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3年09月22日 星期五 16:31:34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7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移民故事

北美華人烹飪節目鼻祖嘆青黃不接:華人社會始終對廚師有偏見

【星岛都市网】】“Yan can cook, so can you.”无论是居住北美多年的华侨,还是亚洲的读者,相信对华裔厨师甄文达的名句都不会陌生。凭首个北美华人烹饪节目《甄能煮》(又名:《食得是福》),甄文达在世界各地一炮而红,成为享誉中外的国际中菜名厨。去年更荣获有“饮食界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终身成就奖,带领中菜走向世界。现年74岁的他早前返回加拿大出席活动,接受《星岛网》访问时大谈对加拿大疫情后餐饮业的心得。 记者:郑乐炜 摄影:郑乐炜、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74岁的甄文达早前返回加拿大出席活动,接受本网访问。   “20秒开鸡”深得观众心  七旬师傅宝刀锋利依然 名刀配良庖,历年与甄师傅的访问都离不开他的宝刀。甄师傅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曾经创下20秒开鸡纪录。年轻时的他刀法潇洒,在荧幕上手起刀落几刀便破开一只全鸡上碟,更凭著幽默的谈吐赢得中外观众的欢心。如今甄师傅年过七旬,不知宝刀是否锋利如旧,依然能20秒开鸡? “其实无必要开咁快”,甄师傅闻言大笑,笑言即使是专业厨师,也没有必要在20秒内开鸡。多年来经常有人邀请他开鸡示范,只因他的节目实在太深入民心。这个年过七旬的厨师身形瘦削、谈吐风趣,是全球第一个华人烹饪节目的始祖。甄师傅自谦比他功力深厚的人多如繁星,自己只是恰好捉紧机会。 当时甄文达到访卡加利朋友的餐馆,机缘巧合下认识了附近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某天电视台的人急匆匆找上他,表示主持烹饪节目的师傅临时无法抽身,希望甄能顶替一集。他忆述当年全北美只有两个烹饪节目,而且全部都是外国菜。 甄文达自谦从未受过专业传媒训练,但他曾在大学教烹饪并不怯场,艺高人胆大的他抱着好玩的心态上镜一试。一试成熟客,电视台见观众反应热烈如获至宝。这档节目连拍数十年,成为最长青的亚洲人节目,深受中外观众欢迎。言至此处甄师傅十分自豪,“家印度、越南边,仲等紧我返去拍嘢㗎!” 建立全球最大亚洲美食图书馆 “Yan can cook, so can you. If Yan cannot, don’t even try.”身为国际名厨的甄师傅在访问中也不忘幽自己一默。而最困扰他的并不是厨艺,是如何管理手下和应付环境挑战。 这次回到加拿大他受到大丰集团的邀请,为大丰集团即将推出的卤水品牌造势。疫情过后餐饮市场萎缩,即使是高级的餐饮市场亦受经济寒冬影响,生意大受打击被逼转型。许多餐饮业人员在疫情期间转行,餐厅也索性关门大吉。他希望透过自身影响力协助餐馆渡过难关之余,亦能培养更多的餐饮业人才。 甄文达的人生哲学就是互相提携,自己做到的事希望别人也能做到。正如他的名句“Yan can cook, so can you”,正是希望用轻松易明的烹饪教学,让中外家庭观众也能感受到烹饪的乐趣。 正如他把数十年的节目、共4000本书放在加州大学图书馆中,希望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亚洲美食节目图书馆。而且他将这些资料全部数码化,希望令全世界的有志之士都可以学习。 叹厨房青黄不接 华人社会偏见阻年轻人入行 如今加拿大经济放缓,失业率节节攀升,厨房内却经常面临人手短缺的情况。许多新移民特别是年轻人陷入了“揾工难”的情况,对此甄师傅也有自己的睇法。 甄师傅认为现在的人学历普遍较高,会希望选择写字楼工作较舒服体面。甄师傅表示,华人社会始终对厨师有偏见,“觉得厨房佬咋嘛”。而白领工作竞争激烈,要找到适合的工作多少也需要运气。但甄认为行行出状元,许多有名的中餐厨师也是从底层一步步走上现在的位置。更透露如今在加拿大,要聘请一名有经验的厨师“有钱都未必揾到”。 他慨叹在加拿大人眼中职业无分贵贱,一名有成就的厨师无论是影响力和收入都不输给大学教授,“都唔知几受人尊敬”。但华人社会的偏见令越来越少年轻人入行,令他感到十分可惜。甄开办了三间厨艺学校培育厨师,更开办厨艺中心让小城市的厨师进修,希望改善厨房青黄不接的问题。 他忆述做师傅的年代也十分烦闷,每日对着厨房的墙满身汗水。“做啲咩都需要passion(热情)”,甄师傅道出了几十年来在江湖打滚的心得,“你拣边行都好,无passion行唔得长远。” 他今次回到加拿大除了扫墓探亲外,也应邀出席多场活动与加拿大的名厨们见面。他也收到万锦“Taste of...

14歲華裔「炫富網紅」突傳離世 死因未明 家人:巨大的悲痛

在社交平Instagram拥有330万粉丝、年仅14岁的知名华裔混血“炫富网红”Lil Tay惊传离世,暂未知死因。而她的IG帐号贴出一篇疑似其家人发出的声明,称“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份难以承受的损失和难以名状的痛苦”,“这个结果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又透露Lil Tay的兄长也同时离世,警方正展开调查,“恳请大家尊重我们的私隐”。 Lil Tay原名克莱儿‧霍普(Claire Hope),在2018年即9岁那年,以发布一连串炫富视频爆红网络,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一张手持一大叠的数十万美金的照片,而她的视频充斥大量骂脏话和呛声,亦令这名未成年少女成为争议性人物,连电视台也访问她,甚至曾与知名饶舌歌手XXXTentacion视讯聊天,成为网络上的热话。 Lil Tay的IG帐号的最新一则贴文,是一篇似其家人发出的声明。   ...

非常人物!大陸移民徐凌帶領加拿大華裔女性邁向全球

【加拿大都市网】记者黄忆欣报道,今年5月母亲节期间,第5届《情暖五月天、感恩毌亲节》慈善晚宴暨北美妇女联合总会第10届理事会成立仪式,在本拿比Riverway高尔夫球赛场会所隆重举行。前身为加拿大华人妇女联合会的北美妇女联合总会,不仅在短时间内宣布扩大规模为“北美”,更有亚洲区日本分会加入,总会长徐凌带领加拿大华裔妇女迈向全球的成绩有目共睹。 徐凌在去年甫以世界华文教育联盟发起人、加拿大华人妇女联合会会长、加拿大江苏华人联合总会会长职衔,获联邦颁发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白金禧奖章,以表彰她对加拿大多元文化建设和加中民间友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关于她的精彩故事已经有多家媒体报道,然而她在接受专访时谦虚表示,为了让新移民妇女也能融入加拿大、展现自信丰姿,她希望能将她的心路历程让更多移民加国女性活出自我。 徐凌是财务管理专才,在加拿大进行多方面投资,包括餐饮业。星岛记者黄忆欣摄 为子女教育开创加国新天地 徐凌毕业于南京大学,原为财经专业于外企工作,之后转入医药业,并协同先生一路打造长江医药集团,成为智能化研发的医药尖兵,不仅品质享誉中国,也缔造一年十几亿人民币销售佳绩。一路艰辛创业,卓然有成之际,为人母亲的身份,却没有时间让徐凌停下脚步,为了送女儿出国留学,这样的机缘,很自然地造就她在加拿大展开的精采生活。 颐东大酒楼开幕时盛况。受访者提供 那是2012年8月,徐凌送大女儿到温哥华留学,自身以首席财务官(CFO)联邦投资移民身份抵加,卑诗省PNP计划更快地延揽住人才,加上温哥华确实温和也适合生活,徐凌决定在此开创另一番事业。 加拿大对于医药专业的设立标准非常严谨,也因此,徐凌并未考虑把医药研发专业在温哥华发展,相反地,她分析过许多大温哥华区的企业类别,以自身经验为例,2013年春节想出门吃一顿美食,当时“龙王鲍翅”一位难求,转往“海港大酒楼”也是门口大排长龙,于是她认定餐饮业肯定是值得投资的好生意。 有趣的是,当年“海港大酒楼”的主厨何惠东(阿东)看了眼熟,原来是女儿9岁时到中山拍公益影片时曾有一面之缘,而且阿东大厨以“养生”和“原料”为本的厨艺概念,也深深吸引著徐凌,就这样,徐凌在列治文创办颐东大酒楼,邀请何惠东担任行政总厨,设计出不同以往的创新粤菜。徐凌说,颐东自创设起屡获金奖,纽约时代广场旅游网曾介绍说“世界美食在温哥华,经典粤菜在颐东”。 北美妇女联合总会第十届理事会就职典礼部分成员合影。受访者提供 激励母亲本能  慈善走向世界 陪伴女儿留学的同时,徐凌接触到本地的狮子会,深受其宗旨和服务理念所吸引,决定和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加拿⼤列治⽂乐⻁狮⼦会”,自2015年至2018年分别担任副会长和会长;其间又创办“列治文乐虎青狮会”,让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有机会参与到狮子会的慈善服务,孩子借此深入了解弱势群体、提高社区意识,以及锻炼团队协作和领导力。 徐凌也曾担任乐虎狮子会会长。受访者提供 乐虎狮⼦会做了大量的救灾、救难、资助、捐赠等公益善举,包括资助列治⽂妇女庇护所。其后,徐凌加入加拿大华人妇女联合会,2019年竞选成为该会第9届会长,把该会宗旨“守望相助、团结奋进、扩大联谊、走向世界、快乐生活、绽放精彩”发扬光大,特别是在慈善公益事业上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该会年度举办的《杰出女性及优秀母亲颁奖典礼》已成为加拿大华裔女性受激励的舞台。徐凌说,该会在各项妇女活动中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与其他族裔女性互相交流,大力促进了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融合。 “为母则强”,徐凌说,她感谢该会理事们以女人疼惜女人的体贴,做更多慈善活动,“我们这些妈妈们都是在孩子睡了之后大约晚上10点才线上开会的”,因此为了更好的为广大的女性服务,协会去年在多伦多、洛杉矶成立了分会,希望让北美的女性们有“娘家”的温暖。 V02  

非常人物 | 身經百戰任警17年 多倫多黃警官細說苦與甜!

