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敬接生的孩子會有後遺症嗎?律師解析產婦如打官司勝算幾何

加拿大都市网

三十年來,多倫多華裔婦產及婦科腫瘤醫生旋敬(Dr. Paul King Shuen)的名字響徹安省婦幼保健科。他數十年的婦產科經驗所獲得的聲譽和累積的成就令他順理成章地成為業內的翹楚。在加拿大,有不少華裔產婦將能獲得預約旋敬為自己接生看作是安心的保障。

這個專門帶新生兒來人間的「神醫聖手」,大眾眼中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卻因曾違規為產婦使用催產葯控制生產時間的不端行為在6年前被護士告發。

2016年8月,旋敬因違反專業操守被醫院終止合約;2017年8月被安省內外科醫生協會(CPSO)停牌。從本地傳媒獲得的信息顯示,旋敬所接生的嬰兒中,有相當大部分是在周末出生,根據安省醫療保險計劃(OHIP)規定,產科醫生周末接生可獲得比平時高出50%的收入。而旋敬也向醫生會承認:「經過多月反省後,承認因自私而罔顧病人利益。」

從網絡已經可查到旋敬已被吊銷行醫執照

本報記者 文琪

多倫多《星報》2019年獲得的2011-2018年安省醫生收入信息顯示,旋敬每年從安省醫療保險計劃(OHIP)獲取高達1,497,138萬元的費用,是安省也是婦產科醫生中收入最高的。旋敬早前就職於北約克醫院(North York General Hospital)。

OHIP規定,如果在工作日接生,每位接生費為498.70元;如在周末接生,接生費提高一半達到748.05元。根據北約克醫院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2015年旋敬接生嬰兒696個,其中在周末出生的高達318個,是所有醫生中最高的。

2018年6月,旋敬因在病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違規使用藥物控制生產時間,被安省內外科醫生協會紀律聆訊小組裁定撤銷行醫執照﹐並須接受協會的譴責﹐以及支付4萬元罰款。醫生會紀律聆訊小組的判決書指出:旋敬作為專業的醫護人員﹐為了個人利益而罔顧病人安全﹐其行為已失信於公眾﹐更令公眾對醫生的信心蕩然無存。對病人的不誠實及不尊重病人權利的行為絕不能容忍﹐故有必要吊銷其執業資格﹐以維繫醫生的名聲及挽回公眾的信心﹐令公眾相信醫學會有能力監管業界﹐保護公眾利益。

六齡童母親很憂心

2013年2月﹐北約克醫院的一名護士在旋敬負責接生的產婦陰道內發現一種白色的物質。產婦表示不曾授權醫生使用此類藥物。但當時院方並未收集該物質進行化驗。 2015年8月﹐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此次護士留存了物質,送往化驗。隨後院方證實這是一種名為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的藥物。

在安省內外醫生協會公開的聆訊(hearing)文件中顯示﹐米索前列醇原是一種治療胃炎的藥物﹐其副作用是刺激子宮急劇收縮。用量不當可能導致嬰兒缺氧,也有可能令產婦突然分娩。該藥物有催生作用,但只有在極其必要的情況下,例如處理死胎引產或墮胎時﹐醫生才會對病人使用這種藥物。醫院對醫生向病人使用該種藥物有嚴格的要求,事前必須先獲得病人的同意(consent)。

公開的聆訊文件顯示,旋敬向安省內外醫生協會承認﹐他數年來的確持續在產婦不知情的情況下為產婦使用米索前列醇﹐並且不在病歷上作任何相關紀錄。同時他還利用醫生的職權開處方購買米索前列醇,原因只寫辦公室使用(office use)。他了解該藥物可能危害產婦及其胎兒。

一位被旋敬接生過的讀者A對星島《加拿大都市報》記者表示,並不清楚自己當時是否有被使用米索前列醇,現在也無從追尋。

但她稱:「我最想知道的是,如果通過使用藥物控制了產婦生子的時間,大人和孩子即便當時沒有什麼事情,事後是否會因使用了米索前列醇而有產生副作用的風險?我孩子的健康發育會不會受到影響?我相信,在醜聞被曝光前,根本沒有多少產婦在分娩當時就發現自己被塞了粉末藥物。但新聞中說旋敬承認他這樣做已經好多年了,我真的很擔憂。我會考慮自己和孩子的風險。現在我兒子已經快6歲了,目前來看沒有什麼問題。」

針對A女士的提問,以及民眾關心的曾經被旋敬接生過的母親和孩童,是否需要找尋額外的醫療資源鑒定他們受到了某種影響,本報記者向大多倫多地區三位婦產科醫生( OB)提出採訪申請,但她們都婉言謝絕了對此進行回應。

其中一位婦產科醫生表示,「在沒有參與事件的情況下,我不知道提問的女性在生產時所經歷的具體細節、用藥情況、及其真實性,因此我無法對這位女士和她孩子的任何狀況給予任何評論。」

