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腳痛貼鎮痛貼變末期腎衰竭 醫生揭傷腎原因 出現1情況是先兆

加拿大都市网

使用鎮痛貼也有傷腎風險?有腎臟科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男子因為腳痛而貼鎮痛貼止痛,結果竟演變為末期腎衰竭。醫生解釋傷腎原因,並提醒大家若出現1種情況,很可能是患上腎病的先兆!

男子腳痛貼鎮痛貼 竟變末期腎衰竭

腎臟科醫生江守山在節目《小宇宙大爆發》中表示,該男子本身患有第2期腎衰竭,病情不算十分嚴重,而且他聽從醫生吩咐,從不亂服止痛藥及聽信偏方,以便控制病情。惟有次覆診檢查,卻被發現腎功能突然大幅退化,由第2期腎衰竭惡化至第5期,即末期腎衰竭。

經檢查後,江醫生髮現他的右邊大腿及小腿均貼滿鎮痛貼止痛。該男子表示,由於本身患有坐骨神經痛,但因腎功能不佳,因此沒服用止痛藥,而是改為使用鎮痛貼止痛。江醫生指出,使用鎮痛貼正是他腎病惡化的原因。

初期腎病/慢性腎衰竭有何癥狀?

 

經常腰痛或小便頻密也是腎病/腎衰竭徵兆

據香港醫管局資料,腎病及慢性腎衰竭會出現以下初期徵狀:小便帶血/茶色尿(血尿);小便帶泡沫(蛋白尿);小便混濁(尿感染);小便赤痛、頻密;小便感困難、不暢順;小便排出小沙石;多尿、尿量減少、夜尿;腰腹疼痛;足踝或眼皮浮腫;血壓高。如果未有及時改善癥狀,就有可能會惡化至末期腎衰竭,需要一世洗腎。

為何使用鎮痛貼會傷腎?

江守山醫生曾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解釋,很多人覺得止痛藥比鎮痛貼更傷腎,但口服止痛藥進入人體後,會先被腸胃吸收,然後再通過肝臟快速代謝,降低藥物濃度跟毒性,最後才到達腎臟。

至於鎮痛貼的成分,則會直接進入血液,不經肝臟代謝,導致其藥性及毒性會少一層過濾,反而直接對腎臟造成傷害。該男子貼上的鎮痛貼數量,已經超過腎臟的負荷,因此令腎病惡化,演變成急性腎衰竭。

醫生教判斷腎病方法 出現1情況恐是先兆

江守山醫生又在節目中表示,一般人以為患上腎病就一定會出現疲倦、貧血等癥狀,但這些其實都是腎衰竭晚期的癥狀。他提醒,觀察腎臟是否健康的準則是留意有沒有夜尿,如果出現夜尿,就可能是患腎病的先兆。

夜尿是腎病的先兆,如何定義有夜尿問題?

出現夜尿可能是腎病徵兆

江醫生表示,夜尿的定義是入睡後因尿意而起床排尿的次數達2次以上。因為睡眠時大腦的腦下垂體後葉會分泌抗利尿激素,當腎臟接收後就會濃縮尿液。

如果出現夜尿,就代表腎臟濃縮尿液的功能減弱或喪失,反映腎臟健康出現問題。他指出,腎臟有自愈功能,如果受到輕微傷害也能自行復原。但如果連續多於7日出現夜尿情況,就代表腎功能一直未恢復,應儘快求醫。

T10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北韩疑试射高超音速导弹 南韩料失败告终

日皇访英︱美律师忆40年前德仁拥自由时光 “他是我毕生好友”

儿科医生绝不会允许孩子做的事情

男子每天吃苹果 验出血液毒素超标 揭少做1事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