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15:44:47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健康

健身不能吃零食?這些健身常識你要知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健身与饮食的重要性,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许多受错误健身与饮食习惯影响导致的健康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健身呢?   健身误区要规避   健身人群不能吃主食:健身人群为了增肌,选择不吃主食,而是大量进食牛肉、鸡胸肉、鸡蛋、蛋白粉,时间长了会加重内脏的负担。大众应树立正确健身观念,保持肌肉健康状况的同时,不过分增加肌肉,合理补充蛋白,保证主食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健身人群不能吃零食:这个观念不准确。其实我们只要做到会选零食,就能放心食用。选营养素密度高、体积不大的零食,如坚果,包含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等多种人体所需营养。而且三餐之外,补充少量零食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补给方式。   不同运动对应膳食也有区别   长跑、长距离骑车、长时间游泳都属于有氧耗能运动。由于时间长,能量累积消耗大,出汗多,所以有氧运动首先要摄入充足的能量,保证碳水化合物合理比例,保持身体的血糖水平适当。其次,注重水分补给,预防脱水,还要注意增加微量营养素钙、铁等的摄入。   举重、短距离骑车、短距离快速游泳则属于无氧耗能运动,其特点是时间短,强度大,这就要求人体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日常生活中这类健身人群需要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碳水化合物,同时补充电解质饮品。   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健身,不光会对我们的精神状态产生影响,时间久了还会对内脏造成极大负担。因此,盲目追求骨感美和肌肉美都要不得,饮食营养、合理健身,做到吃动均衡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健身状态。   受访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他在家上班戴口罩 沒保住命!全球疫情猛 78萬人亡

左图中,右为死去的丈夫。右图为因疫情离世的Donna的爸爸。 即使很小心,还是有人感染新冠病毒。 美国的一个亚裔家庭,就发生了这样的惨剧。 6周内痛失2家人 丈夫视频时死去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受控,洛杉矶已至少有5200多人死亡,当地一名日裔音乐老师非常谨慎,就算在家中也时常佩带口罩,但仍不幸确诊,最后更在和太太视讯期间,停止心跳离世。 据OH爸妈报道,61岁的美国日裔音乐老师Glen Nakahara上月26日因新冠肺炎病逝,他的太太Donna在医院视讯中亲眼目睹丈夫停止心跳。在此之前,Donna的爸爸也于6月11日因罹患新冠病毒而在疗养院中去世,因此这是Donna在6周内第二次因新冠病毒痛失至亲。 Donna表示,自从她父亲染疫去世后,丈夫就变得非常谨慎,即使在家工作,他仍会佩带口罩。不过,丈夫7月8日突然感觉喉咙不适,10天后病情快速恶化,立即被送到医院。Donna也同样出现症状,但她病情较轻微,选择在家中自我隔离,他们的女儿Sammi则暂时送到亲友家,以免被感染。 Donna康复后,丈夫病情却在7月26日迅速恶化,需要依靠呼吸器维持生命。 院方主动联络Donna透过视频见丈夫最后一面。直至7月26日下午2时30分,Donna在视讯中亲眼看着丈夫心跳停止,“我告诉他我有多么爱他,这时候机器突然发出哔哔声响,他进入心脏骤停状态。”即使医生立刻对Glen进行急救,但仍未能救回。 如同飓风,美国确诊突破550万  全球新冠疫情仍严峻,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累计确诊感染新冠病毒人数增至超过2226万,逾78万人死亡。   美国累计确诊个案突破550万宗,有超过552万人受感染,超过17万人不治。美国国内最多确诊病例的是加州,有超过64万宗,佛罗里达州和得州都有超过50万宗病例,纽约州就有40万宗。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8万宗的州还有佐治亚州、伊利诺伊州、亚利桑那州和新泽西州。   法国西班牙单日新增创解封后新高   巴西仅次于美国,确诊人数超过345万,,逾11万人死亡。巴西卫生部长指,当地的死亡人数自7月中以来逐步回落,过去一星期的死亡病例比前一个星期少2%,再等多两至三星期就可以确定死亡数字是否正显着下降。   欧洲多国疫情仍然严峻,法国新增3776宗个案,是三个月以来新高。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再创5月「解封」以来新高。法国总统马克龙表态称,不能让国家运行因疫情陷入停顿。法国今年上半年经济因疫情而遭受重创。目前法国经济活动仍在逐步恢复中。   西班牙过去24小时新增3715宗病例,改写6月底「解封」以后的单日最高纪录。马德里的新增病例数最多,达1535宗,官员认为主要同夜生活及家庭聚会有关。过去24小时14人染疫不治。   意大利单日确诊人数亦创三个月以来的新高,有超过640人;入院留医及接受深切治疗的人数再次上升。 世界处于风暴之中 别存侥幸心理 大家保重! (来源:都市加西追踪 编辑:V)    

南韓咖啡店現超級毒後 無戴口罩聊天2小時感染全層客人

南韩新冠肺炎疫情反弹,过去一日新增288宗,其中276宗属社区感染。首尔市政府今日宣布明日起至8月30日将禁止10人以上的集会,保持社交距离第三阶段。然而南韩其他地区疫情同样严峻,其中京畿道坡州市的一咖啡店也发生群聚性感染。 据韩媒报道,韩国防疫局早前在记者会表示,坡州市咖啡店群组感染源头应该是由一名30多岁女士将新冠病毒散播感染他人。该名女士于8月8日晚上与友人在星巴克咖啡店聚会,大约10时离开。翌日她开始感到身体不适,有头痛、咳嗽得症状,并自行服药。岂料在8月11日情况没有好转,她接受核酸检验,并在12日确诊。 其后韩国防疫局开始接收多个确诊者,他们的共同点是也曾光顾坡州市的一星巴克咖啡店。调查过后发现,她当日在咖啡店逗留2小时,因喝咖啡的关系而没有佩带口罩。 当局相信她的飞沫或经冷气,把病毒吹散至全层,而令在二楼的27名客人全确诊。其中一名小学生更只是上二楼借用厕所,另一名人士则逗留10分钟,均受到感染。 弘益大学建筑学教授刘贤俊解释,这有机会是咖啡店的通风问题,因冷气机也是利用内部的空气持续运行,在没有引进外部空气下,该空间会充斥着病毒。加上韩国防疫局分析该名女士的唾液样本,其病毒含量比一般人高,所以锁定她为超级传播者。由于当时29位客人受感染,并带病毒四处走,造成多代传播链,目前有56人确诊。 由于当日该名女士在一楼买咖啡的时候,是佩带口罩,所以该层的客人暂时没有受感染迹象。在咖啡店值班的4名员工,目前核酸结果呈阴性。虽然员工曾上二楼工作,但防疫局认为他们有佩带口罩及手套去工作,故成功防疫。

流感疫苗為什麼要年年打?答案可能不是你所想的那樣

  每年,相关部门都建议公众接种流感疫苗。   但到目前为止,流感疫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它们提供的保护往往只有很短期限。   近日,《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找到了无法一针告别流感的关键——骨髓浆细胞。   接种疫苗后,迅速活跃起来的骨髓浆细胞会在几个月内失活。   这项发现或许能为疫苗耐用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麻疹、风疹和白喉疫苗可以通过单次注射提供终身保护,此类疫苗效果最理想。但流感疫苗无法如此,其有效性每年都在发生变化。   如果生活在温带地区,初秋时节接种的疫苗,其效力很可能在当年冬天结束前就消失。   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家拉菲·艾哈迈德长期重点关注骨髓中的B细胞,该细胞可产生抗体以抵御病毒。   1996年,艾哈迈德发现一种B细胞——骨髓浆细胞会在接种疫苗或感染病毒后不断产生抗体,而且某些骨髓浆细胞可以生存多年。   理论上,这意味着此类细胞可以提供永久的免疫力。   研究人员重复检查了53名流感疫苗接种者的骨髓和血液。   志愿者年龄在20岁~45岁。   接种流感疫苗前后的几周和几个月内,研究人员会提取他们的骨髓和血液,进而对样本进行检查。   结果发现,接种流感疫苗4个星期后,血液中可观察到对流感病毒产生抗性的骨髓浆细胞,但这些细胞会在1年后消失。   尽管这项研究没有找到更持久的提供保护的骨髓浆细胞,但为人们提供了研究思路,比如产出更多骨髓浆细胞,或激发骨髓浆细胞更长的保护效力。   目前来看,在疫苗中添加佐剂可能是解决办法,这有助于增加疫苗中病毒蛋白的含量。   但现在尚不清楚佐剂能否触发骨髓浆细胞更持久的保护效力,而且截至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流感疫苗都不包含佐剂。   “希望未来10年人们不再接种无佐剂疫苗,但整个行业改变起来还是很困难。”艾哈迈德表示。(科普中国,图片来源图库)

總是吃太飽有6大危害!如何拿捏「飽」的尺度?

