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去樹林要小心被蜱蟲咬!專家談預防與安全處理竅門

加拿大都市网

 

【星島都市網】蜱蟲體型很小,但其中一些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巨大傷害。

皇后大學助理教授兼住院醫師培訓項目主任柯克-萊夫索(Kirk Leifso)博士說,蜱蟲是如此微小,以至於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被咬了。

但是,如果蜱蟲確實嵌入了人的皮膚,就必須將其正確取出。他補充說,這樣做一般也不需要很長時間。

一旦發現蜱蟲,應立即用尖頭鑷子夾住蜱蟲,儘可能靠近皮膚將其取出。取出後,應該用肥皂和水清洗患處,然後用酒精或碘酒棉簽消毒患處和雙手。

雖然有些人被叮咬的部位會出現紅腫或瘙癢,但通常不會有任何反應。然而,被感染的黑腿蜱(又稱鹿蜱)長期附着會傳播導致萊姆病的細菌。

萊夫索最近在接受《天氣網絡》採訪時說:「在萊姆病流行的地方,我們必須時刻注意預防蜱蟲叮咬,同時也要注意萊姆病的表現。最早的表現是皮疹,通常被描述為牛眼」。

萊夫索補充說:「只有當我們擔心這些地區會出現蜱媒感染,主要是萊姆病時,你才可能在現場看到這些癥狀」。

蜱蟲需要附着至少24小時才能傳播細菌

蜱蟲通過劃破皮膚,吸食宿主的血液。由於被蜱蟲叮咬後可能會傳染各種疾病,因此蜱蟲也相當危險。

根據聯邦政府的說法,萊姆病是由一種叫做鮑瑞氏菌(Borrelia burgdorferi)的細菌引起的,通過被感染的黑腿蜱叮咬傳播。它們需要在宿主身上停留至少 24 小時,才能傳播導致萊姆病的細菌。

安省政府表示,如果不及時治療,萊姆病會讓人感到疲倦和虛弱。嚴重時還會影響心臟、神經、肝臟和關節。未經治療的萊姆病的癥狀可持續數年,可能包括反覆發作的關節炎和神經問題、麻木和癱瘓。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導致死亡。

萊夫索說:「這種單獨的皮疹通常只是在被蜱蟲叮咬後的頭 3 到 30 天內出現。但像關節炎這樣的其他疾病,可能會在被蜱蟲叮咬後的幾個月到一年內出現。人們可能不會意識到這與蜱蟲叮咬甚至萊姆病接觸有關」。

發現蜱蟲的地方,避免蜱蟲叮咬的技巧

眾所周知,蜱蟲棲息在林區或長滿高草和灌木叢的環境中,包括一些城市花園和公園。因此,人們在徒步旅行、露營或園藝活動中都有可能遇到它們。

萊夫索表示,預防或避免蜱蟲的最好辦法就是在這些地方注意安全。如果你在灌木叢中徒步旅行,請穿長褲。把褲腿塞進襪子里會有幫助。穿淺色衣服很有幫助,因為這樣你就能注意到上面的蜱蟲,然後把它刷掉。

皇后大學助理教授還建議在裸露的皮膚或衣物上使用驅蟲劑,可以是DEET或碳基產品,因為這兩種產品都能有效驅除蜱蟲。

其他建議還包括在一天結束時對全身進行一次蜱蟲檢查–查看蜱蟲容易藏身的地方–洗澡時確保沒有殘留,並對寵物進行檢查,因為它們也不能倖免於叮咬。

萊夫索說:「對我們來說,識別萊姆病的早期表現非常重要,這樣我們就可以治療它,並識別萊姆病的不同階段,因為它確實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萊夫索表示,五月被定為萊姆病宣傳月,夏季即將來臨,如果人們身處或前往蜱蟲棲息的地區,現在正是熟悉預防措施的好時機。

萊夫索指出,蜱蟲在春季和夏季最為活躍,但只要氣溫在 4°C 以上,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現蜱蟲。

「從春季到秋季的任何時候,人們都應該提高對蜱蟲的警惕,並採取建議的預防措施,尤其是如果他們身處我們知道有大量蜱蟲的地區,同時也是已知有大量包柔氏瘧原蟲的地區,包柔氏瘧原蟲是導致萊姆病的細菌」。

由於在加拿大發現了多達 40 種不同種類的蜱蟲,而且識別蜱蟲的需求日益增長,eTick應運而生–這是一個基於圖像識別和監測加拿大蜱蟲數量的公共平台。我們鼓勵人們拍攝蜱蟲的照片,並將照片和信息提交給eTick。(都市網Rick編譯,圖片來源pixabay)

(ref:https://www.theweathernetwork.com/en/news/weather/seasonal/bitten-by-a-tick-heres-the-trick-to-handling-it-in-a-safe-manner)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柠檬水的秘密:健康益处、潜在风险及饮用建议

安省百日咳病例增加 百日咳成因症状及预防方法

用水果和蔬菜处方帮助你降低血压

关于大麻医疗功效的高质量证据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