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23:27:01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健康

還在比誰的步數登上微信封面?日行萬步其實是誤區!

近两年,计步越来越流行,全民都掀起了一股走路大潮,每天不走一万步似乎都不好意思打开微信运动功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身边开始流传出这么一句话:每天走一万步对身体好处多多。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调查,原来我们都被“忽悠”了,日行万步并不是必须的,也许快走十分钟更有效。   一万步的由来   那么,对于“日行万步”的说法最初是如何由来的呢?“一万步”这个神奇的数字又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其实,最初这个说法源自1964年东京奥运会时的一场营销活动。一家日本公司发明了一种健身辅助工具,日文名字为“Manpo-Kei”,翻译成中文即为“一万步”。这种器材就是计步器的雏形,依据的是日本九州大学吉城旗野博士对于人们日常步行运动标准的设定。   吉城旗野博士担心当时的日本在学习美国时,连“加大码”的体型也照抄全搬,不仅学着美国人的样子看棒球比赛,还会效仿美国人懒散的生活方式,变得慵懒不爱动。为了能让人们积极活动起来,吉城旗野博士便想方设法让他们相信,之前每天的4000步运动标准根本不值一提,只有增加到每天一万步才能帮助他们消耗掉额外“学习”来的500卡路里,从而保持身材匀称。   于是一场让日本人每天增加步行数量,燃烧更多卡路里的运动兴起了。显然,那场运动当时在日本非常成功。而受那次营销观念的影响,现在很多的计步软件和健身网站也将“日行万步”作为衡量标准。针对这个标准,BBC科学节目主持人迈克尔·莫斯利制作了一档节目进行测试,发现了日行万步的几个误区。   误区1   每天走路 只为计算步数   为了监测每天10000步对于一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主持人莫斯利与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罗布·科普兰德教授共同策划了一项测试。测试将实验参与者分成两组,一组主要进行每天10000步的运动计划;而另一组执行的是名为“快走10分钟”的运动计划,每天完成3组10分钟的快步走。研究人员把志愿者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人员都佩戴上运动监视器,它会记录活动量以及运动的剧烈程度。   第一组的目标是每天要走完10000步,约为8000米,另外一组每天要完成3个10分钟快步走,加在一起大概2500米,核算成步数约为3000步。同时,研究人员提醒第二组的志愿者,步数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步速。速度要达到能讲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这一运动旨在加强心肺功能。   正解 步数是次要关键在步速   从两组志愿者的任务完成效果看,每天10000步的成员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完成了任务,但大部分人会觉得完成目标比较吃力,因为这样的运动距离对时间和体力都有要求,上班族普遍难以坚持。而“快走10分钟”组完成情况相对要好得多,大部分人感觉很轻松。   两组志愿者不仅在任务的完成率上有出入,从锻炼效果上看,研究人员也发现“快走10分钟”组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优势。“同每天走10000步的志愿者相比,快走志愿者实际上不但完成了既定目标,还多做了30%比较剧烈的运动。”科普兰德教授表示,“事实是,只有当你做中等强度以上运动时,才开始进入有益健康的运动阶段。”   这是因为,虽然这组志愿者走得没有万步志愿者多,但是由于速度快,运动过程中心律增加,会轻微的上气不接下气,既不会像跑步运动那样喘息不止,还起到了锻炼心肺功能的作用。科普兰德教授解释说,最重要的是要让心跳加快,因为许多证据显示这样能降低人们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一些癌症的风险。   误区2   手机一万步=运动一万步   目前朋友圈里踊跃晒步数的,大多是来自手机计步软件或者随身佩戴手环上记录的步数,而这些设备最大的问题是太具有迷惑性了。只要手机或手环的位置变了、重心动了,手动脚不动也会产生步数,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相对剧烈运动也可能给这一天的“刷步数”作贡献,然而这些都是不能称之为“运动”的,大概只能叫做“活动”。   有些人一天里并没有进行有意识的锻炼,却也记录到了6000步的成绩,这样除了可以在朋友圈晒晒,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在生活中,短暂的、强度很低的走路虽然算是动起来了,但是效果较差,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程度。   所以,如果你只是从卧室到厕所、从楼下到小区门口、从办公室到餐厅走了一些零碎的、短暂的步数,就算加起来达到了6000步,也只能算是日常散步溜达,这样一天下来获得的步数是有欺骗性的,根本不是真正的有效步数。   正解 有效步数要看运动心率   因为计步器把每天闲散的步子也计入在内,所以参考意义不大。真正有效的步数,应当来自于有效运动,要达到中等强度以上。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运动心率:健康且体质较好的,心跳可以控制在120-180次/每分钟;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减去年龄)-(180减去年龄)次/每分钟。心率可以简单地通过摸一分钟脉搏来测,也可以佩戴心率带,使用手环、智能手表等设备。   在掌握了如何准确测量后,除了每天坚持走路外,也要注意方法,要循序渐进地运动,而不是过度运动。快步走之前先慢走5至10分钟,速度、频率自行掌握,步态放松。慢走中可伸展腿部肌肉,每个动作维持约30秒,做伸展运动时不要负重或弹跳,以免拉伤肌肉。 误区3   一万步 适合所有人   “日行一万步,健康你一生”,相信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实际上,一万步并不是一个严格、绝对的指标,其背后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做到运动平衡,避免营养过剩、超重肥胖,从而达到降低“三高”等慢性病的发病率。   而事实上,由于存在年龄、体质、生活条件等诸多差异,不同的人所需要的运动量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可能存在一个适合所有人的健康锻炼标准。我们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运动锻炼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运动量能够保证“吃动平衡”是一个最佳的状态。   而一万步的要求对于平时习惯运动的人,是相对简单的,就算提高到两万步也只是平常运动量而已。如果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突然一天走上一两万步,不仅身体会吃不消,而且可能出现关节、韧带、骨骼的损伤,反而会适得其反。   正解   年龄不同步数标准不同   那么,每天应该走多少步才合适?美国very well fit网站帮助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健身目的的人们,推荐了每天适合的步数:   ·正常人每天6000步就可以达到基本的锻炼效果。   ·对于老人、久坐不动的人或者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每天10000步会超出能力范围,不应过度要求。   ·对于想要减肥或者保持身材的人来说,每天可能还需要在正常范围上再增加一些运动量,大概需要60至90分钟的运动量,加起来大概每天要走15000步。   ·而对于好动的孩子们来说,每天10000步也可能远远不够,他们所需的运动量应该是成年人的两倍之多,而且是中等至剧烈的运动强度。所以,对于6至12岁的女孩,每天推荐在12000步左右的运动量,男孩在15000步上下。 来源:人民健康网

你有多胖?對照這三個標準查查看

天气逐渐变暖,脱下厚厚的冬装,你对自己的身材还满意吗?贴了一个秋冬的“膘”,气温一回暖,衣服穿薄一点,不少人身板悄悄加“厚”了一号,这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简直难以忍受。 减肥是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为了扮靓还是为了健康都“义不容辞”。但是想要成功瘦下来谈何容易!知道大家急需专业意见,所以,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特地请教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主管曾青山,就如何科学减肥为你支招。 你有多胖?对照这三个标准查查看 想减肥,第一步应当从了解肥胖开始。曾青山介绍,判断人体肥胖有三个维度: 1.人体BMI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按中国标准来对照,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体重、24.0~27.9之间为超重、大于28.0的则为肥胖。 2.腰围: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都属于腹型肥胖。 3.人体体脂肪率: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当男性体脂>25%、女性>30%就是肥胖一族。 看清上面这三个标准,我们不仅可从外形上判断是否肥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检查判断人体内脏脂肪是否超量。现在,在医院的体重管理门诊,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检查,还可以帮助你分析人体的脂肪占比、肌肉含量甚至是内脏器官的脂肪含量,让减肥更有针对性。 “糖”吃得太多 不长胖才怪 曾青山指出,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营养摄入失衡,即摄入了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及能量过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素之一,每天给我们的身体源源不断的能量。碳水化合物也可以理解为“糖”,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食物中。正常人体通过糖分获得能量。你如果天天糖分(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超过你自身的日常所需,碳水化合物会变成大量的葡萄糖,肝细胞便会将过剩的葡萄糖转变为脂肪储存于体内,从而导致了肥胖。 因此,想减肥,饮食的基本原则是“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和脂肪”,主要目的是“减脂肪”。减少摄入碳水化合物来阻断葡萄糖对人体过多的能量供给,从而动用你自身的脂肪,通过燃烧脂肪供给能量实现减肥的目的。 来源:人民健康网

癌細胞最喜歡你做這7件事 不看絕對會後悔!