【加拿大都市网】有多少人小时候的志愿是成为警察?又有多少人能坚持实现梦想,去回馈社会?多伦多警局华人社区联络员黄大伟警官由2006年起成为警队一员,至今将近17年,老套说句“人生有几多个十年”,能够坚持同一件事十年,实属不易,黄警官忆述大学毕业后,已有入职的想法,“开始觉得不想令自己有遗憾,不想到60岁先后悔没有实现梦想”。 16年间黄警官曾入职不同部门,他表示每位新警员入职时都先由前线警员做起,其间可以处理到不同的个案,从中获益。在前线期间,也曾调派至其他部门,如:反暴力、军事、凶杀、交通监督及刑侦等。 交通、反黑到社区关系组 最深刻合力义助百岁老人 在交通监督组工作时的他,曾经驾驶过令多伦多市民闻风丧胆,警队内戏称“鬼影车”的黑色警车,黄笑言警车在道路上埋伏并非想“阴人”,而是有时不想让公众发现,问到是否会在交通黑点伺机而动,黄指一般会收到公众接报某地区有较多交通事故,便会出动该警车调查。 随后他到41分局士嘉堡南社区支援组任职,黄笑言为了更融入社区及贴地,他平时会踏着单车“落区”,问到有没有最深刻的个案,黄毫不犹疑地答“有!”2014年冬天,他接报有一位将近100岁老人家家中爆水管,又因天气寒冷,全屋多处结冰,黄与同僚到场时发现老人家在屋内瑟瑟发抖。 黄与同僚当下只想将老人家安置到安全的地方,以及尽快让老人家重新入住,于是他们决定以个人名义合资租用附近酒店房间,安置老人家暂住。同时联络一些善心水电工帮忙整理损坏的房子,合众人之力,房子于后天后已完成整理工作,老人家也可重新入住,不久后是老人家的100岁大寿,也有邀请黄与同僚出席,令黄感到印象深刻。 在社区支援组工作约两年,黄申请调到反诈骗组,认为诈骗案在社会上时有发生,因此觉得成为组员之一很有意义。提到最深刻的个案是一宗感情诈骗,有位女士在一段六至七年的感情中被骗,其间被骗取数十万元,黄忆述调查期间要进行很多搜证工作,他与同僚翻找三大袋汇款收据,才整理出完整汇款纪录。 后来因有机会投考情报组的亚裔反黑,黄直言自己对深层次调查很有兴趣,因深度调查不同破普通案件一样,而是需要团队合作,“大家一齐锁定一个犯罪团伙,然后慢慢侦查”。被问到主要会调查哪些犯罪活动,黄指一般会捣破制毒、贩毒、贩卖人口或贩卖武器等集团。 问及前往执行拘捕令时有没有惊险的时刻,黄提到自己加入的组别并不会参与“收网”,主要专注调查及收集证据为多,“收网”时会与其他组别合作,例如案件涉及毒品,会与扫毒组合作,需要破门时也会与飞虎队合作。 在亚裔反黑任职三年后,黄调到现在任职的社区关系科,“因为我曾加入不同部门,想尝试一下不同的工种”,作为社区关系会面对传媒面对社区,而不会作刑侦及调查案件,黄警官身经百战,不禁令人想知他最喜欢任职哪个部门?黄笑言都差不多,“每个工种及部门都得到不同的经验和感受。” 任警矢志助人 无奈牺牲家庭时间  警察为市民服务,上班的时间并不固定,问到如何分配个人及工作时间,黄直言现时任职的社区关系部的办公时间较稳定,故下班后及周末的时间会留作陪伴家人。但以往任职前线时,别人放假的时候自己要工作,逢年过节不能与家人庆祝,坦言“其实都是作为警察的一种牺牲。” 身为警察,面对社会上大大小小的事,都不禁会感到大压力,黄表示自己需要有意识将工作及私人生活分开,及应在工作以外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而黄平时空闲时喜欢打球及观看纪录片,或到稍远的地方舒缓自己身心,“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工作以外的生活。无论家庭生活还是同朋友相处,做些令自己开心的事。” 身为警察都会面对一定的风险,黄表示这是选择成为警察要面对的事,通常罪案发生的时候,警察需要疏散人流,然后自己走进现场。黄指自己需要想像某些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到达危险地方时需要保持清醒,及计划应对情况。 虽然身为警察有得有失,但黄认为当可以帮助到社会上,有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会有一种满足感;或者当自己能够做到自己份内事的时候,会觉得有回报,“觉得做警察是志愿同理想,而不是单单一份工作。” 记者:黎家晴 制作:CCUE T10

鄒至蕙經歷移民辛酸 最愛讀張愛玲小說

由香港移民加拿大的华裔国会议员邹至蕙与丈夫林顿(已故,左起)、母亲及继子Mike合影。 互联网 邹至蕙(Olivia Chow)于1957年生于香港,父亲是香港公务员,曾任职教育署。13岁时,邹至蕙随父母移民多伦多。 父亲曾是香港教育署公务员 初期,邹至蕙与家人居于圣占士城一座多层公寓,父母抵加后未能寻找理想职业,父亲只能驾的士及到中餐馆打工维生,其后,生活压力令家庭暴力频生,父母最终分开,邹至蕙则跟随母亲居住。 邹至蕙高中毕业后曾到多伦多大学进修哲学和宗教,又在安大略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其后毕业于贵湖大学艺术系。她从政前,曾在多伦多的活贤社区中心(WoodGreen Community Services)工作,协助华裔新移民和越南难民融入新环境,于1981年至1984年间担任新民主党士巴丹拿选区国会议员邓协(Dan Heap)的助理。   邹至蕙香港土生土长 91年起任多伦多市议员 政坛情场皆得意   邹至蕙香港土生土长 91年起任多伦多市议员 政坛情场皆得意   邹至蕙香港土生土长 91年起任多伦多市议员 政坛情场皆得意       1985年首次出任公职 于1985年,邹至蕙在邓协的支持下参与多伦多公校教育局选举,并当选学务委员,首度出任公职。其后,她于1991年转战大多伦多市议会选举,当选大多市市中心选区议员,成为大多市首位亚裔女性市议员。她其后5次当选市议员,并获连续7次获当地《NOW》杂志选为最佳女议员。 1997年,邹至蕙再度当选该区市议员,顺利过渡至1998年大多六市合并后首届多伦多市议会,再于2000年和2003年的市选顺利连任。她出任市议员期间主要关注无家可归人士的生活状况、公共交通以及其他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又反对扩建多伦多市中心机场。她并曾在赖士民担任市长期间出任市议会预算委员会成员。 喜爱张爱玲小说 与继子女相处融洽 邹至蕙平时喜欢读张爱玲的小说、余秋雨的散文和李敖的政治评论。1988年,她与前新民主党党魁林顿(Jack Layton)结婚,两人亦志趣相投,她与先生、母亲居住在中区圣三一士巴丹拿的一处普通民居中,与林顿的子女Sarah 和 Michael相处融洽。 邹至蕙还是一位坚强的癌症斗士,坚韧和达观的性格令邹至蕙能够笑对病魔。她说,2004年11月查出甲状腺有肿瘤,做完手术只休息了三天又投入了工作。没想到之后的病理切片发现了癌细胞,2005年2月,她再进行放射性碘治疗,将剩余的癌细胞彻底清除。 事业爱情两得意 其后邹的事业爱情双得意,于2006年联邦大选中以3,681票高票力压余欣龙,与丈夫林顿(Jack Layton)成为加拿大国会有史以来第二对夫妻档。 丈夫林顿2011年病逝后,邹至蕙于2015年亦再次患癌,其后康复,再宣布患上第二型雷氏症候群。她致力于唤起公众对癌症、女性暴力、新移民适应及心理健康的关注。 上次参选多伦多市长得票第三落败 邹至蕙于2014年曾参选多伦多市长,但得票只排第三。 今年二月,属安大略进步保守党的原市长庄德利,因与前下属有婚外情,宣布辞职,须补选市长,邹至蕙再度参选,并在选前多个民意调查中一直领先。  

亞裔少女為高爾夫球追夢 一家三口住房車為愛女奮鬥

【加拿大都市网】17岁的卑诗省亚裔少女Yeji Kwon为了追梦成为职业高尔夫球员,与父母长期住在房车上在北美各地参赛。 根据CTV报道,来自亚洲的Yeji Kwon是加拿大队的四名球员之一,该队在上届夺得第六名的成绩。两年前,Kwon的父母辞掉了工作,以支持女儿的高尔夫比赛,最近她还代表加拿大参加了日本的丰田少年高尔夫世界杯。除此之外,她在2022年加拿大少女高尔夫锦标赛中以惊人的65杆分数获得了加拿大队的席位。 除了她的日本之旅,Yeji通常在北美各地参加比赛,她和父母一起乘坐一辆改装成房车的车辆,每天三餐在车上进食和休息。 “高尔夫不是一项便宜的运动,我的父母真的很支持我,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Kwon在前往日本之前告诉CTV News。除了经济支持,Yeji的父亲Andy还担任她的教练,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她承认一家三口长期住在房车上有点困难,而且教练也是自己的爸爸。“我们有时会争吵,但老实说,他作为我的教练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她的爸爸Andy在30年前在韩国开始了他的高尔夫教练生涯,盛赞自己的女儿非常努力。“她可以每天在球场上练习三、四小时。” 爸爸Andy也以身作则,开车60小时前往佛罗里达州参加最近的一场比赛,几乎没有休息时间。Yeji表示,父母为她付出了很多。她正磨炼自己的心态参加加拿大队的NextGen计划,希望最终参加LPGA或PGA巡回赛的年轻业余高尔夫球手提供资源和支持。 NextGen的主教练Robert Ratcliffe表示,Yeji是该计划中最努力的选手之一。 “她和她的父母在过去几年里为她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Ratcliffe告诉CTV News,他也没有忽视其中的经济因素。“时间、精力和金钱,发展运动员需要许多方面的投入。父母是首先付出的,他们做出了最大的牺牲。”教练表示Yeji的父母在经济上做出了最大的牺牲,而高尔夫加拿大的目标是通过教练和资金支持Yeji。 Ratcliffe相信Kwon今年可以通过LGPA Q学校资格赛,进入女子职业高尔夫协会巡回赛。 “我对此非常有信心,我真的想成为职业球手,所以我会继续努力,”Yeji说。作为一名青少年,她也不在意孤独。“老实说,我喜欢独自工作。我觉得这样我可以更加专注,真正获得更多的练习机会,所以我并不介意。”   (图:CTV)T12

