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13:38:42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华为

聆訊前一夜 孟晚舟住處保安嚴密

资料图片。孟晚舟位于西28街的住所 星岛都市网综合报道:孟晚舟被要求将于今天3月6日加西时间上午10点(加东京时间3月6日下午1点)在温哥华出庭,按照上次庭审的计划,法官会在今天宣布司法部长的决定并确定引渡听证会具体日期。 据香港《苹果日报》报道,在孟晚舟聆讯的前一夜,孟晚舟在温哥华的住处(W. 28th Ave.)戒备森严,别墅的前门、侧门及后门等均有保安公司的防弹汽车停泊,门口还有保安驻守,同时有一私家车绕屋巡逻。保安还不允许记者用闪光灯拍照。此别墅共两层,报导说,当时第一层楼亮着灯,但卧室并未亮灯。别墅外也未见其他媒体记者到场。 房产都以孟晚舟丈夫刘晓棕登记 据孟晚舟保释聆讯内的供词披露,温哥华西区有两处豪宅与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家人相关,其中一处位于富人聚集的桑那斯区。两处房产都以孟晚舟丈夫刘晓棕(Xiaozong Liu)相同的名字登记。 这两处温西豪宅,一处位于桑尼斯区(Shaughnessy)的马修路(Matthews Ave.),一处位于登巴区(Dunbar)的西28街(W 28th Ave)。 根据卑诗田土厅(BC Land Title)登记的纪录,两处房屋都登记在Xiaozong Liu的名下,这个名字与中国媒体确认的孟晚舟丈夫名字刘晓棕相同。 记者曾翻查资料,马修路的房屋是在2016年以1,500万元成交。位于西28街的豪宅院子打理良好,前院还装饰有草坪家具。房屋附近有著名私校St.George。房产交易文件显示,刘晓棕于2009年以270万元购入温市西28街的这套房屋成为业主。 ■位于温哥华西28街的豪宅。冯瑞熊摄 3月1日,孟晚舟对加拿大联邦政府、皇家骑警(RCMP)和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提出了民事诉讼,指控这些单位去年12月1日在温哥华国际机场拘捕她前,对她非法搜查和审问,过程“严重违反了她的宪法权利”。熟悉引渡程序的温哥华移民律师李克伦(Richard Kurland)表示,该民事诉讼若能证明拘捕孟晚舟违反了她的宪法权利,最终可令法官撤销整个引渡聆讯。他估计孟的律师团将尽全力避免孟被引渡。

暫停進口一加國企業油菜籽 中國外交部回應

3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称,加拿大外长弗里兰近日表示,中国海关总署取消一家加拿大企业对华出口油菜籽的资格令人担忧,称“我不相信这有任何科学依据”。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对此,陆慷表示,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政府做出上述决定肯定是有根有据的。经了解,近期中国海关多次在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中检出了危险性的有害生物,其中一家企业出口的油菜籽检疫问题尤为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海关根据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做出了暂停进口的决定,这完全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加拿大作为全球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最大的油菜籽和菜籽油出口国,相信也一定能够明白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道理。那么同其他任何国家 一样,中国政府也需要保障自己国民的健康和安全。

華為CFO孟晚舟被捕專題全追蹤

华为孟晚舟被逮捕事件专题全追踪

孟晚舟起訴加拿大政府 或有三大原因

杜鲁多关注康明凯和斯帕弗,被指试图窃取中国国家机密的指控。星报 本报综合报道 中国拘捕的两位加拿大人——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周一被指称试图窃取中国国家机密,加国总理杜鲁多表示关注,亦批评中国继续对两人的拘留。杜鲁多称这是不幸的事件,而“加拿大人的安全和保障,永远是政府首先要考虑的事”,但不会影响孟晚舟引渡案。有学者认为,“中方是要提醒加拿大,康明凯和斯帕弗是人质”。 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去年12月在加拿大被捕之后,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凯及商人斯帕弗,随即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在中国被捕。中方官方新华社周一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康明凯窃取、刺探国家秘密和情报案侦办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其行为涉嫌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和情报,并指斯帕弗向康明凯提供情报。 据新华社报道,康明凯自2017年以来,经常持普通护照和商务签证入境,通过中国境内的关系人,窃取、刺探中国敏感信息和情报。斯帕弗是康明凯的重要情报关系人,向康明凯提供情报。康的行为涉嫌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和情报,已严重触犯了中国法律。报道没有透露“境外”指那个国家。 中国发言人避谈双重标准 加拿大联邦司法部上周五正式启动引渡孟晚舟的程序后,中国似乎进一步反击。杜鲁多除了对中国当局的行为表示遗憾外,也强调这不会影响加拿大政府继续孟晚舟案的引渡程序。他说:“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我们将确保法治得到充分尊重,我们将以适当和严格的方式完成这些程序。” ■■有学者认为,康明凯(左)和斯帕弗(右)成了中国手上的人质。加通社 康明凯和斯帕弗自从去年12月10日被拘捕至今,连律师会面权都被剥夺,仅能一个月见一次领事官员;反观孟晚舟早已保释出狱,可住在自己家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周一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上被问到,这是否为双重标准?陆慷没有回应问题,只说:“中国已严格履行中加领事协议所规定的应尽义务。”但提到孟晚舟控告加拿大政府,陆慷则说:“加拿大政府严重侵犯了她的合法权益,构成严重的政治事件。”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前加拿大驻华大使马大维(David Mulroney)称,这是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可悲的是,这是可以预期的。每一步,中国都会对加拿大所做的事情进行一种奇怪的模仿”。 康明凯为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简称ICG)工作,该组织专注于解决冲突,并否认参与间谍活动。 ICG主任波普(Hugh Pope)说:“康明凯为危机组织所做的工作完全透明公开,所有跟随他工作的人都可以证明。对他的指控是无根据的,也是不公平的。” 马大维:二人命运系于孟案 因为孟晚舟案进入正式引渡程序,马大维认为,中国官员可能会加大对康明凯和斯帕弗的施压。“我认为中国会做出很多努力,来鼓励他们承认他们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们将被反复提讯质问他们遇到的人,他们会被告知,如果他们承认什么,他们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宽大处理。” 加拿大智库麦克唐纳-劳里埃研究所(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促进加拿大海外利益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伯顿(Charles Burton),接受《星报》访问时说,就在加拿大决定继续推进引渡孟晚舟的程序后,康明凯和斯帕弗就被指窃取中国国家机密,这显然不是单纯的巧合。 而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专门研究中国法律的教授克拉克(Donald C. Clarke)表示,新华社选在这个时间点宣布此事,用意很明显,“它是要提醒加拿大,康明凯和斯帕弗是人质”。 另外,前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Guy Saint-Jacques)表示,中国司法制度和加拿大相差甚远,中国司法不独立,如果在中国面临指控,99%将被判有罪。 马大维也说,康明凯和斯帕弗被中国视为可以成为孟晚舟案讨价还价的筹码。但悲惨的是,两人可能被判终身监禁,甚至死刑,这完全取决于孟晚舟引渡案的结果。

中方不允許被拘加拿大公民見律師?外交部回應

本网报道,2019年3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就被拘加拿大公民的问题给予了回应。 记者提问:华为公司孟晚舟女士的律师已经对加拿大政府、警方等部门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机场无理关押孟长达3小时,并称加方所为侵犯了她的宪法权利。中方是否支持孟晚舟对加方的起诉? 答:关于孟晚舟女士和华为公司所采取的法律行动,建议你直接向华为公司去了解。 中国政府在孟晚舟事件上的立场非常明确。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滥用其双边引渡条约对中国公民采取强制措施,这是对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的严重侵犯,也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我们再次敦促美方立即撤销对孟晚舟女士的逮捕令和引渡请求。我们敦促加方立即释放孟晚舟女士,让她平安回到中国并切实保障她的合法正当权益,避免错上加错。 追问:一方面,孟晚舟对加方提起了诉讼;另一方面,中方不允许康明凯和迈克尔会见律师。这难道不是“双重标准”吗? 答:你所提到的两个加拿大公民的案子,我和我的同事都已经明确说过,中方严格履行了《中加领事协定》的义务。 同时我想你已经知道,康明凯和迈克尔这两个加拿大公民是因为涉嫌从事了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中国有关部门依法对两人采取了强制措施。相信你非常清楚,同世界其他国家处理此类涉及国家安全案件的作法相比,中方作法并没有什么不同。 追问:那你能否证实这两名加拿大公民有无被允许见律师? 答:我刚才已经说过,中方依法向加拿大方面进行了必要的领事通报,履行了《中加领事协定》的义务。