你今天做的事,可能正悄悄留给“癌细胞”可乘之机。 如果你日复一日做下去,10-30年后,一个正常细胞就会发展为一个癌细胞。 癌细胞最喜欢你做的7件事,你可别再做了: 1. 肺癌,最喜欢你吸烟 9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①,可以说吸烟是肺癌的元凶。你吸的很爽,但肺并不爽,因为吸烟给了癌细胞驻扎肺部的可乘之机。假设普通人患肺癌几率为1,大量吸烟的人患癌几率是普通不吸烟人群的17倍烟。 有人曾做过一个形象的实验,拿塞满棉花的玻璃罐模拟人的肺部,两侧链接吸烟口和抽气装置。 一只一只烟吸下去,棉花里沾满了烟草燃烧后的黑胶状物质。烟草中这几百种的化学物质,其中60多种都与癌症相关,你的肺就一直生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 中国现有3亿吸烟者,二手烟暴露者有7.4亿。然而,很多烟民并不以为然,还幽默的回一句“赶紧抽支烟压压惊”,咱还是不要拿生命开玩笑了。 记住: 不吸烟 2. 肝癌 ❤ 最喜欢你喝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完全要依靠肝脏进行代谢,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氧化物、超氧化物、自由基等②,对我们人体“毒性”很大。 我们的肝脏每24小时处理酒精的能力是180g,平均每小时处理酒精7.5g,相当于50°白酒不到半两③。酗酒的人,相当于肝脏一直泡在酒中、泡在那些有“毒”的代谢产物中,这就给了肝癌可乘之机。 酗酒不会立刻肝癌,但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接着是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最后就是肝癌了,严重酗酒甚至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衰竭。 记住: ① 不喝酒 ② 不过量喝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25克酒精量=1瓶啤酒、1两白酒、1杯红酒。 ③ 不空腹喝酒:喝酒前吃些主食、肉类、酸奶等。 3. 胃癌 ❤ 最喜欢你吃太咸 在胃癌患者身上往往能找到共同点:饮食偏咸,常年爱吃腌制食品;吃饭没准点,饥一顿饱一顿;都曾感染过幽门螺杆菌④。 别小看了盐,高盐可以说是导致胃癌的第一杀手。摄入过量的盐分后,因为食盐的渗透压高,对胃黏膜会造成直接影响,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而且高盐的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往往含有亚硝酸盐,更增加了致癌的可能性。你每天吃的太咸,就是给了胃癌可乘之机。 记住: ① 每天每人总摄盐量别超过6克。 ② 少吃腌制食品,如盐渍的萝卜、肉类腌制品等。 ③ 少吃高“钠”加工食品,如火腿肠、话梅等。 4. 肠癌 ❤ 最喜欢你多吃红肉 长期进食红肉,即牛、猪、羊肉、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将给肠癌可乘之机,增加患癌风险。我们在消化红肉时,产生的胆酸的代谢产物和胆固醇的代谢产物增多,会对大肠黏膜上的腺瘤有强烈刺激。 如果无肉不欢的饮食习惯不改变,经过5年-10年的刺激和发展,大肠黏膜上的腺瘤会发生癌变,最终形成大肠癌④。 记住: ① 不超量:每人每天推荐水产品40-75克、畜禽肉40-75克(烹调前的重量)。一个手掌心(不包括手指)大小及厚度的肉约50克。 ② 红白搭配:多吃一些鱼虾鸡鸭等白肉,少一点牛羊猪等红肉。 5. 乳腺癌 ❤ 最喜欢你吃得油腻 高脂肪饮食是乳腺癌的促发“刺激剂”,长期吃的太油腻,可使机体产生大量类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样物质,它们能够刺激肿瘤的发生及增长。而且,吃的油脂太多,还可使机体发胖和免疫功能降低,更给了癌症可乘之机。 记住: ① 少吃油炸食品、奶油、薯片等高油脂食品。 ② 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 6. 食管癌 ❤ 就喜欢你吃太烫 食管的黏膜柔嫩怕烫,只要食物的温度超过60℃,它就会被烫伤、脱落,当然你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受伤的食管反复被烫伤,却来不及修复,就可能形成食管炎,而在食管黏膜不断自我修复中,就给了癌细胞可乘之机,在不断的热刺激下慢慢发生癌变。 记住: ① 喝水凉一凉:温白开最好,热水凉一凉。 ② 吃饭别着急:吃饭别着急,刚出锅的热菜放放再吃,细嚼慢咽。 7. 胰腺癌...

吃蛋白質優先有序 吃蛋比肉類更好

■ 台湾最新版《每日饮食指南》建议,蛋的营养丰富,选择摄取时应优于肉。网上图片 综合报道 台北行政院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国健署)公布最新版《每日饮食指南》,把原本“全谷根茎类”改为“全谷杂粮类”,且因蛋营养丰富,与胆固醇浓度、心血管疾病不相关,原先的豆鱼肉蛋序列也改为豆鱼蛋肉类。 国健署网站指出,民众蔬菜水果吃太少,而蛋白质淀粉常过量,饮食型态普遍未达均衡饮食标准。 少摄取蔬果 引发14%胃肠道癌症 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包括营养素缺乏、过多或不均衡而导致体重过轻、过重、肥胖、慢性病等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人们的蔬果摄取不足,造成全球约14%胃肠道癌症死亡,11%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及9%中风死亡;而摄取足量蔬果,可以预防如心脏疾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疾病。 中央社报道,国健署2011年公布《每日饮食指南》等文件,但随着国际饮食指标趋势,台湾民众摄取状况及凝聚共识后,现提出2018年版《每日饮食指南》,提供均衡饮食的建议。 不再强调乳品要选低脂或脱脂 国健署社区健康组组长林莉茹表示,最新版《每日饮食指南》强调均衡饮食的意义,并教导民众实际做法。修正重点包括调整蛋在蛋白质食物来源的顺序、把“全谷根茎类”用词修正为“全榖杂粮类”,以及不再强调乳品要选低脂或脱脂。 在蛋白质食物类选择方面,为避免同时吃入不利健康的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选择这类食物应有优先级。过去的建议是“豆>鱼>肉>蛋类”,新版修订为“豆>鱼>蛋>肉类”。 林莉茹说,更动顺序的原因是新的科学证据发现,蛋的摄取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性低;“蛋”所含脂肪组成并无饱和脂肪对身体危害的疑虑,加上蛋营养丰富,摄食选择时优先于肉,长者也不用再害怕吃蛋。 新版指南改名为“五谷杂粮” 此外,台湾营养学会理事长王果行说,很多人容易对过去的全谷根茎类产生误会,例如白萝卜、红萝卜淀粉含量少,属于蔬菜,却被误会为根茎类;南瓜、马铃薯有丰富的淀粉,属五谷杂粮类,却常被误会是蔬菜,新版指南改名为“五谷杂粮”应有助厘清。 另一修正重点把“低脂乳品类”改称“乳品类”。王果行表示,过去低脂乳品被认为有减少脂肪摄取好处,但近年研究发现,并不会因摄取全脂乳品提升慢性病风险或造成体重增加。 同时,王果行说,全脂与低脂乳品的好处相同,是很好的蛋白质及钙质来源,钙质对人体相当重要,建议每天摄取1.5至2杯乳品类,增进钙质摄取,保持骨质健康。

