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背後隱藏着權力 中國式親子關係需要一場革命

加拿大都市网

亲子关系

網上圖片

為了孩子的成功,我們的確竭盡全力。孩子能否成功尚在未定之天,當下的痛苦卻是實實在在!

思思是我所在城市一所名校的初三學生,還有兩個月就要中考了,她卻精神萎靡,要麼不去上學,在家睡覺、玩遊戲、看玄幻小說;父母好說歹說好不容易去了學校,整個上午基本上處於迷糊狀態,根本聽不進課。

「太累了。」「為什麼一定要上大學?」她只想熬到初中畢業就找份工作或者讀個職高。總之,不再依賴父母生活。

思思素來是個乖乖女,從小學業優秀,一切都在初二下期的一個晚上改變。

那天晚上,臨近午夜,作業還沒寫完。思思困極了,想睡覺,守在一旁的父親不許。父女爆發了嚴重爭吵,盛怒之下,父親揚手一杯茶水潑到她臉上,她頓時崩潰,哭着喊着奔向窗前,揚言要跳樓……

第二天清早,思思神思恍惚,已不記得夜間發生的事,只是反覆念叨:「有人要打我,有人要打我。」

她在精神衛生中心住院治療一個多月,出院後每天服用抗抑鬱葯、安眠藥。但治療和藥物都沒有恢復她的精神、心理狀態。她讓父母別再對她寄予希望,再生一個孩子。

怕女兒輕生,母親辭職做起了全職媽媽。她恨自己軟弱,為沒能抵擋丈夫對女兒的高壓管控後悔不已;曾經志滿意得的父親愧悔交加,深恨自己毀了女兒的前程,他請求女兒回到升普高、考大學的「正常軌道」,唯其如此,他才認為女兒原諒了他。

網上圖片

這是一個常見的例子。中國太多中產父母把子女養育作為家庭的重心,出於對子女近乎狂熱的愛,為了讓子女將來過上好生活,為他們設定了一條通往「成功」的路徑:考大學,或者說,考名牌大學。養育的重心遂圍繞子女教育展開,教育的重心又落實在考試成績上。

我們自認為對孩子關懷備至,盡其可能為孩子營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學習條件;為了孩子的成功,我們殫精竭慮。但我們能否幫助孩子成功尚在未定之天,孩子們當下不快樂卻是真實的!

這首先是因為孩子們嚴重缺少自由、自主;而且父母的付出是要求回報的,孩子得「聽話」「感恩」,得嚴格按照父母設定的道路走,滿足父母設定的所有理想化要求。

我們就這樣把愛變成了繩索,把期待變成了鞭子。孩子彷彿是學習和考試的「勞工」,父母類似嚴苛的「監工」,彼此之間關係緊張,大小摩擦頻仍。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有達到預設的養育目標,親子關係緊張的狀態更令人備感困惑。父母通常歸咎於孩子和社會、文化環境,解決辦法往往是加強規訓、升級打壓,還有人呼籲恢復傳統孝道。

這都不得其法。正如美國養育革命先鋒人物、斯坦福大學前新生教務長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指出的,孩子的問題根源不在孩子身上,而在於父母錯誤的養育方式。不誇張地說,我們的養育方式陷入了空前危機,反思與改變已經迫在眉睫。

親子關係的背後其實是權力關係。

網上圖片

1967年,美國發展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歸納了放任、專制、權威三種養育模式;

1983年,心理學家埃莉諾·麥考比和約翰·馬丁對鮑姆林德對分類做了修改,以「放縱型」取代「放任型」,並增加了「忽視型」;

20世紀90年代,吉姆·費伊和福士特·克林納發明了「直升機父母」一詞,指父母像直升飛機一樣盤旋於子女頭頂,對子女實施指揮、控制、幫助。

2016年,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在《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中指出,專制型父母和放任/放縱型父母都可能同時也是直升機父母。在我看來,直升機式行為加劇了專制型養育和放任/放縱型養育固有的問題,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對媽媽全職帶孩子、全天候圍着孩子轉的做法持謹慎態度。