孟晚舟律師就起訴加拿大政府發聲明:加官員多次違法瀆職

3月4日上午消息,孟晚舟律师就起诉加拿大政府发声明,称律师代表孟晚舟女士向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针对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加拿大皇家骑警和加拿大政府的民事诉讼通知书。案件正在审理中,目前没有进一步评论。   诉讼书称,孟女士宪法权利遭到严重侵害,2018年12月1日孟女士在温哥华国际机场被拘留、搜查、审讯时,加拿大政府官员多次违反法治,就公职人员渎职和非法监禁寻求损害赔偿。   央视新闻报道称,北京时间今日早间,据当地媒体报道,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女士的律师团已经对加拿大政府、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和皇家骑警(即联邦警察)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未告知她的情况下,就对她进行逮捕、搜查和审讯,这些做法都侵犯了她的宪法权利。   孟晚舟是2018年12月1日在乘飞机过境温哥华的时候被加拿大警方逮捕的,加方是按照美国的要求和加美引渡协议实施逮捕的,她目前已经获得保释,将于3月6日出庭,加方法庭将对是否允许美国引渡她进行听证和裁决。   以下为律师声明全文:   孟晚舟女士律师声明   加拿大时间2019年3月1日,律师代表孟晚舟女士向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针对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加拿大皇家骑警和加拿大政府的民事诉讼通知书。诉讼书称,孟女士宪法权利遭到严重侵害,2018年12月1日孟女士在温哥华国际机场被拘留、搜查、审讯时,加拿大政府官员多次违反法治,就公职人员渎职和非法监禁寻求损害赔偿。起诉书中已说明了相关情况,案件正在法院审理中,目前没有进一步评论。   On March 1, 2019, a Notice of Civil Claim was filed in the British Columbia Supreme Court on behalf of Wanzhou Meng against members...

接二連三?又一美國名校終止與華為的合作

综合报道 “又一所大学终止与华为的合作。”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日前宣布切断与华为之间的联系,不再接受华为的捐款或与之进行科研合作。美国之音网站称,这显示出美国政府对华为的诉讼正在引起美国教育界的警惕。而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渲染华为5G技术的“威胁”,其实仍出于对中国军事和经济实力上升的担忧。 明尼苏达大学校报上周援引该校负责科研的副校长克莱默发表的一份备忘录称,明大将不再接受华为的捐款,不再与华为签订研究合同,且不再批准与华为开展资讯交流。报道称,华为通过对明大基金会进行捐赠资助科研项目,该公司上月遭到美国司法部的多项指控。美联社报道称,此前已有大专院校停止接受华为的捐款或停止采用其设备。明大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康斯坦茨认为,该校的决定是不同寻常且严肃的。 此外,明大近期还宣布将在学期末关闭该校的孔子学院。明大校报在相关报道中提到,去年8月通过的美国“国防授权法案”中的相关规定,对明大关闭孔子学院有直接影响。 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3日表示,企业对大学的捐助在美国本没什么大问题。苹果、亚马逊等其他高科技公司在美国高校进行专门投资、捐款,校方都认为是好事,但现在中美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已被上升到要从安全竞争角度考虑。 《环球时报》引述李海东表示,如今美国高校首先考虑的不是这些捐款能否改进当地的科研水准、教育水准,而是先考虑这些捐款是否有干扰美国民众生活方式的意图,这使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复杂。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3日则表示,美国大学因政治原因拒绝中企捐赠,可能导致美国的科研和高等教育机构分化。这些机构如今已进入需要依赖全球化的阶段,而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涉及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專家早算到此招 孟晚舟引渡案可能拉鋸10年

温哥华律师、引渡案专家博廷(Gary Botting,图) 综合报道 全球关注的华为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引渡聆讯,周三(3月6日)才在温哥华卑诗最高法院开庭,但孟晚舟在上周五已出招,指控加国政府及边境服务局的部门,以拘捕程序不当与侵犯其宪法权利,提出民事索偿。 可打至加拿大最高法院 本报在上月9日和10日分别刊出数篇专题特稿,有法律界学者与精通引渡官司的加国律师已为本报分析,孟晚舟的引渡案有机会纠缠数年,甚至超过10年,其中拥有20多年执业经验的温哥华律师、引渡案专家博廷(Gary Botting,图)称,孟晚舟的代表律师除可主攻政治因素影响案件外,还可质疑美方临时拘捕令及加国执法者配合拘捕的程序不当。后者的分析,与孟晚舟的提诉行动不谋而合。 此外,博廷当时估计,引渡案若打至卑诗上诉庭,可能需要数月至两年。任何一方不满上诉庭判决,也可往加拿大最高法院要求终审判决,此过程由排期、下令聆讯、直至最后判决,将是漫长的程序。博廷说,孟晚舟案若任何一方都选择不放弃,诉讼将可能长达10年。 孟晚舟本月初提出民事诉讼,令官司更为复杂,卑诗最高法院一方面要处理引渡聆讯,另方面又要审理她的民事索偿,相信司法程序会原估计更多。 不过,据加国《引渡法》第14条明确规定,联邦司法部长为是否批准引渡的最终及唯一决定者,因此,博廷呼吁司法部长承担责任,不要将责任推诿给司法副部长或属下职员。

孟晚舟反控聯邦政府 不當拘留侵憲法權利

  ■一名男子从华为的标志前走过。路透社资料图片 本报综合报道 中国华为公司首席财务长孟晚舟已对加拿大联邦政府、皇家骑警(RCMP)和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提出民事诉讼,指控这些单位于去年12月1日在温哥华国际机场拘捕她时,进行了非法搜查和审问,过程“严重违反了她的宪法权利”。前加国驻华大使贴文反问了中方,两个在华被捕的加人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去年12月10日被中国拘禁至今,都不能够与律师会面,他们是否也可向中国官员提出类似的诉讼。、 加拿大宪章公民权利节选 上周五提交给卑诗省高等法院的文件中显示,孟晚舟控诉加拿大政府“公职人员的不当行为和非法监禁”。文件中说,在她被拘捕的3小时内,官员没有对她说明原因、没有让她接触律师,这让她感到“精神痛苦、焦虑和失去自由”。 称非法监禁致精神痛苦 美方指控孟晚舟涉嫌金融欺诈和违反美国政府对伊朗的制裁,根据加美引渡法例,加拿大必须配合美国要求而逮捕孟晚舟。上周加拿大司法部正式启动对孟晚舟的引渡协定。 孟晚舟提诉的文件中说,CBSA是在“故意和预先设想下,努力获取关于逮捕她的证据,此举违反了《加拿大自由及人权宪章》中她该享有的权利”。加拿大检察总长、叶姓皇家骑警(Winston Yep)和三名未具名的CBSA官员,都被列名在民事诉讼中。 ■孟晚舟已对加拿大联邦政府、皇家骑警和加拿大边境服务局提出民事诉讼。路透社资料图片 文件中称,这些官员接获逮捕孟晚舟的命令,但故意以常规边境检查为幌子推迟逮捕,以便获得更多的证据。CBSA认为,如果立即逮捕孟晚舟,则什么额外资讯都拿不到,所以不断对她进行盘查后才把她交给皇家骑警,而这些“对原告的拘留、搜查和审讯是非法的”。 长达13页的诉讼文件中并提到,CBSA官员非法扣押了孟晚舟两部个人手机、一部iPad平板电脑和一台手提电脑,并要求她交出密码。官员非法打开并查看电子设备中的内容,并搜索了孟的行李,侵犯了她的隐私权。 文件又称,因为这些官员都受雇于联邦政府,所以联邦政府要负起连带责任。 这些指控尚未获得法庭证实。 探望孟晚舟的访客,须向保安人员登记。图为保安在向一位女访客讲解。本报记者摄 学者指为公关策略 CBSA发言人多瑞恩(Nicholas Dorion)表示,案件已经交由法院审理,因此不会发表评论。联邦司法部发言人则将查问转交由CBSA统一回应。加拿大皇家骑警亦未回应媒体的询问。 美国霍夫斯特拉大学法律学院高级副院长库茱莉亚(Julian Ku)表示,孟晚舟引渡官司和民事诉讼是分开独立的。这起诉讼是她辩称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也可视为是一种公关策略,对外称她遭逮捕是美国和加拿大政府的政治阴谋。 ■2018年5月,加拿大一家购物中心摆放著待销售的华为智能手机。 新华社资料图片 前加拿大驻华大使马大维(David Mulroney)转发了环球邮报的推特贴文,当中反问了中国驻加大使卢沙野:“让我们问一问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在中国是不是也可以对拘捕他们的官员提出类似的诉讼?” 多伦多大学政治学教授王惠玲(Lynette Ong)也说,被拘留的两名加拿大人应该将北京告上法庭,因为中国政府违反了基本的人权,他们连与律师会面的权利都被剥夺,根本没有司法正义。康明凯和斯帕弗自去年12月10日被中国拘禁至今,都不能够与律师会面。至今中国当局并没有公布二人被起诉的罪名,也没有对他们进行公开审讯。两人每月仅有一次机会与领事官员见面。 孟晚舟将于3月6日在卑诗省高等法院出庭,到时法院会订出引渡聆讯的日期。中方事后表示强烈不满,再度指责加拿大司法不公。

