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11:45:00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健康

缺乏安全與孤獨感 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据一项研究发现,缺乏安全感及孤独感,会对情绪健康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增加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美国康考迪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倾向担心在亲密关系上遭到拒绝,或感觉被遗弃的人,体内的C反应蛋白(CRP)会大量增加,这是一种炎症标志物。 康考迪亚大学心理系副教授兼研究报告共同撰写人Jean-Philippe Gouin表示,C反应蛋白与患有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与衰老有关的疾病有关。 Gouin表示,长远而言,对患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甚至中风)的风险会大增;他表示,从流行病学研究中已了解得出孤独的人往往会更早死亡。 这项研究在满地可大学内进行,共招募58名新来加国的国际学生,他们被要求在到达加国前的3周内完成调查问卷,分析其属于哪一种依附型态(attachment styles),以及提供血液样本以监测其C反应蛋白水平,在他们抵达加国后的2个月及5个月,再进行检查。 Gouin指出,这研究可以透过使用依附型态作指标,协助预测炎症,并制定解决方法;他表示,对于有越来越多难民及流离失所的人,可以透过分析来如何及何时提供更多协助。 (图片:美联社) T02

加拿大養老生活的三個難題 過不好可能導致自殺

网上图片 孤独、失能、走失,是很多老人晚年生活遭遇的三个难题。而其中,孤独是最致命的毒药,独居者死亡的老人是喜爱社交者的两倍,癌症发病率也是正常人的两倍。而如果严重孤独,可导致老年人因此自杀。对加拿大的华人来说,身处地广人稀,天寒地冻的地方,孤独可能是更大的杀手。 人们谈赡养、孝顺等话题,关注最多的是老人的衣食保暖,然而现在物质上的满足已不再是问题,更多的是老人的精神需求。 老人退休后从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突然转入到松散、无规律的生活状态,很多老人一时很难适应。这时候如果有个人能陪着说说话,聊聊天,就能让老人过得很舒服了。 可是现在老人多和儿女分开住,社交活动也比较少,一个人在家东碰碰,西摸摸,孤独凄凉之情油然而生。专家表示,孤独很容易产生一种“被遗弃感”,继而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伴随空虚感的往往是情绪低沉和烦躁不安,时间久了,很容易抑郁,最严重的可导致老年人自杀,这类例子很多。 一、晚年生活要安排妥当 其实,退休后的生活可以很精彩。专家建议,退休后要学会享受快乐,比如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坚持体育锻炼,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养花、养鸟、下棋、跳舞、唱戏等。不仅学到了技能,还能结交志同道合的伙伴。 如果觉得在家太闷了,可以多出去走走,和家人或者好友结伴而行,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这可以使老年人的心情舒畅,对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颇有好处。 二、失能老人难上加难 “空巢”已是一个让人倍感无奈和同情的字眼,如果再加上“失能”,其背后的人生况味可想而知。失能老人是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国际上衡量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指标,包括吃饭、穿衣、上厕所、上下床、洗澡、室内走动六项。 其中,所有项目均“做不了”的,定义为“完全失能”;任何一项都能做到,但是“有困难,需要人帮助”的定义为“部分失能”。 对失能老人来说,养老的第一选择当然是在家里和亲人们一起生活。但现实是很多失能老人的亲属缺乏护理常识,也无法长期透支时间、精力,需要依靠国家和社会力量,完善康复护理体系,培养更多的专业护理师。 三、失智不知家在何方 当人们已习惯父母叫我们回家吃饭,是否会想到有一天,他们可能会老得忘记自己的家在哪里。据报告显示,在中国大陆,每年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走失约1370人。老人走失主要有四个原因,失智是主因。资料显示,七成以上走失老人出现记忆障碍,其中确诊为失智的老人占25%。 其次,疏于照顾。资料显示,走失老人有63%的配偶不在身边,一定程度上缺乏家人的照料。再者,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是老人走失的另一大重要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第一次从农村或中小城市来到大城市,由于不识字、不认路从而走失。 最后,贫困也增加了老人的走失风险,走失老人中,近70%的老人缺乏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 老人走失一方面反映出家庭对老人关爱不够,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社会养老服务的不足。专家表示,空巢老人孤独难耐,独自一人出去走一走,很容易走失,所以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 老人如果去陌生地方或出远门,一定要有家人陪同。另外可在老人的衣服里、裤带上缝上身分资讯、求助电话的字条,一旦出现走丢,热心人士能及时联系到家人。 四、关爱老人的名言警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为也,非不能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能消炎助補血 埋伏的食療高手居然是這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吃的要求也由最初的“吃饱”演变为“吃好”,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怎么吃才能在满足味蕾的情况下,又能吃出健康呢?人民健康网为“吃货们”量身定制了一档《吃货指南》栏目,让您成为一位健康“吃货”。 这5类植物是天然“消炎药” 1、呼吸道感染:用金银花、连翘、鱼腥草 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常会造成呼吸道感染,引起感冒甚至肺炎。现代药理学发现,金银花等对上述细菌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金银花能宣散风热,连翘能散结、消肿,鱼腥草可清热解毒。患者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吐黄痰等症状时,一般可以选择含有金银花的药物,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成药如银翘片、双黄连口服液等。 但要注意的是,出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吐稀白痰等症状时不宜用。 2、肠道感染:用黄连、黄柏、白头翁 细菌性腹泻,可以用黄连、黄柏、白头翁等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药物。现代研究发现,黄连等对引起腹泻的上述细菌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出现粪便恶臭、便黄而黏、腹痛等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白头翁汤,它由黄连、白头翁、黄柏组成。也可以使用黄连素片等含有黄连的中成药。 但需提醒的是,引起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患者应在明确是上述细菌引起的腹泻时才可使用。并且,如果同时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应马上就医。 3、尿路感染:用海金沙、车前子 尿路感染在细菌感染中较常见。海金沙、车前子等能利水通淋、清热解毒,对肠杆菌等引起的尿路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服用车前子、海金沙等组成的中药汤剂鱼败银海汤,或尿感宁冲剂、三金片等中成药,可治疗急慢性尿路感染所致的小便频急、灼热刺痛、尿黄、下腹胀痛等。但是,孕妇不宜服用。 4、皮肤感染:用马齿苋、蒲公英 马齿苋、蒲公英等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皮肤感染如毛囊炎、脓疱疮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马齿苋洗方,它由马齿苋、蒲公英、如意草、白矾等组成。但脾胃虚弱、大便泄泻者及孕妇不宜用。 5、阴道炎:用苦参、蛇床子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其中霉菌和细菌性感染是常见病因。霉菌主要是白色念球菌,细菌有B型链球菌等。 苦参、蛇床子等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真菌均有抑制作用,现代许多妇科外用洗剂或栓剂如复方苦参栓等均含上述成分。 14类食物最补血 1、当归 当归是当之无愧的补血第一药,气味甘甜,日常利用当归煲各式汤水,活血、养血、补血三效合一,美味不滋腻,是秋冬补血第一选。 2、黑芝麻 黑芝麻入肝、肾、肺、脾经,有补血明目、生精通乳、益肝养发的功效。食用芝麻,可以促进肾生血、肝藏血和脾统血的功能。 3、桑葚干 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无愧于水果中“补血果”的称号。一般建议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但孕妇慎用。 4、黑枣 干枣里最为推崇的是黑枣和蜜枣,它们每100克含铁量在3.7~3.9毫克之间,也算是补血食物中的佳品。干枣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是促进铁离子吸收的重要因子,让机体对铁的吸收事半功倍。 5、莲藕 莲藕,生吃可以清热凉血、止血散瘀,熟吃可以健脾胃、养血。女性多吃莲藕有好处,但月经来潮期间和素有体寒痛经者不宜生吃莲藕;糖尿病人不宜熟吃莲藕或藕粉。 6、紫葡萄干 紫葡萄是很好的补血水果。将葡萄晒制成干后,每100克含铁量在9.1毫克,且葡萄在晒制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葡萄皮的营养,也有利于葡萄干中一些稳定营养素的保留,如铁、锌、锰、蛋白质、抗氧化物质等。 7、干龙眼肉 干龙眼肉这种补血的食物,在民间可谓是非常的有名。一般家庭要补血它绝对是首选,它含有非常丰富的铁质。它还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A、B及葡萄糖、蔗糖等,对于健忘、心悸、神经衰弱之不眠症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8、乌鸡 乌骨鸡可以温中益气、补肝益肾、延缓衰老、强健筋骨,对于月经不调、女性的缺铁性贫血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9、菠菜 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但有专家认为菠菜中的铁不易被人体吸收。菠菜的补血作用与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关。胡萝卜素能调节细胞的各项功能,对各种出血症有益。维生素对贫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10、胡萝卜和南瓜 含有丰富的铁质和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可促进血红素增加,提高血液浓度及血液质量。南瓜中还含有“钴”和“锌”,“钴”是构成血液中红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锌则直接影响成熟红细胞的功能;铁质则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这些都是补血不可或缺的原料。因此,清代名医陈修园曾称赞“南瓜为补血之妙品”。 11、黑色和红色食物 黑色和红色的食物多有补血的功效。黑色的食物入肾,有助于肾藏精纳气。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因此,血的根本也在于肾。至于红色食物补血,理论则源于“以形补形,以色补色”。 黑豆助益肾生髓化血,也可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肾虚、血虚者多吃有益。黑木耳养阴补血、润肺明目。花生则能补血止血。 12、多吃瘦肉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不论血浆还是血细胞,蛋白质都是它们重要的组成成分,在献血之后补充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而瘦肉中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加工烹饪简单,普及程度高,易被人体吸收。同时,瘦肉中的血红素含量高,铁含量不仅丰富,而且属于易被人体吸收的二价铁。 13、吃点猪肝、猪血 在动物体内,肝脏是重要的储血器官,除了富含瘦肉中同样的蛋白质外,铁含量也高,尤其是猪血,铁含量更高。除此之外,由于献血时会伴随血液流失大量的脂溶性维生素,所以动物肝脏中富含的维A也对改善体内脂溶性维A缺乏有很大帮助。 14、补充维C很关键 我们都知道补铁能改善贫血,而补铁的方法大家知道得很多,如吃猪肝、猪血和瘦肉,还比如铁锅炒菜、吃菠菜等,但是,铁锅或菠菜中虽然含有铁,但是它们是3价铁,难以被人体吸收,而维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补充之后可以将不被人体吸收的3价铁转变成易于吸收的2价铁。所以,建议大家适当补充一些维C。 5种蔬菜能防癌 芦笋——芦笋所含营养元素全面,芦笋含有特别丰富的组织蛋白、丰富的叶酸、核酸、硒,列30种抗癌植物之首,是世人公认的抗癌药物。芦笋入肺经、肾经,治疗肺癌、肾癌、皮肤癌、膀胱癌、淋巴癌疗效显著。 胡萝卜——缺乏维生素A,癌症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倍多。胡萝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能转变成大量的维生素A,因此,可以有效地预防肺癌的发生,甚至对已转化的癌细胞也有阻止其进展或使其逆转的作用。胡萝卜中含有较丰富的叶酸,为一种B族维生素,也具有抗癌作用;胡萝卜中的木质素,也有提高机体抗癌的免疫力和间接杀灭癌细胞的功能。对长期吸烟的人,每日如能饮半杯胡萝卜汁,对肺部也有保护作用。 菠菜——菠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利于排便,减少致癌物质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而且吃菠菜可以降低熟肉中的致癌物对人体细胞的破坏作用,使肠道肿瘤危险降低一半,从58%降至32%。此外,菠菜含有非常丰富的可抗击癌症的β胡萝卜素和叶酸。但由于菠菜中草酸含量较高,因此肾结石患者不宜大量食用。 荠菜——荠菜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蛋白质、脂肪、食物纤维、有机酸、苹果酸、矿物质和各种元素钾、钙,镁、铁以及维生素C、烟酸和B族维生素。芥菜中所含的二硫氛硫酮具有抗癌作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一种很好的防癌食物。 玉米——玉米中含的硒和镁有防癌抗癌作用,硒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使恶性肿瘤得不到分子氧的供应而受到抑制。镁一方面也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另一方面能促使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玉米种也含有一种“谷胱甘肽”的抗癌因子。 (来源:生命时报 图片Pixabay)

