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產前抑鬱症很常見 6癥狀持續逾3周恐已患病 經常自責是徵兆 附預防方法

加拿大都市网

孕婦期待着寶寶的到來,家庭成員亦同享迎接新生命的喜悅。然而,准媽媽的心情會隨着懷孕時期而改變,在不同時期的經歷,會帶來不同的情緒挑戰。產前抑鬱症(Antenatal depression)是懷孕期間一種常見的情緒障礙,一些研究表明,產前抑鬱症不僅影響母親的身心健康,更可能增加胎兒低出生體重和早產的風險。

產前抑鬱症6大癥狀 持續超過3周要處理

儘管產前抑鬱症相當普遍,但許多人會將其癥狀誤認為單純的荷爾蒙失調,以為這是正常的孕期變化,從而忽視及時治療的重要性。那麼,如何可及早發現孕婦是否患有產前抑鬱症?

如果孕婦持續超過3周出現以下的常見癥狀,就應及時處理:

  1. 持續感到沮喪
  2. 自責、覺得自己無用
  3. 對生活、與伴侶關係的改變、生產及分娩計劃等問題感到過份焦慮、不安
  4. 有睡眠問題,無論是睡得太多還是太少
  5. 對原本喜歡做的事情失去興趣
  6. 開始思考死亡、自殺,感到人生沒有希望

【同場加映】自測抑鬱症方法(附初步測試結果)

4種方法疏導產前抑鬱情緒

實際上,產前抑鬱症是可以預防的。孕婦如若感到有以上先兆,又或感到鬱悶,可以下列方法疏導情緒:

  1. 及早釐清影響情緒的壓力源,從根本着手解決
  2. 如發現事情不能改變或無法控制,便應放手
  3. 試用另一正面角度去看事情
  4. 多給自己時間及空間,與家人或朋友分享壓力、擔憂和情緒,重新找回身心的平衡

家人可如何幫助抑鬱孕婦?

如家人發現孕婦有產前抑鬱症先兆,建議可作以下行動應對:

  1. 不要急於試圖解決問題
  2. 多聆聽她的感受
  3. 多提供支持及理解
  4. 提醒她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同場加映】支援抑鬱症患者貼士 2類安慰說話可致惡化

「順孕無憂」支援計劃

香港都會大學最近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資助,推動了為期三年的賽馬會「順孕無憂」支援計劃。該計劃與香港心理衞生會和基督教女青年會合作,在本地八家公立醫院的婦產科進行產前/產後抑鬱症的早期篩查和識別,並通過階梯支持模式向新媽媽和爸爸提供早期干預和情緒支持。

該計劃包括在線學習及信息平台、工作坊、義工熱線、認知行為療法,以及針對準父親、准祖父母和家庭保姆等嬰兒照顧者的小組活動和產後跟進等服務。同時,該計劃還通過講座、研討會和各種活動提高護士、社工、及其學生對產前產後情緒需求的認識。

對於具有心理健康高危因素的孕婦,例如抑鬱症病史、年青懷孕、濫葯或吸毒等,政府的「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也投入了大量資源。根據個案的嚴重程度,以及母親及其子女的需求,相關個案會交由派駐母嬰健康院的助產士、精神科外展小組或兒科醫生、醫管局常規精神科及社會福利署跟進。

撰文:黃婉霞教授 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院長

T10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极端天气︱美国遭热浪侵袭最高38℃ 林肯蜡像烤至断颈

德州女子推3岁巴裔女童落水被控谋杀未遂 人权组织:以巴冲突后仇恨犯罪增多

美国男子被困山区10天获救 靴子接水采野果求生

俄威胁报复美制导弹袭克里米亚 美拟再援乌总值逾11亿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