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亨林同年:一百多年前在加國開超市的華人

加拿大都市网

■■同和號外貌。 列治文檔案館

■■被譽為「中國大亨」的列治文同和號東主林同年。 林氏家族收藏
 
列治文市華人史鉤沉共存共榮
 
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資料,列治文華裔人口為107,080,佔總人口54%。在不少新移民印象中,華裔在當地生活始自上世紀80年代香港移民潮,但實情並非如此。早於一百年前,華裔即屬列市人口的一個主要部分,除參與修路築堤,也是漁廠與農場主要勞動力,當中更有成功商人。1895年在列治文史蒂夫斯頓(Steveston)開業的同和號雜貨店(Hong Wo Store),被視為卑詩最早出現的「超市」。創辦人林同年(Chung Ling Lam或Ling Lam)同時經營合約勞工、蔬果種植以及醃制黃瓜多種生意,產品遠銷至溫哥華市,當年更有「中國大亨」(Chinese Boss)稱號,受到社區人士尊敬,他的葬禮行列有5,000人出席,影響力可想而知。

■■特里斯路與戴克路交匯處,現仍豎立介紹同和號和林同年的紀念牌。
 
今年80歲,在列治文土生土長的列市議員史蒂夫斯(Harold Steves),是同和號其中一個歷史見證人。他向《星島日報》記者指出,由1892至1930年,華裔約佔史蒂夫斯頓區三分一人口,當中不少是季節性的流動工人;另外三分一是日裔,三分一是白人。 他表示,自己的家族與同和號有很長淵源,父親和林同年是親密好友,他本身也與林同年及他兒子林喬治(George Lam,譯音)稔熟。同和號的建築物在1977年因有火警危險,遭市府勒令拆卸時,他獲准取走裏面的物件,他家中也收藏了一批林喬治描繪同和號以及史蒂夫斯頓的畫作(詳另文)。
 
種植蔬菜供銷溫市華埠餐館
 
史蒂夫斯憶述,同和號不僅做社區生意,更擁有私家碼頭,把貨品和船員訂購的物品的直接運上漁船,是區內漁船物資的主要供應商。而跟區其他內的華裔農場生產一樣,同和號種植的蔬菜,也供銷至溫市華埠中餐館。 曾光顧同和號的另一位市議員麥樂田(Bill McNulty)表示,林同年不僅開設雜貨店和農場,也供應合約工人到漁廠和農場,當時的人尊稱他為「中國大亨」,在他去世時,送殯行列多達5,000人。 記者嘗試尋找林家後人不果。翻查列市歷史文獻,發現1966年區報《列治文評論》(Richmond Review,現已停刊)曾在報道中,訪問了林同年的女兒林潔西(Jessie Lam,譯音)。 綜合林潔西的口述歷史,林同年從中國到加國後,先在溫市居住,並在華人循道衛理堂學習英文,及後到列治文當漁廠工人。1895年在史蒂夫斯頓開設雜貨店,並以「共處和諧」意思將雜貨店改名為「同和號」。
 
女兒:父親極注重中文教育
 
林潔西又透露,父親林同年在華裔農夫圈子很有名,也得到很多白人公司如Empress,Royal City(Broder’s)以及Nalley’s的勞工合約,更在史蒂夫斯頓擁有250英畝農地。她指,父親極注重中文教育,子女課餘後都要到中文學校上課。 林同年1939年去世後,同和號由子女林潔西及林喬治接手,維持着林同年的生意,包括雜貨店和農場,農產品繼續行銷溫哥華,一直經營至1971才結業。 其實,同和號原店1908年遭焚毀後,曾在特里斯路(Trites Rd.)與戴克路(Dyke Rd.)附近重建。從加拿大皇家空軍1938年拍下鳥瞰照片,可見到該處漁廠林立區域,同和號除擁有雜貨店,更有三幢供工人居住棚舍和一間穀倉。 同和號1977年拆卸後沒留下痕迹,原址附近即特里斯路與戴克路交匯處,目前豎立紀念牌,簡介雜貨店及「中國大亨」林同年,更形容同和號是「非一般的商店、漁廠及農場工人的職業介紹所,也是本地市民聚腳點」,更說「你不能在史蒂夫斯頓找到的東西,都可以在同和號找到」,足見同和號與華商在列治文歷史上的顯著位置。

■■1938年加拿大皇家空軍拍攝鳥瞰圖,顯示同和號、工人棚舍和穀倉位置。 UBC地理系
 
另外,史蒂夫斯頓的碼頭一直是菲沙河口其中一個漁獲集散地,今天漁人碼頭旁的喬治亞灣罐頭廠(Gulf of Georgia Cannery)博物館,在上世紀初曾招聘很多華工處理漁獲及包裝罐頭,廠里所保存一機器名稱,被指有歧視華人之意。
 
收集華工文物 願分享兒時見聞
 

多年來收集了不少同和號及林氏家族歷史文物的列治文市議員史蒂夫斯(Harold Steves),早前帶《星島日報》記者到列市歷史遺址布里坦尼亞傳統船廠(Britannia Heritage Shipyard)當年華工居住的棚舍(Bunkhouse),參觀部分從同和號原址收集得來的文物,包括同和號的收支賬簿、客戶記賬簿、交易收據、供客戶挑選的貨品清單。

