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12:48:51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新闻快递

不洗水壺 杯口含菌量或”比馬桶高”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引述研究发现,如果一周不清洁,水壶杯口的含菌量比马桶脏! 水杯,如果超过一个礼拜没有清洗的话,它就会含有90万个CFU菌落形成单位,而这个90万CFU生菌数含菌数越高,就代表它比马桶还要脏! 」 专家建议像是保温杯,环境较为温暖和潮湿,长期没清理也有利于细菌生长,也有人会天天清洗水杯,甚至倒入小苏打去除异味,再用软牙刷清洗杯口,不想将生菌吃下肚,天天勤洗茶壶,喝水也比较安心啦!

安省怪獸屋清拆無期 爭議擾攘4年多

■上周五法庭再对怪兽屋业主发出新命令,不过条件与3年前发出相近。 星报 综合报道 大多伦多区宾顿市一栋巨型“怪兽屋”(Monster Home)争议扰攘4年多,上周五法庭再向业主颁布命令,不过条件与3年前发出的内容并无不同,有居民对裁决感到不满,称为“怪兽屋”清拆无期深感因扰。 涉案怪兽屋位处宾顿市Centre St.,业主艾巴士奥尼(Ahmed Elbasiouni)被法庭颁令于90天内在三个选项中作出决定,包括拆卸房屋、向市政府调整委员会(Committee of Adjustment)申请批准图则、或改变建筑结构以符合地区建筑规定,否则其建筑物许可证将被撤消,意味市政府将接手将建筑物拆卸。 然而,居住该怪兽屋旁边的朗尼恩(Peggy Ronayne),得悉法庭的新命令后,不满指内容与数年前无异:“我们听闻那业主又再获颁布相同的命令,须于90天内对那间屋作出几年前就应该要作的那些决定。” 艾巴士奥尼声称,将会按照法庭命令,选择向委员会申请批准图则。市议员莫尔(Elaine Moore)表示,不希望怪兽屋问题继续拖延:“我关注的向来都是该房子对社区及其邻居造成的影响。” 据悉艾巴士奥尼在数年前获颁类似法庭命令时,不服裁决提出上诉,以致有关命令无法执行,高等法院上诉庭至2015年3月才驳回上诉。 艾巴士奥尼表示,物业于2012年得到市建部批准,并向《星报》记者展示许可证。2013年市建部承认误发许可证,曾试图撤回,并下令业主拆卸建筑物。市政府曾要求部门就误发许可证原因提交报告,不过部门回复指,建屋比例在地区划分上出现“技术性差异”,此外并无提交报告。

海歸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回國後悔嗎?

人民日报:生活不会是一条直线。出国留学与选择归来,都是学子人生路上的重要节点。青春应该张扬,无论深思熟虑还是“脑子一热”,都是勇敢迈出的脚步。 但是,对于当初的选择,他们是否感到过后悔呢? 一项2015年的调查表明,近一半的海归对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八成认为自己的薪资没有达到预期。据另一项调查显示,同样在海外留学完成学业、在海外工作的人相较回国工作的人,对工作的满意者更多。当初无论心甘情愿还是迫不得已选择归国的他们,是否曾后悔回国呢? 为何选择回国 有人坚定有人愁 当初是主动回国还是被动回国,这直接影响着海归面对国内生活时的心态。 蒯治任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2005年回到国内发展。他曾在白俄罗斯生活3年,但回国的想法一直很坚定。“我出生在军人世家,爷爷、姥爷、父亲、叔叔都是军人出身,母亲是一名警察。从小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亲人和家庭对我的影响特别大。”由于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蒯治任有着一种深切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促使他回到故土。 “有国才有家。学成回国,为祖国作贡献和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我一直以来最直接的想法。”蒯治任说。 与蒯治任不同,有人在是否回国的问题上经历了长期的纠结和犹豫,想法也发生过改变。 “澳大利亚的生活太过安逸。选择回国,是因为不想年纪轻轻的就过这么安逸的生活。”潘民(化名)曾在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留学,毕业之初未曾想过回国,于是留在当地工作了3年。但简单安逸的工作、节奏缓慢的生活,让他逐渐感到自己作为年轻人的斗志和活力在慢慢消退。 “在国外,要过得舒适安逸很容易,但想跻身主流社会很难。我在上学期间做过很多兼职,毕业后也尝试过不少工作,经历这些之后让我发自内心地想为自己而活。”因此,即便很多亲朋好友难以理解,他最终还是选择放弃稳定的工作回到国内创业。 肖瑜(化名)曾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留学,于今年年初回国。她在留学期间本有移民的想法,但最终这个念头在与家人商量后放弃了。“因为家人都在国内,国内朋友也更多。自己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生活太孤单。” 回国都有适应期 工作总有不如意 谈起回国后的生活,也许会听到不少海归说起一开始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因人而异,但多是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引起的。 面对刚回国时的不适应,一部分海归转变自己,慢慢地接受;另一部分海归却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纠结后仍难以习惯,导致无法很好地融入国内的环境。 海归对于自己回国后的生活是否满意,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到工作状况的影响。 蒯治任回国工作了8年后开始创业,开办了慧华科技有限公司。他表示,在回国后工作和创业过程中,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遇到过不同类型的问题。“尤其是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多,财务、劳资、保险、税务等,对于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我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肖瑜回国至今没有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所以还没有就业。“作为应届毕业生,我觉得自己能力还不够。我读的专业偏重于理论,缺乏实践,没有技术含量。”她坦言,由于自己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再加上国内的就业市场竞争压力非常大,使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遇到不少挫折。尽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也没有为她带来太多的加分。 虽然就业过程并不顺利,但肖瑜的心态却较为乐观:“找工作就和找对象一样,要双方满意才行。想找什么样的对象,就得先让自己成为与之相匹配的人。我选择先实习,就是希望能够借此锻炼自己。” 难免想念与抱怨 但不后悔回国 我们采访到的这些人,虽然回国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但对于“是否后悔回国”这一问题的回答却出奇一致——不后悔。 “谈不上后悔,就算留在国外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肖瑜说,“只是有的时候会想念在国外大学时代的生活,想念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潘民回国后的创业之路充满艰辛和挑战。他坦言:如今每天的日子都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中度过,与在澳大利亚的生活相比有太多的烦恼和忧愁,但也更加充实和满足。“我不后悔回国。虽然我也不敢保证未来会不会再回到澳大利亚。但是现在的创业,只要能坚持,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在比较烦躁的时候,我也发过一些牢骚,但这只是个人情绪的调节方式而已。”蒯治任说。他的祖辈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军人,父亲是铁道兵,叔叔是空军。他们都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付出过鲜血和汗水,因此蒯治任对祖国和党有着很深的感情。“每每想起姥爷身上大大小小的枪伤疤痕,每次坐在火车上看着通往远方的铁轨,我都觉得我应该沿着先辈的脚步继续前行。祖国即使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也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她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美丽。” “所以,我不后悔回国。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蒯治任坚定地说。