中國就孟晚舟引渡聽證表態: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今天下午,加拿大官方宣布正式开始孟晚舟的引渡听证。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随后发布声明,对加拿大司法部的这一决定,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大使馆原文如下: 中方对加拿大司法部就孟晚舟案签发授权进行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孟晚舟案不是一起简单的司法案件,而是对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政治迫害。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加方尽管标榜“法治原则”、“司法独立”,但并不能掩盖其在孟晚舟案上犯下的错误。 从事件所呈现出的明显的政治干预情况看,如果加方真的遵循法治原则、司法独立,加方就应该按照加引渡法的有关条款,拒绝美方引渡请求,立即释放孟晚舟女士。加法庭的最终审理结果将是对加方是否坚持司法独立的试金石。我们将拭目以待。

【華為風暴】加拿大司法部宣布 批准引渡孟晚舟聆訊

加拿大司法部周五下午宣布,批准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引渡聆讯,孟晚舟因涉嫌欺诈指控被美国通缉。孟晚舟将于3月6日下周三出庭,到时法庭将定出引渡聆讯的日期。司法部周五批准就引渡孟晚舟进行法庭聆讯,法官可听取有关是否批准美国引渡孟晚舟到美国受审判的论点,该案件于下周三会返回卑诗省最高法院出席聆讯。加拿大司法部的声明指出,有足够证据让法院决定是否符合两国之间的引渡协议,强调聆讯并不是要裁定孟晚舟是否有罪。法庭有引导判决后,司法部长 David Lametti 最终必须决定孟是否被引渡。中国政府已要求立即释放孟晚舟,并批评加拿大采取行动,认为美国的引渡要求是出于政治动机,但总理杜鲁多坚持认为,加国只是遵循法治而行事。华为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于3月6日,需在温哥华卑诗最高法院开庭。本报日前报道,孟晚舟已聘请7名星级律师组成法律团队应战。联邦司法部长David Lametti日前曾就孟晚舟引渡案发表看法。他表示,最终是否将孟晚舟引渡到美国,他将考虑该案是否涉及政治因素。引渡孟晚舟聆讯深入分析拥有20多年执业经验的温哥华律师、引渡案专家博廷(Gary Botting)说,指控孟晚舟的是美国检控方,若引渡成功,审判将在美国进行,所以加国法庭不会讨论美方证据、证人证词是否真实。博廷说:“孟晚舟引渡聆讯的法庭程序,同加国司法系统中初级聆讯类似,被告方通常不会被允许就证据的有效性提出辩解。”安省律师阿达里奥(Frank Addario)持同样观点,他说美方证据不会遭到质疑,除非孟晚舟的律师提出让法庭信服的理由,证明证据不可靠,这是辩方唯一的理由。至于何种证据能被列为不可靠,因他不了解孟晚舟案美方证据,无法具体分析。不可靠证据有多种,典型例子是证据来自儿童。博廷分析指,孟晚舟律师除主攻政治因素影响案件外,还可以质疑美方临时拘捕令及加国执法者配合拘捕的程序不当。他说临时拘捕令有正常程序,例如某人在德州涉嫌犯下刑事罪,正搭飞机前来温哥华并准备逃去日本。美方知道他两个小时后将在温哥华机场降落,就马上联络渥太华希望协助拘捕。加国执法者获美方临时拘捕令后将此人拘捕,并可扣留最多60天,等待美方引渡请求。博廷说,相信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早知道孟晚舟的行程,并决定在她途经温哥华时拘捕她。一人搭飞机旅途中被捕也涉及伦理问题,因为严格定义来说,孟晚舟还未正式踏上加国领土,美国其实应在她抵达墨西哥后再寻求拘捕她。博廷说,孟晚舟被控罪名包括欺诈、串谋等,引渡聆讯时,加国法官主要考虑这些罪名在加国是否也是犯罪,证据是否可支持指控。孟晚舟的控罪在加国也存在,因此她的律师会主要声称有政治力量介入此案,孟晚舟的人权遭到侵犯。加国司法程序复杂漫长引渡聆讯结束及法官作出裁决后,任何一方可在30天内可向卑诗上诉庭上诉。不过,孟晚舟若最终被判引渡,她可先选择致函加拿大司法部长,声明案件太过政治化,依据《加拿大人权及自由宪章》第44条,以人道关怀理由要求不予引渡,因为美方指控若罪成,刑期可高达30年。司法部长须在90日内作出答复,而且卑诗上诉庭须待司法部长答复后才会受理案件,因此,若两个过程都至最后期限完成,120天已过去。博廷估计,此案若打至卑诗上诉庭,可能需要数月至两年。而任何一方若不满上诉庭判决,可往加拿大最高法院要求终审判决,此过程的排期、下令聆讯、直至最后判决,也是很漫长程序。博廷列举近年较受关注的3个引渡案,他参与辩护了其中两个,3个当事人最终被引渡都耗时接近或超过10年。博廷说,孟晚舟案若任何一方都选择不放弃,诉讼长达10年也不会让人惊讶。(图片:加通社)(编译:T01)

快訊:加拿大官方宣布批准孟晚舟引渡聽證!

据CTV今天下午1点58分的报道:加拿大官方今天宣布,接受了美国对孟晚舟的引渡申请,将正式开始孟晚舟的引渡听证。 加拿大司法部长对媒体表示:“这项决定是在对本案证据进行彻底和周密的审核之后做出的。” 加拿大司法部于1月29日确认收到美国引渡要求,根据法律,确认之后的30天需要做出是否引渡的决定。 英媒体援引法律专家的话表示,加拿大若同意对孟晚舟的引渡,定将本已恶化的中加关系雪上加霜。 下图是1月29日时孟晚舟可能面临的结局: 现在引渡结果已出,她还可以提出上诉或者申请延期。这一过程可能拖延至数月或者数年。 点击这里阅读早前报道复习案情

擔心華為5G潛在安全風險 加拿大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

■■5G是未来移动网络发展趋势。AP Photo/Andy Wong   本报综合报道 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开发建设5G移动网络。有些国家的电讯公司希望使用中国科技公司华为的设备,但也有国家禁止或正考虑禁止。加国原本对华为敞开大门,但随着孟晚舟事件的发展及中国政府的深度介入,一些国家开始担心使用华为设备的潜在安全风险,也包括加拿大。而研究5G问题的专家认为,采用华为设备风险难免,本国实在难以取舍。 多伦多大学芒克国际事务学院(Munk School of Globe Affairs)研究员帕森斯(Christopher Parsons)认为,华为5G网络设备安全风险可能来自几个方面。 忧刻意不修改漏洞 一种可能是这些产品在本国安装后可以进行修改,当华为说需要更新设备硬件时,加拿大就可能不得不同意。另一问题是这些电子产品都有一个操作系统控制运作,操作系统也可由制造者更新,可通过某种修改设立后门。这就意味着他日后不用申请授权也可进入系统,系统中的数据有被锁定、破坏及修改的危险。 人们担忧华为会这样做,不仅因华为与中国军方和安全机构关系紧密,中国也有一项法律,允许政府强迫在中国注册的公司为了国家情报目的修改其产品。 全世界无线网络的基站和路由器理论上说可更新或更换,但不太容易全部更新,但若对网络中特定路由器或设备进行更换则很可能。那可能是一个靠近重要人物或重要位置的基站塔,更换它就像我们在家里换一个灯泡。 帕森斯说,另外所有设备都在软件上运行,就像我们的手机一样。我们都知道安全更新最简单的就是更换密码,这就代表系统会面对安全威胁,我们会不停地发现安全漏洞,并一直修补以抵抗新病毒入侵。 ■■帕森斯。 应对华为安全风险的做法 有时网络安全错误并非出于故意,而只是编码漏洞,这时也需要华为修补。但中国安全部门会说:“不要修,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漏洞,可能可以供我们利用一下。”华为可能就会听从而不进行修补。 首先是完全禁止使用华为设备,最有代表性的是澳洲。第二种是中间立场,例如美国就说:“美国有些网络,尤其是政府服务和情报服务网络,不允许采用华为设备”,但它正向澳洲的立场靠近。第三种人们听说的较少,就是英国模式。它与华为签署协议,允许华为在英国设立研究中心,但需要由政府管理通信的部门监管,但这很难保证不会出现漏洞。 帕森斯说,加国最初政策有些类似于英国模式,美国的政治压力给加拿大造成压力,如果加国采用华为设备,就可能以某种方式干扰或破坏美国系统安全性,因为两个国家网络密切相关。他说加国是否接受华为已不是经济行为,他认为加国私营电讯公司希望购买华为设备只是经济原因,但从安全角度出发,在我们基础设施中安装华为设备不是一个好主意,但最后将取决于政治考量。资料来源: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CI)

