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08:37:50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地产情报

DBRS预测:大温楼价会继续上升

■ 信贷评级机构 DBRS 预测,大温屋价会持续上升。资料图片 综合报道 已有不少市民抱怨,大温楼价之高,非他们所能负担。根据一家信贷评级机构所发表的最新报告,大温房地产价格将继续上升,但是省府旨在解决房屋可负担问题的新措施,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 信贷评级机构DBRS在周一发表的加拿大房屋指标第四季报告中指出,大温房屋平均转售价格比去年上涨了6%,这显示出大温屋价已较2016年中有所反弹,因为在省府于2016年8月2日实施海外买家税之后,屋价一度下跌近18%。 据《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 Sun)报道,报告又显示,大温房屋销售量亦正在反弹,纵使仍然不及海外买家税实施之前的水平。然而有评论者认为,省长贺谨(John Horgan)较早时提出的一系列相关措施,包括新的投机税、扩大适用地区范围及增加税项比率,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未来市场的稳定。 大温与大多市业主负债最高 报告续道,在房地产市场快速扩张下,大温与大多伦多的业主仍然是加拿大负债最高的业主,而屋价的飙升令普通家庭难以取得保险按揭,特别是在温哥华和多伦多。报告估计,如申请无保险按揭,并打算购买独立屋,一个平均家庭需要支付屋价的53%作为首期;欲购买孖屋,需要支付屋价的37%作为首期;如果购买城市屋,要支付屋价的26%作为首期。 此外,报告指出,加拿大平均家庭估计净值为751,709元,包括房屋净值280,849元,而本国平均房价是51.3万元。 根据卑诗地产协会的资料,去年,本省房地产平均价格为748,327元,至于大温今年首季平均屋价达到109万元。

北约克二手Condo升值排行 最高一年涨了70%!

对于共管公寓投资者而言,除了多伦多市中心地区,北约克也是另一投资热点。不过,整个北约克这么大,Condo数量如此多,哪些才是具强劲升值能力的笋盘?有数据显示,北约克范围内一座升值最多的Condo大厦,尺价竟在一年内飙升近7成! 共管公寓受投资者及用家追捧,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多伦多地产局(Toronto Real Estate Board)最近发布的2月份二手住宅市场报告中,各房屋类别的销售量都呈现双位数字的按年跌幅,但Condo已是跌幅最低,亦是平均价格仍然出现按年升幅的唯一房屋市场。 根据报告,包括416及905的大多伦多地区,今年2月共有1,631个Condo单位易手,与去年同期销量比较跌了3成,平均售价约53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一成。与此同时,独立屋市场的2月份销量只有2,169间,按年下跌41.2%,平均售价刚好过了100万元,亦比去年同期跌了17.2%。 地产局市场分析总监Jason Mercer表示,现在市场对高层住宅的上行压力只是刚刚开始,加上近期房屋贷款新规例限制了买房人士的负担能力,还有房屋供应不足的问题,预计共管公寓及镇屋等相对较易负担的房屋类别,价格会继续向上爬升。他认为,在大多地区不少社区内,放盘量会维持在平均线以下,长远来说只会影响买家负担能力。 尽管如此,在投资者眼中,Condo依然有不错的升值潜力。相信有一定Condo投资经验的人,除了在市中心投资,在北约克地区都拥有过一个什至数个Condo单位,用作出租并长线持有,尤其以Finch地铁总站为幅射点的范围,更是投资者买楼收租的传统据点,使该地区的二手楼盘,在市场上有价有市。然而,并非所有楼盘的二手价都有同等升幅。 地产公司Zoocasa针对北约克地区超过140座共管公寓大厦,而这些大厦必须在2016年及2017年分别有至少10宗易手个案,再比对近两年的二手成交价格,作出分析,并得出尺价升值最多的十强。 十强有八邻近央街地铁 在去年尺价增值最多的10座共管公寓大厦中,表现最低都有接近4成,录得升值最多的楼盘,一年内尺价飙升近7成。正如前文所说,地铁效应可令附近的楼房更加有价有市,而Finch及Sheppard地铁站附近的公寓大厦,自然是北约克地区的抢手货,也是升值火车头。根据该份分析,北约克增值最多的10座公寓大厦,8座皆位处邻近两个地铁站的央街。 事实上,北约克的地理范围北至Steeles,南到Eglinton/Lawrence Park,东及Victoria Park,西达Etobicoke,共有近30个小社区。但按照该份分析,具有强劲升值潜力的,以邮政编号来说,便是M2N(即Willowdale-Lansing社区)及M2M(即Newtonbrook社区)两个。 十强至少有10年楼龄 不说不知,原来10大增值最多的北约克Condo大厦,都有一些共通点。首先,它们并不是近两年新建成的楼盘,反而楼龄越高,升值越大,10大之中最年轻的,都有近10年楼龄。第二,相对大型屋苑式及摩天大厦式的发展模式,这些楼盘大部分都属于只有一两座大楼、楼高廿多层的中小型发展。第三,它们都是集中几个大发展商的产物,如Tridel、Menkes、Pemberton Group等老牌地产开发商。 去年最赚钱的楼盘,是位于Finch夹Don Mills的High Point Condos,2016至2017年之间的尺价,相差高达69%。这座位于Don Valley Village社区、由着名建筑Tridel于1978年兴建的公寓大厦,楼龄40年,楼高25层,共有244个单位,面积幅758至1,328平方尺不等。2017年的尺价,大约是413元。根据记录,去年一个面积1,300多平方尺的2睡房加书房及另一个3睡房单位,二手成交价才53万元左右。 排第二位的,是在Willowdale West社区、位处央街之上的Royal Arms,同样由Tridel兴建,但楼龄都有20年。去年该楼盘的尺价为614元,年增幅达48%。排第三位的,是由另一着名发展商Menkes于2004年兴建的The Broadway,去年该楼盘尺价为701元,年涨幅也有46%。 2017年北约克升值最多Condo楼盘 1) High Point Condos 地址:3300 Don Mills Rd. 年涨幅: 69% 2017年尺价: $413 2)...