加國法規:未經許可砍樹 旺市3公司被起訴

综合报道 旺市政府经调查后,决定起诉一家发展商及两间公司,指控他们在今年7月未经当局许可私自砍伐最少10棵大树。有当地居民及市议员要求修订法例,加强对违例伐木的罚则。 根据安省公司记录资料,旺市地主米兰尼(Cam Milani)、Elmwood General Contractors Ltd.及Teston Sands Inc.分别被控10项控罪。旺市发言人指出,省级法院将于10月6日处理有关控罪及罚款。 米兰尼未有回应事件;任职Teston Sands Inc.总裁的米兰尼母亲Lucia亦没有给予回应;Elmwood General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子接听电话,声称对于控罪并不知情,不会就此作评论。 事件引发部分市民争取加强当地的树木保护附例。目前旺市树木保护附例指,任何人士未经许可砍伐20厘米或以上的树木,最高可被罚款1万元,企业的最高罚款金额则为2.5万元。 举报今次砍树案件的旺市居民Robert Kenedy批评,旺市现行法例罚则过轻;市议员Marilyn Iafrate则称,已经要求职员在今年秋季就加强附例提交报告。 资料来源:星报

法團普通話開會 業主投訴語言歧視

列治文市出现语言风波的Wellington Court屋苑业主立案法团(简称法团),上月在周年大会中否决必须在所有法团会议中聘请认可传译员的议案,令争拗再次升温,暂和解无望,势由卑诗人权审裁处(BC Human Rights Tribunal)审理,因该屋苑一位西人业主向审裁处作出投诉,称受到语言歧视。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是首宗因法团会议开会语言问题而闹上人权审裁处的个案。其实以母语进行法团会议在大温非罕见,过去没引起风波,而这趟双方僵持不下,恐与处理手法和沟通方式有关。 Wellington Court屋苑开会语言之争,持续近一年。据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大温地区移民聚居者众,不少以非英语成员为主的业主立案法团,往往以成员的母语作开会语言,但正式会议纪录和相关文件均以英文为准。如果在会议上有英语人士出席,一般处理方法由法团成员自行传译,或由负责的物业经理作中间人,协助沟通,使所有出席者均了解会议内容。 要确保与会业主能有效沟通 他还表示,业主立案法团结构有如政府般,成员赋与权力去处理涉及屋苑的事务,过程中出现争拗不足为奇。只是过往甚少听闻因开会语言之争而闹上人权审裁处的情形,所以今次有屋苑业主向审裁处作出投诉,在卑诗属于首例。 据大温律师李溢表示,卑诗《分契物业法》(Strata Property Act)并没有列明法团会议的语言限制,不过他估计,在人权审裁处审讯中,控方或会以物业法中有关法团举行电子会议(digital or electronic meeting)规定中,列明法团须确保与会业主能互相沟通的条文作为理据,指法团以非英语进行会议,未能确保与会的业主能有效沟通。 据本报记者近日深入了解后知悉,Wellington Court业主立案法团在有白人业主列席会议时,现转用英语开会。而遇有不谙英语的业主出席会议时,就由成员把会议内容传译普通话。而在周年大会及全体业主特别大会中,该法团都聘请能翻译英语及华语的认可翻译员在场协助。 今次事件,也反映族裔之间沟通,是否可在互谅情况下,彼此共同体认须按照加拿大基本价值观行事,而不坚持要“少数服从多数”,或甚至动辄以数人头方式“便宜行事”。

加拿大想結婚不容易 一場婚禮多少錢?

有地产经纪指由于屋价持续上升,华裔父母往往会向子女伸援手。星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有报道指今时今日一对新人要在大多伦多结婚,费用十分昂贵,如果双方来自大家庭和有大群朋友,一场像样的婚礼,以请客人数为150名计算,费用至少要花8至9万元。 据多伦多Metro一篇报道指出,一名28岁女子订婚,因为与未婚夫是公车迷,所以准备在公车局的停车场内拍摄结婚照。当他们筹备婚宴时,发现租用宴会厅及结婚杂费达8万至9万元,远超过他们的预算。因此他们将婚宴迁到咸美顿市另一个宴会厅举行。开支比在多伦多举行婚宴便宜一半。 一名宴会业人士杨会昨日表示,其实婚礼费用丰俭由人。婚礼宴会费用最贵的部分是宴会厅场租及时间。 他表示,如果新婚伴侣不选择于周五、六及周日举行宴会,宴会厅场租会减低很多,若选择一些离市中心远一些的宴会厅,费用亦能减少很多。 杨指婚礼宴会开支除埸租外,其他费用例如食物,价钱在任何地方都一样;至于是否聘用婚礼计划专家,要看新人是否有时间搜寻所有婚宴资料,因为现在电脑科技进步,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寻很多婚宴资料,但如果聘用婚礼计划专家,筹备婚礼会节省很多时间。 准新人出租镇屋存钱 地产经纪佘绮芬表示,结婚组织家庭后是安居乐业的另一个阶段。但目前地产市场旺盛,屋价天天上升,刚结婚人士若要购买住宅作爱巢,无论是要买一间公寓、镇屋或独立屋,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负担。 她指出,在华人社区中有很多有能力的父母,当子女结婚要买屋时,往往会伸出援手,富有的可能买一间屋子作新房,但她见到多数是给子女订金甚至首期,以鼓励新婚夫妻同心协力供楼。 佘透露,一对情侣准备结婚,如果他们计划得好的话,亦很大机会很快拥有自己的爱巢。两年前她协助一对热恋的情侣置业,两人储蓄首期购买了一间镇屋,然后将镇屋出租,收得的租金一部份作为按揭供款,余下储蓄起来,经过两年后,又再储蓄到一笔钱支付婚礼费用,然后再收回出租的镇屋作爱巢,真正做到双喜临门。

