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11:00:49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聚焦大温

老華僑深受歧視之苦 溫市道歉「遲總比設有好」

■相识数十年的郑灼筹(右)与汤家叙,均期待星期日市府的道歉。 冯瑞熊摄 本报记者冯瑞熊报道 温哥华市府在这个星期日,将就过去百多年涉及歧视华裔政策及法例,向华社作出正式道歉。对于这个道歉,感受最深莫过于曾经受过歧视的老一辈华裔居民,他们都指道歉虽然是迟来,但「迟总比设有好」,更指市府公开道歉就是承认过去的不是,让他们可以寻回一个公道。 移民卑诗近60年的郑灼筹和汤家叙,日前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热切期待星期日市府的道歉。 ■郑灼筹(后排左四)与士达孔拿小学同班同学合照。后排左三是余宏荣。 被访者提供 今年75岁的郑灼筹,1958年由家乡恩平经香港到温哥华与祖父团聚。他还记得当年由香港坐飞机到日本,由日本再飞到夏威夷,夏威夷飞至阿拉斯加,最后到达温哥华,但已忘记整个旅程花了多少时间。 郑灼筹表示,他祖父是建铁路工人,建完铁路后到列治文务农。15岁的郑灼筹到温哥华时,就住在华埠,并且入读士达孔拿小学(Strathcona Elementary School),与前省级法官余宏荣(也是今次温市府道歉的其中一个主礼嘉宾)是同班同学,其后入读温哥华City College,毕业后进入卑诗理工学院(BCIT)修读冰箱冷气工程。 餐厅不准华裔光顾 郑灼筹忆述,在上世纪60年代歧视的情况仍然很普遍。他还记得当时一间餐厅,表明不准华裔光顾,但餐厅的厨房工作却全部是华裔。郑灼筹说:「这是不公平!」 在找工作时,郑灼筹称也同样遇到歧视,好像他按招聘广告到一间电池公司找工,对方问:「你是否华裔?」郑回答是,对方就说:「我们只请白人。」郑表示这种情况当时很普遍,他说唯有「当自己唔好彩(运气欠佳)。」 正因为受到歧视,郑圴筹称自己必须更加努力,不要让人家看不起。他说随着联邦政府推行平等政策,加上中国国力强大,这种歧视是越来越少。 白人学生扔雪球欺华生 74岁的汤家叙同样经历过被歧视的遭遇。他说在维多利亚读小学时,校内只有7至8个华裔学生,每当冬天上学,白人学生就会在校门口用雪球扔他们,「当时我们唯有约定一同上学,因为一群人,被雪球扔中的机会也少一些。」他更记得当时白人见他们都会大喊「Chinky」(中国佬),更会唱一些有诋毁性的歌谣来讽刺他们。 汤家叙记得他伯父曾告诉他,1920年代期间,华裔晚上经常遭到白人无故殴打,中华会馆于是报警,警方却指是私人恩怨不受理,华裔忍无可忍下,开始打白人报复,此时警方走出来说:「任何人打人都会被判坐牢。」他说在歧视的压力下,华裔特别是同姓的都很团结,守望相助,这也解释卑诗省的堂所在上一世纪初为何会如此蓬勃。 汤家叙指歧视主要是源于家庭教育。他说,那些白人儿童不会无缘无故称华裔为「Chinky」,最大可能是从家人学回来,所以家庭教育甚为重要。他又指自己很重视睦邻关系,所以无论是在工作或居住的环境,都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份,也尽量对人亲切,他说这样做不单可以改善人与人的关系,也可以提升华裔在社会上的形象。 温市府对华社的道歉仪式,将在星期日下午2时,在华埠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林思齐堂内举行。市府当天也在华埠举行唐人街文化日。

華裔工會主席陳西娜 期盼道歉歷史時刻

陈寿荣(图) 温哥华市政府明日(星期日)会就过去歧视政策向华裔社区正式道歉,卑诗省首位华裔加人工会主席陈西娜,周五发出声明表示,对于许多华裔加人,尤其像她的家人那样,作为人头税和加拿大铁路工人的后人,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 陈西娜指出,温市政府今次的道歉,让温哥华市民明白、认识这段华人遭受歧视及隔离的历史十分重要。公平是必要的,这也是推动她服务工会的原因。 身为UNITE HERE工会40分会主席的陈西娜称,不少其分会会员是移民,当中不少来自中国,他们经常在有挑战性及危险的环境下长时间辛劳工作,却只有最低时薪,也没有就业保障。一个具意义的道歉,需要配合行动带来改变,她期待看到工人有更好的工作及生活条件,不仅是在工作上,在社区里也能更有力争取尊重及平等待遇。陈西娜的曾伯父陈寿荣(图),是当年支付人头税的苦主,而她五代前的祖父也是加拿大铁路工人。

