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03:43:04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大温新闻

本拿比擬建遊民支援屋 市府今明續辦開放日

■ 波斯肯(左)邀请关注支援房屋的市民,前去开放日现场咨询。 图文:本报记者李群 继温哥华及列治文市议会在市民意见分歧底下通过兴建无家可归者组合屋后,本拿比也计划在距离市府不远处的诺兰街(Norland Ave.)3986号,在市府所有的一块土地上,兴建一幢拥有52个开放式住宅单位的3层建筑物,作为本拿比支援房屋安置无家可归者。周二市府联同相关机构就此计划举办的首个开放日门庭冷落,仅有十多位市民前去询问,包括两位反逼迁团体代表到场表达关注。而开放日今明继续举办。 ■ 计划兴建支援房屋的地盘现为一片树丛,由本拿比市府拥有。 大温多个市镇近来推出类似计划时导致社区意见分歧,温市马宝区(Marpole)部分居民去年起强烈反对临时组合屋计划,指其过于靠近小学,居民也曾与市府对簿公堂。列治文市议会上月也通过了类似计划,支持及反对的市民挤满市议会,多达87个市民登记发言。此外,枫树岭(Maple Ridge)两个计划一个已遭市议会否决,另一个仍在进行中。 本拿比的计划则处于初始阶段,周二上午10时至下午2时,首个信息开放日在位于肯辛顿街(Kensington Ave.)3676号的比尔科普兰运动中心(Bill Copeland Sports Centre)大堂举行。开放日由本拿比市府联同卑诗房屋局(BC Housing)、进步房屋协会(Progressive Housing Society)及菲沙卫生局(Fraser Health)举办。 卑诗房屋局区域运营总监波斯肯(Brenda Prosken)表示难以确定房屋何时动工,不过若项目最终得到市议会批准,所有程序就可如期完成,预计年底开工,19岁以上的本拿比无家可归者有望明年入住。 她也表示,卑诗房屋局目前在全省运营约2,000个类似房屋,半数在低陆平原地区,总计投资2.9亿元,3年运营成本1.7亿元。 反对逼迁联盟(Alliance Against Displacement)鲁巴姐妹(Zoe and Emily Luba)来到开放日现场查询,她们关注计划兴建的房屋将给入住者何种程度的自由,是否架设保安镜头及限制出入等。两人也关注政府兴建支援房屋,是否有征求无家可归者意见等。 现场工作人员指今日(周三)正午至下午4时,周四下午4时至晚8时,上述地点还将举行另外两场开放日,欢迎市民到场查询。  

華埠發展備受關注 新政策通過建樓高度上限90呎

■ 华埠的发展速度一直备受关注。图为华埠中山公园及附近的高楼。   星岛日报记者冯瑞熊报道 备受各方关注的温哥华华埠发展政策修改报告,在完成公众咨询(Public Consultation)后,周二递交温哥华市议会审议,市议会最终以10比1通过,并把报告提交至公听程序(Public Hearing),估计公听会最快在3个星期后举行。市府职员表示,刚通过的报告已修改部分条文,包括取消了一般地积率(FSR)上限,但保留片打街(Pender St.)建筑物高度上限为75呎,华埠南区高度上限为90呎。 ■ 温市议会周二以大比数通过华埠发展政策修改报告,并将报告提交至公听会。 现行的温哥华华埠发展政策是在2011年时实施,市府在2015年开始咨询公众,听取市民对现行政策的意见。据市府职员称,得到的意见包括:新建筑物“超出比例”及缺乏个性;以公众利益换取个性“不值得”;发展步伐为现时商业及长者带来压力;华埠非物质传统(如人物、商业及文化)才是华埠复兴及未来的基石。 ■ 市府报告集中在华埠片打街区(HA-1)以及华埠南区(HA-1A)。 市府提供 温市府职员今年3月提出未来华埠开发的三个提议,包括高大建筑将不再予考虑,片打街新建筑物最高75呎,华埠南区最高为90呎;新建筑物更细小,占地不宽大,店面较窄小,超出75呎宽建筑物将不予考虑;以及让社区对新开发项目有更多的参与。 修订有助小商业生存 温市府温市中心东区规划师马凯盈,周二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当初建议把建筑物密度上限(地积率)分为两种,一般地积率是1.00(即地盘面积与可建楼面面积为1比1),有条件地积率是4.8(片打街)和5.35(华埠南区),但其后听到意见,指1.00是太低和影响营商环境,所以在最新向市议会呈交的报告已经把这一项删除,但保留有条件地积率为4.8及5.35。市议会周二审议报告时,无党派协会(NPA)市议员郑慧兰(Melissa De Genova)提出动议,延长公众咨询期限,但动议被否认,最后市议会在郑慧兰一人反对下,以大比数通过市府职员的报告,更将报告提交至公听会。 马凯盈表示,要待公听会完成后,市议会正式通过报告,报告内容才会作实。市议员雷健华在发言时表示,有关华埠发展是复杂的事,而社会对此也意见纷纭,故此要扩大咨询,去汇集不同的意见。 ■ 周慕慈 周二到市议会旁听的“青心在唐人街”创始人周慕慈(图),欢迎市议会通过修订报告。她向记者称这是向前迈进了一步,又指2011年实行华埠发展政策后,发展速度过快,新建筑物也“很大件”,影响到华埠的发展。再加上地税急升,不少传统小商业因无法负担高昂地税,被迫搬离。市府的新建议有助把发展速度缓慢下来,令传统小商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罗品信自打嘴巴? 温哥华华埠建筑物高度一直存在不少争议,好像位于华埠先侨纪念碑旁的奇化街105号(105 Keefer)公寓发展项目,其建筑高度就出现一波数折,至今仍未有定案。 2011年,温市议会为振兴华埠,通过放宽华埠建筑物高度。涉及高度检讨的历史地区,包括华埠片打街夹卡尔街(Carrall St.)两幅土地、华埠缅街(Main St.)夹奇化街与佐治街(Georgia St.)地段,以及温市东端喜士定街(Hastings St.)夹缅街的地段,放宽高度为120呎至150呎。 当时有市议员已认为放宽高度,虽可吸引发展商进驻华埠,却会推高楼价,令低收入居民无法负担高昂的租金,但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并不赞同,指该计划能为华埠创造机会,作为市政府,既要保障居民的可负担能力,也需要支持区内的商业活动。 不过,时至今日,罗品信似乎已经打倒“昨天的我”,认为放宽华埠建筑物的高度,对华埠居民并非带来正面的影响,故此希望可以限制今后华埠新建筑物的高度。