建議:取締月子中心,但不限制雙非嬰兒

根据卑诗省政府文件,卑诗现有26间向外国孕妇提供照料服务的月子中心;另有统计指列治文医院(Richmond Hospital)最新财政年度有15.22%新生婴儿属「双非婴儿」,但温哥华沿岸卫生局(Vancouver Coastal Health,简称VCH)否认列市有太多「分娩旅客」。有曾光顾月子中心的华妇表示,月子中心对首次做妈妈的她有很大帮助。 有法律人士指政府应取缔月子中心而非「双非婴儿」的父母,因为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占用本国的医疗资源。 传媒集团Postmedia透过《资讯自由法》,取得省府审核 及调查科(ECEU)文件,指本省现时约有26间私人住宅,向外国孕妇提供照料服务,顾客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持旅游、工作或学习证件的临时居民,她们没有省医疗保险(MSP),到医院分娩或看医生需要自费,来分娩的目的是令在这里出生的婴儿取得加国国籍(即「双非婴儿」);第二类是已回流原居地的永久居 民,由于他们仍有MSP的保障,怀孕后就返回本国分娩,当婴儿取得出生证明、护照及MSP登记后,就返回原居地。 8年前曾入住本拿比一所月子中心的吴女士,周三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称,她当时已取得本国永久居民身分,只是因为丈夫不在身边,为了得到适当照料,首次怀孕的她才选择到月子中心,并在该处住了半年。 「太空人」妻子:月子中心有家的感觉 她说:「月子中心经营者虽然不是医护人员,但都是有分娩及照顾小孩的经验,加上(中心)有人出出入入,很有家庭的感觉。」 吴女士认为月子中心服务对她很有帮助。被问到月子中心是否该受到监管,吴女士说:「这个应是政府的问题。」 非本地居民孕妇在温哥华或列治文分娩,要向VCH辖下医生预先登记,如果在医院进行自然分娩,须缴付医院7,000至8,000元费用,若是开刀分娩,则要 付1.2万至1.3万元,另加医生费及其他医疗费用。而据ECEU文件披露,在2014-15财政年度,卑诗「双非婴儿」出生涉及的费用为 693,869.2元;另外,卫生部门在欠款个案中,也能成功取回一半欠款。而调查员则未有发现有人使用伪造的医疗卡,来骗取服务。 较早前,Postmedia报道至3月31日为止的一个年度,列治文医院有1,938名婴儿出生,其中295名的母亲是非本国的华裔妇女。又指由2011年开 始,列治文医院出生的「双非婴儿」大幅度增加。在VCH地区,「双非婴儿」占所有出生婴儿的1.5%,但在列治文医院却达到15.22%。 VCH:医院不会把个案通知警方 不 过,VCH发言人威尔逊(Gavin Wilson)不认同列市有太多「分娩旅客」,也说未有计划要提高分娩服务的收费。他表示:「列治文医院位处一个移民占6成的社区,当中住有不同阶段的移民或居民,部分是新登陆移民,也有持临时或学生签证,如果她们怀孕,会选择在本地分娩而非回到中国。」VCH又说,列治文医院目前有足够的病床来应付这方 面的需求,将来如果有需要,也可把孕妇转往其他医院。此外,医院在遇到「分娩旅客」时,也不会把个案通知警方。 省卫生厅发言人安德森(Kristy Anderson)表示,省府无意赞同或支持提供分娩旅游的服务,她又指「双非婴儿」取得本国国籍属联邦政府管辖范围,但就记不起省府是否曾经向联邦政府提出过对这方面的关注。      专家:毋须赶绝 卑诗资深律师钱路指出,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辖属的国土安全调查处(HSI)等多个联邦与地区执法单位,去年曾大举扫荡华资月子中心,加 上近年在月子中心发生有婴儿被疏忽照料事件,他认为省府应该借镜于美国,取缔非法的月子中心。不过,对于有人向渥京请愿,要求取消「双非婴儿」在本国自动 取得国籍,钱路则认为没有理据,因为未有证据证明「双非婴儿」或其父母,有占用本国的医疗资源。 钱路周三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称,市民应该分开月子中心与「双非婴儿」问题。他举美国为例,虽然当局大力扫荡月子中心,却未有立法限制「双非婴儿」,「美国都改不了,加拿大又怎样去改?」 月子中心危及母婴 须取缔 钱路指取缔月子中心,是因为月子中心对孕妇及婴儿可能构成危险,但「双非婴儿」在本国出生,就好像教育局(School Board)招收非本地学生入学,是为该局带来收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他认为本国是移民国家,加上自然出生率不高,「双非婴儿」可以提升本国的自然出生 率,加上他的父母有缴付各种医疗费用,又会在本地消费,实在想不到有任何理据,要限制「双非婴儿」。 钱路称,月子中心这个题目并非新鲜的事情,但被人再拿出来炒作,加上近日有不少报道均有针对华裔人士之嫌,担心百年前针对华裔的「人头税事件」,今时今日有机会再发生。

加國女子投訴華人月子中心 獲千人簽名支持

本报记者 :由列治文市民斯塔查克(Kerry Starchuk)所发起的禁止双非婴电子国会请愿案e-397,已获超过1,000个签名支持。 现时只要孩子在加拿大出生,便可以自动取得加拿大国籍。据《省报》(The Province)报道,斯塔查克在6月16日发起该项由签名运动,要求联邦自由党政府修改《入籍法》相关条文,除非婴儿的父母其中至少一人是加国公民或永久居民,否则即使孩子在加国出生,也不能直接得到加国国籍。目前在七大工业国中,只有本国和美国容许有“出生公民权”。 斯塔查克表示,发现其位于列市布伦德尔(Blundell)地区的住所旁的房屋,被用作专门招待来自中国的孕妇作为月子中心,而该地址亦曾因多次改建用途,甚至于网上刊登广告以廉价出租房间而被投诉。列治文市府发言人唐善泰(Ted Townsend)指,该住址未有触犯任何市府条例,只可将个案转介至加拿大卫生部跟进。  斯塔查克亦曾向加拿大边境服务处(Canada Border Services Agency)投诉月子中心情况,但当局回应道,由于涉及产妇持有效签证及有能力缴付住院费用,所以并无拒绝有关人士入境的理由。 医院每六婴一为双非 她强调,发起联署的目的不是针对到本国出生的婴儿,而是担心大量双非婴儿将来会对公共开支造成沉重负担。 尽管没有“生育旅游”(birth tourism)的官方数字,但是列治文医院(Richmond Hospital)录得由去年4月至今年3月31日止,在1,938个出生的婴儿中,299个为双非婴,即每6个出生婴儿便有一个婴儿为双非婴。 与之相较,加拿大统计局在2012年录得,在全国382,568个出生婴儿中,只有699个婴儿的母亲报称自己并非加国居民,即每547个婴儿中有一个为双非婴。 e-397请愿案得到联邦保守党列治文中选区(Richmond Centre)国会议员黄陈小萍支持。在10月14日前收集到500个有效签名,便可提交国会要求联邦自由党政府作出回应。