旋敬接生的孩子會有後遺症嗎?律師解析產婦如打官司勝算幾何

三十年来,多伦多华裔妇产及妇科肿瘤医生旋敬(Dr. Paul King Shuen)的名字响彻安省妇幼保健科。他数十年的妇产科经验所获得的声誉和累积的成就令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业内的翘楚。在加拿大,有不少华裔产妇将能获得预约旋敬为自己接生看作是安心的保障。 这个专门带新生儿来人间的“神医圣手”,大众眼中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却因曾违规为产妇使用催产药控制生产时间的不端行为在6年前被护士告发。 2016年8月,旋敬因违反专业操守被医院终止合约;2017年8月被安省内外科医生协会(CPSO)停牌。从本地传媒获得的信息显示,旋敬所接生的婴儿中,有相当大部分是在周末出生,根据安省医疗保险计划(OHIP)规定,产科医生周末接生可获得比平时高出50%的收入。而旋敬也向医生会承认:“经过多月反省后,承认因自私而罔顾病人利益。” 从网络已经可查到旋敬已被吊销行医执照 本报记者 文琪 多伦多《星报》2019年获得的2011-2018年安省医生收入信息显示,旋敬每年从安省医疗保险计划(OHIP)获取高达1,497,138万元的费用,是安省也是妇产科医生中收入最高的。旋敬早前就职于北约克医院(North York General Hospital)。 OHIP规定,如果在工作日接生,每位接生费为498.70元;如在周末接生,接生费提高一半达到748.05元。根据北约克医院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2015年旋敬接生婴儿696个,其中在周末出生的高达318个,是所有医生中最高的。 2018年6月,旋敬因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违规使用药物控制生产时间,被安省内外科医生协会纪律聆讯小组裁定撤销行医执照﹐并须接受协会的谴责﹐以及支付4万元罚款。医生会纪律聆讯小组的判决书指出:旋敬作为专业的医护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而罔顾病人安全﹐其行为已失信于公众﹐更令公众对医生的信心荡然无存。对病人的不诚实及不尊重病人权利的行为绝不能容忍﹐故有必要吊销其执业资格﹐以维系医生的名声及挽回公众的信心﹐令公众相信医学会有能力监管业界﹐保护公众利益。 六龄童母亲很忧心 2013年2月﹐北约克医院的一名护士在旋敬负责接生的产妇阴道内发现一种白色的物质。产妇表示不曾授权医生使用此类药物。但当时院方并未收集该物质进行化验。 2015年8月﹐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此次护士留存了物质,送往化验。随后院方证实这是一种名为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的药物。 在安省内外医生协会公开的聆讯(hearing)文件中显示﹐米索前列醇原是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其副作用是刺激子宫急剧收缩。用量不当可能导致婴儿缺氧,也有可能令产妇突然分娩。该药物有催生作用,但只有在极其必要的情况下,例如处理死胎引产或堕胎时﹐医生才会对病人使用这种药物。医院对医生向病人使用该种药物有严格的要求,事前必须先获得病人的同意(consent)。 公开的聆讯文件显示,旋敬向安省内外医生协会承认﹐他数年来的确持续在产妇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并且不在病历上作任何相关纪录。同时他还利用医生的职权开处方购买米索前列醇,原因只写办公室使用(office use)。他了解该药物可能危害产妇及其胎儿。 一位被旋敬接生过的读者A对星岛《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表示,并不清楚自己当时是否有被使用米索前列醇,现在也无从追寻。 但她称:“我最想知道的是,如果通过使用药物控制了产妇生子的时间,大人和孩子即便当时没有什么事情,事后是否会因使用了米索前列醇而有产生副作用的风险?我孩子的健康发育会不会受到影响?我相信,在丑闻被曝光前,根本没有多少产妇在分娩当时就发现自己被塞了粉末药物。但新闻中说旋敬承认他这样做已经好多年了,我真的很担忧。我会考虑自己和孩子的风险。现在我儿子已经快6岁了,目前来看没有什么问题。” 针对A女士的提问,以及民众关心的曾经被旋敬接生过的母亲和孩童,是否需要找寻额外的医疗资源鉴定他们受到了某种影响,本报记者向大多伦多地区三位妇产科医生( OB)提出采访申请,但她们都婉言谢绝了对此进行回应。 其中一位妇产科医生表示,“在没有参与事件的情况下,我不知道提问的女性在生产时所经历的具体细节、用药情况、及其真实性,因此我无法对这位女士和她孩子的任何状况给予任何评论。” 医生协会解画处罚 网络上像A女士这样有担忧的华裔女性不少。 2009年被旋敬接生过的B女士表示:“我的大女儿是旋敬接生的。多亏我生得早。新闻出来以后,我觉得旋敬这样做是挺不道德的。关键是现在没办法追究他的责任了。他也到退休年龄了,被停牌、罚款也等于是全身而退的。这样的惩罚是不够的。” 对此,本报记者向安省内外科医生协会发出采访申请。 高级传讯专员Shae Greenfield回应本报记者称,“作为纪律委员会(Discipline Committee)处罚的一部分,旋敬被要求向安省内外科医生协会支付了40,720元的费用(costs to the College)。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不是民事法庭(civil court)所判的“损害赔偿”(damages)。安省内外科医生协会没有法定权力(legal authority)替受害者征讨(order)损害赔偿,会由警方决定是否启用刑事指控(criminal charges)。根据我们的立法(legislation),我们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吊销他的医生执照,以确保公众的安全。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另外一位被旋敬接生过的C女士则对旋敬的新闻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身體出現這樣的變化,可能是癌變徵兆!