大溫5月房屋成交量跌三成半 屋價按年增長超過1成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大温地产局(REBGV)周一公布最新报告显示,楼房需求持续退减,今年5月份房屋销售量较一年前大跌三成五,但屋价进一步攀升约一成,威斯勒及新西敏更录得约两成五按年升幅。 根据REBGV最新报告显示,2018年5月,包括独立屋、连幢屋和公寓的各类住宅物业易手数量,共计2,833个单位,较2017年同期急跌35.1%,比今年4年则回升9.8%。至于与10年平均比较,5月份房屋成交量则下跌了19.3%。 REBGV行政总裁穆尔(Phil Moore)分析,成交量减少意味着楼盘数量增加,加上新挂牌求售房屋数量上升,令大温楼市供应攀升至两年来最高水平。 屋价方面,2018年月,大温所有住宅物业的电脑盘房屋价格指数(HPI)综合基准价格(composite benchmark price)为109.40万元,较2017年同月份上升11.5%。其中公寓的售价更录得20.2%的按年升幅,基准价格达70.17万元,至于城市屋价则比一年前攀升16%,为85.95万元。独立屋的基准价格比一年前上升2.4%,至160.80万元。 另一方面,据菲沙地产局(FVREB)公布的最新报告指出,5月份易手房屋共有1,758个单位,较去年同期回落35.1%,但比今年4月份则上调了2.9%。 其中公寓占516个单位,另有417个转手单位属于城市屋,两者占整体成交量的超过半数(53%)。5月份易手独立屋基准价格为102.08万元,比一年前上升11.6%。城市屋基准价55.55万元,按年增加20.6%。至于公寓单位基准价格则录得45.29万元,较去年同月上涨42.4%。

