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05:46:46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健康

安省新民黨政見出爐 編列12億元免費看牙

■安省新民主党党魁贺华丝,周一公布该党竞选政纲细则。加通社 安省新民主党周一宣布,推出总值12亿元的牙科医疗计划,为没有获得雇主牙医福利的省民,提供免费牙医服务,预计会有450万个省民受惠。 在韦恩政府公布施政报告同一天,省新民党党领贺华丝(Andrea Horwath)发表竞选政纲细则,承诺提供全面牙科医疗服务。 年薪少于3万元,或是没有雇主提供牙医福利的省民,将会获得有关公共补助,估计涉及的公帑约为12亿元。她补充说,有关开支将会透过提高公司税,以及调高较富裕人士入息税补助。 惠450万省民获牙医护理 目前,约占三分二的安省企业,有为雇员提供牙医福利。安省新民主党计划,将会让其余的三分一的雇员,以及自雇或失业人士,获提供免费的牙医护理。 据省新民主党估计,全省约有400万个省民,在过去一年没有接受牙医护理,占整体省民的差不多四分一。 省新民主党公布的竞选政纲,除了上述牙医护理计划之外,还包括为安省居民支付药费,以及把大学专上学院的贷款变为助学金,毋须学生还款。 安省将于6月7日举行省选。

做到這些 就能睡個好覺

对我们来说,每天睡觉、起床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如果不加注意,好的睡眠就会变得可遇而不可求。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将组织系列报道,对睡眠问题进行探讨,提醒大家关注睡眠质量。愿人人拥有“婴儿般的睡眠”,天天都有好状态。 “耶,熬了一个通宵,终于追完了这部剧,今天得好好睡一天,补回来……咳咳咳,又感冒了。” 当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娱乐(游戏、电影、电视剧)、休闲娱乐(酒吧,KTV)、通宵加班等“黑白颠倒”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体睡眠自然规律不断被打破,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由此而引起感冒、口腔溃疡等疾病。我们该如何通过合理的睡眠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小故事来了解一下。 睡眠时间: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南京的张先生如今35岁,正值壮年,在事业发展的高峰期,经常需要同时开发多个应用软件,工作十分繁忙,往往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张先生说:“最近两周经常加班,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最终我的‘老朋友’口腔溃疡又发作了。到医院就诊检查后,医生告诉我这是因为长期睡眠不足导致免疫力下降所致。”由此可见,睡眠时间的长短对机体免疫力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我们入睡后,虽然大部分器官处于休息状态,但机体的免疫系统却正在活跃地“忙碌”着——机体正在分泌大量与免疫有关的激素(如褪黑素),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各种免疫分子的活动。 睡眠几乎占据了人生1/3的时间,睡眠不足不仅会导致人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更会引起人体免疫力的降低。成年人需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老年人则需要保证每天6~7小时的睡眠,如果有条件,再配合半个小时左右的午睡。睡眠时间过短,机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疲劳得不到及时缓解,就会导致免疫力降低。相反,睡眠时间过长,同样对身体健康不利,因为机体各器官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正常的生理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在长时间睡眠状态下,心脏活动减弱后,对各器官的供血不足,引起大脑缺血缺氧,出现“越睡越困”的现象,同样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睡眠质量:多种举措加以确保 家住合肥54岁的王女士说,“这几年我老公睡觉时打呼越来越严重,每晚都被老公的呼声‘叫醒’10多次,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又不好,只能通过喝浓茶来提神,每次吃完晚饭后也经常喝一杯浓茶来解乏。可是近半年时间,经常出现尿频、尿急症状。”经过医生诊断,王女士这是因为睡眠质量差导致了免疫力下降,引起尿路感染,因此才在近半年出现较重的尿频、尿急症状。不难看出,要获得充足的睡眠不仅仅需要保证睡眠时间,更需要提高睡眠质量。在高质量的睡眠尤其是深度睡眠时,我们的机体处于完全的休息状态,分泌更多调节免疫力的相关激素,促进机体免疫细胞活化和抗体产生,增强了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睡眠质量,这就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例如适度运动、睡前不喝浓茶和咖啡、心情愉快、保持卧室的安静和通风等均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尤其是前两点对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众所周知,运动可以促进睡眠,但是如何运动也是有学问的。白天运动可以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保持充沛的体力,到了晚上身体便很容易放松下来,快速入睡。相反,睡前剧烈运动,会使人体处于兴奋状态,造成入睡困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晚饭以后可以选择散步等舒缓的运动方式。 此外,茶和咖啡是很多人喜爱的饮品,它们可以提神醒脑,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但是,很多年轻人因为加班的需要,会在晚饭后喝浓茶或咖啡用于提神,这样会影响睡眠质量,降低人体的免疫力。还有资料表明,咖啡因可直接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 特别提醒:轻松愉快的心情是确保睡眠质量的无上良方。 睡眠规律:不要人为颠倒 天津大学生小张,去年暑假期间生活非常不规律,每天上网聊天或打游戏到凌晨3点,然后一直睡到上午11点,下午外出打篮球。小张说:“我觉得,自己每天睡足8个小时,又有一定的运动量,体质应该越来越好。但是整个暑假里,我先后感冒4次,有1次还发展为严重的支气管炎,在医院挂了一个星期的抗菌药后才康复。”小张的事例提示我们,除了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之外,按时睡觉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同样一天睡8小时,是白天睡还是晚上睡,有着天壤之别。白天人体新陈代谢活跃,适合于工作和学习,到了夜晚人体新陈代谢显著减弱,而免疫系统却开始活跃起来,正是通过“休养生息”来调节免疫力的良好时机,一旦颠倒过来,会影响机体健康,并导致免疫力下降。此外,按时睡觉也有利于维持人体生物钟的稳定,在生物钟的调节下,机体于晚上10点到次日6点时分泌更多的褪黑素,褪黑素不仅可以促进入睡,还能增加睡眠深度。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有些人为了跟上飞快的节奏,往往有意无意地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或者睡眠无规律甚至日夜颠倒。这实际上是拿自己的身体健康开玩笑,为各种疾病埋下伏笔。 总之,充分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学会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睡眠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十分重要。这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来源:人民健康网

嬰兒照料傳聞大拆解: 捏嬰兒鼻骨可讓鼻子變高?

■ 婴儿鼻骨会自行成形,家长毋须过分担心。   不少孩子在婴儿阶段鼻子都是扁的,但长大后鼻子会变得高挺。可是,有家长因为担心孩子长大后鼻子不够高挺和好看,会捏婴儿的鼻骨。专家则指,人类的鼻骨是会自行成形,捏鼻骨其实是不需要的。   婴儿鼻扁属正常 很多婴儿的鼻子都是扁扁的,十分可爱。可是,有家长却担心,如果孩子长大后鼻子仍是扁扁的,样子会不好看。因此,有人会捏婴儿的鼻骨,认为这样可让鼻子变高挺。 家庭科专科医生李俊杰(图)解释,婴儿的鼻子在胎儿刚成形时便开始生成,但很多时候到了出生时仍未发展完成。 “有时候外在因素亦有影响,如顺产时的婴儿头部受到挤压,都会令婴儿鼻子呈现出扁扁的外观。” 他续称,这属于正常现象,而部分宝宝的鼻形会于出生后大半年内成形。   不会致鼻窦炎 坊间有捏孩子鼻骨会导致鼻窦炎的说法。李医生指,一般而言,捏鼻骨应该不会致病。事实上,鼻窦炎是发生于鼻窦的炎症,常见症状包含浓厚鼻涕、鼻塞、脸部疼痛,其他症状则有发烧、头痛、嗅觉 减退、喉咙痛、咳嗽等。鼻窦位于人的头颅,在头骨之间、鼻腔周围的颅骨与脸骨之内。 “捏鼻子基本上是影响不了鼻窦的。” 而鼻窦炎出现的原因则包括感染、过敏、空气污染或鼻腔构造问题,其中病毒感染为最常见的病例。     “不过,有些孩子如果有鼻敏感的问题,捏鼻子时有机会刺激到鼻孔一带,继而引起不适的。” 同时,捏鼻子会导致孩子呼吸不顺的说法亦是不正确的。呼吸不顺通常是由于鼻甲骨出现问题或其他原因所致,与捏鼻子无关。究竟捏婴儿鼻骨可否帮助孩子的鼻子变得高挺呢?李俊杰医生解释,婴儿鼻骨会自行成形,捏鼻骨其实是不必要的。 “而且,就算有用,也没有人知道怎样捏才有效。因此,家长其实顺其自然就好了。”   不宜剪眼睫毛   除了捏鼻骨,有人指帮初生婴儿把眼睫毛剪短能让他们长出更长更浓密的眼睫毛。但皮肤科专科医生陈厚毅(图)指,眼睫毛是保护眼睛不受外物如灰尘等侵犯的“防线”;当眼睫毛被剪掉或自然脱落时,的确会重新生长,然后被新的眼睫毛代替,不断更新,但并不会长得更长更浓密。而成人帮子女剪眼睫毛过程也有危险性,近距离操作剪刀已有一定难度;剪得不好更有可能使眼睫毛插到眼睛,造成刺激及不适,严重起来甚至会引致感染或发炎;用具如果不干净,也有可能引致感染。