淋巴是身体防病系统,守护身体免被细菌、病菌侵袭。如果颈部淋巴胀大,长期不消退,可能是淋巴失守,甚至癌变的征兆。以下三个个案主人翁都发现淋巴有癌细胞入侵,然后通过不同检查追凶,揪出真凶才能一举歼灭! 撰文:陈旭英 53岁的霍先生经常到东南亚国家洽谈生意,对于身体上的变化都无暇第一时间处理。 他说:“左颈肿胀了一段时间,初时都没有为意,是朋友提醒我才发现,而我自觉只是胀了少少,没有什么特别感觉,不痛不痒。我工作很忙,真的没有时间理会颈胀问题。 6个月后,左颈已经肿了一大块,听太太说话见医生,抽颈淋巴组织化验,结果发现有癌细胞,要见专科医生跟进……”霍先生说。 其后头颈外科专科医生为再追查癌细胞根源,安排正电子扫描,然而并无发现异常。医生再安排霍先生以麻醉方式接受颈部组织活检检查,并切除左边扁桃腺送往化验,最终确诊为扁桃腺癌。 65岁的曹先生,年初发现颈淋巴轻微胀大,他以为稍后会消退,故没有再理会。然而两个月后都没有缩小,进食时喉咙有轻微哽住之感,于是见西医检查清楚。 不幸地,曹先生之后在抽组织检查中发现淋巴有癌细胞,遂再安排检查以追寻源头,惟未能找出癌细胞根源,曹先生同样以麻醉方式,从头颈多个位置抽取组织化验,最后才确诊是舌根癌。 四类病因令淋巴胀大 颈部两旁的淋巴是身体防病机制的第一关,所以当淋巴肿胀,绝不能轻视。 养和医院李树培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及耳鼻喉科专科韦霖医生称,颈部肿胀持续,背后有多个原因,必须追查清楚。 韦霖医生说,医生会循线索追查源头,才能找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韦霖医生说,来求诊的病人初期以为是'痰火核',因为热气,认为饮杯凉茶下火便会消失;亦有病人已见医生及服消炎药后肿块都没有缩细或消退。大多数求诊者的颈肿胀问题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才来求医,超过六星期,甚至持续数个月。 ” 有些病人的颈肿胀情况都相当严重,肿块直径达三至四厘米。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致颈肿胀?韦医生说﹕“颈内有淋巴核,淋巴肿大致颈肿胀。淋巴肿大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是一般感染引发的普通发炎:第二是非一般的发炎,例如感染肺结核菌、寄生虫进入淋巴核等:第三是癌细胞入侵淋巴核;第四是淋巴核自身癌变,即是淋巴癌。” 第一类病因,服消炎药后便会痊愈:第二类病因,对症下药后亦能根治,例如发现有肺结核杆菌,则需服用六个月药物:第四类病因,确诊后会转介至血液肿瘤科医生跟进。而韦霖医生主要处理第三类病因︱癌细胞入侵淋巴核。 “有癌细胞进入淋巴核,即转移性淋巴肿瘤,代表身体其他位置已经有癌细胞。我们必须找出肿瘤源头,才能根治癌症。” 凭位置推断源头 如何追查?韦霖医生解释:“颈部淋巴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淋巴肿胀大多数是鼻咽癌细胞向下扩散;如果是下部分肿胀,则可能是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肠癌向上扩散所致;如果中间部分肿胀,有机会是喉癌、下咽癌、食道癌所致,亦有机会是扁桃腺癌及舌根癌。” 韦医生特别指出有两种癌症的出处是比较隐蔽的,就是扁桃腺癌及舌根癌。 “扁桃腺体积细小,位于在口腔后部,吊钟两旁,凭肉眼较难看见;而舌根在舌的后方位置,张开嘴巴也无法看得到。” 由于癌症原发位置隐蔽及体积细小,需要进行连串检查以找出原发癌位置。 循线索追查癌源 韦医生说,首先会安排病人抽淋巴组织化验,如果抽出来是脓,即是发炎;如果抽到肺结核杆菌,即病人感染肺痨;如果抽出来是恶性淋巴细胞,应再进行化验以确定细胞种类,是T淋巴细胞还是大B细胞,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果抽出来是由其他位置的癌细​​胞转移到淋巴的,就要因应癌细胞种类再进行追查。 如抽出来是肠癌细胞的话,会转介往专科进行肠镜检查肠道:如果抽出来是鳞状细胞癌的话,就多数从头颈位置扩散出来的;如果是腺癌细胞,就可能是肺癌,如果女性病人就较大机会是肺癌,或乳腺癌,病人需再进行电脑扫描及再次抽组织化验。 在追查过程中,正电子扫描有着重要角色。韦医生举例,如正电子扫描发现鼻咽位置有异常,会安排内窥镜抽鼻咽组织;如果是喉咙有异常,就用内窥镜检查喉咙、下咽,并取组织化验;如果扁桃腺有异常的话,就抽取扁桃腺组织化验。 但有时因为原发位置很细小,正电子扫描出来的结果可能只见到颈淋巴一个细小位置有异常,但在抽组织检查时无法找到癌细胞,这时医生会安排抽血检测EBV病毒基因,如属阳性,患鼻咽癌机会颇高,需要尽快治疗。 不知源头的癌症 “如上述方法都无法找出癌症源头,这时病人需要全身麻醉,逐个位置抽组织化验。”韦医生说。 这项检查是以外科手术形式进行,首先医生会从扁桃腺开始,先切除淋巴肿胀的一边扁桃腺,即时进行化验后,如果发现有癌细胞的话,即能确诊。 病人先在超声波引导下抽取淋巴组织化验,确定细胞性质。 如果一边扁桃腺没有癌细胞,就需要切除另一边进行化验。如果都没有的话,第二个位置是舌根,由于肉眼无法看到该位置,医生凭经验及手术钳按压组织的感觉,于较硬的位置多取组织送往化验;如果都没有发现癌细胞的话,第三个位置是取鼻咽组织送往化验:如果都没有,第四个位置是取下咽组织送往化验,整个过程大约3小时。如果在手术初期便能确认癌细胞源头的话,整个手术时间自然缩短。 找到源头后,病人便能尽快开始治疗。如确诊扁桃腺癌,便安排病人接受电疗(包括左右两边的扁桃腺位置)及化疗。 扁桃腺有什么作用?韦医生解释,扁桃腺属淋巴组织,喉咙受攻击发炎的话就会负起抗病作用,击退细菌,当它肿胀时,就是正在进行抗病工作。 然而有少数个案,进行所有检查后都无法找到癌症源头,这类“不知源头的癌症”(carcinoma of unknown primary/CUP),患者需要进行大范围电疗,上至鼻咽、下至下咽及颈部淋巴,但后遗症亦相对增加。 韦医生说,假设病人原发癌细胞在舌根位置,但因为癌细胞数目少,在抽组织时未被抽中而没有发现,医生在设计电疗时,便要将淋巴内的癌细胞以至整个颈部范围内的癌细胞都纳入电疗范围内,原发癌细胞才能被消灭。 如果电疗效果不理想,医生为会病人进行手术切除肿瘤,惟手术复杂,需时颇长。 约三成找不到源头 事实上,医生进行如此多检查,包括扫描及取组织化验,就是希望能够找出源头,减少病人需要接受电疗的范围。 韦医生说,在淋巴发现癌细胞,最后能找到源头个案,占总数大约七成,约三成找不到源头。 淋巴被其他癌细胞入侵,以哪个年龄层病人较多?韦医生说,视乎原发位置,如鼻咽癌,病人大多是50至60岁,舌根癌患者年龄较轻,大约30至40岁,而外籍患者愈来愈多,有研究指与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有关。 “昔日确诊舌根癌病人,由于电疗反应不佳,故会直接进行外科手术,切除范围大。后期发现电疗加化疗治愈率高,渐渐成为一线治疗。如果是HPV 病毒引发的,对电疗及化疗的反应更好,治愈机会更高。 确认癌症原发位置后,病人会接受电疗,或同步放化疗。 上述癌症现时都是用电疗及化疗为一线治疗,肿瘤细小的可以只接受电疗,体积较大的则会同步放化疗。 50岁的Tom是外籍人士,体形健硕,年初发现颈淋巴胀大,曾经求医服用抗生素,但淋巴都没有消退,惟他需要回国处理家事,故差不多四个月后才回港接受彻底检查。 不幸地他在抽淋巴组织检查发现有癌细胞,在正电子扫描中找不到源头,于是要进行麻醉取组织化验程序,韦霖医生逐个位置抽取,然而从扁桃腺、舌根、鼻咽都没有发现癌细胞,病人经历近3小时的手术程序都找不到源头,故需要接受电疗及化疗,目前仍接受治疗中。

科學家:每日做家務可助減少早死風險

做家务可以消耗卡路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然而挪威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像“做家务”的温和运动,只要每天都做,便可以帮助减少早死风险。 挪威奥斯陆大学学院(Høgskolen i Oslo)找来36000名40岁以上的成年人做实验,分别追踪他们的日常活动,并根据他们活动的活跃程度分成4组,调查近6年,分析他们的健康状况。 结果有6%参与者(2149人)在调查期间内过世,显示任何程度的身体活动都与降低“造成死亡原因”的风险有关。举例而言,第三活跃的人,他们进行了60分钟的温和活动或5分钟中度活动,比最少活跃的人相比,死亡风险减少52%。 另外,第二活跃的人死亡风险减少66%,第一活跃的人减少73%。科学家指出,任何强度的活动都能降低死亡风险,即使是使用吸尘器打扫地板、修剪草坪、快步走等,都能降低近6年死亡风险的一半,证明了“做点事什么总比无所事事好”。 不过科学家建议,如果想要更健康,还是每天至少做24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例如快走或其他身体活动。相反的,每天坐着工作9.5小时,会带来心脏病、肥胖、糖尿病、癌症风险,早死风险增加2倍。该研究也被刊登于《英国医学期刊》。

華人最愛用的防暑三件套這些功效真沒有!千萬別亂用!

