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儿童
熟睡中被2歲姐姐餵了一片橘子,半歲寶寶差點丟了性命
来源:新华社
两岁小表姐喂了半岁妹妹一片橘子,不料橘子籽呛进了妹妹肺里,导致妹妹呼吸困难缺氧住进ICU。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专家连夜给宝宝取出了这个“要命”的橘子籽,经过多天的治疗,终于病愈出院。
熟睡中被喂了一片橘子
橘子籽竟呛进肺里
3月20日中午11时半,两岁半的小表姐正在吃橘子,趁大人不注意,也往熟睡的半岁妹妹心心(化名)口里塞了一片,心心被这片“突如其来”的橘子惊醒,“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家人听到哭声赶紧进屋,发现心心的口唇已经发紫,连忙抠出橘子抱起孩子拍了两下。心心逐渐恢复平静,中午正常吃奶睡觉。
下午4时,心心睡醒哭闹时又出现了口唇发紫的现象,还有了喘息。妈妈卢女士赶紧抱着孩子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心心已经出现缺氧的情况,一系列状态都疑似吞入异物,立刻让她戴着氧气做CT检查,结果证实了这个猜测。
医生连夜手术取出
小小橘子籽导致宝宝重症肺炎
心心才半岁大,当地医院不敢处理,立刻派救护车给她转至省妇幼保健院。当晚11时,一家人赶到省妇幼,在术前检查的间隙,卢女士才得知小表姐塞橘子的事情。不一会儿,医生的检查结果也出来了,异物卡在孩子的右主支气管开口处,因为卡的不紧,处于活动状态。
眼看心心一哭闹活动就缺氧,医生连夜为她准备手术取异物。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夏治通过纤支镜伸入右主支气管,再用一个特制网篮将异物套住再收起来,卡在肺里的果然是一个很大的橘子籽。在取出橘子籽后,夏治发现心心的肺部炎症很严重,有很多脓液,给她进行了彻底的冲洗。
小小橘子籽虽然只在心心的肺里停留了大半天,但形成重症肺炎,并出现了呼吸困难,必须进一步治疗。在重症医学科救治了6天后,心心情况好转,转入普通病房。卢女士再次见到孩子时后悔不已,“这个小表姐平日就喜欢给心心喂东西,花生、饼干什么的,我们每次也都跟她说妹妹不能吃,没想到还是被一个橘子籽卡进了重症监护室。”
目前,心心恢复良好,已经出院。
省妇幼每年接诊两百多例
二孩家庭尤其要留心“大宝喂小宝”
据悉,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内科每年都会接诊两百余例气管异物的患儿,取出的异物包括坚果、瓜子壳、笔帽、鱼刺甚至牙齿,一般都是两三岁的患儿,正是好奇好动的年纪。
“心心是我们接诊的最小年纪的气管异物患儿,而且是被喂食,这在临床上非常少见。”
小编提醒家长们,放开二孩后,不少家庭都有两个宝宝,不仅要防范孩子误食异物,也要注意小宝宝被喂食的风险。
孩子突然呛咳
很可能是气管异物
由于婴幼儿的咽喉部吞咽功能还在发育中,当异物误入气管,会引发一系列病变。
如果异物很大很黏
比如荔枝、汤圆、肥肉,堵塞了主气管,可能会窒息,几分钟就危及生命。
如果异物圆滑或坚硬
比如普通的珠子、鱼骨,可能会顺着气管向下,进入肺部支气管,孩子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呛咳、喘息,严重会导致肺炎、感染,需要手术将异物取出。
常见的气管异物有
花生、瓜子、各种坚果、纸片、笔帽、牙齿、果冻、回形针……
医生提醒,当孩子突然呛咳,或咳嗽多天治疗无效,就需要引起重视,带孩子马上就医,并告知医生孩子可能接触到的异物,通过检查来排除气管异物。
如何预防小儿气管异物发生?
在孩子进食的时候千万不要挑逗孩子。
一旦发现孩子嘴里放有不该放的东西,应该婉言劝说的拿出,不要用指强行挖取,以免引起哭闹而吸入气管内。
避免幼儿接触花生米、瓜子、豆类等带核的食物。
对小孩进行正确的教育,不要养成口含物的习惯。
儿童吸入异物
可尝试如下家庭急救方法
1岁以下婴儿:
将婴儿脸朝下,头部低于胸部,手托住婴儿的头部和下颌部,用手掌根部在婴儿后背两肩胛之间用力拍背5次,随后,将婴儿翻过来,手掌托住婴儿的后脑和颈部,用两个手指在胸骨下半部用力快速按压5次,重复以上程序,直至异物清除。
1岁以上儿童:
站或跪在幼儿身后,手臂从腋下环抱患儿,一手握拳,拇指侧抵住幼儿腹部肚脐和胸骨下的腹中线位置,另一只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快速按压幼儿腹部,反复按压直至异物排出。
专家提醒,以上为家庭急救方法,某些异物家庭急救方法不能排出,需行支气管镜手术。如发生紧急情况,症状未缓解,还需及时拨打电话,立即就医。
这些错误方法家长一定要避免!
1、给孩子强塞食物,如面包、水果、水等,企图通过食物来将异物带入胃中;
2、用手抠孩子的喉咙,想要通过催吐的方式带出异物;
3、抓起孩子,不关注体位状态,对着孩子的背部一顿猛拍。
奪命車禍!兩車相撞衝上安全島 5名過路兒童1死一重傷!
■■自空中鸟瞰的车祸现场,图中央就是当时5个儿童所在的安全岛。CTV
卑诗省高贵林骑警周二公布,一宗于周一下午发生的夺命车祸详情,该严重车祸共涉及两辆汽车及5个等待过马路的儿童,其中两个儿童需要送院抢救,其中一13岁女童更不幸死亡,另一6岁男童伤势严重。肇事两车的司机都留在现场配合警方调查,初步调查显示车祸同分心驾驶无关。
该宗令人震惊的意外发生在周一下午2时49分,当时一辆道奇(Dodge)Charger沿马里纳路(Mariner Way)南行,在试图左转驶入河景路(Riverview Crescent)时,同一辆在马里纳路北行的宝马汽车相撞。
肇事坡路常有汽车超速
当时在路口的安全岛上,有5个儿童正等待过马路,其中包括年龄分别为17、13及10岁的3个女童,以及11及6岁的两个男童。两肇事汽车巨大的撞击力导致宝马失控冲上安全岛,被撞成重伤的一对儿童被送医急救,但13岁女童抵达医院不久后不治,男童伤势严重。
最初警方发布的消息指共有3辆车卷入车祸,但后来更正为两辆。案发现场为一段坡路,附近有独立屋民居及丛林。有附近居民指,经常有在坡路上行驶的车辆超速。骑警未透露是否有肇事汽涉及车超速,警方也拖走两车进行检验。卑诗法医服务处(BC Coroners Service)已对案件展开调查,警方呼吁目击者致电604-945-1550提供更多信息。 综合报道
這段2分鐘的機場安檢,連特朗普都看不下去了
过安检时接受手工人身检查,是每一位乘飞机的旅客都会经历的事。然而当地时间3月19日起,推特上一段美国男孩过安检的视频,却吸引了450多万播放量。先是引发大量网友声讨,后来连特朗普也看不下去了,发推斥责“这可不是个好情况”。
这个男孩有什么离奇的遭遇呢?
据《华盛顿邮报》3月20日消息,视频其实拍摄于2017年3月。美国妈妈詹妮弗·威廉姆森(Jennifer Williamson)带着13岁的儿子艾伦(Aaron Williamson)到达拉斯沃斯堡机场乘飞机。在过安检的时候,儿子忘了把笔记本电脑从包里拿出来,结果触发了爆炸物警报,被安检员“抓个现行”。
于是,一位中年男性安检员以此为由,要把艾伦留下来单独检查。詹妮弗告诉他,儿子患有感官处理障碍(SPD),被旁人触摸身体的时候会引起极度不适。
但安检员并未理睬,强行开始漫长的搜身……
查完上身,又掀起他的上衣,翻了一轮后腰:
大腿内侧根部也不放过:
然后,安检员转到前面,又翻了一遍前腰:
摸到“兴起”,还在艾伦身上弹起了“钢琴”……
面对穿着清凉的艾伦,该安检员手不能停,摸了将近两分钟。
詹妮弗称,自己后来也被带走重新检查,再加上翻查三件随身行李的时间,他们总共被浪费了45分钟之久。
然后,他们就误机了。
勃然大怒的詹妮弗把视频发到网上,立刻引发一众网友声援。美联邦运输安全管理局(TSA)很快就出面道歉,并承诺进行整改。
不过,后来的整改、处罚情况却并未公开,事件也就渐渐淡了下去。直到3月19日,视频被致力于挖掘“阴谋论”的推特账号“深度揭露”(Deep State Exposed)再度扒了出来。值得一提的是,该账号的运营者杰里米·斯通(Jeremy Stone)自称是一名特朗普铁粉。
不到两天的时间里,视频便获得了450多万播放量,还得到了小特朗普的关注:明明几秒钟就能看出这男孩有没有威胁好么?!
美国演员詹姆斯·伍兹(James Woods)和王牌接线员拉里(Larry The Cable Guy)等大V也纷纷转发,后者怒不可遏,直言这属于“猥亵”。
推特网友们更是炸开了锅:这哪里是摸身检查,分明就是性犯罪……
也有人感到疑惑,为什么詹妮弗只能站在一边拍视频,眼巴巴看着别人对儿子“动手动脚”?
詹妮弗在推特上无奈道,安检员威胁他们,如果不愿意接受搜身,就会叫警察把他们带出机场。拍摄视频的时候,有两个警察就站在她的身旁……
一天之后,这段视频甚至惊动了公务繁忙的特朗普。他转发了王牌接线员拉里的推特,并丢下一句评语:
“这可不是个好情况!”
可以想见的是,还有一些人对特朗普“顾左右而言他”的态度非常不满:边境都乱成这样了,你居然还在这里看小孩……
虽然视频已经火遍推特,但截至目前,“深度揭露”推特号再度曝光此事的意义仍不明确,TSA方面也未就事件处理结果等问题做出回应。
来源:观察者网
兒童勿服含類鴉片感冒咳嗽藥 有濫葯風險!