空腹到底不能幹什麼 這份清單把禁忌列全了

清晨刚醒来,下午三四点,夜晚睡觉前……每天总有几个时刻会感觉饥肠辘辘,你是选择扛着还是觅食充饥?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许多“空腹的禁忌”,今天就来个大汇总,赶快收入囊中吧~ 饮食习惯篇 空腹吃这些水果可能长结石 空腹不要吃柿子、山楂、黑枣,会对胃粘膜产生损伤。这些食物里都含有单宁酸,还有一些含有植物酸,这些东西吃进去以后会和胃里的酸相互结合在一起,它就形成了柿石。如果结成凝块比较松散,早点治疗很快就会治好。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溃疡甚至穿孔的情况。 除此之外,肾功能不好、血钾高、体质偏寒性的人群不建议空腹食用香蕉、梨、橘子。 这些饮品不可以空腹喝 淡盐水不建议空腹喝; 早起空腹不宜喝浓茶; 空腹不宜喝凉酸奶; 如果有胃炎,胃部不舒服的时候不要喝凉橙汁。 空腹不宜喝酒 饮酒时,酒精由胃和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再由肝脏解毒。空腹饮酒会增加人体对酒精的吸收率,引起宿醉,也会损伤肝脏和心脏健康。 空腹别嚼口香糖 口香糖以天然树脂或甘油树脂为主要原料,再加入糖浆、薄荷等调和压制而成。长时间空腹咀嚼口香糖,容易引起胀气等问题。 有胃病的人嚼口香糖时间一长,胃部会反射性地分泌出更多胃酸,加重胃溃疡、胃炎等疾病。 生活作息篇 空腹不宜洗澡 早上起床时,往往是血糖较低的时候,人体没有太多能量可供给,洗澡又需要消耗能量,空腹状态下洗澡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加之浴室空气不流通、温度较高,容易让人头晕目眩。 空腹不宜开车 空腹时易出现低血糖症状,人会感觉头昏眼花、全身乏力、精力分散,甚至伴有恶心、出冷汗等情况,判断能力、应急能力下降,此时驾车易发生意外。 空腹不宜锻炼 有人认为,空腹锻炼有助消耗更多热量。实际上,身体缺乏能量时,运动强度也会较平时有所降低,导致减肥效果也不理想。 肠胃功能差、易低血糖的人,更不应空腹运动。 总体来说,肚子饿是身体发出的需要补充能量的信号,此时不要硬扛着,最好尽快给身体加油。 饥饿时不妨吃些饼干、面包等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温热的米粥、面片、馄饨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来源:星岛环球网

試驗失敗率高 阿茲海默新葯難產

■ 由于失败率高,辉瑞药厂今年初宣布不再研发阿兹海默症与帕金森氏症药物。路透社资料图片 由于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药物试验失败比例极高,愈来愈多医师与研究者不再一意期盼新药出现突破,反而将重点放在改变病患生活型态,希望借此方法维持病患大脑健康、延后认知功能衰退。美国辉瑞药厂(Pfizer)今年初宣布不再研发阿兹海默症与帕金森氏症药物。 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大脑健康部门主管卡明斯(Jeff Cummings)指出,阿兹海默症的新药研发困难,试验失败率多年来一直维持在99.6%。财经媒体CNBC报道,由于阿兹海默症临床试验出现困难,许多医师开始鼓励病人尝试药物以外的方法,也就是藉由改变生活型态改善大脑健康。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Johns HopkinsMedicine)阿兹海默症专家佛杜希(Majid Fotuhi) 表示,过去锁定体内蛋白质开发的阿兹海默新药已宣告失败,大家必须维持良好生活型态以保护认知功能。佛杜希认为,与药物相比,良好的饮食、运动、睡眠更能对抗认知衰退。许多因素会导致大脑产生变化、造成认知受损,像是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压力与高血压等。   佛杜希指出,近来许多初步研究显示,“让大脑重生”的方法既简单又便宜,包括每天冥想数小时有助海马回再生,而光是散步这类运动、良好饮食也有益大脑健康。此外美国神经医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在最近发布的轻微认知障碍患者准则中,首度建议“运动能够有效控制轻微认知受损状况”。加州大学三藩市分校神经放射学者拉吉(Cyrus Raji)表示,虽然改变生活型态无法防止阿兹海默症发生,但却可能延缓人们患得此病的年龄。

營養師:熱檸檬水抗癌沒有科學依據 

本报讯/网上图片 近来网上流传“热柠檬水可抗癌抗老”的讯息,不少长者信以为真。营养师表示,柠檬的营养素一旦遇热就破坏,提醒民众勿听信谣言;并呼吁平日多喝水、常运动、营养均衡,更能维持健康。 近来网上疯传以“热的柠檬水可以救你一辈子”为题资讯,宣称只要切两三片柠檬放进杯子并加入热水,就会变成“碱性水”,不仅抗癌、治疗高血压,还预防深静脉栓塞、降低胆固醇等。 据中央社报道,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营养师陈燕华表示,柠檬的营养素一旦遇热就容易受破坏,而且食物不论是酸还是碱,只要进入人体后就会被体内酸碱平衡系统中和,纵使是“碱性水”也无法改变体质。 热柠檬水治病说未经证实 陈燕华解释,人生病,主要是由于人呼吸之后,氧气在体内进行一连串代谢后产生的“自由基”;一旦自由基数量超过人体正常防御范围,就会损害细胞引起发炎反应,导致老化与疾病。 不过,当人体面对细菌、病毒等异物侵入时,体内的防御系统吞噬细胞也会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用来清除入侵细菌或受感染的细胞。 至于热柠檬水是否能治病,她强调,至今没有研究证据证实有效,惟不加工柠檬水对身体有好处倒是真的。 此外,蔬果中的植化素虽然可以提高免疫力、导致癌细胞凋亡,但植化素却非常容易因温度被破坏,而且目前也无法透过营养食品补充,呼吁民众勿轻信谣言。陈燕华说,想加速体内废物代谢、提高免疫力,可多喝白开水、饮食均衡、多运动,都是有效维持健康的办法。

