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聽錯 醫科生網上自學居然比去上課成績還好

加拿大都市网

Medical class

醫科學生。資料圖片

星島日報訊

醫科生的上課方法已經不再局限於院校講堂。哈佛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科生,很多現在都寧願在YouTube等網站上課,但不要以為學生成績會因此下降,研究發現醫科生在執照第一部分考試(Step 1)的分數,過去4年持續上升。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醫學院學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研究顯示,接近1/4醫科生在去年表示,他們「幾乎從不」在學校上課,24%受訪醫科學生表示,每天都會在YouTube等網上頻道觀看醫學節目。2015年以來,一半學生每天在維基百科等網站,搜尋有關如何成為醫生等資訊,全美也有逾1/3外行人會在網上找尋資料自行診斷病症。

普通人要成為醫生需要經過很多艱苦訓練,例如要在實驗室經過很多小時的考核,也要通過執業醫生兩年臨床實習的監督,當中要學習的東西,絕對遠多於在谷歌網站找尋癥狀和徵兆。

第一部分考試可算是成為醫生的第一關,在這個長達8小時的馬拉松式考試中,學生必須回答280條選擇題,內容涉及7個主要區域,包括由解剖學到生理學的基本醫學概念,還有遺傳學、倫理學和流行病學等知識。

不過很多醫科生都認為,支付6萬元學費後,大學課堂教授的內容不是應付第一部分考試最好的準備,由於沒有規定學生要親自上課學習,很多學生都認為,有其他有效率和可靠的方法,可以牢牢記住所有相關知識。

這種趨勢吸引更多醫科生使用替代方式學習,導致課堂出席率在過去4年一直下降,但醫科生在第一部分考試的分數卻持續上升,而且順利進入第二階段、即三年級和四年級的醫學課程。2016年一項研究也發現,學校上課和網上自學的學生,應考第一部分考試的成績並沒有明顯差距。

在家學習當然較親自到校上課舒適,部分醫學院也留意到這一點,因此開始注意課堂出席率與測驗成績的關係。佛蒙特大學勒納醫學院(Larner College of Medicine)是支持主動學習的院校之一,去年決定逐步淘汰所有課堂教學。

院長之一傑弗里斯醫生(William Jeffries)以往會撰寫有關講課的學術文章,但他近期都引領醫學院走向新方向,「我不會說講課是壞東西,問題是很多證據證明,講課不是讓科學家或醫生累積知識的最好方法」。傑弗里斯已經在院校引入「主動學習」模式,學生可以自行牢記相關原理,然後在課堂的案例研究之中應用出來。

Sketchy Medical是眾多醫科生使用的自學工具之一,網站利用仿如漫畫的圖像,講述細菌、解剖學、藥物和相關機制。網站由勒米厄醫生(Bryan Lemieux)創立,他在加州大學求學期間經常在記事本上亂畫來記錄課堂內容,之後靈機一動建立網站,協助其他有需要的醫學生,「藥物學和病理學都有助創作主題,方便大家牢記大量資料,這些都是講課教授的東西,我只不過用全新的語言表達出來」。

北卡州威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的醫學院已經訂閱了這個網站,方便學生隨時登入學習,其他大學的醫學院也仿效相關方法,陸續將主要講課內容放在網上,也許醫學生和年輕醫生下一步可能會問,「我們還交學費幹什麼?」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叠加两次优惠券!便携式蓝牙标签制作机 原价42.99到手仅16.31

多伦多天气油价汇率 今日最高温度18度!

2万多人购买4.6星评价!男士棘轮皮带打5.6折

方慧兰:当前的经济状况支持央行下周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