■■卫生部建议,勿让儿童使用含鸦片类药物的咳嗽和感冒药。加通社
本报综合报道
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警告说,不要给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服用含鸦片类药物(opioids)的咳嗽或感冒药,因为可能提高他们在日后滥用成瘾物质(problematic drug use)的风险。
卫生部发布新闻稿中称:“在对含有鸦片类药物的咳嗽和感冒产品进行安全检视之后,加拿大卫生部建议,作为预防措施,加拿大儿童和青少年不应使用含有可待因(codeine)、氢可同(hydrocodone)和去甲美沙酮(normethadone)的咳嗽和感冒产品。”
卫生部指,尽管这项检视没有找到任何强有力的证据,显示含有鸦片类药物的咳嗽和感冒产品,与儿童和青少年的鸦片类药物使用障碍有关联,但确实发现鸦片类药物的早期使用,可能是导致日后成瘾物质使用的一项因素。
含可待因非处方药恐被滥用
卫生部已要求医药制造商,根据其新指引更新产品安全讯息,还建议家长向医生咨询含鸦片类药物产品的替代品,同时提醒他们务必阅读产品标签。
卫生部早前曾建议6岁以下儿童中不要使用所有咳嗽和感冒药,并建议年龄较大的儿童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谨慎。2009年的一项检视发现,非处方咳嗽和感冒产品对幼儿没有效果。
2015年,卫生部在评估了儿童使用可待因处方产品可能出现严重呼吸问题的风险后,建议12岁以下儿童不要使用。鉴于含可待因的非处方儿童产品可能被滥用,卫生部已开始检视所有这类产品,以确定是否应采取类似措施。
药师称有滥用隐忧 家长应先咨询医生
特约记者杨婉文
联邦卫生部周一表示,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不应服食含鸦片类成分的咳嗽药水或伤风感冒药,因为可能导致日后滥用药物。
有注册药剂师表示,曾经见过年轻人因而滥用药物的情况。
注册药剂师伍锦舟周一接受星岛A1中文电台时事节目《A1出击》访问时表示,的确有日后滥药的隐忧存在,尤其是儿童或青少年咳嗽,家长很多时想止咳,会要求医生处方药力较强、含有类似鸦片成分的药物。
虽然当局没有强而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些药与年轻人日后滥药有关,但他说,药厂推出新药时,很少会在18岁以下人士做研究,通常会在成年人做研究后,再慢慢尝试18岁以下人士是否适用,因此就算证据不足,未必等于不会发生。
伍锦舟续称,以他所知,毋须接触这类处方药物太多次,都可能会出现滥药风险。有成年病患在医生处方后,医生或药剂师会告诉他们,虽然能止咳,但会出现天旋地转及渴睡的情况。但有些较年轻病人除了有这些状况外,还可能会有很快乐的感觉,有些人可能很喜欢这感觉,就会尝试其他如吗啡等鸦片类药物。
仅少数百日咳或处方吗啡药水
伍锦舟说,见过很多年轻人后来变成滥药的情况,有不少年轻人是15、16岁时开始接触这类药物,然后找借口问医生拿多点,或在黑市购买。但较少见到华裔年轻人,出现这种情况。
他承认,市面上仍然有含少量可待因(codeine)咳嗽药水,毋须医生处方,都可以在药房买到,不排除年轻人自行购买这类药物的可能性。但药剂师有指示,若见到年轻人不断买这类咳药水,要问多几句,防止他们上瘾。
他又说,有很多家长可尝试方法可以舒缓咳嗽,例如服食枇杷膏,或不含吗啡的成药,或饮蜜糖水等。
儿科医生徐燕玲向该节目表示,估计只有少数感染百日咳的病人,用抗生素后,仍然持续咳嗽,可考虑用少量含吗啡成分的咳嗽药水。但过往5年已经很少向18岁以下病人,处方这类药物。
徐燕玲说,病人日后能否服食非处方含少量吗啡的咳嗽药水,是有难度的问题,要视乎这些药的副作用,会否危害病人。她举例,哮喘病人虽然服后可止咳,但可能会令他们呼吸缓慢,建议哮喘病人切忌服用,其他病人都要咨询医生意见。
多倫多前空手道導師 被控20年前性侵女童
■■皮尔区警方指不论年期过了多久,受害人也可向警方举报事件。网上图片
皮尔区警方起诉一名44岁曾担任儿童空手道导师的男子,2项涉嫌性侵与性骚扰罪名。警方前日接获一女子报警,指她于20年前在密市参加暑期空手道班期间,报称3度被当时任导师的男子性侵犯,警方调查后前晚拘捕涉案男子,警方担心有更多儿童曾被性侵,呼吁受害人主动与警方联络。
现年30多岁女受害人上周五早上联络皮尔区警方,声称于20年前即1998年暑假,于密市Park Royal地区一间武术中心,参与儿童空手道训练营,当时10余岁的女受害人在日营中3次遭导师性侵犯。
呼吁如有其他受害人须举报
女受害人称当时不敢向家长谈及事件,事隔20年后,她表示难忍事件多年来对其所带来的身心伤害,最近向其他人提及事件,该名人士劝她应该向警方举报,受害人遂鼓起勇气在友人陪同下报警。
警方特别受害人调查组接手该案,并在受害人报警当天晚上8时,在密市一住宅拘捕44岁怀疑涉案男子Amanullah Yousufy,控以2项罪名,包括一项性侵犯及一项性骚扰控罪。
皮尔区警方担心在过去20多年,可能有其他小孩曾参与由涉案男子教授的空手道或其他武术训练班期间,也曾遭性侵犯,因恐惧而没有告知家长或其他人的受害者,不论年期过了多久也可向警方举报事件。
警方称不排除会向涉案男子起诉更多罪名,呼吁受害人或其他知道事件始末人士,致电905-453-2121内线3460,与特别受害人调查组探员联络,或透过灭罪热线,以匿名方式向警方提供资料。
本报记者
美國上月2.2萬無證兒童闖關 建牆勢在必行?
■■据统计,去年12月,共有2.2万无证童闯关。法新社资料图片
统计显示,仅上月便有2.2万名无证儿童从南部边境涌入,官员指,问题已上升至人道危机,政府必须建造围墙应对。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上月循南部边境闯关的无证儿童有2.2万人,当中约5000名小孩没有父母或监护人同行。官员指数字庞大,证明围墙有兴建必要。国土安全部发言人沃尔德曼(Katie Waldman)表示,非法移民人数创下新高,北上来美的行程危险,偷渡客其实在危害自己和儿童。
根据数字,上月有5000名儿童单独偷渡,在10月至12月间,数字更超过1.5万人。官员形容情况已成人道危机,偷渡客长途跋涉后,抵美时往往迫切需要医疗救治。
对于政府言论,儿童权益组织“孩子需要保卫”(Kids in Need of Defense)主席杨格(Wendy Young)反驳,情况的确是人道危机,但恰恰是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令问题恶化。杨格说,大部分偷渡客为逃离中美洲的暴力而来美,身分实属难民,政府以执法手段应对人道挑战,方向完全错误。
国安部发言人沃尔德曼则反对杨格的说法,坚称政府需要兴建边境围墙。
她又批评现行移民法有漏洞,联邦法院仲裁数宗主要案件时,也与政府唱反调,其中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尤其会吸引非法移民家庭和独行无证儿童来美。
第九巡回法院早前发出临时禁令,阻止政府拒绝偷渡客寻求庇护的措施生效。此外,法院也确认《佛洛雷斯协议》(Flores Settlement Agreement),勒令政府拘留未成年移民时,必须确保他们得到最基本照顾。特朗普政府曾设法挑战此协议。对于现在的移民之争,国安部促请国会拨款建墙,修改2008年生效的《人口贩卖受害者保护法》(2008 Trafficking Victims Protections Reauthorization Act),并终止《佛洛雷斯协议》。
兒童網上自願分享自己裸照 警方呼籲家長警惕
■■儿童在网上分享照片越来越普遍。CBC
皇家骑警表示,4名来自纽奔驰域省(New Brunswick)的儿童,在网上自愿分享自己的裸体照片和录影片段。警方呼吁家长,应该时刻警惕子女在互联网的行为。
骑警指,4名年龄由8岁至12岁的儿童,最近数月在某个免费网站分享自己的裸体影像。
警长法拉(Chantal Farrah)称,皇家骑警的互联网儿童剥削调查专案小组(Internet Child Exploitation Unit)已证实该四名儿童的身分,确认各人都安全,并已联络儿童的家人。
她说,由于事件不涉及索取照片,因此没有人被控。警方未有公布该网站名字。
骑警调查 不涉有人索取照片
法拉又表示,儿童和年轻人在网上分享照片越来越普遍,家长应该随时留意儿童在网上的行为,以免他们做出不当举动。她强调,照片一旦在网上发布,不一定可以删除,许多年轻人也不知道,公开在网上发布18岁以下人士的带有性含意图像,属于违法行为。
皇家骑警呼吁家长,应该为子女定下清晰的网上规则,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加拿大聖誕流感來勢洶洶 個案較去年多3倍 對兒童影響最大惹擔憂
■■卫生部呼吁仍未注射流感疫苗的国民尽快注射。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报道
联邦卫生部流感监察报告指,今年圣诞流感来势汹汹,今冬直至本月中为止,全国已有8,000多宗流感个案,其中864宗个案病者需住院,包括280名16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较去年同期多出3倍。其中有47宗流感病者为10岁以下儿童,因流感征状极为严重,入院后需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传染病专家呼吁家长,若子女出现呼吸困难、发烧不退及呼吸急促,则有可能是肺炎的征状,应及早带他们到急症室求诊。
佳节当前,不少市民会与亲朋聚会或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庆祝,增加了流感传染机会,卫生部提醒市民在节日期间,注意健康,因为今年流感季节较去年早到,流感品种也有不同,流感个案较去年显著增加。
根据联邦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流感监察数字,直至今年入冬至本月15日为止,本国有至少8,245宗流感个案,其中约10%即约864宗,需要入院留诊,入院治疗流感人士中,超过280人是16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
十岁以下儿童47人入深切病房
监察报告指出,有47宗流感病者为10岁以下儿童,因流感征状极为严重,入院后转入深切治疗病房留医。卫生部表示,今年流感病者数字较去年同期多出了2,400宗,因感染流感需留医的病童数目,更较去年同期多出3倍,显示今年流感之猛烈。
卫生部称仍以甲型流感对儿童影响最大,原因是甲型流感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并会引发如肺炎等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染病儿童需住院的主因。
卫生部发言人梅迪芯(Anna Maddison)称,今年流感早在10月中已开始,去年则是11月初,提早了半个月,令染病人数个案增加。她预计今年主要流感,会以H1N1甲型流感为主,此类流感较常出现于儿童身上;去年的H3N2流感则以肆虐长者为主。
多伦多全科医院传染病专家博高治医生(Dr. Isaac Bogoch)相信,今年流感季节较之前早,且交叉感染相当厉害,不过绝大部分流感患者,只要留在家中多休息及喝水,依照家庭医生处方用药,基本上可以痊愈,毋须到医院求医,除非患者本身是慢性病患者,例如有心脏及肺部疾病等,才有需要留院治理。
呼吸急促久烧不退应即求诊
不过病童医院发言人则称,过去数周需要入院留诊的流感病童,不乏出现肺炎病征,但暂时难以证实是否与流行性感冒有关。 传染病专家也呼吁家长,若子女出现呼吸困难、发烧久久不退及呼吸急促,则有可能是肺炎的征状,应及早带他们到急症室求诊。
虽然去年注射流感疫苗后之成效似乎差强人意,不过医生仍呼吁市民应尽早注射流感疫苗,认为流感疫苗能阻挡大部分病毒,有效防止市民受感染机会。
拯救了6000個孩子 這個明星竟是超級英雄!