限制新建築物高度 華埠之聲指不利發展

■ 华埠之声代表反对限制华埠建筑高度,前左二为李汉英,前左一为关颖翘。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李群 声称代表逾半业主 反对市府计划修例 代表逾半数温市华埠物业业主,同时也获得逾400个生意东主及非牟利机构等支持的团体华埠之声(Chinatown Voices),周一反对温市府拟修订现行法规,限制华埠新建筑物高度,指市府做法仅为平衡反对声音,却不利华埠未来的繁荣发展。 华埠之声多位代表周一来到温市华埠片打街(Pender St.)一家烧腊店铺内,表达对温市府计划限制目前先进且运作良好的建筑高度附例的不满。据了解,温市议会计划今天(6月5日)讨论修改相关市政区划附例。华埠物业业主、华埠之声发言人李汉英表示,华埠之声代表在华埠投资及居住的第一代至第四代市民,他们经历了华埠过去逾百年的兴衰变迁,目前却对市府拟限制新建筑物高度,感到担忧。 需吸引新居民 李汉英指出,华埠南侧毗邻地区未来将有两个大型发展项目,一个是兴建新温哥华圣保禄医院(St. Paul’s Hospital),另外一个就是佐治街高架道(Georgia Viaduct)拆除后的重建项目。该两个大型发展计划涉及地盘合计50英亩,而因此新增的居民约1.2万人。 ■ 李汉英(前右)手指屏幕中的华埠商户分布图,指红色标示处的物业业主均支持华埠之声立场。 李汉英说:“我们不理解市府为何需要对早已通过的2012华埠社区计划,以及此前2011年重新审核通过的华埠历史区建筑高度法规进行修改。华埠商户及东主已面对生存困境,我们需要更多人来华埠居住、消费,为何现在要改变?” 他指出,5月24日华埠之声曾邀请市府规划师召开座谈会,40位代表参加,但因时间有限仅有24人发言,他们一致认为不应限制建筑高度。 指政策行之有效不宜再改 位于奇化街(Keefer St.)的新华中心物业经理关颖翘指出,市府解释拟作出修改的原因是有人提出意见,但又未指明他们的身分,他们只是通过电邮及社交媒体表达意见。她批评说,市府此举只为显示听取不同声音平衡政策,以获得更多支持。 ■ 位于温市华埠奇化街268号的新华中心。 关颖翘说:“新华中心1987年落成,此后铺面出租率一直没有超过35%。2012华埠社区计划为我们带来生机,去年95%的铺面已获商家租用。目前的政策很好不应修改,我们应考虑华埠未来发展及繁荣,而不是政客争取更多支持。” 华埠商会主席陈耀辉支持华埠之声立场,而温市府则回应说,若市议会决定就此展开公众咨询,稍后将确定日程。 市府职员建议,华埠南区兴建的建筑物楼高不可超过90呎,市府也不会再批出高楼层建筑物的发展提案。   陈耀辉撑华埠之声 指新建筑助吸投资者 华埠商会主席陈耀辉,周一表示支持华埠之声的立场,指出至少维持现行华埠规划政策,才有助于吸引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来华埠消费及居住。温市府则指出,市议会将决定是否需要就此展开公众咨询。 市议会或展开公众咨询 在华埠经营参茸行逾20年的陈耀辉指出,政府政策应达到的结果是,让多些人来华埠光顾,这样华埠商家的生意才有救。他表示,保护华埠历史遗迹及文化遗产,与华埠建筑高度并不矛盾;目前不少游客来华埠,除了用餐及购物外,觉得似乎没有太多去处。如果在华埠兴建更多新型建筑,有助引入新商家及投资,更为重要的是,会吸引更多年轻一代来华埠定居,这是华埠的希望所在。 温市府在回复记者查询时指出,周二市议会将讨论市府职员呈递的华埠发展及区划更新计划,该项修改历经长达3年的利益相关方及社区咨询才作出。如果市议会认为该项修改报告有必要展开公众咨询,稍后会确定公众咨询的日程安排。   康艾琳动议促市府 提早向公众发表报告 温哥华绿党市议员康艾琳(Adriane Carr)提出动议,容许公众有更多时间审阅市府职员所提交市议会的报告。她表示,经常听到公众投诉,市府职员报告在提交市议会讨论之前6至7天,才向公众发表,公众没有充份时间去审阅。 ■...

運聯提示公眾 國慶日開始所有公共交通票價上調

综合报道 运输联网(Translink)周一提醒公众,由今年加拿大国庆日(Canada Day)开始,所有公共汽车、海上巴士及HandyDART票价将会上调,单程票价加幅由0.05元至0.1元不等。至于月票价格则增加1至2元。 由2018年7月1日起,长者及小童(concession fare)单程票,现金购票将会增加0.1元,储值优惠票价则增加0.05元。 成人票方面,现金购买的单程票价上调将会增加0.1元。全日票(DayPass)增加0.25元,而月票(Monthly Pass)的加幅则由1元至2元不等,视乎分区类别而定。 同时,运联强调,今次调升票价,旨在筹集资金改善运输系统,从而增加载客量、缓解车厢挤迫,以及为新发展地区开设巴士线服务。 有关运联调高车费详情,公众可以登入运联官方网站浏览。

關注團體砲轟市府 對無家可歸者問題束手無策

■ 有无家可归者流连该间分店。CBC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一个年逾七旬的无家可归者,日前被发现在加拿大咖啡店连锁集团Tim Hortons旗下的温哥华西区分店内死亡。死者生前经常在该分店度宿,有专家及关注无家可归者的组织异口同声说,近年快餐店尤其是24小时营业的分店,已成为无家可归者的临时庇护所,这简直是一宗悲剧,因为此类事情不应发生,而且显示出市府对无家可归者问题束手无策。 74岁男长者特德(Ted)生前经常流连于位于温哥华百老汇西街(W. Broadway)的Tim Hortons分店,特别爱坐在店内其中一个角落的椅子上。在上月30日,该分店职员发现特德一动也不动,无生命迹象,于是致电911。救护员到场后为特德急救,并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可是特德最终证实不治,相信他早在职员发现前数小时,已陷入昏迷。 长期关注无家可归者的格雷夫斯(Judy Graves)形容,在加拿大屋价昂贵的温哥华,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已变成不少无家可归者度宿的地方,特德之死无疑是对市府无法为无家可归者提供足够庇护所的一个控诉。 ■ 特德生前喜欢坐在这个角落。CBC 格雷夫斯续道,政府发放的养老金有限,不足以用来购买食物和住宿,结果只好露宿街头。特德曾有一段时间患上癌症,认为自己时日无多。Tim Hortons发表声明,证实特德生前经常流连该店,为店内职员所熟悉。对于特德的离世,职员都很怀念。 养老金不够食住所需 格雷夫斯称,十分感谢该分店的管理层及职员善待无家可归者。她又称,近来,快餐店已成为无家可归者流连和休息的地方,成为市政府未有提供足够庇护所的代替品。 专门研究房屋、精神健康及社会福利的西门菲沙大学(SFU)教授萨默斯(Julian Somers)指出,快餐店现时担当临时庇护所的角色,显示出市府未能解决无家可归者的问题。 然而,无论如何,快餐店始终不能代替庇护所,而要快餐店职员充当前线社工,对快餐店职员来说既不公平亦不适当。此外,联合福音差会(Union Gospel Mission)发言人亨卡(Jeremy Hunka)认为,事件反映出市府需要兴建更多支援房屋,帮助无家可归者。