醫學突破血腦屏障 新法治療認知障礙

■研究人员运用图谱,分析位处表面细胞形成的屏障,进行封锁,把药物输送至脑部。 加拿大全国研究议会 本报记者 现在年过65岁或以上的国民,每10人中有1人是患上认知障碍症,但有效的治疗方法甚少。为了治疗例如认知障碍症等脑部疾病,多位神经学专家参与研究,运用血管分子图谱所形成的“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carta),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血脑屏障用于保护脑部免受细菌及病毒感染,但同时阻止95%的药物进入,因而妨碍治疗例如失智症、脑癌、柏金逊症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研发新药物传入大脑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来自加拿大全国研究议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及Biogen医疗公司的30多位专家,正在寻找新的医治方法穿越这个脑部屏障细胞,提供所需的养分。 研究人员就该图谱,分析位处表面细胞形成的屏障,如何进行封锁,把药物输送至脑部。然后设计能够与此结合的抗体,所发挥的作用如特洛伊木马,成功把药物传入大脑。现时正在测试新药能否穿越屏障,达致治疗的效果。 加拿大全国研究议会生物科学苏万奇医生(Dr. Roman Szumski)表示,是次的研究希望增加对脑部的认识及其运作,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将减轻病人及其家人的负担。 两间机构已合作8年,共同发展脑部疗法。加拿大全国研究议会的分子脑图技术,又称为血脑屏障,使用先进的电脑科技进行分析。 早年参与的科学家已展开穿越脑部屏障的治疗方法,发展一种能够抗病的载体分子越过血脑屏障,然后让药物直接进入中央神经系统,即时达到治疗的效果。

無故抽筋怎麼辦?教你幾招防抽筋大法

▲ 若大家睡觉时会突然抽筋,不妨睡前拉拉筋。 撰文:沉彦恒 设计:美术组 “哎呀!” 突然抽筋,使人动弹不得,实在令人不知所措。我们一般了解运动特别容易抽筋,但无故抽筋又有什么成因呢?这次教你几招预防抽筋。 了解抽筋成因 “抽筋有两种,第一种是运动期间及过后,第二种睡觉时突然抽筋。” 养和医院物理治疗师吴妙枝说。运动种类的抽筋,可能因为过劳、没有足够热身及适当纾缓动作,令肌肉仍然绷紧,又有乳酸代谢物积聚,导致抽筋。     无故抽筋的话,就要视乎不同人的身体状况而定,例如年龄、运动习惯、生活习惯、药物背景等。有的可能因为缺水,身体电解质不平衡。有的也可能是因为血液中缺钙,孕妇及更年期女士尤其常见,因为她们体内荷尔蒙有所改变,又没有从食物中吸收足够钙质所以容易抽筋;另外,患有血管疾病、 高血脂等病人, 更容易因环境温度降低,影响血液循环而导致抽筋。   改变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是抽筋的一大成因,要解决抽筋,可以从改变生活习惯入手。明明自己还年轻,没有荷尔蒙转变,又有运动习惯,也会经常抽筋?这可能与生活习惯有关。 “有些年轻人看上去精神奕奕却经常抽筋,原来与减肥有关,抽筋就因他们没有吸收足够的钾、镁及钠质等所致;有些女孩子较少晒太阳,因而没有吸收足够维他命D,也会缺少钙质,血液中的钙质不足会导致抽筋;另外,都市人喜欢饭后喝咖啡和茶,但其实咖啡和茶也会影响钙质吸收。” 吴妙枝说。 不少老人家也受抽筋困扰,这可能与长者进食医生处方药物去水丸有关,因为进食去水丸可能会令电解质流失。 对血液循环不佳的人而言,无故抽筋以睡眠时段最多。 “睡眠时平躺在床,地心吸力会令脚板拉向下,小腿肌肉也相对会收紧,睡眠一直维持平躺这个姿势,加上冬天会盖较多被,变相压住双脚,就容易造成抽筋。有些人可能抽几秒钟,也有几分钟,解决抽筋第一时间用手反方向拉脚板就最好,维 持一段时间就可。” 若有以上问题,不妨改成侧睡,并盖上较轻的棉被,或许能减少抽筋。   保持脚部血液循环 “防抽筋来​​说,拉筋就是最奏效的方法,除了运动前后,日常多拉筋保持肌肉及筋骨柔软很重要。” 吴妙枝提醒。另外,保持脚部血液循环好,抽筋就自然少,让她教你几个小妙招。 “除了睡前可以先拉筋外,另外也可用约三十八至四十度的暖水浸浸脚,让血液循环,可以令身体较暖和之余,更可以带走乳酸等杂质,也可以减少抽筋。” 紧记浸脚是为了让足部血液循环正常,不要为了更加暖和而用过热的水,因为“充血快,也散得快”,水温只要比身体稍暖就可,用于维持睡觉时血液也能如常循环。而不少女士们睡觉时手脚冰冷,她提醒足部保暖十分重要,所以睡觉时可以穿上袜子,同样保持血液循环正常。冬天天气干燥,吴妙枝建议大家不妨以搽乳液的方法按摩脚部,帮助循环。 另外,运动前后或平日都可以拉筋放松肌肉,虽说拉筋紧要,也要拉得正确才有效,让吴妙枝示范一下何谓正确拉筋动作,每次维持20秒,每只脚做3次:   1.双手按着墙壁,前脚屈膝,后脚伸直,记得两只脚尖都要同时向前,上身及腰要伸直。如后脚脚尖向外及弯腰,则为错误动作。   2.此动作可善用梯级进行。一只脚先踏半级,然后脚跟放在地上,膝盖挺直,重心向前再伸直腰。弯腰为错误动作。   3. 亦可善用拉筋板, 以便可自行调节幅度。

