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09:13:31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编辑推荐

范雨素的背後不是余秀華 而是千萬個王彩玲

范雨素 在余秀华通过诗歌变为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后,育儿嫂范雨素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我是范雨素》火了。被卷入刷屏狂潮的读者们兴致勃勃地臆测:范雨素是下一个余秀华吗? 对余秀华和范雨素的消费,却是一种借他者检视自身的“异域风情”,即已经被城市化和现代知识体系驯化的人群,在城市和现代化带来的灵感、源泉枯竭后,一方面从国外文化中找到新动力,一方面间歇性的回到自己的乡土。 范雨素是不是下一个余秀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消费的盛宴过后,我们能不能真的去关注她背后千千万万个王彩玲,以及广袤乡野上更多无力发声的群体。 在余秀华通过诗歌变为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后,4月24日,《界面》旗下的非虚构栏目《正午》推出《我是范雨素》一文,短短一天内十万加,迅速刷屏朋友圈,出现了余秀华诗歌刚出现在互联网时类似的现象级讨论和传播。 虽然手机这种阅读方式,并不能以完美的阅读体验呈现这篇文章丰富的社会意涵,但由于作者的“底层”身份、超过一般写作者的行文水平、“像位人类学家,写下村庄的、家族里的、北京城郊的、高档社区生活的故事,写下对命运和尊严的想法。”足以突破了存在或矫揉造作、或空洞乏力、或精神分裂、或伪非虚构的公关文等问题的中文社会纪实写作。 若用一个词概括何为成为现象的根源,那就是“野生”。生自乡野,成长自乡野的范雨素,用野趣的、有荒野穿透力的文字,记录了一个有美好记忆的乡土和被城市化撕裂的乡土与社群,并打动了对中国当下社会有类似体验和共鸣、又一次触发了集体记忆中的“怀乡”情绪。无论是文章还是她本人,都值得观察和讨论。 非虚构知识生产的“发现者”和“读者”  首先要问是谁在发现范雨素?这要从附加在范雨素背后的“非虚构写作”这套知识生产体系来看问题。根据《正午》的记者手记,人类学出生的专栏作家淡豹在皮村采访范雨素过程中发现其文风的独特性,和郭玉洁共同编辑后,才成就了今天公众在互联网上看到的范雨素。 正午的记者和专栏作家们,擅长于非虚构的“故事”。这种既古老又新颖的知识生产工具,它得以那那些在激烈的、粗暴的正式评论和社交媒体评论,或者在枯燥的、八股的学术论文和研讨会中,无法呈现的关于“人”的叙事。 非虚构并不像人类学和社会学那样是西方舶来品,是中国文学,这个文化遗产宝库,结合不同的知识生产行业,经过上一代的“报告文学”、“特稿”、“深度报道”、“调查报道”等不同形式的变体后,加入了更专业和精致的写作工具。 《纽约客》原驻华记者何伟 在中国,在《纽约客》原驻华记者何伟、欧逸文以《纽约客》的风格形成的对中国的非虚构写作,为新一代记者和文人进行该领域的知识生产提供了范本。当然,更早的时候,被《正午》总编谢丁奉为写作圣经的《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也是一批热爱非虚构的记者和文人的楷模。 中国自己的非虚构媒介,以笔者有限的观察,稍微传统些的,有《南方人物周刊》、《新京报》以及《每日人物》等;稍微新秀一些的,有《读库》、《正午》、《人间》和《一个》等。尤其是《读库》和《正午》,越出媒体界之外,获得了人文社科界的尊敬,并作为题材进行学术讨论。在短视频领域,《活着》、《梨视频》、VICE以及新出现的《国中趣情》,都或多或少的采取了类似的生产方式。 说到底,这是圈子和社群。这种生产方式本身是不是精英叙事,或者有一天会不会变成和体制内精英一样的阶层,仍未可知。但目前来说,这是一种更新颖和平权的话语方式。 为非虚构买单的,更多是年轻朝气的90后读者和自由作者,他们从互联网而不是教科书中获得了完全“野生”的知识和文本,尤其是《纽约客》以及上述这些媒介的文本,成为他们眼中讲人性、谈人文的新闻和“社会事实”,编读更灵活的互动形式,使他们和媒介共同成为非虚构写作的圈子和社群,成为一种生态。 被新的社会分层抛弃的“失落的一代” 要理解范雨素,还要从判断是否存在一个群体来看。青少年时期是在八九十年代、受益于当时社会文学百花齐放、社科百家争鸣,以及官方通过文化站、群艺馆等进行文化普及、曾经是理想主义的乡镇青年,是有大量的人存在的。除了余秀华、范雨素以及她的大哥哥的轨迹,可以作为文学青年来说明外,顾长卫《立春》中的角色,也生动描述了这一个群体的普遍生态。 电影《立春》王彩玲人物剧照 蒋雯丽饰演的大龄音乐女教师王彩玲,相貌丑,因为却有一副唱歌剧的好嗓子,相当清高,她不甘像小城市民一样过平庸世俗生活的她,梦想是把歌剧唱到巴黎歌剧院。电影虽然从其和钢铁厂工人以及到想到北京读美院的关系展开,但整个剧情就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乡镇文艺女青年的失意轨迹。 而从小热爱芭蕾、却被邻里街坊认为是同性恋而被排斥的胡老师,最后用在女厕所猥亵妇女被公安抓进派出所,来消除小城市居民对他的歧视。而高贝贝,以自称身患癌症去日无多的谎言,欺骗王彩玲,获得王的精心栽培和疏通获得“成功”。 王彩玲说:“宁尝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这和范雨素的“曾经的我很膨胀”、“我自己为自己自豪。”“在十二岁那年的暑假,我不辞而别,南下去看大世界了。” 这说明了这些曾经有过的独立和个体,但最终的现实相似,王彩铃没到巴黎,也没去成北京,最后成为卖猪肉的屠妇、收养女儿,和世俗和解。范放弃在老家做民办教师,到了北京,住住在东五环外金盏乡皮村,成为农民工月嫂,业余给工友办文学杂志。 这些人,若以社会学的方式来看,其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完全的底层,他们至少在某个时段是“地方知识文化的精英”,在旧的、独立的地方秩序被打破后,北上广以及各省省会成为人才、文化以及知识生产的巨大磁场,把那些本来以县、小镇尺度进行区隔的人文社群全部打散,再加上高考以及精英大学成为新的社会分层工具后,这批人成为法国汉学家潘鸣啸比喻中国知青所用的“失落的一代”。 虽然在这种新的分层机制下, “底层”的范雨素并不是想象中的那种土气、没有文化的农家妇女和农民工,虽然她说“写作是个天赋活,这是老天爷赏饭吃”,但她这篇文章中的文学手法,以及描述她和家人对文学的热情,以及在北京潘家园淘书的经历,都说明她更像是《立春》各角色的轨迹,只不过结果各不相同罢了。 范雨素在皮村朗诵作品 挑战传统精英叙事:“问题在城市,答案在乡野” 除了开始提到的突破外,范雨素若作为符号意义,则是以这种野生,或者说是民间叙事,打破了一直被官方控制、以体制进行驯化的精英话语体系。这种传统精英掌控的民间叙事,主要通过主流乡土文学、传记文学以及人文社科等形态表现,由官方圈养或者收编的“大作家”、记者、大学和研究所的人文社科学者,他们接受了精英教育、有体面的社会地位和相对较高的收入,主导了对民间叙事和社会问题的叙事。 互联网的魔幻文学等网络文学,打破了这种既有的官方文学垄断后,这种现象正在扩张到新闻领域,以文学形式生成的社会现实问题和个人成长史,一方面是生动活泼感人,一方面是真实,以这两个点,从非主流走向主流,变成新的大众传播形式。 生动和真实是互为一体的,但真正的价值是“真实”,尤其是中国的真实。但为何是中国的真实如此打动人和吸引人?因为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超常规的发展和变革,以及体制困境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分裂和撕裂,以及对人在认知层面造成的动荡,足够“魔幻现实主义”。 造成魔幻现实主义、分裂和撕裂的众多要素中,又以城乡空间二元物理和社会隔离对社会的影响最根本。由于片面地以城市化和附属的教育进行西化——西方的现代化,造成中国城乡的隔离,即使在制度上已经逐渐在弥合,但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或许要几代以后才能修复。这种隔离,常见的两个社会符号是“乡土”和“异域风情”。 西方的在经过几百年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后,很少再有和中国“农村”这样,能保持独特文化社群和历史记忆的乡土,“宗教”是他们的乡土。我们以法国为例,天主教文化衍生出的社会变革、人道主义不断重新被叙事。而中国的乡土虽然不是宗教,而是包含了宗族、土地等更广阔的历史与记忆呈现,能够为这种思乡带来更多新鲜的呈现。 以文化本体论中的他者想像和回视,形成的“异域风情”,在欧洲,尤其是法国,出现过多轮类似于余秀华和范雨素的文学艺术和人文社科现象。在其本国的文学艺术家以及知识分子,在一定时间内,题材和写作的源泉枯竭后,转向于本文化之外的异域,尤其是殖民地或者其感兴趣的欠发达国家的文化,寻求创新的动力。以中国为例,云南、广西的少民以及去中国化的台湾,走出的作家和乡土艺术家、导演、音乐家,通过合适的编辑或记者的发掘,在合适的时机点引起轰动后,改编成各类题材,并形成了从属于法国文化中“印度支那”和“中华”想象的文化。印度支那和中华的异域风情,杜拉斯的作品、西海固的马燕形象、电影《情人》、《印度支那》、《点石成金》,都是不同时期的代表。 而人文社科中,尤其是人类学和民族学,这种文化知识生产更为常见。法国从开始大规模殖民的19世纪到结束殖民的1960年代,以及至今还存续影响的“后殖民”时代,一方面由于对海外社会现实与问题了解的需要,人类学和民族学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工具,开展国际关系和学术研究,一方面由于人类学和民族学能捕捉并发掘出很多类似于余秀华、范雨素等的现象题材,两个学科的学者,或者自由通过其他身份,或通过其他导演、记者、作家以及艺术家等各界合作,使得题材走出学术,成为纪录片、非虚构、叙事、小说或者艺术作品。比如爱好影视的民族学家让·互什拍的西非多贡人,最终使其成为影视人类学的开山大师。 皮村的打工文艺博物馆 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消费余秀华和范雨素,和这种借他者检视自身的“异域风情”,在社会逻辑上类似,即已经被城市化和现代知识体系驯化的人群,在城市和现代化带来的灵感、源泉枯竭后,一方面从国外文化中找到新动力,一方面间歇性的回到自己的乡土。 但由于我们目前社会的独立性和主体性,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原因,仍未像英美法那样,以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为主体,源源不断从自身的宗教与历史,或者全球化体系中的各个文化,形成一套的文化输送体系。因而,中国当下互联网中文写作对异域的寻找,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乡土”成了即是本国文化和历史内在的、思乡情节的、对农村的“乡土”,也成了对外国文化吸收过程中的异域风情,混构成了现阶段中国的“乡土”和“异域风情”综合想像,也就是“问题在城市,答案在乡野”。 紫金牵为范雨素,范雨素对突然爆红极不适应,对来自城市媒体的追捧已不堪其扰 范雨素成名了,她可能不再会卑微、孤独,十万字的书稿,或者,若有持续的生产力,稿酬足以让她体面的过一生。但是,只要上面的问题存在,范雨素不会是最后一个,说不定哪天会再发掘出“刘碧倩”。而在消费的盛宴过后,我们能不能积少成多,借这些讨论,多关注她背后整个群体的社会问题,这才有意义。 作者简介 陈振铎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社会学博士生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师 本文转载自凤凰网文化原创栏目《洞见》

加幣匯率持續跌跌跌!加元下跌到底幫了誰?