中国人打招呼最常问“吃了吗”,在他们眼中能吃就是福,认为吃得越多,身体获取的营养越高。殊不知长期吃的太饱会对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不仅仅导致身体肥胖,而且可影响胃肠道功能。 老是吃太饱,有什么危害? 1、导致身体肥胖 长期高蛋白质和高脂肪的饮食结构会使得大量营养物质在体内堆积,引起身体肥胖和富贵病。肥胖是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和胆囊炎,还有引起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以上疾病又会带来多种多样的并发症。 2、肠道疾病 高脂肪的饮食会堵塞在肠道中,造成肠阻塞,使得大便发黑或带血。另外吃得太饱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极短,大约每2~3天修复一次。上一顿饭还没有完全消化,这顿饭又吃得很饱,会让胃部一直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得不到足够时间修复。胃部会产生大量胃液,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部炎症,导致消化不良,久而久之可引起胃溃疡或胃糜烂。 3、加重身体疲劳感 长期吃得过饱可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快大脑衰老速度。吃饱饭后大部分血液流入肠胃系统,帮助食物消化,流向大脑的血液有所减少,导致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没有任何精神,甚至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 4、引起老年痴呆症和癌症 一半以上的老年痴呆症和青壮年时期长期饱食有关。另外,吃的太饱也会降低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增加患上癌症几率。 5、引起骨质疏松或急性胰腺炎 长期吃得太饱会使得骨骼过分脱钙,增加患上骨质疏松几率。尤其是晚餐吃得太饱,再加上喝酒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6、引起肾病和神经衰弱 吃的太饱会伤害泌尿系统,因为太多非蛋白氮会从肾脏排出,可加重肾脏负担。晚餐吃得过饱,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带来压迫,使得兴奋性扩散到大脑皮质其他部位,最终诱发神经衰弱。 如何拿捏“饱”的尺度? 每顿饭只吃6~7分饱即可,七分饱是胃中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减慢,此时需立刻离开餐桌。六分饱是撤走食物后,虽然胃中不觉得饿,但会觉得不满足。平时吃饭时要专心致志且细嚼慢咽,适当的减少食物摄入,能调节肠道菌群,减少毒素进入血液,能改善代谢指标。 温馨提示 每顿饭至少吃20分钟,因为从吃第1口饭开始,经过20分钟后,大脑才会接收到吃饱的信号。吃饭速度过快,大脑还没有接收到信号,已经摄入太多热量了,易引起身体肥胖。同时把握好吃饭时间,尽量感觉到有点饿时再吃饭,按时吃饭,不能无故拖延吃饭时间,这样能避免太饥饿,导致吃得又多又快。每口饭至少咀嚼30次以上,用小汤勺代替筷子,能减慢吃饭速度。

水果越甜含糖量就越高嗎?

 草莓比菠萝吃起来感觉更甜,但草莓含糖量却远低于菠萝;火龙果和猕猴桃的口感偏酸,但它们的含糖量却远高于西瓜。   “甜”与“糖”似乎天生是一对儿。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越甜的水果含糖量越高,不甜的水果含糖量肯定就少。但实际上,吃起来不甜的水果,含糖量却未必少。这是怎么回事呢?   水果甜度由糖、酸含量及其比例决定   “甜度是一种口感,水果含糖量光靠甜不甜来判断并不靠谱。因为甜度不仅由水果的含糖量决定,还与所含糖的种类及含酸量有关。”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成员聂继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聂继云在《果品绿色生产与营养健康》一书中写道,甜和酸是水果最重要的口感,分别由糖和有机酸产生。但水果的甜酸风味并非甜味和酸味的简单叠加,而是糖和酸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其中,糖指可溶性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等;酸指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聂继云解释道。   水果的甜度既取决于糖和酸的含量水平,也取决于糖和酸的种类及比例。   从糖的角度来说,不同糖组分对甜度的贡献不同,果糖、蔗糖和葡萄糖的甜度分别为1.75、1和0.75。“水果由于所含糖组分比例不同,可溶性糖总含量不能反映其综合甜味。糖组分对水果甜味的影响还与其味感阈值有关,只有当含量与味感阈值之比大于1时,该糖组分才能对果实的甜味产生影响。”聂继云说。   对苹果的研究表明,优质苹果的风味以酸甜适度为主,含酸量中等、糖酸比值大致在20—60;糖酸比低于20时,风味淡或趋酸;糖酸比高于60时甜味增强。   聂继云表示,水果中含糖量变幅较小,含酸量变幅较大,因此,含酸量是决定糖酸比大小的主要因素。   “在水果种植中,水果甜度的高低还会受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如品种、气候条件、栽培技术等。”聂继云说,比如,在适宜区种植、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控制产量等均有利于提高水果的品质和含糖量。   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00—350克水果   “甜度是一种味觉感受,同样的水果,有些人吃起来可能觉得甜,别的人则未必有此感觉。”聂继云告诉记者,市面上流行的甜度计测量的是水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的糖、酸、维生素、果胶、矿物质等),对于普通人判定水果的甜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担心食用含糖量高的水果导致肥胖。对于想减肥的人来说,可以尽量避开“高糖”水果,比如葡萄、香蕉、樱桃、枣等。   一些糖尿病患者也表示担心:水果含糖量高,究竟能不能吃?   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吃水果,前提条件是血糖相对稳定,还要遵循糖尿病人的饮食原则,不要食用过量。   实际上,糖尿病患者选择水果时,不能只关注含糖量多少,还要考虑水果升高血糖的能力,也就是GI值(血糖生成指数)。苹果、梨、葡萄、桃、李子等常见水果及制品的血糖生成指数多在55以下,属低GI食物;而芒果、橘子汁、桃罐头、葡萄干、杏罐头、菠萝、西瓜等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均在55—75之间,属中等GI食物。   水果中的糖除了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可溶性的糖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糖以多糖形式存在,如果胶、膳食纤维等。人体对果胶和膳食纤维吸收慢,甚至不吸收。所以,适当吃一些含果胶、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如桑葚、山楂、石榴、无花果等,不会导致血糖大幅度波动。   许多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比如草莓、荔枝、龙眼、猕猴桃、山楂、柿子等,鲜枣维生素C尤其高,可达200mg/100g),维生素C能预防动脉硬化,延缓衰老。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00—350克水果,相当于1—2个普通大小的苹果或梨。总体来看,我国居民水果消费量明显低于此标准,亟待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水果最好放在两餐之间吃,从营养角度考虑,不能单吃水果做正餐。(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心理暗示小技巧 蝙蝠俠效應讓你變成更好的你

在一系列针对儿童的自控力实验中,面对枯燥的任务,当研究人员提醒受试儿童,“想一想,如果你是蝙蝠侠,你会怎么做?”后,任务的完成度就会大幅提高。 这一效应因此被称为蝙蝠侠效应。或许在未来的儿童教育事业中,存在非常有意义的应用。 它的核心原理是,把自己不当自己,而是某个更加理想化的形象。当我们假装自己是蝙蝠侠的时候,焦虑会减轻,勇气和道德责任感提升。 纽约州汉密尔顿学院心理学助理教授雷切尔·怀特说:“疏离自我给予了我们些微额外空间,让我们更加理性地思考当前的状况。它也可以帮我们控制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强毅力和自制力。” 在过去十年,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伊森·克罗斯领导了大部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视角上的微小转变也能帮助我们控制自身的情绪。 根据采访,碧昂斯和阿黛尔登台表演之前,会暗示自己是某个充满自信的狂野女孩。当她们在脑中勾画出女孩更多细节的时候,她们的行为举止都会随之改变。她们不再因即将开始的表演而焦虑,因为知道自己不会失败! 自我疏远可以提高意志力的可能性令人倍感兴奋。 在克罗斯的系列实验里,我们发现这一技巧对普通人也是适用的。比如说,不用我,而是用第三人称(如称自己为老胡)称呼自己,可以降低自己的焦虑感。 不同的人,还可以依据需要构想出不同的虚拟人格。当你要上台表演的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和舞蹈的时候,不妨直接想象自己就是杰克逊本人;当你在为期末考试备考复习的时候,可以幻想自己是一名高度自律的学生,为了欺骗大脑,甚至可以给ta起一个名字。 一点点想象力就会让我们与我们想要成为的人更加接近。(煎蛋,图片来源pixabay)

新冠病毒發病後5天內傳染性較強

都市网消息:8月19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相关专家指出,对于新冠肺炎整体的救治,现在路径越来越清晰,根据武汉、东北、北京等地以及全国的救治经验,逐渐形成第8版新的诊疗方案,同时也对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的呼吸支持,包括ECMO的诊疗方案,形成一个国家性的规范。 要点: 第八版诊疗方案明确“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表述进一步完善,同时增加了“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的表述。 治疗方面,第八版诊疗方案提出“不推荐单独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利巴韦林,不推荐使用羟氯喹或联合使用阿奇霉素”,同时在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方面增加了“气道管理”“抗凝治疗”方面的具体内容。 (言西早综合报道)

刷牙總出血是怎麼回事?要警惕是這幾種疾病在作怪!