GTA单一家庭房屋短缺 镇屋Condo均价劲升4成

▲资料显示,高中低密度共管大厦、叠式镇屋及阁楼单位的标准售价,比去年同期增加39.5%(资料图片) 建筑及土地发展协会(Building Industry and Land Development Association)表示,2月份大多伦多地区新屋价格出现放缓迹象,但据资料显示,高中低密度共管大厦、叠式镇屋及阁楼单位的标准售价升至 729,73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9.5%。 该协会引用Altus Group的数据,新建单一家庭房屋包括独立屋、排屋、半独立屋及镇屋(叠式镇屋除外),标准售价有所回落,由1月的1,229,454元,下调至1,219,874元,但仍然比去年同期上升12.8%。 对于2月新屋市场分析,BILD总裁韦嘉斯(David Wilkes)指出,这是因为房屋供应量下降,道致售价转变,特别是单一家庭房屋更为短缺。 虽然2月新屋市场供应有温和增长,共有12,896个单位,当中共管公寓单位9,285个,单一家庭房屋为3,611个,但供应量仍未达到健康水平。新屋供应量的计算方法,以建筑商在该月份可以在市场发售单位的存量,包括在工程开工前、已动工及完成的项目。 其实,一个属于健康的新屋市场应该有9-12个月的存量,根据过去12个月的销售速度,现时只有约4个月的供应量。 Altus Group研究顾问服务执行副总裁艾辛奥(Patricia Arsenault)称,去年新建单一家庭房屋存量已经上升,但仍属于历史性的低位。由于缺乏可负担的单一家庭房屋予普遍买家,在2月底可供购买的房屋,每5间不足一间的价格是低于750,000元。 1月至2月,大多伦多地区新屋销售上涨,共卖出2,159间房屋,相比去年2月的强劲销售记录,算是放缓趋势。当中单一家庭新屋较去年同期下降82%,也比10年平均值下调79%,只售出64间。共管公寓单位销售比去年下降50%,但对比10年平均值上升17%,总计出售1,895个单位。 韦嘉斯认为,政府实施的辣招明显影响业界在大多伦多地区新屋的供应量,而且业界面对政府的繁文缛节,过时的土地改变政策,加上缺乏可发展的土地与所需的基建项目。今年即将进行市选,该会促请进行公众对话,呼吁政策专家、城市规画师、业界人士及居民连成一线,共同解决大多伦多地区房屋供应问题。 多温两市住房可负担性低 千禧代推动Condo价升 千禧世代入市刺激多伦多和温哥华的多层共管大厦和镇屋的价格继续上升。满地可银行的“春季房屋可负担能力报告”(Spring Housing Affordability Report)指出,全国住宅房屋的可负担能力仍然维持良好,但多伦多和温哥华除外。这两个城市的独立屋销售和价格回软,但Condo楼价不断上涨。 报告认为,多伦多和温哥华房地产市场长期炙热,主要是千禧世代买家推高多层共管大厦和镇屋的价格,再加上强劲的经济,健全的人口结构,以及大量高科技、高薪职位。 千禧代影响将持续10年 满银资本市场高级经济师Sal Guatieri表示,千禧世代和新移民买家填补了全国最热两个市场的独立屋价格下跌,预期千禧世代向多伦多和温哥华以外地区,寻找可负担房屋,会为满地可和渥太华等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带来支持。 他补充说,千禧世代对楼巿不成比例的影响,将持续10年才会减弱,正如婴儿潮一代在90年代置业时的情况。其它利好因素包括,全国失业率降至新低,人口增长是25年来最高,以及利率仍然属于低位。预期中央银行将在今年内再调高半厘利息。他说,轻微加息对房屋可负担能力的影响,超过收紧房屋贷款规定和其它冷却楼市的政策。 房价升幅放缓  供应量受限 报告预计,楼市开始踏入旺季,今年房地产市场依然活跃,屋价升幅将比去年放慢,销售量也会略为减少。多伦多和温哥华的房屋供应量受到约束,即使是多层共管大厦也未能幸免,原因是冗长的审批程序和土地规划的限制。满银个人及小生意银行业务主管Martin Nel说,买家入巿前必须要清楚各种影响可负担能力的因素,包括向房屋贷款专家了解预先批核(Pre-approval)按揭和压力测试,以及未来会影响置业的其它因素。  

温市空置物业 或双重征税惹疑虑

■ 温哥华楼价高,而出租市场也紧张。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就卑诗省政府公布的房产投机税,卑诗地产协会(BCREA)表示,支持有关做法,但是期望省政府能进一步公布详情,解答公众的疑虑,同时尽量减低政策对省民的负面影响,例如温哥华的业主可能因为空置自己的物业而被双重征税,分别是向温哥华市政府及省府缴交。 地产协会盼省府尽快释疑 此外,BCREA提到,一些社区可能因此而出现消费者开支减少,以及房屋价格下降的经济问题。 还有,BCREA指出,发展的物业往往在该物业被发展之前数年,便被购入,因此有业主亦可能会因为多年前以低价购买的物业,后来升值而需要缴交巨额税款。 最后,BCREA认为,省府不妨考虑向出租物业的业主,提供奖励,而不是以税收作惩罚。 BCREA促请省府就该项投机税进行广泛公众咨询,确保全面考虑到各方意见。 另外,据《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 Sun)报道,省财政厅长詹嘉路(Carole James)周二表示,省府曾考虑对投机炒卖房产物业及进一步推高本省房地产价格的人士,收取资产增值税,不过经过仔细考虑,认为资产增值税无助于推动拥有多个物业的业主,把他们的物业作长期出租之用,换言之,未能达到改善本省大都会,诸如温哥华的紧张出租市场的目的,因此省府最终决定采取投机税,而非资产增值税。 詹嘉路续道,当有人出售物业时,省府可能因此达致资产增值税的目的,然而对于不少业主来说,这可能是鼓励他们盯着自己的物业,等著升值,未能解决到租屋市场紧张的问题。

房屋投机税大幅减辣 逾99%省民毋须缴付

■ 省府周一公布征收房屋投机税的详情,冀有更多空置单位推出市场出租。小图为省财政厅长詹嘉路。星报/CBC 本报记者沈雯洁报道 为解决大温地区住房危机,省政府上月公布的财政预算案曾表示,将引入2%的房屋投机税,预计可为省府带来带来2亿元税收,但细节在周二才由省财政厅长詹嘉路(Carole James)公布,大幅减低税率,以及大幅豁免须征税的物业数目。她强调,逾99%省民将毋须支付该项投机税,只有拥有多套房产且将其空置的业主才要缴交。 詹嘉路指出,房屋投机税只适用于大温、省首府地区(海湾群岛除外)和基隆拿等(详表一)。她说:“无论个人,家庭乃至企业东主,所有人都面临住房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出新税旨在打击投机行为,并期望令到大规模空置单位重新投入市场。省政府会把税收用在房价危机最严重的区域,很多人渴望在城市区域找到合适单位,因此要采取一切措施,为省民创造更多住房机会。” 乡郊度假屋可豁免 2018年税率暂定为房屋估值的0.5%,海外投资者的税率在2019年将升至2%;不在本省居住的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税率至2019年上升至1%(不是原先透露的2%);卑诗省省民的税率不变(详表二);另由明年开始,长期出租的定义会由今年的每年至少3个月改为6个月。 詹嘉路表示,推出该税收政策,是为了确保投机者不要把本地房地产当作股市来炒卖,牺牲本地居民生活以换取利益。对于名下拥有多套房产的业主,他们可选择把房子出租,免付投机税。另外,那些选择在城市以外的偏远地区和小岛,购买小屋或度假屋的人士,不会受到投机税影响 。 若省内业主拥有多套房产,且在一年内有6个月以上对外出租,毋须支付2018年度投机税。海外业主和外省业主,需预付投机税,但可在明年报税时享受所得税抵免。不过,卑诗省居民的第二套居所会先获高达2,000元的税务优惠,确保购置40万元以下为第二房产的业主毋须支付投机税。 詹嘉露指出,如果业主或租客满足三个条件,也毋须支付投机说,分别是正接受长期医疗护理的业主或租客;业主或租客因工作关系离开居所;登记业主已经逝世,名下房屋正进行遗产处理。 詹嘉露说:“在指定区域外拥有第二套住房的人士亦不用缴纳税款,省府主要是打击炒卖房地产,及趁机抬高空置房屋价格的人士。”

BMO楼市报告: 独立屋价量回落 Condo继续涨!