認識導管主動脈瓣植入 救治主動脈心瓣狹窄

撰文、摄影:陈旭英 设计:美术组 易晕、胸痛、急步行时喘气,甚至静止时都感到不够气,大有可能是心脏病。除了我们熟悉的冠状动脉疾病外,其中一种常见的是主动脉心瓣狭窄。过去不少年长人士因心瓣叶退化关系出现主动脉心瓣严重狭窄,大大影响生活,却无法承受“开心大手术”,幸好他们还有一个选择,是通过导管进行心瓣置换手术,解除因缺血而死亡的危机! 八十岁的何先生身体扎实,每天清晨到海滩游泳锻炼身体。然而最近他渐渐感到气力不继。“感到游起来有点吃力,容易气促,能游的距离亦比以前短,有时游得快一点更感心口不舒服,情况持续了好几个月。我看不对路,还是见医生检查一下吧。” 何先生说。 他在朋友介绍下见心脏科专科医生, 对方一听他的病征,再加上他的年龄和胸部听诊,推断是主动脉心 瓣出了毛病,之后安排超声波扫描及电脑扫描,确认主动脉心瓣的确严重狭窄,唯一治疗之法是进行换心瓣手术。何先生听到手术二字,心头一凉。   七十七岁的郭女士早年做过四次开心大手术,分别换了金属二尖心瓣及生物制三尖心瓣。最近由于有气促、脚肿等病征再求医,结果发现更换多年的三尖心瓣又再狭窄,而且主动脉心瓣亦退化狭窄,需要再更换三尖心瓣及主动脉心瓣。   心瓣狭窄 影响供血 然而郭女士年事已高,加上心脏已进行多次手术,再接受一次开胸大手术,对她来说风险极高。然而不治疗,她的气促情况无法改善,且会愈来愈差。两位长者,有其他治疗方案选择吗?   养和医院心脏科专科陈良贵医生说,主动脉心瓣严重狭窄(severe aortic stenosis)是其中一种常见心脏病,病征与冠心病相似。在美国,六十五岁以上成年人的发病率约百分之二至四。香港患者人数于2010年约一万八千人,估计2020年会增至二万六千人。 主动脉心瓣狭窄会带来什么问题? “人的心脏有四块心瓣,其中一块是主动脉心瓣,当心脏收缩时会泵血经过主动脉心瓣,输送至全身;当心脏舒张时心瓣闭合,防止血液倒流。主动脉心瓣狭窄原因众多,退化是主要原因。心瓣退化即心瓣叶变厚及钙化,钙亦会令心瓣叶增厚;厚了打开时幅度不够,通道变得狭窄,泵出的血量减少,没有足够血液携氧,人便不够气。由于是退化问题,故大部分患者都是年长人士。较年轻的人,例如四十余五十岁,亦可以有主动脉心瓣严重狭窄问题,如曾经心瓣叶发炎、患类风湿心脏病、胸部电疗或其他先天性心脏病,都有机会导致心瓣狭窄,或可能一出生就有结构异常的心瓣狭窄问题。”  陈良贵医生说。 结构问题无药可治 陈医生说:“此症的病征与冠心病相似,例如心口痛、急步行时心口翳、经常晕眩、曾经晕倒、运动量下降及不够气等。” 如有上述病征,求医时心脏科专科医生会进行听诊及心脏超声波检查,如发现主动脉心瓣严重狭窄,就需要处理。 “超声波扫描配合方程式去计算心瓣打开时的面积,评估是否有足够血流量通过。正常心瓣打开面积有三平方厘米以上,如面积少于一平方厘米就属严重狭窄;另外亦会计算血流量差距、压力差距等。通过超声波扫描评估,主动脉心瓣狭窄程度可分为严重、中度或轻微。轻微至中度狭窄不会令病人出现病征,可以采取观望态度,病人需定期覆诊以监察变化。如超声波发现严重狭窄加上病人有病征,就不得不处理。因为心瓣狭窄是结构性问题,故没有药物可以改变结构,目前的处理方法只有换心瓣。” 陈医生说。 有病人会问,如主动脉心瓣狭窄但不会进行剧烈运动,可否不做手术?陈良贵医生说,虽然很多公公婆婆活动量低,表面没有病征,但细心追问下会发现他们头晕次数增多,亦有病人表示睡眠时需要垫高枕头,呼吸才较畅顺,这些都是心瓣严重狭窄致心脏供血不足的病征。他补充说:“不是病人活动时才有病征,很多时静止时都可以有病征。亦需留意是否有脚肿,因为这亦是常见病征。” 导管手术 七年历史 昔日进行换心瓣手术,病人需要全身麻醉,然后医生要剖开胸膛、锯开胸骨,将心脏停顿,然后切除心瓣再换人工心瓣。由于创伤性大,复元时间长,及有手术风险,故令部分病人却步。“过往根据研究有三分之一病人因手术风险大而不能做手术。如有主动脉心瓣严重狭窄又不处理的,有一半病人在两年内会有生命危险。” 陈医生说。这情况直至2002年有改变,当年全球首名主动脉心瓣严重狭窄病人在法国进行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手术,现在仍然活着及状态良好;而香港第一个以导管置入主动脉心瓣病人则于2010年于伊利沙伯医院进行手术,已有七年历史。 团队挑选合适个案 虽然导管手术能减少创伤及病人复元快,但陈医生说此手术暂时只应用于开胸手术属于中或高风险或完全不合适开胸手术人士,如病人可以接受开胸手术,仍然以开胸为首选。 至于哪些病人适宜进行导管置换心瓣手术,陈医生说需要由一专业团队去判断,包括心脏科及心脏外科医生共同商讨。 像四十五岁的张先生,年轻时患胸腺瘤,曾接受开胸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接受电疗。近年因感气促、脚肿等求医检查,发现主动脉心瓣严重狭窄,需要置换心瓣。由于年轻,故最初由心脏外科医生进行开胸手术,惟剖开胸膛后发现主动脉严重钙化,无法继续手术,惟有缝合再作研究。 最后经心胸外科及心脏内科医生共同商讨,决定为病人进行导管置换主动脉心瓣手术。张先生术后很快复元,目前生活如常。而上述八十岁何先生及七十七岁郭女士,都经由医生团队研究,最后都透过导管手术置换心瓣。术后两人都很快复元,何先生更已回复每天游泳习惯。医学界将会继续分析数据,日后如确定导管微创手术长远效果比开胸手术优胜,或许导管手术可逐渐取代开胸手术。   手术过程 导管置换心瓣手术过程与心脏支架手术类似,医生将导管从病人的腹股沟动脉放进主动脉,在X光引导下沿主动脉进入至心脏的主动脉心瓣,然后置入人工心瓣。部分病情复杂个案,医生会利用病人于术前电脑扫描的数据,进行立体打印,规划手术。 陈医生举例说:“有些病人曾接受开胸置换二尖心瓣手术,现在主动脉心瓣狭窄但不宜再开胸,可以选择用导管进行。但二尖瓣支架的位置与主动脉距离近,故手术前就要小心规划,避免触碰二尖心瓣,确保安全。” 实际进行手术时,全程会由X光引导,难度在于置放人工心瓣的位置要十分精准。人工心瓣为牛或猪心瓣,直径分为二十三毫米、二十六毫米、二十九毫米及三十四毫米,视乎病人主动脉阔度而选择适当尺码。 病人可以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医生亦会视乎病人是否紧张或手术过程复杂程度,向病人建议麻醉方式。一般来说如果手术顺利,患者可以在第二天站立并开始物理治疗, 大概可以在一周内回家。

80歲擁有20歲免疫系統?其實有秘訣!

伦敦帝国学院82岁教授拉撒路(网上图片) 无论如何努力保养,岁月总会在人的外表上留下痕迹,不过长者免疫系统要像年轻人有可能吗? 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82岁教授拉撒路(Norman Lazarus)除了亲自参与试验,还共同撰写相关论文,他认为「如果运动是一种药物,每个人都该服用」,因为运动对身体、精神、肌肉与免疫系统都有广泛的好处。 网上图片 研究人员追踪125位长途单车手,其中不乏80馀岁的长者,发现他们的免疫系统都相当年轻,跟20多岁的状况差不多。科学家观察受试者血液中的T细胞,这种细胞有助于免疫系统对感染作出反应。他们发现,长距离单车手体内产生的T细胞,和20岁的年轻人处于相同水平,而一群不运动的老人只有极少量的T细胞。 网上图片 研究人员认为,在老年时期积极运动也会帮助体内对疫苗做出更好的反应,从而更好预防流感。论文合著者伯明罕大学学者罗德(Janet Lord)说,免疫系统从20岁后每年会下降2至3%,这正是老年人更容易罹患风湿性关节炎或癌症的原因,但运动起到保护作用。这项研究论文刊载在《Aging Cell》期刊。 网上图片 来源:巴士的报

魚刺鯁喉正確處理法 處理不當易誘炎症

文:卫儿 部分图片:星岛图片库 继较早前有八岁女童食墨鱼丸鲠喉致命后,近日另一名两岁女童亦因提子鲠喉而救治不果。专科医生指,除须小心食物鲠喉外,碎骨如鱼、鸡、猪、牛、羊肉类的骨头,虽未必会短时间内引致窒息毙命,然而如处理不当,可引致消化道黏膜发炎,甚至诱发致命的并发症。  最易卡在哪些部位? 耳鼻喉科专科医生何的炜指,小朋友因牙齿及咀嚼能力未完全发展成熟,加上幼儿不懂把尖锐的东西吐出来,故容易鲠骨。长者方面,由于牙齿开始脱落及口腔的感觉大不如前,尤其用假牙的长者对食物的软硬程度更加欠缺敏感度,所以即使吃了尖锐的食物如骨头也不自知。如果不慎吞食了骨头,最常会卡在扁桃腺、舌根、咽喉顶部或食道。鲠骨的征状主要是进食时突然感到刺痛,有些情况是骨头弄损了喉咙然后再被吞下去了,也可能是中途被卡着了,大多数情况都要通过内窥镜检查,才可知道实际状况。 严重时诱致命并发症 何医生说:“万一鲠骨应该怎样做?强行吞下一大口白饭,把骨头硬推落去,又或饮醋,企图把碎骨融掉,又或用手指伸入喉内扣刮等,俱为不当做法,尤其当碎骨已刺入肌肉组织内,这些方法根本不会奏效,反而会弄巧反拙。应立即尽快找医生帮忙取走,即使碎骨卡在喉咙深处,医生亦可用钳子把它拔出,若已陷进更深部位,则需要用内窥镜协助,将之全数取出。”     何医生强调,必须确定碎骨尽快取出的原因,是因为骨头始终是外来物,并藏有很多细菌,鲠于喉内不理,有可能导致喉咙或扁桃腺发炎,炎症有机会进一步变成脓疮,使到呼吸困难或诱发败血症。假 若骨头刺穿食道,更有机会导致胸腔炎或动脉撕裂。 这些并发症都是可以致命的。另如果鲠了碎骨几天后才往求诊,碎骨或可能已插进喉咙黏膜内,即使用内窥镜也未必能够看得见骨头。这时候可以考虑照X光或电脑素描来确定情况,而电脑扫描比X光能更准确地照出碎骨卡住的部位。