數十名反對油管擴建抗議者集會 誓以血肉之軀阻止施工

■ 现场反对民众高喊口号,还演唱亲自编写的环保歌曲。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沈雯洁 不满渥京斥资收购促杜鲁多终止项目 联邦司法部长王州迪(Jody Wilson-Raybould)位于温市西百老汇街(W. Broadway)的办事处外,周一中午有几十个反对横山输油管抗议者集会,不满联邦自由党政府日前宣布斥资45亿元,收购横山输油管的决定。 ■ 麦卡特尼致电杜鲁多办公室,通话维持十几秒,并未得到直接回应。 活动组织者现场致电总理杜鲁多(Justin Trudeau),却未得到回应。一抗议者称,将联同盟友用肉体阻挡施工队。另外,周一有约100个抗议集会在全国进行。 ■ 几十位反输油管抗议者,在王州迪办事处外集会。 活动抗议者身穿红衣喊口号,过路司机按喇叭表示支持。发起在王州迪办公室外抗议的发起人麦卡特尼(Peter McCarney)称,期盼收集到大量民众签名的请愿书呈交王州迪办公室。抗议团体认为杜鲁多出资45亿公帑,购买横山输油管计划,严重损害公众权益及原住民权利,加国环境也遭受影响。若杜鲁多希望在明年选举中获得连任,他必须立刻终止输油管扩建,把45亿元用于发展再生型能源、公共交通和医疗上。 抗议者誓以血肉之躯挡施工 麦卡特尼形容杜鲁多已成为横山输油管行政总裁,他说:“杜鲁多的蛮横决定引发全国各地人士强烈反对,甚至很多输油管支持者也转变立场。若他明年想继续连任,就必须迎合民意,立刻终止项目。” 在几十位抗议者见证下,麦卡特尼拨通杜鲁多办公室电话,惟接听者叫他直接联系杜鲁多助理,也未得到总理本人答复。 曾多次出现在抗议活动现场的波瓦洛(Errol Povah),坚信一定能成功阻止输油管扩建项目,他说:“假设今夏施工队开工,我和盟友一定会用身体挡在挖掘机前。”波瓦洛在今年三月的横山输油管扩建示威中违反“禁制令”,曾遭警方逮捕,上周在无律师陪同下出庭,他说:“我可能会被判罚款、或者参与社会服务,最坏的打算是入狱,但我问心无愧。” ■ 布鲁德称其对联邦自由党充满恐惧,明年不会再投票支持杜鲁多。 温市导游布鲁德(Khalid Boudreau)担心若输油管发生泄漏事故,本地数千位导游将失去工作。他说:“在保护环境时还大力提倡扩建输油管是自相矛盾的事情。另外,我很忧虑自由党政府用纳税人金钱投资项目,将成常态。2019年联邦大选,我不会再考虑支持自由党。”   百个同类抗议活动 周一全国举行 联邦自由党政府日前宣布以45亿元收购康德摩根(Kinder Morgan)的横山输油管,有关决定引发全国大量民众反对,周一全国共有100个抗议输油管集会举行,集会范围从爱德华王子岛省的夏洛特城(Charlottetown),至育空地区省会白马市(Whitehorse)。 ■ 新斯高沙省哈利法斯市,周一有集会活动,大量民众高举标语牌以示抗议。星报   抗议活动组织机构Leadnow日前在网上发布信息称,自由党政府收购行为令人愤慨。Leadnow在新闻稿中指出,不希望看到纳税人的钱用于支持违反原住民权利的项目。该笔交易在一个月内不会完成,如果现在大量选民表示反对,那么杜鲁多仍有可能取消收购计划。 支持者穿“我爱石油”衣踩场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大量支持及反对人士,在自由党国会议员赫尔(Kent Hehr)位于卡加利市中的办事处门前聚集,双方主要围绕输油管扩建对气候变化展开争论。其中一位抗议者利马(Reynold Reimer)称,宁愿自由党政府把45亿元用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另一位支持者身穿写有“我爱石油与天然气”字眼的衣服,他坚称全球变暖是骗局。 此外,白马市共有65位抗议者,手举标志站在自由党国会议员巴格内尔(Larry Bagnell)的办事处外。克兰(Joey Krahn)曾是自由党支持者,但该项收购计划改变了他的心意。他说:“杜鲁多的所作所为与其上任前的承诺都背道而驰,尤其是联邦政府还面临财政赤字,我极力反对有关决定。”   康德摩根两高管 获150万元奖金 据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CI)消息 在联邦财政部长莫奈(Bill Morneau)上周宣布,加拿大政府将购入康德摩根公司的横山输油管及相关资产的前一天,该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报告,康德摩根加拿大分公司的总裁和副总裁,将各自获得150万元的奖金。这笔奖金将在2019年和2020年的7月分两次发放,唯一的条件是他们届时没有离职。 给二人发奖金的决定获得了公司董事会的批准。这份报告由康德摩根加拿大分公司的财政主管签署,日期是2018年5月28日。卖掉项目论功行赏二人中,总裁安德森(Ian Anderson)已在康德摩根工作了38年,自2017年起被任命为加拿大分公司总裁。副总裁赛法利(David Safari)2015年才进入康德摩根加拿大分公司,横山输油管扩建是他负责的项目。该公司表示,鉴于横山输油管项目的规模和转卖所涉及的金额,这笔奖金是符合业内的惯例。