■■蒙特利尔银行报告指出,千禧世代入市刺激多伦多和温哥华的多层共管大厦和镇屋价格持续上升。网上图片   星岛报记者报道   千禧世代入市刺激多伦多和温哥华的多层共管大厦和镇屋的价格继续上升。蒙特利尔银行的“春季房屋可负担能力报告”(Spring Housing Affordability Report)指出,全国的住宅房屋的可负担能力仍然维持良好,但多伦多和温哥华除外。这两个城市的独立屋销售和价格回软,但Condo楼价不断上涨。   报告认为,多伦多和温哥华房地产市场长期炙热,主要是千禧世代买家推高多层共管大厦和镇屋的价格,再加上强劲的经济,健全的人口结构,以及大量的高科技、高薪职位。   买家入市前须计算负担能力   BMO资本市场高级经济师Sal Guatieri表示,千禧世代和新移民买家填补了全国最热两个市场的独立屋价格下跌,预期千禧世代向多伦多和温哥华以外地区,寻找可负担房屋,会为蒙特利尔和渥太华等其他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带来支持。他补充说,千禧世代对楼巿不成比例的影响,将持续10年才会减弱,正如婴儿潮一代在90年代置业时的情况。其他利好因素包括,全国失业率降至新低,人囗增长是25年来最高,以及利率仍然属于低位。预期中央银行将在今年内再调高半厘利息。他说,轻微加息对房屋可负担能力的影响,超过收紧房屋贷款规定和其他冷却楼市的政策。   报告预计,楼市开始踏入旺季,今年的房地产市场依然活跃,屋价的升幅将比去年放慢,销售量也会略为减少。多伦多和温哥华的房屋供应量受到约束,即使是多层共管大厦也未能幸免,原因是冗长的审批程序和土地规划的限制。   满银个人及小生意银行业务主管Martin Nel说,买家入巿前必须要清楚各种影响可负担能力的因素,包括向房屋贷款专家了解预先批核(Pre-approval)按揭和压力测试,以及未来会影响置业的其他因素。

加国豪宅市场逆流直上 无惧新政策越贵越抢手 !

2017年的大多地区房地产市场,因受到安省公平房屋计划的影响,自去年4月开始降温,价量齐跌。不过,贵价的豪宅市场却逆流而上,销量不跌反升,可说是越贵越多人买。在多伦多,就算是超过400万元的高端住宅,销售量按年至少都有3成以上升幅。当中又以共管住宅的升幅最令人咋舌,100万以上的有近6成升幅,400万元以上的,更录得九成升幅。 高端共管住宅售量坚挺 加拿大苏富比国际地产公司(Sotheby's International Realty Canada)早前发布的“2017年高端地产市场报告”(2017 Year-End Top-Tier Real Estate Report),对本国4个主要大城市的豪宅市场进行年结分析,当中包括温哥华、卡尔加里、大多伦多地区及蒙特利尔。这份报告主要针对售价介乎100至200万元、200至400万元及400万元以上的共管住宅(Condominiums)、相连住宅(Attached Homes)及单一家庭住宅(Single Family Homes)三大住房类型作出分析,比较其销售量、待售日及超叫价成交百分比等数据。此外,报告亦对以上4个大地产市场的个别豪宅区提供更深入的数据,从而窥探这些地区的市场走势及表现。 事实上,加国地产市场去年经历不少转变,受影响于加拿大中央银行加息、收紧房贷政策、跨国政治及经济环境逆转等大环境因素之外,安省去年4月推出的公平房屋计划,更进一步打击楼市及市场信心,令大多地区的高端地产销售活动掉头下跌。不过,随着买家心理逐步回复,高端地产市场在下半年亦慢慢重拾升轨,使售价100万元以上的住房销售得以维持2016年的历史高位,按年升幅仍然在5%的正常水平。400万元以上的豪宅,销售量按年更有35%升幅。 不过,要数表现最突出的,必定是高端共管住宅市场。在本国各大城市中,大多地区的表现尤其令 人眼前一亮。100万元以上共管住宅销售量按年录得59%升幅,400万元以上的,更劲升91%。单看多伦多市,去年共有1,116个共管住宅卖价超过100万元,400万元以上的共管住宅卖出20间,按年分别有35%及82%升幅。 蒙特利尔的百万元以上共管住宅市场,亦同样表现不俗。售价在100至200万元之间的共管住宅,买卖最为活跃,销售量按年录得增49%增幅。同样地,温哥华的高端共管住宅市场表现也超越其他房地产住宅类别,但却只限于价格相对“便宜”的楼盘。售价在100至200万元之间,以及200至400万元之间的买卖,分别有32%及22%按年升幅。2017年400万元以上房盘的销售量,按年录得22%跌幅,与2016年的历史性高位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相连住宅需求强劲 值得留意的是,报告所指的共管住宅,是包括所有共管式住房类型,例如共管柏文(condo apartment)、共管镇屋(condo townhouse)、共管半独立屋(semi-detached condo)、共管独立屋(detached condo)等。至于相连住宅,则包含排屋(row house)、镇屋(townhouse)、半独立屋(semi-detached)、复式房屋(duplex)等。而单一家庭住宅,则包括独立屋(detached)、连屋(links)等。 该报告指出,本国4个主要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显示出对单一家庭住宅以外的住房种类有强劲需求,特别是相连住宅类别。买家当中包括喜欢都市生活的家庭,以及大屋换小屋的婴儿潮一代,但市场上的高端相连住宅库存量,却不足以满足需求。 过去5年,大多地区及温哥华的100万元以上相连住宅销售量,连年上升,2017年更有54%的按年升幅,单是多伦多便有28%升幅。至于温哥华,相关的住房销售量在2015年也有高达95%的按年增幅,2016年有38%,2017年也有13%。 在卡尔加里及蒙特利尔,由于高端市场传统上都被单一家庭房屋笼断,100万元以上相连住宅销售按年升幅,分别有58%及5%。 温哥华表现稍逊 事实上,加国2017年的高端单一家庭住屋市场,在三级政府各项有关房地产的政策影响之下,不同城市出现不同的结果。例如大多地区及温哥华,虽然买家对高端住房的需求仍然强劲,但已回复比较正常状态。自去年4月推出安省公平房屋计划,大多地区超过100万元楼房销售,已远离2016年历史高位的风光,多伦多市的销售量按年跌了8%。不过,大多地区400万元以上豪宅的销量,却又以34%年升幅打破了去年纪录,单是多伦多市也有31%年增幅。 然而,温哥华高端楼房市场的境况便比较灰暗,从销量下跌反映出买家的心态有所转变。基于楼房负担能力及人口迁移等因素,买家开始关注其他楼房种类,也考虑温哥华以外的城市,加上买家与卖家之间对房价的期望落差,形成交易不能畅顺的困局。去年温哥华100万元以上单一家庭房屋销量按年跌了20%,400万元以上的更跌了35%。 对于拥有独立屋的屋主来说,最好消息莫过于房屋升值,令家庭资产膨涨。现时,西温的单一家庭房屋平均价高达357.4万元,东温也有157.4万元,而多伦多的独立屋均价,也达到127.6万元。很多屋主都趁高价将独立屋卖掉,再转移目标到高端共管住宅及相连住宅市场,令这个房屋类别在2017年经历了竞争大、价格升、供应少的局面。这个趋势,尤其在婴儿潮一代常见,他们从售卖独立屋后解放的资产,搬到房屋打理功夫较少的共管住宅或相连住宅,同时又可享受都市生活的便利。此外,较富裕的年轻买家,在经济情况许可、追求都市生活方式等因素下,也会选择高端共管住宅及相连住宅。该公司相信,未来几年,这类型人士会是继续推动高端地产市场供求的潜在买家。  