救護處接10宗 過量吸毒求助

■温哥华市警派出多个警员,在现场封路和巡逻。 在周五举行的4/20大麻日,温哥华警方、救护员、公园局以至市府职员都十分忙碌,应付聚集在日落海滩(Sunset Beach)的人群。期间,救护医疗服务处接到23宗医疗紧急事故,及10宗过量吸食毒品求助个案。 温哥华市警派出多个警员在现场封路和巡逻,救护员则在现场待命,防止有人药后或酒后驾驶,整个活动秩序大致良好。不过警方期间采取了两次拘捕行动,其中一次是拘捕一个青年,警方指该青年涉嫌袭击及与武器有关,另一次则拘捕一个违反假释条件的男子。 警方指在高峰时期,日落海滩聚集了大约4万人,以及有482个摊档帐篷。 救护医疗服务处接到23宗医疗紧急事故,以及10宗过量吸食毒品求助个案,有8人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本报综合报道

大麻日4萬人慶合法化在即 主辦方扔送10磅免費大麻

■下午4点20分达到高潮,会众共同吸食大麻。 图文:本报记者张文慈 温哥华周五举行年度「4/20大麻日」活动,警方指高峰期间,约有4万人参与(详另文),这可能是联邦把大麻合法前最后一次。不过,温哥华大麻活跃分子珠迪埃默里(Jodie Emery)仍批评,目前所谓的合法化不够彻底,相关立法只会令吸食和售卖大麻的人士面对更多刑罚。活动在大会向参加者抛出10磅免费大麻时,掀起高潮。 ■佳太郎(右)与朋友一起吸大麻。 活动在温市西端日落海滩(Sunset Beach)举行,虽然未获当局准许,但中午过后,人潮逐渐聚集。整个活动在下午4点20分达到高潮,主办单位向群众抛出10磅免费大麻,带领大声倒数,接着会众共同吸食大麻,现场只见一片烟雾弥漫。主办单位表示,去年有3.5万人参与,今年人群似乎比前几年还多。称合法化后更多规管 这是连续第三年在日落海滩举行,为免像过往严重损毁草地,以及满地泥泞出现,大会在摊位所在地上铺上胶板,希望能够保护草地。与过去集会一样,现场有数十个摊档,贩售大麻相关产品,包括各式大麻、吸食工具、及大麻食品等。 埃默里在台上表示,渥京计划今年把大麻合法化,虽然值得庆祝,但立法仍然不够充分。她说,类似集会今后仍有必要举行,因为渥太华的立法建议,只会令吸食和售卖大麻的人面对更多刑罚。 ■珠迪埃默里批评,大麻合法化不彻底。   现场不乏亚裔身影 去年底,自称「大麻王子」埃默里(Marc Emery)及妻子珠迪埃默里,承认以贩卖为目的拥有大麻,贩运大麻以及拥有超过5,000元的犯罪收益等三项罪名。 埃默里说:「这是一个和平的公民抗命活动,如此多的人公然违反法律,表明大麻不应该是非法的。即将实施的立法,实际上是说明这些仍是非法的。」 活动现场不乏亚裔面孔,许多年轻人更坦言是来解放自己。 日裔青年佳太郎在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说:「我很早就吸食大麻,今天是与朋友一起来,庆祝大麻即将在加拿大合法化。」 下午4点20分之后,天空开始下雨,人潮才逐渐散去。 温哥华市警派出多个警员在现场封路和巡逻,救护员则在现场待命,防止有人药后或酒后驾驶,整个活动秩序大致良好。

學者稱合理使用 大麻助緩解疾病

虽然大麻合法化存在众多反对声音,但杜鲁多政府全力仍推行大麻合法化。本地一些学者认为,如果合理使用大麻,确实能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疾病,因此基本上支持大麻合法化。 西门菲沙大学科学系主任鲁本(Peter Ruben)周五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他目前研究领域包括大麻中的大麻二胺(CBD),可以缓解癫痫引发的痉挛,且减少癫痫发作频繁性,这对癫痫治疗具有重大意义。鲁本透露,支持推行大麻合法化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的研究能获取突破性进展。 另一方面,卑诗大学临床心理学研究生丹尼尔斯(Sarah Daniels)表示,大麻中的四氢大麻酚(THC)有助治疗某些心理疾病,比如创伤性障碍。有些青少年服用药用大麻缓解精神方面的问题,面对此类情况,家长更应思考孩子倚赖药用大麻的真正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本报记者沈雯洁

