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葯」北美校園流行 學生想取得好成績靠「腦力偉哥」有用嗎?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都市报

每年冬天一過,各大學即進入緊張的期末考試準備階段,學生壓力可想而知。但學習這條看似沒有捷徑的路上,卻有人能夠另闢蹊徑。 「聰明葯」在北美校園的流行,成為不少學生取得優異成績的潛在幫手。這種「大腦偉哥」真的是百利而無一害嗎?

本報記者 文琪

隨着社會競爭力的日益增加,在大學裏取得優異的成績往往與良好的就業和前途直接掛鈎。法學院、醫學院等培養高端人才的專業更是人才濟濟,淘汰率頗高,莘莘學子想方設法追求一紙文憑和課業高分無可厚非。 《加拿大都市報》記者留意到網上推崇一種「聰明葯」,信息源於微信上一位爆料學生的垂詢。 「Adderall這種葯靠譜嗎?我看身邊有些同學考試前學習時都會吃,據說看書學習記東西非常快,還可以不打瞌睡,是考前突擊和寫論文的神奇器。我在網上找到有賣15加元一粒的,但我膽小,不敢買。我很好奇。」

被學生追捧的腦力偉哥」神葯

根據本報記者網上跟蹤,這種被奉為「大腦偉哥」的神葯已經流行相當長時間,中國知名的問答網站知乎上就有以「很多世界名校學生要靠吃興奮劑保持精力嗎」為題的帖子,曾經引起多方的關注和輿論的嘩然。帖子中,不但有急功近利的中國媽媽在微信上通過身處北美的「代購人」非法購買「聰明葯」,更是引述了媒體報道美國藤校里有20%的學生用過聰明葯的普遍情況。這款名為「Adderall」或同類名為Ritalin的「神葯」,可以在服用後讓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避免睏倦,甚至在北美的高中里就已頗為流行。

2013年英國The Daily Telegraph的報道顯示,劍橋大學有10%的學生曾經使用過名為Adderall或同類的Ritalin等藥物。這些對中樞神經有很強刺激作用的藥物通常被用來治療多動症和嗜睡症以及注意力不急症等病症。正常人服用後,也有能夠集中注意力和提高效率的作用。報道指出,由於此類藥物是受到法律監管和需要醫生處方的藥物,有的學生會故意假裝患有多動症騙醫生開出處方,網上也存在藥物的非法交易。

從加拿大本地醫學院就讀畢業的萬錦市家庭醫生徐丹在接受星島《加拿大都市報》記者訪問時,對北美的高校里有這種情況存在的現象表示了肯定。但她透露,總的來看,在加拿大華裔很少會開這種葯,其他族裔的病人相對會開得多一些。 「特別是醫學院和法學院的學生,據我所知他們吃這種葯是很瘋狂的。學生吃完這種葯之後,並不是變聰明,而是可以連續兩、三天都不睡覺,持續性地一直在圖書館裏學習。」

記者隨後接觸到了一位安省某大學臨床研究系的在校生,她表示對Adderall在校園內的流行並不陌生,但自己沒有吃過也不會吃。 「正常人吃了這個葯,不止能讓你集中精力學習,還可能會讓你集中精力做所有你想做的事。比如,我聽過有人吃了之後除了學習還會集中精力去打掃房間。所有你想做的事你都會非常集中地不停地去做,這很可怕。」

記者向徐丹提出,是否會有學生會故意假裝患有多動症或偽裝出注意力缺失等行為獲取醫生處方的情況發生,或者是否有學生病患要求開這種葯,徐丹稱:「如果有病人來找我開這種葯,如果我不清楚他的病史,或者他的過往病史不清晰,我是絕對不會給開的。它屬於會上癮類的藥物,是一種興奮劑,因此藥物的派發會被相關部門所嚴格監控。我們醫生給出處方的相關要求非常高。所有受限制的東西都會導致相關犯罪行為的產生。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有不法之徒會抬高價格,在網上非法販賣。」

藥物成癮難害終身

網傳的微信截圖聊天記錄,顯示中國家長越洋通過非法代購購買「聰明葯」。 (來自
精英說)

「聰明葯」看似是學習道路上的捷徑。學生享受着他們帶來的好處時,也忽略了這種被管控的化學藥品的副作用。徐丹解釋道,服用「聰明葯」的問題是,吃完以後,會讓人心率加快,會伴有一系列的身體負擔。這類葯的確能夠短暫地幫助服用者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有些人會因此而成癮。 「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患者,會吃一些Ritalin之類的藥物,能夠幫助他調整到正常人的水平。但是這種藥物,在讓你高度興奮的同時,它會讓你心跳加速,整個身體的體征都會不太正常。這樣就會對人的生理造成一定的負擔,對心臟也非常不好。」