美國擴大封殺範圍 盯上華為太陽能

民众在世界移动通讯大会华为展厅参观。新华社 本报讯 美中科技大战并不只攸关5G,如今已开始扩及其他领域。美国一个由两党参议员组成的团体25日敦促美国政府阻止华为公司向美国市场供应太阳能发电机。此外,英国沃达丰公司CEO要美方提供“华为威胁”证据,对此,中方26日回应称,“沃达丰公司负责人的表态有合理性。” 美国11名议员敦促美国国土安全部和能源部阻止华为向美国市场提供太阳能逆变器。这种逆变器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可传输到美国能源公司电网上的电能。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他们在信函中说:“无论是大型光伏系统,还是家庭、校区和企业使用的光伏系统,都很容易遭受网络攻击。我们的联邦政府应该考虑在美国禁止使用华为的逆变器。” 报道称,华为进入美国电力市场相对较晚,但已开发出新一代低成本太阳能逆变器,可以转换、管理和监控家用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能源。 华为研发5G设备,遭美国封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据报道,全球第二大移动通讯商、英国沃达丰公司首席执行官里德在全球移动大会期间称,“对华为的禁令可能导致5G技术在欧洲推迟两年推出,突然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换将对国家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破坏,使消费者付出高昂代价。现在有些人所说的情况是没有根据的。我未与美方接触,未见过他们的证据。他们需向全欧洲的相关机构提供证据。”记者问:请问中方是否认为这对华为是个利多的声音? 对此,陆慷答:我注意到有关报道。我也注意到,据报道,华为公司正在全球移动大会上同有关国家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各界进行专业的对话。陆慷表示,“我想,沃达丰公司负责人的表态有合理性。”他所说的“有些人”无法为其论调提供证据,这是关键。事实上,他所说的“有些人”是出于自身利益需要,不惜采取各种手段、甚至动用国家力量试图破坏他国企业间正常的互利合作。但这些人应当清楚,其他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也是要从自己的切身利益考虑作选择的;而各国的政策评判,正如沃达丰公司负责人所说,是要依据事实、而不是捕风捉影捏造的谎言的。 陆慷表示,他注意到,25日《金融时报》有一篇评论也指出,当今世界每天发生的网络攻击成千上万,但没有一件有确量确凿的证据证明是华为所为。 华为内部论坛“心声社区”26日发布名为《万里长江水奔腾向海洋——任总在武汉研究所的讲话》的文章。华为创办人任正非上周五在武汉视察研发部门时,形容“华为已进入了战时状态”,各个部门要面向目标主战,去除平庸,做优产品线。任正非早前接受外媒专访时又透露,面临美国引渡诉讼的女儿孟晚舟,因为没有技术背景,“永生永世不可能做接班人”。

任正非:孟晚舟永生永世不可能做接班人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 马婧)2月25日,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在心声社区发布了BBC纪录片《华为背后的男人》。这是任正非在其女儿、华为公司CFO被捕后,首次接受国际媒体采访。采访中,他提到孟晚舟永生永世不可能做接班人,因为她没有技术背景。 任正非谈到,孟晚舟被关起来以后,作为父亲很心疼,但是已经发生了,就安安心心去走法律道路解决问题。我认为这次的磨难应该对她来说也是人生难得的机会。虽然孟晚舟个人现在没有自由,但对公司的业务没有任何影响。 任正非还正面回应了外界对于华为会不会在其5G技术中植入后门的担忧。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态不会让企业安装后门,华为也不会这样做,华为的销售收入是几千亿美元,不会因为这一点引起全世界的客户和国家反感,否则以后我们就没有生意了。

加拿大是「五眼聯盟」中最猶豫不決的

时事评论人冯玉兰(图)指出,华为并非一般民营企业。加拿大是“五眼联盟”当中最犹豫不决的,如果容许华为参与,将影响加拿大与其他盟国的合作。 冯玉兰说,中国的敏感工业包括电讯、科技和媒体等,完全没有所谓民营企业,所有由党操控。华为是一个以民间企业作为包装的军企。华为高层任正非以前是军队干部,前董事长也是国安出身,后来加入华为。 她说,如果只是一个纯粹的民企负责人,即使被美国政府控告,中国以往并没有高度关注。因此,中国高度关注显示华为并非一般民企,否则不需要国家体系直接介入,甚至是中领馆和海外机器全面制造舆论,要求释放孟晚舟。 恐怕无形影响渗透 国际未来的霸权争夺战不是单纯的地面常规战,更多时候是透过电讯、高科技和社交媒体操控对其他国家的无形影响和渗透。5G的研发是夺取国际高科技领域话语权一个很关键的范畴。她说,华为在加拿大的研发和合作,其实华为取得的好处比加国的获益大得多。华为在加拿大与大约100名教授合作,有大约40个个案,差不多所有知识版权被华为以很低的价钱取去;但参与共同研发的教授和博士生,薪金是纳税人支付。况且,华为每年向联邦政府申请30至35个加拿大科技成果输出到中国。 冯玉兰表示,华为并非商业自主。5G并不是全部硬件,也包括软件。科技发展令硬件和软件的分界线不清晰。研发过程中,方程式或硬件的设计有隐藏系统,也不一定容易被查出。 她说,如果加拿大继续容许华为参与,其他盟友包括“五眼联盟”、欧盟等国家将不敢与加拿大有太多合作,以免中国可以透过加拿大到其他西方盟友,美国已经明确表达意愿。

華為董事長來了:今年擴大加拿大研發投資!

中国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右)、加拿大华为研发总裁蔡常天(左)。加通社 图文:本报记者 中国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周四在多伦多表示,即使加拿大政府禁止华为参与加国5G通讯系统建设,华为也不会放弃加国的消费者、电讯公司和大学。他在出席加拿大的合作会议时宣布,今年华为在加国研发资金将增加20%,科研职位也将增加200个。他并希望在中加两国良好关系下,按技术公平公正方式开展业务,相信合作才能共赢。 梁华昨日出席传媒圆桌会议时指出,尽管加中两个关系目前“不太理想”,但他相信华为在加拿大市场的未来发展仍然乐观。梁华说:“如果华为被拒参与加拿大5G网络建设,我们仍然会照顾华为的消费者,我们会继续为这些消费者提供服务。总而言之,我们希望有关5G的决定,是基于科技本身的考量,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我们只想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 他又表示:“中国外交部已经澄清,中国没有任何法律要求企业去强制安装后门或收集情报,并且已鼓励企业在当地经营时要遵守当地国的法律和要求。在过去30年从未接到这样的要求,未来也会拒绝。华为在加拿大是设备供应商,把设备交付营运商。华为在加拿大10年保持很好的纪录。” 中国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右三)与本地高管主持圆桌会议。 仅提供设备非运营商 梁华称华为在加拿大也提供无线设备,是通过政府主导的SRT机制保证产品。华为把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公司的最高纲领,未来5年持续投资提升软件工程能力,使产品更可靠、可信和高质量。 他说:“网络安全是全行业和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如果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做不好,整个数码世界可能会崩溃。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并不是那一间公司的问题。好像不用华为,数码社会和智能社会网络安全以及隐私保护就不存在一样。” 梁华表示,华为只是一间设备供应商,不是运营商,并不拥有客户讯息。网络和客户讯息在运营商手中。他说,“华为提供设备时也经过运营商和政府主导的严格审查网络安全机制,政府与移动营运商要共同努力在网络安全的认证和测试方面达成一致,以确保公众对网络安全的信心。” 梁华认为,欧洲隐私保护的GDPR应该成为其他国家的范例。因为GDPR不仅明确设定机器的标准和要求,并且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只要遵守规定,便可以很好营运。 提供加国空中光纤服务 华为在全世界签订了30多个5G合同。华为在5G有超过2,570项专利。他说,华为研发5G技术最早是在加拿大。加拿大地广人稀,令很多人享受数据化时有差距,尤其是北部人少地区现时用卫星的网络讯号质量不太好,如果用光纤成本非常高。华为现与运营商合作创新服务,令所有地区享有5G的空中光纤高品质无线服务。华为的技术优势投资回报大约2至3年,用光纤覆蓋这些区域需要8至10年。 他说,华为过去10年在加拿大的研发累计投入超过5亿美元。去年的研发金额便达到1.37亿美元,今年将再增加15%至20%,并增聘200个新的研发工作职位。不管加拿大政府对5G作出什么决定,华为将继续加强在加国的研发投入。因为加拿大拥有自由和包容的特质,在人工智能、基本算法和光纤等领域有强大的优势。 加拿大华为研发总裁蔡常天说,华为与加拿大的高等院校合作,是双方协商不同机制。论文和著作权归学校、教授和学生;如果可能产生专利,依业界惯例和合作对象的规格而定。以过去10年的合作专利为例,有部分归学校,有部分归教授个人,有部分归华为,也有部分是双方共享。 华为去年在加拿大的收入为4.2亿美元。蔡常天说,中国华为公司在全球170多个国家有业务,任何时候都会面临挑战和困难,同时也会有很多机会。华为在2018年的收入为1,085亿美元,增长20%。2019年业务计划的收入目标为1,254亿美元,估增长15%至20%。 去年12月,加拿大按美国要求拘捕在温哥华转机的中国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 据美国司法部指,孟晚舟涉嫌诈骗和违反制裁伊朗措施,现正要求引渡孟晚舟至美国受审。