渥太華市中心巨大天坑吞噬麵包車

Twitter图,现场抢修/@mattkrupo 据680新闻报道,周三中午渥太华市中心忽然出现天坑吞掉一部面包车,许多人被驱散。 早上10:30时天坑首先出现在Rideau Street上,经过调查发现由下头水管爆裂所致,天坑出现导致气体泄漏,附近工作的人士都被驱散。 渥太华有851名居民受天坑影响,现在暂时身处黑暗之中。 是什么造成渥太华出现天坑?有点头绪了 加通社图 据CTV新闻报道,渥太华繁忙大街外出现的天坑致800人被疏散,但修复工作没有那麽快可完成。 在Rideau Street 的天坑吞噬了一部面包车,渥太华市长Jim Watson表示或许需要2个月左右才能知道天坑出现的原因。 天坑下20米就是渥太华轻铁的隧道,工人们注意到当地泥土较软因此已谨慎工作。天坑出现后工作人员用了周三一晚和周四清晨填坑。地面凹陷体积为28米x40米x5米深。 由于想取回掉入坑内的面包车太过危险,车子也被水泥填埋了。Rideau Street这两周估计都不能全面开通,但修复工作应该在加拿大国庆前完成。

你的運動水壺乾淨嗎? 7技巧讓細菌遠離

水杯是跑者的重要装备之一,当然它并只是装水,也可以装运动饮料等补给品。但是,甜的运动饮料等会让水杯成为细菌和霉菌的“温床”。从健康考虑出发,跑者需要正确清洗水杯,才能保持它的无菌状态。下面就介绍7个清洗水杯的技巧。 用手清洗   在跑步之后,通过双手用温水和液体皂清洗水杯是最好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液体皂都可以用来清洗水杯。跑步结束之后,立刻清洗,每天都保持干净。 利用刷子   有些水杯的口比较小,或者比较深,那么就可以利用洗瓶刷,特别是手柄比较长的洗瓶刷,能够轻松清洗到水杯内部。用刷子蘸一些液体皂能够更容易的将杯子彻底清洗干净。 莫忘记杯盖   别忘了,杯盖也是与水杯内的液体有接触的,霉菌和细菌也不会放过这个地方。所以,杯盖也是必须清洗的地方。像压缩水杯,清洗时可以吸入一些液体皂,连吸管带杯盖内部都能清洗到。 莫用洗碗机   利用洗碗机是比较方便,但是,洗碗机内的水温比较高,接近沸腾,这对于塑料水杯来说是个灾难,会严重影响水杯的使用寿命。而且,洗碗机对水杯内部的清洗未必比人工清洗更有效果。 每次跑步之后都清洗   就像每次跑步都使用水杯一样,每一次跑步结束之后都应该对其进行清洗。哪怕你只是用它来喝开水,但是仍有可能会在杯口处留下上一次摄入的甜品等。为了杜绝隐患,最好在每次跑步结束后都清洗水杯。 避开有害清洗剂   如果使用了有害清洗剂来清洗水杯的话,还不如直接把它扔到垃圾桶内。像漂白剂,就属于有害的化学物质,虽然它能使杯子看起来更干净,但如果未能彻底清理掉杯子内残留的漂白剂,下一次使用时就会污染杯子内的水。 知道何时更换新杯子   尽管能做到每天都清洗水杯,但也不敢保证每次都对其进行完全彻底的清洗,这就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那么,如何判断什么时候该更换新的水杯呢?可以采取目测的方法。当你利用温水、液体皂和刷子清洗杯子之后,看一下杯子内部是否已清理干净。如果这些方法都还无法让杯子内部干净,那就说明里面的霉菌已经比较顽固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更换一个新的水杯。

康山碎屍死者名曝光 被告否認兩項控罪

警方当日在凶案豪宅调查。资料图片 ■Peizheng Qui(译音﹕邱培正)辩护律师。本报记者摄 本报记者  涉及3月底康山豪宅碎尸案,被控以一级谋杀及对尸体不敬罪的28岁华裔男子Peizheng Qui(译音﹕邱培正),昨日在纽马克市安省法院再度视像过堂,其辩护律师要求将案件押后至6月中旬。经传媒再三要求,当值法官披露案中遇害死者姓名为名 字Xiao Xuan Long YU(译音:余龙小宣)。 被告邱培正昨午在纽马克市安省法院视像过堂时,穿着橙色囚衣,短发略胖,神态自如。其辩护律师狄尊卢(Peter Dejulio)亲自上庭,向当值法官及检控官要求将聆讯延后至6月17日,获法官允准。 被告否认两项控罪  狄尊卢在庭外表示,现阶段尚有很多文件及证据需要时间消化及研究,所以要求法官将聆讯再次押后,希望在4周后可以够时间审阅手头文件。至于他的当事人一切都好,控方现时仍向其当事人起诉一项一级谋杀及一项对尸体不敬,他的当事人否认两项指控。 狄尊卢指何时展开初级审讯,目前难以估计,因为控辩双方仍有很多文件及证据需要处理,及要与法官商讨,起码不会在本年9月前,最快都要在2017年。至于他的当事人父母目前仍未曾与他联络。 在被告视像过堂后,经传媒再三要求下,当值法官终于公开案中死者名字。由于在传媒禁令下,死者的年龄、性别及与疑凶关系没有进一步透露。 这 宗震惊本地华社的康山豪宅碎尸案,邱培正于3月21日与另一名男子到多伦多警方42分局报案,声称在康山Laureleaf Road一间正在装修的豪宅内有人被杀死。邱培正是该间豪宅业主。随后多伦多警方通知约克区警方,警员抵达现场后在大宅地库内,发现有人遭杀害及被肢解, 经调查后警方将邱培正拘捕。

2016年:怪獸屋業主索賠2千萬

■「怪兽屋」被市政府撤回建筑许可后,至今无法完工。 星报资料图片 综合报道 宾顿市一间超级巨型、被居民形容是「怪兽屋」(Monster Home)的大屋业主,不满市政府当年批出建筑许可后「反口」,入禀高等法院要求市政府赔偿逾2,000万元。业主同时向两名现任及一名前任市议员提出诉讼,共索偿700万元。 原告人奥巴西奥尼(Ahmed Elbasiouni)在声明中指出,市政府根据他提出的图则,2012年8月28日发出建筑许可,容许他兴建一间13,000平方呎的大屋,但翌年动工期间,「有市政府的职员在市议员和市府经理的指示下,阻止西奥尼就违约、疏忽、公职人员行为不当等,向市政府索偿1,400万元,另外就损坏索偿350万元,以及惩罚性赔偿250万元,合共2,000万元。市政府辩称当日错发建筑许可,是因为「电脑绘图弄错」,因此在2013年2月撤回有关许可,又反驳奥巴西奥尼动工前,没有进行所需资料搜集。 奥巴西奥尼同时向两名现任及一名前任市议员提出诉讼,指三人在市政府会议及在报章发表诽谤他的言论;案件将于6月初举行听证会。 资料来源:星报