不少在校學生都知道有這種「聰明葯」的存在,但也有人表示,對於在醫學院、法學院等高強度專業學習的學生,面對巨大的學習和考試壓力,吃這種葯幫助學習的做法也能理解。還有的人認為,「就是考試吃這麼一會兒,又不是平時天天吃,不至於有什麼不良後果」。作為執業的醫生,徐丹對此回應稱:「少劑量的吃這類藥物的確可以調整一些問題。比如,有一些人的確身體缺乏一些物質,尤其是ADHD的患者,他們往往注意力不集中、患有多動症,藥物會幫助他們恢復到正常人的水平。如果是身體健康的正常人吃這種葯,的確也是會讓他高度集中地去做很多事情。但是一旦不吃之後,他們的精神和注意力很難再恢復到很集中的狀態,並且有時候可能會伴有頭痛等癥狀。」

學生們眼中看似無害的藥物,問題在於很多年輕人並不了解複雜化學物質是一種易使人成癮的藥物。一旦斷葯,日後自身很難通過自己的力量集中注意力。徐丹表示:「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這種藥物是上癮的,很多人卻並不了解。有些人得到它的好處,覺得可以長時間的注意力很集中地去做一些事的時候,他就會因此漸漸上癮,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嚴格限制人們使用它。而一旦成癮了之後,吃的劑量就會越來越大。所有會成癮的藥物都有個特徵,就是會需要比之前更大的劑量,來保持之前劑量所帶來的愉快感或者精神的集中力。時間長了,這對身體肯定是不好的。」

加國高校否認
學生使用「聰明葯」

 

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高級媒體關係專員Anjum Nayyar在接受星島《加拿大都市報》記者提出的關於在校學生通過藥物提高學習效率一事的採訪時,先是與記者確認了事件的信息來源是否與約克大學有關,又表示會和學校的相關部門詢問和跟進。

在隨後,Nayyar聯繫記者表示,約克大學決定不接受本次話題的訪問。但是,約克大學的代理髮言人Janice Walls願意向本報提供一份聲明。 「約克大學在我們的校園裡,並沒有看到這種趨勢存在的證據。約克大學一直致力於促進校園內所有學生和教職員工的福利。我們提供以學生為中心去支持心理健康的服務,包括外展、研討會,例如我們提供管理考試壓力的策略,以及同伴程序等,以促進學業成功、學生髮展和一個能夠讓大家積极參与社區。我們也鼓勵有心理健康相關問題的學生去使用這些資源。」

在約克大學看來,使用聰明葯的現象更多是源於學生的心理問題。 Walls希望以此大家分享,約克大學鼓勵學生們使用一個在線移動應用程序工具WellTrackR app,這是一個可以提供自我指導的模塊以幫助有需要的人解決壓力、抑鬱、焦慮和恐懼症。 Walls稱:「該工具的創建源於對諮詢(counselling)的需求,是在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不僅僅是在校園裡。這為面對面的諮詢提供了替代方案,人們可​​以從在線工具中受益。WellTrackR課程類似於個人在接受諮詢師或臨床心理學家的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時所獲得的課程。這個工具對約克大學的所有學生都是免費的。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UTSC)媒體關係專員Don Campbell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大學無法與媒體討論個別的案例,但在與學校的健康和保健中心核實後,他們報告說並沒有看到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的學生中有濫用Adderall的問題或趨勢。 「健康和保健中心還配備了醫療保健的專業人員,包括護士、醫生和輔導員,他們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系列支持,包括在需要時正確使用藥物和相關的諮詢。」

約克大學推薦學生們使用的WellTrackR app

當本報記者再次向Campbell提出,由於有數據和報告顯示在世界範圍內的高校都有學生使用聰明葯的現象,甚至2013年英國The Daily Telegraph的報道中提到,劍橋大學的一位神經科學教授Barbara Sahakian向學校建議在考試前檢測學生使用藥物的情況以確保考試的公平性。

Campbell則對此回應稱:「我們大學並沒有計劃在考試之前對學生們進行藥物測試的計劃。」

違法用藥後果嚴重

加拿大衛生部高級媒體關係顧問Anna Maddison在接受星島《加拿大都市報》記者針對此問題的訪問時,並未直接回答是否有留意到在加拿大高校有學生使用非法來源的Adderall類藥物的問題。她只對記者表示:「處方葯受到《受管制的藥物和物質法案》(Controlled Drugs and Substances Act)所管轄,只有在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給出處方時使用才合法。」在Maddison提供給記者的官方文件鏈接中顯示,故意服用未經醫生給出處方的藥物,以達到興奮或改變心情的目的,是一種濫用處方葯的行為(problematic prescription drug use)。