资料图 法国大选第一轮结果揭晓后,外界预计,马克龙很有可能会以压倒性的优势入主爱舍丽宫,法国脱欧的担忧暂时被忘却,全球股市立刻涨声响起。 本周欧元区50大蓝筹股指数上涨了3.66%,日经指数也上涨了3.09%,就连处于历史高位的美国股市也继续上扬。在大型科技巨头的联袂发力下,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突破6,000点整数大关,报收于6,047点,涨幅为2.32%。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盘中也曾经突破21,000点,最终报收于20,940点,涨幅1.91%。 行业板块上最耀眼的当属科技板块,谷歌、微软、亚马逊等三家在云端领域市场份额最大的科技巨头,均在本周披露了财报,结果均强于预期。其中最靓丽的当属亚马逊,第一财季净营收357亿美元,同比上涨23%。净利润7.24亿美元,同比跳涨41%。每股盈利EPS 1.48美元,远超预期的1.22美元。从2015年3季度开始实现盈利后,亚马逊已经连续8个季度实现盈利。 资料图 宏观数据方面,美国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GDP数据,增速仅为0.7%为三年增长最慢。其中消费支出部分,一贯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消费增速意外放缓,拖累了一季度美国生产力的提升。但是,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速并非一无是处,企业支出增速稳健,一季度美国非居民固定投资增长9.4%。 更重要的是一季度GDP平减指数达到2.2%,强于预期2%。消费者物价指数PCE则达到2%,高于前值1.3%。通胀已经来临,美联储6月份加息的概率依旧维持在三分之二,年内再加息两次以上的概率超过一半。并没有随一季度消费增速防滑而大打折扣。 财政预算方面,美国新的税改计划政治等待国会批准:其中包括简化个人所得税阶,从现有的七个减少到三个,将公司税率从35%削减至15%等。美国财长Steven Mnuchin表示,税改计划旨在减轻社会的税务负担。通过拉动经济增长抵消相应的成本。同时,他表示税改计划将令留在海外的数万亿美元回流,这将使得美国可以实现3%甚至更高的经济增长。 加拿大股市本周的表现相对滞后,原油价格盘中跌破49美元一桶,令能源股再度遭到抛售。本周济Home Capital的股价崩盘造成的溢出效应,也令金融板块集体调整,五大商业银行股价也未能幸免。好在电讯、消费、零售等板块及时护盘,使得TSX指数本周跌幅最只有0.18%,最终收于15,586点。 全球风险资产上涨,固定收益等避险资产作用弱化。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249%上升到2.286%。一篮子美国国债ETF的价格单周下挫了0.08%,投资级别企业债也录得了同样幅度的下跌。而与股市相关性较强调高收益债券,收益利差缩窄了15个基点,价格上涨了0.6%。 大宗商品本周较弱,原油价格从本周伊始的50美元一桶回落,再次测试48美元价位。金价也从上周接近1,300美元的高位回落至1,270美元一盎司附近。 外汇市场方面,欧元兑美元本周一开盘就冲高200个基点,一贯与欧元相关性较高的英镑兑美元也拉升了400个基点。美元指数从上周100点整数关,向下跌至98.89点。虽然美元指数走低,但是本周加元走势更加微弱,兑美元跌至73.24美分。 注︰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蘇格蘭高地 笑看風雲變(3) | 高地大門 認識恩怨情仇

▲ 史特灵城堡在苏格兰算得上颇具规模 苏格兰经常成为电影拍摄之地,但论到最能代表苏格兰的电影, 是二十一年前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惊世未了缘》(Braveheart)。连进入高地的大门城市史特灵(Stirling),也以电影名字作为旅游推广宣传的标语,以显其作为苏格兰中心的特点。 不说不知,原来现今的史特灵虽然只是个得三万人口的小城,昔日却曾是地位显赫的苏格兰国都,由于地理关系,史特灵不仅位处中心要塞,更拥有易守难攻的山头,在军事战略上一直占着重要地位,苏格兰许多闻名战役,便曾在此上演,而历史上多位苏格兰帝王,更是在山岗上的史特灵城堡(Stirling Castle)登基。 ▲ 此塔楼专为纪念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莱士而建 现在的史特灵城堡,规模虽比爱丁堡城堡稍逊,但仍是苏格兰其中一座最重要的堡垒,如今所见,大部分建筑都是在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期间由几位与英格兰合并后的皇帝所修筑,城堡近年更进行翻修,走进内里除可参观宫廷的华丽大厅和房间,感受旧日的皇朝遗风,更有真人扮演古代角色,讲述昔日的历史故事。 ▲ 纪念碑外墙上少不了华莱士的雕像。 从城堡遥望远方,还有一座瞩目的建筑The National Wallace Monument,塔楼以纪念苏格兰史上伟人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而建,原来他正是《惊世未了缘》中米路吉逊的苏格兰将士,他在十三世纪,带领军队在史特灵桥一役浴血战斗大败英军,从此成为苏格兰的民族英雄,现在纪念塔楼上也有他的雕像,登上塔中,更收藏了许多战役资料及军事兵器,当中一把巨剑,传说更是华莱士所用之物,称得上将该段苏格兰与英格兰对战的历史完全呈现。据说苏格兰公投,也有当地人搬出华莱士的独立梦,有关他的历史,绝对值得深入了解! 亲尝 战场对垒 诺克本之战(Battle of Bannockburn),也是苏格兰的重要历史。该场于1314年发生的战事,是苏格兰家喻户晓的故事,战役中苏军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英格兰军队。 ▲ 塔楼上的房间展示了古时的兵器和关于战役的资料。 香港虽曾是英国殖民地,但对于久远的英苏历史却是鲜有听闻,有心认识该战事及两方的恩怨情仇,大可来到Battle of Bannockburn Visitor Centre。这个于2013年战役七百周年开幕的游客中心,以独特有趣的方法介绍战役来龙去脉。 ▲ 城堡昔日亦属皇宫,满有华丽的气派。 ▲真人扮演昔日角色,讲解昔日的宫廷历史。 游人先要带上3D眼镜,在巨形屏幕上观看关于战事的立体动画,之后再认识两方军队的兵马实力,而最别开生面的是,参加者最后还可亲身出战。我们一行近十人,分别扮演两阵对圆的英、苏军队,主持人会简单讲解战场地形阵势,便轮流派员进攻对垒,结果笔者代表的英军,正好跟史实一样,被苏格兰击至溃不成军! 撰文☆韦利  摄影☆韦利、VisitScotland 鸣谢☆EGL东瀛游、英国航空、VisitScotland  设计☆蔡宛真

白人夫婦自費重建華人歷史博物館

■重建的香火堂的堂主、利顿镇苏格兰裔洛娜日前接受本报专访。廖长仁摄 ■利顿华人历史博物馆。廖长仁摄 本报记者何良懋 常说高手在民间。本报记者上周前往卑诗内陆采访消失中的华人遗址时,在位于菲沙河(Fraser River)和汤普森河(Thompson River)交汇处的淘金古镇利顿(Lytton),与致力保存本地华人文物的苏格兰裔洛娜(Lorna Fandrich)见面,地点就在她筹划下月中开幕的香火堂(Joss House)原址,亦即市内缅街(Main St.)路旁的利顿华人历史博物馆(Lytton Chinese History Museum)。她和身为禅师的丈夫伯尼(Bernie)三十年前购入这块地皮,现在重建早于1928年拆毁的香火堂,将摆放观音像及华人文物。 洛娜在快将落成的华人博物馆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说:“馆里准备展示的文物,包括有心人捐赠的陶瓷器具,以及我多年不断购买的华人文物,甚至一些民宅拟丢弃的古董等。我没得到政府分毫资助,纯粹觉得利顿华裔150年前在这儿安顿下来,他们也是组成今天加拿大的一分子,亟需博物馆记下地方生活的历史。我们夫妇会承担营运支出,只是不知可以挨得多久。”卑诗省府已于去年年初,把利顿香火堂确认为本省21个华裔历史遗址之一。 原本供华工祭天拜祖 记者实地采访期间观察到,这幢建筑物新建不久,以棕色为主调,里面多个玻璃柜放置不同年代的中国陶瓷器皿和酒瓶等,地上还有多个未拆开的包装盒,主人洛娜亲力亲为,细心检视心爱的展品。她透露:“博物馆面积约18呎乘27呎,仿照1881年同一位置的木构造华人庙宇重建而成。当时庙里供奉观音、神农氏和祝融,现在我打算在新建香火堂向着缅街大门当眼处,摆放一尊高约3呎的观音像。” 利顿华人历史博物馆定于今年5月13日(周六)举行开幕仪式,洛娜说,估计有一百人参加,包括官员、议员、原住民代表、学者和居民等。 洛娜夫妇育有两子一女,全家在附近经营菲沙河漂流探险的生意,其中一儿子更住在这个重建的博物馆附近。她说,两夫妇1980年买入原香火堂的地皮,当时是一座农舍,里面养鸡之外还有储物屋;据考证,1928年当地意大利裔以42元购下香火堂后全面改建,百多年前当地唯一的华人祭祀场所基本上荡然无存。据报道,在利顿这个百多年前的内陆华埠,香火堂成了华人的精神寄托,当年建造原意是,为华工及淘金工人提供祭天拜祖场所,以及作为社区聚会的地方。