买楼花一时爽 新手买家房屋交割时该注意些什么?

  都市报记者 文琪 在过去几年楼花火热时期入手楼花的“新手买家”们,大多近期都面临着交接。除了应对贷款收紧、标准租约问世等硬性政策的改变,楼花买家们更应当注意楼花交接比购买二手房增加更多手续和后续相关问题。 地产资讯公司Altus Group在多伦多地产局(TREB)的《年度市场前景报告》(Market Year in Review & Outlook Report 2018)中指出,2017年1月至11月的新建Condo,包括在低、中、高层建筑、阁楼、层叠式镇屋的Condo单位的总销售量,已经超越了2016年的全年纪录。而业内也普遍认为2018年开年,楼花依然有上涨潜力。多伦多全职地产经纪王昕在接受《都市地产》记者访问时表示,投资者们楼花“买得爽快”,但不能忽略后续交接所面临的方方面面问题。 多伦多全职地产经纪王昕 与建筑商、律师、银行等人打交道是楼花交接前后的第一道要过的门槛。王昕称,“ 楼花一般有两个Closing,一个是交钥匙可以入住的Occupancy Closing;一个是交割产权的Final Closing。通常业主需要前往律师事务所办妥相关交接手续,再携相关资料和证件前往建筑商办公室领取全部钥匙和电子磁卡等。如果Occupancy Closing和Final Closing日期重合,则应办妥房屋按揭和扣款手续。建议大家委托给自己做按揭的银行代扣缴纳地税,这样业主更为省心。 新屋缺陷30天内报Tarion 业主在交接房屋后,律师会第一时间提醒并给出一些提示文件,要求业主尽快上网注册安省新屋保险计划(Tarion)。很多新移民或者第一次买楼花的人可能容易忽略掉Tarion的作用,这是对新屋质量最大的保障,应立即注册。交房后,许多要求建筑商返回维修的项目都需要通过Tarion进行。从正式交接后,业主有30天的时间找出新屋缺陷,去Tarion调表,要求建筑商维修。这份表格必须在30天期限的最后一天之前或当日送达Tarion。大多数人会选择在网上填写表格,直接递送。如果业主通过邮局寄送,要确保使用挂号邮件。如果你错过了期限才送到,Tarion不会受理。” 提前准备HST退税 除此之外,楼花交割前就应当尽早安排和办理一些业务。王昕表示,“房屋保险(Home Insurance)不一定要等到交接房屋那天才去买。提前一个月就可以和保险公司联系,指定开始担保的日期。同时,楼花买家还应当提前着手税务方面的安排。购房协议的首页通常会包含声明,若买家不把物业当作自己的主要居所,应支付的HST金额。楼花价格里也通常包括了HST。只有自住用途或有一年出租的租约合同,楼花买家才能向税局申请退税(HST Rebate)。我建议楼花买家提前找自己信任的会计师咨询,并准备好需要退税的材料。” 楼花交接后,因可能面临公共设施暂时未能完全付诸使用的问题,更需要屋主格外留心。王昕称,“楼花交接后,共管大厦屋主需要去管理处填表注册业主信息并更新联络方式,确保任何事情发生能够及时得到通知。新屋交接后,依然避免不了因维修或质量等问题要与建筑商打交道。因此需要同时保存大厦管理处、建筑商客服和大厦前台的电话或电邮联络方式。 账单宜设自动转账 业主可以考虑将Condo管理费办理成自动转帐(或可由律师安排),方便管理。而Condo配备的车位和储物间业主需要及时巡视,安装锁匙。同时,屋主需尽快安排领取邮箱钥匙(mailbox key),并定期查看和清理邮箱。Freehold新屋业主在交接后需要给加拿大邮局(Canada Post)打电话,表明你需要一个新的邮箱和钥匙,他们会免费给你配置。尤其有些新屋业主可能没有及时转好邮寄地址,很多重要文件可能直接邮寄到了刚交的新房。Freehold房屋的业主还需要打电话给所在市镇政府,询问如何取得垃圾箱和可回收垃圾的蓝色盒子(Blue Bin),同时还应索要一份最新的垃圾收取日程表。” 另外,新屋买家也要尽快注册水、电、气等日常能源(utilities)帐单,和相关公司确定账单的寄送方式和地址,尤其需要确认具体付费项目,按时付帐单,避免因耽搁或邮寄问题错过付账最佳日期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王昕称,“如果业主想省心,可以要求把所有账单转为自动扣账(pre-authorized payment)。如果把物业委托给地产经纪进行出租和管理,应向大厦管理处和能源公司提供委托授权书。如果是独立屋、半独立屋或联排别墅,还有暖气炉(furnace)等安装和付账的问题。 注册电器保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认真研读和妥善保管Condo管理条例、住户须知、房屋和电器保养手册。新电器如果建筑商没有统一注册电器的一年保修(one year warranty),则业主应及时在相关网站自行注册登记。不要小瞧这一年保修,有许多电气有数年的保修和跟进维修期,取决于不同的品牌。不到等到问题出现,才想到自己没有及时注册登记电器。” 提及新房内部升级和设备运行,王昕表示很多刚来加拿大生活的新手买家可能并不知道,新屋许多位置如主卧、客厅的棚顶并没有吸顶灯。“如果合同里建筑商表示不提供窗帘、吸顶灯等,业主需要找专业人士自行安装。新房刚刚到手,应继续密切关注新屋状态和电器、暖通管道运行,一旦有问题要在有限期限内向Tarion如期报修。另外新房可能因刚刚完工依然有一些化学物品的气味,应注意空气流通。” 交房后的花费仍不小 王昕表示独立屋或半独立屋等新屋和condo有差不多的交接准备,但很多业主都没有预想过房屋交接后依然可能面临数笔不小的开支。“freehold类型的新屋中,如果合同里建筑商不提供电器、窗帘、灯具,不安排遥控车库开关、空调冷气(air conditioner)、中央吸尘、铺车路、围栏等,则业主都需要自费完成。这些都是在买房时比较容易忽略的成本。” 出租前准备 如果新房需要立刻招租,则需要业主投入更多精力着手布置和准备。王昕提示,“如果新房还没有Final...