■■店裡掛有「同和」字樣的中文招牌。 列治文檔案館
 
文物中更有練寫中文的「大字簿」,和有一本年代不詳,由中國廣州靖遠街德文堂重印的粵劇《西蓬擊掌》的木魚書(即敲擊木魚吟唱的劇本),講述王寶釧與薜仁貴的故事,估計是供當年華工工余娛樂之用。史蒂夫斯稱,他雖然不懂中文,但知這些文物都很重要,所以保存至今。
 
除文件外,史蒂夫斯還從同和號收集到大批貨箱、從香港運來的醫療藥品、衣物及生活器皿,包括一批「五加皮」酒樽。一直有發掘歷史文物的他表示,每當發掘華裔遺址時,最多發現的就是「Tiger Whiskey bottles」,即五加皮酒樽,在「同和號」也找出了不少。他把這批文物安放在布里坦尼亞傳統船廠,是讓居民了解當年華工的生活狀況。
 
史蒂夫斯還告訴記者,相信同和號在20世紀初期,曾供人吸食鴉片煙,因為他曾在同和號二樓的一堵牆後,發現了一塊鴉片煙磚,不過當時由於驚慌,他將鴉片磚拋棄在附近的河裡。 早年曾在華人農場打工 除林同年外,史蒂夫斯頓還有不少華人開設農場。史蒂夫斯稱,就在他家附近就有3家華人農場。
 
他憶述,當年白人農場主要是飼養牲畜,華裔則種植捲心菜、椰菜花等蔬菜,不單供應該區,更售賣到溫市華埠的中餐館。他指自己年曾受雇於一個華裔農夫Lam Hoi,每周以貨車運送蔬菜到華埠雜貨店,更在華埠餐館吃午餐。 史蒂夫斯家族自1877年已在史蒂夫斯頓紮根,該區就是以他曾祖父而命名。多年來,史蒂夫斯撰寫有關列治文或史蒂夫斯頓的歷史書籍外,更收集大量歷史文物,不少與華裔歷史有關,他在史蒂夫斯頓公路(Steveston Hwy.)、建於1917年的百年老宅,猶如一間歷史博物館,每年更開放給市民入內參觀。
 
機器刻有辱華名稱 罐頭廠華工曾受歧視
 

■■列市議員史蒂夫斯拿着從同和號找到的中文「大字簿」。

■■布里坦尼亞傳統船廠的華工棚舍。

■史蒂夫斯向記者展示《西蓬擊掌》木魚書。

■罐頭廠裏面的劏魚機英文名稱被指帶辱華成份,從側面反映早年華工所受不公對待。 網上圖片

■■同和號供漁船使用的訂貨單張,上寫當晚送貨字樣。
 
列治文南部菲沙河畔的漁人碼頭一向是知名旅遊勝地,中國影星湯唯主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圖》曾在漁人碼頭取景,電影公映後使這裡更受中國遊客青睞,可說錦上添花。碼頭右側的喬治亞灣罐頭廠(Gulf of Georgia Cannery)與華裔關係密切,因為百年前不少華工在這裡從事罐頭廠工人,成為協助卑詩經濟發展的動力。
 
該罐頭廠創建於1894年,當時列治文仍不是城市地位,卻成為三文魚的重要集散市場,是區內僅次於二埠處理漁獲的主要輕工業中心,招聘了包括華工在內的不同族裔工人,製作及包裝罐頭,罐頭產品也遠銷至亞洲市場。 劏魚機英文名曾被指辱華 碼頭所在的史蒂夫斯頓保留傳統英格蘭社區風貌,都鐸式建屋風格成為主流。一世紀之前,在罐頭廠裏面的劏魚機英文名稱,曾被指帶有辱華成份,從側面反映早年華工受過不公對待。
 

■■當年漁廠華工在製造罐頭情況。 檔案圖片
 
卑詩維權組織加和會年前為著喬治亞灣罐頭廠博物里展出罐頭機器上有Iron Chink的英文字眼,而發出質疑聲音;管理該博物館的加拿大公園局卑詩發言人回應說:「當局已經在該部展品機器旁加上注釋,而現場導覽人員會向遊客解釋名稱由來;稱展品絕無貶低華裔之意,展示目的是為免歷史重演。」 目前添加的注釋牌上,寫着「「Iron Chink」這個名稱反映當時歧視的態度」(Patented as the 「Iron Chink」,this trade name reflects the racial attitudes of time)字樣。
 
華人助塑造融和共存社區精神 加和會指加拿大公園局發言人提出含糊解釋,企圖為政府遮羞,批評當局沒交代罐頭廠出現歧視華人的錯誤做法,淡化華裔早年在卑詩所受到的歧視歷史,反映對加國華裔歷史不尊重。 當然今天穿梭參觀罐頭廠的遊人及慕名到漁人碼頭的國際旅客,大概不易察覺百年前一頁頁種族緊張、華人受逼迫滄桑史。 事實上,大半個世紀前有林同年這類華商在列治文開商鋪服務各族裔,且贏得顧客信任,彼此聲氣相求,和平共處,塑造了融和共存的社區精神,延續至今。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Costco店内7月优惠券出炉 大量特价上新

西捷航空机械师结束罢工 立即加薪15.5%

Sporting Life闪售 大牌低至5折+免邮!北面夹克半价!

亚裔妈妈和孩子家中被枪杀!她是受尊敬的地产经纪,凶手还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