在华盛顿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听证会上
最近reddit上一个帖子引起了很多网友的注意。
帖子呼吁大家关注一个叫Ashton Kutcher的演员,他放缓了自己的演艺事业,帮助美国政府拯救了6000个孩子。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都有点蒙,看脸挺眼熟,但Ashton Kutcher是谁来着?
提几部演过的作品,你肯定会恍然大悟...
《乔布斯》2013
啊!他是那个演乔布斯的人!
是的,在好莱坞影星里,居然能找到一个和乔布斯老爷子如此相似的年轻人,还真是一件挺神奇的事。
左:乔布斯 右:Ashton Kutcher
而如果你再往前倒一倒,就发现他其实也是《好汉两个半》里的Walden Schmidt。
也是很多季SNL(周六夜现场)的常客。
还是著名惊悚片中《蝴蝶效应》中的男主角,相信烧脑片爱好者没有人会忘记这张海报。
但对于大众来说,Ashton似乎一直不温不火,也算不上演技惊人。
在星光闪耀的好莱坞,他似乎是个有些无足轻重的角色。
这个不太知名的男演员,居然能拯救6000多个孩子?
吹牛呢吧?
其实在大众的认知范围外,Ashton Kutcher不只是一个演员,因为除了演员,他还是是钟爱科技产业的风险投资人。
在他的60多个投资项目中,就有著名的skype,和Airbnb。
直接被《福布斯》称为美国科技界顶尖投资人。
更神奇的是,这个好莱坞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竟然还被联想特意聘为产品工程师。
Ashton在联想的工作证
横跨投资,科技,影视...今年才40岁的Ashton Kutcher,居然有这么多身份?
不止如此,这个非典型的好莱坞演员,还是一个慈善及社会活动家。也是很多年轻人眼中的英雄,而拯救了6000多名儿童的故事,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由于童年贫苦,Ashton在成名后一直关注着儿童和女性生存状况。
而自古以来,女性和未成年经受着许多性剥削和性侵。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这种性犯罪也渐渐扎根于互联网。
逼迫、诱骗儿童进行网络色情服务的毒瘤在网络上数不胜数。
而Ashton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了一个点击量颇高的视频,视频里一个美国男人在性侵一个年仅3岁的幼童,而那个孩子由于从未接受过正当的性教育,还以为男人在和她玩耍。
Ashton讨论了性奴问题
更令Ashton震惊的是,这样丧心病狂的事,竟然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他们把视频放在网上,作为性旅游招揽卖家。
Ashton越调查越愤怒,越调查越焦虑
“三个月间,我睡不好觉。每天晚上我就想到那个小女孩,她现在还在被侵犯。我能做些什么让她不再受苦?我觉得我们可以拯救她,所以我就这么做了...”
他最终决定利用自己投资赚来的钱,与前妻合伙成立非营利组织Thorn。
这个组织不是大众认为的那种捐钱了事的慈善机构。
Ashton利用了它对科技领域多年的了解和对互联网产业的认识,建立了一个令人惊异的app。
“真男人不买女孩”
它联合谷歌、脸书和微软旗下的多家社交网络,通过暗网(dark web)
锁定儿童性犯罪的嫌疑人,打击犯罪,保护儿童。这个强有力的铁刺目前已经,成功帮助警方逮捕了6608位性犯罪者。
Thorn同时对近350万青少年的性教育工作贡献了极大力量。
而Ashton觉得这远远不够,他又联合了Salesforce Foundation和Twilio等组织,创立了一个类似于数据库的信息服务平台
可供全美公民提供或查询人口贩卖、儿童拐卖案的线索。
“科技既然能贩卖人口,就也能阻止贩卖人口”
Ashton在用尽一切方式,使他用尽他所知道的互联网科技的每一面,去完成他心中的目标——消除网络上所有的儿童性犯罪!
外网上也有很多人不理解,认为他是靠慈善炒作自己。
这无疑是可笑的,一方面投资大佬Ashton的主要收入来源早就不是演戏,另一方面他为了将公益事业的影响力扩大,已经宣布淡出荧幕。
Ashton在Thron总部
现在,人们见到的他,常常是西装革履出现在各种听证会和大会上。
他会直言美国政府在儿童性侵案和人口贩卖上的疲软,他会无数次重复大家性奴和人口贩卖的重要性。
他去参加Ellen DeGeneres的节目,直接给她的动物基金捐助了400万美元。
他带孩子出行,却发现男厕所没有换尿布的婴儿设施。
他在脸书上发起请愿,并不愿意接受孩子全应该女人带的刻板印象,马上获得了十万人的支持。
最终成功改写了相应法规:
“公共场所的厕所,无论男厕或女厕,必须安装专为婴儿更换尿片的桌子设备。”
也许Ashton Kutcher的转型看似突然,但在他心里,演员其实只是一个谋生的方式。而帮助人们生活的更好,才是他最想做的事。
这样听上去有些假模假式,但如果你了解Ashton的童年,一切就昭然若揭。
他生在一个贫困的天主教家庭。除了他之外,父母还要养育姐姐和弟弟3个孩子。
长大后的全家福
Ashton和弟弟Michael是双胞胎,但在他们出生没多久,Michael就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并被诊断患有先天性脑瘫。
可以说弟弟从出生起就一直在遭受病痛,而巨额的医疗支出又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每况日下。
Ashton在很小时就知道了苦难的滋味,也让他比同龄的孩子更有有同情心
在Ashton成长的过程中,他最怕听到,又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Michael的病情又恶化了”。他每天害怕失去弟弟,在最快能去赚钱的时候就开始外出打工。他让自己拼命的忙碌,学习,赚钱补贴家用。然后累到回家倒头就睡,仿佛只要听不到那句话弟弟就能变成和自己一样健康的男孩。但人总要面对现实,高中时父母离婚,不堪一击的家庭摇摇欲坠,体弱的弟弟又该怎么办?Ashton想通了,钱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用技术解决!
他毫不犹豫的报考了爱荷华大学的生物化学工程专业,只为一个目的——找到治好弟弟的方法。
(弟弟毕业后也上了一所私立大学)
可是这条路太漫长了,自己和弟弟高昂的大学学费和课业让他无法招架。当人生再一次陷入迷茫时,一个模特公司的星探发现了Ashton。Ashton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退学,先赚钱!随着在模特大赛上获奖,他接拍了Calvin Klein广告,也登上了米兰和巴黎的秀场。很快,这个唇红齿白,却有1米89的小鲜肉被电视导演发掘。
他的荧幕处女座就是美国红极一时的情景喜剧《70年代秀》
几乎每年都是青少年选择奖的常客,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顶级流量了。
他也渐渐积攒了人气,也用片酬逐渐帮家庭走出了贫困。
随着同样争气的弟弟成为商人和演说家,母亲也找到了合适的伴侣,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Ashton偷偷装修了父母的房子 给妈妈惊喜
而《70年代秀》带给Ashton不只是这些: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剧中他和大美人Mila Kunis饰演一对小情侣。
这一对傻白甜是很多美国80后心中的白月光cp。那年Ashton20岁,Mila为了演戏谎报了年龄,只有14岁。
但直到2006年这部完结时,他们也没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样,成为情侣。
两人就随着剧集结束,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
Mila有稳定的男朋友,而Ashton剧还没播完就“英年早婚”。
《小鬼当家》男主角Macaulay Culkin和Mila有4年的感情
但Ashton的婚姻还是在5年后告终,而Mila四年的感情也以分手结局。
就在2012年,他们再次相遇,这回爱情从荧幕照进现实,他们真的相恋了!
左:70年代秀剧照 右:现实中两人约会
14年兜兜转转,从少年到中年,他们终于在一起,实在让人感叹。
但无论时间过了多久,每次163的米拉和189的库彻同框时,还是让人由衷大喊一句——“太甜了!”