放任/放縱型家長對孩子幾無要求,有求必應;他們不願制定規則,也不提出期望,因此缺乏規訓的基礎和需要;可能會提醒、嘮叨,但和子女不存在權力爭奪,親子之間不容易發生衝突。這類父母如果同時是直升機父母,更容易「寵壞」孩子。

忽視型父母對孩子既缺乏愛的情感和積極反應,又缺少行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一般只提供食宿衣物等物質需求,不在精神上提供支持。他們與子女也不存在權力爭奪的問題,基本上沒有盡到養育之責。這類父母(以父親居多)佔有相當比例。

專制型父母主觀性強,高標準、嚴要求;期望孩子服從、尊重自己;習慣於訴諸恐嚇、羞辱、打壓、懲罰;他們不傾聽子女,不解釋自己的行為理由。這類父母和子女常常發生權力爭奪。諮詢過程中,我遇到的學生,無論是學習困難,還是迷戀遊戲、失戀自傷自殺、抑鬱、強迫症、焦慮,還是成年後有母女、婆媳衝突的女性,以及有夫妻關係問題的男女,都存在親子關係的問題,往往都有專制的父母。

網上圖片

有位80後父親固執地認為:孩子必須懼怕一位家長才行,夫妻之中必須有一個人唱白臉,這樣才「鎮」得住孩子。

他當仁不讓地承擔起這個令女兒害怕的角色。孩子從小就受到他的嘮叨、吼叫、打罵,如他所願,孩子確實怕他,只要他在身邊,她就感到緊張。7、8歲的她已經琢磨着如何遠離父親,請求媽媽讓爸爸搬到單位吃、住,工資也不用親自送回家,銀行轉賬就行了。

他的觀念來自他成長的家庭。他小時候就是這樣被對待的。這是他熟悉和習慣的方式。

他的觀念和做法在中青年父母中有代表性。

父母為什麼需要孩子懼怕自己?為什麼需要「鎮」住孩子呢?這樣的觀念背後,有着對孩子怎樣的想像?又隱藏着怎樣的親子關係認知?

父母之所以需要孩子懼怕自己,無非是為了便於管理。我們想像,因為孩子懼怕自己,就容易做到令行禁止,無須花時間了解孩子「不正確的」想法、體會孩子「幼稚的」情緒,不需要解釋、溝通、協商以至於達成共識,甚至根本不需要達成共識;如果孩子犯了「錯誤」,也就是說言行不符合家長的意志,施以言語打壓、暴力處罰,就可以達到糾正的目的。

這是一種專制主義的養育方式,在養育哲學的意義上,大多數中國父母是程度不同的專制主義者。

專制獨裁的名聲不好,屬於政治不正確,中青年家長很難把自己同專制獨裁聯繫起來,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開明、民主。

網上圖片

肖肖留學海外名校,一個學年下來,多門功課掛科,情緒崩潰,瞞着父母,放棄了學業,還斷絕了與父母的聯繫。終於在本市的出租屋找到他時,父母既驚且怒,他的一句話讓崇尚自由、民主的父母無話可說:「你們什麼時候給過我自由、民主?!」

他控訴父母不愛他、不信任他,列舉了父母在他小時候威脅不要他、關他黑屋子、扔掉他喜歡的書、強行要他去他不想去的學校等諸多「暴行」,指控他們否定他的看法,強加他們的觀點,讓他失去了朋友……,以至於「聽見我媽的聲音我就感到毛骨悚然」。

專制的養育方式在孩子小的時候可能還有效,隨着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學高段、初中,就開始遭遇孩子的抵抗,有的家長甚至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就已經力不從心了。

我們驚呼孩子「叛逆」了。所謂「叛逆」,無非犯上作亂的意思,這個詞本身已經預設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彼此權力不對等、身份不平等的意識。