刷牙是每个人早晚必不可少的环节,有些人在刷牙或者咀嚼食物的过程中会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对于这一问题,大部分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上火,也就没有太过在意,生活中会吃一些去火的食物或者药物来解决。若是偶尔发生,则不用过多在意。如果经常发生牙龈出血,那就要有所注意了,很多时候往往是一些身体疾病引起的。 刷牙总出血是怎么回事? 1、牙周病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牙髓炎、牙周炎等。这种病症会使牙齿出现疼痛、脱落、出血等症状,一般都是由牙菌斑引起的。牙周病一开始的症状就是出血,若不加以重视,后期就可能会出现红肿、流脓、糜烂等情况,最终导致牙齿松动或者脱落。需要注意的是,过敏也是会引起红肿出血,因此应将二者区分开来。患上牙周病后,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清淡,并提高自己的免疫抗病能力。 2、牙结石 牙结石是一种附着于牙齿上的钙化物质,且伴有口臭。它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刺激牙龈,引发各种口腔疾病。牙结石是牙菌斑形成的,通常是因为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口腔卫生,产生大量的细菌并附着于牙齿表面,加之清洁不到位就会形成牙结石。若不及时改善,就会刺激牙龈,引起牙龈出血。 3、激素变化 随着人体周期的变化,内分泌也会随之改变,从而使得各项激素发生变化,比如在妊娠期时,性激素和孕激素会突然提高,从而使牙龈受到刺激,引发牙周炎症,导致牙齿出血。部分怀孕的女士还会出现炎症的增生,俗称牙龈瘤。 4、其他疾病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增加牙周炎症的严重性,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等。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人的免疫功能,还会导致牙周刺激的抵抗力下降,诱发牙周出血。除此外,如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也可能会导致牙齿出血。 温馨提示:牙齿出血不仅仅是由于上火引起的,一旦发现牙齿出血,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医院接受检查。与此同时,平时饮食方面要注意,多摄入一些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并且每天要坚持刷牙,保持牙周的血液循环,增强牙齿及牙龈的抵抗能力。

巴西批准強生疫苗最終臨床試驗 將對7000人進行測試

巴西卫生部表示,他们已经批准强生集团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的最终阶段临床试验,是第4支疫苗进行广泛测试。 据报导,巴西联邦衞生监管机构(Anvisa)表示,强生集团(Johnson & Johnson)旗下的医药公司Janssen将对巴西7个州共7000名志愿者进行测试,而全球共有约6万人接受这支疫苗的试验。监管机构表示,第3阶段是大规模人体临床试验,是获得核准前的最后一步。 监管机构官员门德斯(Gustavo Mendes)在机构网站的影片表示:“已经有另一项疫苗研究被批准,这是很重要的进展。” 巴西巴拉那州(Parana)政府上周也签署协定,核准测试和生产俄罗斯的“卫星V”(Sputnik V)疫苗。“卫星V”疫苗是全球首支获核准的疫苗,但也充满争议。

東京8月103人中暑死亡 愈8成家中沒開冷氣

日本持续多日高温,相继有市民因中暑送医或死亡。东京8月至今已有103人因中暑死亡,大多是50岁以上的市民,其中超过8成在家中没有使用冷气。 东京都监察医务院统计,东京8月14日至17日新增24人中暑死亡,8月以来已有103人中暑死亡。据报,东京中暑死亡人数有半数为60岁以上,在室内中暑,而多数没有装冷气,或是有安装冷气却没有使用。 当地卫生当局建议民众多开冷气和喝水,降低中暑风险。

一位27歲癌症患者的自白:我是如何把自己「作」出癌症的

这是一位27岁的年轻人患癌后,在网上写下的反思,讲述了自己是如何患上癌症的。我们对其进行编辑,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不是标题党,是在用血的事实说话。我27岁,患上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俗称血癌。 我这个病是10万分之0.67的发病率,发病不超过3个月就可能挂了,临床生存率一年多。前几年去世的演员徐婷、“成都最帅交警”秦思瀚,按照我网上查到的资料了解,应该都是这个病。因此,你们应该大致了解我这个病有多险恶。 生病这段时间,让我看到,癌症越来越年轻化,和我一样生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在青春年少的时候,父母白发苍苍等待你尽孝的时候,却有可能比他们早早离开,这样的痛苦,很少人能体会。 作为一个病人,我想以自己的经历来说明事情,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我是如何把自己“作”出癌症的! 生病至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没有怨天尤人,只能说咎由自取,种种迹象,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都是因为我“懒”!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每个人身上都有癌症基因,发病与否取决于原癌基因是否被激活。我想我的懒,让我身体内的癌症基因天时地利,电光火石的激活了。 1、压力大,焦虑到失眠 我是一个对自己很苛责的人,经常会给自己很大压力,总是很焦虑,焦虑到整夜整夜睡不着。 2、吃饭基本靠外卖凑合 睡眠差导致我不会起来吃早餐,或者随便打发。我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工作,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也大,吃饭基本外卖凑合。 3、经常晚睡、失眠熬夜 到了晚上好不容易有点时间,更不想轻易结束这短暂欢乐时光。自然也就睡得晚,经常熬夜。 没有时间好好吃饭,没有时间好好锻炼,没有时间好好休息,也不想花这个时间,我想我的描述你都懂。因为当今社会的年轻人有多少个人不是自诩懒癌晚期、熬夜、喝酒、暴饮暴食,有一餐没一餐是常态,能坐着不会站着,能躺着不会坐,能坐电梯不会走楼梯,懒癌请自动对号入座。 患癌后,癌症教会了我3件事! 第一件事:生病真的很昂贵,一定要定期体检! 生病,真的很昂贵,且听我算一笔账。我每住院一次,入院检查有(下面费用是大概的,具体每个医院不同,因为在医院花钱如流水,不忍直视) 大小便,20多元/项; 7-8管血化验 20多元/项,5个项目100多元; B超 200多元,视检查内容而定; 心电图 70多元; CT 500多元; 白血病需要经常抽血检查,如果血象低,会更频繁,因为需要及时了解以便用药 20多元。 如果白细胞低,为了避免感染,打升白细胞针,有不同的针,有一个记得是150元/次,一天可能2-3针,而且不会马上长,还要连续打好几天,总之打到比较正常为止。 如果血小板低,也会打针,忘记价格了,太低还会输血,一个单位还是一袋就1500多元,也是不会马上长的,要输的话估计也要几天,问题在于,你还不一定有血源。很多人因为出血不止或者等不到血走的。 如果血红细胞低,输血,600多元。 如果发烧,发生感染,这是最烧钱的,需要做各种检查,还要用抗生素,国产的进口的,总之各种用,而且要用好几天。发烧不退还会影响后续治疗。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的,另外的费用也是另计的,总之啥都是银子,我就说一些常规见到的,你算算多少钱了,你想想,你现在拥有健康的身体,省了多少钱啊! 所以在此,我郑重提醒你们,如果可以,请体检,防范于未然。 如果再有家族病史,请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做检查。 第二件事:不生病你都不知道这些检查有多可怕! 而且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很多检查也好痛,你都不晓得这些检查有多可怕。 【抽血】抽血就不计较了,不过有些人抽不出血也很可怕。如果你看到手臂密密麻麻针孔的,不是吸毒的就是癌症病人了。 【麻醉】麻醉药真是个好东西,没有麻醉药你会经历更多疼痛,但是打麻药也挺疼,麻药打多的问题就是会影响脑子。医生说是不影响,反正我是觉得我脑子是不好使了。 【骨穿】我觉得称之为满清十大酷刑之一不为过。虽然打麻药,但是全程你都懂。那感觉,你如果徒手转过螺丝就知道,你想,那个螺丝就这样转到你的肉里,直到你的骨头,骨穿就是那个感觉,想尝试的可以拿根螺丝钻自己手试试。如果遇到钻不好的医生,你就是那块没有钻好的木板,真是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啊。有些医生还会告诉你操作进程,我是最讨厌的,速速做完,我啥也不想知道。 【腰穿】相对好些,缩在那里,然后医生抽你的脑脊液,数滴数,抽多少就注射多少药物。然后你需要平躺6个小时,你都只能在床上吃喝拉撒,在床上撒尿,让我又重温了纸尿布的感觉。 【化疗】人人谈之色变,其实化疗就是输液,而且一般化疗药物都很少剂量,但真的是毒药,就是靠这个杀癌细胞。我们常戏虐:你今天又喝芬达啦?因为有一种化疗药俗称红药水,排尿会变红。 还有化疗药物影响,为了止吐会用药抑制肠胃蠕动,你可能便秘,有些人会呕吐。说到这个耳边就响起旁边床那位大叔呕吐的声音,他用了几天药就吐了几天,真是吐得那个荡气回肠,整个病区都回荡着他的呕吐声。 化疗脱发是不可避免的,没头发了倒是省了很多洗头水的钱,也省事多了,也开拓了我新形象巅峰,我发现我光头其实也蛮帅气的嘛。 再者,在医院,吃不好睡不好,有的病人真的是痛的呻吟一晚的。所以,有啥也别有病,真的是病不起的,又烧钱又痛苦。 如果你觉得人生无趣,生活无望,你真应该去医院肿瘤内科ICU神马看看,生命很脆弱,也很坚强。 如果再给我选择的机会,我只要我健康,别的我都可以不要。我不想说太多,我只给你个最懒人的忠告:不要熬夜+按时吃饭+适度运动! 俗话说:道理我都懂,但是我还是过不好我这一生。 的确人生中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我就算描述得再生动再可爱,你不痛过,你也不会明白,但请你注意身体。 1、不要熬夜 熬夜的害处,人神共愤,但是又有多少人一直在熬夜呢?熬夜真的害死人,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如果可以我真想钻到你面前,抓住你衣领,告诉你,不要熬夜!!!我们一起生病的小伙伴,都一致提到熬夜的问题,我们都有熬夜的毛病,所以这算报应么?所以请你不要熬夜,天大的事明天再做吧。 2、按时吃饭 吃饭真的是天大的事!如果可以,你把它看成宇宙这么大都行。我这样强调,你知道多重要了吧。给你举例子,病人一旦吃不了东西,他就没有多少日子了,因为身体机能开始没法运作,然后就各种出问题,然后就......所以,请你一日三餐,好好吃饭,均衡营养,好好照顾你的胃!因为身体很诚实,你待它不好立马给你脸子看。 3、适度运动 每天至少有30分钟活动。不要久坐!!我知道躺在沙发真的很舒服,但是舒服的事都是死人干的啊!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不是骗人的,你一直坐着,不觉得身体僵硬吗?不想死的,麻烦你1个小时起来活动一下吧,求你了。我知道你有时间批阅微博朋友圈,但是麻烦你每天可以走动30分钟批阅吧。这30分钟就当每天的运动时间吧,人真的需要每天运动一会的!非常需要! 最后,有很多话我来不及说,我尽量把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写出来,希望字字句句能让你铭记于心,世间少一个像我这样生病的人,多一个健康的人,也是幸事一件! 作者:健康时报原创作品