2016年陳家諾癌症複發 有信心戰勝

代表大多区士嘉堡-爱静阁选区的加拿大联邦国会议员陈家诺昨天发布声明,指近日发现癌症复发,目前正在多伦多玛嘉烈公主医院癌症中心接受治疗,他表示有信心战胜癌病挑战。 陈家诺在昨天发布的一份个人声明中表示,「最近的一次例行体检显示我的癌症复现。我已与我在玛嘉烈公主癌症治疗中心的医生配合,并接受最佳治疗方案。我有信心将战胜这次挑战。」 ■陈家诺在农历新年期间出席华社活动,表现得精力充沛。Twitter 他表示:「在我接受治疗期间,我希望会在有调整的日程安排下,继续为士嘉堡-爱静阁区的民众服务。我的选区和渥太华办公室会照常运作,我的助手们也将继续解决民众的问题与疑虑。我期待返回联邦国会,坚守承诺,代表并继续为士嘉堡-爱静阁民众服务。」 去年初确诊鼻咽癌 陈家诺在前自由党国会议员詹嘉礼(Jim Karygiannis)辞职转战市选后,于2014年透过补选成功晋身士嘉堡-爱静阁(Scarborough-Agincourt)选区的国会议席。但是在担任国会议员后不久于2015年1月确诊患上鼻咽癌。他当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经过系列身体检查之后诊断罹患鼻咽癌,在接下来一段时日中将会接受高强度的治疗,并且有信心与癌症抗争。他在经过约半年医治后痊愈,投入去年的联邦大选。  2015年10月,陈家诺在联大选中成功连任国会议席。他于选后2015年12月被新任总理杜鲁多委任为加拿大联邦国会副议长(Deputy Leader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House of Commons),从而跃上更大政治舞台。他表示,副议长的角色将对确保国会立法程序起到重要推进作用,是立法团队程序管理团队之一员。他期望透过立法将自由党在大选中的多项承诺变为现实。 陈家诺昨天除了向传媒发布声明,证实其癌病复发需进一步接受治疗之外,亦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公布这一消息。 妻煮住家饭煲汤保健康 陈家诺在去年10月的联邦大选中,以超过5成的选票代表自由党成功连任士嘉堡-爱静阁选区联邦国会议员,当选后曾表示,2015年初证实患有鼻咽癌,整个竞选过程对其身体充满挑战,幸家有贤妻照顾饮食及提醒多休息。他妻子叶嘉丽亦表示,为了让他增磅及更健康,平日会经常煮住家饭和煲汤给他,虽然日后他会在渥太华的时间较多,但相信他能够好好照顾自己,注意饮食及休息。 大选后工作量增加 陈家诺在刚刚过去不久的中国农历新年期间,在多伦多许多华人集会场合公开露面,表现得精力充沛,众人都以为他完全康复并向他表达祝福。有接近陈家诺的华人朋友表示,大约两周前还与他在多伦多晚餐,当时他看起来没有任何健康问题,他也完全没有提到健康问题,相信他当时也尚未发现有癌病复发一事。 这位接近陈家诺的华人朋友表示,相信陈家诺目前并没有住院。这位人士表示,自上届大选连任后,陈家诺被委以国会重职,工作量显著增加,日程忙碌,就算跟他吃晚餐都要约到晚上9点后。 陈家诺于1967年6月出生于加拿大,父母是香港移民。陈家诺办公室指他目前不会接受传媒采访。另有消息指,陈家诺目前仍每天与其助手和职员通话,亲自过问及处理一些重要问题,包括经手文件的签字等。 积极参加抗癌慈善活动 陈加诺去年6月在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接受鼻咽癌治疗期间,还曾经参加该中心举行的第三届战胜癌病慈善跑步活动,为头颈部癌症病患康复者项目筹款。 陈家诺加入「头颈健壮队」(Team Headstrong),为头颈部癌症病患康复者项目筹款。他当时表示,头颈部癌病患者都需要频繁且高强度的相关治疗,在该中心的癌病患者中占到15%。 陈家诺称,鼻咽癌在亚裔社区的普遍存在性,他希望通过个人的患病经验,督促可能有早期患病迹象的民众,尽快接受检查。陈家诺说:「有统计显示,超过85%的鼻咽癌患者是华裔,如果你们担心可能患有鼻咽癌,或者有其他类别的癌症迹象,应该立刻与医生联系。」

傳萬錦碎屍案疑兇是中國留學生 來自瀋陽

震惊华社的肢解案,有传涉案被捕的男子为中国移民。CityNews ■警方周一凌晨在凶案现场找到死者遭到肢解的残肢。资料图片   ■约克区警方科学鉴证科人员昨日带同器材,到肢解案现场进行搜证。本报记者摄 ■发生肢解案大屋外的封锁线仍未解封,有警员在现场驻守。本报记者摄 本报记者 震惊多伦多华社的康山大宅肢解案,有传涉案被捕的28岁华裔男子,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后获移民身分。疑犯身在中国沈阳的父母,据传曾向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求助,希望协助他们尽快前来多伦多了解事件。有消息称案中男死者亦是华裔。 刑事律师栗钧表示,疑犯的父母可以凭今次案件的信息,与加拿大驻中国使领馆联络,要求协助尽快前来加拿大。有消息称,疑犯并已聘请一名白人刑事律师作为其代表律师。 发生肢解案的康山罗拉烈夫路(Laureleaf Road)2号的大宅,昨天警方黄色封锁线仍未解封,法医及科学鉴证科人员仍在屋内搜证。警方流动指挥车、科学鉴证车及数辆警车及警员,仍在现场驻守。科学鉴证科人员不停进出大宅进行搜证工作,街上回复一片宁静。 警方:凶案现场十分恐怖 另外,警方仍未公布男死者身分。据悉,警方仍在寻找及试图联络死者家属,在未得到死者家属同意前,暂时不会公布死者身分。 这宗震惊华社的肢解案,是日前两名男子到多伦多警方42分局报案后揭发出来。其中一名报案者是正在装修大宅业主Peizheng Qui(译音:邱培正),他涉嫌杀害及肢解一名男子,被控以一项一级谋杀罪及一项冒犯尸体罪,前日在纽马克市安省法院提堂。 据约克区警方发言人彭德顿(Andy Pattenden)日前在凶案现场表示,警方是在周一凌晨,在该宅地库找到死者遭到肢解的残肢。警方要用5个大袋将残肢运走,让法医及科学鉴证科作死因研究。他形容现场十分恐怖,连资深警员都感到好大挑战。