羅漢果原來好處這麼多!怪不得被稱為神仙果

罗汉果有着独特的味道,甜度高热量却低,而且降血糖血脂作用,还能预防便秘,素有神仙果之称。 网上图片 清肺化痰 因为肺热肺燥引起的咳嗽,或者咽干舌燥,不利咳痰的时候。可以用罗汉果煎煮成汤服用,因泡水的效果远不如煎煮的好。在煎煮时也可以添加另外一些药材来加强效果,比如黄芪、贝母、瓜蒌等。 解毒利咽 如有咽喉炎或者急、慢性扁桃体炎,同样也可以用罗汉果煎汤饮用,可以添加胖大海、木蝴蝶等药材,增强清肺利咽护嗓开音的作用,有利咽喉和声带保护。 生津润燥 开春之际,气温已飙升到让很多人直呼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直接奔着夏天。夏天时容易暑热伤津口渴,都可以用罗汉果泡水服用。 润肠通便 单独使用效果不佳,一般针对肠燥性便秘,可添加火麻仁、郁李仁煎汤或泡茶饮用。 网上图片 此外,罗汉果同雪梨、柿子、枇杷、百合一起搭配可以清热生津、止咳利咽,也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虽然罗汉果是功效比较的药食两用中药材,但也有一些人是不适宜饮用,包括体质虚寒的人、尤其是还脾胃虚寒的人更应该避免或者少食用,对于性凉的罗汉果,孕妇也是要禁止饮用。 来源:巴士的报

這個品牌的牛肉被召回!疑似發現大腸桿菌

加通社图片根据加通社消息,由于可能被大肠杆菌污染,加拿大食品检验局(The 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正在召回一种品牌的牛肉。此品牌名称为Good Boucher,在安省、魁省、纽宾士域省、新斯高沙省和爱德华王子岛销售,不过也可能在其他省份和地区销售。该机构表示,这次召回的牛肉包括以下几种,一种为285克包装、最佳食用日期为3月21日,另外还有510克包装、最佳食用日期为3月19日及3月21日。加拿大食品检疫局表示,此次召回是由检测结果引发的,暂时没有任何食用牛肉引发疾病的报告。食用被大肠杆菌O157:H7污染过的食物可能出现的症状有恶心、呕吐、轻度至重度腹部痉挛和水样至血性腹泻。在严重的情况下,一些人可能有癫痫或中风,需要输血和肾透析或患有永久性肾损伤。(Grace编译)

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學效應,學會一個受益終身

网络图 有人调侃,“我宛如戏台上的老将军,背上插满flag。那些2018年1月1日时说过的新年计划,又在两个月后又重新说了一次。”   为了新的开始,别再被自己的心理骗了。   了解这七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做个明白人。 1、飞轮效应   假期过后,重新返回工作时总是异常艰难?面对工作,总觉得提不起精神,效率降低,甚至还会焦虑和神经衰弱?   有人说,这是万事开头难的体现,“飞轮效应”的理论正支持了这一点。   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   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飞轮开始转动时需要的能量,其实是每次痛苦的突破拓展和积累。这是在为了形成属于自己的体系而做准备。一旦体系能够彼此支撑,那么它的运作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正如科学家富兰克林说的,“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写作文,最难的是开头;造房子,最难的是打地基;准备迎接新的挑战,过了心理的难关,之后的问题总会迎刃而解。   有人不信,说“反正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最后结尾难”。可若是开头不奋力一搏,连看到中间的机会都没有。   相信“飞轮效应”不是追求一劳永逸,而是在一开始,和自己打退堂鼓的心理打个架,别让它拖住你前进的步伐。 2、蘑菇效应   踏出“舒适圈”很难。   很多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总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打杂跑腿,端茶送水,还会受到很多指责、批评,甚至代人受过,或者干脆被无视,任其自生自灭。   指导和提携,似乎总是落不到自己头上。这种失落和碰壁感,如同被放置在阴暗角落里的蘑菇一样。而“蘑菇定律”说的就是如此: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前途茫然”的感觉,会持续在整个蘑菇时期——直到长得够高够壮,才会被人重视。   只有用现在每一秒的努力萌生,才能换取未来每一秒的不后悔。   所有的停滞不前和怯懦担忧,都会延长成为“蘑菇”的时间。终有一日,因为平日的碌碌无为,而错过一个又一个机会,无法对未来形成改变。 3、鸟笼效应   1907年,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   两位学者围绕着一个有趣的赌约争论起来。詹姆斯说:“我有个办法,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   卡尔森不信:“不可能,我压根没想过要养鸟。”   于是,詹姆斯为卡尔森送上一只精致漂亮的鸟笼。从那天开始,到卡尔森家里的访客总会在看到空的鸟笼之后,关切地问他,“你养的鸟去哪里了?”   卡尔森一次次的解释只能换来客人更加困惑的眼光。久而久之,卡尔森不胜其烦,无奈只好买了一只鸟。   他被詹姆斯的“鸟笼”完完全全地控制住了,自我的意识消失,陷入了被别人操控的结果。   因为别人送了一只鸟笼,所以养了一只鸟。这就是鸟笼效应。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无意识被其他事物操控的情况,也是鸟笼效应的体现。   人们常常说自己要“剁手”,却仍不停地买着本不需要的东西。为了凑单买的衣服,却常常要再花费金钱和精力,为了搭配而大费周折。   鸟笼效应于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敞开的书比合上的书更容易让人想读。   这样一来,人们看到打开的书页便想拿起来翻翻,就更容易养成读书的习惯。   不要让“鸟笼”束缚你的生活。   减少不必要的,增加有效的,这才是鸟笼效应的真正启迪所在。 4、野马结局   管理情绪就是管理人生的开始。   学会管理情绪的人,已经领先了那些容易情绪失控的人一大步。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就像在豹子耳边不停烦扰的蚊子,它们能吸饱血之后黯然离开,而不少野马却因为它被生生折磨死。   动物学家说,蝙蝠吸的血量非常少,远不足致死。而这些野马的真正死因是暴怒和狂奔。它们的剧烈情绪反应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而吸血蝙蝠只是一种外界的挑战。   因为一件小事而暴跳如雷,大动肝火,这样的人往往难成大事,也难有大成就。   他们常常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造成了像这群野马一样伤害自己的结局。   如果不能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人生也会变得无法掌控。   当发现所有事情都不如意,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陷入了情绪的困境。   冷静一下,总没错。 5、凡勃伦效应   虽然生活中,一般越贵的东西,购买的人越少,但美国经济学家托斯丹·凡勃伦曾经提出: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进步,人们更愿意花更贵的价格,购买更加好的服务和享受。   其实,这一理论在职场中也能体现。如果想要得到“好价钱”,就要思考如何把自己变得更加“值得”,放在更合适的地方待价而沽。   而自己的“身价”,有时候却并不是外界的物质赋予的。提升自己真正的身份感,靠的是内修。   在工作生活中,提升修养才是拥有好口碑的根本,才能让自己的存在价值得到提升,从而变得“抢手”。 6、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了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使出浑身解数,狂风呼啸,试图吹掉行人的衣服。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寒冷,便把大衣裹得更紧了。   而南风徐徐吹动,使天气温暖起来,行人因为觉得暖和,相继脱掉大衣。   这场比赛,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就是有名的“南风效应”,也说明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一旦方法错误,那么不但不会有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我们都很清楚“见人下菜”的社交法则。其实,不仅是在人际关系间,在工作上也是如此。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聪明的人需要拥有一定的“弹性”,温柔灵活比极端刻板更有效果。   允许别人比自己优秀,是一种聪明的处世法则。   因为花太多精力在这些看似狂风与暗涌的斗争上,势必导致工作不精和事业发展缓慢。   但是,如果学会灵活地和自己的竞争对手相处,各取所长,互相合作,相处的方法一旦转变,正面的效果就会有所体现。 7、毛毛虫效应   为什么觉得自己在2017年明明很努力,却依然没长进?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做过一个实验:将毛毛虫首尾相接,围成一圈放在花盆边缘,在不远的地方撒一些松叶作为它们的食物。   然而,毛毛虫夜以继日地不停绕着盆转圈,没有因为饥饿转向食物,最终精疲力竭,相继死亡。   很多人总是用“做了多少”来评价工作质量的优劣,并不关注结果。他们盲目地跟随着既定的路线,从未想过重新思考“重生”的方向。   这是“埋头拉车”,一味追求前进,但大多方向不明。终有一天倾尽所有才发现,做的都是无用功,而满足感全都来自自我感动。   在新的工作生活来临之际,每个人也需要寻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如果觉得停滞不前,不要再埋头苦干,试着抬起头,看看周围是否有更广阔的天地、更开阔的视野。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说,“我们的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加在这些事情上的观念。”   全新的开始,认清自己的心,聪明前行。(网易新闻《谈心社》公号ID:txs163)