有營飲食有效保護眼睛防止眼疾

整理:Kar 都市人常吃快餐,饮食上偏向多肉少菜,忽略了均衡饮食,少不免令身体难以摄取各种食物营养,当中一些食物的营养素特别对眼睛有益,能有助部分眼疾如干眼症、白内障和老年黄斑病变等。 有研究指出透过摄取Omega-3脂肪酸能够减轻干眼症征状,因Omega-3有助增加泪液分泌量,使眼球表面有足够泪液保持湿润。患者可从天然食物中补充Omega-3,包括鲭鱼、三文鱼、沙甸鱼、植物油和豆腐等。白内障是因为眼球中的晶状体出现混浊情况所致,患者会感到视力下降。在一项针对女性研究发现,摄取叶黄素与玉米黄素或有助减低白内障的风险。叶黄素与玉米黄素有抗氧化和过滤有害蓝光功效。它们主要存在于深绿色蔬菜或红黄色蔬菜中,包括菠菜、羽衣甘蓝、西兰花、粟米、豌豆、枸杞等。另一项研究亦指出从饮食中多摄取维他命C,或同样有帮忙。灯笼椒、苦瓜、奇异果、橙等均含丰富维他命C。 预防老年黄斑病变 年纪愈大,患老年黄斑病变风险愈高,在视网膜黄斑区内,当中存有上述提及过的叶黄素与玉米黄素,提供抗氧化与过滤有害蓝光作用,而人体不能自行制造叶黄素与玉米黄素,需要通过饮食摄取。不少食物都具有帮助人体抗氧化的功效,大家不妨多摄取各种营养,以维持眼睛健康。现今市面上有不同种类的护眼补充剂,如欲考虑服用,应先咨询专业人士意见。

紅棗和紅糖 原來不補血!!

网络图 动物肝脏最补血 有的人经常手脚冰凉、面色苍白,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吃红枣、红糖和阿胶补血。但是,最近很多报道都在说,红枣红糖其实不补血。 难道我们一直认为的传统补血食物,没有补血效果吗?我们又该如何通过食物合理补血呢? 1 、传统的“补血”食物不补血 一说到吃什么补血?大家可能会想到的食物包括:红枣、红糖,甚至美颜圣品阿胶。 其实,这些你以为的都是错误的。这些被误认为可以补血的食物,其实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红色,我们的血液也是红色,以形补形,所以人们会有所误解。 红枣 红枣中的含铁量在植物性食物中算比较高的,但是它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所以,我们在吃枣的时候,总会感觉甜甜的。而且在经过干制后,其中的维生素C和叶酸等营养素还会流失。更重要的是,人体在造血时需要使用二价铁,而植物中的铁一般都是三价铁,不能直接被人体利用。 红糖 虽然是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糖,其中的含铁量确实比白糖要高,但它本身是糖的事实改变不了。没有经过提炼,红糖中还有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建议最好用红糖来替代白糖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调味所需。但是,如果已经发生贫血,光喝红糖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阿胶 而对于阿胶,在补血食品的排名榜上更是找不到它的身影,阿胶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属于蛋白质,虽然也是补血的原料之一,却不是最重要的原料。阿胶对于营养性贫血,特别是缺铁性贫血,是不适用的。所以,对于大部分身体健康的人来说,红枣和红糖可以作为日常的饮食,不过注意不要过量食用。而对于容易上火、感冒初愈、糖尿病、女性生理期或者腹胀的人,则最好少吃或者避免食用它们,因为其中大量的糖会加重病情。 2、为什么会贫血? 我们想要补血,就要先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贫血。基本上,贫血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由于各种疾病或者先天生性的缺陷所道致的造血功能失常。比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第二类是由于一些内部或者外部原因道致大量失血而引起的贫血。比如,外伤、女性生产时出血等。 第三类则是最常见的一类,缺铁性贫血。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微量元素中最容易缺乏的一种。在所有贫血的患者中,约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缺铁性贫血。据估计,全球约有5-10亿人患有铁缺乏,其中2/3为隐形铁缺乏,也就是轻度贫血。铁是人体造血的必需原料,人体内2/3的铁用于合成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贫血的重要指标。 3、哪些食物才能补血? 那麽,到底该怎么补血呢?我们又该如何通过食补来预防常见的缺铁性贫血? 确保充足的食物摄入 食物是摄入铁的最主要来源,所以有很多因素都会道致铁的摄入不足。比如,不良的饮食习惯道致偏食、挑食。由于经济和地理情况的限制,无法选择富含铁的食物。还有错误的选择食物等。富含铁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动物全血、鱼类和瘦肉等。油菜、苋菜、菠菜、木耳等蔬菜和菌类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铁,但是含量不高。 提高铁的吸收率 摄入足够并不能完全解决贫血问题,还需要我们的身体尽可能多的吸收利用才行。一般来说,在植物性的食物中铁的吸收率比动物性食物低。比如,动物肉和肝脏的吸收率有22%,鱼为11%,而植物类的食物,比如小麦、莴苣、黑豆和玉米等,则都低于5%。同时,还要注意这些会限制铁吸收的营养素: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大量的膳食纤维、植酸或者草酸(大量存在于需要焯水的蔬菜中)和多酚类的化合物(比如茶和咖啡等)。此外,机体的状况也会左右铁的吸收,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太短、胃酸缺乏或者服用过多抗酸药,都会影响铁离子的释放而降低铁的吸收。 补充辅助营养素 铁是补血的重要原料,也就意味着还有很多辅助的原料需要同时补充,才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作用。适量的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A、还有适量的蛋白质,都是补铁过程中必须的。

抑鬱症有性別差異 女確診數多男兩倍

■■抑郁症患者发生并发精神疾病,女性通常出现焦虑症,男性或出现滥药问题。网上图片 这是由瘾癖及精神健康中心(CAMH)及柏斯堡尔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合作进行的研究,在生物精神病学期刊发表结果,也是首次确认男女患者出现相反的改变。 主导研究的作者施比利博士(Dr. Etienne Sibille)称,今次的发现对抑郁症有新看法,可以肯定的是要为男女两性进行平衡研究。 该期刊总辑启期杜博士表示,是次研究显示不同的份子机制影响男女的抑郁症,这对以往认为确诊人们有相同的病征产生新的看法。  其实,男女患者出现抑郁症有所不同,女性被确诊的数目是男性的两倍,情况较为严重,有更多及不同的病征。 妇女多并发焦虑症 另一研究报告作者施尼博士(Dr. Marianne Seney)说,多年来研究抑郁症的报告,大部分只包括男性。其中一个例子是病发症状不同,如体重减轻和睡眠欠佳,女性是男性的三倍。 另一例子是抑郁症患者发生并发精神疾病,女性通常出现焦虑症,而男性是出现滥药问题。 是次研究人员对26名男性及24名女性患者,在其死后脑组织的基因进行分析,并且对比没有患上抑郁症的男女情况。 当中特别研究基因表现程度,究竟一个基因产生多少蛋白质。大部分受影响的基因,总计超过1,500个,其改变只显示在男性或女性。大部分基因的改变,男女是相反的方向。 睾酮助男性抗抑郁 研究所得,受神经原突触功能,女性基因会增加,男性在相同的基因则会下降。在免疫系统方面,女性会减少受影响的程度,但男性则会增加。当研究另一组的男女时,同样发现这个结果。同时,研究集中三个脑部区域调整情绪及抑郁症影响的功能,不同区域显示相反的改变。 研究结果对治疗方面带来新的看法 施尼博士指出,是次研究结果对治疗方面带来新的看法,建议男女病人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男性要减低免疫系统功能,但女性需要加强。而施比利博士说,女性并非较男性容易患上抑郁症,后者因睾酮具抗抑郁效果而产生保护作用。

多倫多有大學遭到臭蟲侵襲!學生被咬得滿身是包,教室里一抓就是一小瓶!

