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7月起對美征關稅 進口食品加價15%

加拿大都市网

■ 業界指出,由美國進品食品將平均漲價15%或以上。 資料圖片

 

星島日報記者馮瑞熊溫哥華報道

加元兌美元匯價下挫,周四更進一步跌至75.13美仙水平,進口貨特別是來自美國的食品勢必加價。有業界人士指出,由美國進品食品將平均漲價15%或以上,來自東南亞食品升幅也超過10%。溫哥華業界指出,現時夏季本地蔬菜供應充足,價格較穩定,建議市民不妨多吃較便宜的本地瓜果,少吃進口食品,以減低受進口食品加價的影響。

新華食品公司負責人謝伯衡接受《星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加元兌美元下挫,將令美國進口的食品帶來幾個百分點的漲幅。不過,影響較大反而是在7月1日之後,加國對美國入口食品開徵10%關稅,加上匯價的波動,美國入口食品平均將上升15%或以上。他指出,主要受影響食品,包括蠔油、海鮮、粟米油和午餐肉等。

謝伯衡無奈地說,加美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失敗,代價則由升斗市民承受。

東南亞食品價格平均升10%

除了美國之外,謝伯衡表示,好像泰國的生粉,就上漲了30%。至於中國,由於企業開始以潔凈能源取代傳統污染性較大的能源,增加了不少成本,加上近年網購興起,紙箱需求大增,導致以紙箱裝載的食品成本也增加,各方面加起來,令來自東南亞包括括中國食品的價格,增加超過10%。
謝伯衡說,其實進口商正努力尋求其他價廉及品質有保證的食品供應市場。他指出,現時正值夏季,本地瓜菜供應充足,市民不妨多吃本地瓜菜,以減低受進口食品加價的影響。

卑詩省進出口聯合商會秘書長謝百強聲稱,本國進口商一向以美元作結算,並且習慣在美元偏低的時候儲存美元,所以除了新入行的進口商,現時加元兌美元疲弱,對一般進口商的影響不會很大,反而是在全球各地的原材料都各自加價,好像魷魚由於產量大減,價格上漲了2倍,越南魚柳也漲了50%。

謝百強又表示,原材料價格大增,加上最低時薪不斷上升,令本地餐飲業成本大增,卻不能全數轉嫁給消費者,令餐飲業的利潤越來越少。

他呼籲三級政府,體諒中小型商業經營環境,在制訂政策時,多考慮中小型商業所面對的困難。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招聘必须列明薪酬 立法半年四分一雇主未遵守 省府称可增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