踩單車留意安全免受傷

▲ 近年单车运动潮流兴起, 不论山野单车或公路单车都大受欢迎。   文:沉彦恒 设计:张均贤   香港近年不只兴起行山热,也吹起一股单车潮流,不论山野单车(Mountain Bike)或是公路单车(Road Bike)都各有爱好者。不过无论进行什么运动顾及安全才是上策,发生意外会造成伤害,不当姿势又长期置之不顾更会造成劳损。要踩得安全又有型,“单车友” 们学学以下几招傍身吧。     认识受伤种类 “单车运动相关的受伤主要可分成两大类:撞击性受伤及过劳造成劳损。” 香港养和医院物理治疗师刘焯霆说。前者因为踩单车时跌倒或撞伤所致,通常难以预料,惟有用头盔等工具做好保护;后者因为不断重复动作,过度使用同一组关节及肌肉而造成劳损。单车运动需要不断重复同一组动作,讲求人体力学,而研究指出,“单车友” 的腰、膝痛情况最为常见,而颈部、手腕、脚腕及脚掌都是有机会出现疼痛的范围。   人车要“夹”防背、膝劳损 硬件方面,单车上每个零部件的调整,都会影响单车手是否会有过劳情况出现,“要预防过劳性劳损,就要看人及车是否够『夹』,按照个人情况去调校不同部分的高度或角度。” 刘焯霆说。   预防下背痛,首先是调校坐椅高度。不少单车手为了减少风阻,所以会把座椅调得过高,因而常以弯腰状态踩单车,下背痛就会容易随之出现。另外,也可以调校座椅与手把之间的距离。如果座椅与手把的距离愈远,单车手的身体就要弯得更前,长期也会加剧腰背痛的情况。而座椅的角度也是学问,尽量调校合适角度,避免过分倾斜前或后方。 而预防膝痛方面,就要避免把座椅调校得过高或过低,刘焯霆指,当脚踏在脚踏的最尽处时,膝部微弯着才为之最合适。要是座椅过低,就会令膝头角度弯曲得愈多,会影响发力之余,又会容易令膝盖前段疼痛。相反,如果座椅过高双脚伸得太直,膝头后方肌键就会容易拉伤。   此外,膝关节不断重复性弯伸动作,髂胫束(Iliotibial Band, ITB)亦会容易出现疼痛。它是由盆骨、大腿外侧一直延伸至膝关节外侧的纤维组织,髂胫束综合症会影响到膝头外侧的疼痛,要多伸展放松髂胫束才能预防因劳损而产生的痛楚。   其他劳损部位 另外颈、手及脚的疼痛都不容忽视。单车手的头部经常向前倾,容易造成颈部疼痛,当座椅高手把低,车手不单要长期弯腰也要抬头望前,久而久之就造成颈痛。刘焯霆就提醒车手在训练前后都要多拉筋伸展,如无必要就避免弯腰过低以防加重颈部的负担。   此外,弯腰过多,手腕都要承受大量身体重量,以公路单车为例,踩单车时身体约百分之六十的力会分布于后轮,其余约百分之四十则分布于前轮,意味手腕要承受重达百分之四十的身体重量,有机会压住神经,除了很容易造成疼痛、手指麻痹,更有可能出现腕管综合症。而脚跟痛普遍因为座椅调较得过高,脚掌经常呈蹬脚尖的状态,脚腕的阿基里斯腱就会容易受伤,阿基里斯筋腱是一条位于小腿后至脚跟的筋腱,连接小腿肌肉及脚跟肌肉。另外,单车脚踏通常扣紧鞋头,脚尖的压力也会造成张力,从而就会脚筋膜发炎,可以调校脚踏高低。   预防措施要做足 “过劳性劳损与时间有关,要预防就要控制时间。” 刘焯霆说。 “如果踩一小时开始疼痛,就先减少至四十分钟,另外运动前后记得要伸展。” 而要预防腰背痛,可以靠核心肌肉(Core muscle)训练例如平板支撑,加强肌肉耐力及强度;有髂胫束疼痛等大腿的疼痛,就要伸展大腿至膝头外侧,也可以使用软滚筒(FOAM roller),侧身并放在大腿下使用。要踩得安全,保护措施不能少,所以踩单车前可先添置好装备。头盔及护膝是必要装备,另外也应戴上专用手套减轻手腕负担。另外,刘焯霆也建议大家,无论踩公路单车还是山野单车,也要请教专业教练,调整适当姿势。

快樂學習棄責罵 陳倩揚教子不攀比

▲ 陈倩扬一家四口将迎接第五位新成员。   整理︰陈静珊 图︰彭保迦、受访者提供 在网上搜寻“赢”这个字,跃入眼帘的头三行竟有“赢在起跑线”。虽然有很多人对这个想法有保留,甚至不赞同,但受社会攀比、竞争风气影响,家长或在不经不觉间向孩子施加压力。即将成为三孩之母的陈倩扬直言,不希望自己和孩子掉进“老鼠赛跑圈”,以免亲子变得疲惫不堪,因为“儿子快乐”才是夫妇二人最关注的大事。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竞争风气一直存在,尤其现今资讯发达,比较的圈子扩大,很多孩子被逼像仓鼠、老鼠般不断狂奔竞走。 「朋友又好,旁人又好,总会给你有很多资讯,但可以说是压力吗?可能是,但最重要是自己是否选择把压力也放在小朋友身上。」陈倩扬认为家长要懂得从芸芸资讯中,为子女筛选出最合适的教养方法,「不希望因为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影响家庭关系。」夫妇二人把儿子的快乐放在首要考虑,让其有足够的玩耍和休息时间,但并非完全松懈,会适当地作出管束及要求。   报读兴趣班 母子有商量 两名孩子的兴趣班约有五、六项,陈倩扬会用心地观察他们是否乐在其中!现就读小一的大儿子Auryn曾表示对其中一个兴趣班慢慢失去热度,两母子经商量后,决定暂停,让他可多留在家中休息、玩耍。虽然亲子有良好沟通,但小孩未必擅长表达自己,所以父母更要细心留意孩子的日常生活细节。   当初Auryn准备升小一时,报了约十所学校,但相对于儿子会不会面试题目,陈倩扬反而常常问他:“觉得学校如何?老师如何?” 因为儿子喜不喜欢该所学校才是她的考虑因素。她坦言,最终取录率不算高,但不认为是坏事,因学校有不同收生准则,不获录取可能代表不适合,勉强入读亦未必好,所以她会告诉儿子:“你已经做得好好!”   情绪缓冲期 冷静不动怒 除了父母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其实孩子亦时常留意父母的言行,喜欢模仿大人。家长须言行身教,但始终不是圣人,总会有被孩子激怒的时候。陈倩扬曾大声喝骂哥哥,但弟弟随即学会,模仿妈妈的语气和声量,令她非常后悔,自此不会在孩子面前大声喝骂。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陈倩扬从网上、书本及专家分享中,整合一套适合自己一家的方法。现时每当她察觉快要被儿子触怒时,会用力深呼吸五秒,给自己一个“情绪缓冲期”。 “一但感到很生气,便不作声地看着他们,他们就知道妈妈好像要(情绪)来了。儿子怕我不出声、不理睬他们,多过大声责骂。”  成年人有脾气,小孩更容易闹情绪。面对小儿子Audrick情绪爆发,陈倩扬会让他到“冷静区”,坐在椅子上平伏情绪,期间大人不会走向他,亦不会给予安抚或哄他,而是在远处等他冷静下来。”   Audrick知道不会有人过来,会停止发脾气,然后眼睛便瞥向妈妈。陈倩扬会问他:「冷静完了吗?Audrick懂得回答冷静了!」年仅三岁的他虽未完全清楚「冷静」的意思,但已意识到这是情绪冷却的过程。   发问助反思 胜连串说教 “我每日都在学习,每日都有很多东西要学,永远好像新手的感觉,近七年间每天都有新鲜事。好像哥哥和弟弟现在长大了,争吵的程度也和小时候不同。处理时要想一个方法,两个一起罚。哥哥明白、弟弟又未必明白,要令两个一齐明白。” 陈倩扬认为,比起责骂,有时改用问题更为有效。 例如在孩子做错事后,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你认为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呢?”、“错在哪里呢?” 和“下次怎样做好一点?” 小朋友会在回答的过程中反思,效果较连珠炮发式说教更佳,因为大量内容或让他们难以消化,即使被骂亦可能不明白原因。   烹饪大道理 失败中改进 生活忙碌的陈倩扬,为令丈夫和儿子吃到营养又美味的早餐,清晨五时半已起床炮制爱心早餐。她笑言,看见三父子吃得满足便是最大动力。 妈妈的“煮食达人”形象亦深入儿子心,在学校吃到美味的菜式,会特意吃剩一小角,放在餐盒中带回家,“妈妈,你嗅一下,看看是什么材料,我想你煮给我吃呀!” 令她哭笑不得。现时陈倩扬不时网上直播烹调美食,大儿子发现妈妈直播前会先练习几次,问她︰“是否不断尝试就会进步?” 她便借机教导儿子不要怕失败,最重要是记下错误,提醒自己下次做得更好。