28歲華裔涉碎屍案追蹤:獨家訪問前任屋主

警方在发生肢解凶案现场驻守搜证。 本报记者摄/Google Map ■男疑犯(左)下月再出庭应讯。 CTV ■有前业主表示,大屋面积接近8,000平方呎,屋内空间阔落。 CTV ■残肢装入5个大型运尸袋。 CityNews ■男疑犯周一早上在纽马克法院提堂。 CityNews 本报记者 约克区康山揭发惊人凶杀案,一间正在装修工程中的大屋内发现一名男子被人肢解,案发后警方将该大屋28岁华裔男屋主拘捕,控以一项一级谋杀罪及一项冒犯尸体罪,疑犯已于昨天在法庭过堂,将于下月再在法庭过堂。 本报记者访问到案发现场的单层独立屋(Bungalow)第二手业主,他表示这间屋的面积相当大,地面连土库合共有大约8,000平方呎,原本是一个意大利裔的发展商保留自住,后来因为子女长大后迁出,两老亦觉得年纪大没有需要打理一间大屋才放盘。 该名业主说,整间屋的间隔很开扬,令人感觉非常舒适,内部有很多阔落的空间,不似一般房屋有多走廊的侷促。屋内最特别的地方是土库有一个很大的厅,全部铺硬木地板,好像一个舞池。 他说,在2005年搬到北面居住,以80多万元售予一名韩裔买家,彼此也偶有联络,大约在2007年得知买主患病,有意返回韩国,其后间中驾车经过也看到挂牌出售。在2014年夏天经过,看到栏杆倒塌,房屋空置,于是上前察看,发现屋内似乎正在进行装修,墙壁被拆除,大开中门没有上锁。 资深警员称「现场很恐怖」 约克区警方表示于星期日傍晚6时30分,收到多伦多警方来电表示,有两名男子自行到第42分局,声称在康山罗拉烈夫路(Laureleaf Road)2号一间独立屋有一名男子被杀。多伦多警方及约克区警方前往现场,警员在该间正在进行装修工程的住宅内,发现一名男死者。约克区警方立刻派出凶案调查科探员赶来调查。 约克区警方发言人柏德顿(Cst. Andy Pattenden)昨天早上在该个位于湾景大道(Bayview Avenue)与史刁士大道东(Steeles Avenue East)以北的罗拉烈夫路凶案现场表示,他只能说现场很恐怖,就算对资深警员而言都极具挑战性。柏德顿表示,警方于周一凌晨1时左右,从该住宅的土库发现人体残肢,被肢解的死者是男性,法医及科学鉴证科人员亦在场搜证,预计需时要一至两天时间。被肢解的遗体需用5个大型尸袋运走,送交法医作进一步检验。 柏德顿表示警方已将28岁多伦多华裔男子Peizheng Qiu(译音:邱培正)拘捕,落案起诉一项一级谋杀罪及一项冒犯尸体罪。邱培正正是于星期日到多伦多警方42分局报案的其中一人;另一名男子目前仍在协助警方调查,暂时未被起诉任何罪名。 有传这宗骇人的肢解案,除被捕疑凶是华裔外,死者亦是华人男子,但未经警方证实。柏德顿表示死者与疑凶是甚么关系,以及行凶原因尚在调查中。现阶段死者身份暂时无可奉告;疑凶已于昨日早上在安省纽马克市法院出庭。 警方呼吁公众或有资料提供人士,在凶案现场附近如果有保安闭路摄像机拍到任何可疑影像,希望能交与警方协助调查。请联络约克区警方凶杀调查组,电话:1-866-876-5423内线7865,或致电灭罪热线:1-800-222-8477。

華裔涉碎屍案 案發現場恐怖 有豪車出現

GOOGLE图 【加拿大都市网】据A1中文电台消息:万锦市发生碎尸案,警方起诉一名28岁相信是华裔的男子谋杀等罪名。警方形容康山的案发现场恐怖。本台取得的资料显示,疑犯是案发现场的屋主。 约克区警方发言人柏顿今早表示,警方起诉一名28岁多伦多男子,一级谋杀及对尸体不敬的罪名。 警方表示,昨日两个人向多伦多警方投案,表示有人死了,警方根据两人提供的资料,前往约克区Bayview 夹Steeles的一间正在装修的房子里,在地库发现一具尸体。警方消息透露,尸体被人肢解,警方用了五个尸袋去装尸体。 柏顿表示,最初到场的警员形容,案发现场很恐怖,就算对资深的警察来讲,都是具挑战性的案件。 警方表示,警方仍然未公布疑犯姓名,但CP24电视台的报道透露,疑犯28岁,姓名译音邱培正(Peizheng Qiu)。据查询资料显示,发现尸体的房子屋主就是28岁的疑犯。这件房屋是2014年5月,以超过145万的价格买入。 警方拒绝证实死者身份,或者是不是华人,因为要留待通知家人之后,才会公布死者身份。有邻居表示,昨日见到两架豪车离开现场,包括宝马、法拉利等。

