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漢的不老秘訣:不要總待在家中!

加拿大都市网

■長者移民切忌自我封閉,只要保持開放積極心態,總能找到與本地社會融合點。圖為長者在列治文中心商場做晨運。 資料圖片

■曹鼎寬展示其蒐集、上有「人才」兩字的趣致石頭。受訪者提供

■張雍(右)通過積極做義工了解加國社會。旁為楊銘發。 李群攝

■曹鼎寬(右二)曾在溫市新春大遊行中,率隊表演太極功夫扇。 受訪者提供

本報記者李群

今天是普天同慶的聖誕節,年輕人會相約一起進行各項慶祝活動,但家中長者未必就要過苦悶的節日,擁有年輕的心境,聖誕節也不是年輕人獨家享用的。

眾所周知人口老化衍生問題成全球各地政府新課題,亟需新思維配合新政策去解決。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加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退休長者生活質量已成社會關注話題。兩位大溫8旬華裔長者認為,秘訣在於保持「人老心不老」的人生觀,他們積极參与社會活動,盼以此告訴自己及他人,長者年齡雖大但依然是對社會有用,夕陽生活同樣可以活得精采,更可享受每一次的假期。

加拿大統計局最近公布2016年人口普查第6份,也就是最後一份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06至2016年這十年間,加國65歲以上長者人口增加36%,遠超15至64歲間的7.7%增幅。報告也預計到2031年,全加拿大長者人口比例升至23%,亦即接近總人口四分一,且退休年齡推遲,長者生活絕對是個值得長期關注話題,也需要政府及早籌謀對策。

對華裔社區來說,長者話題更具獨特性。與在本地工作後退休的長者不同,很多華裔長者移民在原居地就已經退休,移民來加多為與家人團聚、幫忙照顧孫兒等。因為移民長者不少未曾在本地工作,對社區了解不足,社會關係網絡受限制以致出現疏離感,語言障礙更讓他們不易接觸本地社會。很多華裔長者移民往往足不出戶,有被社會遺棄及自己無用的負面想法,很多人甚至有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

「對新事物持開放態度」

對此,今年81歲的曹鼎寬提供建議說:「不要總是待在家中。」曹有兩個朋友常用的稱呼,也反映他的兩大愛好。作為「曹師傅」,他20歲開始打太極拳,是中國武術協會武術六段會員、江蘇武術協會優秀教練;作為「曹工」,退休前他常年在野外找礦,是中國高級地質工程師,尋找珍稀石頭收藏,也是他閑暇時最愛做的事。

曹鼎寬接受《星島日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他2002年首次與妻子翁素蘭前來大溫探望移民加國的女兒女婿,下飛機後時差還沒倒過來,次日清晨就去女兒家附近公園打太極拳。

他說:「2011年我們團聚移民獲批來到大溫定居,體會是退休長者不能總是留在家裡,對新事物需持開放態度。我在附近公園打太極拳,逐漸吸引市民加入。後來我免費教大家練太極拳,最多時學生過百人,除華人外,白人、韓日及越南裔學員也有20多位。」

曹鼎寬20歲工作,60歲退休,從事地質工作40年,曾作為勘探負責人在湖北發現兩個大型金礦。天氣良好時,常去野外尋找珍稀石頭。幾年前,他在阿波斯福(Abbotsford)附近菲沙河(Fraser River)河畔找到兩塊石頭,上面的紋路酷似漢字「人」、「才」兩字,他極為珍惜並妥為收藏。

主張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

另一位祖籍江蘇的81歲長者張雍是中醫師,1995年從台灣移民加國。其實50歲在台灣時他已退休,移民後觀察本地社會,偶爾由女兒駕車外出走走,後來決定通過做義工去了解社會。

他先在華埠的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義工,幫忙組織會議、布置會場等。1997年起,張雍在加拿大精神健康協會(Canadian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擔任義工,做了10年。

他說:「我希望認識更多人,讓自己不孤單。後來也辦講座,在書法、養生、健康素食等方面與人交流。加拿大精神健康協會每年展開調查義診,我做義工看到很多長者移民存在心理問題。我主張長者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多參與活動,這樣才能體會到自己仍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專家促勿因安全考量阻長者外出

 

 

 溫哥華華人耆英會副會長楊銘發認為,長者要有個人的活動、興趣及社交,可讓他們在打發時間的同時,對社會有所貢獻。華宮安老院總監李思錡指出,子女及長者護理人士,切忌僅從長者安全考慮阻止長者外出,令長者產生「好像在坐牢」感受。

楊銘發告訴《星島日報》記者,服務耆英會5年來常與長者接觸,體會到他們的歡樂和苦惱,他說:「喜見的是長者能與兒孫團聚,居住在美麗大溫地區是賞心樂事,也能享受世界美食。但長者通常困擾於文化震蕩,他們的英語大多從零開始,很多人與子女分開,自己住柏文,獨立生活的難度不小。」

楊銘發建議長者參加耆英會或長者會,也可就近在社區中心參與活動以融入本地社會。

華宮安老院目前服務132位長者居民,多為華人。李思錡受訪時表示,照顧長者時刻要注意讓長者感到受尊重、具獨立性,子女在家照顧長輩時,也應遵循這個理念。

李思錡指出,安老院員工都鼓勵身體狀況穩定的長者,多做喜歡的事情,例如該院經常組織長者參加音樂會、運動等。更重要是,要在安全情況下,讓長者有獨立活動機會。

李思錡舉例說,有一位長者入住前每周去華埠一兩次,這已是多年習慣,他擔心住進安老院無法去華埠。安老院員工同長者家人商議後,家人特為長者購買電動車,院方更同家人商議了一個安全出行計劃,使得該長者能獨自去華埠,令他住得十分開心。

語言交通障礙阻融入 長期留家可誘發抑鬱

移民服務是長者移民亟需項目,有助加快融入本地社會。中僑行政總裁周潘坤玲曾在多個醫療機構和社會福利組織工作逾25年,對長者生活及跨文化議題都具深度了解。她認為,華裔長者移民通常受語言及交通兩大障礙所困擾,被迫長期待在家裡,這是誘髮長者抑鬱症直接原因之一。

香港出生的周潘坤玲移民加國已有37年,她表示十分理解移民在新家園創業的艱苦,長者移民能健康生活,不但自己快樂,也可以讓子女更安心發展自己事業。她表示,中僑有多個適合長者的服務項目可供善用。

例如,中僑耆英外展工作-耆英美好人生計劃,通過普通話和廣府話替長者服務;華埠、列治文、三聯市及素里的中僑長者小組,經常舉辦適合長者的課程及活動,例如英語、舞蹈、繪畫、唱歌、電腦、粵劇及遠足等;月刊《中僑新天地》也定期舉辦與長者護理有關的工作坊等。

周潘坤玲說:「我鼓勵長者通過做義工,多接觸社會以及結交新朋友,中僑可提供協助,為長者安排多個義工項目。」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注意!这些是可能毁坏你信用评级的最大错误

Canadian Tire最新一期店内优惠(5月3日-5月9日)

震惊!安省女子收到了20年前的多笔罚款,信用分突然下降!

Walmart 最新一期店内优惠(5月2日至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