厲害了! 多倫多華裔四娃媽參加全國蛋糕大賽 作品一拿出來全場驚呼…

CTV图 【加拿大都市网】厉害了!大多区烈治文山居民,四个孩子的妈妈挑战自己,参加了加拿大全国蛋糕比赛,收到了很多专业评委的赞扬! 家住在烈治文山的四娃妈Sophia Ung本来对申请参加CTV的Cross Country Cake Off比赛犹豫不决,这是一个由来自加拿大各地的40名顶尖蛋糕制作者参加的烘焙比赛。 Sophia是全职妈妈,她不确定自己是否有勇气在全国的节目中被评判,让自己变的脆弱。但是在朋友和家人的鼓励下,她决定尝试一下。 在第二季的CTV Cross Country Cake Off加拿大全国蛋糕烘培比赛中,她被选中与其他七个面包师竞争,然后在下一轮的计时蛋糕挑战中获得四个名额之一。 她独特的设计 "星期六早晨的早茶” 复刻了自己童年最快乐的记忆——和家人在周末的上午吃早茶,用蛋糕制作出的茶壶,蒸笼,烧卖,虾饺,把早茶店的“名场面”刻画的栩栩如生,赢得了名厨评委玛丽·伯格和安德鲁·韩的赞誉,虽然很遗憾,她没有被选入决赛。 CTV图 "我的丈夫真的为我感到骄傲,我想他看到了我自己没有看到的潜力,”Sophia说。"而对我的父母来说,作为亚洲移民,任何艺术性的东西通常都不被赞美,也不是亚洲社区通常的职业领域。 "所以我认为参加这个节目和我的工作得到认可帮助我的父母看到,'哦,好的,她做得很好。他们为我感到骄傲。"  Ung第一次开始烘焙是在12年前,当时她还在大学学习电影和电视,为朋友和家人制作了巧克力蛋糕。 Ung说:"看到他们咬一口我做的点心时脸上的喜悦,给他们和我带来了快乐。”这激发了她尝试从头开始烤制点心,她的热情也随之增长。 后来她在邦尼戈登糖果艺术学院(现已关闭)参加了为期八周的课程,这进一步磨练了她的技能。 后来,一场车祸使她在电影业的职业计划脱轨,她发现自己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于是,她的家人和爱人鼓励她创办一家烘焙公司。    在Instagram的AwesomeInABox上可以看到Ung的美味作品,这是她在做全职妈妈的同时兼职经营的业务。精心装饰的蛋糕、马卡龙、纸杯蛋糕和糖饼干显示了她做美食的一些天赋。 她说:"与所有这些了不起的面包师一起上节目是一个很好的经历。"我不确定我的未来计划是什么,但如果不出意外,我仍然有为朋友和家人烘焙的热情,我已经准备好下一个挑战! (言西早 图CTV INS) https://www.yorkregion.com/news/they-re-proud-of-me-whisk-pays-off-for-richmond-hill-baker-in-national-contest/article_f8bd2fee-b4d3-5c7e-b2fd-4ce427655b91.html

了不起!安省96歲老人參加長跑 創吉尼斯新紀錄

【加拿大都市网】刚刚过去的周六,安省渥太华举行的Tamarack Ottawa Race长跑活动中,96岁老太Rejeanne Fairhead以51分09秒1的成绩跑完了5公里,并因此创下了95岁以上年龄组5公里跑的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With an official Sportstats time of 51:09.1. Rejeanne is now the WORLD record holder women’s 95+ 5k. Congratulations! #RunOttawa2023 https://t.co/WlL2zUJn6M — Tamarack...

移民故事:流利三國語言名校畢業的他 選擇加入加拿大海軍

程子礼(右)说从军虽然辛苦,但是无比荣誉。年仅9岁的胡育恺(左)在北温码头兴奋地看到军舰和船员,说自己有一天也想当军人。 【加拿大都市网】星岛记者陈仪芬报道:二战时期的华裔加军为加拿大出生入死,是为所有华裔争取到平等权利的英雄;几十年来更多华裔青年们陆续进入军队,已成为捍卫国家和人民的中坚力量。 目前担任中尉的程子礼在安省出生,能说流利的英语、西班牙语、粤语和普通话。毕业于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双修法学士和环境科学与政策学士的他,对公共服务领域充满热情,因此动念想从军,2020年正式进入海军。 海军的工作日常 报考海军的多数职位并不需要甚么特殊背景或是技能。军官要求学士学历,但士兵没有要求,不过仍有硕士会主动申请当士兵,程子礼说:“官和兵的角色是不同的,是配合的,不是纯粹上对下的命令方式。” 程子礼入海军后首先到魁省圣约翰市做基本训练,随后到卑诗省维多利亚市接受训练,两年的训练中学会了包括开船、战术、武器等技能知识。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卑诗省的 Active Pass 海峡一次导航训练。“那是一个非常窄的航道,有两个几近直角的弯段,我花了 4 个小时去模拟准备,仅仅走这 15 分钟航段。在不断沙盘推演下对该航道了若指掌,用罗盘断定位置并精确舰艇每一个转弯角度,走过后觉得很有成就感。” 去年他登上渥太华号后至今,此舰都在近海巡防,但今年 8 月此舰要去南海和台湾海峡地区,对程子礼来说是新的挑战。“印太海域是繁忙的国际航道,和近海不一样,需要时刻观察天空和海洋的动态。” 做海军辛苦和危险吗? 谈起当海军的辛苦和危险,程子礼点点头说:“一天工作 12 到 16 小时很正常,半夜可能也会因为船上特殊情况而需要起来处理。我是家中独生子,父母当然会担忧。”程子礼说,加拿大对军人的照料和福利越来越周全,例如过去男性不太愿意拿产假,因为休假恐将影响升迁,但现在不一样了,拿产假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军方知道这个工作需要家人全力支持 ,我也很感谢父母和未婚妻的支持理解。一位将官曾对我们年轻后辈说:“海军永远在这里,当你需要照顾家人时,就先去吧,因为海军永远都在,欢迎随时回来。” 他还分享两件感人小事:“我岳父之前发生轻微中风,从我在舰艇上接到电话到送我上岸,仅仅花了 5 个小时。还有一次舰艇上有船员疑似心脏出现问题,当时舰载直升机本来要载舰长出任务,也以送船员到医院为优先,舰长只能在旁等。” 相关阅读:加拿大军人薪水高福利好 入伍需要什么条件? 女海军 如今越来越多女性加入海军,舰上女性比率超过 20%。程子礼说,海军生涯有不同的阶段,不是永远都在船上,有不同职位轮调。如今外界热议会不会有第三次世界大战?程子礼说:“我是加拿大华人,效忠的是加拿大,作为军人保护国家是天经地义的。打不打是政治家的事情,当决定要作战时,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把这场仗打好。既然我选择这个职业,没有甚么迟疑顾虑。”

專訪加國奇媽:一門三牙醫 非一般媽媽培養小孩

【加拿大都市网】杨紫琼凭《妈的多重宇宙》夺下2023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成为第一位亚裔影后,戏中由职业主妇化身拯救宇宙的超能力大妈!就如戏中所讲母亲的日常:Everything ,everywhere,and everyone,but yourself。 今年的母亲节,《星岛头条》专访加国4大奇妈,诉说属于她们神奇的“多重宇宙”。 记者:郑乐炜 图片:胡智豪 Dr. S hirley(右)原本无期望儿子Derek(左)继承衣钵做牙医,但在牙医诊所长大的Derek,耳濡目染下培养出浓厚兴趣。一家人吃饭时也会津津有味地讨论牙科奇难杂症,对牙科的爱可谓到了痴迷的程度。 每个父母养育子女的方式都不同, 若是专业人士, 少不免对子女有所期待, 甚至希望子女继承衣钵。但多伦多的这位非凡妈妈张慧敏医生(Dr.Shirley)不走寻常路,她从未要求独子继承自己的牙医专业,甚至不希望儿子成为牙医。结果在误打误撞间,成就了一门两代三牙医的传奇,因为连张慧敏医生的丈夫也是一名牙医。   从香港移民加国 潮流兴谈论“虎妈”,有些移民后代提起自己的妈妈,也会半开玩笑地说“Asian parents”。结果记者访问的,是一个包着可爱蓝色碎花头巾、笑容可掬的中年妈妈。 Dr. Shirley 在1988 年香港大学牙医学院毕业后从业至今,和丈夫Dr. Kenny 在牙医学院中相识、恋爱,最后共组家庭生儿育女。两人其后开办了家名ALFIE 的牙医诊所,再三搬迁后在北约克现址落地生根。 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这家牙医诊所如同家族生意。 Shirley 直认在儿子Derek 年幼时两夫妇工作忙碌,牙医诊所常常人满为患,根本腾不出时间特别关注儿子。年幼的Derek 放学后,更多的是留在 牙医诊所,或是好奇地看大人们摆弄牙医器具,或是与前来的病人交谈。从童言童语到选择牙医一途,再到继承母业。在Shirley 的眼中,偶尔会回想如今儿子的年少老成,是否源于童年没有玩,每天都被一群大人环绕。 凡事总有两面,头戴Snoopy 头巾的Derek如今成为了独当一面的牙医。访问中Derek 总是谦称自己刚刚毕业,很多事情尚在向父母学习中,但妈妈几乎对他赞不绝口。 “渠(Derek)好有耐心,有时对老人和小朋友的耐心,多到我都自叹不如。”提起儿子的优点,不同于一般吝啬赞赏的华人家庭,妈妈Shirley...