200多位市民嗆聲尹大衛 集會抗議學校稅

■ 约200人在Quilchena公园,集会抗议推出学校税。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王学文 省律政厅长尹大卫(David Eby)周一晚上,在温市希腊社区中心(Hellenic Community Centre)礼堂内举办第二次社区会议,除邀请数位专业人士探讨房屋政策、洗黑钱、预算以及立法等主题外,会议亦吸引数百位市民参与。不过,公众仅可通过门票抽签方式获得发言机会,而大部分发言者的矛头,都直指省府新增的学校税(School Tax)。此外,会议开始前,约200位市民在会场附近举行集会,批评省府的学校税政策。 尹大卫周一晚上邀请了卑诗大学(UBC)公共政策教授克肖(Paul Kershaw)和宪法教授杨格(Margot Young)、西门菲沙大学(SFU)公共政策学院公共财政教授卡斯曼(Rhys Kesselman)、金融机构Mortgage Sandbox的执行总裁斯特劳德(David Stroud),以及一位双胞胎儿童的母亲Sarah Munro等作为发言嘉宾出席会议。 市民不满长篇大论数政绩 尹大卫致辞时表示,所谓民主也就是要听取市民的声音,这也正是他召开社区会议的目的。针对目前市民关心的房屋危机,省府也已采取了系列措施,比如推出投机税,让真正的“人”拥有房屋,而不是某些不知真正屋主是谁的“公司”。 ■ 尹大卫会上就多个范畴发言。CBC 尹大卫还表示,NDP竞选时的承诺很多都是有关教育和学校,省府今年还新增3,700个教师,以应对学校规模的扩张。同时亦拨款20亿元,帮助全省学校进行维修保护工作。 尹大卫随后又细数NDP上台后所推出的系列政策和所获成绩,从医疗、托儿、长者照顾,到2020年取消医疗保健计划(MSP)保费的计划等,甚至还包括亚马逊在温哥华开设办公室所创造的就业机会。他的发言引发一位市民不满,请他停止这种言论,而尹大卫没有不理会,继续其发言。 随后,尹大卫邀请的几位嘉宾分别致辞。杨格表示房屋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人们应意识到住房首先代表的是人权和尊严,有瓦遮头才是最为优先的权利。 Sarah Munro则表示,她同时做三份工,一份收入支付日常基本所需,一份支付房租,另一份则支付双胞胎孩子的托儿费。她非常感谢省府为0到4岁的儿童提供可负担的托儿费,这意味着省府付出了许多努力。 会众指学校税是“尹大卫税” UBC公共政策教授克肖展示其研究结果指出,与1976年相比,人们的收入下降,学生贷款增加;1976年存够20%的买房首付只需5年,而现在则需要27年;1976年,50万元可以买两栋独立屋,而现在只能有两个卧室的房舍,还只能是在偏远地带。他称人们即使拼命工作,亦无法支付以前所能负担的东西,而每天工作赚到的钱远远比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 市民踊跃发言。 会议以随机抽出门票形式来让坐在台下的市民发言,被抽中的市民大部分都是批评学校税。有市民质问尹大卫,省府应该打击洗黑钱、打击贩毒,可她根本就不是罪犯,为什么要受到惩罚?她自1981年前就在温市居住,买得起房只是因为她和家人努力省钱而已。 也有市民表示,大家都明白温市房价上涨造成住房危机,但是学校税对此能起什么的作用?这根本就不是学校税,而是“Eby税”,令人无法接受。 还有市民指,学校税无关学校,投机税无关投机,最后受到影响的都只是普通市民。省府口口声声说要让市民生活可负担,但结果只是令市民生活更加不可负担。  