是传说中的最萌身高差了!20多岁的两人
而现在这一对可爱的小情侣已经结婚,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宝宝
一家四口出街,这个颜值也是十分神仙了。
现在拥有了稳定家庭的Ashton圆满了几乎所有年少时的梦想,而现在他正在“消除儿童网络性犯罪”的长路上跑着。
他是父亲,是哥哥,是演员,是风险投资人,是科技公司的老板。
但他自己最认可的还是社会活动者的身份,当他奔走在与儿童色情,女性暴力,先天性疾病的战场上时,那个一心想救弟弟的孩子就又出现了。
只是他已足够强大,敢直面更大的苦难,也足以成为数万人的肩膀。
20岁的Ashton是万千少女的偶像,而40岁的Ashton是更多孩子的英雄。
来源:英国报姐
可怕 兒童長時間玩手機 竟會變成這樣?!
小朋友用太多电子产品无益。
网上图片
美国一项仍在进行的大型研究得出初步数据,发现重度使用智能产品和玩电玩的儿童,大脑皮层有过早变薄的迹象。
网上图片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斥资3亿美元研究的第一波资料显示,每天用这类电子产品超过7小时的9至10岁儿童,大脑皮层有过早变薄的迹象。大脑皮层是大脑最外面的皮质,负责处理感官资讯。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时事节目《60分钟》访谈中,执行这项研究的NIH医生陶林(Gaya Dowling)解释初步发现时说:「我们不知道这是否跟萤幕时间有关,也不确定这是否是件坏事。」
发现重度使用智能产品和玩电玩的儿童,大脑皮层有过早变薄的迹象。网上图片
研究报告也显示,每天盯屏幕超过2小时的孩子,语言和推理测验表现较差。NIH的研究扫描了4500名儿童的大脑,最终目的是找出屏幕时间是否具成瘾性,但研究人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了解长期后果。美国小儿科学会目前建议家长,除了视讯聊天,避免让不足18至24个月大的孩童使用电子媒体。
来源:巴士的报
治療曙光!加拿大首例兒童癲癇手術效果良好
■■德雷赫(右)较早前接受了脑深层刺激手术,中为她的母亲。CBC
9岁女童德雷赫(Andi Dreher)是加拿大首个接受深度脑刺激手术(DBS),以治疗癫痫疾病的儿童,多伦多外科医生希望手术能减少德雷赫的癫痫发作。
早在德雷赫3岁时,首次癫痫发作。自此,每年会发作几次,但病情发展缓慢。当她7岁时,每天癫痫发作多达150次。有一天在学校里,她在短短一小时,就发作27次。
每天癫痫发作150次
癫痫发作令德雷赫连一些简单的动作也做不到,例如走路、说话和进食,更不消说踢足球和做啦啦队队员。
在儿童患上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中,癫痫是最常见的。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
■■医生伊布拉希姆。CBC
然而,多伦多病童医院(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儿科神经外科医生伊布拉希姆(George Ibrahim)表示,大约三分一的癫痫儿童患者对药物没有反应。其中一部分患者,可能通过各种手术治疗得到帮助。
去年,德雷赫在家人的陪同下,从基秦拿(Kitchener)到多伦多,向伊布拉希姆求诊。伊布拉希姆称,对于德雷赫个案的严重程度,感到震惊。
伊布拉希姆指出,德雷赫的大脑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发展,她的大脑不正常导致了癫痫发作,并且由于癫痫发作持续了这么长时间,加上如此频密,所以除了该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也发生癫痫发作。
向伊布拉希姆求诊之前,德雷赫已经尝试了无数的药物治疗,甚至生酮饮食,即是一种高脂肪、中蛋白质及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式,但都未能解决问题。伊布拉希姆及他的团队相信DBS可能就是答案,并请来多伦多西区医院(Toronto Western Hospital)神经外科医生卡利亚(Suneil Kalia)协助做手术。
儿童接受此手术只有40宗
DBS是一种脑外科手术,通常在成年人进行,主要治疗运动障碍,例如帕金逊症以及癫痫和慢性疼痛。原理是把电脉冲发送到大脑深处的目标区域,以缓解症状而不伤害周围组织。不过,对儿童进行这种手术很少,已知只有40宗病例,在加拿大之前更是没有。
■■放置在德雷赫大脑中的电极位置。病童医院
然而,这一切都在今年10月1日发生了变化,德雷赫接受了该项手术。初步结果显示,德雷赫的情况有所改善。不过,伊布拉希姆表示,需要几个月时间才知道结果。而他表示,与德雷赫的家人一样,他们充满希望。
综合报道
想不到加國兒童運動量世界排名這麼低, 漫長寒冬拖了後腿
■■一份报告指出,加国在48个国家中,整体体能运动及久坐不动的行为只取得D+成绩。 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有报告指出,全世界包括加拿大的儿童,缺乏运动已达到严重程度,影响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及发展。在比较48个国家的情况,加国在整体运动及久坐不动的行为取得D+成绩,而最新的身体素质指标只有D级, 反映需要鼓励本国儿童多做运动,避免日后百病缠身。
报告由活跃健康儿童环球联盟(Active Healthy Kids Global Alliance)公布,名为《Global Matrix. For Canada》,目的是了解环球儿童的体能运动的情况,有关数据参考儿童及青少年体能活动参与报告。
世界面临儿童不活动症
运动科学家云达卢博士(Dr. Leigh Vanderloo)表示,报告结果令人感到震惊,儿童一般坐得太久,自然活动太少,因而未能发挥全部潜能。世界正面临全球儿童不活动的流行病,来自不同社区多个组织正共同合作,鼓励儿童多做运动。分析帮助专家了解现行的趋势,互相学习。
该报告指出,现代生活方式包括浏览荧幕、社区都市化、增加自动化以取代人手工作,导致广泛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全世界及加拿大应该优先处理这方面的事情。例如,5至17岁的儿童只有35%是达到建议60分钟的带氧运动,但51%进行消闲浏览荧幕的活动,比加拿大24小时运动指南(Canadian 24-Hour Movement Guidelines)所建议的更多。
活跃健康儿童环球联盟主席兼渥太华CHEO研究中心高级科学家特伦布莱博士(Dr. Mark Tremblay)称,解决文化及社会现象是国际共同责任,特别是浏览荧幕导致儿童不动的情况,对健康产生风险。他们需要有目的地做运动,以便在长大成人后保持健康,才可以在转变的世界中生存下来。
日本鼓励儿童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报告又发现,儿童及青少年最活跃的国家,包括斯洛文尼亚及日本,使用不同的方法令儿童保持活跃,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其文化及社会风气推动体能活动。每个活动不仅是选择,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斯洛文尼亚在整体体能活动取得A级成绩,家庭及同辈获B+,政府得A级,而且注重运动,视为促的进民族身分的有效工具。该国全国学校为本的监察系统,量度6至19岁儿童体能质素,这项措施增加青少年体能活动达到80%。
至于亚洲国家日本在主动交通(Active Transportation)及体能质素两个项目中均获得A级成绩,而且没有一项低于C-水平。该国实行步行上学政策,在儿童及青少年中,成功推广运动。为此,加拿大研究人员促请当局提高认识,倡导和创造一个支持体能的社会环境,有助改变现时久坐习惯,使体能活动成为加拿大每个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专家建议:
*在城市及学校推动运动风气,鼓励儿童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利用社交媒体说明久坐不动及长时间浏览荧幕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供方法改善。
*向整个儿童群体,包括低收入家庭、原住民和残疾儿童,让他们认识、明白及跟随加拿大24小时运动指南的建议。
寒冬时间漫长 做运动添难度
约克区教育委员谭国成表示,省府的指引明确规定每个年级每周体育活动时间,不少老师在课室与学生做一些如瑜伽或伸展运动。在校园早上及午餐后的小息时间也较长,让学生在户外活动或打球。只有在下雨,下大雪及严寒气候,才会留在室内运动场进行活动。而加国气候冬天时间较长,要推动儿童及青少年增加体能活动面对不少挑战。
■约克区教育委员谭国成
他指出,有些学校在上学前或下课后进行运动,要视乎老师专长某类运动项目,家长能否配合让孩子参加。其实,教师工会与省府订立老师的上课教学时间,如要增加体育时间,双方讨论分配课堂时间。
谭国成说,有不少主流家长带子女参加校外运动队,华人家长让孩子学游泳,打羽毛球和乒乓球,但约克区有家庭未能负担额外的开支,这些学生使用校内的运动设施。其实,这些设施没有获得政府资助,有学校家长会自发筹款增加运动设备,鼓励学生使用,以加强进行体能活动机会。
加國越來越多少年兒童患二型糖尿病 根源還是在於肥胖
资料图片
资料来源: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CI)
二型糖尿病,本来是一种成年人的病,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少年和儿童也患上了。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魁省目前大约有10%的少年和儿童被列为肥胖,而20世纪80年代,这个比例是2%,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肥胖大流行的后果,就是儿童患上二型糖尿病的人数大增。
众所周知,年龄增加、运动量减少、超重或肥胖,都是导致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20年前这种病仅局限在成年人,现在则成了老幼皆病。
一型糖尿病与遗传有关
蒙特利尔大学儿童医院,设有一个青少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预防中心,比龙(France Biron)是中心的协调员,她在接受CBC采访时说,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肥胖与二型糖尿病之间确实存在直接联系。
CBC指出,儿童患一型糖尿病,通常与遗传有关,儿童患二型糖尿病,则与超重和生活方式有关系。
医院的儿科内分泌专家亨德森(Melanie Henderson)医生说,二型糖尿病患儿不断增多,这真的令人非常担忧。
她说,如果看一下美国的数据,5年内检测到的有糖尿病先期症状的少年和儿童,增加了80%以上。
糖尿病预防中心的协调员比龙称,现在的少年儿童,生活方式经常是久坐不动,打游戏,上社交媒体,这是能够解释儿童们患上二型糖尿病的因素之一。
她表示,在一个人的身体中,进来的能量需要与出去的能量平衡。她称,应该让孩子们动起来,需要迅速采取行动,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已经表明,糖尿病会影响一个人的寿命。
宜注意饮食及多做运动
朱诺医生是蒙特利尔心心脏病研究所的心脏病专家。他说,现时青少年中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多于一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因为很多人肥胖,食品中附加糖所带的卡路里过高。
比龙指出,少年儿童运动量不够;此外,家长们往往因为工作太忙而并没有时间在家里做饭,带着孩子出去吃快餐,吃垃圾食品。比龙说,家长应该尽量在家里做饭,这才能监控入口的东西,减少糖和盐,为孩子们提供健康的食物。
蒙特利尔大学儿童医院的糖尿病的中心诊所已经存在了近8年,该诊所计划协助有5至17岁少年和儿童的家庭改变生活习惯,改善孩子们的健康状况。
寶寶不願意喝水怎麼辦? 4個聰明辦法幫孩子巧補水
秋冬干燥,明明是该补水的季节,但是孩子就是不愿意喝水,该怎么办?