這些日用品竟是健康殺手 一定要警惕!

1消毒杀菌类产品 在家庭或者公共的场合我们经常会选用一些杀菌消毒的产品,所以各种杀菌的成分和杀菌的效果被夸大, 人们的需求加大,商家也就会蜂拥而至,个人清洁和护理产品中大多都会含有杀菌剂,例如一些洗手液、口腔清洁剂以及治疗脚脚气病菌的产品,这些产品中大多含有杀菌的成分,这些产品中大多会含有三氯生成分,所以这些消毒杀菌类产品病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反而其中的三氯生会导致激素水平产生变化。 在美国的苏达州已经出台相关的法令,禁止使用三氯生,所以我们在选择消毒杀菌产品的时候,要看清说明,不要选择含有三氯生成分的产品。 2烧焦的食物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面,烧焦的食物应该是那种已经焦的不能吃的食物,所以偶尔有些烧焦的部分,我们还是会继续吃的,在生活中烧焦的食物我们还是胡经常吃的,例如烧烤,随着夏季的来临,夜晚的气温比较凉爽,让更多的人加入夜生活中,而烧烤也就成为了很多人的宵夜,而烧烤的食物都会带有点烧焦的成分,有的食物不烤焦还不好吃,夜晚不能满足充足的睡眠,还要食用烧焦的食物。 这无疑是在对健康火上浇油,烧烤的食物中有很多是碳水化合物,经过烘烤、煎炸的时候,会产生丙烯酰胺,这种成分很容易荣溶于水,所以很容易被肠道吸收,也会在人体内形成致癌物质环氧丙酰胺,所以孕妇尤其不能吃烧烤,不仅有致癌的危险,还可能生下体重偏轻严重的宝宝。 3不粘锅涂层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都住进了一个小小的封闭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厨房又是一个小的世界,经常烹饪的时候火大了或小了,食物就会粘锅,很难洗刷。 所以很多商家又找到了商机,利用高科技手段制造出不粘锅,但是很多产品是不合格的,其中的全氟化合物成分超标,而且非常难分解,这些成分长期在体内潜伏,到一定分量就会导致激素水平的改变,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癌变,这也是不粘锅涂层有毒的原因。 所以一定要选择质量过硬的品牌产品,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产品。 4杀虫剂 夏季真正的来了,夏季也是蚊子和苍蝇的天下,所以杀虫剂也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必备产品,或许我们也知道杀虫剂有毒素,但是很多时候觉得威胁不会很大,也就自动忽略不计了。 可是很多杀虫剂都是神经性毒药,这种毒药飘落在空气中,会被人体吸收,在很多人的尿液中会检测出有机磷酸酯,这种成分会阻碍大脑的发育,所以在有孩子和孕妇的地方,还是尽量不要使用,可以选择一些驱蚊的植被,或者其他驱蚊方式。 5食品包装袋材料 包装袋是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它的污染不是立即显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其中含有的一些非常难分解的成分,我们这里所说的包装袋不是只有塑料袋,还包括食物罐头和油墨涂层,它们当中都含有一种双酚A的成分,有相关研究发现,这些产品就像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激素,会影响人体内的激素水平。 美国曾经有过相关的亚久数据显示,90%人的体内含有双酚A的成分,双酚A还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对人类的生殖系统有毒性,随着医学和科技的进步,有关专家发现,越来越多的癌症、大脑以及生殖性疾病,都是与这类化学物质的增加有关系,所以我们要选择慎用此类产品,一定要选用有检测标准,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 来源:养生网

美容院東主被禁宣傳及提供脫痣服務

本报综合/网上图片 卑诗内外科医生学会(The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of BC)周四公布,卑诗最高法院近日颁令,禁止一家美容院公司亚裔女东主,继续宣传及提供脱痣手术服务,并指她并非本省注册医生。 亚裔女子Damy Tan,又名Christina Sun,经营美容公司克莱顿美容中心有限公司(Clayton’s Beauty Center Ltd.),旗下业务包括位于白石镇的白石雷射及按摩院(White Rock Laser & Spa),以及Tropical Day Spa & Beauty Clinic。 非本省注册医生 称有专业资格 据医生学会表示,由2013至2016年期间,Damy Tan在多份报纸刊登有关脱痣手术服务广告。卧底调查发现,她至少两次声称自己拥有诊断及处理脱痣手术的专业资格,并向顾客收取费用。去年11月,该会向法庭申请禁制令,禁止Damy...

減肥又失敗?日本發現吃不胖的基因

据报道,日本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名为“ARIA”的基因与肥胖有关,若抑制该基因表达,即使摄入高脂肪食物,也不容易变胖。 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基因具有妨碍脂肪燃烧的功能。当连续14周喂该基因表达被抑制的实验鼠和正常实验鼠后发现,前者皮下和内脏脂肪量仅有后者的1/3至1/2。而当“ARIA”基因表达被抑制的实验鼠食用普通食物时,血糖值并没有上升,这表明抑制该基因可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研究负责人池田宏二说,如果能研发出抑制这种基因作用的新药,就有可能找到治疗肥胖的新疗法。 科学家们对有关“肥胖基因”的研究乐此不疲。今年7月,美国《临床检查杂志》刊载的一篇报告说,名为FTO的“肥胖基因”可令人体内的“饥饿激素”水平升高,并使人对高热量食物更感兴趣,从而容易发胖。 几天后,名古屋大学特聘讲师浅井真人和美英共同研究小组也宣布发现了抑制肥胖的重要遗传基因,并表示将对预防肥胖产生重要意义。 该遗传基因作用于脑视丘下部的“MRAP2”基因。试验人员通过操作“MRAP2”基因破坏老鼠相应的基因功能,使基因被破坏的老鼠和正常老鼠在出生1个月后的150天内,只吃喜欢的食物。 结果显示,基因被破坏的老鼠能多吃一成左右,体重是正常老鼠的2倍,达到50克,而脂肪燃烧量和运动量几乎与正常老鼠没有差别。即使在饲料量相同时,基因被破坏的老鼠也更肥一些。特聘教师浅井说:“这一发现将有望研究预防肥胖新药,也可以应用于养殖产业,使用较少饲料使家畜变肥。” 针对性别的基因研究也有新发现。科学家们于今年5月发现了女性与男性专属的肥胖基因。可以断定的是,这两种专属基因均发生过变异与受损,并由性激素控制,因此分别针对女性和男性起作用。研究显示,女性专属基因可以促进脂肪组织的生长,有这种基因的女性变胖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出2倍。而且,几乎1/3的女性都有这种“肥胖基因”。而拥有男性专属基因的男性更容易对高卡路里的垃圾食品上瘾。 各种基因的发现为未来实行有针对性的基因介入疗法提供了可能性,这使那些长期进行减肥却屡战屡败的人看到希望。尽管如此,基因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们也不能把肥胖原因都归罪于基因,光靠改变基因,不能完全达到塑身效果。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多运动,并注意自己的饮食才是保证好身体、维持好身材的“灵丹妙药”。 来源:养生网

老人出現這7個異常 老年痴呆找上門了!