智齒拔掉還是留着?關鍵要看這兩點

  对很多人而言,长智齿说不清是好事还是坏事。说是好事,可能因为智齿有个别名,叫“立事牙”,长智齿或许就意味着人长大了、懂事了;说是坏事,那是因为,很多人自从长了智齿,就麻烦不断,让人不得安生。   虽然智齿称得上是最难搞的牙齿,然而一旦被医生告知需要拔牙,人们又开始犹豫了——是不拔呢?还是不拔呢?说到底,再不好的牙齿也是自己的,怎能轻易舍弃?另外,万一拔不好,弄出点毛病来,岂不成了“画蛇添足”。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说起来就看两点:一是有用还是无用;二是有害还是无害。   智齿到底有没有用?   智齿,终究是一颗退化的牙齿。这意味着对于现代人而言,智齿可有可无——没智齿不需要装假牙。这是人类长期进化之后的结果之一:一方面,随着食物的不断精细化,人们对牙齿咀嚼力的要求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面颅在整个头颅的占比越来越小,颌骨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所有的牙齿。   此外,在磨牙中第一恒磨牙(六龄牙)的咬合面最大,第二恒磨牙次之,智齿最小。而磨牙咀嚼功能的强弱与其咬合面大小是有很密切的关系的,身强力壮才能扛活。   所以,智齿,真的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尤其,当智齿没有搭档(对颌牙),保留的意义就更不大了。   智齿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1、智齿本身的疾病   智齿再怎么神奇,依然是牙齿。其他牙齿会遇到的问题,它也可能遇到,比如蛀牙、牙髓炎。   因为它长在口腔最深处,且很可能不能完全长出来,导致很难彻底清洁,所以尤其容易被蛀。如果单纯蛀牙,尚可以挽救,一旦到了牙髓炎的地步,由于其解剖结构特殊,治疗难度大且成功率低,因此往往选择直接拔掉。   2、引发周围组织器官疾病   智齿很容易影响周围组织器官健康状况,最常见的问题是周围软组织炎症——智齿冠周炎和第二恒磨牙蛀牙。   智齿冠周炎的病变部位始于牙龈,但却比一般牙龈炎厉害多了。一般的牙龈炎,主要就是牙龈有点肿、爱出血,而智齿冠周炎不但会出现牙龈肿胀,还可引起后牙区剧烈疼痛,甚至可能让人张不开嘴,并出现发热症状。这主要是由于智齿通常萌出不完全,牙龈和智齿之间没有正常的牙龈沟,而是形成一个小袋子样的结构,不但容易窝藏细菌和食物残渣,而且难以清洁,因此极易导致局部发炎。   第二恒磨牙也很容易被智齿连累。由于智齿通常长得东倒西歪,两者之间的邻接关系更复杂,也更容易窝藏细菌和食物残渣,因此第二恒磨牙很可能从与智齿相邻的那个面开始发生蛀牙。同时由于病变部位位置隐蔽,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虽然第二恒磨牙不如六龄牙功能强大,但如果因蛀牙而缺失,还是会对咀嚼功能有很大影响的。   3、其他问题   比如,智齿可能促进牙齿排列不整齐,没有对颌牙的智齿则可能因为伸长而咬到口腔黏膜等等。   智齿去留,该何去何从?   智齿究竟要不要拔,说到底,就是看智齿是否还有用,会不会引发健康问题。显然,如果智齿有用、无害,那完全可以保留;反之,也就不要敝帚自珍了。对已经引发健康问题的智齿,决定相对简单,但对那些存在潜在风险的智齿,就要靠医生的经验判断了。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學會這4種坐姿 坐着也瘦腿 讓你擁有大長腿!

在日常生活中,或许你会有上半身不胖,但是一到腿部就变得十分胖的情况。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除了你本身不注意锻炼外,更大的原因可能出现在我们的坐姿上。毕竟不论是久坐不动还是翘二郎腿,对于我们锻炼腿部肌肉,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到底什么样的坐姿才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瘦腿呢? 1、盘腿坐姿 盘腿坐姿也是生活里一种常见的坐姿。它的坐姿也十分简单,当我们在进行看书或者是看电视这些休闲运动时,可以选择尝试将自己的腰背挺直,然后盘腿而坐。通常盘腿而坐大约20分钟左右,20分钟之后,我们可以选择更换其他坐姿进行休息。休息10分钟左右后,我们可以再次循环这一动作。经常盘腿坐,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有效改变x腿型,也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减掉大腿外侧的脂肪,以此来瘦腿。 2、日式坐姿 在做这一姿势时,我们要注意将自己的腰背部挺直,下面把臀部坐腿上,以此来将自己上半身的全部体重作用在两条大腿上。与盘腿而坐一样,在做这一姿势时,我们每次还是坚持20分钟,循环三次即可。日式坐姿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锻炼到腿部的柔韧性,拉伸腿部肌肉,利用这样的坐姿,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消减大腿很多脂肪。 3、淑女式坐姿 这一坐姿是直角坐姿的进阶版,在做这一坐姿是我们应该促使自己上半身向左、右侧的位置分别进行倾斜,每次坚持15秒左右。每天这一坐姿练习10分钟左右,就能够帮助我们有效消减大腿以及腰部的脂肪。 4、直角坐姿混合日式坐姿 如果你个人体能比较好,你可以选择尝试直角坐姿,再加上日式坐姿。比起任何一种单一的坐姿,将这两种坐姿混合在一起,运动强度会更大,燃烧脂肪的效果也就更加明显。我们可以每天尝试坚持日式坐姿1分钟,再混合直角坐姿2分钟,循环做10分钟左右。虽说这一动作看起来会有些古怪,但它的成效也是十分明显的。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4种坐姿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有效锻炼腿部肌肉,让我们的双腿越变越瘦;更能够让我们拥有一个优美文明的坐姿,锻炼到我们的仪态。因此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它们都非常值得我们尝试。 文章来源:新浪养生

又一批抵達加拿大的國際航班乘客出現感染者

又有一些抵达加拿大的国际航班乘客新冠测试呈阳性。根据联邦卫生部网站的资料,在8月1日至8月13日之间,超过35个航班有乘客确诊新冠阳性。其中至少有24班航班是飞抵多伦多,有12班降落在蒙特利尔,有3班在温哥华,有2班在卡尔加里。其中有17个航班属于加航。 对此,加航发言人Peter Fitzpatrick表示,重要的是要了解飞机上感染新冠的发生率非常低。而常常看到的“群体爆发”,即一群人在同一时间和地点感染的情况都是有关葬礼,酒吧或其他聚会引起的。飞机上传染明显偏低的原因尚未完全确定,但可能是乘客很少面对面接触以及靠背提供物理障碍的综合原因,还有机舱气流流通的原因。 目前,各大航空公司和旅行社都开始重启国际航班旅行,但联邦政府仍建议加拿大人不要出于非必要目的离开加拿大。同时任何入境者必须进行14天的自我隔离,无论有没有出现新冠症状。 以下为加拿大卫生部公布的有感染者出现的航班情况,其中有17个航班属于加航: (言西早综合报道) Ref: https://toronto.ctvnews.ca/another-group-of-international-flights-land-in-canada-with-covid-19-patients-1.5067157

腎臟最怕這3種水 要想腎臟好 不要再喝了!