相信许多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扰,遇上不爱喝水的宝宝,妈妈斗智斗勇,连哄带骗,真是各种办法都用了,宝宝才勉强喝上几口,绝对不会主动喝水。也有妈妈选择用果汁去代替水,却是错误的方法。
▎果汁不能代替水,有科学依据
有的妈妈认为,水果、果汁里也有很多的水分,对于那些不爱喝水的宝宝来说,可谓是“小救星”一个。
事实上,不建议一岁以内的宝宝饮用任何果汁,因为果汁的益处远比不上真正的水果。而且,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来说,添加果汁也是有标准的。比如,美国儿科学会就建议:1-3岁的幼儿,每日的果汁摄入量最多不超过半杯;4-6岁儿童,每日的果汁摄入量不超过3/4杯;7-18岁的青少年,每日的果汁摄入量最多不超过1杯。
用果汁代替水,容易让宝宝偏爱甜食,长久下去可能会造成肥胖、对糖分的依赖、营养不良、引发蛀牙等,不利于健康。所以,妈妈不要偷懒用果汁来代替水啦!
▎宝宝喝什么水最好?
对于宝宝来说,还是白开水最合适。
矿泉水中矿物质含量过高,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长期喝容易增加肾脏负担。而纯净水经过过滤,去除了水中的细菌和杂质,因为更适合宝宝饮用。
但要注意,宝宝并不是喝水越多越好!宝宝的喝水量,除了和月龄相关,还和季节、天气、身体状况、运动量、饮食等相关。比如,6个月内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喂水,无论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又或是混合喂养,都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水分。
而且要是宝宝当天吃了含水量较多的食物,如冬瓜、丝瓜、雪梨、西红柿等。即使宝宝喝水不多,但身体也不会缺水,妈妈就没必要拿着杯子追着宝宝喂水。
▎怎么做才能让宝宝爱上喝水?
宝宝喝水少,容易对身体造成消极影响,比如皮肤缺水、上火、便秘等,也不利于排毒。要让宝宝爱上喝水,还是要做好以下的这几点。
1、做好榜样
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爸妈的言传身教很重要。爸妈每次喝水的时候,可以叫上宝宝一起喝,即使只是一小口也好。长期以往,让宝宝知道家里人都爱喝水,宝宝养成喝水习惯也更容易。另外,爸妈要带头戒除喝饮料的习惯,家里最好不要出现甜饮料,也能避免宝宝喝饮料。
2、及时提醒
比如,宝宝在户外玩耍出汗多时,爸妈可以在宝宝渴了的时候及时递上白开水。另外,宝宝洗完澡或者睡醒之后,也容易出现口渴的情况,这时候及时递上水,也能养成喝水的习惯。
3、避免焦虑
宝宝实在不爱喝水,妈妈也别过于焦虑和着急。妈妈的强烈要求可能适得其反,引起宝宝的排斥心理,反而更难劝服宝宝喝水。宝宝日常能从奶水、稀饭、汤、水果等食物中摄取水分,只要耐心观察宝宝的进食状况,保证饮食均衡就可以了。
4、巧借工具
孩子对有趣、新奇的东西都充满兴趣,而且对自己偏爱的东西使用频率也更高。因此,妈妈不妨买个好看又实用的学饮杯,说不定能提升宝宝喝水的兴趣。
宝宝喝水是一个习惯,而不是强迫。
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向肥胖說不!百事旗下品牌推齣兒童健康零食
网上图片
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旗下子公司Frito-Lay最近在美国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儿童的健康零食:Imagine品牌的优酪乳薯片(Yogurt Crisps)和乳酪制成的零食“乳酪星”(Cheese Stars)。这是百事第一次推出以优酪乳和乳酪为原料的儿童零食。
目前,两种新品的包装规格均为每包4.5盎司(约合128克),售价3.49美元。百事称,乳酪星是用真正的乳酪做成的,原料是巴马干酪和白切达干酪,每份含有6克蛋白质;优酪乳薯片则有浆果和苹果肉桂不同口味,每份含有4克蛋白质和8克全谷物。
百事旗下的Frito-Lay北美仙公司拥有乐事、奇多(Cheetos)、Tostitos和多力多滋(Doritos)等零食品牌。近几个月来,Frito-Lay一直是百事的业务亮点,其强劲净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增长,帮助提升了整个集团的收益。
Imagine品牌的高级行销总监在接受媒体FoodBev采访时称,父母希望给孩子的零食“不仅要味道好,还要能提供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推出面向儿童的健康零食新品也有助于百事进一步扩大其在零食行业的影响力,并相应消费者对健康趋势的追求。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开始远离碳酸饮料,百事逐渐加大了在零食领域的投资。
10月31日,百事宣布收购健康食品公司Health Warrior,并表示将继续推进其营养健康战略,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口味需求。百事还在今年5月份宣布收购了总部位于三藩市的烘焙水果和蔬菜零食制造商Bare Foods。
因為這個日子,10月成為加國兒童交通事故最高發時段
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
加拿大全国性的慈善团体Parachute宣布与联邦快递(FedEx)公司,发起万圣节安全教育活动,呼吁家长和司机在即将到来的万圣节之夜采取格外安全措施,保证上街儿童和青少年的安全。
总部在多伦多的Parachute是一个旨在减少国民伤害的全国慈善团体,已经与联邦快递连续17年展开全国万圣节安全教育活动。
Parachute表示,全国统计数字显示,2014年在道路上受到伤害的加国儿童总数,比2009年减少了3成。这是一个好消息。不过坏消息是平均每年仍有逾1,700个儿童受伤,其中超过20人不幸死亡。交通事故仍是加国儿童因伤死亡事故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而每年10月都是加拿大儿童行人受伤或死亡人数最多的月份,每年平均有175个儿童在10月份伤亡。
脸部彩绘较戴面具安全
两家机构负责人表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行人受伤或死亡的机率是驾车者的284倍。特别是儿童,更是道路上最易受伤害的人群。一半以上涉及行人的交通死亡事故,发生在夜间及光线不足的场合。在万圣节之夜会有更多儿童步行上街讨糖,意味着发生事故的机率更高。家长、儿童和驾车者要格外注意安全。以下是一些应牢记的安全措施:
*对家长而言,要给儿童穿颜色鲜艳且带有发光条、反光带的衣物或手持发光棒,以便司机可以清楚看到他们在街上走动。使用非毒性的颜料为儿童进行脸部彩绘,比给他们戴面具更安全。因为戴面具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视线,令他们难以查看往来车辆。儿童外出应该有成年人或至少年龄较大的孩子陪同。
*一定要在有行人道或是交叉路口的街角过马路,教导儿童过马路之前,要先站在路肩上左右查看车辆。切忌在行车路中间横穿马路。也不要完全相信驾车人会百分百遵守交通灯或交通牌指示。如果有多辆车停在路口时,记住不要让儿童在停泊的汽车或其他障碍物之间穿梭。如果步行的路段没有行人路,危险会成倍增加,儿童行走时必须要有成人陪同且必须要使用闪灯。且要紧贴道路一侧、迎著汽车行驶的方向行走,令司机可以及时看到自己。
*对司机而言,万圣节之夜儿童最易出没于居民住宅区。在驾车经过这些地区时一定要降低车速。司机要谨记儿童可能因戴面具、因激动好玩或专注于讨糖等原因,比平时更加放松道路安全戒心,甚至现身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因此司机要格外关注路面,保持警愓,严禁分心驾驶。此外司机在出入自家的车库和泊车道时,亦要反复检查确定人行道上没有儿童经过。
罕見急性無力脊髓炎今年發病顯著增加 安省兒童已有3例
■■急性无力脊髓炎病例今年在美国显著增加,在加拿大亦有发现。CBC
星岛日报报综合报道
自9月初以来,安省伦敦健康科学中心(LHSC)儿童医院,已发现3宗罕见的急性无力脊髓炎(Acute flaccid myelitis,AFM)病例。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消息,出现该病例的该个儿童医院发言人称,出于保护病人隐私的理由,目前不能透露三宗病例病人的现状。2017年该院没有出现过同类病例。
西安大略大学(Western University)理疗和康复部资深住院医师卡萨穆(Adam Kassam)认为,尽管出现这种病例属极为罕见,但是在最近两三个月内出现的频率之高,已经引起人们的担忧。
美国今年确诊病例逾60宗
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数据,美国今年以来已出现了超过60宗确认的AFM病例,另有65宗仍在调查中。
卡萨穆称,AFM可导致肌无力和吞咽困难,严重情况下可出现呼吸衰竭。目前医生们还不清楚AFM的病因,但认为可能与一类肠道病毒(Enterovirus)有关,这类病毒也可引发脊髓灰质炎。尽管这种传染性疾病理论上可以传染给任何人,但儿童属于多发人群,所以应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
卡萨穆称,这种病目前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法,病人在药物治疗稳定之后,主要通过物理治疗和适应性解决方案来帮助缓解。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肌无力或者突发这种情况,则需要及时就医。
加國C-84號刑事法是什麼?堵上兒童和動物保護的漏洞
■■联邦政府宣布,将引入C-84号刑事法,加强保障儿童、弱势群体及动物。 星报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加拿大联邦政府昨天宣布,将引入更严峻的C-84号刑事法,加强保障儿童、弱势群体及动物,包括扩大禁止人兽交及兽斗的任何形式罪行。
联邦司法部部长王州迪(Jody Wilson-Raybould)表示,政府将会修订目前的刑事法例,进一步保障儿童、弱势群体及动物,对他们遭到性侵犯或虐待的罪犯加以严惩。
2016年,加拿大最高法院就R v DLW一案指出,在保护儿童及弱势人士中,当他们被别人强迫人兽交,或被迫观看性行为时,法律存在漏洞,需要作出修订。联邦政府周四宣布,引入C-84号法案(Bill C-84),目的是修补这个漏洞,对人兽性交罪行加添更明确意义,又界定人与动物有任何的性接触,均属违法。
不局限斗鸡 杜绝所有斗兽活动
王州迪表示,C-84号法案对目前虐待动物,包括涉及兽斗罪行加重刑罚。目的是要扩大全面禁止任何兽斗活动,包括有关的宣传、安排,以及从兽斗中获得利益的人。再者,更会严禁以兽斗为目的的配种、训练及运送。严禁任何竞技场用作兽斗用途,再不仅是目前斗鸡的法律。修订更严峻的相关刑事法,是要保护全部动物,及要将所有的兽斗活动杜绝。这项改变,将有助提高起诉罪犯能力,追查兽斗案件,及保障公众安全。
联邦政府表示,C-84号法案是经过广泛咨询国民及相关利益者意见后制定的,具充分民意基础,确保儿童及动物免受到虐待及欺凌。同时,确保新法例不会干扰传统合法的农业、狩猎、诱捕及包括原住民的采伐权。
C-84号法案概要内容
王州迪表示,新法例是应国民的广泛要求而制订。在修订后的刑事法,将会更有效地保护儿童及动物免遭到暴力及虐待。如有人触犯相关罪行,将会面对更严厉的起诉及惩处。
有关C-84号法案的概要如下﹕
*2016年6月,加拿大高等法院就R v DWL一案,表示当时的人兽交罪行,只是禁止人与动物有性交行为。而在刑事法中,对于其他的人兽行为没有明确定义。
*政府为确保禁止所有形式的人兽交行为、渗透及其他,好让司法机关能够更有效的保护受害人,起诉罪犯,追踪那些有犯罪纪录的罪犯,及最重要是向检控官及法庭提供资料。
*研究发现,有强力证据显示,虐待动物的罪行,多涉及其他罪行,如性侵犯等有关。
*兽斗通常与有组织犯罪集团有关连,包括非法赌博、非法贩毒及枪械。
15個月大女嬰吃這個把胃撐破 千萬別給孩子喂這些
网上图片
前不久,15个月大的琪琪(化名)突然脸色苍白陷入昏迷,瘦小的身子却挺着个西瓜大的肚子。一家人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而结果却让家长吃惊不已...