家長可上網 了解學生進度

■黄秀玲。资料图片 列治文学务委员黄秀玲(Alice Wong)也认为,家长应与学校共同担负起子女教育的责任。她还透露,此前卑诗公校学生的家长,通常在每个学期快结束时,才能收到学校发出的子女成绩单。卑诗教育厅近期决定,家长可随时上网了解学校对学生学习进展的信息及评估,家长可充分加以利用并与校方配合提升学童的成绩。 不应出现问题才找学校 菲沙小学排名榜主要撰写人考利(Peter Cowley),建议家长与子女就读学校沟通,询问校方有何计划提升学生表现,黄秀玲对此表示认同。她指出,小学学童主要是在玩耍中获取知识,很多人认为也不必对小学学童的课业成绩太过看重。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应忽略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求学态度及学习方法,这对小学生十分重要。若小学生对学校及学业产生反感情绪,此后改变这种负面想法就很困难。 她透露,列治文学务委员会近期已召开会议,其中一项讨论内容是卑诗教育厅,将为家长提供学生在校表现网上信息查询,这样家长可随时上网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学生电子账户的信息,家长可留意卑诗教育厅官网,也可以向学校查询。 黄秀玲建议,家长不应存在孩子学业出现问题时才找学校的想法,应经常与子女交流并观察,了解他们在学校有甚么开心及不开心的事情,及时发现问题并联系学校一道解决。本报记者李群

卑詩省小學排行榜周六公布 兩公校獲滿分

本报记者李群报道 私校续放异采 家庭收入非关键因素 加拿大智囊组织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2018卑诗省小学排行榜,于周六公布。跟往年一样,排名靠前的小学多为私校,排前102名学校当中,有多达80间为私校。在获得满分的21间小学中,仅有两间同是位于西温的公校,其余均为私校(附表一)。排名榜主要撰写人考利(Peter Cowley)指研究显示,入读私校学生家庭的平均税后收入,较入读公校家庭相比仅高出1.9%,这表示除家庭收入及受教育背景外,公校教师表现等其他因素,也是导致学校排名先后及是否取得进步的关键。 最新卑诗小学排行榜,是依据各学校2016/2017年度基础学能测验(Foundation Skills Assessment,简称FSA)成绩的10项指标,对全省946家公立及私立小学进行排名。 对于小学排名,有家长团体及学务委员认为,家长可将排名作为参考信息,最重要的是与校方共同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贫富非与成绩成正比 考利接受《星岛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菲沙研究所自2003年开始为全省小学进行年度排名,本次已是公布的第16个排名报告。他说:「排名报告为全省学生家长提供子女所在学校历年的表现,更可与其他学校进行对比,这种信息是家长在其他地方很难获得的。」 考利强调,很多公众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就是私校代表高昂的学费及富有的家庭。去年3月,菲沙研究所进行的一项研究统计显示,入读卑诗大多数私校学生的父母平均税后年收入,仅较子女入读公校的家庭高出1.9%。换句话说,学生家庭收入的多少,并不是解释私校与公校总体排名差异的主要原因。 他又说:「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学校表现的大约3成因素可以被确定,例如学生所在家庭的收入及受教育背景等,但其他高达7成的因素被列为未确定。我最关注的其实并非学校排名,而是排名靠前或学校迅速取得进步成绩的原因。」 同区校差距大 值得探讨 考利认为,如果把西温或温西的知名私校,与一家卑诗内陆偏远地区公校比较明显不公平,但如果一间表现很好私校仅数个街区以外,即位于同一个社区的公校长期表现不佳,其中原因就值得探讨。 也许一些家长会认为,私校可自行选择学生,因此有特殊学习需求学生的比例较公校低很多,由此导致私校学生成绩高出很多。但其实,除排名靠前的知名私校外,公众较少了解的是大多数私校皆由教会开办,招收学生主要考虑学生及家庭是否有宗教信仰,并非学生是否需要特殊教学需求。 考利还指出,排名提供的另一有价值信息是进步及退步明显的学校。他说:「我们听到太多的借口是,公校无法改变学生表现,主要关乎学校所在社区及组成的学生,但事实却给出相反答案。」(附表二) 20进步最快小学公校占16 本次排名中,20间进步最快小学有多达16间是公校。例如,卑诗内陆斯卡莫斯(Sicamous)的帕克维尔小学(Parkview Elementary),就是全省进步最快的公校,成绩由2013年的2.8分进步至本次排名的6.6分;素里的伍德兰德公园小学(Woodland Park Elementary),也同样在过去4年由5.2分提升至7分。 考利建议关心子女学校表现的家长,应约谈校长,询问有何计划提升学生的成绩。若该校数年成绩不佳或明显退步,但校方又坚称学校表现正常没必要改进,家长可直接找校区督学表达担忧,这是家长的权利。 家长如希望了解最新小学排名的更多信息,可浏览网页http://www.compareschoolrankings.org/。考利也表示愿意回答家长们的提问,他的电邮为peter.cowley@fraserinstitute.org。

