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使用社交網絡超過2小時 會導致焦慮抑鬱

加拿大都市网

「低頭玩手機對頸椎不好」、「躺着玩手機對眼睛不好」,父母掛在嘴邊的嘮叨,擔心的都是看得見的傷害。近日,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每天瀏覽社交媒體平台超3小時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現抑鬱、焦慮、攻擊性和反社會行為等心理健康問題。

  社交媒體為社交而生,竟可能會導致焦慮抑鬱等心理疾病,原因在哪,又該如何破解?

社交媒體刷出抑鬱,誰的鍋?

  社交媒體刷出抑鬱,不是某項研究的一家之言。多國針對社交媒體負面影響的調查研究,結論驚人一致。

  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院發佈的《社交媒體與年輕人精神健康》報告稱,16-24歲人群中有91%使用社交網絡,每天使用超過2小時的年輕人,精神健康狀態更易不好,還可能出現自我評價差、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德國《焦點》周刊2018年刊登的一項調查顯示,德國約有10萬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成癮。被調查的1001名青少年中,有近兩成的人因使用社交媒體而睡眠過少,8%的人有抑鬱傾向。社交網絡「破壞」了年輕人的幸福感。在其他國家,類似的報道也數不勝數。

  社交媒體為社交而生,為何事與願違?《美國預防醫學雜誌》發表的一則報告稱,儘管使用社交媒體某種程度上能幫助人接觸社會,但年輕人過度使用社交媒體則會起到反作用,比如限制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互動。

  虛擬的網絡世界還會讓社交媒體用戶覺得其他人都生活幸福,長此以往也可能導致抑鬱。社交媒體上「美麗」成為一種壓力,英國一項研究發現,看到經過美化的圖片,更容易加深焦慮和不安等負面情緒。社交媒體為網民開闢了一扇可以精心裝飾的櫥窗,現實一地雞毛,社交媒體上依舊歲月靜好。圍觀他人生活,過度攀比加劇焦慮,自降生活滿意度。

  社交媒體的興起還為欺凌者提供了機會。在臉書上,年輕人被欺負的可能性是其他平台的2倍。70%的年輕人表示,曾經歷過網絡欺凌;37%表示正在經受高頻率的霸凌。

趨利避害,如何正確使用社交媒體?

  技術本身並無善惡對錯之分,社交媒體也是這樣一把雙刃劍,關鍵看如何使用。面對社交媒體上存在的溫柔「漩渦」。美國法律規定,年齡在13歲以下的兒童在申請登錄社交網絡前,必須獲得家長同意。今年4月,英國政府發佈《在線危害》白皮書,提議立法強化社交媒體等網絡平台自我監管,以保護用戶免受有害內容影響,包括虐童影像、網絡欺凌、極端思想和恐襲言論。

  但是無論法律如何規定,在實際生活中,很多青少年很容易在父母的視野之外上網。因此,更重要的是良好習慣的養成。南方醫科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肖蓉認為,對於過度使用手機和社交網絡的年輕人來說,一是要控制自己的行為,設定好使用手機的時間;二是多關注現實生活,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身邊的人和事上面,接觸真實的世界;三是培養興趣愛好,發現自我,如果能和自己愉悅地玩耍,就不會把精力都放在「觀看」他人在網絡所秀的生活上。學校和社會應加強教育,指引年輕人正確看待社交網絡。(新華網,圖片來源pixabay)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最新研究:睡眠会形成真实和虚假的记忆

加拿大男子在美国铁人三项赛中死亡 遗孀觉得蹊跷

美国反支持以色列怒火延烧  纽约市长亚当斯搭机遭女子爆粗辱骂

吃1种碳水化合物 有效减内脏脂肪+降血糖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