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錦多福醫院急症室 沒有負壓病房

加拿大都市网

■■萬錦多福醫院沒有建造大型負壓病房引發關注。星報資料圖片
 
星島日報訊
 

在大多倫多地區的醫院中,萬錦多福醫院(Markham Stouffville Hospital)是其中一間接收較多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的醫療單位,但該院於2014年啟用的急症室,原來沒有建造負壓病房,引起職員的關注。院方認為,負壓病房並非能夠保護醫護人員或病人,最重要是適當使用個人防護裝置。

新聞網站yorkregion.com報道,安省經歷非典肺炎(SARS)疫情後,發現醫療系統的漏洞,其後建造的大部分急症室重症護理區均設有大型負壓隔離病房,病人從救護車直接載送到該處,在接受治療時排出的病毒保留在房間內,然後通過特殊的通風系統將其清除。

但萬錦多福醫院耗資4億元建造新的急症室及其他設施,於2014年完成工程,在危症護理區卻沒有設立負壓病房。該院有四間較小型負壓病房,作為治療病情較輕的患者,但病房並不與救護車艙相鄰。

院方解釋當年設計曾改動

對欠缺大型負壓病房,院內有職員向《星報》表達關注,管理層沒有接受媒體訪問,經過兩星期的電郵聯繫,院方解釋當年設計時作出改動,令急症室紅色區域不能建負壓病房。

該院緊急醫療主管艾根醫生(Dr. Andrew Arcand)在電郵中表示,多年來在建設工程後的討論,談及在急症室的紅色區域急需增設負壓室,因為這些病房較大,而且更多設施總是對任何醫療程序都有幫助,所以不能準確地說對員工和病人存有危險。

疫情凸顯負壓病房重要性

他強調重要的並非是負壓病房在氣溶膠生成過程,例如在插管時保護醫護人員或患者,免受新冠肺炎病毒的傷害,而是適當穿戴個人裝置,才可以保護醫護和病人的安全。負壓室的數量及其在急症室的位置,也不會對病人或工作人員的安全構成威脅。

不過,全世界的醫學專家都同意負壓環境的重要,因為病房的密封門和特殊的氣流系統,可以控制傳染病及將其清除。

對病人進行復蘇或將呼吸管放入喉嚨,被稱為氣霧生成程序,很容易傳播病毒。《星報》訪查多間在非典疫情後建成的急症室,在危症護理區均設有負壓病房。醫院發言人麥根斯(Rebecca Mackenzie)說,該院超出了加拿大負壓室的建築施工標準。急症室最少需要一個負壓病房,院內其他地區還有36個隔離室(接受《星報》調查的其他醫院,院內其他區域也有多個負壓室病房)。

目前萬錦多福醫院服務萬錦市、史托維爾和奧士橋(Uxbridge)的居民,醫院重建後增加一倍面積,急症室較從前增大三倍。據悉,在2016年醫院董事局曾委託獨立公司調查工程項目,發現當中存在許多漏洞,包括在物資採購方面出現內部管理不善的情況。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自己带饭省钱健康!LunchBots午餐盒一律8折!

卑诗实施企业家省提名计划 移民又添新途径

小心TFSA账户!男子3年狂赚60万 但因一个细节被罚惨!

环境部:多伦多严重雷暴警报 不排除龙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