小學排名榜不是寶典 家長協會稱只宜參考

■Crofton House是位于温西的私立女校。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李群报道 三联市亚裔家长协会主席梁杨彩明表示,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年度中小学排名,家长可作为子女教育的参考资料,但不应当成是唯一依据。家长应了解,学生教育绝非只是学校及教师的事情,家长也应担负起责任。 ■梁杨彩明认为,学校排名榜只宜参考,不应当成是唯一依据。资料图片 梁杨彩明在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回应最新菲沙小学排名。她说:「这个年度排名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过去经常有学生家长,特别是打算买房或租屋的时候,以及新移民家庭的学生家长,询问我如何评价菲沙学校排名榜,因为他们准备以此为依据,在评分较高的学校附近买房或租房,让子女能有几会入读好学校。」 「学生成绩受三因素影响」 梁杨彩明表示,通常她会先同这些家长聊聊天,告诉他们一些学校当年排名较好,但不代表下一年或以后会持续表现佳。家长如果按图索骥让子女成功入读排名较好学校,但如果过一两年学校排名下滑表现不好,家长是否做好卖房而再去另一好学校附近买房的准备? 梁杨彩明说:「我的看法是,学生学习成绩及表现如何,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家庭因素、学习态度及能力、学校教学这3方面因素,应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卑诗新的小学教材注重发挥学生个人能力, 教师也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家长应与学校配合,观察孩子学习心态及方法,再与学校沟通。」

卑詩古典車及改裝車展

第22届卑诗古典车及改装车展(22th Annual BC Classic and Custom Car Show)将星期六、日两天(4月21日至22日)在阿波斯福(Abbotsford)的Fraser Valley Trade & Exhibition Centre ( TRADEX)展览中心举行。     这是加西最大型的室内及室外特色古典车汽车展览。今年的展品相当精采,包括了罕见五、六十年代的古典车、改装车、怪兽肌肉车及赛车等超过250部汽车参展。车展又内安排飙车节目,观众可欣赏全新的Top Fuel Nitro Show 及一万匹马力的喷射车Top Fuel Dragsters和Jet Funny Cars燃点表演;配合现场结他演奏和舞台娱乐表演,还有车模女郎助兴,让车迷欢度一个刺激热闹的周末,实在不容错过。       日期:星期六及日 两天(4月21日至22日) 星期六 早上10时至晚上10时 星期日 早上10时至下午5时 地点:Fraser Valley...

南素里及白石藝術展銷會

由南素里及白石艺术学会(The South Surrey and White Rock Art Society)主办的2018年春季艺术展销会(2018 Spring Art Show and Sale),将于星期六及日(4月21至22日)在南素里社区艺术中心(South Surrey Recreation and Arts Centre)举行。超过60位艺术家,共展出数百个原创艺术作品,以不同媒体和风格展售。欢迎艺术爱好者和市民前往参观,现场有音乐演奏,免费入场泊车! 日期:星期六及日 (4月21至22日) 时间:早上9时至下午5时 地点:South Surrey Recreation & Arts Centre,...

沃爾瑪助食物庫 破紀錄捐百萬元

■ 大温食物库获沃尔玛捐款。受访者提供 综合报道 美国大型超市巨擘沃尔玛(Walmart)宣布,向加拿大卑诗省大温食物库(Greater Vancouver Food Bank)捐款100万元,用作协助减少浪费食物,以及为有需要人士提供营养粮食。这也是该食物库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笔单一捐款。 为减加国食物浪费进行研究沃尔玛透过沃尔玛基金会( Walmart Foundation),向大温食物库捐出约83万美元,即相等于超过100万加元,是食物库自1982年成立以来获得的最大笔捐款。这笔善款来自该基金会捐出的1,500万美元(相等于约1,900万加元)一部分,主要用作协助加国减少浪费食物及进行相关研究,目标是在2025年,让加国沃尔玛达至零食物浪费目标。 上述捐款主要是协助食物库推动名为Goodly Foods的试验计划。内容主要是在慈善机构Potluck Cafe Society提供的一个商用厨房,利用剩余食物烹调成为汤、浆汁及其他营养食物,然后分发予食物库的受助者,以及出售予公众。透过Goodly Foods计划,食物库更为温市东端等居民提供职业培训及就业机会。

加華牙醫學會辦 牙齒健康展覽

加华牙医学会将于4月22日,在列治文兰斯顿商场举行一年一度的牙齿健康展览。活动包括免费儿童口腔检查、成人口腔影像视镜服务,以及有多位牙医、牙齿卫生师、卑诗大学牙科学生,现场讲解及回答口腔健康的疑问。 日期:4月22日 时间:中午12时至下午4时 地点:Lansdowne Mall美食广场旁(5300 No.3 Rd.) 入场费:全免 查询详情,请致电604-618-8856,或浏览网站.