萬稅之上再加稅 卑詩計劃增收學校稅遭市民不滿

■ 有部分市民在场外举牌,抗议省府计划推出学校税。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张文慈 卑诗省府计划增收300万元以上业主的物业税,即俗称的“学校税”(school tax),引起不少市民不满。近千市民星期日趁著西区格雷岬居民协会 (West Point Grey Resident’s Association) 的社区会议,向该区省议员及省律政厅长尹大卫(David Eby)当面进行抗议,指该税项不公平,难以负担。尹大卫强调,省府建议推出学校税,主要是弥补长期资金不足的学校系统。 省府计划在2019/20财政年度,增加300万元以上房屋学校税,预计可增加2亿元收入。西区格雷岬居民协会星期日下午举行社区会议,邀请尹大卫、省自由党党魁韦勤信(Andrew Wilkinson)、温市议员康艾琳(Adriane Carr)等出席,听取市民对税项的意见。 ■ 韦勤信(左)指物业附加税并不公平。旁为梅尔(中)和尹大卫。 数十市民排队发言,向尹大卫表达不满,有人甚至要求他辞职。有业主抱怨学校税较之前增加4倍,1年要多缴交4千元。部分人士在场外举牌抗议,也有华裔居民反对省府资助私校。 部分业主可申延迟缴税 尹大卫强调,省府建议推出学校税,主要是弥补长期资金不足的学校系统。他说:“学校税是温和渐进的,政府有措施确保居民不因加税而流离失所。”又表示:“如果他们是长者,或者家里有孩子,可推迟缴纳税款。” ■ 近千市民参加星期日的社区会议。 尹大卫批评前自由党省政府过去没有努力解决高楼价问题,却收受地产商的政治捐献。不过,出席的韦勤信反驳,指学校税并不公平,也无助解决房屋可负担问题。   西区格雷岬居民协会主席梅尔(Helen Murray)表示,温市居民已是缴纳全国最高物业税,如果再征收高昂学校税,将令部分业主被逼出售房屋,或提高第二套间租金。 梅尔说:“我们主张采取累进所得税(progressive income tax),而非增加物业税中附加税。”她指,何况并非每个人都符合延迟缴交物业税。 居民自称“纸上富翁”难应付新税 受影响温西女业主伯尼(Bernie)指,她背负上百万房屋贷款,为缴付每年上涨的物业税,她曾试图出售房屋,却无人出价。她说,其实自己仅是纸上百万富翁。她说:“我打算退休,现在却面临困难。” ■ 伯尼(拿麦克风)在社区会议上发言。 有业主抗议,若按省府计划,未来超过400万房屋,需多缴18,000元学校税。有贷款业主往往不被允许延迟缴税,将迫使长者出售房屋,或将额外开支转嫁租房的年轻人。卑诗大学(UBC)尚德商学院副教授达维多夫(Tom Davidoff)则反驳,他并非为省新民主党政策护航,仅是支持增加物业税,而非增加所得税。

素里孔雀為患 噪音擾人劃花汽車

■ 素里沙利文高地有居民表示,孔雀弄花他们的汽车。CTV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多年来,素里沙利文高地地区(Sullivan Heights)的居民投诉,大约150只野生孔雀带来噪音,深受困扰。最近,更有居民表示,孔雀破坏他们的汽车,造成数以千元计的损失。 有居民把自己汽车侧面被划花的视频放上网,指称是孔雀所为。 居民克拉格(Ryan Cragg)表示,该群孔雀把自己在汽车表面上的倒影,当作另一只孔雀,于是用强大的喙和爪子在车门和车身,与自己的倒影对抗。结果遭殃的是汽车。 孔雀已经在沙利文高地生活了十多年。在该地区多年前还未蓬勃发展时,曾有居民饲养孔雀。后来农民迁出,该地区兴建了数百间房屋。然而,这些色彩斑斓的孔雀仍留在该地区,更成为该地区的一部分。 非法拆筑巢树罚千元 此外,孔雀上月亦成为头条新闻,屋主布拉尔(Parm Brar)非法拆去一棵筑巢树,当局向他发出一张1,000元罚款告票。 布拉尔解释,每天晚上,多达40只孔雀飞到他的寓所的屋顶,令他无法入睡。 除了沙利文高地之外,北美另有数个城市出现同样问题。

高貴林港住宅區公園 3隻美洲獅現身遭人道毀滅

■ 高贵林港一公园附近,出现美洲狮。CBC   加通社高贵林港电 房产开发伸展郊区 同类事件陆续有来 高贵林港一个住宅区近公园处出现美洲狮,在上周四至周六期间,共有3只美洲狮遭人道毁灭。保育人员表示,随着房地产开发向郊野地区伸展,预料会有更多同类情况出现。 卑诗保育人员服务处(Conservation Officer Service of B.C.)发言人亨特(Todd Hunter)称,事发于上周四至周六,该3只美洲狮表现出攻击行为,袭击了一些家猫,并与至少1只狗相遇。保育人员最后把该3头美洲狮人道毁灭。 确保食物残渣不留户外 亨特又称,该3只美洲狮相信来自一个家庭,因为其中两只美洲狮一同被发现,对倾向独来独往的美洲狮而言,并不寻常。 他指出,房地产向郊野发展,对于已习惯人类地区的美洲狮来说,可能会造成更危险的情况,因为美洲狮不习惯在野外狩猎。假如美洲狮饿了,牠们的行为可能变得带攻击性。 此外,亨特提醒居民,应该确保食物残渣不会在外面,为食物残渣可以吸引囓齿动物和其他动物进入该地区,从而吸引美洲狮。

