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不治療小心日後「生蛇」 抓緊黃金72小時治療期是關鍵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都市报

生蛇最初病徵,可能只是在被影響位置感覺痛楚,直至數日後才會出現紅疹及水泡。

水痘是常見傳染病,大部分可能都在兒童時期曾感染水痘,或者已經注射水痘疫苗。水痘不算是嚴重疾病,一般感染後都能靠自己免疫力擊退病毒。

然而出過水痘,日後就有機會生蛇;傳聞更指如果病人生蛇的紅疹長至圍繞身體一圈,便病入膏肓會死亡。生蛇真的這樣可怕嗎?

撰文:陳旭英
32歲的郭小姐,年前的「皮膚病」,令她苦不堪言。

「那段日子工作很忙,手上有多個推廣計劃在進行中,每天差不多近11時才離開公司,人很疲累,但總算撐過來了。當一切塵埃落定,便放假數天休息,怎料有天醒來時,感到後腰有點疼痛。

翌日後腰的痛楚愈來愈明顯,用手摸一摸感覺有點像被針刺一樣,於是到診所求診。醫生檢查過後確診是生蛇,處方了一些藥膏及口服藥,但之後數天,痛楚愈見強烈,後腰皮膚開始出水泡,一顆顆凸起的,之後變硬……」郭小姐說。

由於她見紅疹久久未愈,期間再見另一位醫生,獲處方另一種藥膏;最後她在朋友介紹下見中醫,服了兩劑中藥後紅疹慢慢結焦。

76歲的張婆婆,由院舍職員陪同到醫院求診,她向醫生說:「我額頭出疹,可能是皮膚敏感吧,還是……熱氣呢?這陣子覺得休息得不好,晚上睡又不安寧,一睡不好就會熱氣……」

醫生檢查及查問病史後,相信不是皮膚過敏,雖然沒有水泡,但種種跡象顯示是生蛇,這在長者身上屬常見,故即時處方抗病毒藥物。由於額頭與眼睛接近,有機會影響視力,故建議婆婆如稍後感到眼痛或視力模糊。要儘快回來覆診,有需要時要見眼科醫生檢查清楚。

水痘病毒潛藏體內

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鍾澤鏘醫生說,生蛇是門診經常遇到的疾病。香港醫學期刊去年進行的研究,了解香港市民對生蛇的認識。發現市民對生蛇都有些疑問,包括如果生蛇的紅疹圍繞身體一圈是否會致命?生蛇會否傳染家人?何解會生蛇?是什麼病毒引致生蛇?

▲鍾澤鏘醫生說生蛇十分普遍,大約每3個人便有一人會生蛇。

「生蛇(Shingles)即是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引起。大部分成年人在兒童時期都有出過水痘,典型病徵是第一天發燒並全身出現紅疹,之後免疫系統成功對抗病毒,痊癒後病毒留在身體。之後當病人身體狀態變差或免疫力下降,病毒會乘機再發惡,沿神經引發感染,出現帶狀皰疹,俗稱’生蛇’。」鍾醫生說。

無論任何年齡的病人都有機會生蛇,10餘歲至70、80歲都有。 「因為免疫力下降是生蛇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而人在成年後隨着年齡增長免疫力會逐漸下降,故長者較容易生蛇。要留意的重點是生蛇痊癒後會有複發的機會,不像水痘般出過一次便免疫。」鍾醫生說。

沿神經線感染

生蛇有什麼病徵?鍾醫生說,通常患者未出疹前,皮膚已經有不適感,典型是疼痛。如果病人求診時能清楚說出皮膚有痛楚,家庭醫生一般都容易斷症,但部分病人皮膚的不適不是痛楚,而是痕癢,甚至是麻痹感覺,這樣便可能會影響診斷。

而有以上這兩個病徵的病人要提高警覺,亦應及早求醫。除了皮膚的不適感覺,病人通常在痛楚出現數日後,痛處便會出疹,而紅疹通常會出現在身體的一邊。

「由於早期病徵只是痛、癢、或麻痹,令病人不容易在病發初期得到準確判斷,很多時病人皮膚痛而求醫,在沒有紅疹病徵下,醫生一般會處方紓緩痛楚或止痕藥物,到數日後出疹再求醫才發現是生蛇。」鍾說。

紅疹以外,個別患者甚至會發燒,但不常見。在出疹期間,患者亦可能會感到疲累。
如何判斷是生蛇還是其他皮膚病?鍾醫生說,第一,如上所說,生蛇的紅疹,一般在皮膚疼痛數日後才出現,而紅疹是凸起的,稍後出現水泡;第二,紅疹的位置亦非常重要。大部分生蛇的病人紅疹都會出在身體的其中一側(左或右),而且是依着神經線的分佈出現(如上圖所示)。最常受影響的是面部或軀幹,但其實身體每一部分都有可能受影響。