集體倒戈!繼英國、新西蘭後德國:不會將華為排除在5G建設之外

继英国和新西兰之后,德国政府在华为“5G设备风险”问题上也出现了与特朗普政府的明显分歧。 《华尔街日报》2月19日报道称,德国一些部门已在两周前达成初步协议,倾向允许华为参与德国高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这项提议仍需全体内阁和议会的正式批准,预计最后决定将在几周后公布。 报道称,尽管德国政府曾考虑通过修改通讯法案来增加华为中标的难度,但德国官员目前表示,对设备供应方严格的安全要求不应该人为过高,以至于将华为排除在外。 同一天,德国内政部发言人对CNBC表示,德国尚未准备好将华为排除在其5G网络建设之外,并可能修订法律,使所有供应商都可以竞标。 德国内政部发言人Bjorn Grunewalder称:“直接排除某一5G制造商目前在法律上是不可能的,也不在计划中。对于德国内政部来说,我们工作的重点是从《德国电信法》(Germany's Telecommunications Act)层面做出调整,以确保网络的安全,即便网络供应商本身的可信度存疑。” 《华尔街日报》援引德国一些高级官员的话称,近期德国网络安全局在美国和其他盟友的帮助下开展的一项调查中,没有发现表明华为利用其设备秘密窃取数据的证据。 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BSI)的一位官员以及内政部和外交部的两名网络安全专家表示,盟国展开的调查中也没有发现华为有任何不当行为的迹象。 报道称,目前德国在互联网速度方面落后于欧洲其他地区和亚洲大部分地区,因此5G的推出对于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和高分辨率视频流等一系列新服务至关重要。一位参与此案的高级官员表示:“在宽带方面,德国错失良机。我们需要快速且廉价的互联网。” 本周以来,美国传统盟友在华为问题上的态度呈现了微妙转变。2月18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了英国情报人士认为华为5G网络安全风险可控的结论。知情人士称,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re)已确定,有办法限制在未来5G超高速网络中使用华为的风险。这一结论尚未公布。 分析人士认为,英国的结论将对欧洲领导人“产生很大影响”,因为作为五眼联盟(Five Eyes Intelligence Sharing Network)的成员,英国可以接触到敏感的美国情报。知情人士对《金融时报》说:“(欧洲)其他国家会认为,如果英国有信心防控国家网络安全威胁的话,那么只要它们采取英国建议的各种预防措施,就能谨慎且安全地允许本国电信服务提供商使用中国的组件。” 英国通信总部(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s Headquarters,GCHQ)前负责人汉尼根(Robert Hannigan)最近也给《金融时报》撰文称,英国通信总部“从未发现中国政府通过华为进行恶意网络活动的证据。声称中国任何5G网络技术都代表着不可接受的(国家安全)风险简直是无稽之谈”。 另据彭博社2月16日报道,英国军情六处(MI6)局长杨格(Alex Young)在慕尼黑接受记者采访时强烈暗示,他不会建议彻底禁止华为在英国的发展。 “在实际操作层面,目前(5G)供应商的数量存在一定问题。在关键性的国家基础设施方面存在垄断性供应商不是一种理想状态。我们应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多样性,”杨格说,“我们应当采取质量优先的原则来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安全质量。这与来源国无关。” 军情6处负责人杨。图片来源:彭博社 除英国之外,本周与特朗普政府在华为问题上产生分歧的五眼联盟国家还有新西兰。2月19日,新西兰总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表示,华为在新西兰的5G之路并没有结束。 “我们还没有做最后的决定,”她对新西兰媒体Newshub说,“目前新西兰电信公司Spark正在考虑如何防控安全风险,一切都在进行中。” 去年11月,新西兰情报机构政府通讯安全局(Government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Bureau)曾以重大国家安全风险为由,阻止Spark使用华为5G设备。而阿德恩的最新表态为华为在新西兰的拓展留下一线生机。 较早前,奥地利技术部部长表示,欧洲应就是否允许华为参与5G网络建设达成一项共同立场。目前奥地利通讯公司Telekom Austria表示,他们确实使用华为的通讯设备。该公司首席执行官Thomas Arnoldner表示,还没有做出关于5G设备的最终决定。 2月18日,华为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在接受英媒BBC采访时表示,“美国不可能摧毁华为。世界需要华为,因为我们更先进。即使他们说服更多的国家暂时不要使用华为,我们也只是把规模缩小一点。” 来源:凤凰科技 参考消息 综合报道  

57%加拿大人反對華為參與5G建設 這個省反對者最多!

■■民调显示,多数加拿大人对华为参与本国5G开发表担心。星报 综合报道 一项新的民意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认同联邦政府对孟晚舟事件的处理方式,对华为公司可能参与开发本国的5G移动网络表示担心。 民调公司Research Co.于2月2日至5日期间,对1,000名本国成年人进行了一项网上调查。 该公司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57%的受访者认为,联邦政府不应该让华为参与提供5G电讯网络设备;而23%的受访者相信加拿大应与华为合作;20%的受访者不置可否。在57%的认为加拿大不应与中国建立更密切联系的受访者中,包括了半数以上在上次联邦大选中,投票支持保守党和新民主党的受访者。 卑诗反对者比例最高 安省居次 从地区来看,73%的卑诗受访者反对华为参与本国5G开发,反对者比例为全国最高;安省和亚省的反对者比例居次,分别为62%和57%。 此外,4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一直“非常密切”或“比较密切”地关注媒体对孟晚舟被捕消息的报道。 63%的受访者认同加拿大当局在孟晚舟事件中的处理方式;25%不认同;12%不确定。调查还发现,67%的女性受访者、73%的55岁以上受访者,以及76%的在2015年联邦大选中支持自由党的受访者,对加拿大政府的处理方式表示支持。

任正非強硬回擊美國 「對美投資將轉英」!

■任正非(小图)接受BBC访问时,再次强调华为绝不会充当中国政府的间谍。资料图片< 本报讯 电信设备大厂华为创办人任正非在英国广播公司(BBC)18日专访谈到英国封杀华为的可能性,表示不会让公司撤资,还说若美国继续围堵华为,华为将把在美国的投资转到英国。任正非坚决反对美国出于“政治动机”的指控。他还说,加拿大抓孟晚舟,是“抓错人了”。任正非并再强调,华为决不会充当中国政府的间谍,中国政府没有要求华为这么做,华为也不会这么做。 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评估结论指出,5G网络使用华为设备的风险应可管控。英国许多行动通讯业者一直都在与华为合作发展5G网络。他们正等待的政府评估报告预定3、4月出炉,将决定是否能使用华为设备。 任正非接受BBC专访时说,即使英国政府决定禁止华为参与英国的5G网络,华为也不会因此撤资。任正非表示:“我们会继续在英国的投资。我们仍然信任英国。我们也希望英国能更信任我们。因为如果美国不信任我们,我们将以更大的规模把在美国的投资转移到英国。” “美国不可能摧毁我们” 对于美国近来不断施压别国,渲染华为“威胁”的做法,任正非警告称,“美国不可能摧毁我们。世界需要华为,因为我们更先进。即使他们说服更多的国家暂时不要使用华为,我们也只是把规模缩小一点。” BBC记者问道,如果美国成功施压其他国家,让他们抵制华为,那会有什么影响?任正非说:“西方不亮还有东方亮啊。北方不亮还有南方亮。美国不能代表世界。美国只代表世界的一部分。” 任正非在专访中再次强调,华为绝不会充当中国政府的间谍。任正非表示,中国政府没有要求华为这么做,华为也不会这么做,对于华为这样一个超级大公司,不值得冒这样的风险。任正非说:“我们永远不会接受任何人要求华为设‘后门’的指令,如果我们有任何这样的行为,我本人会关闭公司。” 当采访聊到任正非女儿孟晚舟事件时,任正非明确反对美方的指控,“首先,我反对美国的所作所为。这种出于政治动机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美国喜欢制裁他人,一有问题,他们就会使用这种好斗的方法。我们对此表示反对,但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这条路,我们将通过法院来解决。” 任正非还表示,孟晚舟事件“对华为的生意没有影响,事实上我们发展得更快了”,他说,“所以他们抓了孟晚舟,可能是抓错人了。他们可能是想抓了她,华为就会衰落,但我们没有衰落,仍然在继续前进。我们公司已经建立程式规章,再也不用依靠某个人。就算我自己哪天不在了,公司也不会改变前进轨道。” 另一方面,美中贸易系列会谈将在华盛顿展开副部长级预备磋商,白宫18日声明,欢迎中国代表团再次访美,但重申能否在期限内中方达成必要的结构改革,会影响两国贸易关系。

