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9歲男孩子陰囊外貌怪異 癌變腫塊追兇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都市报

▲研究發現大約有兩成男士有不同程度的陰囊靜脈曲張問題。

男士健康,除了要注重心、肝、脾、肺、腎外,下身健康亦不容忽視,其中陰囊更是傳宗接代的重要命脈,保護陰囊是男士重要任務。

陰囊病變原來十分常見,如發現陰囊有任何異樣,應儘快求醫檢查清楚,及早斬草除根!

撰文:陳旭英 設計:林彥博

9歲的Jason就讀國際學校,平日熱愛運動,經常參加學校的球類活動,放學後亦喜歡在校園踢足球。早前,他踢球後在浴室洗澡更衣,期間有同學取笑他陰囊外貌怪異。

Jason回家後一言不發,有別平日舉動,媽媽見勢色不妙試圖了解不果。數天後由父親出馬才知道事情,檢視兒子陰囊後亦感到有點不妙,安排兒子見泌尿外科醫生。

同樣發現陰囊有異樣的是鄺先生,他數年前到家計會做婚前檢查,當時護士檢查陰囊時發現外表不尋常,「她說我陰囊表面岩岩巉巉,建議我照超聲波檢查清楚。照完後我拿着報告見泌尿科醫生,他一看,便說是腫瘤,需要儘快安排手術,將腫瘤切除。」鄺先生說。

術後,鄺先生的化驗報告送交腫瘤科醫生研究,並建議需要進行化療。

經歷了數月的化療療程,鄺先生確認復元。然而最近覆診,醫生髮現他血液中的幾個癌指標數值上升,很可能有複發。

「醫生建議再做化療,在化療前和化療後要接受正電子掃描,以確定情況。但在治療前的PET Scan中沒有發現明顯的癌細胞,建議我到養和見泌尿專科,結果在一連串檢查後,醫生確認我的癌細胞經淋巴擴散……」鄺先生說。

年輕男士高危

兩位患者都因為陰囊出現病變需要治療,後者更不幸地發現癌變。在男士生育系統中肩負重任的陰囊,原來很脆弱。

養和醫院泌尿外科中心副主任陳偉希醫生說,男士陰囊出現腫塊在泌尿科屬常見病。

「當陰囊出現腫塊,有以下幾種可能:第一是創傷,例如撞擊;第二是發炎;第三是靜脈曲張;第四是腫瘤;第五是疝氣,俗稱小腸氣;第六是良性情況例如水泡。上述不同情況,會在不同年紀男士身上出現。」陳偉希說。

陰囊癌變,相信最令男士聞風喪膽。陳偉希醫生說,陰囊結構內有精索、副睪、睪丸,如果陰囊有腫塊,最擔心是睪丸癌。

「睪丸癌(Testicular Cancer)並非常見癌症,不屬全港10大常見男士癌症之列,但年輕男士中卻是最常見的癌症,患者病發年齡在10餘至40餘歲,40至50餘歲的年齡層患者極少,到年長時即60至70餘歲,風險又提升。」陳偉希醫生說。

他特別提醒:年輕男士如發現陰囊有腫塊不要輕視,應及早見醫生。

▲男士肩負爸爸重任要爭取侍產假前,亦必須注意生殖系統健康。

睪丸癌有什麼病徵?陳醫生說,患者會感覺陰囊有點「墜」,覺得有腫塊似的。而更多的是以為有創傷,常見情況是年輕男士參與球類活動時曾經被撞到,之後陰囊感痛楚,以為是撞傷之故,原來是有腫塊。

「其實腫塊一直存在,只是之前沒為意。如腫瘤擴散,患者會消瘦,但這類情況較少。

睪丸癌發病率不高,每年大約有50至60宗新症。 」陳醫生說。

如發現陰囊腫塊求醫,醫生會做什麼檢查?陳偉希說,首先會進行簡單的臨床檢查,包括用手觸摸及按壓,如發現陰囊及睪丸有腫塊的,尤其是年輕患者,例如20、30歲,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

摸到有腫塊後,會進行超聲波掃描。 「檢視陰囊結構最準是超聲波,電腦掃描則未必需要。之後需要為病人驗血及驗尿,睪丸癌有驗血指標可幫助判斷,主要是以下3個:甲胎蛋白、Beta-HCG、LDH 。雖然指數高不代表一定有睪丸癌,指數低亦不代表沒癌,因為有一半睪丸癌患者的驗血數值不高,但這3個數值可幫助診斷。」

易擴散能治癒

病人確診患睪丸癌後,醫生需要評估有沒有擴散,然後才決定治療方案。不幸地,睪丸癌常見擴散至淋巴腺甚至肺部,故需要進行電腦掃描檢查腹部淋巴腺及肺部。

「完成種種檢查後如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會直接做手術。手術會經腹股溝進入陰囊,將睪丸及精索取出,以免影響淋巴腺令癌細胞擴散。