人年纪变大以后,身体的各项机能会出现明显下降的表现,严重的话会出现一些疾病,比如说老年痴呆症,现如今家庭生活模式发生变化,出现老年痴呆症的人群明显数量增加,那么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自测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7个症状暗示老年痴呆 1、记忆力减退 早期最常见症状是老人的近记忆力减退,即近期得到的一些信息比如说人名,电话,对发生的事情没有印象。 2、对时间和地点搞不清楚 可能会不记得今天是多少号,不记得路,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 3、判断力受损 穿衣不能根据季节选择,花钱没有概念。 4、理解力下降 别人交谈时,不能很快的理解别人的想法,甚至不能理解。 5、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或丧失兴趣 对以前经常做的一些日常家务可能不知道如何去做。对以前的喜好提不起兴趣,经常容易瞌睡。 6、性格情绪行为的改变 容易激动,情绪变化快,易暴躁,焦虑,有的痴呆患者出现麻木不仁,淡漠的表现。 7、语言障碍 语言表达不清,只会简单的词句,有时说的词语别人不能理解。 老年痴呆症的2种自测方法 若家庭没有条件不愿意去医院检查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自测。 1、画钟法 画钟法是一个简便而且能迅速发现早期的老年痴呆的测试方法,准确率很高。 测试方法是首先请老人用笔在纸上画一个圆形的钟表,并在表盘上标有时间点的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而时针和分针要指向出题人所规定的时间,测试试需要在十分钟之内完成,身边的人不能给提示。 计分是通过是否画出闭锁的圆型表盘,表盘上的十二个数字是否正确,时针和分针是否相交,指针是否指向正确的时间,这几个项目完成分别得一分。如果最终得分在零到二分,说明老人的认知能力有下降,得三到四分说明认知水平正常。 2、数字复述法 操作方法是测试者说一个数字。被试者重复说该数字,比如说,测试者说“1234”被测试者复述“1234”,当老人能顺着复述九位数字时,给测试者的最高得分为九分。然后进行反说测试,比如说测试者说“2468”,被测试者应该回答“8642”才算正确,反说测试的最高得分为八分。 一般人顺说和反说的数字得分总和应为17分,在进行多次测验后,得分都低于15分,说明被测试者可能为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若得分低于八分,表明被测试者处在老年痴呆症的中晚期阶段。 来源:人群养生

圓美女人 健康養生Keep Fit

▲减肥只是一个目的,健康养生keep fit,才是应有的生活态度。不要一味追求数字,看见人家禁食淀粉来减磅,便照办煮碗。 文:唐安麒 经营美颜瘦身生意以来,我发现不少女人苦苦节食,终日奉行低卡低脂低油低盐餐单,视瘦如归,以瘦身作为终身事业。这种做法,我非常反对。一个全无脂肪、无赘肉的女人,我觉得太刻意,除非你天生一 辈子就是这样,否则不属正常。过度地以一些激烈手段来减肥,只会害了健康。瘦得来又黄又青,何美之有? 减肥只是一个目的,健康养生keep fit,才是应有的生活态度。不要一味追求数字,也不要将自己和模特儿、明星划上等号,看见人家禁食淀粉来减磅,便照办煮碗。我是修读中药营养学的,可以告诉你,这样做的确可以瘦,但肥肿身形很快便会回归。而且低盐低油低糖,只会令你总是吃得不满足,也不快乐。当人不开心,通常用什么方法发泄?就是吃。结果变成恶性循环,甚至有机会导致抑郁。 平时不用出镜或接受访问,我会让自己的面形和身形也保持在「圆」美状态。女人应有少少肉,并且要配合自己的年纪,我这个年纪不能太瘦,否则看上来会苍老。我希望那些永远崇尚激瘦的女士去静思:你要瘦还是要靓?女人过了某个年纪,无可避免要作出抉择。当身形瘦削,面庞也随之而愈来愈凹;面圆圆、人看起来漂漂亮亮时,身材自然有点胖。 跟我同台吃饭的人,都因为我很能吃而为之诧异。鱿鱼、猪脑、鸡蛋⋯⋯我一概也吃,因为我需要足够营养,当然,这不是餐单的全部,也不会日日如是,每餐其余的七成食物都是新鲜蔬果,取其平衡之道。 不用应酬的日子,我会保持清淡饮食、畅便无毒素,坚守我设计的「唐安麒宇宙饮食」,即三成主食、七成蔬菜、稻麦五谷要与肉类分开进食,并多吃新鲜的、天然的、富含酵素的,无化学添加、色素及味料的食物。晨早一份餐蛋面、下午一碗火腿通粉,或者罐头吞拿鱼和罐装杂果,都只是垃圾食品,只会令身体囤积多余脂肪及坏胆固醇,健康酵素却欠奉,就算如何疯狂节食,也难有理想身形。毒素是万病根源,建议大家定期排毒,我会大量饮用酵精,及透过生机饮食来清理毒素。 我还会额外多喝炖汤和有机牛奶、进食牛油果和冷压鱼油摄取优质油脂、适量食用益脑的腰果、松子、核桃等坚果,以及入肾的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何首乌,补气血又能滋肝补肾补脑。 排清毒素,调补身体,吃得开心有营,才能脸容年轻,有肉而不肥,散发自然健康感觉的身形,才是真正健康美。

茶包能消黑眼圈?!這個妙用你可知?

  还在花重金买化妆品消除黑眼圈?其实用这种东西也可以让眼部得到放松!要不要试一试呢?(Grace编辑)