喂完玉米第二天肚子鼓成西瓜
医生初判:消化道穿孔!
琪琪妈妈告诉医生,前一天家里烧了一锅排骨炖玉米。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给琪琪吃了一大碗的玉米。到了第二天,孩子就开始指着肚子叫痛。
虽然在+医院开了药挂了盐水,但孩子的情况却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厉害了——肚子很快鼓成了一个西瓜,还伴有呼吸急促的症状。
随后,琪琪被送到上级医院。听了孩子父母的叙述,医生初步判断有可能是消化道穿孔:“玉米本身就不易消化,即使是成年人进食大量玉米也会引起胀气、消化不良,何况是一岁多牙齿还没长齐的幼儿。”进一步的X光检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
一度心脏停跳所幸最终挽回性命
孩子的胃就是玉米撑破的
情况危急,必须马上手术,琪琪被推进了手术室。在麻醉前,琪琪还出现了心脏停跳,经过现场医护人员的心肺复苏,琪琪终于恢复了心跳。打开腹腔,医生被惊呆:琪琪的胃发生了破裂,腹腔里有大量未消化的玉米粒。“孩子的胃就是被这些玉米给撑破的。”
经过三四个小时的手术,医生终于将琪琪破裂的胃修补好,将她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但由于腹腔感染严重,修补的胃一直很难愈合,十余天后,医生又给她做了第二次手术。
吃玉米为何会引发胀气?
给孩子喂玉米,是不少家长会做的事,为何会引发胀气呢?
据了解,玉米吃多了可能发生胀气的现象,这是因为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很丰富,而纤维在胃、小肠中是不易被消化的,食用玉米过多的话,会使大量的粗纤维堆积在肠道内,肠道内的气体无法排出体外就会出现胀气的情况。
总之,玉米虽好,但不要过量食用,特别是老人、儿童、消化系统不良人群需特别注意。另外,变质玉米可致癌,玉米容易被黄曲霉菌污染,而黄曲霉菌产生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所以玉米应保存在干燥、通风处,霉烂变质玉米不要食用。
那些喂食宝宝的悲剧值得警醒
别给孩子喂这些东西!
孩子被哄逗喝酒,智商倒退成1岁
广西两岁多的小思,原来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会解手机密码,会用遥控器换台;现在的他却不知冷暖、不懂饿饱,连妈妈都会认错。
而这一切的原因,只因小思在二伯的哄逗下喝了一两多米酒,之后便昏睡不醒,并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此后几个月里,小思被家人带着辗转4家医院求医,诊断结果是小思因酒精中毒导致脑损伤和癫痫,目前智力、运动、语言发育迟滞,相当于1岁幼儿发育水平。
亲戚喂食开心果,两岁半孩子身亡
一位家住西安的网友发微博称,当日,她的一位闺密带着两岁半的孩子参加家庭聚会,被一位亲戚喂食了一粒开心果后呛入了气管,家人赶紧将孩子送医。孩子紧急接受了气管切开手术,但回天乏术,于当天下午3点18分被宣布不治。
男童吃白果中毒殒命
浙江2岁男孩欢欢一口气吃了20颗白果,结果不幸的事发生了……约一个小时后,他倒在地上全身剧烈抽搐。家人火速将孩子送往医院。但送到医院门口时,孩子已经奄奄一息。最后没有抢救成功。
奶奶哭着说道:“孩子挺喜欢吃的,我就一直给他剥,看孩子吃的开心,我也就没在意。谁知道这玩意儿会要了我孙子的命……”
来源: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
多市兒童貧窮率全國最高 近半新移民子女來自低收入家庭
■■社区活跃人士唐纳森。星报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多伦多被指是加拿大儿童贫穷之都,有26.3%的儿童生活在低收入家庭。有非牟利团体报告指出,原住民、少数族裔和新移民儿童的贫穷比率较主流社会的儿童多一倍;市选在即,报告并呼吁市选候选人,必须正视市内的贫困儿童问题。
人权律师吴瑶瑶表示,有三分一的少数族裔儿童,和超过49%的新移民子女,生活在低收入家庭。这个月市选之后的新一届巿长和巿议会,应该要承诺改善少数族裔和新移民所面对的严重不公平。
社会团体“多伦多社会规划”(Social Planning Toronto),依据联邦统计局2017年公布的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发现,84%原住民和33.3%少数族裔儿童生活在低收入家庭;非少数族裔儿童的贫穷比率为15.1%。
■多伦多市少数族裔移民的贫穷比率(2015年人口统计)
低收入家庭集中个别社区
该组织的署理总监克鲁特巴克(Peter Clutterbuck)表示,多伦多的整体贫穷率为26.3%,而儿童的贫穷率更是全国最高。他指,由于安省政府将原本的47个选区削减为25个,选区范围太大,不能反映实际的儿童贫穷问题,所以该报告使用的是最新的2016年人口普查资料。
例如全市儿童贫穷率最低的艾灵顿-罗伦斯(第8区),家庭税后平均收入为119,469元,有55%居民拥有自置物业,只有15.1%的儿童生活在低收入家庭,但选区内有个别社区有52.6%的贫穷儿童。
而在第12号选区,即多伦多-圣保罗(Toronto-St. Paul's),整体儿童贫穷率只为15.5%,但在该选区的东北角,儿童贫穷率却接近38%。居住在该处20多年的社区活跃人士唐纳森(Neil Donaldson)称,那里没有社区中心,也没有扶助贫困儿童的项目,他的许多童年好友都失业、入狱,或成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
呼吁市选候选人订扶贫政策
报告又发现,全市有超过12.5万名儿童生活在贫困当中。儿童贫穷并不是个别社区的现象,多市每一个选区都有儿童贫穷问题,有10个选区的儿童贫穷比率介乎33至47%;个别社区的比例更高达72.3%。
报告要求新一届市议会增加7,200个支援住宅单位,8,000个廉租屋单位和1,000个庇护床位;为15.7万名低收入成人减30%公共汽车费;以及增加11,500托儿服务名额,包括5,000个资助名额。
报告呼吁,市选候选人应推出一套资金充裕的扶贫计划,包括反对歧视黑人的行动计划,以及提供更多协助新移民、幼儿护理及可负担房屋的项目。
4歲熊孩子吞手鏈留肚內2月 消化道異物男孩遠比女孩高發
儿童记忆吞食细小物件,家长应当格外小心。网上图片
4岁儿童玩耍妈妈的手链时,误将其吞进肚子。一直期待着孩子能够正常的排泄将这一异物排出体外,却不想这手链竟牢牢的卡在了阑尾内。2个月后,转诊到广州求治时,这才在科医生的帮助下成功取出。
该医院通过对近10年1200多例儿童消化道异物案例进行统计、汇总后发现,在消化道异物中,男孩的发生比率比女孩高出一倍。而最容易导致孩子消化道异物的,竟然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硬币。“在1200多例消化道异物治疗中,也出现了两例死亡病例,都是被尖锐的物体戳穿了食道后,伤及心脏附近的主动脉而严重失血死亡,这提示我们在遇到儿童异物时,一定要谨慎、及时的进行处置。尤其是异物为锋利、尖锐物品,或磁贴、电池等物品时”,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表示道。
今年4岁的小明,在2个月前在玩耍妈妈手链时将其误吞进了肚子里。事后在当地医院拍了腹部平片,判断异物已掉入肠道,孩子也没有不适,所以就回家等待了。按理异物一般会如期(2-7天)排出,可是1天2天,整整2个月过去了,孩子并没有排出异物。多次照片复查,均提示异物固定在右下腹,焦急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到了广州一医院就诊。
通常而言,消化道异物可以分为食道、胃内、肠道异物,大部分异物进入肠道后可自行排出,没有明显的伤害,但如果在肠道发生嵌顿,则可能引起梗阻、穿孔,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儿童院区胃肠外科专家考虑孩子没有肠道畸形的病史,怀疑异物可能误入了阑尾,因此不能随大便排出,于是建议家长转入消化科进一步咨询。如果能在肠镜下将异物取出,将免去外科手术的创伤。
医生接诊后立即为患儿安排了肠镜检查,术中发现其阑尾开口正常,并没看到异物。通过术中腹部X光片,根据肠镜、活检钳和异物的位置关系判断,考虑为罕见的阑尾异物。进一步采用超细胃镜探查阑尾内部,果然发现了金属手链。
阑尾内部空间狭小,粘膜壁薄,加上手链误入阑尾时间太久,异物和粘膜已经出现了粘连,稍有差池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极有可能出现阑尾粘膜破损甚至穿孔,面临再次外科手术的风险。医生顺利将手链从阑尾取出,体外测量该手链足足有25cm长!