囊中羞澀! 加拿大中產曬賬單

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在接受CBC电视台访问时,描述的加拿大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四口之家,家庭年收入为9万元。关于中产的标准很多,达到这个标准的华人也不少。但符合中产标准的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月光族,囊中羞涩捉襟见肘。听听中产朋友吐苦水,看看他们晒的账单吧!文:汉加风 文琪 你算是中产阶级吗? 加拿大中产阶级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但它的定义众说纷纭。 从收入看 在2015年的研究报告中,加拿大中产阶级有两个不同的定义——传统定义:对比家庭收入,排列最贫乏到最富有人,将中间的50%定为中产阶级;另一个是排列家庭最低到最高收入,列出中位数,将收入为中位数的50%到150%的家庭列为中产阶级。 加拿大前联邦保守党财政部长奥利弗(Joe Oliver)提到中产阶级时,是指有孩家庭税前,年收入12万元左右属于中产阶层。加拿大Money Sense杂志针对加拿大人的财富做过一个研究。该研究将加拿大人以性别,居住地区,婚姻状态,年龄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类别,定义出贫富水平的不同界限。 根据这项研究结果,加拿大家庭平均年收入为$91,500,将其按照平均年收入分为5个类别,最低收入:家庭年收入低于$39,100为最穷的20%;低中收入:家庭年收入在$39,101- $59,900间为20%;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在$59,901- $83,300间为中间的20%;再往上20%为高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在 $83,301- $119,000间;最高端的20 %为高收入:家庭年收入在$119,001以上。从上面的分类来看,收入界于$40,000 - $120,000的家庭都可划分为中产阶级。 联邦自由党的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在面对CBC的节目主持人Peter Mansbridge的一次采访中,被问及同一问题。他口中描述的加拿大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四口之家,家庭年收入为9万元。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发现,加拿大中产阶级的焦虑感在日益增加,抗压能力在减低,对于放在厨房桌子上的账单感到担忧,而且家庭的负债率在增加。研究也显示着,加拿大中产阶级不断缩水。民众几乎不是变得更有钱,而是变得更穷。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17年3月15日发布的数据,2016年第四季度加拿大人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debt-to-disposable income ratio)达到167.3%,意味着如果银行将利率调升,不仅影响到家庭预算,而且影响到生活质量,乃至未来的退休计划。 目前加拿大的利率是历史上最低的,可3月16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0.5%~0.75%调升到0.75%~1%。美国加息后,对加拿大的利率是会有影响的,贷款利率往上加,可能也是在不久的将来,会落地的一只靴子。 从资产看 以上标准是用工薪收入来划分的。可温哥华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城市,每天游手好闲着不少有钱、有闲阶层,可以睡到自然醒才起床,列治文的餐馆里一掷千金吃喝的朋友不少。除了海外收入以外,有不少人还有炒房、炒股、投资公司的分红收入来源。 按照财富积累的程度我们也可以区分中产阶级的范畴。收入减去消费后投资累积的部分为家庭财富,包括按照现在的计算的全部财产,如储蓄、房屋、汽车、生意,以及公司退休金等,减去各种负债而得到的净值。如果家庭财产净资产低于$41,400为最穷的20%;家庭拥有净资产在$ 41,400-167,000间,属于低中水平的20%;家庭净资产在$167,001-358,600间,属于中等水平的20 %,家庭净资产在$ 358,600-697,000间,属于高中水平的20%;家庭拥有$ 697,000以上,为最富的20%。从上面的分类来看,资产界于$40,000- $700,000的家庭都可划分为中产阶级。 晒晒账单 笔者在微信群里作了一个小样本的调查,在近3000名的读者中,有71%的群友居然说自然每月没有存款,是月光族。 一群友说:“家庭收入是10w,我们一个7w 一个3w。家里没孩子,就两个大人,有两台车,还供个房,我们过的其实并不好。算笔账吧: • 每个月伙食费大概700,再买点水果零食面包蛋糕,去下Costco,花在嘴上的钱一个月就得1000。 • 手机网费房贷月供水电气又是2500 +,不算房子小修小补。 •...

「紅通」逃犯居大溫增1人 肖斌「隱居」列治文鬧市

肖斌 ■中国政府指称,现在匿居于卑诗的其余四个逃犯。网上图片 本报记者报道 中国官方再度罕有地公开22名被指涉嫌贪污受贿、并潜逃海外的红色通缉犯详细资料,甚至包括他们居住的街道,当中5人被指匿藏在本国卑诗省,其中涉嫌职务侵占罪的肖斌(上图),更被指匿藏于列治文闹市中,导致华社议论纷纷。 据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指出,22人都涉及重大贪污或「白领」罪行,分别有20男2女。委员会监察网站日前公开各人相片、身分证号码、护照号码、涉及罪行、潜逃日期、以及相信藏匿国家的地址,但就删去街牌号码。 网站显示,其中5人都在加拿大卑诗省,包括肖斌、李文革、贺俭、程慕阳以及王清伟。名单可见链接http://www.ccdi.gov.cn/jdtp/201704/t20170427_98209.html。 早前被点名与联邦自由党关系密切的程慕阳,显示居于温哥华;另外,肖斌及李文革两人可能居于列治文、王清伟居于芝里华克(Chilliwack),居于温哥华岛那乃磨(Nanaimo)的是贺俭。至于其他10人,则显示正匿藏在美国、新西兰、澳洲、英国。 《星岛日报》记者周五曾赴肖斌可能居住地列治文阿克罗伊德路(Ackroyd Rd.)附近查询,有住户就指未曾见过这人。原居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肖斌,被指涉嫌职务侵占罪,利用其担任齐齐哈尔市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职务便利,非法侵占公司巨额财物,并2011年1月21日外逃至加拿大。 涉嫌侵占公款 2011年逃加 加拿大东北同乡会会长鲍勃、加拿大东北总商会常务副会长韩燕等人,在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都表示不认识、也未听说过肖斌此人,并指许多来自东北中国移民,并未参加同乡会活动。 温哥华法律公证人任立三,在接受本地中文媒体访问时就指出,中国官方今次公告,是想进一步对当事人施压。任立三相信,今次被点名人士,早就在加拿大官方的掌控中,中国的施压并不会改变加拿大官方想法,加国官方也不会就公告配合中国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工會領袖反駁指 省自由黨政府最企業化

杰勒德(Leo Gerard,图) 联合钢铁工人工会(United Steelworkers,简称USW)国际会长杰勒德(Leo Gerard,图)批评,卑诗省长简蕙芝(Christy Clark)指工会支持美国保护主义是一派胡言,而她所领导的自由党政府,才是北美洲最企业的政府。 较早时在三角洲进行竞选宣传期间,简蕙芝指新民主党的3个竞选高层,是由USW支付薪酬。她更强调,新民主党的最大财政支持者是美国匹兹堡(Pittsburgh)的联合钢铁工人工会,而该工会更把美国工作而非卑诗工作放在优先位置。 简蕙芝更提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签署行政命令调查钢铁入口时,杰勒德正站在旁边。USW的美国分会曾经公开支持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 指简蕙芝目的是混淆视听 日前在给予卑诗省钢铁工人的一封公开信上,本身拥有加国国籍的杰勒德反驳简蕙芝的言论,指她攻击工会和他本人,目的是要混淆视听,掩饰卑诗自由党是北美洲最企业化政府的事实。本报记者

用「民主」回應「我不會投你票」 簡蕙芝與女選民交鋒網上瘋傳

■简蕙芝(右二)与琳达的对话在网上疯传。CTV电视图片 本报记者报道   省自由党党领简蕙芝(Christy Clark)日前在北温一家超级市场拉票,与选民见面期间,遇上一个自我介绍是琳达(Linda)的女选民。琳达表示不会投票支持简蕙芝,而简蕙芝迅即回应,强调琳达毋须要这样做(投票给她),并表示「这就是为甚么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国家」。两人言语交锋视频,在网上疯传。 该宗尴尬的事情发生于周四,简蕙芝在北温一超市进行竞选运动,期间遇上一个女子。两人握手,该女子向简蕙芝表示,「你好,我是琳达,我不会投你票。」 琳达开始解释个中原因,不过简蕙芝迅即称,「你不必要样做,这就是为甚么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国家」,跟着简蕙芝就走开。 在简蕙芝离开时,琳达说:「谢天谢地,我希望你不会被选上。」 推特设立#IamLinda标签 这「偶遇」的片段很快就在网上疯传,更引起了一些省自由党非支持者在推特(Twitter)设立一个名为#IamLinda的话题标签,数十人讲述自己为何不希望省自由党继续执政的原因。 其中一人写道,省自由党对于气候转变只说不做。 学者称简蕙芝回应得体 尽管有部分人认为简蕙芝中断了琳达的说话,显得有些无礼,但是卑诗大学(UBC)政治学家卡梅伦(Max Cameron)认为,简蕙芝的回应相当得体,处理得很好。 在周五,被问到此事时,简蕙芝表示,这是琳达的权利,最重要的是选民投票给他们喜欢的候选人,以及投票支持政纲合他们心意的政党。

一項隱藏的特別福利!只有住列治文山的人才有!

每个人都希望家里有一个后院,能种桃种李种春风。    趁着春天在后院里种花种树这事,住在列治文山的居民,有一项大多伦地区其他人都没有的特别福利。    列治文山的市政府为了鼓励居民在自家前庭后院种点花花草草,每年都会搞一个健康庭院计划(The Healthy Yards Program)。这政府用真心超低的价格卖树苗给你,只有列治文山的居民才能买。 2棵树苗 - $11.53(包税) 5棵树苗 - $28.82(包税)    因为担心你是园艺新手,驾驭不了难度系数太高的植物,列治文山的市政府还专门提供了能在多伦多轻松养活的种类给你选择。    树木 美国榛树 American Hazelnut 花楸树 Serviceberry 银枫 Silver Maple 小苹果树 Sweet Crabapple 纸皮桦 Paper Birch 白柏 White Cedar 白松 White Pine 白云杉 White Spruce 灌木 美国蔓越莓 American...

都市報特稿:晚點超售怎麼向航空公司索賠?

