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曆臘八節 不單單是喝碗粥噢!

加拿大都市网

  民間一直流傳着「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的俗語,臘八節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更預示着新年的到來,充滿濃濃的年味。每到農曆十二月初八,家家戶戶都會和家人聚在一起,喝臘八粥,慶祝臘八節。

  喝了這麼多年的臘八粥,那麼臘八節的「臘」究竟是什麼意思;這個節日的由來如何;除了喝臘八粥,臘八節還有哪些美食打開方式?

  「臘」字與祭祀有關

  人們把農曆的十二月稱作是臘月,其實這種叫法和季候沒關係,它和祭祀有關。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已有與「臘」相關的臘祭的習俗,節期在臘月,具體日期並不固定,該臘祭習俗被後人視作「臘八節」的來源之一。

  東漢泰山太守應劭所著《風俗通義》中有記載:「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大意為「臘」本意為「獵」,因用打獵獲取的禽獸祭祀先祖,故而轉義為「祭祖」。臘又意為「接」,特指新年舊歲交替,此時舉行祭祖活動。不論是打獵後以禽獸祭祖,還是因新舊之交而祀神靈,都要做祭祀活動,所以說臘月是個「祭祀之月」。

  臘八節起源於佛教

  「臘八」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才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傳說在臘月初八,釋迦牟尼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因此,臘八節又稱「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

  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臘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臘月初八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善男信女們。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傳說喝了這種粥以後,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被稱作「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

  臘八粥只是冰山一角

  臘八這天民間百姓要喝「臘八粥」的習俗,文字記載是從宋代開始的。從清代開始,每年的臘八節,北京雍和宮還會舉行盛大的臘八儀式。清人夏仁虎《臘八》一詩就是描述這一盛況的: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聖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臘八粥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紅棗、香菇、蓮子等製成,一些食材還可以用來表達美好的寓意,如桂圓代表「團圓」,核桃象徵「和和美美」,百合意味着「萬事和睦」等等。

  喝着臘八粥,不少北方人還愛搭配着吃八蒜。臘八蒜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臘八蒜用醋腌制而成,成品色如翡翠,口味偏酸微辣。老北京吃臘八蒜還有「蒜」與「算」諧音的小故事。舊京時各家店鋪有在年前臘月結賬的習俗,一般從臘八日起查算,正如俗語「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事辦」,所以臘八節也稱「臘八算」。

  俗語說「來年成不成,先看臘八冰」。過去在臘八這天,很多人一大早到河邊砸冰背回家,成為「臘八冰」。誰第一個打上冰,誰就更有好運氣。還有民間傳說,到了臘八節就把冰從盆子里取出敲碎吃,據說吃了這天的冰,以後一年都不會肚子疼。當然這都是「據說」,現在還是要保持合理的飲食,減少生冷以防生病。

  除了這些,全國各地也有自己當地的獨特美食風俗。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有一種名為「臘八豆腐」的民間風味特產,由大豆、辣椒、五香等原料經傳統手工藝精製而成,有「素火腿」之稱。成品色澤黃潤如玉,入口鬆軟,咸中帶甜。

  在陝西關中地區,還流行吃臘八面。這主要是因為以前中國北方一些地區不產或少產大米,人們不吃臘八粥而吃臘八面。前一天把麵條擀好,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到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這種習俗至今依然沿襲。

  西寧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後人是根據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的傳說,在青海人的飲食里造了這味飲食。(人民網,圖片來源pixabay)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老外如何清洗水果和蔬菜?注册营养师教你3个简单的步骤

什么是最健康的甜椒?红、绿、黄之间的真正区别

注意!这些是可能毁坏你信用评级的最大错误

20年经验关系治疗师:和谐夫妻不会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