风油精、清凉油和藿香正气水,是华人最爱用的防暑三件套,是居家旅行的必备良药。但是专家说,你以为有的功效真的没有! 据科技日报报道,近日,有关于风油精、清凉油妙用的微博流传,说它们不止有祛暑、止痒、驱除蚊虫的作用,对于好多病甚至还有奇效。有网络文章甚至称:“一女子在肚脐上滴了两滴风油精,一个月后痛经居然缓解了很多!” 但是清凉油、风油精真的有这么多功效吗?伏天,人们除了常备风油精、清凉油外,家里必不可少的药物还有藿香正气水,一旦中暑,人们第一个就会想到它,但藿香正气水真的是解暑神药吗? 风油精口服要谨慎小心中毒 风油精在中国家庭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有统计显示,风油精每年销量数千万。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恒表示,风油精主要由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组成,具有清凉散热,止痒止痛的功效。 “风油精的功效虽然‘强大’,但其成份中的水杨酸甲酯并非完全无害。”李恒解释说,“水杨酸甲酯这种成分能够刺激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也意味着外用或局部涂擦可产生皮肤血管扩张、肤色发红等刺激反应,皮肤可能会产生灼热感,甚至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因此,千万不要在皮肤溃破处涂抹风油精等刺激性药物,孕产妇、婴幼儿及过敏体质人群也要慎用。 有人说,口服风油精可以治疗咽喉肿痛。如果咽喉不适,可以每次口服3至5滴风油精,连用3天。“虽然有些风油精使用说明上写明可以口服,但还是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口服,以免出现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李恒强调,因为风油精含有水杨酸甲酯和樟脑成分,作用大但毒性也大,150毫克/千克水杨酸盐就会引发中毒。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特别提示,要避免使用含有水杨酸甲酯和樟脑的药物。樟脑属于一种亲脂性物质,可以通过皮肤和黏膜被充分吸收。研究表明,如果一次性摄入太多樟脑,就可能引起中毒,导致恶心、呕吐、腹痛、口咽刺激,甚至会引发癫痫。美国每年上报至中毒控制中心的儿童樟脑中毒事件大约有11000例,最常见的情况是6岁以下的儿童探索性地摄入含樟脑的产品。 清凉油不是“万能油”不能乱用 生活中,清凉油被誉为“万金油”,很多人认为它不仅能清凉祛暑、止痒、驱蚊虫,而且还能够治疗狐臭、烧烫伤、头疼……因其体积较小,被很多人随身携带,时不时就拿出来抹抹。但是小小清凉油,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吗? “清凉油是‘万金油’,这是老百姓几十年来生活经验的积累,是‘民间偏方’。”湖北省中医院主任药师严劲松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因清凉油属于外用药,通常用量小,而且透过皮肤吸收,所以外显的副作用小,久而久之就被百姓看作是“有益无害”的“万金油”。 严劲松介绍,清凉油的主要成分与风油精相似,是薄荷脑、薄荷素油、樟脑、桉油、丁香油、肉桂油、樟脑油,主要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晕车、蚊虫叮咬。 薄荷脑和樟脑都能激活皮肤感受器,产生凉爽的感觉,而人在凉爽时,通常觉得精神振奋。所以,炎炎夏日,清凉油有清凉散热、醒脑提神的功效。 蚊虫叮咬引起的红包和痒感,一是因为蚊子的唾液诱发炎症,二是因为人体对蚊子的唾液产生了免疫反应,释放了大量组胺,引起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 薄荷素油的抗炎作用和樟脑的局部麻醉作用,对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因而,用清凉油治疗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也是合适的。 把清凉油当作日常保健用药可以,但是如果想靠它治病去疾,恐怕会让你失望了。 “比如,有人说经常用清凉油涂抹腋下,久而久之可以根除狐臭。这个说法是没有循证医学理论支撑的。”严劲松说,根据“芳香辟秽”原理,的确可以通过涂抹清凉油减轻狐臭异味,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治愈狐臭。再比如,很多人说清凉油能治疗感冒,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清凉油的说明书写的是“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清凉油的确对伤暑、风热感冒的头痛症状有缓解作用,但是不适用于风寒感冒。 “轻度烧烫伤时,将清凉油轻轻涂抹于患处,可缓解疼痛,避免水泡出现,处理越早效果越好。”网上的这种经验分享随处可见。对此,李恒表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对于烧烫伤,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立刻用凉水持续冲洗烫伤部位直至灼热感明显减轻,然后涂抹烫伤膏或者就近就医。如果涂抹清凉油,无异于“火上浇油”,不仅不能缓解疼痛,还会刺激损伤皮肤,并且会给医生此后的诊断和清创带来麻烦。 藿香正气水对高温中暑没有疗效 天气太热,有点头晕、恶心,像中暑一样,来一瓶藿香正气水。生活中,这样操作的人不在少数。藿香正气水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是解暑神药吗? 对此,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柳洪胜表示,霍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具有辛温燥湿作用,对于在“桑拿天”中因湿度大、暑热挟湿而引起的胸闷、恶心呕吐等症有较好疗效。但对于“阳暑”和“暑热感冒”(俗称“热伤风”)则不适宜。 通俗地说,霍香正气水主要适用于治疗暑湿感冒。比如有些人由于夏季吹空调较多,食用冷饮、瓜果蔬菜较多,出现发热恶寒、不想吃饭、伴有恶心腹胀,甚至腹泻、腹痛等症状,服用霍香正气水可谓对症下药。 “但对于日常我们所说的高温中暑,藿香正气水既没有预防作用,也没有治疗作用。”柳洪胜强调,像户外工作者在高温状态下,大量出汗,脱液,严重的时候引起头晕恶心,甚至晕厥休克,这种情况下服用藿香正气水就是不合适的。 有专家表示,确实有不少人误认为藿香正气水是解暑特效药,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人们俗称的中暑,一般是由于高温、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的肌肉痉挛。从中医角度上讲,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水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除湿的功效,属于温热药,根本就不适合治疗中暑。 从西医角度分析,中暑时最关键的在于尽快降低体温(在阴凉处休息、补充含糖或电解质饮料),肌肉痉挛可以冰敷或按摩;如出现意识丧失(如热射病),体温大于40摄氏度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抢救,及时进行补液治疗。而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至50%的酒精,对于过敏及重度中暑者甚至会加重病情。

大腸癌盯上青年白領 防控關鍵做到這兩點!

“临床上30岁以下的青年白领罹患大肠癌的比例逐渐升高,年轻人多坐少动、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许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据科技日报报道,在“2019年天津市结直肠肿瘤防治宣传周”上,天津市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主任孔大陆介绍,预计未来大肠癌发病率仍有升高趋势。 据了解,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近30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国家癌症中心2015年公布的结直肠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5位,每年新发病例37万。 当前青年人的食谱中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和低纤维素。快餐红肉等高脂饮食不断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较少,缺乏有助于消化和分解脂肪的膳食纤维,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年轻白领,更容易减缓肠道蠕动,刺激肠壁引起排便紊乱,使毒素在肠道内延长滞留时间,对肠道造成更重的负担,也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机会,增加大肠癌风险。 “大肠癌是可防可治的,可防的关键在于饮食和运动,可治的关键则在于早期发现。”孔大陆介绍,目前大肠癌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主要是由于发现晚,约20%—30%的患者初次就诊时就已经出现转移性病灶。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也提醒大家如果出现排便规律改变,比如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腹泻交替,原因不明的贫血、便血、消瘦及腹部肿块等情况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明确诊断。 特别建议有结直肠息肉史或结直肠癌病史、慢性肠炎、长期饮酒或高脂饮食、长期坐位工作且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可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检查和肛门指检。如果发现有肠息肉则必须高度重视,因为80%的大肠癌都是由息肉演变而来。从息肉到癌变大约需要3到5年时间,如能在癌变之前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肿瘤。