术后孩子还面临着阑尾再发出血和感染的可能,经过3天的静脉抗生素治疗以及阑尾B超复查,孩子已恢复如常,顺利出院。
1257例消化道异物中 男孩远比女孩高发
消化道异物的发生,固然和家长的看护有着一定的关系。但这和处于懵懂的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喜欢用嘴巴来感知世界有着莫大的关系。
耿岚岚表示,该中心曾经对发生在医院内的1257例儿童消化道异物进行过梳理统计,结果发现,在发生消化道异物方面,男孩远比女孩更容易出现。“1200多例小案例中,845名是男孩,女孩只有412例,男孩是女孩的一倍多。”
除了男生更容易出现消化道异物,最容易被孩子吞进肚子感受一番的异物,竟然是硬币。占全部1257例中的669例,超过一半以上。
此外,球状物、磁贴、纽扣电池等也非常高发。
“不能轻视儿童的消化道异物,在全部的1200多例案例中,也有两个孩子因为吞下的是别针样锋利异物,最后扎破了食道后侵犯了心脏周围的大血管。最后两个孩子都死于严重的失血。”
医生表示,小明这份特殊的阑尾异物病例告诉了广大家长,一定不要低估宝贝们误食异物的风险,家中易入口中的危险物品务必要远离儿童;对于儿科医生而言,消化道异物千差万别,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也可降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来源:南方都市报
加國2名兒童被父騙去黎巴嫩 母親急求政府協助接回孩子
■■被父亲带往黎巴嫩的两名儿童。CTV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卑诗省两名儿童于本年3月时,在母亲不知情下被父亲带到原居地黎巴嫩。该名母亲已有多月未能与子女联络,感到焦急万分,她又指加国政府没有提供足够的协助。
母亲贝亚克(Shelly Beyak)本来与8岁的利亚姆(Liam)及9岁的米亚(Mia),在卑诗省阿波斯福市(Abbotsford)居住。
贝亚克的前夫塔拉比奇(Wissam Tarabichi)在今年3月把该对子女带离加国后,她就一直无法与一对子女联络。
贝亚克与前夫在2006年相识,两人在次年结婚,然后生下利亚姆和米亚,一家人在2010年移民来加拿大。
不过,两夫妇后来离婚,并同意分享子女的监护权。贝亚克向CTV记者表示,前夫在今年3月24日时将子女带到美国,他声称是趁学校春假期间带子女去度假。
但学校之后打电话给贝亚克,表示她的子女在春假后没有上学。警方随后告诉她,前夫塔拉比奇带子女从华洲西雅图飞往法国巴黎,再转往黎巴嫩。
黎巴嫩不承认加国监护令
根据加拿大政府网站的资料,黎巴嫩政府并不承认加国的监护令,该国涉及子女抚养权和离婚的个案,一律都按照当地的宗教法律处理。联邦环球事务部(Global Affairs Canada)表示,不会评论个别个案,但指加国驻当地使馆已与该个家庭联络,并提供协助。
但贝亚克认为,加国政府提供的协助根本不足够。贝亚克目前正与一名黎巴嫩律师合作,希望能尽快把子女接回加国。为资助相关开支,她亦在网上发起筹款活动,四个月来已筹得超过35,000元。
中國媽媽搶開學前生孩子 夏季寶寶卻常常輸在起跑線
孩子学习。网上图片
英媒称,在中国,一些准妈妈们急于在8月底之前进行剖腹产,原因在于准妈妈们希望自己尚未出生的孩子,比9月出生的孩子早一年上学。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9月1日报道,中国媒体报道中展现出某省会城市一家医院里,孕妇排队等待剖腹产的忙碌画面,该报道引发社交媒体上关于生育态度的激烈讨论。
报道称,中国提倡自然分娩,因为那些生第一胎时进行剖腹产手术的女性,在继续生育时,可能遇到并发症。
报道还称,在中国,父母一直都有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压力,因此他们希望孩子越早开始上学越好。
报道指出,网上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父母对待教育所持态度的讨论,有人担心中国的孩子在出生前就面临社会压力。
英国一些机构的研究成果,以及议员报告都在强调,夏天出生的孩子在考试中表现欠佳。甚至有人呼吁给予夏季出生孩子额外的分数,以弥补他们先天劣势,有些父母则努力让他们夏天出生的孩子回家,以便晚一年再开始上学。
最常见的解释是,由于新学期在秋季开始,那些夏天出生的孩子在身体和智力上的发育赶不上其他同学。8月下旬出生的孩子要比9月初出生的同学要小近一岁。
报道称,虽然存在年龄差异,但他们参加同样的考试。因此这种成绩差异一直贯穿其求学生涯,直到16岁为止。
研究表明,夏天出生的孩子更有可能被安排到能力较低的群体中。更早进入学校似乎并不意味着领先一步。
报道称,芬兰经常被视为教育领域的全球领先者,该国的正式教育7岁才开始。但是,孩子们很快就会赶上并超过那些早几年上学的国家的学生。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某省会城市的大医院的妇产科已经有大量孕妇涌入。医院接诊孕妇人数比预期高出30%。该市妇幼保健院一位医生表示,“有些(母亲)已预约8月31日的剖腹产,以防不能在9月1日之前顺产。”
中国媒体称,对于大多数妇女而言,医生建议自然分娩是更好的选择,因为早产可能导致孩子肺部发育不足,以及呼吸困难等。但这并没有阻止一些家长选择剖腹产。
一位准父亲王先生表示,他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就因9月出生而经历了“上学延后的问题”。
“因为我们第一个孩子已经遇到这种问题了,所以第二个孩子时我们想了很久,”他说,“这或多或少影响我们的想法。孩子应该在九月之前出生。”
来源:参考消息网
兒童日益依賴高科技聲控助手 家長喜憂參半
■谷歌Home(右)扬声器。美联社资料图片
要是有机器可以回应子女的所有要求,能永不言倦地讲两个小时笑话或回答所有家课提问,家长们该有何反应?
现时谷歌的Assistant和亚马逊的Alexa声控助手已经类似这样的机器,对家长而言是喜忧参半。这些家居数码助手并非经常能明白提问或交出有用的答案(有些家长认为这是好事),但它们为家长带来挑战和机会,尤其是家中有幼童的。即使亚马逊和谷歌有加入选项来管理使用,并要求儿童对这些声控扬声器说话时要有礼貌,好像Echo Dot和Google Home等器材可能带来重大及意料不到的影响。
北卡罗来纳州一名母亲Mary Beth Foster过了数天才留意到,她一岁儿子在听到父母经常对着Google Home说“Ok, Google”后,开腔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就是“Ok, Google”。Foster指出,这扬声器亦令四岁女儿感到混淆弄不清到底谁在主事。由于他们是以Google Home来收看Netflix、Amazon Prime以及YouTube TV,女儿已开始问:“妈咪,你可否问谷歌我们能看《美女与野兽》吗?”这样的问题。这些障碍已令一些家长避开这样的器材。
■声控智能助手深入家庭,对家长教育子女带来新的挑战,图为亚马逊Echo。美联社资料图片
德州奥斯汀的Suzanne Brown有两名分别是七岁和四岁的儿子,她在儿子年纪尚幼时不让Alexa在家中出现。她宁可带儿子到图书馆或一同上网搜寻来训练他们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能力。已把数码助手带回家的家长,要面对不少挑战,包括它们的答案未必正确或不完整。
提问的小朋友是否不加思索,只要答案出现便接受?Alexa的资料很多时来自维基百科,小朋友未必知道它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好处是子女说出提问而非静悄悄地键入,家长是可以听到并参与。
对一些家庭而言,要是子女并非盯着屏幕也是一件好事(但包括Echo Show等一些器材是附有屏幕)。宾州梅卡尼克斯堡弥赛亚学院(Messiah College)人类发展及家庭科学教授Erin Boyd-Soisson指出,不设屏幕儿童便要以听觉来处理资讯,“由于没有视觉讯息是可以令你稍为多些思考。”
由于数码助手很多时未能正确听到儿童较高的嗓子或被他们的语法弄得混淆,可能令儿童很沮丧。家长可以利用这些机会去鼓励子女说话要更清楚。但麻州北安普敦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的教育及儿童研究副教授Shannon Audley提醒,要留意数码助手“可能较为优待某些方言”。Audley指出,要是儿童叫Alexa去回答数学问题,即时答案“拿走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之一是采用家长管理模式,令子女在做家课时不能使用。
来源:星岛日报
為選出最有效大麻警示標誌 兒童將參與挑選
■■加拿大大麻合法化请儿童帮忙参加选择警示标志。CBC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卫生部为了选出最有效的标志,以警告误食大麻会对健康带来的危险,不但请成年人、青少年、而且请年龄最低只有5岁的儿童参加选择。
联邦政府出资6万加元,请Earnscliffe Strategy Group咨询公司,在多伦多、温哥华和魁北克市进行焦点小组测试,以选出最有效的大麻警示标志。
Earnscliffe Strategy Group公司把参加小组测试的人分成几个年龄组,有成年人、有青年人、有10岁到12岁的少年、还有5岁到9岁的儿童。不过Earnscliffe Strategy Group咨询公司对儿童组和少年组只进行了访谈,而对青年组和成年组则进行了焦点小组测试。
综合报道
聯邦參議院否決「不許家中種大麻」動議 兒童接觸到怎麼辦?