如今的父母聚會,申討孩子「叛逆」是一個重要議題。孩子「叛逆」的年齡比二三十年前大大提前,而兒童抑鬱、自殺的年齡也正在屢創新低。

沒有叛逆,只有父母對孩子空間的強行介入、干擾,不尊重孩子的主體性,壓抑權利、壓制自由、天性,不講公平、正義。孩子不服從,才進而有了反抗。

網上圖片

但在我看來,如果你的孩子反抗你,我得恭喜你!反抗是生命成長的必須。孩子有反抗的意識和能力,說明一切還有救。

曾經接訪過一對母子。兒子小勝上初三,成績優秀,老師欣賞,是同學中深孚眾望的班長。然而,媽媽眼中的他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不學習、沉迷網絡遊戲、夜不就寢,粗言穢語罵媽媽、把媽媽推倒在地、扭傷媽媽手腕、把媽媽鎖在家門外,還懟外婆、罵舅舅、打姨夫……在媽媽口中,他冷漠、殘酷、沒有人性,「是個人渣」,她甚至擔心兒子會要了她的命。

一個優秀的好學生、好班幹部,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媽媽歸咎於孩子迷戀網絡,失去人性。

兒子沉迷網絡、怠於學習,跟他與母親日益嚴峻的衝突,不是因果關係啊?不學習、迷戀網絡遊戲就算了,為什麼不認媽媽?為什麼罵媽媽腦殘?為什麼說「你聽不懂道理,我只有用拳頭說話」?

兒子頭腦錯亂、有精神病嗎?

沒有。

從小就這樣嗎?

不是。

她開始回憶母子關係變化的節點性事件。

半年前,兒子夜間開始鎖門睡覺,她怕兒子踢被子、感冒,需要進屋給兒子蓋被子(其實是為了監督、窺視他,防止他不好好做作業、看小說、打遊戲),堅持要兒子開門睡覺。幾番爭執不下後,趁著兒子上學,她叫來弟弟把兒子房門的鎖芯給取了。兒子放學回家看到門鎖沒了,立馬暴怒了。

推倒她、扭傷她,都發生在兒子要上網她強行斷掉網絡的時候。

母子交火的另一個事件是,未徵得兒子同意,母親把兒子小姨贈送他的iPad交給班主任老師,母、子和老師簽了一個三方「協議」:iPad由老師保管,待中考取得理想成績後交還……

我理解了為什麼兒子罵媽媽是「強盜」、 「腦殘」,為什麼兒子覺得外婆、舅舅、姨父不可理喻,因為他們是非不分、不講道理,還非要強加他們的漿糊邏輯,諸如,無論如何,她是你媽;你媽都是為你好;你媽養你不容易,你忘恩負義;你比弟弟大,所以你必須讓着他……

透過媽媽的敘述和與兒子的交談,我看到一個權利意識覺醒,要求講道理、講公平、辯是非,要求擁有學習、休閑、作息時間安排自主權和個人隱私、個人空間的少年。

他媽媽沒有聽見他最激烈的怒吼,「不把我逼到動手,她就不會閉嘴」,他訴諸暴力,對媽媽「揭竿而起」。

通過交談,媽媽認識到了自己是問題的根源,減少了對兒子的干預,尊重他的自由和自主權,母子關係自然就緩和了,不到三個月,孩子就主動告別了遊戲,恢復了正常作息時間和精神風貌,順利考上了本校直升。

網上圖片

面對專制家長的控制、逼迫,長久忍耐的那位女生崩潰了,父母也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責、追悔和痛苦;選擇反抗的男生卻爭到了自己的自由、自主,被逼之下,他的媽媽退回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兒子、母親各自安好。

孩子對父母有力、成功的反抗意味着對父母遮蔽和壓迫的超越,對父母經驗、認知天花板的突破。真正在意子女成長、自我實現而不是關心自己的權力、面子和控制的父母,一定會對子女的反抗表示理解、欣賞,甚至鼓勵。

深究起來,專制主義的父母對孩子的想像是很負面的,諸如無知,容易犯錯誤;沒有獨立意志,即使有,也是壞的,因此需要打擊,必須糾正到父母理解的正確思想和做法的軌道上來;孩子還常常是懶惰、貪玩、好吃、不求上進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知道什麼對自己好,不關心自身前途和未來,因此需要被指揮、命令、規範、控制,不然,就要出問題、走彎路,甚至被毀掉。

家長也有意無意預設了自己的全知全能,理由無非是家長有閱歷、有知識、有經驗,不僅知道什麼是成功,還知道通往成功的直路,因此,孩子按照自己規劃的道路走,按照自己的指揮行事,不就萬事大吉了嗎?