母親節專訪加國奇媽:前亞視主播繆美詩喜歡與女兒一起成長

【加拿大都市网】杨紫琼凭《妈的多重宇宙》夺下2023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成为第一位亚裔影后,戏中由职业主妇化身拯救宇宙的超能力大妈!就如戏中所讲母亲的日常:Everything ,everywhere,and everyone,but yourself。 今年的母亲节,《星岛头条》专访加国4大奇妈,诉说属于她们神奇的“多重宇宙”。 记者:王弘树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Rachel(右)一家四口去年回流加拿大,她笑言女儿很快便结交到新朋友,比她更快适应新生活。 前亚视新闻主播缪美诗(Rachel)去年举家回流加拿大,并选择温哥华作为定居地。作为育有两女的妈妈,Rachel获得家长效能训练(P.E.T.)认证导师资格,她在加拿大选择一个新职业,以全 球最具权威的教养沟通课程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开班教育父母如何与子女沟通,分享专业的教养秘诀。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从香港回流加拿大的妈妈,她形容这是一家人的新开始,与女儿一同 成长与学习,给予她们一个更自主、更独立、更有安全感的环境,大家共同努力,融入加拿大社会。 回流后全家成就解锁 缪美诗大学时期在多伦多都会大学(前身:怀尔逊大学)就读新闻系,她毕业后返港成为亚视新闻主播,离开亚视后,她成为一名企业传讯主管,再自主创业开办公关公司。对于回流加拿大后,成为一名家长教练,开班教导其他父母育儿之道,这一切就如从零开始。 Rachel 表示,她与丈夫Vincent、两个分别11 岁、10 岁的女儿选择回流加拿大,并选择温哥华,全因温哥华的气候温暖。她说:“虽然离开香港这个舒适圈需要很大勇气,但能够跟家人一起由零开始重新建立新的生活,跟女儿一起成长,我觉得是非常难得的契机。” 她直言厨房是她的“噩梦”,来了温哥华后,她没有工人姐姐的帮忙,许多事情都要重新学习,非常沮丧,但她从不当女儿是“树洞”去传播负能量,“相反,我更加希望女儿看到妈妈面对不喜欢的事情,也会努力去做好,妈妈也在努力学习,我用三个月咬紧牙关学识煮饭。因为大家共同面对挑战,回流后一家人关系更加融洽,大家互相扶持。” 对于很多从香港移民或回流加拿大的父母,可能因为加拿大生活方式与香港截然不同,担心子女不适应加拿大生活。 Rachel 表示,家长最需要同小朋友心连心连结,她在计划移居温哥华前,就让女儿去设计自己房间,鼓励她们自己去了解温哥华的生活,自主规划移民后的学习及兴趣,“我会让女儿一同参与家庭的大小事务,从而给予她们自主及自信,让她们明白到自己在这个家庭的责任。所以,她们来到温哥华后,比我还快结交新朋友,比我还快适应这边的生活。” “中年移民的确会遇到很多挑战,有些父母可能将不如意、不顺心的情绪向子女释放,不经意地令子女成为树洞,但父母本应是子女的避风港,让子女感到无条件的接纳,他们才能得到力量,得到启发,再由内在自发的成长!” 自己兴趣自己拣! Rachel 的大女儿喜欢跳舞,同时也热爱历史,小女儿则喜欢户外运动,亦爱围棋数学,自己去网上寻找数学教学资源。她对于女儿的兴趣爱好,一直给予最大的支持及自主选择,而不会强加女儿做她们不喜欢的事情。 Rachel 说,可能有些家长会认为唱歌跳舞对学业并没有什么帮助,从而用自己的固有思维让孩子去学家长认为有用的课外活动,但实际上子女并非喜爱。相反,她让女儿自己选择,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探索出更多喜爱,亦培养自发自学自律的精神。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何为自己的子女喜欢宅在家中,或游戏机不离手,找不到兴趣。家长可能要思考,过去有没有强加了某些自己的喜好于子女身上,又或者对孩子的兴趣加以批评甚至阻止。也有些家长可能花了钱给子女购买装备,子女学了几堂课后感到没有兴趣,家长便不问源由对子女加以责备,令子女日后不敢和父母开心见诚,有其他兴趣爱好也不敢和父母讲,扼杀了他们发挥潜能的机会。” “大女儿已有计划尝试考入多伦多的国家芭蕾舞学校寄宿,即使我不舍得放手,我也会支持她自己好好考量做决定,我相信她可以飞得更高,自主学习的人生才会更快乐,并且真正成长。” Rachel 又指,在香港的时候已经常带女儿去行山或潜水,让她们体验不同的新事物,从小让她们探索世界,感受无限的可能性,去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   从不说不能说的话 从香港移民加拿大的很多家长,可能赴加后不能再从事老本行,放弃在香港的高薪厚职,有时不经意便说出:“如果不是你,我便不会放弃香港的一切。”“你要好好读书,我花了很多钱为你!”等所谓的“激励”言语。 Rachel 指,这类说话不是激励的表达,相反会让子女产生内疚感,亏欠和自卑,子女日后遇到问题也不敢与父母沟通,“我希望我女儿能感受到父母对她们的信任、支持,和无条件的爱。日常生活有磨擦有考验,但我会让女儿看到爸妈与她们一起努力,享受生活,克服困难。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子女是我们家庭一份子,回流是一家人的事情,做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安全感,而不是内疚感,让子女一起与父母重生及成长,享受与香港不同的生活。” Rachel放手让女儿自己选择兴趣,探索出更多喜爱,亦培养自发自学自律的精神。 相关: 母亲节专访加国奇妈:大统华创始人李罗昌钰的育儿之道 专访加国奇妈:婆孙三代“姜糖” 追星学到宽容与爱 专访加国奇妈:一门三牙医 非一般妈妈培养小孩  

專訪加國奇媽:婆孫三代「薑糖」 追星學到寬容與愛

【加拿大都市网】杨紫琼凭《妈的多重宇宙》夺下2023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成为第一位亚裔影后,戏中由职业主妇化身拯救宇宙的超能力大妈!就如戏中所讲母亲的日常:Everything ,everywhere,and everyone,but yourself。 今年的母亲节,《星岛头条》专访加国4大奇妈,诉说属于她们神奇的“多重宇宙”。 记者:黎家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三代同“糖”,Ros(左一)和妈妈Florence(左三)直言姜涛拉近了彼此距离,两粒小“姜糖”今个母亲节打算亲手制作“姜涛哥哥edition”的礼物送给婆婆和妈咪。 Ros是一粒“姜糖”;Florence是Ros妈妈,也是一粒“姜糖”;Ren是Ros女儿,也是一粒“姜糖”,今天我们找来这婆孙三代“姜糖”,谈谈她们的母亲节故事。 Ros 在2021 年与丈夫及一对子女回流加拿大,当时儿子就读小一,她直言本来已有离开香港的打算,担心到加拿大后没有很多机会让子女学习中文,期望子女可在香港多学习中文一段时间。 回流加拿大时,Ros 70 岁母亲Florence 刚好从加拿大回到香港,又因COVID-19 疫情大流行,母亲被逼留港,母女相隔太平洋,不过Florence 直言“距离不是问题”,因Florence 退休后经常外出旅游,一去便是数月,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采,但始终家人最令Florence 挂心。 今年母亲节因Florence 要去马来西亚观看姜涛演出的音乐节,故未能到加拿大庆祝,身在香港的Florence 和身处加拿大的女儿Ros 接受记者视像访问,被问到会否补祝母亲节,Florence 毫不犹疑表示“只要和孩孙们在一齐,天天都是母亲节!” “姜涛”成为两母女之间的调和剂 当Ros 了解并喜欢上姜涛后,将姜涛介绍妈妈认识。以往母亲从未追星,一开始对此不以为然,后来经深入了解后被姜涛的真诚所打动。从此“姜涛”成为两人之间的调和剂,两人的共同话题增加,相处也更和谐。 Florence 提到自己从姜涛身上学习到宽容,提到以往与女儿多争吵,但只要想起姜涛“他面对这么多事都可以这样宽容”,就会令她觉得所有事情“都没什么大不了”。 Florence 笑指听着姜涛可以使自己平静下来,停止两人的吵闹,表示当双方冷静下来,又可以愉快地谈论姜涛。 Florence 直言“我这么大个人,人生第一次追星,追一个无可取代的星”,追星为自己的生活增加不少乐趣,又认识到不少“糖朋友”,大家相约看姜涛参演的电影,形容“生活无冷场”,女儿Ros 也很高兴妈妈可在此年纪找到感兴趣的人和事。 母女相处数十载, 当中不免有笑有泪,...

善報!安省華人麵包店老闆全網爆紅!一塊餅乾換來$1000驚喜

【加拿大都市网】安省一名TikTok网红,乔装一番隐蔽拍摄了自己在安省温莎一家面包烘焙店的经历,让华人店主全网爆红,不但收获$1000的惊喜,还得到谷歌近万网友的五星好评。成了当地的名店。 2023 年 1 月 18 日,Dereniowski(也被称为MD Motivator)带着隐藏的摄像机来到了温莎的面包店Nana’s Bakery。他以前经常拍摄自己没有钱支付费用时,看企业主或个人如何反应。 视频中,Dereniowski向面包店的冯雷(Ray Feng音译) 说“坦白说,我没有钱,”      冯很平静地说:“一点钱都没有?没关系,给你,”然后递给他一块饼干。 同时还递给德雷尼奥夫斯基一杯咖啡。说:“这并没有让我变得更富有,所以享受吧。” 两人对话中,Dereniowski 了解到冯老板已婚并育有五个孩子,刚刚在12 月中旬买下这家店。 “我必须经营好这个店……我别无选择,我已经投入我的全部。”冯说。 就在那时,Dereniowski递给冯一张折叠起来的餐巾纸,里面放着 $1000元。 冯很诧异地问道:“为什么?” Dereniowski回答道,“因为你对我很好。” “哦,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冯说。 @mdmotivator “We need to learn to love” ❤️ (Donation L1NK L1VE) #cookie...

母親節專訪加國奇媽:大統華創始人李羅昌鈺的育兒之道

大统华创办人李罗昌钰(左)与大女儿Tina一起工作,难免会有不同的想法而产生争拗和冲突,但她们先把游戏规则讲清楚,公私分明。 【加拿大都市网】杨紫琼凭《妈的多重宇宙》夺下2023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成为第一位亚裔影后,戏中由职业主妇化身拯救宇宙的超能力大妈!就如戏中所讲母亲的日常:Everything ,everywhere,and everyone,but yourself。 这个母亲节,《星岛头条》专访了大统华创始人李罗昌钰,讲述她神奇的“多重宇宙”。 记者 草步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统华开山祖师李罗昌钰育儿之道 大统华(T&T Supermarket)创办人李罗昌钰( Cindy Lee)女士去年出版了新书《勇敢,就能翻转人生》,分享自己实现梦想的心路历程。Cindy 的女儿Tina Lee 李佩婷,在2014 年接任大统华CEO 一职,继承了妈妈所创建的企业。当每个人都在问Cindy 做生意的成功关键,记者反而很有兴趣了解一下,这位企业家的的育儿之道。 Cindy 育有三名子女,除了大女儿Tina,还有二女儿Tiffany 和孻子Jason,到底她年轻时一直为事业打拼, 是如何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呢? 访问结束之时,Cindy 向记者表示访问过程十分开心,也很有得着,“以前很多访问都是围绕着生意、超市的事。今次的访问,你问了我很多家庭的事情,让我回忆到自己过去的时光,思考一下我以前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教子女三大价值 开放态度是关键 对于三个儿女小时候的培养,Cindy 认为open-minded 最为重要,即对新的事物常常持开放的态度,“孩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被周边环境所影响,包括同学、学校、社区等。由于平时生活的环境很小,想法会变得非常狭窄。因此,我会带他们参加不同的活动、踏足不同的地方去了解各地的文化、人和语言,从而建立一个宏观的看法。” Cindy每次带孩子到餐厅,都会让他们自己点喜欢的菜,更会鼓励孩子每次点一个新的菜式。“有些人是不喜欢点新菜的,因为认为不喜欢的话就亏钱了,但我的想法不一样,不喜欢的话下次不要点。但如果你不点新的菜,便没有机会尝试新的东西。” Cindy最重视的价值观还有两个,一个是“workhard(勤劳)”,“成功并不是从同天上掉下来的,要很努力才会有突破。” 另一个是“善良”,“我很喜欢香港首富李嘉诚的一句说话,对我影响很深远,就是‘我们要变成一只仁慈的狮子’。狮子很强,牠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也不用依靠别人,但是你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出发点要好,这样子有能力又有善良的心,那你的人生就便不会太差。”   以身作则 做个“好奇宝宝” Cindy 坦言自己是个“好奇宝宝”,让好奇心牵引著去发掘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她分享了儿子小时候学中文的故事,“儿子小时候对学习中文并不积极,每次去上中文课的时候都很痛苦。因为在加拿大的学校都讲英文,中文不是主流语言,儿子不明白为甚么爸妈要强迫他去学这种语言,所以一直对写中文的意愿不高。” Cindy...

