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再萌移居加國念頭 傳媒人看準商機成網紅

加拿大都市网

自從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香港人移民加國人數,每年只有約千人,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年數萬人移民可謂有天壤之別;不過,香港近年出現不少大型抗爭運動,包括最近因《逃犯條例》修訂案引發的遊行和警民衝突,令不少香港人萌生離港計劃,到其他地方生活,有大溫移民顧問透露,近期確實收到不少香港年輕家庭查詢,如何移民到加國(詳另文),另有本地香港移民看準這個時機,在社交媒體設立專頁,以「過來人」的身份,向這些准移民講述移民加國的心得和經驗,短時間內就有超過6,000位讀者粉絲,也吸引到不少廣告客戶。
今年40歲出頭的龍華琛(Sam Lung),2017年與家人移民到溫哥華後,曾經在《星島日報》當編輯,及至他發掘出一個商機:就是與有興趣移民加國,或準備迴流加國的香港人,分享最新的加國資訊,於是辭去編輯工作,在社交媒體當上「移民KOL(意見領袖)」。
談實際情況 不是只唱好加國
龍華琛接受《星島日報》記者訪問時,強調他不是移民顧問,所以不會只唱好加拿大,會按實情及親身經歷,講出真實的情況,讓準備移民或迴流人士,了解本地的最新的情況,以決定是否應該移民或迴流。
他指出,2014年香港發生雨傘運動,2016年有立法會議員被DQ(取消議員資格)、其後發生港鐵工程剪短鋼筋事件,到近期《逃犯條例》修訂案風波,令不少香港人萌生移民或迴流加國的念頭。
龍華琛曾經翻查1982至2018年香港人移民加國的數據,發現1994年是高峰期,有4.4萬人,到1998年(香港回歸後),人數大幅滑落,近數年只徘徊於每年千多人之間(見附表)。
他指出,決定以及申請移民都要花數年時間,現在的數據未必能反映實際情況。他說:「目前移民加國的門檻,比上世紀九十年代為高,要移民也不是易事。」
龍華琛坦言,自己沒有想過會成為移民KOL,但未移民前,曾在香港傳媒工作並且當過電台及電視主持人的他,已在社交媒體設立「我想有樓住」專頁,以娛樂加資訊,論述在香港買樓的苦況。
回港辦「傾偈會」反應熱烈
他說:「單娛樂,觀眾就話無內容;單資訊,觀眾就話悶,所以要雙管齊下。」
到了加國後,他也以「住加男人」名義在Facebook設立專頁,發表自己在加國的經歷和心得,累積有千名讀者。今年3月,有移民顧問公司邀請他回香港主持一個「傾偈會」,本來只有50個名額,卻有過百人登記。由於他向移民顧問公司表示不收任何費用,但要求將「傾偈會」透過網上直播,結果吸引約萬人收看,令他發現這是一個商機。
從香港回到溫哥華後,他辭去編輯工作,與拍檔陳裕榮合作專心製作專頁內容,更得到一些廣告商贊助,再返香港舉辦數個「傾偈會」,題目包括移民、迴流加國和加國地產,每場吸引150人,而他專頁的讀者,也從1,000人增加至現時的6,000人。
龍華琛稱,他的專頁表達都是他個人的心態,例如他說不管你在移民前是如何了不起,移民後可能甚麼也不懂,都要可能重新開始,要重新適應。他又會點出那些人不適合移民加國,包括想發達、不接受多元文化、怕寂寞、不適應天氣,以及那些「想避開中國人」的人。
他說,香港最近是出現移民潮,移民地點包括馬來西亞、台灣、新加坡、英美等國,而加拿大只是其中「一個選項」。
龍華琛稱透過他的專頁,與不少讀者都有互動,發現現時想離開香港的人,都是香港的精英,當中有公務員、管理階層、公司東主和專業人士,這令他對香港的未來感到擔憂。
本報記者馮瑞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