庇詩中樂團2場慈善騷 李佳琵琶演奏《花木蘭》

■ 右起:李佳代表肖纬、华偲然、李仲滨、黎焯明及刘逖(左一),与其他代表合照。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沈雯洁 为配合卑诗儿童医院基金会本年的“爱心大行动”筹款活动,庇诗民乐协会将在5月举办两场慈善音乐会,分别为“金曲献爱心慈善音乐会”以及“乐韵歌声献素里慈善音乐会”。中国十大青年琵琶演奏家之一的李佳,将与青年指挥家华偲然合作,并率领60多位本地乐手,为观众带来琵琶协奏曲《花木兰》。华偲然周四表示,听众通过演奏,能感受到这位巾帼英雄为父出征的勇敢坚强情操。 ■ 庇诗民乐团过往倾力演出。受访者提供 演出分为两场,首场于5月12日在列治文的加艺剧院(Gateway Theatre)上演,演奏曲目包括《花木兰琵琶协奏曲》和《将军令》。第二场在5月20日在素里贝尔表演艺术中心(Bell Performing Arts Centre)上演,演奏曲目包括《红楼梦选曲》和《庆典序曲》。 善款助卑诗儿童医院添仪器 庇诗民乐协会主席黎焯明表示,乐团每年都会举行重要演出,致力把民乐文化推广到更多地方。今年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与本地音乐爱好者分享华夏音乐,增加对华人文化的了解,也能为卑诗儿童医院筹款。另外,本次筹款不设目标,希望筹得金额愈多愈好。 卑诗儿童医院基金会代表李仲滨指,目前位于医院八楼的爱儿住院部,就是华裔社区过去三年筹得500万元帮助兴建的成果,今年正值儿童医院爱心大行动30周年,希望市民能积极参与,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贡献一份力量。 他说:“善款将用于卑诗儿童医院的仪器、医学研究和康复治疗基金。” ■ 李佳是中国首位琵琶博士。网上图片 另外,作为中国首位琵琶博士、琵琶大师刘德海的弟子李佳,受邀作为慈善音乐会的演出嘉宾。青年指挥家华偲然向本报记者表示,这首《花木兰》是由著名作曲家顾冠仁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而作,叙述木兰从军故事。观众能通过琵琶感受到木兰奔马飞驰的生动形象,以及凯旋回到家乡,重新穿上女性服装的形象。希望通过生动音符,观众也能感受花木兰传奇经历。 温哥华民族歌舞团代表刘逖称,为了5月20日的演出,歌舞团从去年9月开始进行排练和创作。这次民族歌舞团将为观众演唱红楼梦选曲。市民可登陆网站www.bccma.net购票,或致电庇诗民乐协会604-327-8807。