肾脏对于我们身体的重要性相信不用多说,大家基本已经了解。肾脏是我们身体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主要负责的就是维持身体里面的酸碱平衡和维持我们内分泌的正常运转。健康的肾脏可以让人们精神充沛,如果长期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酗酒及大量吸烟就会给肾脏造成很大负担。   肾脏最怕什么?   1、肾脏最害怕浓茶   长期饮用浓茶会给肾脏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出现茶叶型氟中毒。肾脏可以排泄掉我们身体里面多余的氟,出现茶叶型氟中毒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以及记忆力衰退的情况,部分人群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没有力气的轻微症状。在所有的茶种里面,普洱茶以及砖茶氟含量是最为丰富的,所以在引用这两种茶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量。   2、肾脏最怕劣质咖啡     很多上班族面对枯燥的工作以及压力都会用咖啡来帮助提神,但是在选择咖啡上也是有讲究的,劣质的咖啡含有对身体有害的赭曲霉毒素,长时间饮用很容易对肾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由于长时间的摄入赭曲霉毒素还会造成肠黏膜炎的发生。   3、肾脏最怕奶茶     一般奶茶的含糖量都非常的高,人体在摄入过多的糖分以后,就会造成身体的各部分代谢机能出现紊乱。而且一些小奶茶店为了节省成本,都会在奶茶里面勾兑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以及香精,可以说奶茶是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的热量炸弹,而且奶茶里面的果糖也会导致我们身体里的尿酸水平快速升高,对于肾脏健康不是特别好的朋友,反而给肾脏增加了大量负担。   如何养肾更好?   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眠质量对于肾脏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充足的睡眠可以对气血起到推动作用,据调查显示,肾功能衰竭一般都出现在经常熬夜的人群中,因此如果想要养护肾脏,一定要告别过度疲劳或者是睡眠不足的情况。   2、每天泡脚养肾   我们的脚底有一个涌泉穴,是我们肾经开始的地方。如果想要补肾就一定要从源头做起,如果平时经常会出现脸色苍白、四肢无力的情况,那么就在每天泡脚的水里面放一些艾草以及红花,长时间泡脚会起到养肾的作用。   我们的肾脏储备能力非常的强,在受到损害的初期不会有任何明显的症状,很难被及时发现,当肾脏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储备功能就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个时候症状也自然会严重起来,所以爱护肾脏应该从生活中的小细节入手。   来源:新浪养生

加拿大Instant Pot原來是N95口罩消毒神器!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rbana-Champaign分校的教授进行的研究显示,用加拿大国民品牌Instant Pot电压力锅的煮饭功能就可以给N95口罩消毒。 要点: 两名教授Thanh“ Helen” Nguyen和Vishal Verma用Instant Pot电压力锅蒸煮N95口罩50分钟后,就起到完全消毒的作用,而且口罩材不会被破坏。 N95口罩用这种方式消毒20次,仍然可以维持95%以上的过滤功能。 请观看下面的视频,教大家如何进行消毒:首先在Instant Pot压力锅底部放一块毛巾,再将口罩放在毛巾上,可以同时放多个。以100℃的温度煮50分钟,即大功告成: (言西早综合报道)

員工確診感染新冠 GoodLife關閉這家店

都市网报道:在一名员工对新冠病毒COVID-19呈阳性测试后,GoodLife暂时关闭了位于宾顿499 Main Street South的健身房。 该公司运营副总裁Tracy Matthews说:“我们的一名同事新冠测试为阳性,他最后出现在我们俱乐部是8月11日,我们已经通知了与这名雇员同时在健身房的所有成员。这家健身房会一直主动关闭至8月18日。” 8月15日星期六,福特省长将健身房和室内健身设施的容纳人数上限提高到了50人。 GoodLife表示,自从今年夏天初在加拿大重启以来,他们在降低体育馆传播风险的措施上已“取得了巨大进步”。 宾顿所在的皮尔区在最近一段一直是安省新冠新增病例的高发区。 (言西早报道)  

你有食物過敏?專家教你改變烹飪方式

  对某种食物过敏却又不得不吃,这可如何是好?专家表示,改变加工方式能够降低一些食物的致敏性,这给食物过敏人群带来福音。   “不同加工方式对食物致敏性的影响差别很大。”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四届协和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车会莲副教授说,食物加工方式分为热加工和非热加工两大类。总的来看,蒸、煮等湿热处理方式能够使得过敏食物的致敏性大大降低,高压锅的处理效果更好,发酵食品的致敏性也较低;相反,微波加热会增加食物的致敏性。   干热(如烤)、湿热(如蒸、煮)、高温高压、微波等处理方式都是传统的热加工方式,它们是如何改变食物的致敏性?车会莲介绍,热加工能够通过改变蛋白质分子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破坏食物中过敏原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或三级结构,影响其构象表位,从而改变其致敏性。   同属热加工,干热处理和湿热处理改变食物致敏性的效果却不太一样。车会莲说,干热处理通过脱水干燥使蛋白质氧化、变性、碳化,而湿热处理更易于传递热量,与水的直接接触也使保持蛋白质稳定性的氢键更易被破坏,因而湿热处理是降低食物致敏性的一个好办法。   她举例说,关于核桃的干热和湿热处理的致敏性比较研究发现,干热处理,如烤核桃,对核桃蛋白的IgE结合能力、IgG结合能力都没有显著影响,而湿热处理,如蒸、煮,则显著降低了核桃蛋白的IgE结合能力和IgG结合能力。“也就是说,有些人吃烤核桃会过敏,但是喝核桃露时就不会过敏。相对来说,湿热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核桃蛋白的致敏性。”   专家介绍,食物过敏可出现皮肤、胃肠道、呼吸道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窒息和休克症状。目前,食物过敏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预防发病主要依靠避免食用致敏食物。   “绝大部分食物过敏原都是蛋白质,很多食物中都含有多种过敏原,这就给食物加工、降低或去除食物致敏性带来了很多挑战。”车会莲说,因此,降低或去除食物致敏性的研究要关注食物中的每一种过敏原。(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死侍》瑞安詼諧提醒年輕人謹慎聚會

【星岛综合报道】卑诗省长贺谨(John Horgan)本周较早前公开请求饰演电影《死侍》的加拿大籍男星瑞安·雷诺兹(Ryan Reynolds),在社交媒体向年轻人传递遵守新冠防疫指引的信息。瑞安·雷诺兹周五早上致电了省长办公室,并在电话留下语音回应了省长的请求。电影《死侍》饰演者瑞安·雷诺兹诙谐提醒年轻人谨慎聚会 瑞安·雷诺兹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段视频,上面记录了他给贺谨电话的留言。在电话中,赖恩雷诺他开玩笑称,年轻人不应该向他寻求医疗建议,除非是整形手术。 接着,他提醒年轻人注意新冠病毒带来的危险,同时强调了这种病毒可能造成的影响。他说:“卑诗省的年轻人在集会,这当然很危险。他们可能不知道,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不仅仅因此染病,更重要的是他们死于了新冠病毒。 他说,卑诗省住着世界上最酷的长者,包括了环保倡议人士大卫铃木(David Suzuki)和他的母亲,卑诗省是非常脆弱的。瑞安·雷诺兹还说:“事情是这样的,坦白而言,我希望卑诗省的年轻人不要杀害我的母亲或者大卫铃木,也不要杀害彼此。我们不要杀害任何人,我认为这是非常合理的。” 过去一周,卑诗省的新冠病例有所增加,周三和周四分别报告了85宗和78宗新病例。 V33

譚詠詩警告:秋季疫情可能超出醫療系統負荷

(星岛综合报道) 加拿大首席卫生官谭咏诗(Theresa Tam,图)表示,秋季新增的新冠肺炎个案,可能会超越本国医疗系统的承受能力,国民必须保持警惕。 谭咏诗在周五的疫情简报会上说,加拿大正准备迎接新冠病例的秋季高峰,大的高峰之后还会持续出现一些较小的波峰波谷,这可能是今秋新冠疫情的最坏情况。她警告说,最初的秋季高峰可能会超出本国医疗系统处理病人的能力,较小的波峰时亦是如此,而超出医疗系统的能力将意味着死亡率较高。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周五发布了有关新冠病毒传播的最新全国模型预测,上述最坏情况是模型预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之一。 卫生局官员的目标,是实现另一种可能的情况,即新增病例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维持在医疗系统的掌控能力之内。加拿大最终会遇到哪种情况,归根结底将取决于本国在接下来几个月中的行动。不过卫生局官员称,他们的规划方案并未考虑新冠疫苗推出的可能性。 谭咏诗说,随着经济重启的继续,预计未来几个月将会出现病例激增。她指出,“在我们拥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或疫苗、能够广泛且持久地控制疫情之前,我们会继续看到新病例出现。” 谭咏诗补充说,“关键是保持较低的感染率,限制病毒的传播。我们需要保持警惕,让情况保持在可控范围,并继续采取公共卫生措施,例如洗手和保持社交距离等。” 公共卫生局官员认为,快速的病例检测和联系追踪对于控制疫情同样至关重要,当局正在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卫生官员指,许多在抗疫方面取得早期成功的国家,又出现病例大幅增加的现象,因此在本国卫生当局迅速加强应对措施的同时,国民应继续遵循适当的卫生和安全规定。 (图片:加通社) V18

食品包裝上的「零添加」居然有這麼多講究!

