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宗教團體各出奇謀 雲禮拜和免下車告解

加拿大都市网

肺炎疫情不但徹底轉變民眾生活及工作模式,而且改變宗教定期舉行聚會的方法。俄克拉荷馬州宗教團體Life.Church建立網絡平台後,短短一星期便有逾萬所教堂註冊加入,並且吸引470萬名信眾星期日在互聯網做禮拜。

《華盛頓郵報》報道,全國的宗教團體在疫情惡化之下,極速將原本實際的活動虛擬化,例如在聖所安裝鏡頭方便網上直播,星期三晚上的查經課程,變成由遠端會議軟件Zoom進行的晨禱,關係密切的社區也透過視像和耳機一起唱聖詩。

信徒也傾向利用科技尋求宗教慰藉,在教堂網絡平台做禮拜,相關《聖經》應用程式YouVersion的數據也顯示,有關「恐懼」的搜索量大增1.67倍,「不要怕」的搜索量更大增接近3倍。

埃默里坎德勒神學院教授、長老教會坎貝爾牧師(Letitia Campbell)表示,現在正好是宗教領袖和團體,真正思考主日活動本質的時間,「哪些是我們可以調整,同時又可以維持有意義的活動元素?」

坎貝爾與猶太拉比萊瑟(Joshua Lesser)在臉書建立小組,邀請全國各地的神職人員分享虛擬事工的想法,幾天內便有5千多人參與,目前正忙於創建一個全新的禮拜儀式。萊瑟也可能參考年輕信徒的意見,在Netflix的新平台放映電影,神職人員則在網絡直播藝術項目和哈拉麵包(Challah)烘焙等課程。

俄亥俄州春田市的中央基督教會以往從未直播禮拜,但教會意識到需要迅速改變做事方式,於是安排牧師魯比(Carl Ruby)在星期六錄製主日活動,然後按星期日崇拜時間在YouTube播放,信徒也可以前往教堂領取預先包裝的聖餐餅。

巴哈伊(Baha』i)信仰組織也改為透過Skype舉行禱告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信眾輪流領唱歌曲和祈禱,彼此也能夠透過鏡頭看到對方,即便神父在他的睡房讀經,牧師宣講期間孩子在他背後爬來爬去,大家都會視為「很自然」的事情。

馬里蘭州鮑伊市(Bowie)霍爾默神父(Scott Holmer)和幾名來自其他州市的天主教神父,堅持現場主日活動的傳統方法,他們參考快餐店的「得來速」方式,在教堂的停車場擺放圓錐體標示,然後坐在旁邊的椅子,等候信眾駕車前來告解,期間雙方都會遵守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指示,信眾只能留在汽車內,與神父保持6呎距離。

霍爾默神父認為耶穌不曾使用網絡電話,因此他也要親身上陣,無法透過電話、Zoom或Skype赦免信眾的罪孽,「如果電話都做得到,那麼耶穌大可以留在天堂,然後打電話給我們」,耶穌要與信眾同在,才會向主教和牧師授以聖職,這也是聖餐禮領受血和肉的真正意思。

在社交防疫的規定之下,全美的教區目前都暫停公開彌撒,對於天主教教徒來說可謂極其煎熬。猶太拉比萊瑟則積極尋找其他出路,除了領導他所屬的社區,也可能與一些佛教社區討論合作方式。坎貝爾牧師也鼓勵人們在隔離期間,在豐富的精神力量之中尋找適合的聯繫,「對於好奇的人來說,他們有能力觀察和參加比一般周末更多的宗教聚會」。本報訊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美国狗狗大历险 10天跋涉170公里进入加拿大

巴黎奥运|法国警拘捕18岁车臣男子 图恐袭奥运足球赛事

高利率拖累联邦财政 赤字高达509亿按年飙升23%

加拿大这几个城市最适合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