召回!雞肉漢堡疑受沙門氏菌污染回收

■ 疑遭沙门氏菌污染的鸡肉汉堡。CFIA提供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周六公布,现正回收一种无商标(no name)的品牌的鸡肉汉堡(chicken burgers),原因该产品可能含有沙门氏菌。 CFIA强调,受到沙门氏菌感染的食物,外观或气味上可能难以辨别,但儿童、孕妇、长者,或免疫力较弱人士,食用后就有潜在风险。不适征状包括发烧、头痛、呕吐、晕眩、肚痛和腹泻等。 销售以上产品的Loblaw超市集团,正在回收所有1公斤包装的无商标鸡肉汉堡。最佳食用日期为2019年2月6日。产品条码(UPC)0 60383 16636 6。详细资讯点击这里。

三角洲市長赴渥京 尋資助建馬西大橋

■ 取代马西隧道的大桥效果图。省府官网  星岛日报记者 三角洲市长杰克逊(Lois Jackson)前往渥太华,寻求联邦政府资助兴建取代马西隧道(George Massey Tunnel)的10车道大桥。 三角洲市长杰克逊强烈支持以10车道大桥取代四车道隧道,她认为必须要马上采取行动。 她说,目前货物运输及交通都存在问题,该区域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这个问题越来越严峻。 马西隧道取代项目的审阅工作预计将于今春完成,但杰克逊认为,省府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采取任何措施,民众需求不会有效向省府反映。 卑诗新民主党政府于去年9月停止了10车道大桥的准备工作。 杰克逊表示,必须要采取措施解决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这不仅事关通勤的上班族、游客或是本省交通以及渡轮交通,而是涉及每一个人。 她又指出,此次前往渥太华讨论三角洲相关事情并没有什么新内容,每年三角洲都会有代表团前往首都。 马西隧道于1959年通车。

郭紅辦誓師大會 角逐列治文市長

■ 郭红在誓师大会上,提出改变就是力量和希望。受访者提供 星岛日报本报记者 正式参选列治文市长的郭红律师上周六晚(6月2日),在列治文瑞迪森(Radisson)酒店举办“改变列治文”誓师大会,表达了自己的从政理念,有300多位华裔社团领导及各界人士到场支持。郭红提出改变的口号,她提出:“改变就是力量和希望,我们需要一个倾心的聆听者、安全的守护者、梦想的践行者、经济的提振者、东西方新文化的创导者。一个融合多民族,改变现状,缔造未来的凤凰。” 活动由北大校友会、广西商会、湖南同乡会、河南同乡会、华人联合会、加拿大老年协会、加拿大山东商会、温州同乡会和加拿大长者联盟等十多个团体联合主办。

擅自開闢登山或單車道 違規者最高罰萬元及監禁

■ 有自行车客在史戈米殊登山径上骑车。CBC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随着本省一些户外登山径越来越拥挤,一些登山者和自行车客“独辟蹊径”,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在山林官地开辟新路。省府宣称要打击这违规行为,触犯者最高罚款1万元,甚至要监禁,并把土地还原。 省府在一份声明中称,要打击违规开辟登山径行为,因为此举会破坏环境,包括造成土壤侵蚀以及野生动植物受到侵害等。 卑诗景点及登山径管理处(Recreation Sites and Trails B.C.)主任霍金斯(John Hawkings)表示,擅自开辟登山径在本省郊野非常广泛。其中以独特景观及险峻地形而闻名的海天走廊(Sea to Sky Corridor),在过去5至7年内问题显著增加,即使省府期间已通过了大量登山径的修建工作,擅辟登山径情况更令人失望。 过度推广令行山径超负荷 在卑诗省,省府、地方政府以及登山径倡导组织负责维护数千条合法登山径。但有市民指出,随着山地自行车数量的增加,这些路径变得非常拥挤。同时,省府还把海天走廊这样的地方向海外推广,令其成为世界级户外旅游胜地。 一间户外装备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琼斯(Steve Jones)指出,目前本省有限的登山径已经超负荷,如果省府不过度推广就不会这样,也正是因为道路拥挤,才令登山者和自行车客往山林更深处开发新路。 ■北温深湾(Deep Cove)夸里岩壁(Quarry Rock)上挤满了登山者。CBC 省府要求开辟登山径者遵循规定,申请许可或使用权(tenures)才展开工程,以便省府监控环境、斜坡稳定性以及正确征询原住民的意见等。 史戈米殊(Squamish)越野自行车协会社区关系主任考特利(Kristen Courtney)表示,很欣慰看到省府通过批准修建更多登山径吸引自行车客,令现存的路线可以进行修护。 自2011年至今,省府已经批准在海天走廊新增55条登山径。