  “食品越是保持原汁原味纯天然就越安全健康”,这是现在不少人的想法。当人们在超市选购食品时,“不添加”“零添加”往往成为选择标准。不过,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办法》明确规定,食品中不能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标识。这是为什么呢?   “食品添加剂是调味、保质的需要,现代食品生产加工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真正‘零添加’的食品几乎不存在,所谓‘零添加’只是商家宣传的伎俩。”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浩表示。   因此,一旦不得标注“零添加”等规定正式通过,将有利于规范食品标识标注,大大限制部分商家用“零添加”忽悠消费者的操作;有利于加强食品标识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有利于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保护消费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   现代食品生产加工离不开添加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吃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很多人一看到食品说明书上一串串不认识的化学名词就心慌,担心食品中添加剂的不规范使用会带来安全问题,甚至到了谈“添加”色变的地步。而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添加剂往往就成了“背锅侠”。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中研发最活跃、发展和提高最快的部分之一。它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王浩表示,“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只有使用食品添加剂才能延长食品的贮藏期,保证食品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味和营养的食品,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产物,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因此食品添加剂也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   “进入食品工业化后,经过企业加工的预包装食品,想找到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还是挺难的。”王浩说,有些人觉得自己在家炒菜做饭是不是就能远离添加剂了,其实炒菜做饭使用的各种调料也不乏添加剂的身影,比如酱油含有焦糖色、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食品添加剂,食盐中加的抗结剂、食用油中加入的抗氧化剂等都是食品添加剂。这就是为什么如今食用油放久了也没有“哈喇味”,食盐在夏天也不容易结块的原因。   “还有人购买食品的时候会比较配料表,觉得食品添加剂种类少的食品比添加剂多的食品更健康。”对此王浩强调,“只要是合法、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其加入的种类多少并不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写了“零添加”也不一定没有添加剂   “如果是未添加不合法的添加剂,那就像咸鸭蛋包装上写着‘未添加苏丹红’一样,它本就不应该出现在产品里,更不应该出现在包装上,因为产品里不含非法添加剂是厂家的责任与义务。”王浩分析,而如果“零添加”指的是未添加合法的添加剂,这种情况就更有意思了,国家本来规定可以添加的添加剂,产品上却大写加粗标明未添加,就会对消费者造成误解,认为这些添加剂有害。   “此外,还有部分商家标识并不会说是未添加什么具体物质,只是笼统地说未添加,让人以为这是没有任何添加剂的食品。”王浩说,比如一些本身就不需要添加防腐剂的食品,因为它们没有让腐败微生物“生儿育女”的环境,像蜂蜜(高糖)、方便面饼(干燥)、腌渍食品(高盐)等。虽然这些食物可能没有防腐剂这种食品添加剂,但是会含有其他食品添加剂,这都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王浩指出,真正的问题是,有的食品包装遮遮掩掩,尽管醒目标注了“零添加”“不添加”,而实质上却添加了。也就是说,所谓“零添加”“不添加”成为商家宣传的伎俩,不仅损害消费者知情权,而且扰乱食品市场竞争秩序。因此禁止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食品外包装标注“不添加”“零添加”,不仅有助于规范和约束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还能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零添加”不意味着更健康、更安全   “其实即便真的‘零添加’,也不等于一定安全、健康、营养。”王浩解释,比如食品防腐剂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大类,用来防止或延缓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鲜期和储存期。有一些蛋白含量比较高的食品,必须要添加防腐剂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否则更容易腐败变质。因此在适合的范围添加防腐剂,其实是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的保障。   “有时候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反而可以减少和消除食品制作过程中有害物的产出。”王浩举例说,在腌制食物时,适量添加抗坏血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致癌的亚硝酸盐的含量。   “还比如很多人爱吃的风干腌制肉类、发酵类食物、豆制品,在制作过程中,易产生能释放剧毒毒素的肉毒杆菌,极少量就能使神经麻痹,进而引起呼吸衰竭,造成死亡。”王浩表示,而这类食品在食品工业化生产中,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控制添加剂的用法和用量,生产也有标准流程,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在生产过程中和进入市场前,还要根据国家标准,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有保障安全的作用,‘零添加’并不会在安全性上有更多优势。”王浩说。(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你必須知道的10個護眼護眼常識

(科普中国 作者:张睿,图片来源网络)

格外小心!哪些食物天生帶「毒」

众所周知,吃了不干净或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引起食物中毒。鲜为人知的是,有些食物即使清洗干净了、没有腐败变质,也可能天生带毒素。更可怕的是,有些毒素不怕高温,需要格外注意。 四季豆:皂素、血细胞凝集素等。四季豆又叫扁豆,是最容易引起中毒的食物之一。皂素存在于豆荚中,对人体消化道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可引起胃肠道症状;血细胞凝集素存在于豆粒中,具有凝血作用。防毒建议:四季豆一定要焖煮10分钟以上,如果是东北油豆角,最好焖煮15分钟以上。实在担心中毒,可先焯一下。另外,大豆、豌豆、菜豆、刀豆、蚕豆等豆类中也含有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剂等,食用前需要充分煮熟。 河豚:河豚毒素。河豚味道鲜美,但由于其含有剧毒,民间自古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河豚毒素是一类神经毒素,0.5毫克就可致人死亡。其热稳定性好,煮沸、盐腌、日晒均不能将其破坏。不过,养殖河豚已经实现无毒,可以放心食用。防毒建议:如果想吃河豚,最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养殖的,野生的一定不要吃。 毒蘑菇:多种毒素。不同类型的毒蘑菇含有不同的毒素,也有一些毒蘑菇同时含有多种毒素。每年全国各地都会出现采食野生蘑菇中毒死亡事件。原因在于,很多人过分相信自己辨识毒蘑菇的能力,还有人受到错误辨别方法的误导。防毒建议:别吃不认识的蘑菇。 新鲜的黄花菜:秋水仙碱。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二秋水碱,这是一种毒性很大的物质,能强烈刺激肠胃和呼吸系统,导致恶心、呕吐、腹泻以及腹痛等,更严重的会有肌肉疼痛无力、手指脚趾麻木等症状。防毒建议: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一下,再用水浸泡2小时以上,捞出后挤掉汁液,彻底炒熟。 发苦的瓜:葫芦素。西葫芦、瓠子、黄瓜和南瓜等瓜类,如果吃着明显发苦,说明其中含有大量苦味的葫芦素,这种物质摄入过多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再严重的,可因剧烈呕吐、腹泻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而且经烹饪加热后,葫芦素的毒性也不会减弱。防毒建议:瓜类买回家去皮去瓤后,可先用舌头舔一下,苦的就不要吃。 苦杏仁:苦杏仁甙。苦杏仁甙水解后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和苯甲醛,会引起中毒,甚至可能致命。防毒建议:苦杏仁不要直接吃,应反复用水浸泡,并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未成熟的西红柿:番茄碱。番茄碱是一种有毒物质,食用后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防毒建议:选购充分成熟、颜色鲜红的西红柿。 不新鲜的青皮红肉鱼:组胺。鲐鱼、鲹鱼、竹荚鱼、鲭鱼、鲣鱼、金枪鱼、秋刀鱼、马鲛鱼、青占鱼、沙丁鱼等青皮红肉的海水鱼,体内含有丰富的游离组氨酸,在细菌作用下极易产生组胺。组胺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支气管收缩,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脸红、头痛、心慌、胸闷、腹泻、血压变化甚至休克。防毒建议:青皮红肉鱼一定要买新鲜的,如果暂时不吃要冷藏或冷冻。 发芽发绿的土豆:龙葵素。发芽后,土豆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剧增。人吃了这种土豆,轻者恶心、腹痛,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防毒建议:马铃薯应在阴凉、干燥处存放,如出现小部分变绿、发芽,可把变绿、发芽部分削去,在烹饪时加点醋,酸性可促进龙葵素分解,加热后可食用,如土豆发芽、变绿面积超过一半,就不要吃了。 来源: 金台资讯