舊屋翻新穩賺 成新投資潮流

具眼光的华裔房地产投资者,购入老旧房屋再拆卸重建成豪宅出售或自住,已经不是新鲜事。由于这几乎是稳赚的投资,越来越多具经济实力的投资者涌入,抢高了老旧房屋的售价。其中在北约克的惠柳第(Willowdale)社区,便是城中最受关注的旧屋重建市场之一。 北约克央街(Yonge St)介乎芬治大道(Finch Ave)雪柏大道(Sheppard Ave)的惠柳第社区,有大量新建共管柏文大厦耸立于央街之上,零售商舖、饭店、娱乐设施等一应俱全,地铁及巴士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配套,著名的Earl Haig中学也吸引有孩子的家庭迁入。 投资者与日俱增 事实上,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惠柳第社区已出现将旧屋推倒重建的风气,只是该股潮流在近两年越演越烈,投资者与日俱增,随便一间挂牌求售的老旧平房,也可引来十数张出价单(Offer),成交价比叫价高出三成也不再是奇闻。 帝国地产经纪邹卫(见图)指出,惠柳第一直是被看好的社区,房屋买卖交投活跃,价钱也涨得很厉害,去年150万元至160万元的屋,今年都涨到170万元至180万元。如果是独立平房,买家都是买来拆卸重建,或持有一段时间,待时机成熟时再出售图利;但如果是两层高的独立屋,因面积较大,房屋也较新,买家则多作自住。 她举例说,刚过去的1月,一间叫价178万元的老旧平房,共收到26张出价单,最后以237万元成交。其值钱之处,是这幅地有120多呎阔,买家可将地皮一分为二,重建成两间65呎地段的大宅。「我也有带客人去看过,但offer太多,竞争太激烈了。」 另外一间独立平房,55呎地段,叫价170万元,最后以190万成交。「这平房里面的状况很差,外面也很破旧,竟也可卖得190万这么高价。」 邹卫表示,华人非常热衷在这区买卖房屋,超过一半买家是华人。她亦同意好的地皮买少见少,但抢买的人却越来越多,无形中把卖价推高了。「华人较锺情在Willowdale、Bayview/York Mills、Eglinton等地区进行重建投资。但其实从Yonge再往西到Bathurst、Dufferin、Allen Road、Avenue等的东约克以至怡陶碧谷,都越来越多旧屋翻建项目了。」 她续说,城市发展都是从市中心开始,再慢慢往北移,所以翻建房屋的热门地点,都是老旧房屋较多的成熟社区,如果加上交通方便、社区优秀等优点,更能引起买家兴趣。 至于华人聚居的烈治文山及万锦市,邹卫认为这两市始终是靠北靠东,旧屋翻建风气一定不及多伦多市火热,但只要是好的地段,都已被投资者看中用来翻建了。 拆平房重建豪宅售价可翻逾倍 《环球邮报》早前报道一间位于300 Dudley Ave的独立平房(bungalow),该房子其貌不扬,只有3间睡房,4年前叫价759,000元求售,一共收到18张出价单,最后以118万元成交,比叫价多出逾42万元,亦即高于叫价近56%。 去年4月该独立平房再次易手,成交价为128万元,新买家也是两位年轻华裔投资者。他们的购买动机,纯粹是为了该块60呎阔的地皮,把旧屋推倒重建。去年11月,他们取得了市府的建筑许可证,可在该处兴建一间面积2,700平方呎、完成土库的独立屋。 小规模装修 升值逾三成 一名活跃于北约克地区楼房市场的华裔地产经纪表示,近几年这个社区变化很快,平均每年有50间至70间房屋,被买家购入后拆卸重建。最近便有7间类似300 Dudley的旧屋,以约260万元悉数售出。 他表示去年9月为客人卖出的一个屋盘,成交价为103.8万元。买家购入后,进行了小规模的室内装修,几个月后,再推出市面放售,最后以136.6万元成交,升值逾三成。他续说,一个50呎阔地段的售价,大约要185万元。但重建成豪华独立屋后,售价可被推高至400万元。

你家的房子適合升級翻建嗎?

自住房升级翻建 切忌“阿玛尼西装配布鞋” 《都市地产》记者 新建住宅越卖越贵,即使排队还不一定能抢到,不少独立屋业主就将目光投向自住房,既然自家占地不小,何不翻翻新或者干脆推倒重建一座“定制新屋”?有内行专家提醒业主,翻新翻建首先要考虑是否值得,建成的屋应与所在社区协调相配,既不要鹤立鸡群,也不要在豪华社区盖出三流房子,更忌讳拼凑——顶级石外墙却配普通沥青瓦、现代派楼梯搭配传统木墙裙。 有地产经纪透露,除了传统的翻建热区,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区掀起了翻新翻建自住房的热潮。看着周围脱胎换骨的邻居,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 你的房子值得翻建吗? 帝国地产总裁、帝国翻建团队的董红卫表示,考虑旧房是否值得翻新或者翻建,以满足两个条件为前提:满足居住功能的需求,价值得到提升。如果是推倒旧房翻建新屋,对区域的要求非常严格,即使是自住,也要考虑未来一旦出售能否卖出好价,若所在区域房价普遍不高,投资回报比不好,就不适合推倒重建。如果不破坏原屋结构,只是进行改造翻新,则应权衡房子目前的状态,房子本身的外观、层高、布局等参数要符合一定要求,才有翻新的潜力,否则可能就无法翻新,或者没有翻新的价值。 为什么拿不到政府许可? 确定了房屋翻新翻建的可行性,接下来要向市政府了解申请建筑许可。三维行项目管理公司创办人张夏景表示,任何涉及到结构改动、上下水路、通风管道的改动以及房间加建扩建工程,都要申请建筑许可。申请许可前首先要由专门的设计师事务所做出合规的设计方案。翻新改建的设计费用通常是几千元,若是推倒重建,设计费可能要几万元。有没有可能前期设计费已经花了,最终政府的许可却申请不到?张夏景表示,曾有施工队反应,有一个室内改建方案,图纸被政府退回修改了4次都还没有改好,令工期拖延近一年。政府不批的原因,张夏景说有些是设计超标(例如加建的面积超标等),也有些虽然设计方案符合要求,但图纸不规范总达不到标准,返工多次,客人不愿意再追加设计款,所以拖成烂尾。因此一定要找靠谱的设计师事务所,或者委托项目管理人,才能提高前期效率,将风险控制到最小。 项目管理保质量 张夏景表示,由于买新房日贵,旧房推倒重建成为趋势,不少人觉得,与其购买开发商批量建造的成品房,不如自己私人定制。但推倒重建工程很复杂,不建议业主自己牵头,从头至尾参与工程,即使业主自身是建筑商。建议委托专门的公司,目前西人流行的做法有三种,一是委托设计师事务所;二是请建筑商安排所有流程;而市场上超过半数采用的是第三种方式:委托项目管理公司去安排设计师、建筑师、施工队。 董红卫也表示,房屋翻建可以采取聘用工程管理人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质量和工期有保証,并且灵活;另外可以总包方式进行,不过这种方式产生偷工减料的机会就多些。在挑选建筑商时,应分析其背景,了解其口碑,考核其本身实力、技术能力和以往做过的工程。 比质量更隐蔽的软缺陷 张夏景表示,如果业主自己挑选建筑商,一定要考察其实际做过的工程。不过由于大部分人不是专业人士,常常只看个皮毛。工艺质量问题相对还算比较容易发现,但建筑系统、设计方案和设计理念这类非质量的软件若出了问题,则必须靠专业人士的火眼金睛来辨明了。 张夏景举例说,位于York Mills豪宅区一栋很好的房子,采用非常好的石灰岩(Limestone)作外墙,屋顶却用了最普通的沥青瓦(asphalt shingle),与该区的档次格格不入,就像穿阿玛尼西装却配双普通布鞋,显得十分另类。业主在选择屋顶时可能节省了3万元,但将来卖屋时可能要少卖10万。 另一个例子是与客户一起去看一个朋友的翻建房,是该朋友找建筑商建自己做的。手工很不错,砖铺得平整,油漆均匀,但是却存在一个致命伤:这栋5500呎的房子,只安装了一套冷暖系统,而市场上这么大的房子,99%都配有两套系统。一套系统主机容易超负荷,并且各个房间出现明显的冷热不均。张夏景表示,无论是经纪还是买家,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是道硬伤,将来房子无法拿到市场上卖,除非买家也被忽悠。 张夏景最近为Willowdale一栋客户定制房验屋,这个全新的房子在市场上挂了很久,最后以170多万成交,这个低价在该区几乎不可能。一验之下发现这是栋“山寨版名牌”,手工粗糙,用料和工艺远不属于客户定制,甚至还不如开发商批量建造。此外,他还经常发现顶级豪宅配3流电器、现代化楼梯搭配传统风格的木墙裙、豪宅用4吋木地板等各种拼凑、不匹配的软件缺陷。 张夏景表示,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业主没有寻求专业公司进行整体化的设计和管理,把握尺度,提供整体的专业意见,每个工序每个阶段的承包商都有各自的意见,做楼梯的只管自己的楼梯,做屋顶的管屋顶,做外墙的只负责外墙,一栋房子可能有几十个设计和意见拼凑在一起,不流畅,也没有整体性。 改变房屋格局要申请建筑许可。(星报资料图片)