五個因素加速大腦衰老 大腦年輕有方法

衰老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过程,先天的大脑优势或劣势无法改变,但有些生活因素会加速大脑衰老,从而影响人的寿命,我们应努力回避。 今天人民健康网与你聊聊防早衰,如何让你的大脑变得“年轻”。 五个因素加速大脑衰老 糖尿病。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仙林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耿同超告诉记者,糖尿病可使大脑微血管硬化闭塞、血液黏稠度增加,大脑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比普通人衰老得快。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也会加速大脑衰老。 吸烟。耿同超表示,吸烟时,香烟中的尼古丁能在吸入10秒内到达大脑,并在20~40分钟内保持活性,尼古丁会损坏血管壁,促进动脉硬化,降低大脑氧供应,损害逻辑思维能力,加速大脑老化。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每吸一包烟减寿2.3小时。 空气污染。耿同超告诉记者,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平均每分钟消耗氧气500~600升。污染空气中没有充足氧气支持大脑工作,还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物,通过呼吸进入大脑,造成记忆力下降或抑郁症,加速成年人认知能力衰退。 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后,人体为了消化过多的食物往往向消化系统调集大量血液和能量,大脑的能量供应变少,处于缺血状态,会损伤大脑细胞。 习惯熬夜。张振馨告诉记者,不规律生活影响身体正常生物钟和代谢,大脑功能被打乱。熬夜会让大脑处在一个兴奋状态,而迟迟得不到休息使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修复,损害大脑神经元细胞。英国和法国一个联合研究发现,休息不规律,经常上夜班会损害大脑认知能力。 大脑年轻有方法 注重儿童营养。多国研究发现,母乳喂养能促进孩子的智能发育。《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6月龄内婴儿应坚持纯母乳喂养,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7~24月龄婴幼儿仍要继续母乳喂养,但可以添加辅食,要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儿童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规律就餐、每天饮奶、足量饮水,还要经常户外运动。 每周阅读一本书。张振馨指出,生活内容丰富、多用脑的人,大脑衰老速度慢,读书和思考对大脑的刺激会促使神经突触变丰富,延缓衰老进程。常读书的人具有较高认知储备,大脑衰老时能发挥缓冲作用,减缓衰老速度,使大脑更能抵抗痴呆症等疾病。 每周两次30分钟锻炼。耿同超告诉记者,一周出去两次,每次30分钟太极拳、快走或其他户外活动,不仅利于大脑血液循环,还对控制胆固醇、调节血压有积极影响。但老人锻炼一定要量力而行,身体微微出汗即可。运动健脑越早越好,任何年龄开始都不晚。《英国运动医学杂志》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一周保证45分钟的持续运动就能提高五十多岁人的脑力。 多吃抗氧化食物。耿同超指出,延缓大脑衰老可多摄入富含黄酮或胡萝卜素类抗氧化、抗衰老食物,例如适量多喝茶,多吃瓜果、蔬菜、坚果等,能有效延缓大脑衰老。很多老人为了防治疾病不吃肉、蛋黄,这是不对的,肉中含有胆固醇,利于神经细胞髓鞘的形成;蛋黄中有很多胆碱,利于补充大脑所需营养。 把觉睡足。很多人熬夜后发现第二天的精神和体力有所下降。耿同超表示,所有人都要保证充足睡眠。“睡够7小时”的说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一般青少年睡够7~9个小时,孕妇保证8~9个小时,儿童每天睡10~12个小时。睡眠时间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判定,只要睡醒后有解乏的感觉、身体舒适,便是有效睡眠。 保持乐观心态。张振馨表示,心情愉快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新陈代谢水平变高,大脑供血、供氧充足。我们有时需要培养反向思维,乐观看待事物。比如摔跤骨折,不要想着自己有多倒霉,而是想想只是骨折,并没有失去宝贵的生命。 七种饮食习惯 大脑老得慢 1.控制热量 控制热量摄入可减少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因素,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和糖尿病。这并非建议老人把热量一下削减到很低的水平,需要循序渐进,而且不建议热量摄入长期低于1200千卡/天,特别是体型较瘦的老人控制热量要适度,否则弊大于利。老人可从多吃一些蔬菜沙拉、蔬菜汤开始,或者改用小一号盘子,给大脑一个暗示:没少吃。 2.每天至少吃5份(100克/份)果蔬 美国“芝加哥健康和老年研究项目”针对3718名65岁以上志愿者进行研究发现,多吃果蔬可减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该研究为期6年,结果显示,每天吃5份以上果蔬的老人,认知能力下降几率比其他人低40%。建议身体状况良好的老人,每天吃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 3.使用丰富的天然香辛料 各种植物香辛料可给饭菜增味,还有助于减少烹调过程中食用油、盐的使用量。很多植物香辛料含有抗氧化物质,并有一定的防病效果。建议老人日常生活中不妨用葱、蒜、胡椒、花椒、薄荷、孜然等天然香辛料,代替部分油、盐、糖。 4.烹调肉类先腌制 食物中广泛存在脂肪、蛋白质、糖等成分,在高温下发生复杂化学反应,导致产生糖基化终产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熏肉、香肠、加工肉类及油炸和烧烤食品中含量特别高。这类食物吃得太多,会加剧大脑老化损伤。有个窍门对降低糖基化终产物行之有效:尽量提高食物中水分含量。比如高温烹调鱼或肉之前,放在沸水中焯一下,或通过蒸、浸泡(比如用黄酒、醋、酱油等腌制一下)等方式,让水分渗透到肉里。 5.每周吃一次深海鱼 生活在深海水域的鱼类为了御寒,会产生较多欧米伽3脂肪酸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老人适当吃些深海鱼,可降低身体及大脑炎症反应。 6.常吃坚果和杂粮 五谷杂粮和坚果能为人体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而且富含硒和维生素E,可促进大脑健康。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显示,摄入杂粮和坚果过少是早亡的风险因素之一。老人可适当吃些核桃,其中含有抗氧化物质,能减轻阿尔茨海默病。不过需要注意,坚果摄入量以每天一小撮为宜,吃得过多易脂肪超标。 7.每天喝几杯茶 红茶和绿茶都富含抗氧化物质儿茶酚,能防止氧化对全身各部位组织的损害。绿茶中富含儿茶素,能减少β淀粉样蛋白沉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从而改善大脑健康。喝茶还有助于降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对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卵巢癌等发病风险也有积极作用。 两款药茶护大脑 1.参芪菊花茶:西洋参8克,黄芪10克,菊花10克,开水泡饮服,可抗疲劳、健脑益智,适合40岁以后体力精力逐渐下降的人群。 2.安神益智茶:枸杞10克,桂圆10克,大枣4枚,金银花10克,每日开水泡当茶饮,可安神益智,改善记忆等,适合长期使用电脑、大脑疲劳、失眠健忘者。  (来源:齐鲁晚报 图片Pixabay)

涼拌菜加點這個 健康又美味!

一道爽口的凉菜能让人胃口大开,但也有不少人感觉这类菜过于清淡、香味不足,而加油调拌又会增加脂肪的摄入量,不利健康。 其实,拌凉菜的时候不妨加些坚果,比如豆苗拌核桃仁、菠菜拌花生米、芹菜拌杏仁、油菜拌芝麻等。坚果中富含亚麻酸、亚油酸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而且,其中的油脂能促进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等吸收。需要提醒的是,坚果中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脂肪能润肠通便,但腹泻的人暂时别吃,否则会加重症状。 (来源:人民健康网 图片Pixabay)

含糖飲料會增加患癌風險是真的!奶茶中不止是糖

含糖饮料会增加患癌风险?是真的。一到夏天,各种汽水、软饮成为消暑必备。但大数据统计发现,含糖饮料流行后肥胖症的发病率随之上升,结直肠癌的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并且,大数据的统计结果与临床的发现也是极其吻合的。含糖饮料的摄入与肿瘤的发生到底有没有直接的关系呢?   最近一篇发表在《Science》杂志的研究,给钟爱甜食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试验:“蜜罐”里的小鼠,更易得癌?    《Science》的一篇研究中,科学家将高果糖玉米糖浆high-fructose corn syrup (HFCS)喂食给敲除掉APC基因的小鼠。其中,HFCS是含糖饮料的主要糖类来源。APC基因又是什么?它是一种结直肠癌的抑癌基因,好像警察一样维持着细胞正常的生长秩序。   那么,敲除掉APC基因会导致细胞无序生长,与结直肠癌早期发病相关。   研究显示,敲除掉APC基因的小鼠分为三组:1.“正常饮食组”(Con组,黑色标记);2.“狂吃狂喝组”(WB组,蓝色标记);3.“今日份甜品组”(HFCS,红色标记:每天喂食小鼠糖浆400微升,相当于人类摄入350ml含糖饮料)。   连续八周后发现,“今日份甜品组”小鼠的体重并没有明显增加,但其肠道内肿瘤体积却比“正常饮食组”小鼠明显增大,恶性程度也更高。可见,长期饮用含糖饮料危害之大。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诸如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都与很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甲状腺癌、肾癌等。   “高能”预警 奶茶中隐藏的不止是糖   值得一提的是,奶茶也是一种高糖饮品,热衷于“打卡”网红奶茶店的年轻人需要知道,很多地方卖的奶茶不仅是“奶+茶”,奶茶里的成分含有大量糖分,比如:   Q弹的珍珠 奶茶中的“珍珠”,圆圆润润、QQ弹弹的,非常有嚼劲,让很多人喝一口就停不下来。这种“珍珠”通常是用木薯粉、马铃薯粉或地瓜粉加水及糖制作而成。也是高热量的物质,长期大量摄入高淀粉类物质,易导致肥胖、糖尿病的发生。   诱人的奶盖 很多朋友无法拒绝奶盖的诱惑,感觉奶盖非常香浓。为啥香浓呢?因为“油”大呀!所谓的奶盖里有大量的脂肪,所以有浓郁的香味。但高脂肪摄入易导致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   顺滑的牛奶 有人认为所谓奶茶,顾名思义等于“奶+茶”,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为追求更低廉的成本和丝滑的口感,一些无良商家在奶茶冲调时使用的“牛奶”,是用奶精勾兑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植脂末。这其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是心血管系统的天敌。(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暑假帶孩子去旅行 小藥箱里要備齊這些葯!