加拿大人去年被騙財近1個億 僅5%事主報案

■北温皇家骑警举行免费讲座,吸引许多民众前来咨询。 图左为德扬。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沈雯洁 加拿大人去年上当受骗损失总额高达9,500多万元,然而这些数字只属冰山一角,因为仅有5%受害者报案。为了让市民了解目前最常见的诈骗手段与陷阱,北温皇家骑警周四在Pipe Shop大厦前举行免费防诈骗讲座,并邀请卑诗商誉局和卑诗长者维权及支援中心等组织代表,为现场观众解答疑问。 北温骑警发言人德扬(Richard De Jong)称,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即使只能帮助一位市民提高警惕,成功预防诈骗,也很值得。 德扬向本报记者表示,诈骗在低陆平原很常见,但在北温,长者人口数量较多,因此诈骗发生几率较高。 他说:北温警方每天都接到很多市民致电,透露自己遭受各式各样诈骗的不幸遭遇,希望通过这些讲座,能够提高公众警觉,避免受骗。 德杨说:“有些受害者透露,接到可疑来电,对方声称事主欠钱,要求受害者立刻通过比特币汇款。还有一些市民无法分辨真钞和假钞,经常上当。警方不再愿看到市民辛苦挣的钱,最终却不幸被骗走。” 商誉局:网购诈骗最常见 此外,卑诗商誉局发言人凯利(Evan Kelly)向本报记者表示,商誉局总结出十大诈骗陷阱,注意到网购诈骗是最常见,去年造成经济损失高达1,300万。凯利称,网上陷阱既多样且复杂,一定要警惕那些“看上去太好且不真实”的商品报价,一些假冒专卖店网站向消费者提供免费试用陷阱,最终为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 凯利称,网购诈骗是最常见骗局,去年造成经济损失数额高达1,300万。 凯利称,曾经有受害者向他展示假冒加拿大鹅(Canada Goose)羽绒服网站,他甚至还见过假冒加拿大皇家银行的网站,但消费者却不察觉。凯利建议,市民在登陆网站时要注意网址是否安全,也不要相信谷歌搜索。另外,在搜索商品时尽量把商品描述写得详细,避免进入钓鱼网站。 ■ 北温骑警发言人德扬称,今年共有14家机构和警方合作,为观众讲解防诈骗知识。 北温皇家骑警社区警政官员索伦森(Kathryn Sorenson)称,现在身分诈骗也很常见,一旦发现,一定要向当地警方报案,随后立即告知银行。市民在做了前两个步骤后,也要通知加拿大两大信用认证机构Equifax和TransUnion。 ■ 索伦森(左)称,现在身分诈骗也很常见,一旦发现,一定要向警方报案。 若市民发现个人信用卡出现可疑交易,或者银行账单明细没有像往常一样,便需注意个人身分是否遭到盗用。索伦森呼吁,若发生身分被盗,必须要向警方报案。   勿急下决定 透露私人资料 卑诗长者维权及支援中心(Seniors first BC)专家陈琳,分享常见诈骗长者手段和预防贴士,陈琳称由于长者独居,最容易被骗子盯上 。她提醒长者,在接到可疑电话或遇到陌生人敲门,不要急于下决定,须三思后行,另外绝不应向别人透露任何私人资料。 ...

一周不用即棄塑膠袋 參加挑戰贏白帽隊門票

■ 兰登(左)、麦科斯兰(左二)与出席嘉宾,鼓励市民使用可重复用的购物袋。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张文慈 卑诗循环回收处(Recycle BC)周三宣布,与连锁零售商Save-On-Foods及伦敦药房(London Drugs)合办挑战活动,鼓励公众一个星期不使用即弃塑料购物袋,而改用可重复使用购物袋。 ■麦科斯兰(右)向路人派发购物袋。 统计显示,温哥华市每周约有超过200万个塑料袋被扔进垃圾桶。加拿大人每年使用约90至150亿个塑料袋,足以圈绕地球55次以上。卑诗循环回收处行政主任兰登(Allen Langdon)说:“我们都需要共同努力,减少使用塑料袋。通过分享一个共同目标,将激励和教育相结合,可鼓励公众进行积极行为改变,以避免更多塑料袋送入垃圾堆填场和海洋。” 鼓励自备可重复使用购物袋 兰登表示,市民可上网参加为期一周的带着你的购物袋(#BringYourBag)挑战赛,要求自己一周不使用用完即弃塑料袋,或可赢得两张温哥华白帽足球队比赛门票。公众可以通过在Recycle BC网站登记,或通过facebook、twitter或Instagram参加,该活动由即日至5月17日为止。 出席活动的伦敦药房代表麦科斯兰(Maury McCausland)向《星岛日报》记者说:“我们自今年初,向顾客收取每个塑料袋5仙后,塑料袋已减少77%。”连锁零售商Save-On-Foods代表Julie Dickson也说,该公司向顾客收取每个塑料袋费用后,一年来塑料袋已大幅减少,许多顾客都转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 据世界经济论坛估计,现时海洋的塑胶垃圾逾1亿5千万吨,还秒钟在增加,近年有人发明了生物可降解的胶料,但联合国环境科学家警告,可降解的塑胶品,是错误的解决海洋垃圾方案,因为可降解塑胶难以在海洋的环境化解。

