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治病兼旅行 4年周遊列國數十城市

加拿大都市网

■ 乘遊覽船漫遊澳洲悉尼歌劇院。

撰文:謝斐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個出生便患上了血管瘤(Hemangioma)的小女孩,因為父母對女兒的擔憂,所以1個月大就帶她到美國接受治療,每星期一次。小女孩如今已經6 歲半,6年多以來不停飛往紐約。因為她從小就出國醫病,所以父母也順道帶她四處旅遊,初由紐約開始,至今已經游遍多個國家和數十個城市。雖然她不幸患上血管瘤,但多年來治療已經把她的血管瘤移除得七七八八,還在這幾年間踏足世界不同地方,真正做到行萬里路,增廣見聞,獲得了學校和書本不能提供的寶貴親身經歷。

■ 王文希自小就經常到美國紐約治病和旅遊,有機會遊覽自由神像。

今年六歲半的王文希(Eunice),自出生後一個月就開始出國治療, 醫治她的血管瘤。母親Elizabeth Wong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坦言:「女兒出生後,我們發覺她臉上出現仿似一個大胎印,經檢查後證實她患上了血管瘤,是一種血管、淋巴管管壁或其周圍組織的細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因為腫瘤接近眼睛和腦部,所以她要接受磁力共振(MRI)檢查,幸運地未有發現影響腦部和眼睛等器管。專科醫生認為她1 歲後才能夠做激光治療,去消除血管瘤。當時我擔心萬一血管瘤繼續生長,或會脹大影響身體器官,最後我們決定帶她到美國醫治,就算是要自己付醫療費,也希望她能夠儘快康復。當她1個月大,我便手抱她飛往美國紐約的私家診所接受激光治療,每星期一次,有時甚至即日來回,早機去,晚機返。到了她幾歲之後,才轉為每個月治療一次, 但一年也要去十二次, 所以Eunice 對紐約已經非常熟悉,成為她第二個家。 」 

■ 參觀紐約紀念品商店,拍照留念。

 

增強女兒自信

Elizabeth 續說:「Eunice 是在2011 年夏季出生,這個病每一百萬人中只有一個,她就不幸患上了。雖然血管瘤屬於良性腫瘤,不會即時構成生命危險,但因為她的腫瘤生長在臉上,有機會變大,而且奇怪的大紅印也會對她的成長造成心理壓力。經過謹慎考慮,我們終於在美國紐約找到一間治療中心,利用激光去消除腫瘤,令臉上紅印減退。但因為這是私人醫療中心,每次治療費都要美金$1,800 至$2,500。原來這間紐約診所的收費已經相對比較便宜,我們曾經到過洛杉磯一間診所,每次美金$5,000,實在太貴,負擔不來。」

Elizabeth 感慨地說:「女兒臉上出現一個奇怪大紅印記,當她開始入讀小學時,受到不少同學的注目。作為母親,我自小就教她不用自卑,因為這是她一個特別的印記,令她與眾不同(make her special),所以她從小已經習慣。」

 

治療兼旅遊

Elizabeth 回憶:「Eunice 手抱飛往紐約開始接受治療,初時每星期一次。但到了她2歲以後,我們才開始在當地逗留一個周末,完成治療後便與她留在當地遊覽,到處玩玩,不用那麼辛苦。起初前往一些市內公園玩耍,又到博物館參館,當她再懂事之後,我們便跟她一起看百老匯歌劇,其實當地有不同的節日活動,很多均是免費,令女兒在接受治療時也能享受開心旅程,令治療變成為旅遊的一部分。」

■ 在巴黎鐵塔前留影

「自她成長以後,治療便轉為每月一次,除了飛去紐約治療,每逢長假期如春假、暑假和聖誕假,我們就安排一個較長的旅行。因為她喜歡看動物,所以她4 歲時,我們在洛杉磯接受完治療後便順道前往澳洲旅遊,看看動物,令她十分開心。到了5歲,於紐約治療後我們又與她飛去巴黎旅遊,遊覽巴黎鐵塔和羅浮宮。

■ 王文希跟Hello Kitty 姐姐合照。
■ 在日本Hello KittyLand 舉行生日會,是不少女孩子的夢想。

 

除此之外,2016 年,我們又安排她到日本的Hello Kitty Land 舉行一個簡單生日會。 2017 年,我們到非洲肯亞探望一隻剛被助養的長頸鹿,順道觀看非洲的野生動物……」

■ 王文希年紀小小已經有機會踏足非洲大地,觀看當地野生動物
■ 探訪肯亞被助養的長頸鹿。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Elizabeth 說:「女兒以前性格比較怕羞和內向,但現在跟同學相處很好,交際能力也提高。此外,她學得醒目,因為在旅遊時接觸不少人和事物,有時計程車司機不太老實,她都可以看出來,懂得小心提防。我還記得去年初在肯亞旅遊時參觀一個小村莊,當Eunice 看見村內孩子無鞋穿,住泥屋,生活窮困,於是拿出自己的零食送給他們,雖然一包食物全部人只能分享到一點點,但大家已經非常開心滿足。自此之後,她學懂不要浪費食物。後來我們再前往墨西哥旅遊時,要求司機載我們去探望當地小學,途中我們買了一些文具送給學生,這些都是特別的親身經歷和體驗,讓女兒學習成長。丈夫Peter 和我現在每年都會帶Eunice 接受12 次治療,所以也順道安排12 次不同旅程,希望從治療中加入旅遊一環,實踐『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今年我們又計劃再回去肯亞探訪那個村莊,並打算買一箱鞋去送給當地的小朋友呢! 」 

什麼是血管瘤?

血管瘤屬一種良性腫瘤,多出現於新生嬰兒,是血管內皮細胞增生性疾病,由殘餘的胚胎形成血管細胞所導致。以往不少人習慣把「胎記」統稱為「血管瘤」,這概念並不正確。血管瘤的發病原因仍然在研究中,可能由停滯在血管分化早期發育階段的胚胎形成血管細胞;或意外脫落後增殖的胎盤細胞;與發育缺陷有關或血管失衡等,屬先天性疾病,但並不等於遺傳。

                             

■ 王文希由嬰兒到現在6 歲半,她臉上的血管瘤紅印經治療後已經漸漸消失。

 

血管瘤通常發生在口腔、頸部和額面部。除此之外,全身各個部位也有可能出現血管瘤。現時大約75%的血管瘤會自行消退而無需治療。醫生會根據小孩的年齡、血管瘤生長部位,以及有無消退跡象和有無癥狀來綜合判斷。目前可採用藥物治療,其次為激光治療及傳統手術切除。治療血管瘤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改善儀容美觀,而是為著預防和處理出血或血小板減少等各種併發症。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新省22岁女司机酒驾 开车载3人冲入湖中

未来一周加拿大商界关注之大事

越来越多加拿大人认为需要减少移民数量

俄罗斯飞机北极迫降断开两截 机上41人奇蹟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