你家做飯用了幾「甩」蚝油?正確吃法看過來

蚝油是日常烹饪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调味料,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由于蚝油黏稠,倒出十分费劲,得用力甩。因此,有网友戏称“蚝油的计量单位是‘甩’,甩多少,全看缘分”。 即便蚝油使用如此难“甩”,却依旧是吃货热捧的调味料。对于蚝油,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聊一聊蚝油。 蚝油没有“油” 蚝油是粤菜中常用的传统的鲜味调料,可以说是粤菜的精华所在。由于蚝油味道浓郁、鲜美,逐渐成为美食界的宠儿被推广开来,成为提鲜提味的重要调味品之一。 蚝油虽然名字叫蚝油,但实际上并没有“油”。蚝油是以有“海底牛奶”之称的蚝(牡蛎)为原料,经煮熟取汁浓缩,再加辅料熬制而成。成品是较为黏稠的液体,并没有“油”。 蚝油虽鲜美,但倒蚝油成了不少食客最惆怅的事。日常所见的蚝油是用玻璃瓶装的,由于太黏稠的特性,用的时候只能靠“甩”。“一甩甩半瓶,半瓶甩一年”就成了蚝油的标配魔咒。 即便使用不便,但很多生产蚝油的厂商依旧用玻璃瓶来装蚝油,而这也是有原因的。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少伟教授对媒体表示,蚝油中含有有机酸,不少生产蚝油的厂家均采用耐腐蚀性高的玻璃瓶作为装蚝油的容器,耐腐蚀性的瓶子在用完后可以回收利用,降低厂家生产成本。而瓶装蚝油瓶口一般设计较小也是为了避免蚝油对包装的腐蚀和自身的酸败。 日常在家倒蚝油,如何才能避免弄得到处都是呢?重要的一点是,要将蚝油瓶子水平放置,避免将蚝油充满瓶口,给其留一些空隙,蚝油才能缓慢流出。 这些菜用蚝油最鲜美 蚝油味道鲜美,但也需要搭配合适的食材。 据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夏朋滨介绍,在炒生菜、西兰花、菜心等素菜时放蚝油,其自带的咸鲜味能弥补蔬菜味道有些寡淡的不足,会使菜品的鲜度更好。在做鸡翅、牛肉、鸡、鸭、鱼等荤菜中放蚝油,除了提味儿,还有增色效果。 同时,也有美食博主提醒,用蚝油做菜时,尽量不放八角、辣椒、糖、醋等味道浓郁的调味品搭配,以免味道盖过蚝油的香气,口感变差。另外,蚝油尽量在菜品出锅前放入口感更好,否则高温久煮会有损蚝油的味道。 来源:新京报

Muskoka度假村發生群體感染 11人新冠陽性

都市网综合报道:Simcoe Muskoka公共卫生部门警告当地居民和游客,正在调查一个群体感染事件。8月2日一群外地游客到访当地并在一个餐馆就餐后,目前11人新冠检测阳性。 当地卫生官员加德纳(Charles Gardner)发出的声明称,这些外地游客八月的公民日长周末去了Muskoka的一家度假村和饭店就餐后检测出病毒阳性。这是一个大约30人、多个家庭组成的旅游群体,他们住在亨茨维尔(Huntsville)的Deerhurst Resort度假村。 8月2日,这个旅游团的15人在餐厅“3 Guys and a Stove”吃晚餐,其中一人是新冠阳性。餐馆老板证实他们是分桌就餐。 “当时这些人都没有症状,”卫生官加德纳说。 “但回到家之后开始相继出现症状,测试结果显示其中11个人呈阳性。” 亨茨维尔这家餐厅周日获悉其中一位客人的冠状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后,当天就关店停止全部营业。 (言西早报道,图3 Guys and a Stove ins图)

20%癌症由細菌病毒引起 這5種要特別小心!

 癌症的高发率和高死亡率,让我们在生活中谈“癌”色变,很大部分的恐惧来源于我们对癌症的不了解,科学认识后,你会发现癌症并没那么可怕,能防也能治……   据国际抗癌联盟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被确诊罹癌病例达1200万人,而这其中约20%的病例归因于病毒或细菌感染!   我们每天的生活种,难免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因此我们更应加强因感染而引发的癌症的重视。   警惕3类病毒,可能成为致癌因子   乙肝病毒(HBV)——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会增加肝癌的发生概率,这已是明确结论。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病毒性肝炎发展成肝癌的“三步曲”。据调查显示,大约有70~80%的肝癌由乙肝发展而来,也就是说,乙肝若是不及时规范治疗,可能与肝癌之间只隔了一步之差。   HBV感染本身无直接细胞毒性作用,但体内持续复制的病毒经过吞噬加工,会激活免疫应答反应,诱发肝脏的免疫病理损伤。   当肝细胞受到损害后,又会生成胶原纤维来修复,但胶原纤维一旦积累过多,肝脏就会由软变硬,形成肝硬化,再不加以控制,肝癌就可能找上门了。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慢性乙肝患者一般都会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及肝区不适等临床症状,同时伴有化验指标异常。   预防方法   1、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佳办法。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乙肝患者的家属、长期接触病人的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时接种疫苗。   2、对于平常老百姓来说,可以每年做一次体检,项目包括肝功能、乙肝五项等,这些项目有助于及早发现肝脏是否被病毒感染。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宫颈癌   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女性比没有感染的女性得宫颈癌的可能性明显增加,但这并不是说感染了HPV就等于得了宫颈癌,上百种HPV病毒中,可能引起宫颈癌的只有13重高危型和5种中危型。   相关数据显示,高达75%左右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HPV,而超过80%的HPV病毒感染能依靠人体免疫系统被清除,但那些无法清除的较高危病毒则可能造成持续感染,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预防方法   1、接种HPV疫苗: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二价、四价、九价这三种类型的HPV疫苗,其中九价疫苗能预防90%的宫颈癌。   2、定期筛查:宫颈癌的筛查方式主要有HPV检查、TCT检查、阴道镜检查。   建议21~29岁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30~65岁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或每5年进行一次TCT及HPV检查;定期检查结果正常的65岁以上的女性,可不必再进行筛查。   传播途径   HPV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性传播,因此注意性生活和经期卫生对预防宫颈癌也很重要。   如果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白带有血色或米汤样或有腥臭味、下肢或私处长瘊子、腰痛且躺下后疼痛更明显等症状时,要警惕宫颈癌。   EB病毒——鼻咽癌、淋巴瘤   EB病毒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疱疹病毒,不仅是鼻咽癌、淋巴癌,近年来还有研究证明胃癌、肺癌、乳腺癌和宫颈癌也与之相关。   通常,进入人体的EB病毒会长期潜伏在B淋巴细胞中,病毒不复制并只表达少部分基因。   在没有外界诱因、感染者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它们可以一直潜伏下去;但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EB病毒就会被活化,造成感染,在与其他因素协同下,最终可能引发鼻咽癌或其他疾病。   传播途径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因此预防的关键要注意口腔卫生,包括聚餐时公筷的使用等。   感染EB病毒的早期症状   口腔上颚出现红疹,或者脸上红点呈簇状淡红色小丘疹。   2种危险细菌,可能引发癌症   除了病毒,某些细菌也与癌症的发生相关,其中最为明确、有代表性的就是幽门螺旋杆菌(Hp)与胃癌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为引起胃癌的头号因子。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   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并不少,这种细菌会随着食物等进入胃,破坏胃黏膜,当胃黏膜长期陷入反复的破坏与修复之中,就可能发生变异,形成肿瘤。   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腔、唾液等口口传播,所以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要防止病从口入。   注意餐具的卫生,清洗干净、定期消毒;少吃生冷食物;聚餐时最好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平时可以吃点能保护胃粘膜的食物,如菌类物质。   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的危害不局限于胃部,还会增加消化道溃疡、肝脏病变、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疾病风险,一定要规范治疗。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疗程一般10-14天不等。   另外,建议普通人从40岁开始就进行胃癌筛查,包括胃镜、Hp检测等。   肠道菌群长期失衡——结直肠癌   我们都知道肠道菌群中有有益菌和有害菌,正常情况下,二者处于平衡状态,但体内生态失衡时,一些有害菌就会迅速占居优势地位。   尽管目前并无研究证实结直肠癌与特定微生物相关,但发现人体肠道中有相当数量的促癌菌,包括脆弱拟杆菌、 粪肠球菌、肝螺杆菌、拟杆菌属、厚壁菌门和梭杆菌门、乳球菌和梭杆菌属。   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均能影响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甚至可能直接诱发结直肠癌等病理状态,因此,维护肠道菌群稳定很重要。   维护肠道健康   1、膳食纤维:能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降低有害物质的吸收,还能增强益生菌,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因此适当多吃粗粮、蔬果很重要。   2、抗性淀粉:其能被肠道微生物发酵,生成丁酸等短链脂肪,增强肠道细胞免疫力,辅助抑制癌细胞生长。   日常可以增加少量的红薯、土豆、玉米等含有抗性淀粉的食物。   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局部器官受损也可能引起其他脏器的异常。如果被以上细菌或病毒感染,建议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但不是说一旦被感染就一定会引发癌症,只要我们及时治疗,阻断病情发展,同时清除有害细菌或病毒,也能阻止癌症的发生。(新浪科技)

為什麼蚊子愛叮你?什麼人容易招蚊子?