北溫市議會 否決大麻店立足

■ 北温市将禁止大麻药房开业。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北温市议会上周就未来是否容许大麻药房开业的问题投票,结果以5:1否决此类商业在该市立足。 据电子报dailyhive.com报道,北温是继列治文市之后,第二个正式表明禁止非药用大麻商店的大温城镇。 在北温市议会在上周一作出投票前,已经通过另外3项有关修订土地用途划分(zoning),及商业牌照附例的动议。该些动议全部反对大麻药房在北温管辖范围内开业。 唯一有议异的一票,是来自市议员兼署理市长克拉克(Rod Clark)。 此外,在2017年年底,列治文市议会全票通过,正式致函卑诗省府和联邦政府,表明列市反对大麻合法化的立场。

甘比街橋動工改善安全 方便單車獲商戶力挺

■甘比街桥自行车与行人专用线升级工程现已展开。网上图片   温市甘比街桥改善工程现已展开,据市中心商界代表指出,工程完成后更多的自行车和行人可使用该条大桥,而且不会影响车辆交通,因此商户都支持这个基建项目。 甘比街桥改善工程主要包括,改善桥面的自行车和行人专用线,以及其他安全设施。 温市中心商业促进会(DVBIA)主席高蒂尔(Charles Gauthier)表明,市府资料和过往经验显示,增加自行车和行人设施,不会对车辆交通带来显著影响,因此获得该商会支持。 据高蒂尔指出,较早时,商会成员确实对甘比街桥工程有些疑虑,但经过仔细研究后,商会认为驾驶汽车出入温市中心的司机,不会觉得与自行车共用桥面有太大的麻烦。此外,鼓励民众采用不同交通模式前来市中心,对市中心商户有利。 据市府统计显示,去年7月份,共有70,000架自行车使用甘比街桥。 综合报道

華裔女經紀違反守則停牌45天罰款2萬元

图为柏文林立的温哥华市中心。星报   本报综合报道 三宗个案涉及公司 同一董事 卑诗房地产议会(Real Estate Council of B.C.)裁定,新海岸地产公司(New Coast Realty)的地产经纪李静(Jing Sandra Li),曾在多宗地产买卖中违反守则,因此被罚停牌45天,另外,共须支付两万元罚款。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上述多宗交易在2014至2015年期间完成,其中3宗涉及一位简称Z.W.的新海岸地产公司董事。 卑诗房地产议会的文件显示,李静在其中一宗与Z.W.有关的交易中代表买方,购买一幢价值380万元的房屋,但李静并没有向卖方披露,买方已经把该项物业的买卖合约转让给Z.W.。 买方转让买卖合约 没向卖方披露 此外,李静在另一宗交易代表买方Z.W,购买一幢价值160万元的住宅物业,但李静也没有向卖方披露,Z.W.已经把该项买卖合约,转让给她本人。 另外,李静承认,疏忽监督一位代表她处理房地产买卖的女助理,而该助理本身并没有经纪牌照的资格。该助理在其中一宗交易中,获得2.1万元的佣金。 议会内部审计发现个案 不过,李静否认该笔2.1万元款项是佣金。她说,她只是向该位女助理提供有关款项,以协助对方置业。 卑诗房地产议会表明,李静是其中一位在低陆平原业绩最好的经纪,并没有消费者投诉她,而有关违挸个案,是在该议会内部审计中发现。 在2016年传媒广泛报道,有经纪从事转让楼宇买卖合约(俗称摩货)投机活动后,卑诗房地产议会对新海岸地产公司展开调查。该地产公司否认有关指控,并强调旗下所有地产交易均合法。省府最后决定取消地产界业自我监管机制。

不滿聯邦購橫山油管 數百人本拿比山抗議

  ■大温抗议人士周六在本拿比山储油库外面,张贴写上「有问题找杜鲁多」标语牌。网上图片

謀殺2人潛逃墨國 兇嫌罪成月底判刑

瓦利(Cory Vallee,图)   卑诗综合凶案调查组(IHIT)周五公布,卑诗最高法院已裁定,被控在7年前谋杀两个卑诗男子的逃犯瓦利(Cory Vallee,图)罪名成立,法庭将于本月28日宣判刑期。 IHIT发言人张勋表示,瓦利的审讯在2017年2月6日开始,历时15个月,终被裁定一级谋杀及串谋杀人罪成。 据报道,瓦利在2008至20099年间,先后杀害24岁的巴伯(Jonathan Barber),以及27岁的拉克勒尔(Kevin Leclair)后潜逃至墨西哥并且在当地匿藏5年。由2008至2009年期间,卑诗省爆发毒品帮派大战,红蝎帮与联合国帮水火不容。拉克勒尔是红蝎帮成员并且与培根兄弟(Bacon Brothers)关系密切。 天网恢恢,法网难逃,瓦利终于在2014年8月中在墨西哥落网,并且被引渡返回卑诗省受审。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