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看!孩子被食物哽住怎樣急救?

加拿大都市网

一粒提子奪去女童寶貴性命,成今年第二宗兒童哽死慘劇,紅十字會拍片教哽塞急救,家長必看緊急時或可救一命!

香港紅十字會早前拍片教路,指哽塞原因包括嬰兒和小孩誤吞異物,如波子、豆、糖果等;吞嚥過量或體積過大食物;進食時談話,大笑,亦會道致食物阻塞氣道等。

當有異物阻塞氣道時,傷病者皮膚會呈紫藍色、驚慌、吸氣時發出尖銳聲音或粗糙的呼吸聲、不能咳嗽、說話、大叫或呼吸,如果不清除阻塞物,更會失去知覺,不省人事,嚴重者可引致死亡。

紅十字會上載哽喉處理方法的示範片段,對嬰兒、兒童、成人傷病者都主要施拍背法及壓胸法,一旦發生哽喉事件可及時施救,避免悲劇再發生。

紅十字會圖片

兒童哽塞處理

拍背法:先了解兒童能否咳嗽或說話,如果能夠應鼓勵咳嗽,嘗試將阻塞物咳出來;如果不能咳出,則要施行拍背法。急救員可單膝跪在兒童背後施行,用一隻手支撐胸部,令傷病者身體向前傾,用另一手掌的掌根在傷病者背部,兩肩胛骨之間大力拍打5次,約一秒一次,檢查每次拍背後是否可以解除氣道阻塞物,不一定做足5次。

推腹法:若5次拍背法不能夠迫出哽塞物,可改用5次推腹法,在兒童背後,用雙手環抱他的腰部,令他上身向前傾,握緊拳頭,放在肚臍和劍突之間,用另一隻手抓着拳頭,用力向內和向上推壓,約一秒一次,重覆5次,但每次推壓動作要明顯分開,不一定要做足5次。

如果阻塞物未能咳出,便要重覆拍背法和推腹法,直至阻塞物能夠除去。當重覆施行這些急救方法仍未能將阻塞物迫出,就要儘快求醫或者報警求助。

紅十字會圖片

嬰兒哽塞處理

拍背法:急救員要先將嬰兒身軀俯伏於前臂,將前臂斜放於同側大腿上,保持嬰兒頭部向下和低於身軀,利用地心吸力幫助異物流出。急救員可以坐或跪姿勢,使嬰兒安全地躺在腿上,用一手支撐嬰兒下頜和頭,並用大拇指保持下頜角度,但不要擠壓下頜的軟組織,用另一手掌的掌根在嬰兒背部兩肩胛骨之間用力拍打5次,每次約一秒,檢查每次拍背後是否可以解除阻塞物,不一定做足5次。

施行5次拍背法後,將嬰兒轉仰卧姿勢,急救員要保持原來支撐嬰兒下價和身軀的手的位置,用另一隻手來支撐嬰兒的背部和頭的後腦部分,然後將嬰兒安全地夾於兩手之間,小心將嬰兒轉為仰卧姿勢和安穩地放置在急救員另一隻大腿上。檢查口腔,如發現阻塞物,可以小心將它拿走。

紅十字會圖片

紅十字會圖片

壓胸法:如5次拍背後仍未能迫出哽塞物,便要進行5次壓胸法。將兩隻手指垂直放於嬰兒兩乳頭之間的假想線下,然後按壓胸部,深度約是三分一的胸部厚度,按壓方法與心肺復甦法的胸部按壓相似,但力度較強,速度較慢,約一秒一次,重覆5次,檢查口腔,若發現阻塞物在唇邊,小心地用手指取出。若未能清除,則繼續交替進行5次,直至可清除阻塞物,當重覆多次施行這些方法,仍未能迫出阻塞物,則要儘快報警求助,送院求醫。

急救期間亦要密切觀察傷病者,如果轉為人事不省或者停止呼吸,就要立即施行心肺復甦法進行急救,並儘快將他送院救治。如果傷病者為成人,做法和兒童傷病者相同,而急救員應站於傷病者旁邊較後位置。但若傷病者體型肥胖或是孕婦,施行壓胸法時,急救員雙手應放在傷病者的胸部中央位置,然後做向內壓動作,緊記不要壓迫於劍突位置。

紅十字會圖片

另外,醫療組織「BEST First Aid in Hong Kong」亦上載圖片,指道家長正確切提子的方式。據圖所示,應將提子縱向切開,而不應橫切提子,最好是在中間直切成一半或分成4份,讓幼童容易進食,以防食物體積過大令兒童出現哽喉。

「BEST First Aid in Hong Kong」圖片

來源:巴士的報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儿科医生绝不会允许孩子做的事情

安省车牌自动更新7月1日开始实施!车主们需要知道这些

戴口罩!夏季新冠浪潮已经到来!大批华人中招:狂咳一个月!

Coach Outlet低至3折+额外8.5折+限时免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