醫生協會解畫處罰

網絡上像A女士這樣有擔憂的華裔女性不少。 2009年被旋敬接生過的B女士表示:「我的大女兒是旋敬接生的。多虧我生得早。新聞出來以後,我覺得旋敬這樣做是挺不道德的。關鍵是現在沒辦法追究他的責任了。他也到退休年齡了,被停牌、罰款也等於是全身而退的。這樣的懲罰是不夠的。」

對此,本報記者向安省內外科醫生協會發出採訪申請。

高級傳訊專員Shae Greenfield回應本報記者稱,「作為紀律委員會(Discipline Committee)處罰的一部分,旋敬被要求向安省內外科醫生協會支付了40,720元的費用(costs to the College)。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不是民事法庭(civil court)所判的「損害賠償」(damages)。安省內外科醫生協會沒有法定權力(legal authority)替受害者征討(order)損害賠償,會由警方決定是否啟用刑事指控(criminal charges)。根據我們的立法(legislation),我們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吊銷他的醫生執照,以確保公眾的安全。我們就是這樣做的。」

另外一位被旋敬接生過的C女士則對旋敬的新聞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我的兩個娃都是旋醫生接生,非常順利,我很感恩。分別是在2008和2010年。要不是旋敬,我的老大就得剖腹產了。旋醫生知道我想自己生,他給我用了一種催產的乳液(gel),最後老大終於延期八天出生,當時體重8斤1兩。這個gel可不是那種粉末,這個就是加速宮縮的gel,並且也通知我會用這種葯。」

還有一位差點選擇了旋敬做婦產科醫生、但最後沒有找旋敬接生的D女士對記者分享道:「因為我的好朋友是旋敬接生的,最後撕裂很嚴重,我懷孕後就沒有找旋敬做OB,而是找了另外一位講粵語的婦產科醫生。現在一看,當初真是選對了。旋敬的新聞出來我並不感到意外。身邊的女性朋友對他的負面經歷太多了,去網上一搜一大筐。」

法律能否保護我?

法律顧問公司Chagpar & Associates Personal Injury Lawyers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法律從業者,在接受星島《加拿大都市報》記者針對該案的電話訪問時表示,她不能給出法律建議(legal advice),但是作為專業人士,可以給予一些流程上的介紹。

「集體訴訟(class action)的情況有可能會發生,但是非常難。醫生持有行醫執照,就會受到他們行業協會(committee)的保護。醫生也有自己的律師,但不排除檢控官(prosecutor)會起訴他。這個要看患者的訴求。這些孩子的父母如果有檢控官介入比較好,他們就不用再找律師,因為這個費用會很高。這些父母只可以做證人(witness),就是事件的鑒證人。醫療事故(malpractice)相關的官司非常不好打。這種醫療事故的案件,必須是別的醫生說這個醫生犯了錯誤,患者自己說是沒有用的。很多律師本身沒有醫療背景( medical)的話打起來會非常難。」

提及為什麼醫療糾紛類的事故比較難做,這位法律從業者表示,主要有三個大方面。

「首先要有其他醫生證明這個醫生所犯的錯誤,也就是專業的(professional)建議(advice)。患者說、律師說都不行,因為我們都不是醫療行業的從業人員(medical profession)。同時,在加拿大,很少有醫生會為了某個病人去指摘另外一個醫生。

第二個難點:醫生有自己的協會 / 委員會,會有自己的律師保護。他們的律師團隊都很強大。大家都知道醫生賺得多,每年交的會費也多,就像律師委員會一樣。這些錢就是養律師的,協會律師的職責就是保護他們。並且這些協會裡的律師都有醫療背景(medical background)。所以很難去打。這種專業的律師的服務費大概在800至1000元每小時,一般人花不起這個錢。你經濟實力不強,就可能雇不到最好或者說最有經驗的律師。支付的錢數當然和經驗有關。雇不到最後就可能打不贏。

第三個難點,醫療事故的案子一般最後都要上法庭。普通的案件,都在調解(mediation)或者聆訊(hearing)階段就解決了(settled),這是最好的結果。但是對於醫療事故,對方保險公司的人、醫生協會的人,不會輕易和你和解(settle),一定會和你打到最後。這個法律過程會非常長,有時候可能會延續7至8年,甚至10年。最後你告醫生的這些人都精疲力盡,很可能會不了了之。有醫療糾紛時大概就是這樣一個流程。 」

記者向這位法律從業者提出是否曾有成功做過醫療事故賠償的案例,她表示:「是比較少,但也有。我曾做了一個產婦在生孩子時,被醫院拿鉗子把孩子頭夾扁了,最後孩子變成腦癱兒的案子。這種是可以打的。最後賠了500萬。但是不論賠多少錢,這個孩子這一生都完了。所以我現在也沒有很多時間處理醫療糾紛的案子,主要做人身傷害、車禍索​​賠等。」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罕见折上折!ECCO精选款式低至5.5折+额外6折!

痛心!加拿大华人学生被打成植物人!被告否认过错 无人负责!

声称任职麦当劳网民建议 顾客切勿选点店内这些饮品

Coach Outlet清仓区服饰低至2.5折+额外8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