列治文40多項基建 市府開放日講解進度

■ 列治文市府周三举行开放日,吸引大批市民参观,聆听城市规划师介绍各项工程的内容与进度。 图文:本报记者王学文 列治文市政府周三举办开放日,向公众介绍40多项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基础建设工程,供市民了解工程内容与进度。其中,斥资近8,000万元兴建的明纳鲁活跃生活中心(Minoru Centre for Active Living)预计将于今年年中完工,秋季向市民开放。 开放日于周三下午3时至7时在列治文市府大楼举行,由城市规划师、公园规划师与工程师向市民说明今年进行的40多项大小工程项目。 ■ 唐善泰 市政府发言人唐善泰(Ted Townsend,上图)表示,公众开放日是市府的年度活动之一,目的是令市民暸解他们附近社区的发展和建设,包括水务、渠务以及土木工程,还有道路交通、项目发展及场地维修、公园工程、环保工程、地区能源站及可持续发展等项目。这些项目都已通过市府审批,很多已经在进行中。其中部分项目将于今年完工,也有些大型项目需要超过一年时间才能完成。 另外,现场除地图、展板等资料外,市府还派出三四十位工作人员,在现场解答市民的提问。他相信活动会吸引数百市民参与。 ■ 邓伟雄 列治文市议员邓伟雄指出,公众开放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令市民暸解市府工作人员在做些什么、纳税人的钱都花了在哪些地方以及这些项目目前的进程如何等。他认为,无论是在项目通过前聆听市民意见,还是在通过后分享项目进度,都可令市府工作变得更为透明,也令市民有机会与市府工作人员沟通交流。 公众开放日展出的40多个项目中,包括不少民众关心的公共设施及公园项目,如明纳鲁活跃生活中心、花园城市土地(Garden City Land)等(详另表)。 其中,位于固兰湖街(Granville Ave.)的明纳鲁活跃生活中心将于今年夏季完工,预计秋季即可向市民开放使用,中心占地11万平方呎,包括一个水上中心、长者中心,以及其他康乐与体育设施。全新水上中心将会设有多个泳池设施,包括8条线和6条线的两个25米游泳池、一个设有喷水及滑梯的水上乐园、两个热水按摩池、一个跳水池及桑拿室等。长者中心则分为两层,设有一个休闲室、咖啡店,以及多个活动室。文娱康乐中心更有一个总面积达7,300平方呎的健身室。 ■市民在自己关心的基建项目前,伫足细看。 若天气情况允许,花园城市土地则将于今春及今夏完成周边行人道和自行车径,安装排水沟、水景、喷水设施等基础设施,更换土壤以及种植秋冬树木等。 市民查询更多详情,可以浏览市府网站 。   信息纷陈易眼花撩乱市民赞增透明度 曹宇 (图左) 列治文市府开放日吸引很多市民参观,现场有市民表示,很开心能有机会了解市府工程信息,但也有市民指出,现场信息太多,且仅有图片和文字形式,难以找到自己关心的内容。 去年在河旁路(River Rd.)购入柏文物业的华裔市民曹宇表示,他收到大厦物业公司通知,称市府举办开放日,将会介绍未来在该物业附近开通一条道路的工程。他本以为活动只是集中介绍单一项目,没想到包含列市进行的40多个项目。他主要想向工作人员暸解该区未来的道路规划以及一些塑料回收站何时拆除,不过工作人员告诉他拆除项目可能最近几年都不会展开,所以无法提供具体信息。曹宇说,很开心市府举办这类公开活动,令市民有机会暸解市府工程进度,并与工作人员沟通。 项目太多找资料也困难 不过,市民曼塞尔(Brian Mansell)就认为公众开放日举办得不如想像般好。他说,每个市民都主要来暸解其中一两个项目而已,但现场太多信息,令市民寻找自己关心的信息变得很困难。他说,他家住列市2号路(No. 2 Rd)附近,该路在史蒂夫斯顿公路(Steveston...

溫今夏提早實施制水 每周灑草地減至2天

■ 温市议会通过新附例,进一步限制市民夏季用水。网上图片 综合报道 温哥华市议会投票通过,今年夏季提前实施节约用水措施,并且把每周淋洒草地日子,由3天缩减至2天。 根据市议会通过的《食水保存附例》(Drinking Water Conservation By-Law),节约用水措施将于5月1日起生效,较去年(5月15日开始)提早了两周;而容许住宅淋洒草地的日数,也由每周3天减少至2天,措施有效期至10月15日。 食水及绿化设施部主任罗伯吉(Daniel Roberge),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及全球气候变化,政府须透过季节性的节约用水措施,确保水源能够首先满足饮用、清洁及煮食等基本需要。 由5月1日起,双号门牌的住宅,可以逢周三和周六早上4时至9时淋洒草地。 至于单号门牌的住宅,可以逢周四和星期日早上4时至9时淋洒。 至于非住宅物业的淋洒草地时段,双号门牌可以逢周一凌晨1时至上午6时,而单号门牌则逢周二凌晨1时至上午6时淋洒。 另外,无论是双号或单号门牌,所有非住宅物业,也可以逢周五清晨4时至上午9时期间淋洒草地。 根据现行规例,违反上述规例者将遭罚款,罚款金额由250元至1,000元不等。