泰坦尼克號為何有12張多倫多車票?親歷者講述

【加拿大都市网】泰坦尼克号沉没的除了著名的爱情故事,还有十二张多伦多有轨电车票。 这破旧的车票上印有电车插图和文字“Toronto”,属于RCYC的海军上将Arthur Godfrey Peuchen。门票是安省科学中心泰坦尼克号展览的一部分,现在正在展出。 1912年Peuchen登上泰坦尼克。4月14日,他在晚上11:30左右准备睡觉时,感觉到船被有沉重的海浪击中。 Peuchen说:“我以为这是巨大的波浪;但这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很不寻常,我立即穿上大衣,上了甲板。”在几个月后调查泰坦尼克号沉没时,他回忆起那个灾难性夜晚。 Peuchen说,他到达上层甲板后,冰散落在船头,大概在30分钟内,船开始倾斜。大约10分钟后,女性和儿童开始上救生艇,他说,因为有人说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水手,于是他上了救生艇帮忙。 虽然他活了下来,但是因为占据了救生艇的一个位置,回到多伦多后一直被社会排斥。 多伦多历史作家Adam Bunch说,“我想,既然冰山袭击时他正在脱衣服上床睡觉,他要么离开房间时没有带钱包,钱包就和船一起沉没了,要么是当他跳上救生艇时,钱包掉进水里了。” 在Peuchen的钱包里,共有12张多伦多有轨电车票,一张加拿大皇家游艇俱乐部的季票,还有旅行支票和名片。 (图:ctvnews)T10

新移民分享初到加國找工作的故事 有感人有暖心!

【加拿大都市网】如果你刚到加拿大,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应该是如何在加拿大找到工作。 为了解一些情况,Narcity联系了已经搬到加拿大的读者,请他们分享他们在加拿大找到第一份工作的经验,这些故事有的很有帮助,有的很感人。 在Narcity加拿大和MTL博客的Facebook页面上提出了这个问题:“你作为移民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或职业背后有什么故事?”许多人分享了积极的经验,一些人把在加拿大找到第一份工作归功于好运气。 “那是在疫情之前。我很幸运,在抵达加拿大之前就被面试为软件开发人员,因此我在登陆多伦多的两周内就开始工作了,”一位Facebook用户说。 然而,他们还补充说,由于疫情,他们最终失去了这份工作,但在两周内设法找到了另一份工作,这“推动了他们的职业生涯”。他们说:“我永远感谢加拿大迄今为我提供的一切。” 其他人则分享了雇主为帮助他们在加拿大定居而不遗余力的感人故事。“很自豪能在这里做保姆,从一开始,我的雇主就帮助我⋯⋯把我的三个姐妹也带到了这里,之后又把我的母亲带到了这里。现在我已经在这里自豪并快乐地生活了近35年。谢谢你,加拿大。”一个人讲述道。 许多故事也有一个共同点:搬到加拿大后不得不完全改变职业。 一位Facebook用户解释说:“我以前在英国从事账单分析工作,所以基本上是数据查询、管理和专业的账单知识,以帮助那些不能自己解决的呼叫中心。但是在蒙特利尔,由于法语的要求,我不得不完全改变我的职业,以搬运箱子为生。” 其他人也讲述了类似的经历。 “从事IT工作16年,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洗碗工人,因为作为一个国际学生,我只能做兼职,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这样雇用我。”另一个人说,在结束课程后,他们能够回到IT行业。 另一个人补充说:“在从美国移民之前,曾是课堂教师和大学讲师。我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是做食品准备,甚至在一家披萨店做过一些送餐工作,拿的是最低工资。” 许多人还描述了他们在搬家时从事的厨师、洗碗工人或包装工厂的工作。有些人甚至做了相当小众的工作来维持生计。 “我的第一份真正的工作是在网球比赛中,不是做球童,而是给顶级球员送餐,”一位Facebook用户说。 另一个人说,他们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是:“拆除一个冰球场⋯⋯实际上,从那时起,我唯一一次进入了冰球场。 一些新来加拿大的人分享的故事不仅令人大开眼界,而且还令人鼓舞。“在我的国家,我是一名生物化学的大学教授。在我到达加拿大后,我打扫了一年多的房子,还做过保姆,”一位Facebook用户说。“今天,我是辉瑞加拿大生物肿瘤部门的临床运营总监”。 当被问及他们如何攀登职业阶梯时,他们解释说,他们最初找到了一份临床技术员的工作,然后继续攻读本领域的硕士学位。 其他人也讲述了类似的故事,他们从卑微的起点开始,通过努力在加拿大获得成功的事业。“我在我的国家是一名律师,但当我来到这里时,我得到了一份行政助理的工作,六个月后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个伙伴关系经理的职位。我非常感谢我的经理们,他们能够看到我的才能和热情,”一个人说。 另一个人说:“第一份工作是在安省奥克维尔的一家包装厂工作⋯⋯现在我拥有自己的装修公司,我对每个刚到这个国家的人的建议是研究一下你选择的职业,然后学习,努力工作,在这个领域获得经验⋯⋯你会成功的。” 最后,也有一些人认真分享了健康的第一份工作的故事,即使这些故事不是他们自己的。 “一个委内瑞拉难民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我女儿工作的餐厅,要求提供食物,”一个人复述道。“我女儿和她的老板谈了谈,老板同意给他意大利面条。当他在等待食物时,老板问我女儿他是否想工作,他当然说是。他今天开始做洗碗工”。 这些故事提醒我们,在加拿大找到第一份工作可能是运气和努力的结合,但有时也取决于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也许遇到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人。 值得庆幸的是,加拿大也有大量的免费资源可以帮助新移民找到工作并在他们的新家定居。 (图:narcity )T10

【非常人物】華人空姐漂亮變身地產經紀CEO 楊蕾真人秀再次挑戰自我!

【加拿大都市网】都市报记者黄忆欣报道,一度以地产经纪美女真人秀节目登上热搜的杨蕾,虽然引发拜金争议后停播,但实际生活仍话题不断的她,选择勇敢作自己,以CEO身份继续带领公司,近年来以个人平均每年做成约两亿加元生意的成绩,挑战个人年薪500万的目标;她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更爆料说,真人秀节目续集即将重返萤光幕,请大家拭目以待。 杨紫琼拿下奥斯卡电影奖最佳女主角,成为史上首位华裔及亚裔奥斯卡影后,在得奖片之前,她也演活了《疯狂亚洲富豪》中地产富豪的太座角色。杨蕾说,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或许不同,想成为人人羡慕的富豪,现实生活中绝对是可以做到的。“永不放弃(Never give up)是杨紫琼夺奖后分享给众人的成功关键,这也是我一直以来鼓励自己的信念。” “其实我的真名叫杨紫亚,杨蕾是我幼时的名字,后来决心从事地产经纪这一行,需要让人印象深刻才行。”所以,把自己当作艺人来经营的策略,让杨蕾这名字红得发紫,对于“温哥华顶级地产经纪”的招牌,她更是当仁不让。“哪有人不爱美?美是需要经营的。”也因此杨蕾穿扮总是光鲜亮丽,不仅如此,维持衣架子般的好身材,更要锻炼。 特立独行的话题女王 杨蕾在推特上自我介绍:生于中国,西门菲沙大学(SFU)犯罪学系毕业,加航空服员,地产实境秀特质,西岸集团(Westbank)菁英大使,简短说明了她的背景。杨蕾说她注重社交媒体,Instagram、小红书、微信、Twitter等有5万多互动粉丝。她认为要有自己的平台来展示自己,“让大家认识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并且适当的、大胆的告诉大家,包括你的价值观,你会赢得更多人对你的信任和喜欢。根本不用考虑别人怎么评价你,你是个努力进取的人,谁也红黑不了你。” 她是英文主流媒体《太阳报》、CKNW、环球新闻(Global News)等经常邀请采访的地产焦点人物。因为她爱学习、爱探讨,总是能提供新的想法和面对事情的解决方式;她不怕事,真实,这一点是她讨人喜欢的原因。 杨蕾的特立独行,从她选择去念犯罪学可见一斑。她喜欢逻辑思考,分析人的动机,并了解法律条文,犯罪学这门学科为她往后的人生奠定基础,尽管她当时只是凭直觉修读。毕业后,她并非一帆风顺,空服员考了5次才进入加航,月薪5000元的生活,对年轻女性来说满优渥的,“但我天生有投资的眼光,也不断吸收财经知识。” 年轻的杨蕾在各国穿梭,2010年看到北京的房地产正要蓬勃发展,于是在适当的时机点购入楼花,赚入人生的第一桶金。她善于案例研究,也自觉对于房地产有热忱,懂得“哪一个房子可赚钱”,顺着这个方向,空姐跨行地产经纪两年多,她决定放手一搏,她要成为地产专业,而且做到最顶尖。 年初刚获西岸集团颁发菁英大使头衔的杨蕾,经手的物业平均是500万元,她给买家最基本的投资秘诀:地点(location)、地点与价钱的权衡(多少钱买的),以及放盘时机。“你的经纪人必须对地点十分熟悉,你要知道未来你的邻居是哪一种阶层和水平”。 成功就是照自己的意思活着 目前西岸集团推出的最大型开发社区橡树岭(Oakridge Park),被形容为温哥华第二市中心,杨蕾说:“不是第二,而是新的市中心。”再者,一般买家会认为此建案房价太昂贵,杨蕾却表示:“这就像买手袋一样,我喜欢爱马仕,我就愿意多花几倍价钱。想想看,你辛苦了一辈子,退休了想住进一个艺术文化时尚兼备的社区,没有什么不可以。” 近年杨蕾已成为带领团队的CEO,她说这几年地产业风风光光,因此想入行到她公司的年轻人很多,现在她有8个队长,每个队长有10名队员。杨蕾挑人首重相貌端正、守规矩、负责任,及注重个人成长。“我经常淘汰人,也更加严格对待自己,我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脑袋也要成长。” 杨蕾在做第3年地产经纪时就成为百万年薪知名大经纪,她认为Empower others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杨雷持续教课已经很多年,帮助跟随她的经纪们成长,看见他们的进步,才是她最大的成功。杨雷指出很多经纪都是看她的社交媒体来加入她的行列,那么她一定要做一个负责、优秀榜样的领导。她的粉丝都非常尊重她,因为她会把真正的本领无私的教给大家,她为人公正、不怕事,这正是大多数人没有的。 杨雷说每天都要进步,她的使命是必须要带动她的经纪们不断的变优秀,成为这个领域里的最强者,这是她可达到的更高阶目标。 (图:记者黄忆欣摄、IG) V02

加拿大9歲華裔兒童 登上北美著名音樂舞台!