加拿大都市网原创作品 转载须授权 作者:叶小迪 在北美生活的人 都对一种叫bedbug的虫子闻之色变 这虫子俗称臭虫 生存和繁殖能力都超强 一旦沾上生活基本上被毁了一半 然而今天多伦多Ryerson大学的学生,就被这个和bedbug有关的新闻给吓个半死。因为这次臭虫出现的地点,是自己大学的教室里...已经有同学被咬的够呛,据说还在课桌里筑了窝.... 据CBC报道,这事最初是由Ryerson大学的学生报纸Eyeopener在一周前报道的。报纸称,有好几名学生表示自己在多伦多市中心的校区上课之后,皮肤上有发痒的红色肿块。 Ryerson大学学生 曝出被臭虫叮咬的照片 Ryerson大学的学生Ksenia Chpak表示,她在Victoria大楼的205教室上课的时候,发现有小虫子从自己的毛衣上爬过。当时并没有太在意,没想到第二天起来,发现自己的手上,肚子上,还有背上都长了小红包。 (Ksenia Chpak被臭虫叮咬后的第一天) Chpak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半夜真的是被痒醒的,这些肿包又痒又火辣辣的...有些很大,有些很小。” (Ksenia Chpak被臭虫叮咬后的第二天) Chpak说由于这些小包几乎全身都有,手上,手臂上,肚子上...第二天也没有消肿,反而更痒。 (Ksenia Chpak被臭虫叮咬后的第三天) 而除了Ksenia Chpak之外,也有不少学生表示,上课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小小的虫子爬过手上和毛衣上。这些小虫子甚至还在书桌的缝隙之间挖洞。 教室桌子里住的都是臭虫 一抓就是一小瓶... 随后,Ksenia Chpak向校方报告了教室里有臭虫的事情,却被学校告知,这间教室已经被除虫机构检测过,没有任何问题。 之后,学生报纸Eyeopener的记者去曝出有臭虫的教室里实地考察了一番,不仅拍到了臭虫在课桌上爬来爬去的视频: (图片来源:Eyeopener校报) 还顺手....抓了好几只放在瓶子了当做证据: (图片来源:Eyeopener校报) 参与调查的学生Jacob Dube表示,这些昆虫最初并不是肉眼看得见的。但他们在课桌上发现了不少小洞。把手电筒一对准这些洞,就有虫子开始往外爬。用回形针一勾就勾出来好几只。   (图片来源:Eyeopener校报) 抓完臭虫之后,Jacob Dube和同学都心有余悸。这种虫子不仅会咬人,而且生存能力、繁殖能力超强,普通的杀虫剂、消毒液,以及水洗等等,对它根本不起作用。 而且它们最喜欢木头以及棉絮,所以常常躲藏在衣柜中、床垫中,等到夜晚就出来吸食人血。 如果上课的时候有臭虫爬在毛衣上被带回了家,那么仅仅几只臭虫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就可以繁殖出上千只臭虫!分分钟毁了你的生活和睡眠.... 多伦多臭虫肆虐 不幸的是,著名的害虫防治连锁公司ORKIN CANADA调查了加拿大各大城市的臭虫侵害情况,多伦多又一次...排名第一。 从2016年开始,就有很多市民报告过在多伦多TTC公交车和地铁上发现了臭虫,还被臭虫咬了。当时就闹的沸沸扬扬...   没想到今年臭虫不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还变本加厉在学校里筑上了窝。 由于人被臭虫叮咬后,一般皮肤会奇痒无比,曾经还看到过有人因为受不了这种痒而自杀。所以在多伦多看到有臭虫爬到自己的身上的话,千万别不当回事: 被臭虫叮咬之后,需马上去诊所买药,外敷药物可以帮助止痒,以防挠破,医生会根据情况开一些抗过敏的药,也会减轻症状。疙瘩消退后,可以适当使用祛疤油,防止留下疤痕。 如果家中发现有臭虫,一定要马上找专业的治虫团队来驱虫。普通的办法对它们根本起不到作用,而且时间就是金钱,拖得越久,最终扔掉的东西可能就越多; 在臭虫的防治上最重要的是“隔离”。木头床比其他材质的床更容易“窝藏”床虫。床虫喜欢在木头中打洞,然后隐藏其中,再瞧瞧地出来吸人血。正常情况下,使用木质床不会有问题,可一旦发现了床虫,建议将床和床垫彻底换掉,以防有虫子潜藏其中; 之后若家中发现了床虫,一定要将所有衣物、窗帘、床单等等进行高温杀虫,以防虫卵残留;将其他物品都尽可能放入透明密封口袋中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没有虫卵;  此外,在加拿大可以通过网站查到周围是否有臭虫虫害:http://bedbugregistry.com/,如果遭遇了臭虫,也可以上这个网站进行登记... 总之,在大学教室里和TTC上发现臭虫 真的还是太惊悚了 希望Ryerson大学的学生保重 尽量避开那间有虫害的教室 千万别把臭虫带回家

河南女子火車側頭玩20小時手機 腦梗塞險死

河南年轻女子阿兰坐火车去广州打工,在火车上玩了20多个小时的手机,可刚下车就晕倒了,送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得了脑梗塞。 阿兰刚下火车,出现精神萎靡全身无力,还流口水,被医院诊断为中风,即脑梗死。原因竟是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推测为头部向右倾斜,导致血管受到压迫,血液循环不畅,形成血栓。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孟珩:“第一是精神不太好,第二个是说话明显的不清晰,第三个是一边肢体明显没有力气,明显乏力。左侧颞叶这一块有高信号,也就是我们说的脑梗死。我们发现右侧颈内动脉,相对左边已经不显影了,说明已经有血栓把它堵住了。” 经过脑部磁力共振检查,医生发现,阿兰的脑部状况十分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颈部动脉夹层扩大撕裂,将导致更严重的脑梗塞,时刻都能危及生命,医生立即连夜展开急救。院方为阿兰安排手术,成功在血管中取出近2厘米的血栓。 医生指,中风已呈现年轻化趋势,加班族、低头族普遍存在也加剧问题。

就是它!減肥成功又反彈的罪魁禍首

■ 在减肥与复胖的恶性循环中,有一支看不见的手在做怪,这就是医学界所说的“体重调定点”。网上图片 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美版超级减肥王节目中,很多重达二百多公斤的大胖子在比赛期间可以减掉自己体重的一半。但几年后,曾经的减重冠军很多都反弹回去了。在减肥与复胖的恶性循环中,有一支看不见的手在做怪,这就是医学界所说的“体重调定点”。 据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统计,中国已超越美国,有近九千万肥胖人口,成为世界第一大肥胖国。专家指出,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个体重控制系统,体内脂肪含量多少、体重变化都由这一控制系统来设定与调节,这个调节水准就是“调定点”。就好像使用一辆自动驾驶系统的汽车一样,当你把速度(调定点)设定好以后,汽车就会自动保持在你所要求的速度上行驶,上坡时自动加油,下坡把油门松开。为什么有些人非常容易发胖,而有些人则不然,这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体重调定点。这个点的值如果比较高,那么相应的那个人的体重就会比较重,就算是减肥成功,身体也会不自觉地将体重设法拉回到已经设定好的那个体重值,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减肥后极易反弹的原因。 难道胖人们就没法战胜体重调定点的控制了吗?有!对于一般的肥胖患者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作用。专家指出,虽然遗传是调定点最大的独立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有些因素是后天可以控制的,比如均衡饮食,多吃果蔬,少吃高油高糖食物;每周做中等强度运动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还有戒烟、减轻工作压力等手段,都可以帮你降低调定点水准。专家说:“但是,对于体重指数大于32的重度肥胖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根本达不到效果,可考虑做减重手术降低体重调定点。”    据介绍,减重手术是一种腹腔镜的微创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不需要开腹,只需在腹部穿刺3至5个0.5至1.2cm的小孔,用细长的手术器械通过小孔进入腹腔进行手术;减重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相对较少的优势更为明显。