■加航称超售可平衡公司成本,亦有助旅客降低票价。星报资料图片 近年来,超售机票(Overbooked)成为很多航空公司在经营上的习惯做法。一段视频,曝光了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因超售机票,强行驱赶已经登机的乘客杜成德(David Dao)下机,事件令全球瞩目。杜成德聘请了全球最TOP的律师,拟提起10亿索赔。最新消息,美联航与杜成德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但没有透露赔偿金额。 本报记者文琪 联航疑因超售强行要求乘客下飞机事件曝光后,人们对航空公司超售机票的政策以及乘客合法权益的更为关注。作为旅客,购买机票时与航空公司达成的协议是否得到保证?些消费者权益应否得到保护?超售航班上哪些人会优先登机?因超售或晚点在加拿大可以接受何种赔偿等都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   交通局质疑超售可降低票价 加拿大航空公司新闻发言人Peter Fitzpatrick在接受《加拿大都市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首先,由于过度销售而无法容纳乘客的情况在加拿大相对罕见,特别是当考虑到加航每天在加拿大会运送超过15万的旅客。但是加航目前无法针对公司超售的情况提供任何相关数据。   Peter 声称“飞机不能容纳所有购票旅客的情况通常是由于换飞机而造成的。比如说当一架飞机已经预定好行程飞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起飞,需要交换至另一架飞机运行,但另一架飞机可能座位较少,会出现有乘客无法登机的情况。”   Peter在本报记者追问“加航”是否也存在超售现像时,承认加航确实也存在超售现像。 “某些航班超卖的情况的确是有的,但我们是根据电脑运行去完成的。电脑查看大量的历史数据,以识别客户可能不乘机或错过飞机的概率。当我们超卖某架航班的机票时,我们的做法是非常保守的。我们超卖的票会低于电脑根据历史模块数据所预算出的无登机比率(no-show rate)。通常情况下,这种模式是很好用也不存在问题的。但在极少数情况下,由于过度售票,乘客必须转到另一架航班或者为行程另作安排的情况的确是有的。”   对于加航使用这种方法超售机票的情况,Peter进一步表示,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航空公司都是这样做的,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如果一架飞机带着空置的座位起飞,就意味着无法收回成本。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超额售票减小这种情况,这样也可以帮助所有旅客降低票价。超卖也使得我们能够给旅客提供条款更为灵活的机票,比如说许多旅客改变行程的时候我们可以提供全额退款,我们知道这些都是旅客需要的。”   Peter还称,加拿大交通局(Canadian Transportation Agency,CTA)已经被要求展开对航空业存在超售机票情况的整治,但CTA也表示超售这种情况是可以接受的。 “在CTA的第181-CA-2005号决案中提出了'关于机票超售的问题,CTA已经注意到了这种售票方式在航空公司中很常见。一般来说是为了航空承运人和乘客双方的利益而产生,因为超售的运营能够以最大容量让航班飞行,因而可以降低消费者的购票价格。'” 加拿大交通局(Canadian Transportation Agency CTA)主席兼行政总裁Scott Streiner   CTA主席兼行政总裁Scott Streiner在接受《加拿大都市报》专访时针对记者提出的:如果加拿大法律更改规定不让航空公司超售机票,飞机票价是否会大额增加? Scott就此回应称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问题。 “首先,在加拿大并不是所有的航空公司都会超售。有些航空公司就指明了自己不会通过超售机票的形式来运营。通常不论加拿大境内还是国外的航班,超售都是为了尽量把票价降低。因为这些航空公司的观点都是,所有的航班都可能存在着因乘客无法登机而导致空置的问题。那些常常超售的航空公司都这样说,更多的人上飞机,航空公司就赚得更多,消费者的票价就会更低。但是我认为,在加拿大,很难讲如果我们禁止超售机票,票价就会上升。尽管很明显如果一架飞机空了一半,航空公司赚的少,大家就分摊更贵的机票价格。但是我们无法证明飞机票超售了,票价和超售之间的直接关系。如果航空公司有了超售的决定,也很难去说会直接导致旅客的机票价格下降。”   对于目前加拿大在超售方面是否有明确的法律规定,Scott回应称“加拿大现在并没有法律明确规定允许或不允许因为超售让乘客禁止登机。但加拿大法律规定每个航空公司都必须有一套明确的条款和条件,CTA可以在接到相关投诉的时候确定它的合规性以及消费者是否得到了应有的相关权益。目前的法律允许航空公司在各种情况下对旅客采取赔偿,旅客不愉快的旅行经历如果不能直接与航空公司协调和解决,可以转到我们CTA处理。”   飞机晚点有赔偿 加拿大航空公司新闻发言人Peter...

原住民掘出華人遺物 共患難精神世代相傳

■ 本报记者廖长仁(左)在赫协部族山头参与掘土。中为原住民杰基,右为菲利普。何良懋摄 《星岛日报》记者上周采访卑诗内陆淘金名镇利鲁厄特(Lillooet)东北面的原住民社区,知悉当地部族赫协(Xaxli’p First Nation)成员,年前在山岭农地旁掘到华人墓穴的陪葬品,包括铜钱、碗和瓶子等。原住民领袖强调,掘出这类华裔的「出土文物」,按习惯都会埋回原处,不标示位置,一来尊重死者,二来避免引人「寻宝」扰及先侨。最近又掘出一个华裔头骨,因着考古研究需要送往美国华州实验室化验后,原住民坚持要把头骨放回原墓地。足见华人与原住民关系融洽,在歧视年代已互信互助,这种精神世代相传,突显了最卑微的也是最高贵的情操。撰文:何良懋 ■原住民「考掘」的山区环境。右一为当地社区领袖芒廷。何良懋摄 本报记者上周三早上驱车抵达距利鲁厄特约10公里的赫协部族社区中心,拍摄曾掘出墓穴古钱币的现场。得到社区领袖芒廷(Ed Mountain)安排下,跟着两位原住民杰基(Jacky)和菲利普(Phillip)步行约10分钟去到山头,体验一下「考掘」工作。 要在陡峭山腰建引水道 这是个略带凉意的早上,阳光腼腆地穿过薄云,映射于眼前华工流过血汗爬上来的山岭,我们乘着现代汽车的春风,呼啸一声即驶抵,在这儿向着干草唏嘘一番。原住民拿起铲子开挖,旨在展示先民墓地环境,记者也参与掘土,体验劳动的活儿。芒廷透露,有原住民掘出像大肚佛的铜雕;「而为着不让外人闯进掘坟,我们围起有刺铁丝网,保护这些墓地」。 ■赫协社区的山头多干草。廖长仁摄 在淘金潮结束、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筑成后,留在菲沙峡谷的华人很多转往原住民地区找生活,他们当中不少改为务农。沿利鲁厄特99号公路往东走尽是干旱山区,华人想出陡峭山腰建引水道的做法,把山涧水导入农田。原住民说,华人变通耕作后农产增加,也提升地区经济活力。记者从公路看到引水道遗迹,也感受到先民胼手胝足的艰苦生活一面。 ■早期华人在陡峭山腰建引水道,把山涧水导入农田。图为残留的引水道木头。廖长仁摄 相濡以沫互助共济情谊 在山中掘出中国古钱,说明当年淘金与建铁路的华工「金山梦」,随着棺木朽化了,可他们与原住民那份相濡以沫、互助共济的情谊长存。在原住民与华人同受歧视压迫年代,他们虽来自不同地方却共负一轭,背着有色种族这「原罪」任由白人奴役。幸而彼此穿透泪水的苦涩,学到围炉取暖、团结互助互爱的功课。 ■百年前卑诗华人即与原住民相濡以沫,建立互助共济情谊。卑诗省府图片 本报记者最近在内陆历史现场所发掘的不仅是先侨遗骸,更多是春暖花开绽放的盼望:我们相信还原消失中的华人遗址,拨开不公义迷雾,共同面对历史事实,族裔间的真正大和解可期。

灌輸風水知識刷卡萬元 旅客北京游稱遭催眠洗腦

■“风水先生”向游客介绍各种“风水建筑”。互联网 ■旅游大巴驶上高速后,导游(右二)对游客收取其他项目的费用。互联网 ■花衬衫男子自称“富二代”,在澳门开赌场,之后他以交友名义骗取游客刷卡。互联网 ■ “风水先生”为游客看手相算命。 互联网   河南的张娟女士近日与家人到北京旅游,并在当地一旅行社报名长城一日游,每人收费80元。游玩期间,一路遭遇言语洗脑、二次消费后,她在一间导游明确交代“无需购物”的玉器店,竟刷了近1万元。事后她一度坚信自己被下迷药或催眠。即便在警方的帮助下,向玉器店要回了大部分钱款,但她仍耿耿于怀。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陈绍建介绍,纵观整个一日游旅程,这是一场精心布局、分工配合的骗局,利用了人在群体状态下的群氓现象。导游事先暗示埋下伏笔,游客旅途行程疲惫判断力减弱,店员配合演戏塑造权威,终使游客落入圈套。 张娟说,他们和另外约的20名散客16日在天坛南门附近坐上旅游大巴前往长城。大巴车驶上高速后,导游就临时提出补缴费用,每人150元,拒绝补缴的游客不能继续行程,须自行返回。她感觉恼怒,但还是交了费。《新京报》报道,张娟回忆,此后的行程愈发奇怪起来,一路上导游一直给游客灌输貔貅和风水知识,还带游客以参观的名义去算命,看“风水先生”。而游览长城的时间只有1小时,其余时间均是购物、看展演。 张娟说,下午返程前,导游找了个借口,让游客在海淀区的一家玉器购物店休息。20多名游客在一家封闭的小房间内听一名自称是“富二代”的人讲课,其自称还在澳门开赌场。 警方否定被下迷药 讲课持续了约1个小时,张娟形容她和其他游客渐渐进入亢奋状态。“‘富二代’以交朋友的名义让我们请他吃饭,当场除了两人银行卡内没钱,其余人都刷卡支付了。”张娟说,她也分两次支付了近1万元,获赠了貔貅等几枚玉器。“当时大脑一片空白,让我刷卡就刷卡,让刷多少就刷多少。”她说。回到河南,张娟和家人对“一日游”起了疑心,请来卖玉器的朋友鉴定,发现在玉器店标价数千元的玉器只是几十块钱的地摊货。张娟和哥哥21日来京报警。警方说,“这种情况我们近期接触很多,几乎每天都有报警。我们去查了,他们有正规的营业执照。”该警员解释说,“这事够不上案子,银行卡在你自己手上,你自愿刷卡付的钱。你要说那玉是假货,可他不是卖你的,是说交朋友送你的,所以也不构成销售假货。” 对于张娟怀疑被下迷药,警方称经调查并不存在下迷药一说。随后,张娟在警方陪同下来到玉器店退款。购物店的工作人员扣了5%的手续费,其余钱款退回了张娟,其间未发生争执冲突。“我就是专门办理退款的。”玉器店一名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旅游、警方等多部门针对“一日游”乱象曾多次采取整治行动。警方坦言,旅游行业的违法犯罪行为中,触及刑事犯罪的较少,大多行为都只涉及行政处罚。 “风水先生”出场 参观变算命 微信公众号“重案组37号”探员23日通过某旅行社参团长城一日游,费用100元。这趟约大半天的旅程中,探员所遭遇的经历与张娟讲述的几乎一样,导游、“风水先生”、“书画家”、“富二代”等人轮番上场,用一个又一个骗局慢慢掏干游客的钱包。 登车后,在不到1小时的讲解时间内,导游提到了21次貔貅,23次风水。几名年轻游客不禁小声嘀咕,“导游讲这些干啥?” 随车导游自称姓朱,中年女性,东北口音。她的讲解始终围绕风水,尤其推崇貔貅。车窗外掠过的种种景物,她都能用风水来解释,遇见名胜古蹟,首先提醒游客注意哪儿有貔貅。本应是重头戏的游长城实际用时仅1小时。中午12时,大巴将游客带到延庆大榆树镇“华夏名砚苑”参观。这里也是一众骗局的开始。 “主任”当场给3位游客看起了面相。他对第1位男士说,看面相结合生肖,没有捞偏财的命,不宜赌博。他对第2位女士说,因为下巴有颗痣,要注意人际关系。对第3位穿西装的男士,“主任”评论说,其面相中庭长,是能干事业的人。 见简单几句话引得游客来了兴趣,“主任”就顺势将游客们引入了隔壁的房间。 8个工作人员站在一条长柜台后,柜台上摆着砚台、“神兽”等商品,标价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这些工作人员招呼游客上前,为游客看手相,一番说辞之后,让游客掏钱购买貔貅等神兽挂件,声称可转运。 部分游客听信工作人员的算命,花费数百元购买了挂件。