奧地利電信力挺華為 奧媒:抵制華為是場偽善討論

去年2月28日,华为、中国移动和瑞士ABB集团联合推出基于5G技术的远程控制机器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移动通信大会上亮相。 (新华社)   参考消息网2月18日报道 华为可能因一系列西方国家安全顾虑而退出这些国家的业务。但奥地利电信公司(官方持有部分股份)希望继续与华为合作。这是奥地利电信公司总裁托马斯·阿尔诺尔德纳在《信使报》说的。   据奥地利《标准报》网站2月13日报道,阿尔诺尔德纳说:“人们不应该把地缘政治讨论与技术讨论混为一谈。”他说,大多数欧洲电信运营商都会与华为合作,例如奥地利电信公司。迄今为止该公司是和诺基亚公司扩建大部分奥地利移动通信网络和光纤网络的。阿尔诺尔德纳说:“我们没有计划改变与华为现有的合作,我们不排除华为。”   他说,中国公司是否参与建设新的移动通信标准5G网络,目前还没有定论——还没有决定选用哪家供应商。他援引的是奥地利交通、创新与科技部长诺贝特·霍费尔的说法。霍费尔曾表示,反对彻底排除华为参与5G网络建设。   奥地利交通、创新与科技部在一份声明中警告说,排除华为可能会阻碍创新。该部还怀疑美国施加巨大压力背后隐藏着经济政策利益。   据报道,交通、创新与科技部称,华为是网络设备领域的市场和创新领头羊。例如在奥地利,德国电信公司子公司T-Mobile在LTE无线频谱领域几乎全部使用华为产品,在5G领域本来也打算只把华为作为供应商。   报道指出,北约国家针对华为的间谍指控已经存在多年,但最近几个月压力大幅增加。除美国外,包括澳大利亚和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已将华为排除在订单之外。但迄今为止,它们拿不出有关间谍指控的具体证据。   奥地利《标准报》网站称,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哪些大炮被架起来。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警告说,出于安全政治原因,不要把5G移动网络的建设委托给中国网络设备供应商华为公司,因为该公司与北京关系密切,可以提供自己的设备或手机进行“间谍”活动。   文章指出,蓬佩奥没有为这些指控提供证据。因此美国人在欧洲也没有得到太多支持。此外,华为通常比竞争对手更便宜。   尽管如此,欧洲各国政府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几个月来一直在考虑是否抵制华为。文章认为,这是非常伪善的:对于许多欧洲国家政府而言,美国当局原则上能够获取美国网络公司计算机里存储的数据这件事就完全不是问题。欧洲的很多数据都存储在微软、销售力量网络公司、亚马逊等美国企业的云服务器中。华盛顿在去年3月通过的所谓“云法案”允许美国这么做。美国国家安全局等情报机构据此能够读取无数使用云服务发送的奥地利电子邮件,也能读取德国汽车厂商的数据。 来源:新浪国际

若杜魯多禁止華為參與加拿大5G建設 或面臨天價賠償!

■■若禁华为,加拿大或面临巨大赔偿。 星报 综合报道 杜鲁多政府可能禁止华为参与加拿大的5G网络建设,一旦如此,根据加拿大与中国签署的外国投资促进及保护协定,华为可能会向加拿大提出天价赔偿,加国纳税人恐承受一笔非常昂贵的诉讼。 CBC报道,前哈珀政府2012年曾与中国签订《外国投资促进及保护协定》,该协定2014年9月正式生效。约克大学法学院专门研究国家投资争端解决机制(ISDS)的教授范哈顿(Gus Van Harten)表示,就加拿大角度来看,条约中最危险的是第四条——它要求外国投资者需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和全面的保护安全”。范哈顿表示,条文看起来很温和,但解释性很广泛,甚至可以认为监管措施不公平,要求加国政府予以补偿。 加中曾签保护投资协定 他说:“如果华为能够证明他们的运作正常,却被禁止从事一些营运项目,我认为他们会依据此第四条文而发起索赔。”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联邦政府,要花这么长时间来评估华为能不能参建5G的决定,因为若阻止华为,纳税人可能要面临数十亿美元以上的诉讼。 但另一方面,美国不断施压加拿大,警告若不跟随美国和其他五眼联盟一起抵制华为,将重新检视与加拿大的关系。 而加拿大两大电讯商研科和贝尔的无线网络设备,早已依赖华为。研科行政总裁上周亲自与总理杜鲁多闭门会商,并在公布最新财报时提到:“若政府禁用华为,会大幅增加研科的5G网络部署成本和时间。” 不过贝尔说,即使有华为禁令,公司都可以控制成本并如期推出5G网络。 联邦政府并未说明,何时才会宣布对华为的审查结果,也未说明是否忧虑潜在的赔偿诉讼。但联邦政府上个月在达沃斯论坛中,宣布与诺基亚签署价值4,000万元的合约,支持诺基亚参与加拿大的5G网络建设。 华为是否考虑依据投资保护协定,而提出潜在诉讼呢?加拿大华为公司未回应CBC记者的查询。

美國5G投入被指落後於中國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国家安全顾问钟斯17日表示,美国在全球推广自己的5G科技方面正在落后于中国,而美国官员们现在才刚刚醒悟到5G的潜力。 钟斯在奥巴马总统任内担任国家情报总监,他在小布什总统任内出任北约欧洲司令部兼盟军最高司令。美国之音报道,钟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说,中国政府对5G科技的补贴使得中国得以在这方面领先,并且生产价格更低廉的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5G网络被认为是借着新技术的实现,例如无人驾驶汽车和物联网等,彻底改变量据经济,因此美中两国都在努力成为5G技术的领导者。钟斯17日说,5G或将是这个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科技。 去年11月,美国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的一次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中国政府全力支持下,中国在5G投入竞赛中领先,美国政府没有对本国企业提供系统性支持。美国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才能保有竞争力并取得领导地位。专家们建议,美国应该调整政策,保证美国公司有能力投入5G网络建设,做法包括鼓励运营商合作,放松监管,减税等等。 钟斯17日接受美国CNBC电视网采访说:“竞争来自中国,不管谁赢了这场竞赛都将在全球占有主导地位,而且中国发出非常吸引人的资讯,那就是:我们的5G很便宜,很可靠,我们不会在我们的科技上搞圈套。” 但是钟斯说,中国没说的是“我们不分享我们的技术,不提供技术培训,不给你关键知识,不给你加密,不会做你们国家的伙伴。” 在美国频频打压华为时,其对手爱立信和诺基亚公司纷纷表态有能力保障欧洲5G网络建设。彭博社报道指,诺基亚公司发言人曼根17日表示,诺基亚有能力将任何用户的4G设备提升到5G,目前已经在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客户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公司迄今签署了18项5G商业网络无线电合约。爱立信首席执行官鲍毅康日前也表示,全世界都在谈论5G网络之际,爱立信已经开始忙着为用户建设首批5G网络了,而且公司已经在欧洲、澳洲和亚洲地区部署了以商业设备为基础的5G运行网络。