什麼是成功?為什麼成功那麼重要?

我們的做法真在幫助孩子成功嗎?

網上圖片

以考大學、考名牌大學為目標的成功觀太過狹隘,通往成功的途徑並非只有這麼一條。當代人普遍接受了社會化、物化、簡單化的成功標準,將其化約為金錢、地位、名頭,並有為了成功不擇手段、不問道德、良知的傾向。這是對成功的誤解。

根據字典釋義,成功指達到或實現某種價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從而獲得預期結果。成功包括精神與物質兩方面。只要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目標,不斷奮鬥,體現出自我的價值,無論結局如何都可以是成功的人。

讓孩子作為自己人生的主體,如其所是地愛、珍惜、接納、尊重自己的孩子,無論孩子聰明、愚笨,學習成績好壞,都積極發現和張揚孩子的優點與長處,幫助孩子形成自身的優勢和自信;為孩子鼓掌,讓孩子始終保有自信——每個人都可以做獨特的、成功的自己。

其實,與其說我們關心成功,不如說我們關心的是孩子的幸福。我們把成功等同於幸福。

什麼是幸福?對此,很多父母未必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我贊成國際知名幸福研究專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行為科學教授、英國政府幸福調查問卷設計者保羅·多蘭的定義:幸福是人生過程中體驗到的愉快和意義,兩者越平衡,過程中體驗的愉快和意義越多,人生的幸福總量就越大。他特別指出,未來的幸福不能彌補當下的幸福損失。

網上圖片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霍華德·金森研究「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麼」,結論是:「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着物質的離去而離去。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史上持續時間最長、最全面的精神心理健康研究格蘭特研究歷時75年,從上個世紀30年代開始,持續追蹤268位哈佛學生的人生,求解「幸福密碼」,得出的結論是:對於幸福人生,最終,愛、關係最重要——而不是我們以為的金錢、權力、地位。

我們在定義成功和幸福時,受制於物質極度稀缺的恐怖記憶,關注匱乏性需求,嚴重忽視了存在性需求。

另一方面,大學、名牌大學畢業證未必能兌換為好工作、高收入、高地位。因為我們的養育方式有重大缺陷,沒能真正幫助孩子做好對接職場、社會的準備——甚至不能幫助他們建構良好的親密關係。

養育過程中,我們在一些方面做得過多,在另一些方面又做得太少,甚至反向作為。

我們讓孩子在圍繞考試的學習上投入的精力過多;了解和發展自身潛力、興趣的機會過少。結果,孩子的知識單薄,視野狹隘,認知水平、判斷能力低下;

我們不假思索地把孩子交給學校,讓孩子長期承受超負荷的「知更鳥式」教學和刷題式學習,磨滅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內驅力、創造性,形成學習厭膩、懈怠,這無助於他們成為終身學習者;

在物質生活上,我們拚命富養孩子,卻對孩子的思想、精神、心理狀態關心不夠;傳遞庸俗市儈的生存哲學,不講公平正義、是非對錯,導致孩子價值虛無、價值觀混亂;

在生活上,我們包辦代替,沒有幫助他們鍛煉生活/生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情緒調節能力、解決具體問題/面對困難的能力。因此,孩子們身體長大,卻沒有做好獨立自主的準備,也缺少自信心、自我效能感;

當孩子遭遇學習困難,最需要我們同情的時候,我們情緒失控,以批評、責備為主,正面幫助不夠。這無助於鼓勵孩子嘗試以平常心看待失敗,探索走出失敗的方法,形成對他們一生至關重要的抗挫力;