90後體檢調查:一邊養生 一邊慢性自殺

2017年,在”第一批90后已经XX了”的围剿中,90后迎来了人生最大的危机。   他们从自己还年轻的错觉中醒来,捡起了保温杯和秋裤。在过去的一年里,年轻人成为了“健康消费”的主力军。   高血压、脂肪肝这类“老年病”快速蔓延到年轻人群,癌症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3年,年轻人(20-39岁)癌症病发率增长了近80%。   在收集到的1000份读者问卷中,我们很高兴看到很多年轻人身体健康,也有很多人因为疾病的困扰,第一次重视自己的身体。   我们挑选了9个90后的故事,想在这个春天和大家一起,探讨“生病这件小事”。   “如果有机会,我想做一个健康的人。”   三年前,我还是一个有女朋友的胖子。走在街上,她连羊肉串都不让我看一眼。那年,我170斤。和女朋友分手的这三年,我又长了100斤,到达了现在的吨位:270斤。   其实吃肉真的不胖人,但是喝酒胖人,济南的烧烤摊太多了,一顿烧烤我可以喝一箱啤酒。每次有局我都管不住嘴,心里总想着:“不差这一顿”。   我是学摄影专业的,至少扛器材没有什么压力,毕竟连我的哥们我都可以扛得起。大家都喜欢和胖子玩,觉得很欢乐。我朋友很多,也有喜欢的女生,但不敢开口表白。   我大概知道身边的女生们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但我有着270斤的厚重,很难做一个有20岁心态的男孩,我其实就是个资深老狗,提前迈入了油腻中年的阶段。   我觉得胖最根本的原因是:吃是我目前为止获得快感最廉价的方式。   喜欢吃的太多了,内蒙的全羊宴、聊城的驴肉火锅、济南的早点、河南胡辣汤配肉夹馍……   医院的检查结果很谦虚,说我是“中至重度”脂肪肝,其实就是重度嘛。我知道这样的体型连系个鞋带都不方便,但慢性病就是这样,如果每件东西上写着“多吃这一件,少活三五天”,我可能也就不吃了。   为了减肥,办了一张健身房年卡,只去了十几次。五千块,多少顿烧烤啊。   今年暑假我会认真减肥的,虽然我去年暑假也是这么说的。这也不能怪我,每年暑假,济南的烧烤摊全开了。   你说,这个城市是不是在跟我作对?   小时候,家里开批发部,饮料都是当水喝。之后去城里念书,我也没有按时喝水的意识,等我想起来喝水的时候,都是渴得不行了。   尿路结石这个东西,之前我有感觉,但都是隐隐作痛,过一阵就过了。第一次痛到不能动弹是在2015年。   那年我24岁,在安徽铜陵当小学老师,上着课,突然就疼得翻江倒海,我还是坚持忍到下课,回到办公室,就跪在地上就动弹不了了,那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和18岁的时候不一样了,那回之后我就知道什么是痛了。   我从大学毕业后就很少再喝饮料,碳酸饮料基本没买过,也会办健身卡。但工作后在乡下的学校,一个班只有两个老师。我们班,我上一上午,数学老师上一下午,三年级后,英语老师一天一节课,夹在中间上。老师出去上厕所不太好,我就少喝水,尽量憋着。   我最怕上公开课了,不喜欢下面一排人看,如果只有学生,我是很轻松的,没正型,一屁股坐学生桌子上上课。   压力大的时候我就写日记,记录记录学生,对我来说算是一种调节。   大四的时候,我偶尔会感觉右侧腹股沟有轻微的疼痛,大概一周一两次的频率。但那时候忙着毕业找工作,就没怎么在意。   工作后,疼的频率比以前高了,腰也会疼。我是内蒙人,在南方工作,当时认为是不习惯南方潮湿,自己贴治风湿的膏药。直到四年前,有天我正在厨房做菜,突然眼前发黑,蹲在地上,我哥赶紧带我去医院检查,最后确诊是神经母细胞瘤,晚期。   配合医生住院治疗、化疗、吃药维持,不用药肿瘤就会长,用了药肿瘤也不会变小。医生不建议手术,因为风险比较大。   有时候我觉得,以前和同学朋友都在一条赛道上前进,区别只是有人快有人慢,从确诊那天开始,我的人生就停下了,说是倒退也行。   我已经四年没在工作了,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能应付得来什么工作。我经常会想,自己的病情之后会怎样,或者死了以后这个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该怎么继续生活。反过来想,即使有幸坚持一段时间,治疗又得花不少钱。   和女朋友在一起七年半了,我来到北京看病之后我们就异地了,但女朋友能给我非常大的依靠和鼓励。我们俩都想结婚,有时候我会觉得,如果人生就是这样的话,那能结婚就能让人生尽量完整一点,但我还会考虑她的父母,医生也说不建议结婚。   有时候我会突然发脾气,越来越凶,甚至会说分手,一半是在试探最亲近的人,另一半是觉得如果分手了,她应该会过的更好一点。   我非常喜欢猫,我的头像就是猫,但我女朋友喜欢狗,我就养狗了。   我是一个容易用力过猛的人,比如把重感情体现在酒上。   大学聚餐,能和男生喝到最后的永远都是我。毕业后,我进了一家五百强外企,   刚工作的三个月像打了鸡血,同事让我做个表格,我就会下班之前做完,还做了个宏模板给同事。   我租住在300块一个月的毕业生人才公寓,门口是通宵烧烤摊。最开心的时候,最难过的时候,挨不过去的时候,都会在门口的烧烤摊来半打啤酒。喝到醉醺醺,一觉到天明。到后来,烧烤摊的老板都认识我,叫我半打。   得益于用力过猛,我和公司同事都相处得很好。老板安排我组织去山里玩两天,带够酒水,喝个痛快,我是部门里唯一的姑娘。   那天爬完山,大家坐在露天餐厅,老板捧出了那坛8斤的黄酒。   依照酒桌的习惯,我年纪最小,拿着杯子轮着敬了一圈。我已经有些站不住。一杯一杯地喝下,满口都是黄酒的香甜。我攀着老板的肩膀,谢谢他在那么多面试者中挑了没有经验的我,谢谢他教了我很多。   我俩抱着坛子,你给我倒,我给你倒。当酒劲上来,我只记着两个画面,抱着马桶吐,吐完了继续满上,继续和其他同事聊天,谢谢他们。   那晚吐得胃都要翻出来,心里想着没事儿,睡一觉,年轻。   第二天,大家路上还不忘夸我,和老板两人干完了那坛8斤黄酒。   那天是5.20,我去杭州找男朋友。我和他商量着回家叫个外卖,之后逛商城。   晚上我突然肚子疼,我冲到厕所,疼痛让我紧紧地缩了起来,全身开始不自觉抖动。哇一声吐了出来,是褐色的血。   在马桶上坐着的几分钟,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几分钟。脑子里一直浮现着:我是不是要死了。最后我终于晕了过去,睁开眼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   我迅速辞了职,我想好好活着。   两年过去,我已经可以正常吃东西。现在只喝保温杯的水,滴酒不沾。成了以前酒桌上我最讨厌的那种人,怎么劝都不喝。   我的第一次是在懵懵懂懂的情况下发生的,那年我12岁,对方是我的长辈。   我是个北京女孩,在周围的所有人看来,我是被保护得很好的,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种情况从12岁一直持续到了19岁,直到大学后这段关系才结束。   我的负罪感越来越强,开始抽烟,喝酒,自残,以及睡很多男人。   这样的生活持续到24岁,有时候晚上我睡不着,就开始数我到底睡过多少男人,数着数着就睡着了。   后来,我查出携带了HPV,再后来,也就是去年的11月份,我被检查出宫颈癌。今年1月份,我做了手术,切除了子宫和宫颈。   我的工作是手术室护士,所以对手术很了解,麻醉、医生都配合得很好,手术很顺利,我好像迎来了新生,辞掉工作,离开了北京。   虽然从没想过结婚生子,但不知道为什么,手术前的那个晚上我还是哭了很久。   我从小就是胖乎乎的姑娘,到了初中,青春期越来越敏感,觉得周围人都又瘦又好看,自己就胖胖的。   我开始不愿意出门逛街,成绩也下降了很多,最后连我妈都看不下去了,就逼我减肥。从初三的暑假就开始减,很辛苦,所以瘦下来就不愿意胖回去了。   大学之前有一回吃蛋糕,吃完觉得太腻就吐了,吐完之后觉得一身轻松,从此,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有一次,我为了参加校庆主持人选拔赛,想瘦一点,但是每天要跟室友同进同出,很难不吃饭,就只好偷偷吐掉。那次比赛中,我很顺利地选上了主持人。   工作之后,每次感觉到压力大的时候,我就会靠吃来减压,但吃了又怕胖,每次都会吐出来。   到后来,只要吃了主食,我晚上就睡不着,哪怕实在太困睡着了,也会在十一点左右准时惊醒,然后马上去厕所。因为噩梦里我看到的是复胖后的自己。   当年怀孕的时候一度觉得要肥死,每天拿本子把吃多少喝多少自己多重都记下来,记了十个月,最重的时候158斤,但是出了月子就瘦回来了。   作者对比图   现在为了儿子,我也要好好爱护身体,我知道自己是进食障碍,也在做各种心理疏导,老公也在监督我,会越来越好的。   我身高168,现在体重108斤,应该已经到警戒线了。   腾讯新闻    

還在比誰的步數登上微信封面?日行萬步其實是誤區!