暑期余额不足,补习班刷遍了,兴趣班上够了,不少家长开始请年假带孩子在开学前扎堆出游。要想愉快地外出玩耍,除了完备的出行攻略,你还需要一个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旅行小药箱。那么,带哪些药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而又不占用太多空间? 今天,药师就来详细讲解。帮你为旅行小药箱补货,备齐以下八种药。 感冒药 夏季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较大,稍有不慎患上感冒,应当及时用药控制症状,可以准备点新康泰克等,高血压患者可以带些复方氨酚烷胺片等,小儿可以准备点美林、止咳糖浆等药物。 晕车药 如果乘车、船、飞机出现眩晕、呕吐,可以服用晕车药,如果有晕动病史可以在乘车、船、飞机之前半小时服用,效果更好。  抗过敏药 防止旅游期间发生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 消化系统用药 外出旅游经常因水土不服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状况,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维生素、有益菌助消化药,也可以选用健胃消食片,既有补益中气、健脾养胃的功效,又有消食化积、增加食欲的作用,特别适用于老人、小儿服用。另外,再准备一些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腹泻的药。 防中暑药 夏季气温偏高,防中暑药必不可少。藿香正气水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功效,是暑期感冒、消化不良、腹泻以及食物中毒的首选中成药,旅途开车的话可以改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或者胶囊剂。因为藿香正气水辅料为酒精,服用后会影响驾驶安全,而口服液中不含酒精,可以放心使用。 外用药 清凉油、防蚊虫叮咬药。 如果是皮肤过敏,可以选用消炎止痒的外用乳膏,但是含激素类的外用膏剂不宜长期使用。防晒霜可以有效阻挡紫外线,避免皮肤被灼伤。 自身疾病用药 高血压患者需要携带每天必吃的降压药。对冠心病患者来说,除了携带常规的治疗药品外,还应准备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以备急需。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降糖药,同时携带葡萄糖片、水果糖等小食品,以备低血糖时急用。哮喘患者应备有止喘药等。 外伤用药 外出旅游难免发生磕碰事件,夏季伤口又容易感染,可以准备点创可贴、碘酒等消毒液,别忘了带上棉签。治疗跌打损伤的红花油、伤湿止痛膏也可以带一些。

慎入! 女子一年不剪腳甲遭真菌感染變厚變黃

由于脚指甲时常被闷在鞋子里,因此若是没有定期修剪做清洁,不仅会孳生细菌,甚至还可能造成严重感染。 日前,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名长达一年都没有修剪自己的脚趾甲的女子,脚趾甲不仅长到长达4厘米,甚至还受到真菌感染,直到近日她才因真的受不了,到医院给足科医生治疗,连医生看到后都觉得相当惊悚。 据报,该名女子是在健康足部治疗中心(Healthy Feet Podiatry)进行治疗。由于1年没有剪过脚指甲,所以全部都变得非常长,不只颜色发黄还扭曲变形,其中左脚大拇指的指甲甚至横向往食指方向生长,完全覆蓋在上面。“扭曲”的指甲增加了处理的困难度,医生燕傅(Binh Nguyen)花了将近20分钟才逐步将异常厚实的指甲剪掉。 报导中也提到,女子的脚指甲不是天生就长这样,而是受到真菌感染所致,但目前还尚未有完全根除真菌的方法,只能够使用含有抗真菌的指甲油慢慢治疗,并配合口服药物进行控制。然而医生表示,若是脚指甲受到感染后越长越厚,就需要长时间进行治疗,但若放任受感染的脚指甲不管,还有可能导致脚指甲周围的皮肤严重受损,引起蜂窝性组织炎,甚至需要截肢保命。

你的髮際線有救了!研究發現泡菜可增進頭髮生長 扭轉禿頭現象

据中新网报道,韩式泡菜因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而闻名,但如今科学家发现,泡菜还可以用来扭转掉发的情况。韩国一项研究便指出,一款泡菜饮品可让人在数周内长出新发。 发酵白菜加入洋葱、大蒜、鱼露和辣椒制成的韩式泡菜,早已受到注重健康的消费者的欢迎,同时以富含益生菌闻名。 但研究显示,韩国贩卖的一款泡菜饮品,有助于头顶毛发变浓密,且数周之内就能长出新发。 韩国檀国大学(Dankook University)研究人员对23名男性进行研究,部分人士处于早期掉发阶段,其他人头顶发量明显稀疏。 据悉,他们被要求在早餐前和睡前饮用一杯泡菜饮料,一个月后,每人平均发量从每平方厘米85根增加到90根,喝了这种饮品4个月后,更增至92根。 科学家表示,这是显著的增加,看似扭转了大部分参与研究男性的掉发情况。 这项研究发现刊登在《世界男性健康期刊》(World Journal of Men’s Health),研究人员指出:“目前的药物可能有负面影响,所以效果通常是暂时性的。” 研究人员还说:“我们发现泡菜可以增进头发生长,扭转秃头现象。这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安全的治疗策略。”

常吃生肉片小心食源性病毒感染

得了急性肠胃炎,肯定是与吃了脏东西、或者不新鲜的东西相关吗?不一定,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引起急性肠胃炎,而急性肠胃炎也只是属于食源性疾病当中最常见的一种。今天就请专家来讲一下食源性疾病的那些事。 用不专业的话来说,食源性疾病就是指吃了发霉、有毒、污染、有寄生虫等各种“不干净”的东西引起的拉肚子、呕吐、中毒等问题的病。 目前,食源性疾病是全球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第二位,每年全世界都有不少人吃、喝了“不干净”的东西而被感染或中毒。根据病因,食源性疾病一般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两大类,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下面,来看看到底这些病毒、寄生虫、毒素都是些啥子,容易在哪些食物中出现。 第一类:感染性 1.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差不多有10种左右的常见肠道致病菌,在食源性疾病中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如果吃了有这类病菌的东西,就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多种感染性腹泻。 其中最常见的5种致病菌,容易待在以下这些被污染的食物中: (1)沙门氏菌:鸡、鸭、猪、牛、羊等禽、畜肉; (2)副溶血性弧菌:鱼、虾、螃蟹、贝等水产; (3)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剩饭; (4)肉毒杆菌:优酪乳、啤酒、豆腐乳、酱油等发酵制品以及肉制品; (5)李斯特单核细胞增生菌:乳制品。 2.食源性病毒感染 如果是吃、喝了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甲、戊肝病毒疾病患者吃过的食物、水,或者用过带有这些病毒的餐具,就容易被感染,感染后会引起病毒性腹泻、甲肝、戊肝等。 3.食源性寄生虫感染 这个很简单,就是吃了没煮熟、或者直接吃生的肉食,里面的寄生虫就跑到你肚儿头作怪了! 这个,你们猜猜第一张图是啥子?珍珠?弹力球?明胶?不不不,这是虫,肝包虫,是专家从一位长期吃生牛肉、、生鱼片、生羊肉的患者体内取出来的。 除了肝包虫之外,吃生肉、没熟透的肉还可能感染华支睾吸虫引起肝吸虫病,感染阿米巴原虫引起阿米巴痢疾等一堆堆问题。所以,那些生牛肉、生鱼片、还带血的半熟肉食真的建议就不要吃了! 哦!还有没有煮熟的虾子、随便哪个河沟头捡的螃蟹,里面的肺吸虫你们真的不怕? 第二类:中毒性 1.食源性真菌毒素中毒 在真菌毒素中,最常见的就是黄麴霉素,它主要存在发霉、变质的食物中,尤其是发了霉、变了质的花生、玉米、大米、坚果中非常容易出现。比如吃起来苦唧唧的瓜子,有点变味的核桃,烂了的玉米、大米、花生,这些都有黄麴霉素。哦,另外说说,用得太久的木筷子,没有黄麴霉素哦! 由于天气转热的时候,食物更容易变质,这类中毒在春夏秋季的发病率最高。 2.动植物性毒素中毒 比如吃了毒蘑菇、有毒动物(如河豚)后,产生的毒素会导致中毒。 3.化学性中毒 主要是农药、灭鼠药等的滥用,含重金属、有机磷的化合物、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那么都说泡菜、腊肉、香肠、熏肉的亚硝酸盐都很高,那是不是吃多了也容易中毒?其实泡菜、腊肉等食物内确实含有亚硝酸盐,少量摄入亚硝酸盐是没有问题的,200毫克亚硝酸盐才会导致急性中毒,亚硝酸盐没有蓄积效果,也就是毒素不会累积在体内。 总而言之,致毒物大都是有剂量效应的,偶尔吃泡菜、腊肉等含亚硝酸的食物肯定没事,如果长期大量的吃,就一定要小心了。  