飯前做這件事 可以預防很多疾病

不知何时起就流传起饭前喝水会把胃液冲淡,影响消化吸收。按照种逻辑,饭前喝汤自然也会影响消化,可是许多权威营养学家明确指出:饭前先喝汤能促进消化吸收。可见“饭前喝水稀释胃液”的说法根本不可信。 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喝水对胃液的成分、浓度、PH值几乎没有影响,相反地,喝水实际上会促进消化。除此之外,饭前喝水还能预防多种疾病。 饭前喝水的好处有哪些? 英国伦敦大学关于“喝水”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调查,通过对3000多位患者的密切观察后发现,水分摄入的多少与患上气喘、过敏、忧郁、胃溃疡等疾病的几率相关,水分摄入不足,患上这些病这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基于这项实验,科学家们还发现了饭前喝水有以下好处: 1有助于预防癌症 食物消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饭前喝水能够给肠胃“预热”,使肠胃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促进消化吸收。研究表明饭前喝水能够使膀胱癌的风险下降一半,使直肠癌的风险下降40%,从而有效预防直肠癌和膀胱癌。 此外,多喝水还能预防乳腺癌,可以降低4.7倍患上乳腺癌的风险。 2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饭前喝水能加速血液循环,清除血液垃圾。血管一通畅,食物中的营养被消化吸收后就能更好地通过血管传递到大脑,提高大脑的活力,从而使人的记忆力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 3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水作为身体内必不可少的介质,能够促进体内各项生理反应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抵挡细菌和病毒的侵犯。 4有助于治疗抑郁症 由于对食物的渴求根植在人类的基因中,因此人在吃饭的时候往往会感到非常快乐。而吃饭前喝点水能够舒缓身心,刺激神经生成更多的抗抑郁物质,从而有效防治抑郁症。 学会了这些,以后吃饭前就不要急着动筷子了,先去倒一杯温开水喝下去,然后慢慢享受美食。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竟然会比同龄人更健康! 来源:养生网

小心!這些人拔牙可能會威脅生命

■ 对于有各种病史的拔牙者,手术能连带感染及出现各种意外,所以拔牙前,应如实告知医生病史,让医生决定是否进行拔牙手术。网上图片   许多人都曾拔过牙,但对48岁的福清魏先生来说,小小的拔牙最后演变成了心脏手术。医生判断可能是拔牙前,魏先生向医生隐瞒了心脏病史。拔牙后,细菌随血液流至心脏瓣膜上且落地生根,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   具体咋回事?我们一起来看看:魏先生是一个超市的老板,平时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因此身体也不错。但就在两周前,他突然晕倒了,家人急忙将魏先生送到当地医院的急诊科。魏先生清醒后,就表现为喘气困难,不能平卧,医生发现他的血压高压与低压相差很大,低压才50多,心脏还有杂音。随后,当地医院要求家属转省级医院治疗。   最后经省级医院医生诊断,判断魏先生是感染性心内膜炎,重度主动脉关闭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超声诊断患者是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伴赘生物形成,主动脉瓣穿孔,重度主动脉关闭不全。入院后第二天,专家团队为魏先生进行了赘生物形成清除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 2周后,魏先生康复出院。   拔牙虽是小事,但是却马虎不得,因为生命开不了玩笑。所以拔牙前,如实告知医生病史,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病史决定是否进行拔牙手术或做好相应的准备。以下病史,在拔牙前须告知医生。   月经期女性 女性在月经期原则上应当避免拔牙,因为月经期间牙槽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所以月经期除非紧急,应延期拔牙。孕妇怀孕前三个月拔牙容易流产,后三个月易早产,故在怀孕第4、5、6三个月期间较为安全。对有习惯性流产或习惯性早产史的病人,在妊娠期间禁止拔牙。   高血压 血压过高的患者应先控制血压后再考虑拔牙。   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如果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塞;或最近才发作过心绞痛;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不宜拔牙。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拔牙后易发生伤口感染,加重糖尿病。因此要先控制好糖尿病再进行拔牙,并在拔牙 前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血液病 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白血病患者贸然拔牙会引起出血不止,甚至危及生命。   肝和肾疾病患者 对急性期肝炎或肝功能损害严重者应暂缓拔牙,因为此类肝病可以因凝血原及纤维蛋白缺乏,或肝脏无能力利用维生素K合成有关的凝血因数而导致术后出血不止,必须待疾病好转后再考虑拔牙。 有严重肾功能损害者不能拔牙,以免引起肾功能衰竭。一般肾脏病较轻者,拔牙前应注射抗生素以防拔牙造成的暂时性菌血症,促使肾病急性发作。   甲亢 此类病人可因感染、手术、焦虑引起甲状腺危象,重者可引起衰竭甚至死亡,故不宜贸然拔牙。   急性传染病 严重的肺结核患者因营养不良而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延迟伤口愈合,因此应暂缓拔牙。   器质性及功能性神经疾病 有这种病的患者,应考虑术中及术后诱发疾病发作的可能性。如必须拔牙,应在神经内科医生会诊、治疗后才能进行,术前还应给予镇静剂。   放射性治疗的患者 在放射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一年内不宜拔牙,以免引起放射性骨髓炎,放疗一年后若必须拔牙时,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患牙位于恶性肿瘤区域 禁忌单独拔牙,而应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连同患牙整块切除。所以如在患牙区有经久不愈的溃疡、肿物时应先取活检,排除恶性肿瘤后再拔牙。

喝碳酸飲料不止會長蛀牙 還有這些嚴重後果

最近,一则《19岁女孩喝了一年多碳酸饮料,牙齿被溶解》的消息,登上了各大媒体的热搜榜。 消息显示, 女孩每天喝3-4瓶碳酸饮料, 将一口洁白漂亮的牙齿喝到变黑腐烂, 被医生诊断为酸蚀症。 这可吓坏了爱喝碳酸饮料的朋友, 来,我们一探究竟! 喝碳酸饮料真能喝出酸蚀症? 酸蚀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由于牙齿频繁接触酸性物质,导致牙组织脱矿。近几年,饮食逐渐成为酸蚀症的主要病因。 牙齿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酸钙,当频繁喝碳酸饮料,酸性物质作用于牙釉质,可以直接溶解牙齿中的矿物晶体。 现在市售的软饮料中大多含有酸,pH在2.2~4.0之间。其中碳酸饮料的pH约为2.5,均低于牙齿脱矿的临界pH(5.0~5.5)。因此,喝碳酸饮料能喝成这样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酸, 糖分也是损害牙健康的罪魁。 饮料中的糖, 经微生物发酵后也能产酸, 促使牙齿脱矿。 从这个角度看, 可以说糖是酸的“完美拍档”。 每天最多喝多少碳酸饮料? 研究发现, 每周喝碳酸饮料多于1次的人, 患酸蚀症的可能性会增加。 为了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 碳酸饮料还是少喝为宜。 实在戒不了, 那就尽量用吸管喝吧。 从营养角度看,碳酸饮料中的含糖量约10%,也就是说喝一瓶500ml的碳酸饮料相当于摄入50g糖,约10块方糖。 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约25g以下。 长期喝碳酸饮料还有哪些危害? 1、肥胖 一天喝一瓶500ml的碳酸饮料, 糖的摄入量就已经超标, 热量非常高。 碳酸饮料中除了碳水化合物以外 基本没有别的营养成分, 因此长期喝碳酸饮料, 还可能引起营养不良。 2、缺钙 碳酸饮料中的磷酸 会影响钙的吸收。 至于网传“喝碳酸饮料能骨质疏松”, 需要桶一样大的胃, 每天喝到饱才有可能会发生。 下图为我们揭示了 喝一罐可乐后 身体一小时内发生的变化。 所以, 碳酸饮料这样高糖的饮料, 要尽量少喝。 尤其是儿童、孕妇、老人等, 此外,喝完要及时漱口。

12種被吹上天卻沒什麼用的食物,別再當冤大頭了!