美聯航快速平息拖客下機事件 賠償金額成謎

■ 亚裔医生本月初被美联航强行拖下飞机引发争议,图为亚裔民众当时发起抗议美联航的行动。美联社资料图片 本月初被联合航空公司强行拖下飞机的69岁亚裔医生陶大卫(David Dao),其律师27日宣布,他的当事人已经与联航达成和解,但获偿金额保密。考虑到双方在事发不到3周后就达成和解,显示出联航希望尽快平息这起丑闻所引发的争议。 据美联社报道,陶大卫的律师团队在一份简短声明中表示,和解协议的其中一项条款是,陶大卫所获得的赔偿金额将不被公开。陶大卫的律师德梅特里奥称赞美联航的首席执行长穆诺兹说,穆诺兹「说过他将做正确的事,他确实做到了。此外,在此次事件中,联航已经承担了所有责任,而不是尝试责怪其他人,其 中包括芝加哥市。 」德梅特里奥形容双方的和解是「友好的」。 此次和解协议距离陶大卫被强行驱赶下机的事件不到3周,陶大卫甚至还没有正式提起诉讼。这份协议意味着,美联航将不会陷入昂贵的法律战中,也不会进一步引发公关危机。在达成和解之后,联航也发表了一段简短声明,称公司对此次和解表示满意。截至到目前,陶大卫本人并没有亲自讲述案发经过,而且考虑到联航处理这起事件的迅速程度,陶大卫可能已经签署了一份不向媒体讲述此事的协议。考虑到陶大卫曾经有案底,避谈此事也对他本人有利。如果接受媒体采访,他可能被迫提到自己十多年前用药物换取与年轻男病人发生性关系的犯罪史。 3名将陶大卫拖下飞机的警员被芝加哥航空管理局停职。芝加哥航空管理局共派出300名警员保护芝加哥市两个主要的机场,但这些警员并不是芝加哥市警局的警员。他们所接受的培训较少,并且不能在航站楼内佩枪。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德梅特里奥表示,双方的和解也让芝加哥航空管理局免遭起诉。他说:「穆诺兹值得称赞,他没有将责任推到芝加哥市身上。他向全世界表示:联航承担了所有责任。 」德梅特里奥也表示,联航承担责任的速度和彻底性是「前所未闻的」。 这起事件于4月9日发生在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的3411航班上,原因是一个常见问题——航班被超额预订。为了让4名美联航雇员登机,美联航以代金券作为奖励,鼓励已登机的乘客主动放弃座位。在没有乘客愿意下机后,美联航通过电脑随机挑选出4名乘客,陶大卫就是其中之一,在3名乘客下机之后,陶大卫拒绝下机,他表示自己必须回到肯塔基,因为他次日早上要为病人看诊。美联航立即联系了机场警员,警员强行驱赶陶大卫下机。陶大卫的律师表示,在这起事件中,陶大卫被磕掉了两颗牙齿、鼻部骨折,并且遭受了脑震荡。 在其他乘客所拍摄的有关这起案件的视频被上传至社交媒体上之后,立即引发了全国公愤。而联航在事件之后最初的回应进一步加重了民众的不满。当时穆诺兹首先维护了联航雇员的做法,并将责任推到了陶大卫身上。在事件发生几天之后,穆诺兹才不堪压力,承认错误并承诺做出改善。 联航当天还公布了对这起暴力驱客事件的调查报告,其中对联航的服务政策提出一系列改变,包括将鼓励乘客自愿放弃座位的代金券金额上限调至1万元。德梅特里奥表示,陶大卫和他均对联航做出的改变感到满意,他说:「联航立即解决了消费者服务满意度方面长期存在的很多问题,陶大卫和我均对此表示称赞。联航今天所宣布的所有政策改变都是对乘客友好的,而且是符合常理的。虽然陶大卫遭受了痛苦的经历,但他在这些改变中发挥了影响,他对此感到骄傲。 」 美联航麻烦事一箩筐 巨兔离奇死亡   身长90厘米的名贵兔子搭乘美联航货舱,从英国运往美国。起飞时非常健康,抵达时却死亡。 2. 蝎子螫伤乘客: 乘客理乍得早前乘坐美联航从休斯敦飞往卡加利的一架航班时被蝎子螫伤。蝎子是被另外一名乘客带上飞 机,这名乘客是偷渡者。 3.逐九旬妇出商务舱 94岁高龄的菲律宾裔老婆婆乘坐美联航商务舱由洛杉矶飞返澳洲墨尔本。但美联航指婆婆没能力自理,赶去经济舱坐足16小时。 4.准新人座位被霸占遭「拒载」 一对准新人准备乘美联航航班从得克萨斯州休士顿前往哥斯达黎加举行婚礼,登机后座位被霸占,提出愿 意加钱换座却被逐出飞机。 5.遭特朗普女儿闺蜜起诉 纽约名媛、特朗普总统小女儿的好友卡伦.辛波列斯起诉指曾被美联航空乘人员强行从商务舱「赶」到经济舱,要求美联航赔偿至少15万美元。 联航推改善措施 让座奖励最高达一万美元 就在陶大卫的律师宣布已与联航达成和解协议之前,美联航当天还公布了对暴力驱客事件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了联航对这起事件处理上的多项失误以及将做出的诸多改变,其中包括把鼓励乘客自愿放弃座位的代金券金额上限调至1万元,并增加对员工的培训。该公司也表示,并不会放弃航班超额预订的做法,但会减少使用。 综合美联社和《华盛顿邮报》报道,在报告中,美联航提供了有关事件的新细节。报告称,当时飞往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的3411航班只多售出了一张机票,并且一位乘客自愿放弃了座位。在所有乘客登机之后,4名共和航空公司(Repulic Airline)的机组人员赶到3411航班登机口,因为他们前往路易斯安纳市的航班因机械问题而延误。共和航空公司负责运营很多美联航旗下United Express的航班。 美联航在报告中承认了4项错误,首先,不该这4名机组人员登机,这意味着必须让4名购买机票的乘客离机。其次,也不该在没有任何安保问题的情况下联系机场警员。再次,公司也没有提供足够的代金券奖励来吸引其他乘客自愿放弃座位。最后,公司并没有为雇员们提供如何应对拒绝登机情况的定期培训。 联航并没有透露自4月9日的暴力驱客事件发生以来,公司的机票销售是否出现了下降,但首席执行长穆诺兹承认,这起事件可能是会带来不利影响的。穆诺兹27日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这起事件以及我们的回应破坏了公众对我们的信任,人们感到不满,我认为很多人可能在考虑不选择美联航的航班。 」 为了平息民众的不满,美联航此前已经宣布,该公司不会再让警员上机将乘客带离被超额预订的航班,并且将要求为了工作而出行的雇员提早登机。在27日的报告中,该公司增加了几个新政策,其中包括上调代金券上限。从28日开始,自愿放弃座位的乘客所获得的奖励代金券上限为1万元,此前的上限仅为1,350元。除了上调奖励之外,联航还将建立一个自动系统,识别那些愿意放弃座位的乘客,并让这些乘客设置愿意接受的代金券金额。登机口工作人员每年将接受如何处理航班预订情况的培训,今年晚些时候,公司还将推出一个应用程式,这个应用程式将让雇员们能在紧急情况下立即补偿乘客。此外,公司还将建立一个「消费者解决方案团队」,为没有座位的乘客寻找抵达目的地的其他方式。从今年6月开始,丢失行李的乘客将可获赔1,500元。 目前还不清楚,美联航所采取的这些措施是否让国会议员们感到满意。此前国会已经要求航空公司在服务方面做出改善,26日向参院所提交的一份提案就要求,交通部重新评估航空公司超额预订的做法,并决定是否对航空公司出售的机票数量设置上限。郭瑾编译 美联航十大改革承诺 1. 除涉安保情况外,限制使用执法手段,不会让执法人员强制乘客离机 2. 除非安全情况受到威胁,不会强制已登机的乘客放弃座位 3. 对自愿下机的乘客,提供最高一万美元的赔偿金 4. 建立专门解决顾客问题的团队,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 5. 如有联航职员搭乘航班,必须在起飞前至少一小时确认订位 6. 为职员提供额外年度训练,提高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7. 创立一个征求顾客自愿更改旅行计划的自动系统 8. 减少机位超卖的情况 9. 顾客服务出现问题时,赋予员工在当下解决问题的权力 10. 简化处理「永久遗失行李」的繁复手续

