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獲聯邦資助來加進行短期研究 華尖子生約大實習 改良黃斑病診斷

加拿大都市网

薛子豪展示改良的LCD显示器。本报记者摄
薛子豪展示改良的LCD顯示器。本報記者攝
醫學界多年來已發展不同技術診斷黃斑病變。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加拿大的大學每年推出不少創新研究項目,數以百計的國際學生通過聯邦政府及加國大學資助的Mitacs Global Program,來到本國進行短期研究。來自中國的尖子學生薛子豪正在參與約克大學的研究,就老年性黃斑病變(Macular Degeneration),發展一種成本低又易使用的系統,比傳統方式更能夠準確診斷病情。

目前,老年性黃斑病變是導致60歲以上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患者有增加趨勢,單在美國已超過175萬人受影響,預計2020年增至300萬人。黃斑部在視網膜中央屬感光區,把看到的訊息傳導至腦部。年紀漸長該部位開始萎縮,感光細胞退化,導致視力不斷下降,觀看景物出現扭曲,視野中央部分模糊一片,難以閱讀、辨別樣貌和駕車。當病情惡化,病人會逐漸失去視力,嚴重的會引致失明。長者是黃斑病變高危一族。
在中國成都電子科技大學修讀電子信息工程學的薛子豪,7月至10月期間在約大實習3個月,參與上述的研究項目。他表示,對約大的研究項目感到興趣,所以向學校申請前來加國實習,以便增加國際經驗。他又指自己有編寫程式的基礎知識,相信能夠應付這項挑戰。
在出發前,薛子豪預先閱讀參考書《嵌入式系統》作為準備,以便了解如何創立電腦系統,並且攜來隨時翻查,對研究工作有不少幫助。他說,主導研究的教授先給予一個簡單工作,看看他能否理解有關概念,原以為他要花數星期時間,但只用了3天時間便能夠完成,於是正式參與是次的研究。
薛子豪稱,傳統的診症方法是讓病人拿着一張紙,印有橫直線條,如向醫生描述看到曲線和模糊地方,顯示患上黃斑病變。為了改進傳統方法的不足之處,約大的研究項目是開發新技術,創造一種穿戴頭部的儀器,接駁電腦收集數據,讓醫生更準確地診斷及監察病情。

愛加國學習環境

他與另外兩名學生一起參與該項目,各有不同的工作,他負責模塊測試部分。其中一名同學做了一個初步的LCD顯示器,只有直或橫的紅線,他就加以改良,增加左或右的斜線,也是其工作首個部分。其餘兩個部分,便是製造麥克風語言識別模型,以及把單片機與電腦的無線連接。下一步是把3個系統連成,並進行級聯測試。
薛子豪認為,此研究比想像中容易,他用心學習每一個步驟,逐步建構整個系統,有信心可以提早完成。他能夠參與其中,推動醫療界的技術,感到別有意義。他也喜歡加拿大的學習環境,原本計劃明年大學畢業後,前赴美國深造,如今以加國為考慮進修的國家。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