華裔潮買舊屋重建 小平房8個月變3千呎豪宅

■有业主购入一间40呎乘132呎的一层独立屋后,拆卸重建成3,300多呎豪宅,新居。受访者提供 ■旧貌 ■新居 ■旧屋拆卸重建后,连后园面貌也大有分别。旧貌 ■后门连接开放式厨房。 ■浴室空间十足。 大多地区楼价不断飙升,加上抢购买房屋意向书(Offer)情况不断,要找到一间全家大小都合心水的房屋实在不容易,所以近来一些有实力的华人,开始流行购买旧屋,将它推倒重建成一间新的理想家园。 将旧屋拆卸重建新居,需有眼光及很多专业知识,业主通常会委托地产经纪和为个人度身订造建筑楼宇的公司代劳。地产经纪黎宇昌表示,他最近就有一名顾客提出旧屋重建构思,他最终为客人在Yorkdale区以70万元购入一间40呎乘132呎的一层独立屋。 耗时长恐存风险  黎 宇昌透露,业主委托他找到一间由华人经营的建房公司,提供由拆至重建的一条龙服务。建筑公司花了8个月时间,重建成一间全新的3,300多呎豪宅,建筑费 约70多万元。换言之,整个重建计划的成本为150万元。而同区房屋的二手价约为200到220万元。相对来说,这名买家于一年内不但建造好自己理想家 园,还在屋价上赚了50至70万元。 黎宇昌又称,用这个方式置业或投资物业需具备实力,因为相对购买一个二手物业作为自住或投资而言,前者有一定 风险,需要时间、资金和心机。购买二手物业只要动用屋价的20至30%资金作为首期,即时就可以拥有物业。但打造一间翻建房时要动用的资金,通常达到 100至150万元。并要冻结约一年的时间。同时在翻建房建筑期间会有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出现。如果有某些地方出错,其成本可能会大增。 选址宜拣名校区  他又指出,选择购买甚么旧屋来重建亦有一番学问,首先是选一些环境好及近超级公路,又或有名校的社区,并且要一些屋龄高的旧屋,越旧越烂越细越好,因为细屋 占地面积小,拆除容易,最好选一些单层独立屋,这些屋占地范围大,但往往屋比较细小,拆除费用比较便宜,加上在拆除及建筑的一年期间,作为新业主,所交的 地税亦较低。 同时有几十年历史的房屋,其附近绿化巳经十分好,例如树木十分高大。附近社区又成熟,有商埸、医院及学校。黎宇昌称在选购旧屋前一定 要进行查册,看看这间屋是否已被列为历史保护。通常最好是选一些翻建屋十分频繁的区域,例如央街、雪柏大道及惠柳第等区。这些地区名校林立,方便及一切措 施都有,最重要是政府并没有将这些区域列为历史保护文物区。

Kit Kat丟了四指造型專利 巧克力大戰一案泯恩仇

▲Kit Kat是全球销量第三大的巧克力产品,有人批评该公司企图垄断四指造型的设计,对小企业不利。 全球第三大热销巧克力产品Kit Kat,向来以四条并排的巧克力棒造型示人,它所属的雀巢公司就为这造型设计,与另一间巧克力生产商吉百利展开漫长诉讼战,争夺该造型设计的专利。持续逾十年的“巧克力大战”,雀巢最终败诉,Kit Kat不能独享“四指造型”的专利,裁决关键在于该设计特征未够鲜明,未能让消费者一眼识别,这场官司亦标志全球两大巧克力巨头,多年来为商标对簿公堂,烧钱无数。   ▲ 欧盟最高法院日前就雀巢与吉百利母公司的商标争议作出裁决,判雀巢败诉。 我(法官)认同过往一些法院的看法,Kit Kat在比利时、爱尔兰、希腊和葡萄牙等欧盟国家并不是家传户晓,而所谓的四指造型也并非独特,难以令广大消费者联想到四指造型就是K i t Kat的商标特征。“位于卢森堡的欧盟法院,早前正式驳回食品制造商雀巢(Nestl)为产品Kit Kat“一排四条”造型申请为专利的上诉案,标志这宗扰攘逾十年的商标注册诉讼告一段落,雀巢再败一仗。 Kit Kat是全球第三大畅销最高的巧克力, 早于1 9 3 5 年由英国生产商Rowntree推出,自此一直以四条并排薄威化巧克力的造型示人。1998年6月,瑞士雀巢公司收购Rowntree,继续生产Kit Kat。雀巢一直想为“一排四条巧克力”的设计申请专利,先后在澳洲、法国、德国、加拿大及南非成功注册,于是拟再下一城获取欧盟的专利。2006年,雀巢如愿得到欧盟知识产权局批出申请,满心欢喜以为四指造型从此只有雀巢公司才能独家使用之际,随之而来是无止境的官司诉讼及商业争议。 ▲Kit Kat向来以四条并排的巧克力棒造型示人,与吉百利姐妹公司旗下的Kvikk Lunsj设计相类似,掀起相关专利的争夺战。 雀巢的竞争对手、另一巧克力品牌吉百利(C a d b u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