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聯總會6月向多個社區捐贈防護物資支持全民戴口罩

加拿大都市网

(上圖:聯邦國會議員陳聖源,萬錦市議員李思韻,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主席翁國寧,華聯總會秘書長周捷、常委劉瑩、副秘書長李述亮,加拿大志願者聯合協會負責人羅素,Martin Ma,Emily等現場出席了聯合抗疫視頻新聞發佈會。)

多倫多華聯總會消息】繼5月下旬加拿大首席衛生官譚詠詩(Dr. Theresa Tam)在新聞記者會上,正式以官方身份對所有人發出建議「請戴上口罩作為額外一層保護」(原文見下圖), 安省交通廳長Caroline Mulroney在省議會廳的新聞發佈會上提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任何人,都應佩戴口罩以幫助限制COVID-19的傳播。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6月1日起執行新的防疫規定,要求旅客和機場工作人員必須戴口罩,卡爾加利機場管理局亦宣布自本上周三6月17日開始,所有機場員工和出入境旅客必須戴口罩或者摭掩面部。


以上圖片為特魯多總理在5月份時戴口罩出席公開活動

在聯邦作出此官宣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5月初已經以口罩形象出席公開活動作出表率。

而早在3月14日由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主辦、加拿大志願者聯合協會協辦的攜手加拿大各族裔聯合抗疫視頻新聞發佈會上,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翁國寧主席在講話中就提出了三道防線的防疫概念,即:第一守護加拿大國門第一道防線,倡議來自疫情國家的人自主隔離14天;第二守護加拿大社區第二道防線,減少或取消各類公眾活動;第三守護個人防疫第三道防線,出門戴手套,戴口罩。


上圖:加拿大聯邦參議員鬍子修,聯邦國會議員董晗鵬、蔡報國,安省議員柯文彬和社區守望相助志願者代表通過視頻連線發表了講話

在有關要不要戴口罩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上,加拿大政府最初是不建議的,非華裔加拿大人開始是排斥的。從疫情爆發開始,聯邦政府就一直在公告全國「不建議全民佩戴口罩」,因為「戴口罩對減少病毒的傳播作用不大」。首席衛生官譚詠詩在3月30日還在強調:「很顯然,給一個沒有癥狀的人戴上口罩是毫無益處的。沒有生病的人根本就沒必要戴口罩」。直到4月,她終於改變立場,稱無癥狀者在公共場和可以戴非醫用口罩,這是「額外措施」,以避免飛沫傳播,但是當時聯邦並未將此作為官方建議。

CBC同期發表了一篇報道,指出加拿大人和美國人對戴口罩的態度在短短兩個月內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民調顯示,在4月份兩個星期的時間裏,加拿大民眾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的比例從1/5猛增到1/3,65%的加拿大人認為在公共場合必須戴口罩。民眾態度的改變當然與公共衛生官員的建議息息相關,此外,華人商家在這其中也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例如,豐泰超市在疫情初期就作出相關規定,有工作人員在門口為顧客發放手套和口罩,門口提供噴洒酒精供所有顧客進店前消毒雙手和購物籃,大統華超市明確要求必須佩戴口罩才能進店消費。

加拿大抗疫時間表從疫情初起的1月一路走到5月下旬,歷經四個月走過冬春夏三個季節,終於等到了加國政府對戴口罩的官方推薦及各族裔民眾對戴口罩的接受。事實證明,華聯總會在3月中旬就提出的戴口罩、自我隔離等呼籲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抗疫措施,而以華聯總會為代表的來自華人社區各界的有關戴口罩的強烈呼籲,通過加拿大各級政府政要的層層傳遞,通過各種公眾傳媒、社交媒體、自媒體和線上活動的傳播,對政府做出有關戴口罩的相關建議也應該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總之隨着夏天的到來,加拿大的口罩之爭終於算是落下了帷幕有了官方定論,在艱難的抗疫鬥爭中算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這一正確結論的獲得固然來之不易,然而,要在加拿大全社會實際推行這一正確主張也並非一蹴而就之易事。市場上口罩供應不足,民眾的行為習慣以及弱勢群體的消費能力等等,可以說都是全民範圍推行戴口罩的重重障礙。為了支持加拿大政府倡議民眾戴口罩這一明智的抗疫措施,也因為醫院的防護物資緊缺近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華聯總會除了繼續向多家養老院捐贈防護物資,同時又把捐贈範圍擴大到了社區,幫助社區普及口罩。

以下即為從6月上旬、中旬至下旬華聯總會向社區捐贈口罩的行動。

繼6月4日華聯總會副主席陳天財、秘書長周捷華聯總會向加華老年聯誼會捐出了數千隻防疫口罩,6月8號華聯總會常務理事在國會議員陳聖源帶領下代表華聯總會向印華聯誼會、客家長者服務隊以及向多福市長各捐贈數千隻口罩,6月11日向國會議員陳聖源、省議員白必勤選區各捐贈數千隻口罩,6月25日在萬錦市議員何胡景帶領下向萬錦市伊朗、巴基斯坦社區捐贈數千隻口罩。


上圖:6月8日國會議員陳聖源、華聯總會常務理事劉瑩、王明俤
與印華聯誼會、客家長者服務隊交接捐贈口罩,


上圖:6月8日多福市長Lovatt親自接收捐贈物資


上圖:6月11日常務理事王明俤、劉瑩代表華聯總會向國會議員陳聖源選區捐贈防疫物資


上圖:6月11日,華聯總會代表王明俤、劉瑩、Emily與安省議員白必勤交接捐贈物資


上圖:6月11日,白必勤省議員從華聯總會王明俤理事手中接過捐贈物資


上圖:6月25日,何胡景議員帶領華聯總會常務理事王明俤、劉瑩與伊朗、巴基斯坦社區
交接捐贈物資。

從疫情登陸加拿大起,華人社區即全面拉響防疫警報,整體呈現對新冠病毒高度戒備的自我約束狀態,人人自覺、先覺地執行戴口罩、居家不出、自我隔離等防疫措施,實為社區抗疫防疫之表率!更為可貴的是華人社區抗疫從自己做起,但又絕不僅僅停留在獨善其身自我保護的層面,全加拿大各個城市的華人社區都不約而同地積極投入到加拿大的抗疫鬥爭中,通過線上活動向其它族裔社區傳送防疫經驗、致敬抗疫第一線工作人員,通過社團組織向政府呼籲加強抗疫規管,通過華人超市向大眾傳授防疫方式傳輸防疫習慣。而更為加拿大各界人士所稱道、為抗疫前線單位所感謝的是,華人社區從個人到社團、到商家、到中資機構都紛紛踴躍捐物資或捐款從中國等國家購買防護物資捐贈急需這些物資的醫院、養老院、警察局等面對病毒的前線單位及老人組織、社區組織等弱勢群體,以民間力量、以實際行動,主動、自覺、積極地聲援和支持加拿大政府領導的全民抗疫鬥爭。這些行動充分體現了加拿大華裔以加拿大為家的主人翁精神及華人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值得讚揚。同時,從防護物資捐贈的速度、範圍和數量上,華聯總會等華人社團也堪稱加拿大各族裔社區的表率。
以下為國會議員陳聖源和省議員白必勤認可和表揚華聯總會捐贈防疫物資的證書,讓我們華人社區以此共勉,繼續努力,與各族裔聯合起來打贏抗疫鬥爭取得最後的勝利!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