三月大多区楼市销量回升!与去年同比还是下跌

■■房屋贷款规定影响买家可负担能力,促使多层共管大厦单位需求上升。 星报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大多伦多地区的房地产市道略有回升。房屋交易网站Zoocasa分析多伦多地产商会(TREB)数据发现,虽然3月中各类型房屋的成交量比去年同期少30至49%;但交投量较今年2月同期增三至六成。 报告指出,多层共管大厦和半独立屋的库存量分别下降4%和10%,令买家的选择略减;不过独立屋和镇屋的挂牌数目则分别增加2%和8%。 整个大多伦多地区的销售与新放盘比率为47,继续维持一个均衡市场状况;多伦多市的比率为62,稍为偏向卖家市场。销售与新放盘比率在40至60之间被视为是均衡巿场。 共管大厦供求维持平稳 联邦政府的房屋贷款新规定影响很多买家的可负担能力,促使多层共管大厦单位的需求自今年初以来不断上升。大多伦多地区和多伦多市的Condo成交量与去年同期比较,分别减少30%和32%;但与今年2月中相比,则分别上升35%和38%。不过,由于供应量也增加超过30%,市道得以维持平稳。 统计显示,由于供求有极大差异令镇屋不再是买家市场。今年3月中的镇屋销售量比去年同期暴跌35%;但与今年2月同期比较急升67%。虽然放盘数量增加,但市况紧凑,已经由买家市场转趋均衡的巿况。 半独立屋挂牌成交均跌 Zoocasa执行编辑雷汉姆(Penelope Graham)表示,虽然大多伦多地区独立屋的销售与新放盘比率低至30,属于买家市场;但多伦多的销售与新放盘比率已回复至42的均衡市场。 况且,大多伦多地区和多伦多市的独立屋需求开始升温,3月中的成交量分别上升48%和44%。大多伦多地区独立屋的挂牌增加44%,但多伦多巿的供应量只上升26%。她说,多市的半独立屋依然是卖家市场。半独立屋的成交量比去年下跌近40%,但大多伦多地区和多伦多市的挂牌数目也分别减少10%和18%,略为抵消销售的下降。今年3月中的成交量比2月同期分别升37%和64%。

温哥华一百年独立屋 以700万超过估价2倍多成交

■ 叫价近700万元的温市西区独立屋。 图文:本报记者冯瑞熊 温哥华市西区一幢近百年历史的独立屋,最新估价是345万元,但近日以近700万元叫价出售。街坊对此反应不一,有人指是“资本主义”(capitalism)作祟,也有人认为是各取所需,并无不妥。有地产界人士指出,可能是最近市中心新公寓呎价升至近3,000元,有人希望发展商收地改建公寓,才会叫如此高价。 叫价比估价高逾半出售的独立屋,位于巴克莱街(Barclay St.)1500路段,邻近日落海滩(Sunset Beach),楼高两层,有地库,屋里面积约2,500平方呎,有4间睡房及3个厕所,1922年建成,至今已经96年。而土地是33呎乘131呎,两旁一边是城市屋,另一边是公寓。据卑诗估价署资料,该物业在2015年10月以280万元买入,去年7月的估价是345.6万元。 西端街坊意见两极化 该房屋最近在市场放售,叫价为698万元,比估价高出352.4万元。地产广告上称该屋:“地点,地点,地点”,又指是“投资好机会”。该区现时被规划为RM-5,容许新建房屋容积率(floor-space ratio)为1.5,保留房屋及在屋后扩建的最高生活空间(Living Space)可达6,484平方呎。 记者周二到访该屋,曾经敲门但没有人应门。记者在附近逗留一段时间,见到大部分街坊经过时都会停步打量该屋,有人更问记者:“这就是700万元房屋吗?”其中一女邻居表示,她在该区居住了40年,是看到新闻才知道这幢房屋以近700万放售。她摇摇头说:“这是不对的。”另一位男街坊则笑笑说:“这就是资本主资,你可以做什么?”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好事。住在该屋对面的伊利亚(Iyla)说:“业主,发展商,政府、将来(重建后)的住客,都可以得益,为什么不是好事。”他承认,这会推高楼价,但说附近的业主都可以得益。 地产界称或可改建公寓 卑诗省华人地产专业协会会长谭清华表示,最近温市中心的新公寓呎价升至2,000元至3,000元,顶楼Penthouse更高至4,000元,令不少人都找市中心的土地。他指出,巴克莱街这幅土地虽然不大,但如果结合附近其他屋地,也有可能改建至密度较高的住宅。他表示今次叫价是有些“不寻常”,有可能是附近屋地已经卖出,剩下这块土地,才会叫价如此高。

Landmark on Robson 铸就核心地标豪华公寓

■ 饱览270度都会海港景色的Sky Terrace。   位处温哥华最核心地段洛逊街,一宅难求,加上奢华享受更是绝无仅有。 Asia Standard Americas看准形势,在前身Empire Landmark Hotel的原址,打造名宅地标。日前在洛逊街举行 “Landmark on Robson” 的示范单位发布会,发展项目公寓户型由1房至3房,最小面积584呎至3房1,623平方呎的标准单位,以及2,631呎至8,200平方呎的特色单位,低层一梯六户,高层大单位则以一梯四户所组成,单位总数237个。   每户均拥有Sky Terrace可享270度无敌都会海港景色。 Sky Terrace特色露台,在单数楼层与双数楼层均不相同,勾勒出错落有致的外观线条外,更形成特高双层露台间距,由Coal Harbour至English Bay一带的港口景色,尽入眼帘。而顶层特色“天池屋”,更独享奢华私家泳池,置身海天一色之间。   荟萃国际顶级团队 注定奢华 除了占尽先机,幕后团队更显非凡,PDP London的 David Hoggard作为英国皇室御用建筑商,曾经将爱德华王子的住所翻新后更成为全球最高价值物业之一。由本地建筑大师Mark Thompson所带领的建筑设计师团队,熟悉温哥华。     加上国际获奖无数的日借室内设计名臣Atelier Ikebuchi带来的简洁线条设计,演绎生活艺术。由尊贵的18,000呎会所,到开扬的空中庭园,以至家居布局及精致设计,一丝不苟的奢华美学,绝对值得拥有。   大温楼价相对全球依然偏低   发布会内,发展项目特约代理Magnum Project主席王剑不讳言项目针对全球买家,他说:“环顾全球楼市,大温呎价仍远不及东京、纽约、巴黎、香港等国际城市。作为投资或移居的选择,在欧洲的安全问题、美国不友善及英国脱欧的不稳定性等问题相比之下,相信豪客选择落户温哥华的机会大增,从而看好大温楼价升势。”  他又指出,自从海外买家税自前年8月实施以来,无论楼花项目的销量及海外买家的比率持续上扬。最后,他补充说:“对于市中心以至整个大温的楼市升幅是大胆进取。”   地址:1400 Robson Street,...