免疫力低 高風險族

生蛇發生在曾經感染水痘,之後因種種原因引致免疫力下降的人士身上。年長是其中一個風險因素。鍾醫生說,50至70歲免疫力比年輕時下降,是生蛇高風險族;30餘歲的壯年患者個案,亦可以因為工作忙及壓力大以致生病。

其他影響免疫力的因素例子如﹕後天免疫力缺乏症(愛滋病)病人、癌症病人,及服用壓抑免疫系統藥物如類固醇的病人等。

鍾醫生引述美國數字,每年大約有100萬宗生蛇個案,一生人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機會生蛇。

生蛇主要靠臨床病徵斷症,故病人毋須接受特別檢查。病人如能在病發後黃金72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感染受控制,病情可以較快痊癒。不過很多時病人到確診生蛇時,已經超過黃金治療期,但鍾醫生說仍會因個別案例考慮處方抗病毒藥物。

「抗病毒藥副作用少,例如頭痛作嘔,但不嚴重。故即使病發已過72小時亦可以考慮處方抗病毒藥,特別是病人的紅疹數量仍在增加,或眼睛受病情影響的,用了藥物,可以減輕痛楚,復原亦較快。」鍾醫生說。

除了抗病毒藥物,醫生亦會處方紓緩病徵藥物,例如止痛藥、撲熱息痛或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另外視乎病情可以選用抗癲癇類藥物幫助減輕神經痛。如病情嚴重、痛感強烈的,可能會處方藥力較重的嗎啡類止痛藥,但副作用相對也較大,例如頭暈、眼困、便秘等。

另外因應病人情況,醫生亦可能會處方安眠藥。有些醫生會處方抗病毒藥膏,但研究發現這類藥膏沒有太多額外效用。

及早治療 防併發症

及早用藥的重要性,除了可儘快控制感染外,更重要是避免併發症。鍾醫生說,帶狀皰疹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出疹後一直痛,即使痊癒後痛楚仍不止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病徵不一定是痛楚,亦可以是皮膚感覺改變,例如麻痹。

「上述併發症,5名生蛇患者中有1人出現,機會率為20%。如患者在80歲以上,機會率增加至30%。少於50歲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風險較低。」鍾醫生說。

除了年齡外,女性、免疫系統差、眼睛受病情影響的、出疹時痛楚特彆強烈的,事後神經痛的機會亦較大。

第二個常見的併發症是眼睛受感染,如病人說眼痛及視力模糊,除了處方抗病毒眼藥膏外,亦應轉介眼科醫生作深入檢查。如痊癒后角膜有痂,日後視力便會受影響。

第三個併發症是細菌感染,例如水泡穿破有細菌入侵,或長者免疫力低而引致身體其他地方受感染。

第四是腦膜炎,當病情嚴重或發展至後期,有機會影響腦膜,但這類個案極少。

另外傳聞指帶狀皰疹圍繞身體一圈會死亡,鍾醫生說這個是誤解。除非病人免疫系統很差,兩邊神經線都同時受影響,才有機會身體兩側都有紅疹。

以為「熱氣」引致額頭出疹的張婆婆,最終由醫生確認是生蛇,處方了抗病毒藥物、止痛藥物後,並建議她見眼科醫生檢查清楚。經治療後,婆婆已痊癒,其後亦接受醫生建議

注射預防疫苗,減低日後再生蛇的風險。

50歲以上宜打「蛇針」

▲長者免疫力較弱,是生蛇高危族,建議注射預防疫苗。

蛇針」即預防帶狀皰疹疫苗,初期的疫苗適用於60歲以上人士;到2011年擴展至50至59歲注射都有效。

研究確認50歲以上打才有效,故鍾醫生在治療50歲以上生蛇患者後,會與病人商討是否注射預防疫苗。

注射帶狀皰疹預防疫苗可減五成生蛇機會,即使生蛇,病徵都會較輕微,並可減低生蛇後遺神經痛七成風險。

疫苗只需注射一針,之後沒有加強劑之需要,故十分方便。故鍾醫生鼓勵所有50歲以上的市民,無論以前有沒有生蛇的病歷,都應諮詢自己的家庭醫生,作打針的安排。

懷孕婦女、免疫力差、肺癆患者、對neomycin抗生素過敏的,都不能注射。

生蛇會傳染嗎?

生蛇患者常問,會傳染家人嗎?

鍾澤鏘醫生說,生蛇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發,大部分成年人都出過水痘,身體有抗體,故不會因接觸生蛇患者而受感染。

▲生蛇患者如家中有嬰幼兒,應避免接觸。

如果患者家中有嬰兒,或沒有出過水痘又沒有注射水痘疫苗的,接觸患者的皮膚後,就有機會受感染而出水痘。

懷孕婦女如果生蛇,鍾醫生建議與婦產科醫生商量是否適宜用藥。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加拿大限量发行一款超奢华金币!价格高达$20,000!

为什么年轻人总是将手机设置为“请勿打扰”?

天气暖啦!Roots大量T恤一律$19.98

Mountain Warehouse抓绒保暖衣清仓 低至4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