可能導致濫用處方葯的最常見的藥物類型中,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可用於治療某些類型的疼痛的阿片類藥物,還有可用於治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興奮劑(stimulants) ,也就是我們所關注的Adderall類藥物。加拿大衛生部官方網站上明確指出,有問題地使用這些藥物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影響,包括成癮、過量甚至死亡。

Maddison並未對個案的懲罰程度(Offences and Punishment)進行回應。她給出記者的文件信息顯示,在受管制的藥物和物質法案中,對非法使用處方藥物的不同情況和情節給出了相關的懲罰規定。縱觀這些懲罰條款(Punishment),一旦因非法使用處方葯而被定罪,會面臨從一千元到數千元不等的罰款以及半年到數年不等的刑期。

1 嗜葯成癮怎麼辦?

如果你或你周圍的人正在與藥物使用障礙或成癮做鬥爭,可以向相關機構尋求幫助。全國範圍內的熱線以及服務中心的電話可以登錄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services/substance-use/get-help/get-help-problematic-substance-use.html 查看

2 Adderall是毒品嗎?

《加拿大都市報》記者向萬錦市家庭醫生徐丹提出,既然Adderall類藥物容易讓人上癮,不再使用後可能注意力無法自行集中,那麼它不就和毒品一樣嗎?記者希望和徐醫生確認,是否可以把這類藥物和毒品掛鈎。徐醫生對此回應稱,首先要看每個人對毒品的定義。 「所有上癮的藥物機制都是差不多的,就是看它副作用的大小。怎麼定義毒品?每個人的界定不一樣。有人把大麻界歸類為毒品,有人就不這樣認為,覺得大麻的副作用與嗎啡、可卡因不同。而毒品的副作用當中,又分為很多種,冰毒、嗎啡、可卡因等各種各樣的毒品的副作用大小又不一樣。每個人承受的毒品副作用的大小不同,承受藥物副作用的大小也不一樣,所以有人會把他自己認為副作用大的歸類為毒品。」

徐醫生提出,Adderall和Ritalin這類藥物,是幫助注意力集中,也有些像興奮劑。 「它的副作用是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傷害,可能引起血壓升高,再就是會產生依賴性。在這些角度上看,它和毒品是一樣的。但不一樣的是,它並不像毒品一樣,比如嗎啡和海洛因,吃一個星期,會導致很大很大的副作用,嚴重到死亡。當然你要是一天吃很多的Ritalin,心跳加速,也會產生生命危險。毒品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當它在你身體里的濃度漸漸降低的時候(withdrawal),會產生各種各樣不適應的反應。比如嗎啡的withdrawal effect,你會覺得噁心、出虛汗、肌肉疼痛等。可卡因又是另一種。而像Adderall和Ritalin這類藥物,可能withdrawal effect就是讓你覺得注意力不集中、犯困、沒法提起精神來,可能人們會覺得像沒喝咖啡。所以說,你說它是不是毒品?從我個人角度來看,它算是毒品。但是從某些人的角度,沒有那麼大的副作用,會覺得不算,看每個人藥物毒性以及副作用的承受能力以及他個人對於毒品的定義。

3 安省葯君子增加

一項由安省藥物政策研究網絡(Ontario Drug Policy Research Network)於2018年發佈的調查研究顯報告示,安省所有年齡段的人群中,對於如Ritalin、Concerta 和Adderall一類的處方興奮劑(prescription stimulants)的使用均有所增加。 Ritalin和Adderall被批准用於治療多動症以及嗜睡症(narcolepsy)。

加拿大本地醫學院就讀畢業的萬錦市家庭醫生徐丹(ID Cosmetic Clinic提供)

2013年,安省每1,000人中就有4.7人服用處方興奮劑。到了2017年,這個數字增加到了6人。在過去的五年中,處方興奮劑(prescription stimulants)的使用率上升了近30%。該研究還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接受興奮劑處方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但這種差異在兒童和青少年中最為明顯。在2017年,大約5%的13至18歲的男孩接受了興奮劑處方,而同一年齡組的女孩只有2.4%。
安省藥物政策研究網絡的研究人員試圖通過測量來自不同醫生和藥房對於舊處方的提前續取(early refills of a prior prescription)來評估潛在的不當處方(potential inappropriate prescribing)情況。 2017年,不到1,000個處方是不適當的,占當年所有興奮劑處方的0.12%。相比較2013年的數字1,319個有所減少。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马克龙:法国将禁止11岁以下儿童使用智能手机

16岁!厄瓜多尔少年成为多伦多大学最年轻的毕业生!

多伦多周边地区进入龙卷风警戒状态!安省魁省雷暴风险高!

加拿大人辛苦挣扎!议员却报销大笔和家人的圣诞旅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