辣招反令租屋市场紧俏 宜考量业主压力防短炒

本报记者 多伦多华人地产专业协会副会长吴树声指出,安省去年推出的辣招经市场消化后,现今所起作用不大,但联邦借贷压力测试将目标订在额外加2%是太高,令上消费者因难借钱减低他们置业机会﹔他提到租务管制为加租设下1.9%上限,作为业主需面对约3%或以上的成本增加,反变相令租务市场更见紧绌,盼政府正视业主的苦况。 谈到多伦多地产局昨就大多伦多地区杜咸区楼房分析举行高峰会,本地地产业界资深从业员吴树声认为,受到政府各项政策影响最大的区域,相信是多伦多市及约克区、杜咸区及咸美顿市等楼房新兴城市,其楼价始终较低,在此地区借贷按揭难度相比多市及约克区来说,不算太高。 借贷压力迫置业者放弃 他认为安省去年4月推出16项为楼市降温辣招,在过去近一年时间,已逐渐为市场所消化,目前此对楼市之影响力不像初推出时般严重,反而是联邦政府在今年推出的楼房按揭借贷压力测试新政策,要求申请银行按揭者,必须通过现行按揭率额外加2%的标准下,导致颇多有意置业人士,尤其是欲“更上一层楼”人士,因为不能通过压力测试,借不到钱而被迫放弃置业计划。 吴树声认为要解除置业者心理障碍因素,联邦政府或应以合理利率作为按揭压力测试准则,现行在按揭利率额外加2%作为压力测试基准,门槛确是太高,业界经过研究后认为,在现行按揭上额外加0.75%,其实更符合现实与合理。 他称省选即将到临,各级政府所担心的是本国楼房市场吸引了短炒投机者,令本国楼房出现泡沫,吴树声认为政府与其采取一刀切方式,为楼市降温,倒不如采取针对性政策才更有效,如向一些购置楼宇仅1、2年便将楼房转售的业主,收取更多资本增值税,遏止短炒猖獗。 谈到有省选候选人提出解除本省租务管制上限,吴树声指本省多个城市,包括多伦多市都坦言,要找可租住单位非常艰难﹔他称对业主而言,受安省租管规定,租金升幅不能超越1.9%,然而多市地税增长需2.9%,其他城市更不只此比率,而共管柏文管理费增幅动辄10%左右,作为业主可增收的租金,根本不能盖过成本支出,使业主索性将楼房出售,然而租客受保障之权力颇大,也令投资者甚是烦恼。他指在诸多租务限制下,业主们离开了出租单位的租务市场,政府政策反令本省租务情况更趋严峻,这是政府应该正视之事。

头两月多伦多房价稳销量跌 下半年或将反弹回升

■■多伦多地产局主席塞林诺斯期望各级政府制订楼市政策时,应谨慎及顾及市民利益。TREB推特 本报记者报道 向为本国楼市火车头之一的大多伦多地区,今年起多个有关楼市数据,均显示今年头两个月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多伦多地产局昨举办有关杜咸区楼市分析的高峰论坛,指出联邦及省府的楼市降温招数,确令不少有意置业者宁选观望不敢入市,但业界相信政策影响仅属暂时,预计今年下半年,尤其人口稠密地点,楼市会有所起色。 多伦多地产局分别就大多伦多地区不同地点的楼市走向,举办多场经济高峰会,与业界人士讨论联邦政府与安省省府各项为楼市降温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力﹔地产局指出本国民调公司曾就有意置业者对今年楼市趋向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潜在置业者在去年曾表示,鉴于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他们在今年置业意欲减低,受影响的是整个大多伦多地区,杜咸区(Durham Region)也不能幸免。 地产局指准置业者明显受到联邦政府楼市按揭借贷压力测试新政策,以及安省16项为楼市降温的辣招的心理影响,减低置业意欲,数字也展现了今年头季楼市确难与之前数年相比﹔不过地产局认为这些心理影响仅属暂时,地产局分析指今年下半年,当市场消化联邦政府压力测试新政策等的影响后,预计楼市会反弹。 多伦多地产局形容,根据数据分析,虽然大多伦多地区楼房成交量,不及去年同期般活跃,但楼房价格没有因楼市暂时冷却而下跌,反而趋向企稳,共管柏文单位价格甚至有所上扬,令地产局相信本国尤其人口密度较高的大城市,由于供求情况持续,这些城市的楼房市场下半年有望见升。 安省省选将于6月举行,多伦多地产局主席塞林诺斯(Tim Syrianos)指出,楼房政策影响不同阶层市民生活,对居于大多伦多地区市民尤甚﹔他期望各级政府制订楼市政策时,应谨慎及顾及市民利益,并应从促进就业、经济增长及政府收入等各方面考虑,以取得平衡。 盼省选候选人提楼市政纲 地产局指受到楼市带动的经济,不单是楼市本身,周边的建筑业、材料运输业等均受楼房市场的直接影响,去年大多伦多地区有逾9万宗楼房成交,其中1.1万宗是在杜咸区内,为该区带来数以亿元计经济活动量,缔造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 地产局期望新一届省府,能顾及安省新移民与人口持续增加,楼市需求甚殷,从而制订对民有利政策,并希望竞逐省选者应考虑多些与楼市相关之政纲。

加国没保险按揭 1月同比涨近2成

本报讯 随着当局收紧住宅按揭规定,加国房地产市场冷却,但是有报告指出,加国1月份没保险按揭反而增加,达到8年来高位。 由今年1月1日起,本国收紧住宅按揭规定的《住宅按揭贷款指引》,又名《B-20指引》,规定首期支付20%或以上而没有按揭保险的买家,必须接受压力测试,即要求银行在批给申请者按揭时,在申请的利率基础上再加多2%计算,确保他们在利率上升时仍然有能力供款。部分无法在一线银行取得贷款的申请按揭者,只好向其他机构寻求贷款。 受保房屋贷款降6.5% 在新规定实施后,本国房屋销售已连续两个月出现下跌。 然而根据金融机构监理办公室(OSFI)的数据,在今年1月,本国无保险按揭市场达到8年高位,不需要保险的按揭比一年前上涨19%,占本国受联邦监管银行房屋贷款1.13兆元(约8,640亿美元)中大约53%。 数据又显示,受保房屋贷款比一年前下降6.5%。 鉴于美国房地产市场在10年前出现崩溃,加国政府于是采取措施,减少本国纳税人因为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而要承受的风险。 自2012年以来,无保险按揭贷款占本国房屋贷款的份额越来越大。 不过,数据显示,房屋按揭量继续放缓,银行指较去年1月增加5.3%,但低于5月份近期高点的6.6%。