【加拿大都市网】年仅九岁的王姓小朋友(Joshua Wang)在疫情期间喜欢上了弹钢琴,并且以此作为娱乐方式。如今,他从众多加拿大音乐家中脱颖而出,登上了多伦多一个著名音乐节的舞台。 据CTV报道,王姓小朋友说:“我在疫情期间每周录制一首曲目,分享给朋友和家人。”他的母亲曹蕾(Lei Cao音译)说:“看着儿子发展他的才能,追求他所热爱的东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这位住在二埠的钢琴家已经被多伦多著名的皇家音乐学院所认可。他和其他七名来自卑诗省的钢琴家已经被选为首届音乐之路的决赛选手。这是一场全年龄,全级别的活动,吸引了北美地区超过8,000名申请者,只有几十名选手入围决赛。王姓小朋友是他所在八级组别的四名决赛选手之一。 皇家音乐学院考试委员会和学术高级主任Janet Lopinski说:“很难相信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弹奏,演奏技术太精练了。” 当得知自己被选中时,他非常激动。 Lopinski表示,“卑诗省的入围的选手是所有省份中最多的,首届活动旨在推广音乐,让所有水平和年龄的人都能参与。 王姓小朋友将前往多伦多,周二在Koerner Hall对评审团进行表演。如果获胜,将赢得一架价值超过10,000元的新钢琴。 图:CTV V08

多倫多華裔醫學博士獲美國癌症傑出成就獎!

【加拿大都市网】在中国广州出生、香港长大的多伦多医学博士麦德华(Dr Tak Wah Mak)获得Pezcoller 基金会颁发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国际杰出成就奖。他在40多年间发现了T细胞受体的结构,被誉为免疫学中的神奇发现,为抗癌药物的发展打下寄出。 现年76岁的麦博士在癌症生物学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结合了抗原受体 T 细胞(简称 CAR T),改良的药物治愈了某些特定形式的白血病和淋巴癌患者。另外他也创造了几代基因改造白老鼠,让无数科学家能作出高水平的癌症研究。 基金会主席Enzo Galligioni 博士在颁奖时赞扬麦博士是现代癌症免疫学的先驱。他指,麦德华解释了癌细胞的许多重要机制,例如从致癌到癌细胞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以及免疫和神经系统之间的密切关系。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也赞扬他多年来为该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 麦德华博士现在是玛嘉烈癌症中心(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re)的资深科学家。他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奖项不属于他,更是属于40年来150位在玛嘉烈癌症中心付出的研究人员。 麦德华博士出生于中国广州,成长期间在香港就读九龙华仁书院,并在10几岁时举家移民到美国。其后他在威斯康辛大学完成了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及生物物理学硕士学位,再在阿尔伯塔大学完成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他的才华受到安省癌症研究所所长Ernest McCulloch的赏析,与他合作研究干细胞。 这次奖项只是麦博士多年来一系列获得的多项殊荣中其中一项。去年他获得了加拿大癌症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同时获得被称为Baby Nobel的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他于2009年入选加拿大医学名人堂,同时担任多项学术职位,包括美国艺术及科学院院士、伦敦皇家学会院士和英国皇家学位院士。 他的妻子在1998年死于乳腺癌。 (图:CTV)T12

大統華傳奇!專訪亞洲超市女王李羅昌鈺談創業成功關鍵

【加拿大都市网】星岛记者王弘树报道,大统华(T&T)超市陪伴着许多加拿大亚裔成长,这个超市品牌也早已深入加拿大人的心中,坊间更加将大统华超市作为投资租赁物业升值的关键社区配套,这不得不归功于一位台南妈妈——大统华的创始人李罗昌钰(Cindy Lee)。 在加拿大的华裔社区,一提起“李罗昌钰”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也会不由得联想起陪伴大家30年的亚洲连锁超市大统华,见证着加拿大不少90后及千禧一代年轻人的成长。 李罗昌钰从一位台裔新移民,一步一步化身成为加拿大亚洲超市女王,这一路的创业史并非一帆风顺。李罗昌钰日前接受《星岛网》专访,向读者讲述近年的退休惬意生活,分享教育之道,并为年轻人创业提供建议,让大家认识不一样的李罗昌钰。 惬意退休  运动发展兴趣 李罗昌钰受访时表示,近年她的退休生活非常惬意,退休后让她更有机会去享受人生。“冬季的时候会前往东南亚度假,夏季则回来温哥华感受美丽的大自然环境,有时也会回台湾与亲友相聚。” 她说:“我在退休之前都非常忙碌,我做事非常认真严谨,经常从早忙到晚,身体开始出现小毛病,例如背痛和血压高。刚刚退休的那段时候,我可能不太习惯,但后来我就调整过来了,让我有更多时间去调理身体,更多时间去做运动,平日也会做其他有兴趣的活动。” 她又说:“我现在的生活非常惬意,有时去学习唱歌,有时学习油画。我也非常有兴趣烹饪,从台湾菜、粤菜、意大利菜、日本菜等不同地方的菜式、我都会去学习,这样的生活非常充实,对各国的餐饮也有了基本的了解。” 东西文化融合教育子女 现在,李罗昌钰的女儿李珮婷(Tina Lee)接棒成为大统华超市集团(T&T Supermarkets)的行政总裁。李罗昌钰表示,她在教育子女方面,一直采取中西结合的方式去培养,并找到一个融合的平衡点,从而使李珮婷成为商业奇才。 她说,子女在加拿大成长的时候,尽管受西方的文化教育,但她仍会让他们了解东方文化,让他们将东西方的元素融合。“在子女小时候,我就带他们去超市帮忙,耳濡目染在东方的食品文化中成长,超市更成为他们成长的地方。” 李珮婷之所以能带领整个集团顺利发展,李罗昌钰在教育上功不可没。她说:“在子女成长的时候,我会鼓励他们参加校队,学会与其他小朋友相处,这是培养团队精神。她们也会去参加学生会代表选举。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以建立他们的领导力才能。也许很多亚裔家长认为,读书放在首位,考试一定要好!但我却认为,应该让子女多参与课外活动,从小培养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 “打个比方,我以前管理团队的方法是:我作为火车头,不断拉着后面的车厢前进,随着公司业务越来越多,意味着车厢的数目也变得越来越多,火车变得越来越长,我拉得越来越累。Tina却不同,她用她的领导能力,会不断牵引整架列车前进,从列车的后面不断给予能量,让列车行走起来更有引导,她在中西结合的文化背景下成长学习,让她在管理工作上更加有效。” 创业首重认识自我和对手 对于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投资创业,李罗昌钰给予建议:“第一,年轻人要创业的时候,若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跳进创业市场,这是非常危险的,你要了解你的竞争对手、未来的市场,若你不了解你的竞争对手,将如何与他人竞争呢?第二,要评估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优势及劣势,不要盲目跟风创业,学习更多必要技能,弥补自己的不足。一个企业有很多部门,有很多业务环节,你要去了解更深的一层,而非最表面。因此,你需要学习行业的更多,体验更多才能累积到经验。” 她最后补充说,很多小本经营入门条件不高,许多人都可以做。以茶饮店为例,可能表面看似生意非常好,许多年轻人都计划投资茶饮店,投资台阶也不高,当一班人纷纷投资茶饮店时,茶饮店就会做烂市场,若零售及产品上没有特色,那就会容易被淘汰。 “我们要了解别人的竞争力,未来竞争力,还要评估自己的能力,然后在该行业好好学习,深入了解每一环节,分析市场动态及对手,再谨慎去投入。而不是说单纯看人家表面风光,就盲目投身该行业,这很容易亏本。” V02

勵志!加拿大華裔女孩為奧運夢想戒掉「最愛」

【加拿大都市网】 当Tiffany Leung不用工作或练习时,她喜欢逛旧物店、艺术、时装⋯⋯和吃零食。 对于她的2,300名Instagram粉丝和最亲近的人来说,这位来自香港的加拿大Breaker或Breakdancer也被称为deepfriedtiff。“我以贪吃,尤其是吃零食而闻名”,这位多伦多华裔告诉CBC体育。 在平衡Breaking和她的工作(人工智能领域)的要求时,Tiffany很容易感到压力,因此她经常通过吃糖果来缓解压力。 “有时我需要短暂的满足感”,在多伦多管理顾问公司德勤工作了五年的Tiffany说,“有时我在练习时会禁食,需要糖分补充。我从来不渴望健康的食物或一顿饭,只渴望零食和糖分。这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因为要参加奥运会需要健康的饮食。 Tiffany还没有为首次加入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的Breaking项目赢得一个名额,届时将有16女和16男参赛。但作为加拿大排名第一的B-girl,Tiffany正在争取加拿大两个女子名额的其中一个。 Breaking Canada的主席Geoff Reyes认为,这位27岁的选手已经“非常接近”实现她的奥运梦想。“她已经在世界舞台上亮相,去年(7月)她在世界运动会上获得第五名,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如果这是奥运会的预示,那么她肯定有资格进入前16名。” 在德勤工作长时间后,Leung 开始感到疲惫不堪,她的练习质量也因此下降,有时甚至会精神枯竭,无法继续练习。 代表加拿大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确定,她非常担心失败的风险。“如果我想实现梦想,”这位前体操选手回忆说:“我必须严格地重新安排我的生活,要有纪律,把打破练习放在首位,并找到一种方法来安排我的工作”。 然后,她偶然看到了以下这句话:“不要问自己如果你知道你不会失败,你会怎么做。问问自己,即使你失败了,那也值得去做吗。”之后,她选择了breaking,并理解了需要在不适应、不安全和恐惧中努力工作,这是在breaking练习中遭受头部受伤并被迫休息长达两年的一段时期(从 2019 年 7 月到 2021 年 8 月)之后所获得的体悟。 “我几乎要放弃breaking了,但我的内心并不想这样。”Tiffany回忆说,她在2013 年进入安省金斯顿的皇后大学时开始学习breaking。“我更害怕了,忽略了我内心真正想要做的事。” Tiffany正在努力吃得更健康,例如购买燕麦片混合果仁的小吃。她还学习如何为自己烹饪,找到在打破练习时身体最舒适的食物。最近,她发现三文治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支持她的练习。 “我现在非常专注于什么样的食物可以为我的练习提供能量。”这位 2022 年的加拿大冠军说道:“(在奥运公告之前)我饮食很差,练习后我会吃很差的东西,我不会担心这些。现在,这不单纯是跳舞的表现,而是关乎我的耐力、我的动作质量,能否在比赛中完成多个回合,以及能够在练习中获得适当的输入和输出。” Tiffany表示:“我喜欢Breaking,但为了参加奥运会而练习跟为娱乐而做完全是两回事,我迫不及待地想能够过渡到这一点,因为我认为当我没有那种强烈的压力来加速我的进步时,它会使我的breaking变得更好。” 她补充道:“为了参加奥运会而更加严格纪律对我来说有些难度,因为我在工作之外也喜欢自由自在一些。” 在紧凑的比赛日程中,食物开销是她最大的费用之一,而对于像Tiffany这样的未获赞助的运动员来说,奥运会尤其昂贵。她希望自己早几年在德勤的工作能够多储一些钱,这样就能够请假一年,专注于奥运会的训练。 Tiffany上周五在日本开始她的2023赛程,这是今年五场Breaking for Gold世界系列赛之一,参赛者可以在其中积累奥运会资格积分。如果她在5月27至28日智利的泛美锦标赛上获得前四名,她将锁定11月份在智利举行的泛美运动会的参赛资格,这也是奥运会的资格赛之一。 Tiffany于2016年组建了多伦多的全女子Kuru Crew队,并计划在4月底的多伦多和6月3至4日的蒙特利尔两个赛事中参赛。在9月22至24日的比利时世界锦标赛和泛美运动会中,每个类别的冠军都可以直接晋级奥运会。 Geoff Reyes对Tiffany的执行能力印象深刻。他说:“每个赛事她都会获得更多的信心,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训练。我们希望让她达到一个足够训练、自信,并一直在进步之中。” Tiffany将她的风格描述为动态和玩味十足,并专注于提高自己的耐力和运动的质量,尤其是她的“冻结”动作(在一轮结束时保持不动的姿势)和强力动作(依靠速度、动量和杂技元素)。她说:“当我去年在世界运动会上对战三个人的两轮比赛时,尽管我成为头号种子,我的腿也开始疲惫了。” “我想分享我的风格,因为我知道没有人跳舞的方式像我这样。在比赛中,我的动作是原创和有创意的。我有身体素质、姿势和动作质量,可以获得竞争优势,我不会跳流行的动作,”Tiffany接着说,“我的方法是在我的动作和风格中保持自由度,动作货真价实,这就是我想赢的方式。” 图片:Instagram/deepfriedtiff、Breaking Canada T09