網上圖片

我們對孩子指揮、命令較多,尊重、傾聽較少;我們不鼓勵思想自由、人格獨立,要求孩子言聽計從,否則就是「不聽話」、「叛逆」;

我們對孩子否定、批評、論斷較多,肯定、讚揚、認同較少;悲觀、虛無色彩濃厚,樂觀、理想主義缺乏。

許多父母在理論上知道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很重要,在現實生活中又經常貶低孩子。從人格、尊嚴的意義上講,我們是在勒索,甚至虐待孩子。

難怪當代子女與父母的關係普遍質量不高。我們與孩子互動的方式,反映了我們沒有把孩子視為平等、獨立、有尊嚴、有自由意志的主體;我們沒有把父母子女之間彼此分離、把孩子的獨立作為養育目標。

「還孩子自由,對孩子放權」,人文主義養育模式是我們唯一的解決之道。

網上圖片

中國式養育的危機,是父母專制養育所致,解決之道是人文主義養育思想及其支撐的權威型養育方式。

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是20世紀60、70年代在美國盛行的一種教育思潮,它繼承了西方歷史悠久的人文主義教育傳統,以現代人文主義哲學和心理學為基礎,着重強調培養人的整體性、全面性和創造性,尊重學生的價值、自由、道德、理性、情感,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提出了適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教學方法。

西方人文主義哲學思想和教育思想歷史悠久,不僅深刻影響到學校教育,也影響到父母的養育實踐。西方父母普遍把孩子視為人格上與父母平等的人,從小把孩子作為平等、獨立的個體對待,西方孩子擁有更多的獨立、自由、自主;父母像尊重成年人一樣尊重孩子,體罰孩子是違法行為,家長也很少吼叫孩子,對子女的命令、控制、指揮、壓抑比較少,親子關係中,民主、協商、溝通、傾聽、孩子自主比較多。

網上圖片

無論教育還是養育,中國還沒有經歷過像樣的人文主義洗禮,既面臨著清理和擺脫傳統家長制、等級制、家長專制獨裁這些基本上屬於西方古典人文主義時期的任務,也需要借鑒和整合西方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

我們的父母敢於破除那些自以為是的自我認知和親子關係想像,尊重、平等對待作為另一個生命的孩子的人格嗎?敢於對孩子放權,敢於承認孩子離不開自己指揮的想法其實是虛妄和投射嗎?

斯坦福大學教授特瑞·卡塞爾認為:「父母就是拿來愚弄和蔑視的……即使是最受尊敬的傳統也是用來突破的;創造力理所當然存在於個體而不是群體,在於青年而不是老人……在象徵意義上和其它方面,個人權利的伸張不可避免地始於孩子最初對家長的反叛。」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傳統經驗失靈的今天,卡塞爾的話可謂振聾發聵。孩子越對我們言聽計從,就越可能被我們的觀念和經驗局限。

在養育中貫徹人文主義基本精神和教育思想,允許孩子獨立、自由,而不是把他們的不同意見和感受視為需要「鎮壓」、「糾正」的行為;鼓勵他們自由思考、辯駁,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做決定、承擔責任的能力,那麼,當今中國式養育中的主要問題、親子關係問題,可以得到極大的改善。

孩子是民族的未來。不正常的親子關係以及不正常的養育模式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民族的未來能讓人樂觀么?

(作者:彭小華,旅美獨立學人,關係-交流研究者;國際註冊高級婚姻家庭指導師、REBT諮詢師;譯者、寫作者;樂見島專欄作家。原文為上下篇,本文進行了重新編輯。)

來源:騰訊教育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震惊!安省女子收到了20年前的多笔罚款,信用分突然下降!

注意!这些是可能毁坏你信用评级的最大错误

Canadian Tire最新一期店内优惠(5月3日-5月9日)

《我妻之死》作者回应质疑:婚姻中并非坐享其成,有11年承担家庭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