现代建筑梦幻旅程 – 艺术生活博物馆

■ 门面阔度达20呎,比一般城市屋阔落。 图文:龙华琛 部分图片由Gryphon提供 走进Gryphon Musée的空间,有如置身一场现代艺术建筑梦幻旅程。步入大堂,所看见的并不是楼盘模型,亦非金碧耀眼的展销厅,而是让人驻足宁静的艺术空间。一座独有雕塑,配以射灯折影,在色系相同的圆拱弧形背景环抱下,也能勾划出雕塑作品 “Let's Fly” 的线条美感。     作品来自台湾雕塑家Yen-Lin Hsueh的「舞蹈系列」,厚实的体态趾高气扬,芭蕾舞蹈形态定格捕捉,实而不华的青铜颜色,暗黑中的亮丽,正好象征发展商Gryhpon锐意在温哥华打造独有细致品味。   两大本地艺术家坐阵 眼晴之旅才刚开始,转入大厅后更是焕然一新,「L型」曲尺型大厅一边是艺术展览,另一边则是城市屋示范模型。 Gryphon Musée定期会有不同主题的艺术展览,今次主题是「Urban Landscapes」,主办单位希望将温哥华的都市景色,用画作延伸至室内空间。一眼望通的走廊,两旁挂满两位获奖无数的本地艺术家Andrew McDermott及Jeff Wilson的画作。两位生于欧陆大地的画家,年青时移居加国,融入不同文化。   虽然两位艺术家画风不同,但同样颜色艳丽,在对比色的平衡下,丰富之余层次分明。 Jeff画作多以相机将瞬间捕捉,再以个人风格润饰。他的画作包括人像、动物、大自然等,众多个人系列里,曾用 “Vancouverism” (温哥华主义)做主题,而“Sign of the time” 及「Back in the Eastside」的部分作品更成为今次展品。同样是讲师兼加拿大艺术家联会前主席的Andrew,他的城市景色帆布油画,多以和暖或中性抽象起笔,然后赋予构图及颜色,个人风格强烈,宽阔景致带点蒙胧美。     Gryphon销售及市场副总裁Carmen Tsang表示,非常高兴可以与两位本地艺术家合作,集团虽然销售房地产,同时亦积极鼓励艺术文化。为支持本地艺术家,无论今次或以后举办的展览,Gryphon Musée均不收取场租或佣金,以推动艺术发展回馈社区。   新推城市屋...

卑诗今年房销跌7.5% 需求力撑明年量价齐升

■CREA预计,今年全国的房屋销售量将下跌7.1%,主要是卑诗省和安省市道放缓。 星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报道 打击楼市措施见效市道放缓 联邦政府收紧房屋贷款的措施对楼市的影响较预期为高。加拿大地产商会(CREA)预计,今年全国的房屋销售量将下跌7.1%,主要是卑诗省和安省市道放缓(详附表);明年安省的大幅反弹,将带动量价齐升。 加拿大地产商会指出,全国很多地区对房屋的需求有相当的支撑力,但不敌各种打压政策。 去年公布新房屋贷款规定在今年1月实施,令不少买家赶在去年下半年提前买屋,导致去年12月成交量激增之后,今年头两个月交投量急跌。 全国半数省份楼价仍升 卑诗省和安省政府的辣招,联邦政府的房贷压力测试,再加上利率调升,都已对楼市造成很大影响。卑诗省又再进一步推出冷却房地产的政策,以及市场预期银行利率将会继续调涨,令买家面对更沉重的负担。 因此,今年上半年的房屋销售滑落,到下半年才回轻微反弹。 地产商会预测,今年全国房屋的总成交量为479,400间,较去年减少7.1%;平均价格也下跌2.3%至498,100元。不过除纽芬兰省大跌2.7%,以及西部3省和安省屋价也滑落之外,全国有半数省份的楼价都上升。 全国平均屋价下跌,是因为卑诗省和安省的成交量减少;而卑诗省和安省楼价滑落,也主要是受温哥华和多伦多高价位物业销售放缓所影响。 2019年的房地产市道将延续今年下半年的反弹,全国成交量回升至496,500间;平均价格也上升3.1%至513,300元。地产商会认为,卑诗省和安省的经济和人口增长,令市场上对房屋有相当大的需求,但今年的成交量却锐减,明年温哥华和多伦多的市道活跃,将推高卑诗省和安省的屋价。

按揭新例影响2月房屋成交量 价格依旧持续攀升

■ 卑诗省2月份房销量较去年同期回落5.7%。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报道 卑诗地产协会(BCREA)周三发表的最新报告显示,受到按揭规例措施影响,2月份房屋成交量较去年下跌5.7%,但楼价却继续攀升,按年上涨8.8%,其中大温区则录得6.8%的温和升幅,而菲沙河谷区(Fraser Valley)屋价劲升超过两成(见附表)。 卑诗省在2月份透过电脑盘(MLS)售出的房屋数目,有6,206个单位,较去年同期的6,579个减少5.7%。其中大温区易手数量有2,241个单位,较一年前的2,461个单位下滑8.9%。 BCREA首席经济学家缪尔(Cameron Muir)表示,自从联邦金融机构监督办公室(Office of the Superintendent ofFinancial Institutions Canada,简称OSFI)今年1月收紧按揭规例后,本省房地产交易经季节调整下挫超过26%。 以往,在当局推出楼市“辣招”后,对市场需求产生的负面影响一般会持续4至7个月,其中以在措施“出台”后第3个月的影响最明显。 屋价方面,今年2月,卑诗省平均屋价为748,327元,较去年同月升8.8%,其中大温平均屋价由去年2月的995,583元,升至今年2月的1,063,494元,升幅为6.8%。全省屋价升幅最明显的地区是菲沙河谷区,2月份平均屋价达761,446元,按年上涨22.9%。 在成交额方面,全省上月房屋销售总额达到46.4亿元,比去年同期录得的45.3亿元,微升2.6%。至于大温区方面,今年2月份房屋成交总值达23.8亿元,比一年前下跌了2.7%。

