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在家 你家的娃運動量夠嗎?

加拿大都市网

  「媽媽!我的體重又上去了!」三年級的小紅喊叫着。從放寒假開始,4個多月以來,小紅重了9斤,身高變化卻不大。小紅本來很喜歡游泳,但因為疫情原因,居家期間不知道能做什麼運動。開始上網課後,又經常坐在桌前聽課、做作業。

  小紅的情況其實並不是個例。由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報告顯示:全球每5名青少年中,就有4人運動量不足,而且影響健康。其中,中國兒童和青少年的運動不足比例在80%~89%之間。

  研究表明,兒童運動不足可能會影響發育,增加成年後患病風險,甚至影響心理發育、行為方式以及學習能力等。

  看到這裡,再看看自家「神獸」的體型,一整套充實的鍛煉計劃是否在爸爸媽媽們的腦海中呼之欲出呢?跑步、跳繩、高抬腿……且慢!先看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於體育鍛煉的需求:

  ①0~1歲的孩子,以互動為主,每天分幾次活動,每次至少30分鐘。

  ②1~3歲的孩子,以散步、室內外自由玩耍為主,每天至少180分鐘。

  ③3~5歲的孩子,以玩耍、散步為主,每天鍛煉需超過180分鐘,而且至少有60分鐘是中等強度以上,具體表現為運動後出汗、呼吸速度較快。

  ④5~10歲的孩子,以增強身體平衡性、靈敏性為主,每天至少鍛煉60分鐘,一周中至少3天有氧鍛煉,如騎單車、游泳、滑冰等項目。

  ⑤10歲以上的孩子,以訓練身體靈敏度、速度和耐力為主,每天至少60分鐘鍛煉,一周至少3天有氧運動,以感興趣的項目為主。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自身情況不同,對體育鍛煉的需求也不同。應該循序漸進,重在鍛煉,而不是一味追求效果。那麼如何判定孩子運動量的大小呢?

  除了市面上一些監測設備外,爸爸媽媽們還可以通過觀察孩子運動中的面色、呼吸特徵、出汗量、注意力、反應力和精神狀態等方面,做出判斷:

  1、孩子面色紅潤,呼吸速度較快,汗量不多,動作協調、準確,注意力集中,反應正常、情緒愉快,說明運動量適宜。

  2、面色通紅、甚至蒼白,呼吸急促、節律紊亂,大量汗出,動作失調,注意力分散,反應遲鈍,精神疲乏,說明運動量過大。

  科學的運動使孩子快樂,對於孩子來說,運動與吃、喝、睡覺同樣重要。所以我們應堅持正確引導孩子,幫助他們將運動能力和習慣完美展現出來。

  本文由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副主任醫師沈健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科普中國,圖片來源pixabay)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如何判断你的饮食中是否含有足够的钙?

想要年轻?想要健康?你需要改变淋浴习惯

科学家最新研究:盐是如何损害健康的?

老外如何清洗水果和蔬菜?注册营养师教你3个简单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