依親移民抽籤機制漏洞太多 退回名額直接作廢不重抽

■ 移民部未承诺这些退回申请后空出的名额重新抽签。星报资料图片 今年是移民部首次透过随机抽签方式,选择父母、祖父母担保人并接受其申请材料。安省资深移民顾问吴冰向本报表示,近两日发现众多被抽中的人并不符合担保人资格。移民部已表示如果申请资料不全,移民部将退回申请不再处理。移民部也未承诺这些退回申请后空出的名额重新抽签,也即是说被抽中但不符合担保人资格的人,只能把名额浪费。这对于其他合资格的担保人不公平。本报记者报道 加华移民留学中心副总裁吴冰表示,由本周二移民部宣布完成抽签以来,短短几天收到不少电话咨询,都是那些被抽中但是不符合担保人资格、自认为很难成功担保的人询问如何处理。这些人都是自己在网上提交登记,事先并没有透过移民顾问,或个人没有仔细了解其是否符合担保人资格。 业界料高达30%放弃 吴冰又指出,「许多人抱着试试运气的心态提交申请,未想过真的被抽中时如何走下一步。有一位担保人指自己提交网上申请时,误将邀请父母探亲的收入要求,当做是担保父母移民的收入要求(后者要求高三成),现时被抽中才发现自己收入不够担保父母。 」 ■移民部一改以往速递申请表的方法,今年起在网上接受申请。资料图片 吴冰透露,另有一位被抽中的人则表示,自己的丈夫欲担保其父母移民,当初为了增加抽中机会,先生和太太两个人分别填写了网上申请,结果现在太太被抽中,但是依条件只能由先生做担保人,可是抽中的名额又不能转让。还有一位被抽中的人来电表示,被担保人患有绝症,估计很难通过体检。 吴冰说根据她个人判断,现时移民部所抽中的10,000名担保人,因类似上述各种形形色色原因,不符合担保或被担保资格而不得不放弃申请,可能占多达25%至30%。 有效收入年期要求改变 吴冰表示。这主要是移民部的网上登记表设计存在漏洞,缺少起码的资格筛选,才会有95,000人登记、当中许多人不符合资格的情况出现。她指这其中至少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网上登记表格未要求申请人填报收入,而合资格的担保人必须提交至少三年有效收入证明,达到所规定的担保人收入标准。 此外,移民部原先要求申请人日后提交申请资料时,要提交2013至2015年三年的收入证明,现时公布的新指引,则要求申请人提供2014至2016年的收入证明。听起来似影响不大,但实际上有不少2013年收入未达标的人士早前已放弃了今年的网上登记。对于2013年收入未达标、而2014至16年收入达标的人而言,这种改变令他们失掉了今年登记抽签的机会,非常不公平。 阖家为增中签机会登记担保同一人 吴冰认为,移民部网上登记系统存在另一问题,是没有严格机制筛选重复登记者。「一些情况下,担保人为了增加被抽中的机会,让家中的兄弟姐妹、女婿媳妇都填写网上登记表,申请担保同一对象。移民部虽然表示会去除重复登记者,但在填表时连被担保人的姓名都不要求填写,试问如何可以甄别哪些是重复申请者?如果多人分别登记担保同一对象,其中一人被抽中,但这人不符合担保人条件,抽签名额不能转给其他担保人,就只能浪费。 」 吴冰又表示,在当初进行网上提交登记时,移民部仅是透过一个确认页面告知申请人个案确认号码,不少申请人在未留意或是未意识到这号码重要性的情况下,未有纪录自己的确认号码。以至现时一些被抽签抽 中的申请人,不知道自己的确认号码。移民部则明确要求申请人未来提供正式申请文件时,要提交这一确认号码,这也造成不少申请人的困惑。 吴冰指出,虽然移民部未有说明所抽中的10,000人中,有多少属于不合条件的担保人,但由她所了解的情况及所接到的咨询来看,所占比例相当大。这种情况是由于移民部登记表格设计缺陷所引起,应该引起移民部重视并采取行动补救。如果说未来只是将这些申请案退回不再处理,也不将因此空出的名额重新抽签,那么对于那些未被抽中而需等待明年重新抽签的合格担保人,实在不公平。

省選專題 | 省長簡蕙芝親自到訪星島 承諾會跟進華裔遺址的傳承

■ 简蕙芝( 左四)抵达《星岛日报》办事处,获何良懋(右四)、黎家盛(左二)等本报人员欢迎。本报记者摄 卑诗省长、省自由党党领简蕙芝(Christy Clark)周四接受本报专访时,承诺一旦连任将延续并加强华裔历史遗址的传承工作,以及跟进本报揭示消失中的华人遗址保存策略。她又抨击省新民主党(NDP)所提出增收2%房地产投机税,指此举势必变相增加全民税务负担,令政府过度干预民众生活,有违本国价值观。图文:本报记者庄昕 简蕙芝周四到访《星岛日报》温市华埠办事处, 由总编辑何良懋和营业及市场总监黎家盛接待。本报23日刊出「消失中的华人故事系列」,报道内陆多个华人历史遗址, 包括淘金古镇利顿(Lytton)苏格兰裔自掏腰包重建华人历史博物馆香火堂(Joss House)等,何良懋向简蕙芝提问,假如连任将怎样维护濒危中的华人遗址。 ■简蕙芝( 右) 周四到访《星岛日报》华埠办事处,在门外与任职本报34年的资深同事吴瑞如亲密拥抱,场面难得。 简蕙芝承诺一旦当选,她的政府会按本报相关报道,重新审视全省华人历史遗址,并处理跟进工作,看看哪些需要加强保育,让省民看到百年前华人参与建设卑诗的史实。 「 没有华裔先驱贡献,就没有今天卑诗省」 她说,省府将延续华裔历史遗址的传承保护工作,并赞扬华裔加人为本省历史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华人在本省有超过150年的历史,没有华裔先驱的贡献,就没有卑诗省的今天。如果我们要发展一个强劲的未来,就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 」 简蕙芝又指出:「我们是省内首个关注华裔历史、并就史上歧视华人政策道歉的政府,保护华裔历史遗址的工作不仅不会停止,还要做得更好。 」她特别赞赏省国际贸易厅长兼专责亚太策略及多元文化厅长屈洁冰,为此做了大量工作。 在回应NDP政纲提出增收2%房地产投机税的主张时,简蕙芝指这完全是错误的。她称:「这是向所有人加税,特别是影响到新移民,如果实施,大批省民要在政府门前排队,去证明他们是住在自己的房子。政府过多干预民众生活,有违本国价值观,甚至不符合宪法精神」。 指NDP倡2%地产投机税或违宪 她说,政府在决定房屋政策时需要十分小心,须顾及大多数辛勤工作才能拥有自己房产的省民,不能对省民购房的资产累积造成大的影响,同时还帮助首次置业的年轻人。 简蕙芝表示,省府去年为了遏抑外国投资者炒高大温房价,推出15%的外国买家物业转让税(PTT),接着推出协助首次置业者计划,让合资格人士向省府申请楼价百分之五的贷款,最多可达3.75万元,贷款期最长25年,首5年不计算利息。 距5月9日卑诗省选仅余12天,自由党的支持率仍然落后NDP有10个百分点,不过简蕙芝回应时显得信心满满,表示不相信民调结果:「上届省选前我们落后20个百分点,但我们赢了。我相信选民会细心研究各党政纲;只有自由党才能保障本省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 」 简蕙芝希望通过本报,呼吁华裔选民记得在5月9日踊跃投票。

