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癥狀|小便有泡是腎病先兆?醫生教口訣自測5大癥狀 3招分辨蛋白尿

加拿大都市网

小便有泡是否等如患上腎病?有醫生分享指,當發現自己小便出現泡泡,還要再額外再觀察泡泡是否還出現3個特點,才可確定身體是否有患上腎病的風險。除觀察小便外,醫生表示原來還可透過一句5字口訣,自測自己是否有機會已經患上腎病!

小便有泡是腎病先兆?醫生教自測5大癥狀 

台灣長安醫院醫生在其Facebook專頁分享指,要及早確診腎病,其實可根據一句「泡、水、高、貧、倦」5字口訣自測癥狀,當中提及的身體5大癥狀,隨時是患上腎病的警號?到底這5大警號是甚麼?

如何自測腎臟健康?

 

「泡、水、高、貧、倦」測腎臟健康:

1. 泡:排出有泡的蛋白尿

蛋白尿與一般泡泡尿略有不同,如小便出現以下3個特點則恐為蛋白尿,有機會是腎病警號,宜儘早求醫:

  • 泡泡呈小顆狀,如啤酒泡沫般
  • 泡泡大小均勻
  • 泡泡在數分鐘後仍然存在

2. 水: 水腫

  • 水腫部位多出現在下肢
  • 水腫部位經按壓後,產生的凹陷無法馬上回復

3. 高: 高血壓

  • 收縮壓持續處於14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
  • 或舒張壓持續處於9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

4. 貧:貧血

  • 臉色蒼白
  • 容易胸悶心悸
  • 稍微運動就會氣喘

5. 倦:疲倦

  • 不明原因的疲倦
  •  

台灣長安醫院表示,只要發現身體出現其中一項情況,就意味着腎臟功能或有某部分受損,建議趕快求醫檢查。

如何評估腎臟功能?甚麼情況需洗腎?

要評估腎臟功能,腎絲球過濾率(GFR)是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其單位為100ml/每分鐘,即腎臟每分鐘要有100cc的血液過濾,分數愈高通常代表腎功能愈好。據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定義,慢性腎病主要可分為5期

5期慢性腎病+5大高危人士

慢性腎病第1至5期病情:

  • 第1期:GFR>90,腎臟功能正常。
  • 第2期:GFR=60-89,腎臟輕度受損。
  • 第3期:GFR=30-59,腎臟功能中度受損。
  • 第4期:GFR=15-29,腎臟功能嚴重受損。
  • 第5期:GFR<15,腎臟無法正常運作,出現尿毒癥狀,可能需要透析治療(俗稱洗腎)。

甚麼人易患早期腎病?

  • 糖尿病患者
  • 高血壓患者
  • 65歲以上長者
  • 藥物/保健食品濫用者
  • 有腎臟病家族史者,例如多囊腎家族史

【同場加映】初期腎病/慢性腎衰竭有何癥狀?

為何高鹽/高鈉飲食易傷腎?多喝水可改善?

院方指出,在飲食上控鹽對腎臟健康絕對有幫助,因為攝取過多鹽分,有機會令身體出現以下情況導致傷腎:

  • 高血壓:可導致腎臟功能受損
  • 腎臟負擔加重:過多鹽令腎臟需更多能量進行代謝,造成腎臟負擔

除鹽份外,攝取過多甜食及保健食品,亦會對腎臟造成負擔,因此日常應限制鹽份、甜食及保健食品的攝取量,同時經常喝水促進腎臟健康。如果身體有心臟衰竭等病需限制水份攝取,患者仍需遵照醫護人員指示飲用適當水份。

T10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尼日利亚婚礼葬礼医院连爆自杀弹 至少18死48伤包括孕妇及儿童

美国大选︱除非拜登主动退选 民主党要“换拜”困难重重

英国皇室|安妮公主出院回家休养 此前疑遭马踢伤脑震荡

人气拉面店武道家|禁边食边玩电话再禁耳机 老板轰:出餐也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