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米芝蓮「廚魔」 教路糖尿病人烹健康美食

加拿大都市网

■梁经伦(左)示范如何以6分之一时间将粥煲熟,助减血糖指数。

有「廚魔」之稱的華裔米芝蓮廚師梁經倫(Alvin Leung),本身患有糖尿病多年。他說,隨着糖尿病患者的比率不斷升高,不少人都注意到飲食健康,他認為糖尿病人在飲食上面對最大挑戰是碳水化合物,因為它一方面提供身體必須的熱量,卻增加血液上的血糖指數(The Glycemic Index,簡稱GI),而特別是華人,日常飲食都少不了米飯或粥。
梁經倫建議糖尿病患者只要減少烹調碳水化合物的時間,便可以大大降低血糖指數。
正在溫哥華的梁經倫,周二在固蘭湖島(Granville Island)一間餐廳內,示範一些給糖尿病人的烹調方法。他指,大部分華人的日常食物,總離不開米和穀類這些碳水化合物,由於這些食物會提升血液的血糖指數,不少糖尿病人都盡量避免進食。但梁經倫表示,其實血糖指數的高低,取決於烹調的時間,即烹調時間越長,血糖指數則會越高,相反烹調時間越短,血糖指數則會下降。
煲粥時間減少 降血糖指數
梁經倫表示,不少人以為烹調時間固定不便,其實不然。他以華人喜歡進食的粥為例,一般人煲粥約需30分鐘,但他說只要在煲粥前,先將米用攪拌器攪碎,就可以把煲粥縮短至5分鐘,從而減低了血糖指數。此外,他又示範以機器切開的去殼燕麥(steel cut oats)以及用全麥麵粉(Whole wheat flour)做家庭乳酪蛋糕皮等。
他說:「當我們為自己和別人煮東西時,作出健康食物的選擇很重要,但我們不需要因為患上糖尿病,就犧牲美食和獨特的菜式。」
除示範烹調外,梁經倫也與註冊營養師韋爾(Sarah Ware),到固蘭湖島公眾市場,挑選健康及適合糖尿病人的食材。韋爾表示,糖尿病人可以進食不同的食物,她指漿果及莓類都很適合糖尿病人進食。
梁經倫糾正一般人的觀念,原來番薯(Sweet Potato)的血糖指數比白薯還要低,不過番薯如果烹調過久,血糖指數是會直線上升的。
8年半前驗出患上糖尿病二型的梁經倫稱,約3年前,在手臂上植入一個血糖監察(flash glucose monitoring)。他說,有了這個監察器,除了不用「拮手指」外,更可以在任何時間監察到體內的血糖水平,「我吃了某些食物,如果血糖升高,就知道以後要減少食這種食物,所以我可以吃任何食物,因為我知道這些食物對我的影響。」圖文:本報記者馮瑞熊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高利率拖累联邦财政 赤字高达509亿按年飙升23%

巴黎奥运|法国警拘捕18岁车臣男子 图恐袭奥运足球赛事

加拿大这几个城市最适合步行

温哥华40多年Koko餐厅将熄灯 粉丝不舍赶赴最后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