加拿大華裔動畫作家 用茶葉蛋描述身份認同

【加拿大都市网】星岛记者陈仪芬报道:温哥华出生长大的加拿大华裔动画作家Karina Zhou最近出版童书处女作《Kai's Tea Eggs》,透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华裔小女孩Kai和一只名为Ming的龙互动的故事,刻划出华裔下一代对身份认同的感受。  很多华裔二代都有印象深刻的成长经验,少年时在学校吃着妈妈准备的爱心饭盒,有股说不出的尴尬感。因为总会遇到其他孩子的嘲笑,说:“你的食物好奇怪啊”“味道怎么那么臭”之类的说法。Karina将自己这种心境写成了一个故事,她接受星岛访问时说:“我小时候很讨厌自己是华人,不喜欢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一直到4年级时有了一点改变,我逐渐知道中华文化很美丽,也懂得拥抱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Karina想起小时候曾分享妈妈煮的茶叶蛋给同学吃,广受欢迎,于是动念将这个故事串在一起,配上她画出的可爱漫画,成就了这本美丽的童书。 书中茶叶蛋之外,还提到粽子、蒸包等可口的中华美食,最后还有制作茶叶蛋的配方秘诀,可以让任何读到此书的大人和小孩,一起动手来试做香喷喷的茶叶蛋。 20岁的Karina现在于三藩市就读动画专业,不仅善于创作平面动画,也在3D动画上有很好的造诣。 她说三藩市也是个多移民的地方,不过美国和加拿大对待多元文化的方式仍有一些不同,未来她想透过画笔描绘出更多加拿大独特的风土人情。“我觉得加拿大不仅是风光美好的地方,更美的是社区的凝聚力,我曾经在白石社区参与过许多义工活动,那里的积极性引领我前进,我希望多多记录下那些美好的回忆。” Karina目前正在筹划第二本书,是关于皮影戏的故事,又是另一种呈现,让更多人能认识丰富的中华文化。 v01

殺人鯨躍出水面瞬間 華裔攝影師捕捉珍貴鏡頭!

【加拿大都市网】在温哥华史丹利公园海岸外寻找鸟类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却拍下了一张令人难忘的照片,是一头杀人鲸在布拉德湾(Burrard Inlet)跃出的瞬间。 林姓华裔摄影师 Frank Lin 说他上星期带领一群志愿者为史丹利公园生态协会进行水鸟调查,当时一名团队成员在布罗克顿角 (Brockton Point) 附近发现了一头鲸。林和其他人赶到海滨,拍到一群 5 只杀人鲸反复冲出水面。 28 岁的林自 2016 年以来就有一个专门用于晒野生动物图片的 Instagram 帐户,但他说以前从未在温哥华的城市水域看到过杀人鲸。 卑诗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所长特里特斯 (Andrew Trites) 说,林看到的鲸是过客杀人鲸 (transient orca),他相信这类鲸在温哥华附近的出现频率会更高。 特里特斯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斑海豹的数量有所增加,其中许多聚集在史丹利公园附近的水域,而斑海豹是过客杀人鲸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因此越来越多鲸被温哥华水域的海豹所吸引。 他提醒,由于杀人鲸更频繁地出现在拥挤的水道中,船民需要睁大眼睛留意,以避免发生灾难性的碰撞。 林和伙伴们对 2 月 10 日能亲眼目睹温哥华水域中的杀人鲸感到震惊又兴奋,觉得实在太幸运了。 v01

勵志!加國華人歌手首辦個唱 想將廣東歌帶給更多人

【加拿大都市网】张嘉泺Eugene Cheung将于下月11至12日举办首个个人演唱会“My Time”,入行音乐界十年,这次演唱会是他音乐路上的里程碑,想借此演唱会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看法。 被问到为何以“My Time”作为演唱会的主题,张表示这次演唱会不只是他自己的“Time”,更是大家的“Time”,有“是时候分享音乐”的意思,同时也可让多伦多市民更了解本地歌手,他们未必有很多机会去展现自己,张强调想通过这次演唱会,推广本地华人歌手,鼓励他们追求梦想。 张又透露一连两日的演唱会,会演唱不同年代的广东歌,由耳熟能详的经典金曲,到新一代跳唱歌,张都会在演唱会上重新演绎,而演唱会将有现场乐队,务求观众享受一场“音乐盛宴”。 在音乐路上坚持十年,张嘉泺直言在十间没有放弃过梦想,“只要有舞台,自己仍向往,好想上(舞台)”,但无奈在多伦多做音乐并不容易,除经费以外,也没有太多舞台,会尝试以其他方式去创造舞台。 问及备战演唱会期间,如何平衡家庭,张坦言要坚持做音乐,又表示自己很幸运得到家人的支持,让自己很放心地去追求梦想,张希望借此演唱会,让女儿看到自己坚持追梦做一个榜样,期望女儿会为自己感到自豪。 Eugene Cheung “My Time” Live in Toronto 日期:2023年3月11至12日 时间:晚上7时 门票价格:55元起 购票网站  (图:CCUE)T11

時光機!新舊移民幾代人的情書筆觸 實測讓AI寫情書!

【加拿大都市网】今天是情人节,很多人会趁着今天送巧克力,向意中人表白,或向爱人抒发浓情蜜意。 写情书可能不再流行,但无论哪个年代,开口告白对大部分人来说永远是艰难的决定,文字往往是最好的表达手段。不同年代的情书在表达方式、用词和风格上都会有所不同,CCUE在加拿大收集了来自不同年代的加国移民情书,有些收到的,也有些是至今仍未送出的,一起看看这些情书有什么特点。 80年代情书 以上是一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未发出的情书,写信人是个在香港长大的男青年,现已移居加拿大。 以上信件的收信人当年是个高二女生,与男生的恋人关系未确定,所以信中用词含蓄隐晦。收信人已移民加拿大。 这信的发信人与收信人与前一封相同。 80年代的情书通常较为浪漫和热情,情感表达较为丰富,可能会使用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来表达爱意,同时也有较多的文学和诗歌的元素。抄写歌词凭歌寄意可以说是每个年代都通用,最含蓄的表达方法。 90年代情书 90年代的情书可能会更加现实和务实,更加注重实际行动,表达方式更加直接,但也有着深情和真诚的特点。 2000年代 2000年代的情书通常更注重交流的方式和工具,比如使用短信或电子邮件等现代科技来表达爱意。同时,此时期的青少年深受流行文化影响,情书表达方式会较为调皮有趣味,内容更加情深。 人工智能的情书 小编尝试让人工智能ChatGPT撰写情书,表达方式更加澎湃露骨、直抒胸臆,不过不建议原封不动送出,但作为灵感来源也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 制作:CCUE T10

曾參加二戰!這艘114年老船售價不到10萬

【加拿大都市网】一艘曾参加过许多历史事件,拥有114年历史的拖船“Atlas”,目前售价为99,000元。 这艘50呎长的船于1909年在华盛顿州的哈珀(Harper)建造,作为美国船用汽油发动机生产商阿特拉斯燃气发动机公司(Atlas Gas Engine Company)的旗舰而得名。“Atlas”是太平洋西北地区最早的汽油动力拖船之一。 据传闻,“Atlas”曾在禁酒令期间贩运朗姆酒。 该船上的时钟,曾于1914年与一艘大型巡洋舰相撞掉落并漂浮到海中,“Atlas”找到了时钟并将它拖回岸边。现在,这个科尔曼(Coleman)时钟被安放在西雅图的城镇广场。 “Atlas”后来在二战期间被美国海军征召入伍。 战后,“Atlas”被卖回给前任所有者,并在汤森港(Port Townsend)进行了全面修复,然后被温哥华的现任船主购买。 2018年,这艘拖船进行改装,配备了新的肋骨、板材、电子设备、液压系统、管道系统,以及Furuno雷达、测深仪、海图绘图仪和自动驾驶仪。 目前,“Atlas”为温哥华游船旅行社Atlas 1909 Adventures的训练船。 图:脸书 V6