取出後化驗腫瘤細胞,再根據細胞性質決定是否要做進一步治療。 」陳偉希說。

雖然年輕男士患上睪丸癌屬不幸,但慶幸治療率高,超過九成,就算擴散,以現時醫療科技的治癒率都接近九成。

術後治療會視乎細胞類型而有所不同,一般會先用化療,化療後有望根治。如化療療程完成後仍有殘餘癌細胞,可以再進行放射治療。

若放化療後仍不幸發現有癌細胞,例如侵犯附近淋巴腺,可以再進行切除手術。結合多種治療,平均可達九成治癒率。

手術移正睪丸

患者在切除睪丸後,是否能保存生育能力?陳偉希醫生說,通常睪丸癌只發生在一邊,較少機會同時影響兩邊,故在切除一邊的癌變睪丸後,另一邊睪丸仍有功能,仍能保持生育能力。

「但根據統計,睪丸癌患者剩下的一邊睪丸的功能亦較差,精蟲數量較少,故患睪丸癌男士有不育問題的比例較高。而睪丸癌亦有機會擴散至另一邊。」

什麼人會有較高睪丸癌風險?陳偉希說,高危因素除吸煙及飲酒外,最大原因是有「隱睪症」。
陳醫生解釋:「男士睪丸在胎兒時期位於腎旁,隨着發育會下降移至腹股溝,出生前一個月才到陰囊,期間下降程序如出現問題,便會形成隱睪。」

在香港出生的嬰兒都要接受檢查,如陰囊內沒有睪丸或只有一顆睪丸,大多數父母會知道。

▲男嬰出生後,如睪丸仍未下降至陰囊,父母要留意及監察。

不過陳醫生指出,初生男嬰有時未必能看得清楚,檢查時男嬰有機會緊張、大哭而縮睪,故醫生摸不到;亦有機會男嬰出生後睪丸未下降至陰囊,有些會在出生後一年內才下降,故需要觀察。

如一年後睪丸仍未下降至陰囊,又或者仍然在腹股溝未到達正常位置,就需要做手術,將睪丸移到正確位置。

如很遲才知道有隱睪或遲遲未下降,該睪丸多數發育不良,一來功能差,二來會增加癌風險,勉強留下沒有用,故需要切除。

而通過手術移正的睪丸,術後可以減低睪丸癌風險,但仍然比一般男士高,故術後要小心監察。

靜脈曲張在陰囊

另一種陰囊常見病症是精索靜脈曲脹。陳偉希醫生說,陰囊血管從腎旁伸延下來,情況像腳部血液循環一樣,靜脈血液是向上流。

「靜脈血管有活門結構,擋住血液避免迴流,當活門功能差,血液便向下沉至陰囊,長久下來血管愈來愈脹,形成惡性循環,致陰囊像形成腫瘤一樣。

有些青少年和同學去游水,更換衣服時同學發現陰囊腫大而發現。這類與發育無關,但在青春期如出現嚴重的精索靜脈曲張,有機會窒礙睪丸發育。 」陳偉希說。

年輕男士亦可能有精索陰囊靜脈曲張問題,患者有時會在長時間站立後感覺陰囊有冤痛感覺。

陳醫生的其中一個案例是在酒店上班的男病人,由早站立到晚接待客人,到傍晚下班時感到陰囊有墜住及冤痛之感,因為血液積在陰囊。晚上睡眠時平躺,靜脈血液順利迴流至心臟,翌日起床不適感消失,但到傍晚徵狀又出現。

亦有些患者沒有徵狀,可能是在身體檢查時發現。

陳醫生說:「精索靜脈曲張會影響精子數量及質素,因靜脈血液積聚本身有很多廢物,氧分不足,睪丸內的精蟲敏感,自然不健康。

另外睪丸之所以在腹腔以外,因為較體溫低一兩度,精蟲才能保持健康,而靜脈曲張的陰囊因血液下墜積於此致溫度會較高,令環境不理想。 」

精索靜脈曲張十分常見,大約兩成男士有此情況,大部分患者都不知有問題;研究發現,在不育男士中,有四成人有精索靜脈曲張。

9歲的Jason其後由陳醫生以顯微鏡手術,將陰囊的靜脈曲張血管截斷。

手術化療 殲滅癌根

鄺先生的情況比較複雜,陳偉希醫生詳細了解,發現睪丸癌擴散並浸蝕淋巴,認為可以嘗試微創手術切除,但在術前安排他照電腦掃描確定腫瘤是否已侵蝕血管,如蝕得深入,可能要開腹。幸好電腦掃描顯示可以用微創進行手術。

▲睪丸癌患者如術後複發,亦可以加上化療及電療,治療率達九成。

鄺先生四月已完成手術,成功將癌腫切除,術後腫瘤科醫生建議再進行化療,鄺先生仍考慮中。
慶幸的是,鄺先生的另一邊睪丸功能完全正常,不影響生育。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注意!安省今天中午将“狂响警报” 不要被吓到!

突发!多伦多市中心大面积停电 影响6500户数小时!罪魁祸首是...

美国大量牛奶中发现禽流感!加拿大情况怎么样?

突发!5月15日起乘坐邮轮赴华的外国旅游团可免签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