利魯厄特鎮唯一日裔女子 竭力為華人歷史平反

■ 利鲁厄特镇唯一日裔鹿毛真理子,与两个有原住民和华裔血统的孩子。受访者提供 1858年,卑诗内陆兴起第一次淘金热,华人涌入菲沙河峡谷寻金,内陆小镇利鲁厄特(Lillooet)也是华人聚居处。淘金热过后,华人一直留在当地,《星岛日报》记者日前到该镇采访时,也察觉大街有多家挂中文招牌的商铺;令人费解的是,在大街入口的资讯亭里,几幅介绍该镇历史和地标的大展板竟没提华人,仿佛过去华人未踏足利鲁厄特。 在加国与原住民真相及和解联会(简称加和会)总监朱伟光引荐下,记者认识了目前镇上唯一的日裔居民鹿毛真理子(Mariko Kage),访问她为何致力为镇上的华人历史平反。鹿毛1970年代中期从德国移居加拿大,现任职布里奇河(Bridge River)原住民部族的药物及酒精辅导员。身为日裔,她对日本人在利鲁厄特的历史特别感兴趣,鹿毛说:「在二次大战期间,约1,000个在卑诗的日裔居民因日本发动战争,而被加拿大政府囚于利鲁厄特地区,期间镇上医生突过世,当局要求有医学学位却因当年歧视政策未能取得执业资格的宫崎政次郎(Masajiro Miyazaki)负责医疗工作。战后宫崎政次郎留下,后成为利鲁厄特地区议员,更是首个晋身加国政界的日裔。 」 不过宫崎的故居一直没得到政府重视,鹿毛遂四出设法保存宫崎大屋和文物。 2013年她和历史作家友人卡列高(Jane Carrico)成立非牟利组织「宫崎故居协会」(Miyazaki House Society),把大屋打造成优雅的社区场所,所得利润全用于保存故居。 虽为镇上唯一日裔人士,她一直尽心尽力去守护当地的日裔历史,令人敬佩。 保育遗址 为公义也为未来 鹿毛表示,自小对中国文化有兴趣,再加上自己的孩子有原住民和华裔血统,在了解日裔的历史材料时,发现华人对利鲁厄特的发展贡献重大,但一直遭受不公平对待,在官方版本的历史中也甚少提及,激发她更多去发掘华人在当地的历史和遗址,她和卡列高更不时向社区报章投稿,为华人平反。 ■省府档案库的1901年资料,明显标示镇上华裔坟场位置(左上)。受访者提供 卡列高说:「华人自1860年代淘金热以来,一直是利鲁厄特重要组成部分,在镇上开设各类商铺;1880年代中期,估计住在镇上华人多达600人。一次大战期间,镇上很多白人奔赴战场,华人就成为重要经济动力,这些显著贡献却长期被政府忽视。 」 鹿毛则表示,当政府在公共利益事务上不作为,民间就要自发做好保育和教育工作,「为少数族裔平反,不仅是社会公义问题,更有助省民全面了解卑诗,让下一代有更好的未来。 」鹿毛近年参与争取保留利鲁厄特一个华裔先侨坟场遗址。 ■利鲁厄特华裔先侨坟场遗址现存范围。两年前该处还有一棵大杨柳树,应属当年遗址一部分,已遭砍掉。廖长仁摄 2015年,加和会创办人朱伟光向传媒揭露,这个葬有华裔的坟场遗址,或因当地政府倡建旅游资讯亭而破坏。经与地区政府交涉多次,该遗址暂获保存,「但其实自1938年起,虽有明确证据显示该地段有华裔先侨的坟场,省镇两级政府似故意忽略,令遗址受破坏,现存范围若不保存,该遗址将会消失」。 省府确认遗址 不代表会保育 朱伟光还指出,省府确认遗址不代表会保育。本报23日专题报道利顿镇(Lytton)香火堂,没有支援保育工作;现在由苏格兰裔居民洛娜(Lorna Fandrich)自费重建,下月中开幕。二埠 (New Westminster)华裔先侨坟场遗址同样获省府确认,但二埠中学重建计划根本不理会该处地底有华人坟场,也是靠民间维权组织力争才受外界注意。 ■ 朱伟光为确认利鲁厄特华裔先侨坟场遗址,花几百元向省府索取资料,包括1860年英国殖民政府为该镇制作的地积规划图。廖长仁摄 朱伟光认为,在保存卑诗华人史方面,华社的表现令人失望。他举例说:「在上届省选期间,省自由党向印裔和华裔社群打族裔牌,印裔随即大团结,不给执政党机会在历史问题上做文章,反建议省府支持文化活动,结果省府拨1,200万元办印度电影节(Bollywood)。反观华社当时对省府表现驯服,拨100万元处理各地华人遗址的保护工作,侨领仿佛感到『皇恩浩荡』,对省府感激不已,但试问100万又能做什么具体保育工作? 」 华社太驯服 保育表现令人失望 在二埠中学重建计划险破坏华裔先侨坟场一事上,朱伟光一直批评省府保护华人遗址不力,引起关注。忆述争取过程时,朱伟光慨叹道:「最困难是,省府向他表示已咨询华埠侨领,认为没问题。这导致华社难以质询政府,或不易提出意见。侨社须以整体华裔社群的历史身分作出发点,向政府施压,才有助提升华人在本地生活质素,以及推动下一代华人福祉。 」 ■从镇上华裔先侨坟场遗址远眺,风景优美,但昔日华人遗迹却渐趋消失。廖长仁摄 朱伟光的感叹,令人想起英国名作家兼新闻记者奥威尔(George Orwell)在《1984》书中这两句话:「毁灭人的最有效途径,是让他否认和消灭对自身历史的认识。 」历史文化身分失掉,一个群体就解体。 在偏远的利鲁厄特镇,没有镁光灯的照射,鹿毛长期单人匹马,用心用力为守护日裔遗址干实事,令人敬佩,更令人深思:加国华人从她的积极作为中,可得到什么启示?撰文:廖长仁

揭秘!老乾媽如何把5塊錢生意做到37億?

这是一瓶不可小觑的辣椒酱。北美、欧洲、东南亚、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都能见到老干妈的身影。投资网报道,美国奢侈品闪购电商Gilt更将老干妈誉之为“全球最顶级的热酱”,称其为“教母”。 2013年,老干妈全球销售额超过37亿元人民币。很难想象,这艘只做辣椒酱的调味品业“航母”,是个资本市场绝缘体。“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已然成为老干妈的标签之一,也让一众机构垂涎三尺却只能望而却步。 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 “很早之前就有机构在关注了,但是他们(老干妈)一直闭门不见,走政府渠道也没用。”北京某投资机构的人士告诉记者。老干妈确实说到做到,企业经营十余载,硬是不拿外面1分钱,连仅有的一次银行贷款,也是熬不过人情“帮衬”而已。 在如今“资本为王”的大环境里,老干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这些年来,有幸迈进老干妈公司大门的机构,在老干妈内部人士的记忆中,只有两家。 “一家北京的,一家香港的,分别是2011年和2012年来的”,当初负责接待这两家机构的老干妈内部人士回忆道。因为没考虑进一步接触的可能,他甚至已记不清这两家机构的名称,来者的名片早已遗忘在某个角落。 他说,“当时他们已经到贵阳了,找到政府,政府的人把他们带到公司。我们直接拒绝了,没有这个意向和需求,与他们也没有什么可谈的,顶多给他们介绍了一下我们公司的发展。” 此外,还有一些机构则是通过贵阳市政府转达投资的意愿。“有一家,政府那面的人给我电话,我直接回绝了。“该老干妈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而上述北京投资机构人士认为,绝对不只几家机构,“听说很多机构都找过贵阳市政府,只是老干妈不见。” 政府也很压力“山大”。“见不到公司,机构只能找政府,政府当然鼓励企业去上市,毕竟贵州的上市公司少得可怜。但企业的工作做不通,老干妈不要银行贷款,甚至政府的钱也不要,更不用说外面来的投资机构了。”贵阳一金融从业人士对记者说。#p#副标题#e# 据其介绍,当地不少金融机构都想傍上老干妈这棵“大树”,可它就是无缝的鸡蛋。“找政府没用,企业压根不买账。政府也知道他们的脾气,很多意向不用转达,就直接把机构回绝了。” 与大部分公司不同,老干妈从不与当地政府拉关系,有底气便相对强势一些。“尤其是这几年公司越做越大,即便是政府的人,想见那几位高层也很难。”贵阳当地一政府部门官员感慨道。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上述老干妈内部人士反复强调“我们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其表示,公司一直坚持现款交易,而且有多少钱就做多少事,从没出现过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我们没有这个需求,而且只专注做辣椒酱,不搞其他的,所以没有跟那些机构接触的必要嘛。” 完全的家族企业 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不让别人入股,也不去参股、控股别人。老干妈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据工商资料显示,这家年销售额数十亿元的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文中称“老干妈”),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 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5日,股东结构极其简单,只有陶华碧与其两个儿子。其中,陶华碧仅占1%的比例,大儿子李贵山持有49%,小儿子李辉2012年5月才入股,持有50%。 如今,陶华碧已不再管老干妈的具体事务,只掌握大方向。李贵山主管市场,李辉负责生产。在记者采访时,三人均不在贵阳。李辉告知记者其在外出差,而前述老干妈内部人士表示陶华碧在重庆。至于李贵山,“我们现在在开拓海外市场,李总(李贵山)常年不在家。” 不需借助资本的纽带,仅靠自己强大的现金流,老干妈的市场越做越广,北美、欧洲、东南亚、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可以说,只要有华人在的地方,就有老干妈。”上述北京投资机构人士说。 “老干妈是一家非常纯粹和质朴的公司,有一个最简单的商业模式。我觉得这个模式是合理的。”深创投西南大区负责人许翔对记者说。 在许翔看来,企业是千姿百态的,不是每一家公司都适合上市,也不是每一家公司都必须依靠资本才能做强做大。 与欧洲许多古老的公司一样,做好产品,恪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充裕的现金流和强大的品牌效应,便可以支撑老干妈继续往前走很远。 “即便老干妈愿意融资,也不是随便哪家机构就能出得起价钱,这么优良的资产,又很赚钱,估值肯定会很高。”上述北京投资机构人士对记者说。 LP的很好人选 “我没有去找过它。找它的那些投资机构说简单一点就是想忽悠它上市赚钱,这是很低的理念。人家企业不需要,你就让它自己生长,不要去打扰人家嘛。”许翔告诉周报记者。 许翔表示,老干妈是一个很不错的企业,但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他解释,“发展理念不吻合,而且老干妈现金流很充足,不缺钱,非得去投资它,那不是浪费社会资源吗?投资应该是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投给需要的人,投后能产生协同效应,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相反,许翔认为,老干妈现金流充足,是投资人、LP很好的人选。“不过,他们不理解你也很难说服他们。” 据悉,贵阳市政府曾经期望老干妈能走多元化路线,陶华碧不为所动。“我只晓得炒辣椒,我只干我会的。”这是陶华碧始终坚持的东西,用自己的钱,做自己的辣椒。

園藝”老司機”最愛種的花, 只要一盆整個後院都靚了!​

球兰过去很受欢迎,种过的人都很喜欢。近来在花店也常见到,而且见到球兰的叶子更多变化,很多是花叶品种及皱叶品种,叶子皱成一团团的。在不开花时见到,真的想不到是什么植物。 一般人种的球兰学名Hoya carnosa,是厚叶开花植物,而且有攀爬性,最适合吊盆种植。花开时一大团粉色小花组成一个圆球,而且非常香,因此种过的人都很欢迎。因为花球都向下生长,所以更适合种在较高的吊盆,这样更容易见到花朵。    常见的球兰都开淡粉色或白色花朵,不过也有深红色、米色,甚至绿色。每朵花通常小于一公分,但很多花朵聚生,成为圆球状,因此中文名又有叫做球兰的。仔细看,那些小花非常精致,五瓣花瓣像星星状,都有深色花心,花心也是五角,像小星星,真正是粉雕玉琢。也因此这花还被叫做Porcelain Flower,表示像是瓷器一样细致。    球兰不像外形那样娇生惯养,反而很粗生,枝叶生长很快。而因为叶子很厚,能聚水,因此不用太频繁浇水。不过要其开花就是一项挑战,这就是为什么较少见到开花的球兰出售的原因。    此外因为叶子厚实有光亮,似腊质,因此又有一个俗名叫Wax Plant。至于Hoya这个名字就是为纪念一名植物学家Thomas Hoy而取的。 球兰原产地在东南亚,印度一带,南边远至澳洲都有。在热带是多年生,多数是攀附在树干上生长。和兰花一样是附生植物。在原产地,球兰的叶子有的小到不足一 寸,也有的大至两尺以上,而有的叶子则薄得几乎透明。与我们常见的球兰非常不一样。    种植 多数人是将球兰种在吊盆,或像其它攀爬植物一样,也可以圈成圆形,或是竖立支架向上长。 种球兰时,应当在幼小时多修剪,这样才会长出更多枝,将来更茂密,也更多开花的枝。就像菊花一样,大约剪两三次,就可以有6-8枝主要的茎。    前面说过球兰很易种植,但就很难开花。要诀是要将盆放在有充分阳光的地方,如果是向东的窗户,可以放在窗边。如果是向南或向西的窗口,可以放在距离窗口约三四尺的地方。如果你放在低光区,它也不会死,可能还会很旺盛,但就不会开花。 很多植物在逼根状况下较易开花,所以不要轻易换盆。除非非常必要。通常在换盆后的头一两年都不会开花。同时换盆时,也不要一次就换更大的盆,最好只是大一点点。    此外要看品种,有些品种的球兰可能第一年就开花,但有些要等两三年后才开花,因此购买时最好问清楚。此外运气好的,有些品种会持续开花,不过多数都是只在花季开一次花。在花蕾出现后就不要转换盆的方向及位置,否则会掉蕾。 球兰的花期不一,有的春天开花,也有夏天甚至秋天开花的。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毬兰的花开在同一个部位,因此花谢后不要剪去开花的茎,否则失去开花机会。    球兰喜欢高湿度,所以最好房中有humidifier喷雾器,维持在50%以上湿度最好。否则也可以每隔一两天在植株上喷雾气。喷雾水还可以阻止红蜘蛛Spider Mites的出现。 可以施平均肥,就是氮、磷、钾都有的肥料。如要刺激开花,也可以选择磷及钾较高的肥料。 浇水修枝 球兰不能断水,但因为是厚叶植物,要避免盆土永远是湿的。所以原则是,等土面干了再浇水。温度也不要太低,冬天最好不要低于摄氏10度。(华氏55度。) 成熟的毬兰可能会枝茎太长,也可以在春天时修剪,促成植株茂密。如果修剪得宜,每一个枝会有三四个花球,总共可以有十几个大花球同时开花,非常美丽。 此外球兰冬天会休眠,所以要减少浇水次数,大约土面下一公分干了再浇水。而且要停肥。冬天时也不要放在太暖的地方。更不要放在暖气或冷气出口处。同时通风要好。夏天时最好不时开窗。 作者袁晓辉:媒体人、作家、园艺爱好者。