生活中,保健品花样和宣传方式层出不穷,功效也是吹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和中老年人是最容易上当的人群,他们往往被某一夸大功效给忽悠,结果花了一堆冤枉钱。 下面,小编为你科普一些被吹上天的食物,避免再上当了哦。 1、蛋白粉:健康人一般不需要 这些年肥胖现象越来越多,但也有人永远吃不胖,瘦得皮包骨。于是,有商家说了,应该补充蛋白质。然后,蛋白粉就开始买起来了。 实际上: 一罐400克的蛋白粉要卖两三百块。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的蛋白质,这些数量的蛋白质是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饮食来满足的。因此,正常饮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额外补充蛋白粉的。 2、葡萄籽:部分商家偷换概念 平时吐掉了的葡萄籽,也被商家大肆宣传为能抗癌、抗氧化、延缓衰老,各种“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卖得火热。 实际上: 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细胞的实验数据不少,但结论前提都写得很明确——“体外实验能够抑制癌细胞”。“体外实验”只能说明可以针对特定癌细胞进行进一步研究,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够在体内抑制癌细胞。 3、有机食品:大多是心理安慰 每逢逛超市,总有人跟你推销各种“绿色蔬菜”、“有机大米”,听起来就很高端、健康,再加上包装上的“天然无农药”,简直就是吸引力满分。但其实,“贵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实际上: 早前已有消费者协会对市面上的有机食品、绿色蔬菜等进行抽样检查,分别对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污染物限量、理化指标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这些所谓“有机食品”、“绿色蔬菜”,虽然在价格上比普通蔬菜高出好多,但这些指标检测结果未必那么好! 4、高钙奶:并不比普通牛奶有用 大家在买牛奶的时候,常常会看到高钙奶,其价格也比普通奶高出不少。营养师介绍,所谓高钙奶只是在生产的时候,人为地额外添加了一些钙,也就使得奶中的钙含量高一些了。 实际上: 普通牛奶中的钙为乳酸钙,吸收率较高,而高钙奶中是人工添加的碳酸钙,吸收率较低。高钙奶喝了也不等于能将所含钙成分完全吸收,其实普通牛奶也就够了! 5、鱼油:吃鱼就够了 各大保健品专柜,鱼油永远是大花魁。真的那么好吗? 实际上: 提纯鱼油并不稳定,那么吃鱼不是更直接有效吗?答案是肯定的。除了鱼油之外,鱼还提供优质的蛋白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鱼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很低,这对于心血管健康也是极好的。 6、海参:不比鸡蛋强 只要往餐馆里坐,翻开菜单总有一款海参,各种做法引诱着你。更重要的是,老板说了,这货蛋白质含量老高了。 实际上: 海参的价值在于蛋白质,不过它的蛋白质含量虽然很高,但质量并不高。蛋白质有高质和低质之分,其质量主要通过人对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吸收率来做评判。 鸡蛋才是最符合人体氨基酸模式的食物,所以鸡蛋是一个完美的蛋白质来源。人吃海参还不如一天吃两个鸡蛋,再搭配些豆制品和青菜,后者摄入的蛋白质在质和量上都要远远胜于海参。 7、解酒药:并不能减轻醉酒危害 中国向来有劝酒习惯,尤其对于生意人来说,更是应酬不断,酒水不断。于是,药店里各种解酒药卖得火热,还宣称可以千杯不醉。 实际上: 解酒药只是个噱头。他们的批号并非药品,而是保健食品,它们的成分只是一些护肝的成分,并不能减轻醉酒的危害。解酒最根本的是适量饮酒。每天饮白酒不超过2两,饮啤酒不超过两瓶。 8、儿童酱油:大多是噱头 儿童酱油的广告宣称“专为儿童健康研制的酿造低盐淡口酱油”,适合拌饭、清蒸食物等,一则起到开胃的作用,二则补充营养”,“充分考虑处于发育期的儿童味觉特点,富含18种氨基酸、有机酸、碳水化合物等儿童所需的营养元素”。 实际上: 专家提醒,儿童饮食完全不需要额外再用酱油来调味。正常饮食中含有的钠,已经足够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盐都是多余的。而且小时候越“重口”,长大之后就越难以控制盐的需求量,高血压风险也就越高。 9、初产蛋:珍贵≠更营养 称为“初产蛋”(即鸡开产一个月内的蛋),被很多人认为是浓缩的鸡蛋精华,不惜高价也要买来吃。一些商家也宣称初产蛋能促进大脑发育和增强体质,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合产妇、学生及老年人食用。 实际上: “初产蛋”是指母鸡在110天~130天内生产的第一窝蛋,虽然“珍贵”,但营养价值并不比其他普通鸡蛋高多少。而且,初产蛋健脑的说法也不靠谱,有益大脑健康的营养物质主要是n-3脂肪酸、卵磷脂等,没有数据显示初产蛋的这些物质含量比普通鸡蛋高。 10、黑糖:只是长得黑 大姨妈问题,一直是困扰女性的大问题。于是,黑糖食品开始成为很多人喜欢的零食,也一直被宣称为天然健康食品,有美容养生作用。当然,价格也要比红糖高。 实际上: 专家说,“其实黑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糖,功效上和普通红糖无异”。很多人认为黑糖功效比其它糖更好,其实,黑糖和红糖一样都属于蔗糖,两者本质上并无差别,在营养价值与食用功效上也相同。 11、黑枸杞:还不如吃茄子 黑枸杞一度被称作“软黄金”,据商家宣传具有万能功效,价格最高达每公斤数千元,甚至引发了数千人盗采野生黑枸杞。 实际上: 专家解释,黑枸杞只是比红枸杞的花青素含量高一些而已。其实,日常的紫黑色食物,比如葡萄、茄子、紫薯、桑葚中都含有花青素,想用黑枸杞来补充,性价比很低。 12、蜂胶:尚未有确凿科学依据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上采集的树脂再加上自己的分泌物得到的一种胶状物,能阻挡细菌等外来侵袭。希腊、罗马、埃及等地的古人,用它来疗伤、消炎,以及制作木乃伊。这么厉害?对人体也很有效咯? 实际上: 商人们看到蜂胶可以被用来吹嘘的空间——既然可以阻挡细菌的外来入侵,那么“抗菌”“抗病毒”到“调节免疫”“抗肿瘤”应该也不在话下吧。但事实上,蜂胶功效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或者细胞身上,针对人的实验规模都不大,在医学上不被认为能够足以得出结论。 所以,不必盲目相信一些听起来很厉害的“养生推荐”。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均衡营养,就是最好的养生了! 来源:星岛环球网

男士每天看四小時電視 增加患腸癌風險

喜欢「电视捞饭」的男士们敬请注意!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牛津大学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研究团队早前对五十万人进行分析,发现长时间看电视会让男性罹患大肠癌的风险增加。每天看电视超过四小时的男性在六年内罹患肠癌的风险,比每日看电视不够一小时的人高出35%。 网上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研究的学者鲍德(Linda Bauld)表示,研究并无发现使用电脑会影响到男性罹患肠癌的风险,或许男生在电视上所看的内容才是关键。此外,研究也没有发现女性看电视的时间多寡会影响其罹患肠癌的风险。 网上图片 不过肠癌也并非没办法预防,研究发现,较常进行运动的男生罹患肠癌的机率,比不太运动的男生低23%。研究团队建议男性少花些时间在看电视,多花些时间去健身房运动。 网上图片 来源:巴士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