族「崔、盧、李、鄭」排列在前,就惹得唐太宗很不開心,最後只好以官爵高下重新排列。

除了宋代版本的《百家姓》,到了明代也出現了一部,全稱為《皇明千家姓》。這是明初翰林院編修吳沉等人,根據當時戶部戶口名冊,模彷宋版《百家姓》編纂。共收入姓氏1968個,數量為宋版《百家姓》的4倍多,但姓氏編輯順序與宋代的不一樣,以「朱奉天運,富有萬方」開篇。當時朱姓為國姓,排首正常,但後面有些姓是小姓,加上姓氏沒有按當時尊貴編排,可能因此明版不及宋版流行。

明代《百家姓考略》局部 (網上圖片)

到了清康熙年間,滿族人也出了自己的《百姓家》。康熙為搞好滿漢關係,籠絡漢族知識分子,放棄將國姓「愛新覺羅」排第一,而是使用山東曲阜孔姓家族「孔」姓為首:「孔師闕黨,孟席齊梁」,但因通篇艱澀冗長,不通俗易懂,所以始終都是宋版「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被廣為接受。

《圖繪百家姓》局部 (網上圖片)

至於我們經常聽過的「陳李張黃何,史廖林白蔡」,就是在廣東地區流傳良久的姓氏歌。「史廖林白蔡」這句說話,粵語讀上來也甚具玩味。(來源:巴士的報)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Puma季中惊喜优惠!低至5折+满额8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