加拿大的醫療是不要錢但是要命!急症室走廊上都能被活活拖死…

加拿大看病等候时间超长并不稀奇 每个在加拿大生活的人 几乎都有过在医院等到地老天荒 最后等到都快自愈了医生也没来的经历 但最近加拿大一位病人就没有等到病好的那天,在医院的急诊室的走廊上被活活拖死了...而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的遭遇,让听者心寒....    新斯科舍省贝德福市(Bedford, Nova Scotia)的居民Jack Webb,在医院的急诊室里去世了2个多月以后,妻子Kim D'Arcy仍然无法从震惊和愤怒中走出来。 2017年1月,68岁的Webb被确诊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医生表示癌细胞已扩散到他的肾上腺和肝脏。而1月27日,Webb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D'Arcy迅速把他送到哈利法克斯医院的急诊部。    最开始Webb还在急诊部门的单间病房,得到了一些基本护理。但1月30日的时候,医院表示目前已经“超负荷”了,急诊室有了病情更加危急的患者,Webb需要腾出病床,给垂死病人。 于是Webb被转到教学病房,与1名有病毒感染的病人和其他2名病人同房。但还没在病房里住满24小时,1月31日,Webb被赶到了急症室的走廊里...    在冰冷的急救室走廊的一个担架床位上,Webb手上的静脉注射已被切断,但护士一直没时间过来更换。在冬季冰冷的空气中,Webb焦虑地等待医护人员,一直等了6个小时,直到深夜。 结果他最后没有等来更换输液泵的护士,反而在寒冷中听到护士说:“如果他停止呼吸,不要给他做心肺复苏。”    这句话彻底击垮了一直在苦苦坚持的Webb,他转向一直在床边守候的妻子,用手指做出剪掉医院腕带的动作,绝望的大喊:“剪掉它!剪掉它!” 妻子回忆此事时泪流满面,说:“我觉得他一定是吓坏了,他只想回家。”心碎的 D'Arcy没有剪掉他的腕带,坚持与丈夫一起在急诊室等候。但几个小时之后,丈夫在绝望之中黯然离世。从进医院到去世,都没有见到医生....    安省女子内出血痛到尖叫 也在医院的走廊里躺了5天 无独有偶,就在Webb死后没多久,安省宾顿市一位25岁的女子鲍尔(Jamie-Lee Ball)因为腹部剧痛,进入宾顿公立医院(Brampton Civic Hospital)急症室寻求治疗,结果鲍尔连续5天呆在医院走廊的临时担架床,即使痛到尖叫,也没有等到医生。 鲍尔忆述她当时有如身陷战场,无法入睡和进食,非常沮丧和无助。最后当她终于看到医生的时候,被诊断腹部剧痛是因为内出血,再晚一些的话情况将无法控制。    在加拿大,如果医院的急症室爆满,超过医院的负担能力,医院就会发出超负荷代号,表示人满为患。而急症室一旦进入那个状态,就会发生连锁反应。那些病情危急、急需立即治疗的患者就会被“降级”,送到普通病房,给那些“紧急优先级”更高的患者腾出位置。 据悉,加拿大急诊室越来越多的使用特殊代码以示不再有接纳能力,类似Webb这样的重症患者只能被转去普通诊室,然而普通诊室本身也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    1月里医院有23天都超负荷 在丈夫住院的几天里,D'Arcy亲眼目睹了医院的混乱,感觉无比震惊。她注意到,医院已多次发出超负荷代号,要把优先级不高的病人疏散到走廊。而Webb入住的哈利法克斯医院,1月份有23天发出了超负荷代号。 即使丈夫去世已经两个多月了,D'Arcy仍在等待院方解释Webb的死因。她无法理解护士为什么不让抢救,而且怀疑丈夫在临死之前正是因为那句话而放弃了生存的希望。更不用说质疑为什么癌症到了晚期医生才诊断出来?为什么在急诊室躺了五六天,除了反复换病房以外医院什么也没做?为什么病人一直到死都没等到医生?    D'Arcy说,她曾几次试图公开投诉,但打过几通电话后,她意识到就算再投诉丈夫也回不来了,于是颓然放弃了战斗。 “17300人留院期间死亡” 加拿大保健资讯学会(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CIHI)发表的报告指出,约有138,000名病人在2014至15年进入加拿大医院接受治疗期间遭遇医疗事故,相当于每18名病人便有1人因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医疗错误事故而受到创伤,其中约30,000人更曾经历超过一宗医疗事故。 报告指,身患多种重疾及病情复杂的病人面对医疗事故的风险最高,而且医疗事故足以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死亡,而经历医疗事故的138,000名病人当中,约有17,300人在逗留医院期间死亡,即8人中有1人丧命。    曾听华人朋友调侃过加拿大的医疗 “是不要钱,但是要命....” 只能希望未来某一天 在加拿大生活的人 能够不会一听到去医院 就联想到“等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我的10年」參賽作品 : 加國10年中西合璧 無為而治女兒成才

Sharon Liang 一家来加拿大刚好10年。 温哥华都市报「我的10年」征文比赛 作者: Sharon Liang 2007年的4月,正是温哥华春意盎然,樱花盛开的好季节。我们一家人带着一些向往,一些好奇,一些茫然,来到了加拿大这片印像中和平宁静友好的土地上,开始我们的新生活。十年的寒暑,十年的辛劳,换来了今天我们工作生活的满足和女儿的茁壮成长。来到这里的移民,每个人都可以讲一大段人生的故事,人生的感悟。若论到人生的感悟,莫过于我十年来融合东西方的教育理念,实践于对我女儿的培养上。谈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以为我女儿是不是进入了美国藤校,又或者得了无数的奖项。其实她只是一个勤奋学习和工作,有爱心,有孝心的普通女孩。 加拿大学校的教育模式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要适应这种变化,需要家长和子女共同努力。由于我是英语专业的,对西方的教育模式比较容易接受,同时我也同意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教育方式。无为而治用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失败和错误中学到很多东西。 加强阅读,发展孩子自学能力 刚来加拿大时,我女儿只是小学五年级。她英语水平极低,在学校有时不明白老师和同学讲什么,因而错过了一些活动。为了加强她的英语水平,我带她到图书馆,一起挑选图书,让她做课外阅读。她每天坚持阅读英文故事,英语水平提高很快。接着,我又给她讲解了所有英语语法(相当于中国的高中程度),让她做练习题。一段时间之后,她的英语有了长足进步,人也有信心多了。她从此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高中的英语和社会学课程中表现突出。除了阅读英文外,我女儿也对中文和法语很有兴趣。她中小学放假时,我都要求她每天从中文报纸上(环球华报,都市报等)抄写一篇文章,以继续中文学习。在我女儿整个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我除了作基本的英语辅导外,其余的都是我女儿在学校的课堂学习和自学,从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她以优异的省考成绩和奖学金说明了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有能力完成学业。 服务社会,培养孩子高尚情操 与中国的竞争教育相比,这里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服务社会的意识。看过不少五六岁的小孩子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捐给有需要的人,深受感动。我也希望我的孩子是个有爱心的人,所以我经常鼓励她去当义工。我没有限制她要去做什么义工,或说做什么义工对她以后升学有利之类的。只要对这个社会有贡献的,无论什么工作都可以去做。她在中学时去做过收集循环再用垃圾和陪特殊学生进午餐等工作。后来也做过学校的学生纪录登记,去Burnaby Village Museum做过三年的学生夏令营助手等。 鼓励独立,作出正确人生选择 西方的教育理念,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作出工作和生活的选择。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但同时也注意适时介入。例如在选择修什么课程,选择什么专业时,我都会根据我的经验给孩子一些参考的意见,但最终还是由孩子决定。有时孩子由于涉世不深或缺乏经验,也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但我们应该容许孩子犯错,犯错后她会自我纠正。比较明显的例子是,我告诉她读人力资源专业比较有趣和有前途,她开始不接受。后来由于有个在一连锁超市总部做人力资源助理的CO-OP机会,通过八个月的工作,她从此爱上了人力资源这个专业。在我女儿从中学到大学的过程中,我基本上都是让我女儿自己选择修什么课程,选择当什么义工,选择读什么大学和专业,所有的选修,填表,申请都是她自己完成。 十年磨剑终出鞘, 苦寒过后梅花香 2017年对于我和我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年份。在我们庆祝来到加拿大十年之际,我女儿也即将大学毕业,踏上人生的另一个台阶。我在这里感谢所有在我们的移民生涯中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人,包括我的亲人,加拿大政府,我的公司,同事,朋友和我女儿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祝愿大家工作生活蒸蒸日上!文/Sharon 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