CNN:封殺華為 全球5G部署都將受影響

■多国针对华为是否危及国安表态 美国全球封杀华为的行动升级。美国副总统彭斯17日在德国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上,再次敦促欧洲各国严肃对待华为在5G建设中所构成的威胁。不过有欧美专家称,华为与中国网络间谍是“混淆多时”的议题,欧洲跟随美国封杀华为实质意义不大。有分析指出,禁止华为将严重影响全球的5G部署。 除彭斯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近期也在欧洲多国呼吁警惕与华为合作,否则可能危及与美国关系,但不少美媒对于此举表示质疑。美国之音引述总部位于伦敦的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资深顾问因克斯特认为,在华为问题上,美国更关切的是依赖中国在关键服务和重要基础设施上的战略意义,以及中国在这些技术方面超越美国。 因克斯特的观点,与英国政府通讯总部(GCHQ)前负责人汉尼根类似,即华为和中国网络间谍不能全然画上等号。汉尼根日前公开指出,鉴于5G规模和经济重要性,以及未来在产品和技术的发展上,欧洲跟随美国全面禁止华为并无意义。 CNN近日也发表一篇题为《美国与华为的战争正搅乱世界5G计划》文章,引述IHS马基特公司的移动电信基础设施专家斯特凡.泰拉尔说,禁止华为将严重影响全球的5G部署。目前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瑞典的爱立信和芬兰的诺基亚。CNN称,多年来,这两家公司一直受困于亏蚀与裁员问题。相比之下,华为则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华为不仅提供网络设备,还是世界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还能提供云计算服务并制造人工智能芯片,这种“全电信”的方法是十分强大的,没有任何同行像华为一样在做类似的事情。 华为在中国人气激增 英媒近日指出,华为在西方国家遭到抵制,在爱国情绪推动下,华为在中国人气激增,手机销量也同时提高。 《金融时报》早前调查显示,在询问中国消费者下次打算购买哪个品牌的智能手机时,选择华为的占所有回复的40%,比2018年11月和2018年同期都增长了30%。 华为2018年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高达27%。专家认为,华为透过科技创新提升品牌形象已取得显著成效。在中国市场,它已成为唯一能在这方面与美国苹果公司竞争的品牌。

峰迴路轉!英國突然變臉支持華為 歐洲多國開始動搖了

■华为因被指涉嫌危害国家安全而遭多个国家抵制,但英国最新表态或令形势峰回路转。图为泰国拟建华为在东南亚地区首个5G移动通信测试平台。路透社 本报讯 美中两国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就华为问题激烈交锋之际,英国政府已经得出结论,认为5G网络使用华为的通讯设备所产生的风险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华为参与英国未来的网络建设因此浮现一丝生机。 英国早前曾表示考虑禁止华为参与政府的敏感科技项目,知情人士表示,英国的最新结论对欧洲其他国家将产生“重大影响”。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指,如果英国有信心控制对威胁,其他国家也可以向公众保证,以审慎方式继续允许使用中国设备,只要采取英国建议的防范措施。这份结论由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在一份尚未公布的报告中得出。 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也正在参与英国政府对通讯基础设施的评估。这项评估由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牵头,预计在今年春季完成。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DCMS的报告可能会包括如何应对华为对5G网络安全威胁的建议措施,可能会推荐供应商多样化,并对5G网络的某些领域进行部分限制。 英国秘密情报机构军情六处(MI6)负责人Alex Younge日前曾表示,英国可能对华为采取相对温和的立场。他表示,这个问题太复杂,不能简单地禁止华为。他表示,这是一个“比加入或退出更复杂的问题”,各国“有主权解决这些问题”。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13日在华为公司深圳总部接受六家英国媒体采访时说,网络安全与5G技术本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华为正在与各国政府及产业界合作,共同推动网络安全标准的构建,与华为研发并向世界提供5G技术并不矛盾。 奥地利电信称继续合作 徐直军还表示,华为与英国之间长期以来的良好合作,也正是基于英国在国际合作中开放与自由的精神,崇尚用规则与监管来解决国际合作中可能涉及到的安全问题,而不是简单的“Yes or No”。 在与英国合作的过程中,华为与英国政府共同成立了HCSEC(华为网络安全评估中心),使有DV认证的英国公民可以看到源代码,共同评估华为源代码的安全程度,同时证明华为并没有在产品中设置后门。此外,应HCSEC的要求,华为董事会内部经过不断的沟通,最终以极高的成本对过去30年所积累下来的代码进行了重构,以达到尽可能提高安全程度的目的。据徐直军称,此前华为所宣布的20亿美元网络安全投资也只是“启动资金”,未来的投入暂时不可估量。 除了英国外,奥地利电信公司近日表示希望继续与华为合作。据奥地利《标准报》网站报道,奥地利电信公司总裁阿尔诺尔德纳说:“人们不应该把地缘政治讨论与技术讨论混为一谈。” 他说,大多数欧洲电信运营商都会与华为合作,例如奥地利电信公司。迄今为止该公司是和诺基亚公司扩建大部分奥地利移动通讯网络和光纤网络的。 阿尔诺尔德纳说:“我们没有计划改变与华为现有的合作,我们不排除华为。”他说,中国公司是否参与建设新的移动通讯标准5G网络,目前还没有决定。

十年合作無安全事故 TELUS:一旦禁華為後果….

■■研科表示,一旦联邦禁止采用华为设备,将对公司业务带来“实质性”风险。 加通社 本报综合报道 研科公司(Telus) 昨日在发布第4季度财报时提出警告,如果加拿大政府禁止无线运营商与设备供应商华为合作,将对其公司业务带来“实质性”风险。 联邦政府目前正在对华为的5G网络设备进行网络安全审查,而加拿大所属的“五眼情报联盟”中的3个,包括美国、新西兰和澳洲都已经宣布限制华为5G设备。此外,英国政府也在审查其电讯设备供应链,并权衡是否继续使用华为设备。 赞赏华为技术和低廉价格 总部位于温哥华的研科公司在过去10年与华为有着广泛的合作,据《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报道,该公司几乎百分百的无线电接入网络都倚赖华为设备。在研科昨日提交的第4季度财务报告中,该公司表示,正在与政府合作进行网络安全审查,目前尚未选择5G供应商。 但该公司强调:“在没有政府补偿或其他安排的情况下,一个禁止使用华为技术的决定,可能会对研科的5G网络部署成本带来实质性、非经常性的大幅度增加,并且有可能影响到5G网络部署的时间进程。” 研科还指出:“如果禁令下达,加拿大电讯市场可能会发生结构性变化,因为全球供应商减少到仅剩两个的情况下,可能会永久影响所有运营商的5G设备的成本。” 10年合作并无发生安全事故 《环球邮报》曾报道,研科的管理人员认为,该公司已遵守政府关于使用华为设备的要求,仅将其设备用于无线电和天线,而不用于网络核心,因为后者携带更多敏感数据。研科昨日重申了这点,并指出它对华为的技术和低价位表示赞赏。华为在无线接入设备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更昂贵的欧洲厂商诺基亚和爱立信。 研科公司还表示:“在过去10年,我们与华为的合作,使我们能够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提供3G和4G网络,并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研科与贝尔所属的BCE公司建立了共享无线网络,BCE也在其无线电网络中使用了华为设备。上周,BCE行政总裁George Cope却发出了与研科不一样的论调。他向投资者保证,从成本角度来看,任何对华为设备的禁令都是可以控制的。 据报道,BCE的无线电网络的约60%至70%已使用华为设备。他还称:“如有禁令,或者我们选择了与华为不同的5G供应商,我们有信心所有这些开发项目,将在我们传统的资本密集范围内解决,因此不会影响将来的资本支出计划,我们也不认为,任何结果可以影响我们在5G市场的时间进程。”

外交部回應美方炮製「中國威脅論」 :不公正、不道德

美方炮制“中国威胁论”   既不公正,也不道德 据报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同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共见记者时表示,匈方如部署中国华为设备将导致两国合作困难。匈外长则表示,匈中之间任何合作都不会危及与美国的伙伴关系,在讨论中国问题时要摒弃虚伪的方式。 另外,美国驻欧盟大使近日也公开称,任何允许使用中国企业设备的国家都将面临美制裁报复风险。   对此,在今天(1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相信中匈关系不会受到他国的破坏和干扰,美方炮制“中国威胁论”,威胁和挑拨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美方所作所为既不公正,也不道德。   外交部发言人 华春莹: 相信绝大多数国家对美方真实意图和霸凌实质心中是有数的,眼晴是明亮的。我们希望各方都能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零和博弈思维,为正常的国际友好互利合作提供公平公正、开放包容、透明规范的条件和环境。 中国黑客网络窃密?华春莹:别乱扣帽子 近期有西方媒体称,一些为中国国家安全部门工作的黑客入侵了挪威软件公司,称这是中方发起“云端跳跃”全球黑客行动的一部分,目的是窃取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   △资料图/视觉中国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有关报道无非是美国抹黑中国的系列行动之一,中方敦促有关国家停止此类炒作,停止损害中国利益和双边关系的言行。 华春莹表示,中方一向认为,网络安全是全球性问题,事关各国共同利益,需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网络空间虚拟性强,溯源难,行为体多样,在调查和定性网络事件的时候应拿出充分的证据,不能无端猜测,更不能乱扣帽子。 美渲染别国所谓“外太空威胁”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据报道,11日,美国防情报局发报告称,中俄将太空视为现代战争重要部分,并将反空间能力作为削弱美及盟友军事效力的手段。 △资料图/视觉中国 对此,华春莹表示,美方将外空定性为“作战疆域”,组建“外空部队”,搞外空作战演习,却渲染别国所谓“外空安全威胁”,妄加评论别国航天政策,毫无依据。这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伎俩,实质上是为自身推进外空军力建设和先进武器研发寻找借口。 华春莹表示,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外空,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多年来,与俄罗斯等国际社会成员一道,积极致力于推动达成国际法律文书,从根本上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

小杜將閉門會見Telus總裁 是否談及華5G業務?