报建楼盘过百建成数目寥寥 投资Condo勿要太冒进

人人都说,2017年的加拿大楼市,已进入“公寓时代”,只要是Condo单位,即使是几年后才入伙的楼花,总可看到络绎不绝的购买人潮。有统计指出,单是2017年,大多地区便有破纪录的105个Condo楼花预售项目推出,全新的Condo单位年销量超过3.5万个。但与此同时,于2017年完工的单位亦跌至5年新低,只有6成能够按计划如期交楼。 有留意各大媒体有关地产广告宣传的话,应该不难发现,2017年Condo市场异常热闹,发展商狂推新盘,几乎每星期都有楼花开售。 地产市场研究机构Urbanation在最新一份分析报告中便指出,去年整个大多地区共有105个Condo楼花预售项目推出,数量多至打破历史纪录,合共为市场注入32,435个单位。此外,2017年全新Condo单位销售量,亦达到历史新高的35,074个,比2016年的26,893个多出3成,亦比10年平均每年约2万个高出75%。同一年,二手Condo单位成交量只有23,907个,比楼花销售量少近5成。纵观整个大多地区的楼花销量,以905地区最为旺场,占去年所有销量的38%。 事实上,去年楼花预售如此热闹,还是多得发展商落力推盘,而且当中更有破纪录的19个大型发展项目。 这些大型项目都拥有500个以上Condo单位,再配合强劲的投资意欲,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入市购买,去货量理想。到了年尾,84%预售单位被买家吸纳,这个比率也是历史少见的高位。 投资出租带动销量 地产资讯公司Altus Group在多伦多地产局的《年度市场前景报告》(TREB Market Year in Review & Outlook Report 2018)中发表数据时亦指出,单是2017年1月至11月的新建Condo(包括在低、中、高层建筑、阁楼、层叠式镇屋的Condo单位)总销售量,已经超越了2016年的全年纪录。Condo需求,主要来自三组买家,当中包括小投资者购买单位作出租用途,成为大多地区租务市场的主要提供者。还有本来想购买单住户家庭房屋,但只能负担购买Condo单位的真正用家。此外,也有一些追求Condo生活方式、享受住户设施的传统用家。以售价来看,这些新盘平均呎价要795元。到了第4季度,平均呎价达到876元,与去年同期比较升了35%。如果Condo新盘位处多伦多市中心,呎价更高达972元均价。就算是未卖出的货尾,到了年底,标价已是1,079元一呎,首次超出了千元大关。 由于买家购买意欲强劲,到了年底尚未卖出的单位只剩不到8,000个,库存量减少了26%,与过去两年比较亦下跌了58%,但售价却高出了35%。新建Condo单位库存量之低,是自1999年以来未有出现过的低位。Altus Group的数据亦指出,截至2017年11月,市场上可供购买的Condo新盘,库存量不足3个月,这亦是道致新盘价格不断飙升的主要原因。如果要抒缓价格继续上调的压力,库存量至少要达到9至12个月。   旺场背后存隐忧 虽然从以上一大堆数字看来,Condo新盘市场一片好景,但当中其实存在一些隐忧与不明朗因素。Urbanation预计,新盘市场在2018年仍然旺场,但买家应该小心入市,更要有延期收楼的心理准备。因为发展商也要面对发展计划审批延误或不明朗等局面,正在施工的项目,也可能出现资源紧绌的限制。 建筑业界指出,去年建筑成本出现双位数字的增长,未来也有机会面对发展税增加及高地价的影响,从而道致发展商以更审慎的步伐来推出新盘,以确保卖得目标价钱。 完工率跌5年新低 根据Urbanation的统计,有三分之一在2016年推出预售的Condo单位,直到2017年底仍未动工。至于在2017年推出预售的单位,少于一半是已获得所有审批文件。在新盘楼花卖个满堂红的同时,去年完工交楼的单位只有13,513个,即约6成左右能够如期交楼,完工率跌至5年新低,比2014至2016年平均19,617个单位完工量,减少了3成。不过,目前正在施工兴建的单位,已回复以往高位,达58,900个,相信未来3年的完工量将有所上升。 预计可于2018年交楼的单位会有22,395个,2019年有25,124个,2020年则有28,432个。但是,从以过往经验来看,每年实际交楼单位数量,都会比预期的少7,000个左右。该机构估计,2018年Condo投资者仍然活跃,主要是受惠于已完工项目的回报相当理想,楼价继续增长,租金升幅快速等利好因素。据统计,于2017年完工的项目,单位重售价格比预售时的价格,平均高出42%。而大部份新建Condo单位放到租务市场后,都能产生正现金流,当中已计算了8成按揭的供款额、管理费及各种税项等成本支出。 尽管如此,在持续上扬的高楼价、租金加幅受上限管制、房屋按揭利息增加、更严格的按揭审批等影响下,投资者今年应该收敛过往进取的投资心态。

兰里公寓单位频转售 骑警证实展开调查

■ 默里维尔屋公寓项目早已落成,但因诉讼而业主暂时未能“收楼”入住。网上图片 综合报道 兰里骑警证实,已介入调查被指单位遭多次转售的一个公寓地产发展项目。同时,涉事地产发展商正面临引渡至美国受审的命运。 据素里区报《Surrey Now-Leader》报道,兰里骑警发言人拉吉(Holly Largy)表示,目前仍在调查阶段,未有任何疑人。 兰里镇名为“默里维尔屋”(Murrayville House)的公寓发展项目,位于兰里纪念医院(Langley Memorial Hospital)附近,由温市地产发展商钱德勒(Mark John Chandler)及其名下的纽马克集团(Newmark Group)兴建。可是,该楼盘的44个单位被指多次出售,31个单位两度出售,12个单位先后3次出售,另有一个单位更多达4次。 发展商被指转售单位获利1,220万 上述公寓项目一批楼花买家正在入禀法院,控告发展商违反买卖合约,把公寓单位再转售予第三者,从中获利1,220万元。 不过,发展商方面却指出,双方所签署的合约属于资金借贷性质。 钱德勒因涉及美国一个“烂尾”公寓发展项目,被法院下令遣返美国受审。他已就遣返令提出上诉,目前获准以50万元保释。

大温地区地产持续炙热 廉租屋问题更加棘手

■ 低陆平原区去年商业物业成交量,减少约一成。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大温地产局(Real Estate Board of Greater Vancouver,简称REBGV)周一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2017年低陆平原商业物业成交量,较去年回落约一成,但销售总值则按年攀升近一成五。 REBGV公布的商业物业报告《Commercial Edge》指出,2017年低陆平原商业物业成交量有2,591宗,比2016年下跌10.4%,但比5年平均数则上升1.1%。至于销售总值约达157亿元,比2016年录得的137亿元,上升了14.5%。 REBGV主席奥迪尔(Jill Oudil)分析,经过2016年录得纪录水平后,去年低陆平原区的整体商业物业市道,略见降温。 不过,大温本地经济表现保持稳健,加上就业继续增长,有助交投总额持续上涨。 多户住宅用地成交总值升17% 其中商业土地成交去年录得1,061宗,按年减少11.3%。总值则达87亿元,较对上一年上升15.5%。 办公室及零售物业,2017年录得的成交量有888宗,比2016年回落3.8%;至于成交总值则达 44.64亿元,按年上升15%。 工业用地方面,2017年成交量有527宗,较一年前下跌15.8%;而工业地销售总值则为 12.38亿元,按年微升3%。 至于去年低陆平原的多户住宅用地,成交量则有115宗,按年减少21.2%,成交总值则攀升至13.24亿元,比2016年增加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