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火星探測器「洞察號」成功登陸 攜240萬人名中國佔26萬

加拿大都市网

美国火星探测器“洞察号”
■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祝賀火星無人探測器「洞察號」於26日在火星成功着陸。路透社

星島日報訊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火星無人探測器「洞察號」於美國東部時間26日14時54分許在火星成功着陸,赤道附近的埃律西昂平原登陸,成為美國第八個在火星登陸的航天器,執行人類首次探究火星地質奧秘的任務。

■美國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傳出如雷掌聲及歡呼聲。路透社
 

無人探測器「洞察號」在5月5日從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部的范登堡空軍基地升空,歷經6個多月的飛行後着陸火星,用時六分半鐘。該航天器有「三條腿、一根手臂」,重約360公斤,斥資9.93億美元。

着陸之前,美國太空總署密切關注著「洞察號」的飛行狀況和軌跡資料,並監測火星天氣報告,以確定其是否需要在準備着陸前做最終調整。中新社報道,由於目前火星到地球的無線信號傳輸需用時約8分鐘,換言之,當地球收到航天器進入火星大氣層的消息時,它已經降落到火星表面了。因此,「洞察號」降落任務負責人羅博.格瑞沃爾表示,由於信號傳輸需要時間,我們無法操縱着陸,必須依靠預先編入探測器的命令來完成,「着陸是全自動的」。

此前,美國太空總署已介紹了「洞察號」默認的着陸流程:首先,它將以12300英里/小時的速度進入火星大氣層,隨後彈出隔熱罩,從而阻擋大氣層摩擦帶來的熱量;在離地約16公里時,隔熱罩被彈離,開啟直徑12米的降落傘;離地2公里時,降落傘脫落,着陸器底部的12個火箭助推器點火,將時速降至人行速度,最終緩緩着陸於火星表面。

「洞察號」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探究火星地震,了解火星的內部結構。科學家期望,在任務期間能探測到10至100次地震,這些資料能幫助推斷行星地核的深度、密度和成分。

傳回首張照片引沸騰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第一具設計用來研究火星深層地質的機械探測器「洞察號」成功降落火星表面,也順利回傳首張照片:一個平坦、光滑而廣闊的地表。

「洞察號」登陸消息一出,美國太空局噴射推進實驗室立刻傳出如雷掌聲及歡呼聲。美國太空局任務控制操作員宣布「確認着陸」後,整室壓抑已久的焦慮及興奮情緒瞬間沸騰,數十名科學家從座位上跳起來互擁。

■「洞察號」登陸後回傳首張拍攝照片。網上圖片
 

美國太空局長布萊登斯坦表示:「整室氣氛緊繃,你可以感受到這種情緒。」布萊登斯坦也說,副總統彭斯已致賀電。根據美國太空局從火星表面收到的第一則訊息,洞察號看起來狀態良好,成功登陸後回傳首張拍攝照片,但正如預期,降落過程中揚起的塵埃遮蔽鏡頭,因此拍得的照片非常斑駁。

刻240萬人名 中國僅次東道主

「洞察號」探測器將在火星至少工作2年,目的是為了研究火星的內部結構。它還順便帶去了240多萬人的名字,中國網友參與人數達26萬,僅次於東道主美國。

參與人數最多的前10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印度、英國、土耳其、意大利、德國、俄羅斯、加拿大和巴西。據悉,在發射前通過網絡從世界各地收集到了包括本文作者在內的240多萬人的名字(中國有26萬人參與),然後刻在硅質薄片上,準備一起飛往火星。這是第一枚刻着眾多人姓名的硅質薄片,後來又增加一枚。

■美國太空總署的工程師們在密切關注「洞察號」。路透社
 

其實,第一次徵集早在2015年的8月就開始了,22天內一共徵集到了826923個名字。NASA工程師利用電子束在硅質微薄片上寫下了所有人的名字,薄片只有0.8平方厘米,字母的寬度僅為頭髮絲寬度的千分之一。

此外,跟隨「洞察號」一同前往火星的不僅僅是240萬地球人的名字,還有兩顆立方體小衛星,每顆衛星的大小均為6U(30厘米×20厘米×10厘米)。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火灾维修!TTC地铁2号线部分站停止服务 周末也有影响!

便携式桌下跑步机 打折加优惠券仅售178.47

中国公民菲律宾潜水离奇溺亡 警方揭真相:氧气中毒

苏菲公开谈总理杜鲁多:我们之间仍然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