近两年,计步越来越流行,全民都掀起了一股走路大潮,每天不走一万步似乎都不好意思打开微信运动功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身边开始流传出这么一句话:每天走一万步对身体好处多多。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调查,原来我们都被“忽悠”了,日行万步并不是必须的,也许快走十分钟更有效。   一万步的由来   那么,对于“日行万步”的说法最初是如何由来的呢?“一万步”这个神奇的数字又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其实,最初这个说法源自1964年东京奥运会时的一场营销活动。一家日本公司发明了一种健身辅助工具,日文名字为“Manpo-Kei”,翻译成中文即为“一万步”。这种器材就是计步器的雏形,依据的是日本九州大学吉城旗野博士对于人们日常步行运动标准的设定。   吉城旗野博士担心当时的日本在学习美国时,连“加大码”的体型也照抄全搬,不仅学着美国人的样子看棒球比赛,还会效仿美国人懒散的生活方式,变得慵懒不爱动。为了能让人们积极活动起来,吉城旗野博士便想方设法让他们相信,之前每天的4000步运动标准根本不值一提,只有增加到每天一万步才能帮助他们消耗掉额外“学习”来的500卡路里,从而保持身材匀称。   于是一场让日本人每天增加步行数量,燃烧更多卡路里的运动兴起了。显然,那场运动当时在日本非常成功。而受那次营销观念的影响,现在很多的计步软件和健身网站也将“日行万步”作为衡量标准。针对这个标准,BBC科学节目主持人迈克尔·莫斯利制作了一档节目进行测试,发现了日行万步的几个误区。   误区1   每天走路 只为计算步数   为了监测每天10000步对于一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主持人莫斯利与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罗布·科普兰德教授共同策划了一项测试。测试将实验参与者分成两组,一组主要进行每天10000步的运动计划;而另一组执行的是名为“快走10分钟”的运动计划,每天完成3组10分钟的快步走。研究人员把志愿者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人员都佩戴上运动监视器,它会记录活动量以及运动的剧烈程度。   第一组的目标是每天要走完10000步,约为8000米,另外一组每天要完成3个10分钟快步走,加在一起大概2500米,核算成步数约为3000步。同时,研究人员提醒第二组的志愿者,步数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步速。速度要达到能讲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这一运动旨在加强心肺功能。   正解 步数是次要关键在步速   从两组志愿者的任务完成效果看,每天10000步的成员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完成了任务,但大部分人会觉得完成目标比较吃力,因为这样的运动距离对时间和体力都有要求,上班族普遍难以坚持。而“快走10分钟”组完成情况相对要好得多,大部分人感觉很轻松。   两组志愿者不仅在任务的完成率上有出入,从锻炼效果上看,研究人员也发现“快走10分钟”组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优势。“同每天走10000步的志愿者相比,快走志愿者实际上不但完成了既定目标,还多做了30%比较剧烈的运动。”科普兰德教授表示,“事实是,只有当你做中等强度以上运动时,才开始进入有益健康的运动阶段。”   这是因为,虽然这组志愿者走得没有万步志愿者多,但是由于速度快,运动过程中心律增加,会轻微的上气不接下气,既不会像跑步运动那样喘息不止,还起到了锻炼心肺功能的作用。科普兰德教授解释说,最重要的是要让心跳加快,因为许多证据显示这样能降低人们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一些癌症的风险。   误区2   手机一万步=运动一万步   目前朋友圈里踊跃晒步数的,大多是来自手机计步软件或者随身佩戴手环上记录的步数,而这些设备最大的问题是太具有迷惑性了。只要手机或手环的位置变了、重心动了,手动脚不动也会产生步数,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相对剧烈运动也可能给这一天的“刷步数”作贡献,然而这些都是不能称之为“运动”的,大概只能叫做“活动”。   有些人一天里并没有进行有意识的锻炼,却也记录到了6000步的成绩,这样除了可以在朋友圈晒晒,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在生活中,短暂的、强度很低的走路虽然算是动起来了,但是效果较差,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程度。   所以,如果你只是从卧室到厕所、从楼下到小区门口、从办公室到餐厅走了一些零碎的、短暂的步数,就算加起来达到了6000步,也只能算是日常散步溜达,这样一天下来获得的步数是有欺骗性的,根本不是真正的有效步数。   正解 有效步数要看运动心率   因为计步器把每天闲散的步子也计入在内,所以参考意义不大。真正有效的步数,应当来自于有效运动,要达到中等强度以上。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运动心率:健康且体质较好的,心跳可以控制在120-180次/每分钟;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减去年龄)-(180减去年龄)次/每分钟。心率可以简单地通过摸一分钟脉搏来测,也可以佩戴心率带,使用手环、智能手表等设备。   在掌握了如何准确测量后,除了每天坚持走路外,也要注意方法,要循序渐进地运动,而不是过度运动。快步走之前先慢走5至10分钟,速度、频率自行掌握,步态放松。慢走中可伸展腿部肌肉,每个动作维持约30秒,做伸展运动时不要负重或弹跳,以免拉伤肌肉。 误区3   一万步 适合所有人   “日行一万步,健康你一生”,相信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实际上,一万步并不是一个严格、绝对的指标,其背后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做到运动平衡,避免营养过剩、超重肥胖,从而达到降低“三高”等慢性病的发病率。   而事实上,由于存在年龄、体质、生活条件等诸多差异,不同的人所需要的运动量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可能存在一个适合所有人的健康锻炼标准。我们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运动锻炼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运动量能够保证“吃动平衡”是一个最佳的状态。   而一万步的要求对于平时习惯运动的人,是相对简单的,就算提高到两万步也只是平常运动量而已。如果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突然一天走上一两万步,不仅身体会吃不消,而且可能出现关节、韧带、骨骼的损伤,反而会适得其反。   正解   年龄不同步数标准不同   那么,每天应该走多少步才合适?美国very well fit网站帮助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健身目的的人们,推荐了每天适合的步数:   ·正常人每天6000步就可以达到基本的锻炼效果。   ·对于老人、久坐不动的人或者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每天10000步会超出能力范围,不应过度要求。   ·对于想要减肥或者保持身材的人来说,每天可能还需要在正常范围上再增加一些运动量,大概需要60至90分钟的运动量,加起来大概每天要走15000步。   ·而对于好动的孩子们来说,每天10000步也可能远远不够,他们所需的运动量应该是成年人的两倍之多,而且是中等至剧烈的运动强度。所以,对于6至12岁的女孩,每天推荐在12000步左右的运动量,男孩在15000步上下。 来源:人民健康网

你有多胖?對照這三個標準查查看

天气逐渐变暖,脱下厚厚的冬装,你对自己的身材还满意吗?贴了一个秋冬的“膘”,气温一回暖,衣服穿薄一点,不少人身板悄悄加“厚”了一号,这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简直难以忍受。 减肥是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为了扮靓还是为了健康都“义不容辞”。但是想要成功瘦下来谈何容易!知道大家急需专业意见,所以,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特地请教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主管曾青山,就如何科学减肥为你支招。 你有多胖?对照这三个标准查查看 想减肥,第一步应当从了解肥胖开始。曾青山介绍,判断人体肥胖有三个维度: 1.人体BMI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按中国标准来对照,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体重、24.0~27.9之间为超重、大于28.0的则为肥胖。 2.腰围: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都属于腹型肥胖。 3.人体体脂肪率: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当男性体脂>25%、女性>30%就是肥胖一族。 看清上面这三个标准,我们不仅可从外形上判断是否肥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检查判断人体内脏脂肪是否超量。现在,在医院的体重管理门诊,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检查,还可以帮助你分析人体的脂肪占比、肌肉含量甚至是内脏器官的脂肪含量,让减肥更有针对性。 “糖”吃得太多 不长胖才怪 曾青山指出,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营养摄入失衡,即摄入了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及能量过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素之一,每天给我们的身体源源不断的能量。碳水化合物也可以理解为“糖”,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食物中。正常人体通过糖分获得能量。你如果天天糖分(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超过你自身的日常所需,碳水化合物会变成大量的葡萄糖,肝细胞便会将过剩的葡萄糖转变为脂肪储存于体内,从而导致了肥胖。 因此,想减肥,饮食的基本原则是“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和脂肪”,主要目的是“减脂肪”。减少摄入碳水化合物来阻断葡萄糖对人体过多的能量供给,从而动用你自身的脂肪,通过燃烧脂肪供给能量实现减肥的目的。 来源:人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