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易腳麻抽筋 醫生:5個關鍵來預防

加拿大都市网

■ 天冷容易腳麻抽筋,醫生提供5個關鍵來預防。 網上圖片

本報訊

天冷讓很多人常覺得突然出現腳冷、腳麻、抽筋等三種狀況,據醫生指出,抽筋往往與血液循環差、周邊血管疾病、神經壓迫、勞累等有關,建議平日應該注意保暖,多做拉筋運動及熱敷來預防抽筋,但如果類似腳麻徵狀反覆出現,應就醫檢查。

中時電子報報道,台灣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輔大醫學系教授謝霖芬指出,冬天寒流來襲冷颼颼、夏天吹冷氣吹太冷,或是突然用力過猛,都可能使腳部抽筋。抽筋最常發生部位就是小腿的腓腸肌部位,主因血液循環不良、運動過度造成的肌肉疲勞、水分不足、體內缺少鉀與鈣的電解質,都可能引起抽筋。

小腿抽筋多發生在晚上睡覺時,謝霖芬說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動」,腿部過於寒冷,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腳麻抽筋;加上冬天的棉被又過厚過重,使得腳部向下壓,小腿肚的肌肉就會處於收縮狀態,容易整個肌肉收縮,引發抽筋。

醫生:5個關鍵來預防

據謝霖芬表示,最有效預防抽筋的方法就是促進血液循環,他舉出5招減緩抽筋的方式,包括睡前可做拉筋動作,他建議可以「弓箭步」伸展,采立姿,前腳微彎,後腳伸直,腳尖向前,身體維持正中,微微往下做弓箭步,維持10至30秒之後放鬆3至5秒,重複約5至10次。

或者可嘗試「轉腳踝」法,膝蓋打直,接着腳踝上下轉動促進血液循環,每一次要維持5至10秒。日常生活要避免久站、久走,返家則可取毛巾熱敷20分鐘,並稍微輕按摩舒緩,睡覺時最好穿長褲以防受寒。抽筋發作時,可以躺在床上,抬腳90度上舉貼著牆壁,讓膝蓋打直,一兩分鐘後可以改善抽筋情況。

謝霖芬指出,如果反覆持續出現抽筋,可能與末梢神經與末梢血管出現問題有關,像是糖尿病會造成末梢神經病變,腰椎狹窄症與坐骨神經有問題也會造成腳麻,應該就醫深入抽血檢查,提早發現真正病因比較妥當。、、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