加國最早的華裔拓荒者!他的成功不僅是創辦這家傳奇餐廳…

Lem Wong 在安省伦敦市开了一家后来成为知名的中餐厅,WONG'S CAFE是该市第一家有现场乐队演奏音乐的晚宴餐厅,甚至被形容为伦敦市内最优雅的餐厅。 Lem Wong 聘请精晓英语的中国服务生,并训练他们肩托食物上菜。   特约撰文:Norm Beach 翻译:星岛网   【加拿大都市网】在最早期的加拿大,几乎所有的华人移民都面对歧视、虐待和年复一年的辛劳不懈,但加拿大法律却剥夺了他们本应拥有的舒适家庭生活。作为加拿大最早的华裔拓荒者,Lem Wong 选择定居的加拿大意味他须以排除万难的决心去克服所有的障碍。 Lem Wong 在1881年出生在广州的一个富裕家庭。不幸的是,他的父亲是一名花花公子,不仅因赌博败光了所有家财,更英年早逝,留下了一贫如洗的孤儿寡母。在15岁那年,他和叔叔登上了前往加拿大的洋轮,远赴一片传说中的富饶之地。但实际上在当时的温哥华,移民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特别是华裔移民。他们被歧视性的刊物抹黑为懒惰的鸦片瘾君子,被指控“窃取”了当地白人的工作。 偶尔这些种族冲突会升级为拳打脚踢。但这位身高5尺1寸的青少年学会了跆拳道,勇敢地击退了当地恶霸。然而,最大的挑战依然是如何赚到足够的钱养家糊口。他在一间洗衣店打工,每天需要工作14小时,连星期六也要工作到深夜。当时不少华人洗衣工人大概到了30多岁,便因为营养不良和过度操劳而早逝,这是一份累人且危险的工作。 但Lem Wong 在星期天依然不愿休息,他会到教堂学习一些简单英语。在抵加5个月后,他偷偷潜进上了火车横顶横越加拿大从太平洋地区到达大西洋地区的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他在当地找到了一份洗衣店工作,长期睡在柜台下的木板上。然而,他甚至还有剩余的精力参加长途单车赛并且赢得奖金。而这些单车比赛往往长达6天。 忙于打工的Lem Wong 竟有剩余精力参加长途单车赛,还能赢得奖金。 五年后,他存足了旅费回了中国,在家乡,他拒绝了父母为自己准备的包办婚姻而选择自己的妻子自己所爱的人Toye 结婚。可是在当时的加拿大政策下,如果想要与妻子一同移民,只能创立自己的生意,以类似投资移民方法申请。 尽管困难重重,Lem Wong 还是决意把加拿大当作自己的家,他独自返回加拿大先后购置了一间蔬果店和一所洗衣店。十年后,他终于储够了1000加元为妻子支付人头税。这是当时男性人头税的两倍,加拿大政府的目的旨在限制华裔人口涌入加拿大。而这只是当时排华政策的一部分。 Leg Wing心仪子的女子名Toye Chin,是他家乡同村的一个年轻女子,她没有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不能读写,但她有裹足,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视为大家闺秀的高尚象征。 1911年,Lem Wong 终于把妻儿从中国带到加拿大来,并做了一样在当时的华人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那就是在安省的伦敦定居。往后几十年,他们是当地唯一的华裔家庭。 他们两夫妇在加拿大又生了三儿四女。他们选择扎根于伦敦而非温哥华,是因为当时的伦敦对待华人的气氛较为友善。但他深知偏见和歧视依然存在,于是他鼓励孩子们加入学校的田径队、去教堂参加崇拜、努力工作树立榜样,以获得其他人的认同。他的女儿Esther表示,教友见他们真诚而信实,便开放自己的家庭去接纳他们。 Lem Wong...

創業故事:華人餐館紮根多倫多20年 皇后名粥老闆談往事

【加拿大都市网】很难想像在 Yonge 和 Dundas街能穿过皇后名粥的大门。这间大多伦多地区的特许经营餐厅共有九个地点,包括万锦、北约克和士嘉堡。 对于那些不熟悉皇后名粥的人来说,实际上它有很多忠实客户。星报记者Karon Liu在 Twitter 上询问人们会在皇后名粥点什么菜时,有100 人作出了回应。 当中皇后名粥的前员工选了广东炒面、椒盐鲜鱿和炸豆腐;菜谱设计商则选了皮蛋萝卜糕和猪肉粥;其他人则选叉烧海鲜粥。没有人的选择是是相同的,因为皇后名粥提供四种类别: 粥、粉、面、饭。每个类别都有数十个配搭,从而形成一个包含 300 多个菜品的菜单。刚开始可能会觉得不知所措,但一旦有了心仪的选择,下订单时就会直接了当。 有很多人或对菜单皆很熟悉,但鲜有人知道皇后名粥的幕后负责人以及现任行政总裁——张Peter。 市中心开业的皇后名粥饭厅后有一排挂炉烧鸭。 张老板于 1994 年从香港移居多伦多,并在烈治文山金阁广场的一家粥店找到了一份厨房工作。他从小就在父亲的餐馆帮忙,所以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 辗转反则, 张老板和他的朋友们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最终选定在万锦的Peachtree Plaza开设了第一家Congee Wong 天皇名粥。 张老板和合伙人当时从早上 8时一直工作至晚上 9时,有时甚至会工作至凌晨 1 时。 他们只有 15...

從北大學霸到加拿大農民:「董菜菜」戰天鬥地走紅網絡

资料图为2022年7月10日,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奥尔兹(Olds)小镇的“悠鲜美地”农场,“董菜菜”在自己搭建的第一座暖棚内查看作物。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加拿大都市网】曾经的北京大学本硕连读的地质系“学霸”,如今是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一名双手磨出厚茧的农民。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拍摄的视频《一位北大毕业生在加拿大的种菜之路!》被网友追捧,成为网红。 来源:中新社 作者 余瑞冬 李紫娟 夏日晴天,距离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以北约一小时车程的奥尔兹(Olds)小镇,骄阳似火。“董菜菜”面带微笑从他农场的树林中走出来,肤色黝黑,浑身泥泞。 这位曾经的北京大学本硕连读的地质系“学霸”,如今是这里一名双手磨出厚茧的农民。2021年初,他在视频网站发布了第一条视频《一位北大毕业生在加拿大的种菜之路!》。这条19分钟的片子一炮而红,如今在各平台播放量已累计约70万次。 1981年出生的“董菜菜”本名董健毅,老家在河北唐山。2007年从北大毕业后进入一家全球知名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经历不同岗位历练后,他在2014年移民加拿大,准备在“石油城”卡尔加里踏上新的跑道。 然而,国际油价崩盘令石油行业顿时陷入萧条。对于刚来到加拿大的他,人生之路陡然下挫。 董健毅只得选择改行。在那段低谷期,他尝试过很多兼职,最终把目光投向了农业。他希望引入中国成熟的大棚技术,以适应卡尔加里冬长夏短但日照充沛的自然条件。 为此,他到千里之外的农场拜师学艺,又回中国考察研习。2017年9月,在奥尔兹镇一块连篱笆都被原主人拆走了的荒地上,他正式开启了自己务农的新篇章。 白手起家的困难超乎想象。预算有限,在当地又难以找到有相关经验的工人,董健毅夫妇只能自己动手搭建大棚。这位高材生利用能找到的工具和材料,不仅准确进行各种测量定位,还自制吊机完成了几百吨的灌土、给棚顶铺棉被等庞大工程。他笑说,解决搭建过程中的问题,中学知识已足够,关键是活学活用。 几乎全靠一己之力,耗时一年,他建起了长100米、宽10.5米、高6米的第一座大棚,棚内的蓄热土墙约百米长、4米高、1米厚。这是当地首座双拱双膜结构的被动式冬暖型日光温室。 资料图为2022年7月10日,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奥尔兹(Olds)小镇的“悠鲜美地”农场,“董菜菜”自己搭建的2座暖棚和5座冷棚。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随后的种菜又是一轮“修行”。董健毅把华人爱吃的西红杮定为主要作物。了解土质、气候影响,摸清种植门道,他也花了至少两年进行摸索和思考。 如今,他已建起两座同类型暖棚以及5座单膜冷棚,正在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并种植更多品种的作物。不同销售渠道和采摘业务的顾客都在增长。 当他与太太以“董菜菜”“王果果”的网名开始试水网络视频,吸引网民的不仅是他有几分神似中国影视明星雷佳音的长相,更是北大高材生移民后转行当农民、“战天斗地”的经历。他自己搭建的大棚、种植的果蔬,农场一点点的变化,都令不少网民惊叹和感慨。 有同行和学校师生来到他的“悠鲜美地”农场参观;有人慕名远道而来当义工,取经学艺;有当地机构邀请他开讲座。收到越来越多咨询的他又开设了英文视频频道。记者到访时,一位来自安大略省的创业者正登门寻求合作。“董菜菜”说,成为“网红”实属意外,但大家的认可为自己带来了更多动力。 “董菜菜”说,自己以前并未设想过日出而作、日落仍未息的农耕生活。现在虽辛苦,但得益于过去的野外油田工作经验,却也很适应,并无心理落差。同时,自己个性好静;也喜欢在与植物、动物打交道的简单世界中,发挥自身特长和创造力。 “董菜菜”坦言,建棚和种菜时遇到的重重挑战也曾令自己焦虑、怀疑自我甚至动过放弃的念头。即便创业至今已5年,仍会有焦虑之事。譬如,去冬今春遭遇极端低温,今年6月出现反常低温和持续大雨,导致大棚内严重积水,影响了收成。 但他深知,各行各业要干好都不容易,难免面对诸多痛苦。“人都有弹性,慢慢磨练、适应就过去了。”他说,要克服焦虑,一方面靠人生阅历;另一方面,最大动力来自于想出办法解决困难,“只要能往前走就不焦虑。” 说话间,在自己搭建的第一座暖棚门前,烈日下的“董菜菜”摘下眼镜,用衣袖擦了擦满头的汗珠。暖棚门上贴着他自题的两句词:“日啖番茄三百颗,不辞长耕奥尔兹”。

一盆上萬!多倫多華裔赴美創業 售稀有植物生意火爆!

■■何女士在美国的生意越来越好。 CTV 【加拿大都市网】一位来自多伦多的香港移民,在美国底特律市开设苗圃,出售全球稀有植物,她的生意越做越大,且成为第45届国际Aroid Society展销会的14间受邀参与供应商之一。 来自多伦多的香港移民何女士(Jocelyn Ho),由于新冠疫情,及随之而来的公共卫生限制措施,令她的生意发展迅速。  何女士表示:“我收集了很多植物,多到从窗台掉下,所以丈夫向我表示,需要放弃其中一些”。何女士在那个周末,卖掉了1,000元奇异植物(exotic plants),并将获得的资金创立自己的生意。 在底特律,她与丈夫在家中一间房间内,展开生意大约一年后,为了满足需求,遂扩大业务。 ■■何女士店铺陈列的部分稀有植物。 CTV 店铺面积扩至5000方尺 接下来的两年内,何女士开设一间楼面面积达2,000平方尺的店铺,之后搬到一间楼面面积达5,000平方尺的旧货仓,继续经营。 由于有不少在家工作的人,寻找大叶室内植物、仙人掌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植物在家中摆设,结果,令她的业务持续蓬勃发展。 ■■在家工作的客户,经常找寻植物在室内摆设。 CTV 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搜寻何女士的公司Rare Plant Fairy,网上列出的产品十分多,且十分稀有,售价由45元的Rhaphidophora Hongkongensis,到1.6万元的Philodendron Billietiae Variegated不等。 何女士表示,在采购植物方面,最初是通过其他收藏家那里购得;例如从南美、佛罗里达、泰国或印尼进口异国情调的物种,以保持足够的精选收藏品。 但由于已拥有不少产品,因此,现在可以自行培植。 何女士的业务,及在业内的地位已被奠定,因为她已获邀请,成为第45届国际Aroid Society展销会的14间供应商之一;这项活动,将会在9月24日及25日,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举行。星岛综合报道 图片: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