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評台:樹高林密 公園保安多漏洞 襲擊頻生 當局安民須謀策

加拿大都市网

■ 沉小雨命喪本拿比中央公園。圖為警方在伏屍現場調查時,遺下部分紅色標識。本報記者

撰文:張曉軍
大溫公園出現連環殺手?13歲華裔女童沈小雨(Marissa Shen)的屍體上周三在本拿比中央公園(Central Park)發現,3天過去了,警方已兩天未公布調查進展,案件似乎陷入僵局。這令人聯想起近年來,在溫市公園發生的多宗隨機襲擊案,造成至少2死1傷,包括8年前一個溫市著名家族成員遇襲致死。這些襲擊案警方雖然投入大量人力調查,但至今無一破案,兇手仍然逍遙法外。

於2009年4月2日,前溫哥華市議員利德(Peter Ladner)當年53歲的胞妹博德里(Wendy Ladner-Beaudry),在太平洋精神公園(Pacific Spirit Regional Park)跑步時,遇襲喪生。博德里是知名人士,遇害引起社區震驚。此案最初由卑詩省綜合凶殺案調查組(IHIT)負責調查,後轉由皇家騎警嚴重罪案部門接手,參與調查的大溫區警員一度多達70人,查問約300人,博德里家人也提供巨額賞金,但該案至今未有取得進展。

■ 2009年在太平洋精神公園遇襲喪生的博德里。案發8年多,兇手仍逍遙法外。資料圖片

另外,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溫哥華史丹利公園(Stanley Park)也先後發生兩宗隨意襲擊案,同樣至今未有破案。

社區名人博德里遇害8年未破案
第一宗案件發生在2016年11月16日,一個82歲男長者於凌晨大約2時,在史丹利公園的布羅克頓灣(Brockton Oval)附近的停車場,遇襲重傷。第二宗則發生在今年2月1日深夜,61歲溫市居民庫里克(Lubomir Lubo Kunik)獨自一人,在第二灘(Second Beach)及第三灘(Third Beach)之間的海堤遭襲擊,身上有明顯刀傷,當場傷重不治。警方表示,兩宗襲擊案相信均為隨機襲擊,雖無證據顯示有關連,但也可能是同一兇手。
史丹利公園連環襲擊案發生後,警方呼籲公眾遊覽公園時注意安全。這一度造成公眾恐慌,輕易不敢前往公園遊玩。
不到半年,當人們開始淡忘襲擊事件時,位於溫市旁邊的本拿比中央公園傳來噩耗,沈小雨遭遇毒手。

未知4宗襲擊案是否關連
這4宗案件是否有關連,是否同一兇手潛伏在黑暗中伺機行兇?目前案情尚在調查之中,當然言之尚早。但很明顯,這些案件發生的外在環境卻相同,均在大型公園之內,樹高林密,出入口眾多,兇徒藏身容易,逃走方便。
大溫風景如畫,舉世知名。尤其是多個大型公園,彷彿鑲嵌在低陸平原上的明珠,吸引人們徜徉其間,樂不知返。如遊客熱點史丹利公園、中央公園等,即使是晚上,仍能見到不少在公園健行或跑步者的身影。
然而,接連發生的罪案令大溫「明珠」蒙塵,大溫市民心驚!尤其是近8個月,三宗襲擊致2死1重傷。太恐怖了!人們膽戰心驚之餘,不禁要問:兇手仍在暗處窺視,下一次襲擊將何時及在哪個公園發生?

當局決不能袖手等待下一個悲劇的發生,是時候考慮公園的保安問題了。
根據觀察,大溫包括史丹利公園、太平洋精神公園和本拿比中央公園,以及其區內多個大型公園如溫市女皇公園(QE Park)、喜士定公園(Hastings Park),本拿比的鹿湖(Deer lake)公園、本拿比湖(Burnaby Lake)公園等,均缺乏應有的保安措施,不僅未有或少見監控鏡頭,也少有保安人員巡查。到了夜間,也沒有封閉或宵禁措施。而這些「便利」,就會給犯罪分子提供作惡的機會。

公園出入口應設監控鏡頭
本報記者在6及7月,曾兩度騎單車在晚上11時左右,繞史丹利公園一圈,並未遇見警方或保安人員巡邏。記者6月時也曾在入夜時分,騎單車進入中央公園,雖然見到不少市民散步,但就未見任何警員或保安人員身影。
為長遠計,堵住這些治安漏洞,應是目前省市各政府、警察當局以及溫哥華公園局的急務。大溫民眾不希望再看見另一個市民,為了享受寧靜美麗的公園,成為無辜遇襲的犧牲者。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