護肝從飲食開始 預防脂肪肝要怎麼吃

肝脏积聚过多脂肪,是都市近年普遍的健康问题,严重的脂肪肝可演变成为肝硬化。不良饮食习惯是脂肪肝主要成因,嗜饮用含酒精、含糖饮料,爱吃甜食,令糖分摄取过量,均属肝脏大忌。营养师强调护肝应从饮食开始,今日起便按专家指引,营吃助降肝脏脂肪膳食。  文:曾蔚淇  忌过量酒精、糖分 不少人饮食多油多盐多糖,容易使肝脏负荷超标,家营营养中心营养师陈筠霖(Krista,左图)说:“脂肪肝是脂肪聚积于肝脏细胞的一种现象,一般没明显症状,即使有的话,都是较不明显,例如食欲不振、感到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等,临床特征则包括肝脏发大等。大部分脂肪肝人士,都是例行体检时通过血液测试,发现肝酵素上升,再由医生作进一步的肝脏超声波扫描才确诊。” 脂肪肝与饮食习惯有重大关系,无关年龄大小,Krista指,人体摄取过量酒精,会令肝脏“解毒功能”减弱,影响代谢脂肪效率,使脂肪积聚在肝脏细胞内,形成脂肪肝。另如饮食上长期摄取过量的脂肪及果糖,亦可形成脂肪肝。 “含糖饮料、食用糖、甜品、牛奶朱古力等均含有果糖,果糖较易被肝脏转化为三酸甘油脂,并积聚于肝脏。经常外出饮食、大鱼大肉、直接食用糖分及长期饮酒,均属高风险因素。” 配合进行带氧运动 Krista建议, 平日可多进食对肝脏有益的蔬果,包括抱子甘蓝(即小椰菜)、鲭鱼、鸡蛋黄、杏仁和红菜头等益肝食材,“有外国研究显示,抱子甘蓝有助改善肝酶水平,降低氧化压力,能维持肝脏健康。鲭鱼含丰富奥米加三脂肪酸,奥米加三脂肪酸可对抗不同种类的炎症,预防肝脏细胞出现发炎情况。鸡蛋黄所含的卵磷脂,属天然乳化剂,有助促进脂肪分解,有利肝脏不会积存过多脂肪。” “杏仁含丰富维他命E和不饱和脂肪酸,维他命E能抗氧化,并维持皮肤及各组织健康。红菜头含天然抗氧化物'甜菜红素',有研究指它具抗发炎和降低细胞氧化压力的功效,能保护肝脏。” Krista强调,脂肪肝会破坏肝脏组织,肝脏因长期发炎,会令肝细胞逐渐纤维化。 若长远下去饮食习惯没改变,最后会出现肝硬化而致命。除了改善饮食,多进行带氧运动,亦有助预防脂肪肝。

醫生指吸食電子煙可引致心臟與肺部疾病

美国有50人因吸食电子烟而引致呼吸道疾病,虽然至今未有因为吸食电子烟致死的个案报告,但部分患者已经接近死亡边缘。 根据资料显示,部分人因吸食电子烟引致患有心脏病,部分则感染流感,症状包括呼吸急促、疲劳、胸口痛及呕吐;有医生表示,这些疾病类似属“吸入性损伤”,身体显然对吸入某些腐蚀性物质产生反应。 纽约州Winthrop医院儿科肺科医生Melodi Pirzada表示,今年夏季发现有两个类似的病例,其中一个是一名18岁运动员,差点死亡。 威斯康辛卫生部官员表示,吸食电子烟引致患病已有15个确诊病例,另有15个病例正在调查中;其他州份亦有就吸食电子烟引致患病进行调查,包括纽约州正调查10个病例,伊利诺伊州至少有6个,明尼苏达州亦有4个,加州及印第安纳州亦正在进行类似的调查。 美国卫生部官员表示,出现某些肺部疾病的患者,大多数是青少年。 患有哮喘的26岁威斯康辛男子Dylan Nelson(图),当去看医生时,被确诊患有肺炎,即使已接受治疗,但数天后感到没法呼吸,故须入院及要戴上呼吸器。 即使Nelson已出院,但其心肺的损伤,医生仍不知道何时会愈合。 电子烟被描述为不危险,及可成为一般香烟的替代品,但卫生部官员一直担心青少年吸食电子烟的影响。 有专家表示,部分电子烟产品被发现含有一些可能有害的物质,当中包括调味化学品及用于吸食大麻的油。 跟进明尼苏达州4宗病例的肺部专家Anne Griffiths医生表示,每个病例都发现患者体内含有不同的电子烟化学品;她强调,引致出现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可以确认为人体吸入一些物质所引致。 (图片:加通社资料图) T02

患癌飲食迷思:癌症患者要戒口嗎?

癌症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增加摄取营养和能量,以应付往后的治疗。 置身于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坊间充斥着林林总总似是而非的防癌饮食偏方,若盲目地跟随,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影响治疗效果。 今期营养师会逐一拆解常见的癌症饮食迷思,剖析正确的抗癌饮食观念。 撰文:文乐轩 治疗时能量需求大 网络上分享的资讯众多,孰真孰假难以分辨,养和医院营养师高咏梅表示:“许多癌症患者对坊间没有临床实证的'饮食疗法'深信不疑,若本身已胃口不佳,再加上过分地戒口,便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抗癌疗效。 最常听到的谬误是鼓吹为了要'饿死癌细胞'而戒绝一切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高蛋白质肉类,鸡、牛、蛋、牛奶及大豆)只集中吃水果蔬菜,煮食方面亦全走油盐糖,希望借此来控制病情。 但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ESPEN)指出并没有任何研究支持此论点,相反,癌症治疗时其实身体需要增加营养及能量的摄取,以增强免疫力,应付往后的治疗。营养不良可导致致体重及抵抗力下降,难以承受治疗副作用,耽误疗程。 ” 控制血糖有助抗癌 坊间流传癌细胞专爱吃糖,建议癌症患者应戒糖和碳水化合物来抑压癌细胞,以免“养大”癌细胞。 高咏梅指出:“其实碳水化合物消化后会转化为葡萄糖,不论健康细胞和癌细胞,都需要利用它来帮助生长和运作,如摄取不足身体也会乏力抗癌。研究指出,游离糖(包括煮食时额外添加的砂糖、蔗糖以及天然的蜜糖、糖浆及果汁;但不包括天然存在奶及新鲜水果和蔬菜内的糖)会令血糖有较大波幅,影响胰岛素分泌及产生类胰岛素生成因子( IGF-1),不利于癌病炎症的控制。相反高纤维食物可稳定血糖,有助抗癌。所以如病人胃口正常,便应减少摄取精制的游离糖而多选择天然的高纤碳水化合物如五谷类(如红米、糙米、燕麦、麦包)、根茎类蔬菜(如番薯、薯仔、粟米及萝卜)、各式水果及豆类。” 医院营养师高咏梅 癌症患者要戒口? 高咏梅表示一般来说,营养师会建议患者遵行均衡饮食而无须特别戒口,她提醒:“患者必须留意食物安全,避免未经煮熟或不洁食物,避免病从口入。若在疗程中患者的白血球过低,反映其免疫力不足便可能有需要遵从'低菌餐'饮食。 最常见癌症患者避开的食物是鸡肉和牛肉,因怕它们含有激素和很‘毒’,会刺激肿瘤生长。事实上,在香港所有鸡只均经过检疫,确保激素含量符合安全水平,无须过分忧虑,进食时去皮去脂肪便更安全。亦无确实证据显示牛肉与肿瘤生长有关,而且红肉更含丰富铁质可预防贫血。由于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可以防止肌肉流失及增加抵抗力鸡、牛之外可选择其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类、猪肉、豆腐、牛奶和大豆制品取代。 ” 补健品无治癌功效 研究显示近五成癌症患者有服用营养补充剂,高咏梅强调:“营养补充剂在抗癌的角色极具争议,纵然研究证实某些营养补充剂可增强抵抗力,减少治疗副作用;但另一方面可能会因加强免疫力而影响个别治疗的成效(如化疗及免疫治疗)。故服用前应先咨询医生及营养师意见,现时仍没有足够证据显示任何食品或营养补充剂有治癌功效,只可作为辅助功用,病人仍需跟医生指示接受适当的疗程。建议患者应先从均衡饮食中摄取大部分的营养,避免服用高剂量营养素以防超标。另外,要留意市场上部分的营养补充剂,其实没有相关科研实证支持,要小心选择。” 饮食方法 未必适合 针对癌症的极端的饮食方法众说纷纭,未必人人适合。高咏梅表示:“例如不少患者认为植物性食物含有较多抗氧化剂和纤维而突然转为素食,但假若对素食认知不足加上食欲不振,便会增加缺乏蛋白质、铁质及其他营养素的危机。茹素时,应确保吃足够豆类制品、蛋、牛奶及坚果等食物来吸收足够营养。 部分癌症患者会遵循碱性饮食(Alkaline diet),因有传闻癌细胞喜欢酸性环境,认为可透过食物改变体内酸碱度,达至抗癌作用。但其实人体会透过由肾脏和呼吸系统来调节血液内的酸碱值,并不会轻易因饮食而改变,所以此饮食方法功效未必与食物中的酸碱值有关。 而生酮饮食法(Ketogenic Diet)对癌症功效有待更多研究确认,此极低碳水化合物及高脂肪的极端饮食方法,只有在动物实验与少数的人体试验有潜在帮助。但副作用颇多,包括有机会增加坏胆固醇、导至血糖过低、肾结石、骨质疏松及缺乏部分营养素,亦会产生如便秘、腹泻、恶心和口臭等不适征状,所以不应自己胡乱尝试。 ”