■■有参议员担心,容许家中种植大麻令儿童更易接触,并构成健康安全隐患。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联邦参议院周四以40票比33票,否决大麻法修正案中不容许家中种少量大麻的动议。有参议员担心,容许家中种植大麻令儿童更易接触,并构成安全隐患。
联邦参议院,周四就大麻法案开始进行三读,并接纳由参议院社会事务委员会提出的40项改动议。其中由参议员怀特(Vern White)提出的不准在家中种植大麻的动议遭到否决。
魁省及缅省有意禁止省民家中种植大麻,或只容许比建议中每户种植4棵大麻更少数量。
有参议员担心,容许家中种植令儿童更易接触大麻,且种植大麻引起的湿气聚积,令霉菌繁殖,引起健康和安全隐患,另外多层大厦种植,亦会构成各种问题。
周四及周五的辩论,涵盖法例修改、种植、销售及分销等议题。下周一开始,将会讨论大麻相关的国际问题、违法及刑责,及吸食大麻可能出现的争议。
公众在联邦参议院网站,可即时跟进最新大麻相关的消息,和各省市的立法进度。
中國為何突然叫停兒童柴胡注射液?
柴胡注射液。网上图片
提起柴胡注射液,很多人都不陌生。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每逢感冒发烧,我们去医院经常会被医生在臀部注射柴胡、庆大霉素、鱼腥草等药品。
中国国家药监局5月29日发布公告,要求柴胡注射液修订说明书,在禁忌项下须列出“儿童禁用”,柴胡注射液是中国最早诞生的中药注射剂,已有70多年应用。此前,该药一直是儿童感冒、退烧的推荐药,这种药为什么会突然被禁?柴胡颗粒、柴胡口服液孩子们还能用吗?
柴胡类退烧药使用频率有多高?家长:孩子发热了就喝一点
河南省儿童医院东院区的输液大厅里,坐满了前来输液的小病号们,在这里,中国之声记者就“退烧类的药物您了解多少”的话题随机采访了多位家长,发现柴胡类药品出镜率极高。
家长:“退低烧的时候会用柴胡,主要是中成药。以前都是用柴胡,发热了就喝一点,主要是价位比较低一点,柴胡注射液孩子倒是没有用过,都是口服液。”
不少家长表示孩子发烧时曾有服用过柴胡口服液以及柴胡颗粒等药物,但是鲜有孩子有注射过柴胡注射液的经历,随后,这一点在医院的医生处也得到肯定。
河南省儿童医院东区呼吸科主任汤昱告诉中国之声记者:“就我们医院来说,无论是注射液还是口服液都没有用过,但是中医院治疗儿童时用过这个口服液,注射液成人用的多一点,我觉得还是从中药制剂的安全性考虑的,因为中药制剂毕竟是作为输液制剂输到血管里面,它对质量的要求还是相当高的。”
叫停儿童注射“柴胡注射液”,专家:为管控风险
据了解,柴胡注射液是中国最早诞生的中药注射剂,至今已有70多年应用历史,另外这些年来,柴胡注射液因为疗效快、价格低也是广受医生、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认可。
5月29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纸公告将柴胡注射液直接列入“儿童注射”黑名单,而且还明确要求修订柴胡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内容项进行修订。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柴胡注射液”被紧急叫停儿童注射呢?
河南省河南省儿童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裴保方分析称:“关键还是安全性的风险管理,也可能有些孩子用了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是也有可能出现比较大比例严重不良反应,禁止儿童使用就是将这个风险管控起来,我们知道能口服不静脉注射,因为从静脉直接输入体内,发生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要明显比口服要高得多,因为口服还存在一个吸收的问题。”
专家建议:中成药注射剂应进行标准探索标准化建设
另外,裴保方还提到,柴胡注射液的复方成分无形中也提高用药尤其是儿童的用药风险:“中药注射剂都是从中药里面提取出来的,它的成分有时候不是十分明确,可能存在很多种成分,很多患者可能对其中的某种成分有过敏,西药就是单一成分或者是复方成分它也比较明确,中成药注射剂需要在这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包括标准化建设。”
说到这里,难免有家长担心如果有孩子曾经打过柴胡注射液该怎么办?需不需要担心呢?裴保方解释:“家长不需要过分关注这个事情,一个药物从进入体内有一个过程吸收代谢,一般几天时间药物就代谢完了,这种中成药注射剂发生过敏休克的比较多,而且都是在几分钟之内或者一个小时之内发生反应的比较多,远期的不良反应还是比较少的。”
专家:儿童可放心使用柴胡口服液以及柴胡颗粒
裴保方认为:“这次主要针对的是柴胡注射液这样的一个规定,因从静脉直接输入体内,发生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要明显比口服高得多,因为口服还存在吸收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对于柴胡口服液以及柴胡颗粒孩子还是可以用的,因为它的效果确实挺好的。
有着近20年的临床医药管理经验的裴保方指出,我们不应该仅看到70年明星中成药注射液别叫停,而是要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到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已经迎来标准化时代:“从各个层级,不管是管理者、还是生产企业和医院医疗机构,都在对中成药注射剂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包括前期研发、工艺提升改进以及临床不良反应收集上报,这都是在进一步规范流程,将来,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来用,中药也要走到世界上去就一定要标准化,让世界认可。”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因为安全问题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根据我国药监部门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到中药不良反应的50%以上,2017年达到54%。可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较为严重。相关部门的监管也原来越严格。
因此,柴胡注射剂禁用儿童是符合药品安全管理原则的。柴胡严格限制以及修订说明书,是良好的开端,给其他的中药注射液做了表率。对于中医也是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对疗效的一种肯定。
来源:央广网
41富國中僅排37 加國兒童難獲健康營養飲食
■■Burrows Hall小学的学生由教师Carmen Oliveira带领下,要求联邦政府制定全国学校食物政策。星岛日报记者摄
星岛日报记者
多伦多公立教育局Burrows Hall小学30多名第5班学生,在士嘉堡区市政厅种植可食用植物,唤起民众关注儿童缺乏营养食物的问题,并要求联邦政府制定全国的学校食物政策。
人道组织“反饥饿行动”(Action Against Hunger)行政总监葛兰瑞特(Danny Glenwight)说,过去数十年在全球45个国家进行人道救援工作,未料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评估儿童获得营养食物的报告,加拿大在全球41个富裕国家之中竟然排第37,与罗马尼亚和智利等国家垫底。全国每12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未能获得健康和有营养的食物。
由于食物或营养并不属于所有学校的课程范围,只有部分学校在课堂上有教这方面的知识。葛兰瑞特说,加拿大的儿童与食物脱节,很多人不知道茄汁是用蕃茄制造。因此去年夏天在开始在安省和亚省的10间学校推行这项试验计划,让学童认识食物和营养的重要性。这项计划目前依靠赞助,希望有政府拨款令全国有更多学童可以参与。
■■学生栽种蕃茄和香料。星岛日报记者摄
学习食物知识 培养学生耐性
Burrows Hall小学教师Carmen Oliveira表示,学生在在士嘉堡区市政厅种植可食用植物,是希望社会认识到学童营养的重要性。全校40班学生有一个种植箱栽种蔬果。正如种籽发芽长成一棵植物,学生除了学习食物和营养,以及园艺相关的生物科学知识外,更重要是让学生了解饥饿、粮食以及贫穷问题。事实上,种植可以培养学生的耐性和多元化,几乎涉及所有课程。
种植箱在6月底学期结束时会交予有需要的家庭,令他们在暑假期间可以继续有新鲜蔬菜,到9月开学时再收回种植箱。她说,这次栽种的是一些香料、蕃茄和辣椒,可用于焗制披萨。
学生Melissis Chan称,栽种植物供他人食用是一件开心的事,种植和观看植物生长也很有趣。这次参与活动的学生Jack Arker并不介意满手泥巴,表示很高兴可以亲自动手种植,感觉非常好。
国会议员陈圣源在活动中承认,全国有接近100万人每个月依赖食物库助济,因此要唤起民众关注儿童饥饿的问题。
五歲女童耳屎過多患重聽 醫生卻說這樣做更危險
网上图片
台湾一名5岁女童接受儿童听力检查时发现有重听,亦即俗称的“撞聋”。经医生检查后,发现女童耳朵内藏有大量耳屎,在清理后便立即缓解不适,原来只是耳屎塞住才导致“撞聋”!医生提醒民众切勿用棉花棒自行清理耳朵,否则有机会戳破耳膜!
网上图片
该名女童在学龄前儿童听力检查中被检出听力异常,加上家长平日察觉女儿耳朵经常不适,于是带女儿前往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女童耳朵内藏有大量又大又硬的耳垢,清理过后立即缓解不适症状,其后安排女童进行听力检测,结果正常,原来只是耳垢过度而阻塞耳道,因而出现重听。
网上图片
有医生表示,耳垢有杀菌、预防感染、防止昆虫及异物进入等保护耳道的功能,不建议民众自行清理耳朵。而且大多数的耳垢会自行掉出耳道,若耳垢不会造成听力影响,实际上是不需要特别清理的。
更有医生指出,很多人会选择用棉花棒挖耳朵,但实际上有可能会将耳垢推往耳朵深处造成阻塞、发炎、甚至可能会戳破耳膜,非常危险。
来源:巴士的报
哈利法克斯兒童唱頌歌為食物銀行籌款
冬日冰冷的街道上,哈利法克斯一居民区的几个孩子唱着颂歌,为那些需要食物的人筹款。
从去年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通过唱颂歌筹款了。
2016年在新斯科特省和教师工会的劳资纠纷导致了所有课外活动被取消,也包括了假期音乐会。于是家长们把孩子聚在一起,唱起了颂歌,为食物银行筹款。
去年,有大概30个来自圣约瑟夫,圣斯蒂芬和高地公园学校的孩子,他们为Feed Nova Scotia这一组织筹集了款项。
今年他们筹集了261加元。
来源:加通社
C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