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領送禮品19.9包郵」 這種網購的對象竟然是領養病童!

加拿大都市网

新华社照片,银川,2016年5月12日 有“妈妈”在 这里就是“家” 5月10日,一位“妈妈”给脑瘫的宝宝喂饭。 宁夏儿童福利院有近300名残障孤儿,其中有70名是婴幼儿。164名工作人员就是他们的“妈妈”,关心、爱护孩子们,陪伴他们成长。 据了解,宁夏儿童福利院成立于1996年,通过向残障孤儿提供婴幼儿护理、养育照料、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等服务,帮助孤残儿童成长。目前,已有40余名儿童长大成人后离开福利院走向社会,近200名儿童先后被寄养家庭收养。 新华社发(李靖 摄)
■要從福利院收養孩子,手續相當繁瑣。圖為在寧夏兒童福利院,一位工作人員給腦癱兒童喂飯。 資料圖片

本報訊

「免費領送禮品19.9包郵」……看到這樣標題的QQ群,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網絡購物」。但匪夷所思的是,裏面活躍的帳戶,做的竟是「網購小孩」生意,小孩就是「領送的禮品」。據深廣電第一現場報道,隨着「網絡送養」出現,一種灰色領養產業正悄然興起。在深圳有一位媽媽,在網絡上花3萬元領養了一個女孩,卻查出特殊疾病,2歲多不會走路說話。

如今,二胎政策放開了,很多人都考慮生個二娃。但有些特殊的群體,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生育孩子,於是想要去領養孩子。深圳的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據深廣電第一現場報道,已年近四十的王女士,與丈夫相處十餘年,都沒能孕育子嗣。所以,她在網絡上尋找領養孩子的方法。

去年6月份,她最終找到一位想送養孩子的胡女士。對方先是發了孩子的照片和視頻,又承諾,孩子是自己生的,兩歲多,活潑健康,只因為未婚先育,加上經濟條件有限,沒有能力養活孩子,才決定送養。

孩子退還 錢拿不回

雙方經過協商,王女士付給對方3萬元錢,最終把這個孩子領養回家。不過,私自領養孩子不合法規,上不了王女士家的戶口。於是王女士找來律師,想走正規的領養程式。

但這個要求,被胡女士以各種理由拒絕。另外,讓王女士感到絕望的是,孩子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的腦白質異常,這個病,目前還沒有特效治療方法。 王女士也立馬找到胡女士,要求她將小孩領回去,並退還3萬元錢。不過,遭到對方拒絕。

因為不忍心小孩受病痛折磨,王女士還將孩子送到醫院治療,已花費2萬多元,後續費用還在不斷增加。最終,在去年9月份,她選擇報警處理,胡女士在警方調解下領回了孩子,但自稱沒有錢,只寫了一張借條給王女士。

從王女士提供的一些微信聊天記錄來看,胡女士對自己小孩的病情好像有刻意隱瞞。在王女士領養後的三四天,王女士問對方,為什麼孩子兩歲了還不怎麼會走路和說話,對方回復稱,小孩營養跟不上。

王女士說,她的領養途徑是朋友介紹的,主要是通過網絡聊天工具談成的。她還透露,這樣的網絡送養群,還有很多,甚至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鏈。

記者加入一個網絡送養群,發佈要領養小孩的資訊,立馬就有一位自稱「准單親媽媽 」 的人加了記者,說自己待產期是三月份,因為被男朋友拋棄,只能將還未出生的寶寶送養。但她提出一個要求,就是 「補6」。什麼意思呢?就是補償給她六萬元。「65%送養都是病兒」

因為不符合法規中的送養和領養條件,所以孩子在生下來後,「直接抱走」的方式會導致孩子上不了戶口。因此,她說,最好是能花錢在醫院內部找關係,在待產入住醫院時,直接用收養人身分證進行登記,這樣,出生證上父母的資訊一欄,就變為合法的領養人了。

群里類似的領養送養資訊不少,這個灰色的領養產業,似乎在悄然興起。群里也有提醒稱,網絡送養得警惕:因為65%的送養都是病兒,10%是騙取錢財,只有少數是真心送養。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