溫哥華雜貨店也可以賣酒了

■ 温市议会周二晚上通过修改附例,容许杂货店销售酒类。CBC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温哥华市议会日前投票通过,修改土地用途附例,容许杂货店以铺中铺形式售卖酒精饮品。杂货店最快可以在5月14日开始提交相关牌照申请。 市议会周二晚上通过修订附例,有条件地容许杂货店销售酒精饮品,但须配合省府的酒类政策规定。市府职员将于5月初向市议会提交有关酒品销售的特别政策及指引,市议会然后会进行讨论及投票,一旦获通过,有意卖酒的杂货店东主,最快可以在5月14日开始提交相关牌照申请。 须距酒铺1公里 有面积要求 根据卑诗省政府于2015年通过的酒类政策,售卖酒品的杂货店面积必须超过929平方米,并且距离其他酒类零售商至少一公里。 同时,杂货店必须以铺中铺方式出售酒类产品,并且须要与其他杂货店货品明显分隔,并且设置独立收银处。 事实上,温市议会早于差不多一年前,已通过修订酒类政策建议,包括准许超市或杂货店出售酒类产品,但须符合省府的相关规定。 温市政府发展、建筑及牌照部总经理克里什纳(Kaye Krishna)表示,经过向公众及相关利益者进行广泛咨询及收集意见后,政府决定修改附例,以配合放宽酒类政策。同时,修例后将可平衡公众要求,并且让市府的酒精饮品管制法例,能够配合省府规例。

卑詩家庭日假期 明年改為與其他省一致

■ 明年起,卑诗家庭日将会改为二月第3个周一,与其他省份一致。网上图片 综合报道 卑诗省政府正式宣布,由2019年开始,本省家庭日(Family Day)假期将会由目前的每年二月份第2个周一,改为第三个周一,即与全国其他省份一致。 早于今年2月初,省长贺谨(John Horgan)已经决定,会把家庭日延后一周。不过,直至本周一,省议会才正式投票通过有关法案。 2013年,时任执政的自由党政府设置家庭日假期,经过咨询民意后,决定假期设于每年二月第2个周一。不过,由于有别于其他省份的家庭日假期,部分工作须要与其他省份联络的省民,假期因而受到影响。去年9月份,省内陆城镇奎斯尼尔(Quesnel)要求卑诗城镇联会(Union of B.C. Municipalities)讨论有关问题。 部分业界指反碍享受假期 贺谨指出,更改家庭日假期将会对企业有利,而省民更可以趁著家庭日前往其他省份,与同样是在享受假期的当地亲友聚首。 不过,有滑雪场则批评,卑诗家庭日与其他省份一致,令到一些度假设施变得更加繁忙,反而导致省民无法享受假期。

溫市接受短租牌照申請 9月起違例日罰千元

■ Airbnb将向市府提供季度报告,确保无有效的牌照者,不得通过该公司经营。星报资料图片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张文慈 温哥华市议会周三修订通过短期出租分区使用相关附例,正式把网上Airbnb等短租运作合法化。市府自本周四(19日)起,开放申请短租牌照,但规定用于短租房屋,必须是营运业者的自住房屋。自9月1日起,无牌经营属违法行为,出租方将被处以每日1,000元罚款。 市府发展、建筑物及牌照部总经理克里什纳(Kaye Krishna)指,在市议会去年11月通过监管短期出租附例后,周三再通过关于短租的分区及违例行为等附例。   ■ 克里什纳(左)指,市府自本周四起,开放申请短租牌照。 自4月19日起,业主及获业主许可的租客,若短期出租房屋,需缴付初始申请费56元,获批后再付每年牌照费49元。 根据新规定,业主可短期出租主要住宅物业,规定适用于土库套间和后巷屋。 主要住宅的定义为每年在该住宅居住至少180日,并使用该住址接收信件,就可上网申请短租商业牌照。缴付温哥华房屋空置税的人,则不许经营短租。租户必须获业主许可,而柏文业主必须遵守其共管物业(strata)附例。 缴空置税者不许经营短租 克里什纳表示:“目前温市在互联网平台上约有6,600个房屋短期招租(指房屋一次出租少于30日),Airbnb占其中的88%。目前网上短期招租房屋,约有1,000个不是营运者的自住房屋。” 她说,附例实施后,估计这1,000个短租屋可释放回长期租屋市场。 至于商业运营商,包括那些在Airbnb、VRBO和HomeAway等网站上列出多个房源的公司 ,将立即面临取缔。 温市府上周已与Airbnb签订合约,根据协议,如果无有效的商业牌照,客户将无法在Airbnb上列出房源,该公司还将向市府提供季度数据报告。 克里什纳表示,市府将在本月24日及下月12日两天,分别在温市总图书馆及City Lab举行公众说明活动,协助市民了解申请手续。有意向市府申请Airbnb等短租营运市民可以点击这里查看“短租商业租牌照”(Short-term rental business licence)。 Airbnb占温市旅游住宿约30%。估计短租附例通过后,可为本地长租市场重新注入1,000个单位,同时也将使最多70%短租单位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