■■杜鲁多在回应孟晚舟、华为及在加国5G业务前景时,出言谨慎。 图文:本报温哥华记者李群 总理杜鲁多(Justin Trudeau)周一下午闭门会见加拿大电讯巨擘研科(Telus)行政总裁颜伟图(Darren Entwistle),杜鲁多表明,会谈不会谈及华为在加国投资5G网络业务。对于华为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案件,是否会影响华为在加拿大投资5G网络业务,杜鲁多未有正面回应。 正在大温访问的杜鲁多,周一行程包括下午会见颜伟图,但总理办公室表示,该会面不对传媒开放,地点也不予公布。不过,杜鲁多当日上午出席一个房屋投资记者会时,就被追问计划与颜伟图讨论的议题。 杜鲁多说:“我总是期待与本国各行业重要商界领袖会面,与颜伟图将讨论就业及宽带网络议题,特别是在较偏远地区。网络安全议题将同本国网络安全专家及情报部门代表讨论,以确保加拿大得到保护。” 在被问及孟晚舟案及华为在加国5G业务前景关系时,杜鲁多言语谨慎,甚至避免提及孟晚舟及华为。他说:“加国有独立的司法系统,我们要保障这种独立性的正常运作。加拿大是法治国家,我们在遵守国际义务的同时,也将做所有的事情来保障加拿大人的安全。” 

如何評價中加關係 資深記者:加拿大太天真

■■曼索普认为,加中关系应基于现实。 CBC 资料来源: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CI) 正当加中关系因孟晚舟引渡案陷入危机之际,加国资深记者和外交专栏作者曼索普(Jonathan Manthorpe,又名文达峰)出版了一本关于加中关系的新书《Claws of the Panda: Beijing's Campaign of Influence and Intimidation in Canada》。他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CBC)采访时说,加拿大自传教士时代起就对中国抱有一种天真的幻想,他希望加中关系最近的风波,能让加拿大领导人看清现实。 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去年12月1日在温哥华转机时被捕,引起中国强烈不满。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称此举是朋友在背后插刀。紧接着前加拿大外交官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加拿大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在中国被捕。加中都指责对方不讲法治,都要求对方立刻放人,一时间似乎完全无法互相理解和沟通。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加中关系降到了两国关系史上的最低点。 但是曼索普在接受CBC采访时表示,对这一切并不感到吃惊。是否应该遵守国际条约,是否应该保持司法独立,两国处理此类事件的理念和方式是如此不同,发生冲突是迟早的事。 不过,他认为加国政府这一次的处理还是不错的,一是坚守法治和司法独立,二是赢得了许多国家的支持。当然这期间也发生了驻中国大使麦家廉对孟晚舟案发表评论、并被迫辞职的事件。但曼索普认为,任命麦家廉为驻华大使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因为他早在担任内阁部长和反对党议员时期,就和中国政府走得太近了。 ■■曼索普的新书。 CBC 任命麦家廉一早就是错误 曼索普称,加拿大政界在和中国打交道时,一直有一种不切实际的自欺心态。这种心态从19世纪末加拿大传教士去中国时便开始了。他在为写书做调研时发现,由于这种自欺心态,在历任加拿大驻华外交官带回来的信息,以及加拿大政坛对中国的理解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差别。 他说,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也在致力于打造一个形象,例如让加拿大相信中国将进行政治改革,将会进行人权改革,而一代又一代的加拿大自由党和保守党政治家是相信的。他希望康明凯和斯帕弗的遭遇,能让政界人士清醒过来,不要再指望白求恩的魔力,不要再幻想中国不久就会和加拿大志同道合。 即使是在贸易上,曼索普指,加拿大人最好也放弃对中国市场的幻想。加中贸易逆差现在是400亿加元。他认为即使两国签署自贸协议,中国仍然会用非关税贸易壁垒来保护其关键经济领域。 中方在加拿大下了很多工夫 曼索普说,中国政府在加拿大政界、商界和学术界下了很多功夫。他举例,麦家廉在做反对党议员时期曾多次被邀访华,据他计算,仅是中方为他支付的机票费用已达7万加元。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在加拿大华人社区也有很大影响力。曼索普强调,现在大部分加拿大中文媒体已经被中国政府收编,在加拿大的新疆人、藏人和异见人士也受到压力甚至威胁。他希望加拿大政府加强对这些人的保护。 曼索普说,加拿大当然需要继续努力和中国发展关系,他希望这种努力应该基于现实,而不是基于自欺。

德勝:新冷戰已經在趕來的路上?這次大家爭的是…

美国《纽约时报》早前发表过一篇评论文章《新军备竞赛:美国敦促盟友阻止华为参与5G建设》。文中称特朗普政府认为,世界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军备竞赛,这一军备竞赛的核心,在于主导5G技术的控制权,任何主导5G技术的国家,都将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拥有经济、情报和军事上的优势。而“美国已在过去的一年里开始了一场秘密的、偶尔带有威胁性的全球行动,以阻止华为以及其他中国企业参与到这个互联网改造工程中来”。在人们关注旧的冷战结束、新的国际秩序即将到来的时候,新冷战的气氛,似乎越来越浓! 5G的争议本来可能只有两层内容:首先是技术与市场的竞争,这其中涉及到每个设备供应商所研发及采用的技术,他们的费用控制,以及他们如何赢得市场使用者的信心等等。另外的一层内容是安全,所有的技术设备是否符合所在国的法律,是否有安全漏洞等等。对于信奉市场经济的人士来说,技术与市场的竞争本身就应该按照他们自己的规律来进行,安全问题也应该由技术方面的专家来认真审查,以事实为基础。针对华为的质疑,同样也应该拿过来针对其他设备供应商进行质疑。这些并不涉及政治。 但是,当前国际环境下的5G争议,各方的报道显然指向了超越技术、市场、专业的安全问题等层面,被人为地提拔到了政治层面上。 《纽约时报》的文章显示,美国把5G的竞争放到了国家层面,并且意图封杀来自中国的华为。 “在对现任和前任美国高级政府官员、情报人员和电信高管的采访中,一件事情变得很清楚,那就是,5G的潜力在特朗普的白宫里创造了一种零和计算,美国政府坚信,这场军备竞赛只有一个赢家,成王败寇。白宫几个月来一直在起草一项行政命令,预计在未来几周内公布,该命令将实际上禁止美国公司在关键的电信网络中使用中国制造的设备。” 《纽约时报》的文章中还说,“特朗普的观点,加上缺乏确凿证据表明华为参与了任何间谍活动,已使得一些国家质疑,美国的行动是否真是为了国家安全,还是旨在阻止中国获得竞争优势。” 中国外长王毅近日也曾指出,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动用国家力量来抹黑和打击特定的企业”,这种作法既不公正,也不道德。尤其是考虑到其背后显而易见的政治意图和政治操弄,更是不能接受的。 上世纪的冷战已经结束,继续以冷战的思维看待、指导或回应新时代的国际关系,都有可能促成新冷战的发生,对整个世界的和平及经济发展是极端不利的。一位西方政治人物近日公开警告:“如果再次划分成冷战的不同阵营,世界承受不起!” 而加拿大也有人在《环球邮报》上发表评论文章说:中国并未寻求发动一场新的冷战,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这么做;中国在避免冲突,并无像美苏那样称霸全球的野心;远东与西方完全可以实现和平共处,就看特朗普要不要去做。 避免冷战的再次发生,首先应该反对国际上的霸权主义,反对单方面采取政治手段打压企业,扼杀企业的正当合法经营。其次应该坚持国际的多边主义,抛弃零和游戏,意识到冷战和对立没有赢家,坚持合作共赢才能够创造共同发展。 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冤有头债有主,避免把支持者推向对立面。也应该坚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原则处理国际关系,以法治精神、依靠国际上的法律框架下捍卫自身权利。 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