什么人蚊子最爱叮?  天气炎热,大家躲得了太阳,几乎没人躲得了它——蚊子。   就算天天长衣长袖,蚊子似乎也是个无孔不入的存在。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发现,就是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只要你跟他在一起,蚊子基本就不会理你。     对于这类人群,很多传言说是跟血型有关,也有的说是跟皮肤细嫩程度有关...   其实啊,他们说的都不对,真正的原因更多是在这气味上。   蚊子叮人,准确来说是雌蚊子为了提高自己的繁殖力而叮人。   而蚊子真正想吃的不是血,而是含糖物质,以及人的血液里具有促使蚊卵成熟的物质,   所以如果你的血液里含有丰富的胆固醇、维生素B的话,雌蚊子就会比较喜欢叮你。     另外,科学研究也发现,蚊子叮人更多是根据人体向蚊子发出生物信号的强弱来确定,   所以下面这几类人就是相对比较招蚊子的。   1. 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   蚊子的触角里有个受热体,对于温度十分敏感。   汗腺发达以及体温较高的人,体表散热会多,所以更容易被蚊子感应到。     另外,人体排出的汗液会使体表的乳酸值变高,也会对蚊子产生吸引力。(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的人更招蚊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运动后常常发现身体会多出几个红包的原因。   想要不被咬,建议运动后最好赶快洗个澡,这汗水少了,对蚊子的吸引就少了。   2. 肺活量大、运动量大   除了对温度敏感,蚊子在寻找目标时,通常会通过嗅觉来察觉呼吸时二氧化碳排放多的人。   蚊子的视野就仿佛是“二氧化碳”探测器,排放气体量大的人,在蚊子视野中轮廓也就越清晰。   所以日常中,运动量大的人,肺活量大的人,以及肥胖者都是容易被蚊子追踪的。   3. 化妆的人   以前看过香妃引蝴蝶,本以为只有蝴蝶、蜜蜂这类昆虫才爱芳香。其实蚊子对某些带花香味的化妆品也是偏爱的。   日常喜欢使用香水、发胶、护手霜、洗面奶等带有花香味的护肤品的人更易招蚊子叮咬,特别是日用品中含有化学成分硬脂酸、脂肪酸类的物质。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香味都会吸引蚊子,薰衣草、除虫菊等植物散发出的香气不仅不会吸引蚊子,反而有很好的驱蚊效果。   4. 穿深色衣服的人   蚊子是弱光性昆虫,不喜欢太暗但也不喜欢太亮。所以白天穿着深色的衣服,反射出来微弱的光线恰好能够刺激蚊子的欲望。   所谓深色,黑色其实并不是最招蚊子的,像深色牛仔裤反而最受青睐。   另外,深色衣服的吸热能力比较强,所以在散热方面会差些,进而导致体温升高,也会吸引蚊子。   5.孕妇   你知道吗?准妈妈们被蚊子叮咬的概率大约为普通人的2倍。对于这一现象的分析,很多专家认为应该是孕妇腹部温度较高引起的,   而且其皮肤表面的挥发物质多,呼吸中二氧化碳含量也高,所以更加招惹蚊子。   除了孕妇,月经期的女性也会因为身体内分泌的改变,导致新陈代谢加快,体温升高,成为蚊子比较钟爱的对象。   6.喝酒的人   有研究表明,人在喝了酒后会更招惹蚊子,这其中原因可能是因为喝酒提高了体温,而且增加了汗液中的酒精含量,所以才会特别招惹蚊子。   好了,了解完蚊子的喜好,是不是突然觉得自己老被蚊子叮也没那么冤枉了。   这大热天大家想要少被蚊子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少暴露皮肤在外,或者尽量保持皮肤清爽,运动完赶紧洗澡。   当然,日常也可以常备一些驱蚊的喷雾。   不过,想要一整个夏天不被咬不太可能,所以还不如了解下被咬之后如何快速止痒! 蚊子咬过的包应该如何止痒?   被蚊子咬后,每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只会出现一个小红点,但有些人就会起一个大包,而且还特别痒。   这是因为身体为了清除外来物质,体内会释放一种叫组胺的物质。它会引起血管扩张,并能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漏入组织,   导致局部组织水肿,也就形成大家看到的大“红包”。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如果不是特别痒的话,大家忍忍就好。   但有些人确实会特别痒,而且是越挠越痒,所以建议大家需要处理时,可以用下面这些方法:   1.冰敷   组胺会导致血管扩张,让血浆漏入组织,所以用冰敷来收缩血管,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止痒效果的。   大家用些冰镇饮料,冰袋,间断性的敷就好,以免冻伤。   2.涂抹炉甘石洗剂   其实成年人被蚊子咬了,痒一会就好了,或者涂点清凉药膏就没什么大碍,关键的是小宝宝。   因为婴幼儿新陈代谢快,出汗多,往往是蚊虫比较青睐的。但是宝宝皮肤相对娇嫩,所以所用皮肤用品要注意安全性。   炉甘石很多宝妈们可能没听过,它属于矿物性粉剂,具有吸湿和减少外界对皮肤摩擦的作用,   另外,还具备药理学特性。   用炉甘石制作的炉甘石洗剂可应用于潮红、肿胀、灼热、瘙痒而无渗出的急性皮炎以及痱子、荨麻疹、夏季皮炎等皮肤病上。   属于儿童基本用药,所以效果不仅好,安全性好,价格还亲民。   当然这款成人也是可以用的。   不过提醒一句,如果“红包”被抓破了就不要涂了,也不要反复涂抹,因为这样反而不利于它成膜。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完这篇,相信大家也能更好的躲避蚊虫的叮咬,过一个相对舒爽的夏天了吧。   总结:   1. 什么人蚊子最爱叮?   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   肺活量大、运动量大   化妆的人   穿深色衣服的人   孕妇   喝酒的人   2.蚊子咬过的包应该如何止痒?   冰敷   涂抹炉甘石洗剂 (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普京透露女兒接種新冠疫苗細節:打完第一針當天燒到38℃

8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政府会议上宣布首款新冠疫苗在俄注册。他同时表示,自己的一名女儿也参与了临床试验。他表示,女儿首次接种疫苗后体温烧到了38℃,第二天也还高于37℃;之后打第二针体温仍有所上升,但很快恢复正常。他补充道,此种情况属于正常范畴,女儿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效价很高。

注意這些食物變質的信號!一文教你如何保鮮

  气温不断攀升,微生物越来越活跃,食物变质(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食物腐败变质往往是有一些信号的,主要体现在色泽、形态、气味、口感等方面。   豆腐。变质后呈深灰色、深黄色或者红褐色;块形不完整,组织结构粗糙而松散;表面发黏,容易因为触碰而破碎,无弹性;有馊味等不良气味。   畜禽肉类。变质后肉色发暗,脂肪缺乏光泽;外表极度干燥或黏手,指压后的凹陷恢复慢或不能完全恢复;有氨味或酸味,甚至有臭味。   鱼类。变质后眼球平坦或凹陷,角膜浑浊;鳞片不完整、容易脱落,褪色、变黑,其边缘干燥;鳃丝黏连;腹部膨胀,肌肉松弛、弹性差;有腥臭味。   奶类。变质后呈浅粉红色或显著的黄绿色,或色泽灰暗;呈黏稠而不均匀的溶液状,有致密凝块或絮状物;有明显异味。   蛋类。变质后蛋壳呈灰乌色或有斑点、裂纹;手感轻飘,摇一摇,可以明显感觉到蛋黄在晃;灯光透视时不透光或有灰褐色阴影;打开常见到黏壳或者散黄。   此外,粮食、蔬菜、水果、糖类及其制品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变质后会有酸味、酒味或者霉味;植物油、猪油、黄油、奶油、坚果类、油炸食品等富含油脂的食物变质后会有哈喇味。   要想让食物安全度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低温食品不要常温保存。注意查看食品包装上的保存条件,只能冷藏或冷冻的食物不应放常温保存,因为常温下微生物繁殖速度会加快,保质期会缩短。例如,超高温灭菌乳(常温奶)既可以常温保存,也可以冷藏保存,而巴氏杀菌乳(冷藏奶)只能放冰箱冷藏。   第二,低水分的食品应密封保存。虽说冰箱有延长食物保质期的作用,但对于一些本身水分比较低的食品来说,如果没有密封严实,就直接放冰箱冷藏,反而会因为受潮而容易变质。例如,奶粉开封后不应放入冰箱中冷藏;虾米、虾皮、干贝等干制水产品,如果要放入冰箱中冷藏,应先密封好。   第三,真空包装往往更利于保存。除了温度、湿度,氧气也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氧气不足,需氧型细菌、霉菌、虫子等生长会受限。例如,对于粮食、豆子(如大米、黄豆)来说,建议首选真空包装的产品。   第四,开封后冷藏并尽快吃完。一些密封食品,如超高温灭菌乳(常温奶)、纯果汁、番茄酱等,虽然它们在开封前经过灭菌处理,但开封后因为微生物的乘虚而入,也需要冷藏,并尽快吃完。(中国注册营养师 刘萍萍)(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