2019免疫治療加拿大論壇圓滿落幕

微生物免疫学专家许庭源博士做主题演讲 2019免疫治疗主题健康论坛于8月14日在万锦希尔顿酒店圆满落幕,台湾光晟健康集团创办人、微生物免疫学医学博士许庭源先生专程到到多伦多发表主题演讲。   加拿大康见健康集团董事长Kevin Wang致欢迎词 加拿大三级政府政要、各主要商业团体、机构及企业名流,营养保健等领域专业人士以及媒体单位等近100位贵宾出席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意在介绍如何运用最现代整合医学进行治疗,提高人体免疫力,治疗癌症、糖尿病、干燥症、牛皮癣、白癜风等所有由于免疫系统失调引发的疾病,并改变身体的亚健康状况。 联邦国会议员陈圣源,联邦国会议员蔡报国,安省旅游文化厅长助理、安省议员彭锦威,万锦地区议员李国贤,万锦市社区服务委员会主席、经济文化发展委员会主席、市议员何胡景等政要出席了本次论坛。加拿大联邦小企业和出口促进部部长、国会议员伍凤仪亦发来贺信。 联邦国会议员陈圣源到场祝贺 安省旅游文化厅长助理、省议员彭锦威到场祝贺 约克地区议员李国贤到场祝贺 本次论坛主办方加拿大康见健康集团董事长Kevin Wang在致辞中表示,健康为人类最大资产,有了健康与活力便有无限可能。二十一世纪不只是消除疾病,更要帮助人类找回健康,维持年轻活力。人类基因解码后的后基因时代医学趋势为个人化精准医疗及整合医学,每个人为独特基因个体,保养与治疗不可一视同仁,需根据个人体质予以量身订做以达最高疗效。 据了解,主题演讲嘉宾许庭源博士,是国际著名微生物免疫学医学专家,被誉为“全球功能性益生菌之父”。许庭源博士以「寻找没有伤害的药」为宗旨研究出有生命的药-功能性益生菌,通过配对的个人化益生菌与身体免疫系统互动出平衡的模式。独家研发了量身定制的个人化专属益生菌。 近百位企业和社团负责人出席论坛 许庭源博士毕生致力于发展功能性医学、个人化医学及再生医学,结合中西医合并,先后研发出癌细胞毒杀能力检测、血循癌细胞及肠道菌丛分析等,通过功能性检测及早发现提前预防。拥有国际认证的细胞实验室,研究发展免疫细胞,以免疫疗法提升免疫力有效成功治疗癌症,以干细胞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及抗衰老、回春,让延年益寿不再是梦想。(Tracy 供稿)

常穿人字拖容易引發跟腱炎

在夏天中,很多人喜欢穿着清凉的人字拖。然而,几乎每年都有人因穿着人字拖而导致脚部受伤。最新研究显示,常穿人字拖,甚至可能引发永久性跛行。 海南省海口市民何先生是人字拖爱好者,十几年来无​​论是打球、爬山、逛街,他都离不开人字拖的陪伴。最近何先生脚后跟经常疼痛、肿胀,上楼梯时尤其严重。他近日被诊断为跟腱炎,原因与他常穿着人字拖做剧烈运动有密切关系。长沙某高校大三女生张靓(化名)的遭遇更悲惨,她近日穿着人字拖鞋爬山,下山时一脚踩滑,结果摔成脚踝骨骨折。有医院研究发现,人字拖的危害甚至超过可导致拇外翻的高跟鞋,除了令脚趾和脚弓部位持续紧张外,还会使脚掌过分伸张,容易引发脚部肌腱发炎,甚至导致永久性跛行。 人字拖拖累健康,与如今人们超范围、长时间穿用有关。有医生指出,人字拖诞生之初,是为了方便人们在海边、游泳池、家居行走而设计的。因此,无论是从鞋子的设计结构还是材质上看,它与日常穿的鞋子都有很大差异,做了许多减法。如果穿着人字拖走路,短途没有问题。但如果长期穿着它逛街,行走时间过长就不行了。这会导致足踝受力不均,步态不稳,进而令脊柱系统跟着遭殃。长时间穿用人字拖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简述如下。 首先,鞋底太平,无拱形支撑。正常的脚底是有足弓弧度的,步行鞋一般会考虑足底的形态,在足弓位置采取了拱形支撑的设计,让足弓处能够均匀受力。然而人字拖鞋底平坦,没有拱形支撑,穿着时间一久,就会觉得脚底累、疼,当跟腱承受的压力过大时,可能会发生劳损、细微挫伤或撕裂,进而引发跟腱炎。 其二,人字拖鞋底偏薄,对地面的减震能力差。穿着人字拖走路,就好像没穿鞋直接与地面接触一样。在落地时,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地面传来的震动力,无法给脚足够的承托,这可能会导致后脚跟、足弓和脚趾的疼痛。 其三,固定点太少,可引发肌腱劳损。穿人字拖行走时,要靠脚趾的力量夹起鞋子中间的两根带子,带动鞋子前进。由于固定点太少,为免甩掉鞋子,脚趾必须保持绷紧状态,才能抓紧鞋底。时间一久,容易引发肌腱劳损,诱发神经发炎。 其四,可诱发“内八字”。人字拖对步态的影响很大,由于步子太大容易甩掉鞋子,人们倾向于小步行走、频率加快。同时,身体重心前倾,膝盖会自然弯曲,腰部的脊柱也保持微倾状态。时间一长,就容易变成“内八字”。久而久之,不仅膝盖会痛,脊椎也会感到疼痛。 其五,穿人字拖时近乎裸脚全部开放,不仅鞋子容易飞脱,踝关节和脚后跟也缺乏保护。万一摔倒,脚部更容易受伤。 其六,光脚穿人字拖,脚部皮肤直接受到阳光烤灼,增加发生皮肤癌的风险。 五类人不宜穿人字拖 首先,有内翻足、平足等畸形足患者,人字拖的设计可加重症状。 其次,幼儿足部发育不成熟,经常穿着没有保护和承托的人字拖,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走路姿势和习惯,影响行走能力。 其三,穿人字拖不适合做运动,爱运动的青少年最好少穿,运动时一定不要穿人字拖。 其四,孕妇脚部容易出现浮肿,且身形臃肿、下蹲不方便,更偏爱穿脱方便的人字拖。然而人字拖因脚底和鞋面受力不均,容易造成滑移,增加摔倒的风险。 最后,肥胖者的膝关节和足部所承受的压力更大,如果穿着承托力几乎为零的人字拖,比一般人更容易受伤和发生“扁平足”。

老人手術期間假牙跌進喉嚨 卡住8天始被發現

英国医学杂志昨日刊登一宗罕有个案,指有一名72岁老翁接受手术之前,医护人员没有提醒他脱下假牙。结果,假牙跌进他的喉咙内卡住,在手术后8日才被发现。 该名老翁动手术移除腹部一块无害的硬块。手术开始之前,医护人员忘记叫他除下假牙。手术完成之后6天,他返回医院,说口部有血,呼吸和吞咽都有困难,无法进食固体食物。医生初时察觉不到有甚么问题,只给他嗽口水、抗生素和类固醇药物回家。两天后,老翁的情况转坏,医生怀疑他肺部受感染,急忙替他照 X光,才发现他的喉咙内卡住一件半月形异物,是类似一副假牙的物体。医生需要再为他动手术,把那副假牙取出来。 撰写这份报告的英格兰东部詹姆斯‧佩吉特医院的专家切尼菲呼吁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在替病人动手术之前,切记提醒病人除下假牙。

新鞋磨腳起「藍水泡」 女模特引發敗血症險截肢

着新鞋不时都会“刮脚”受伤,但多数只会黏块胶布了事,英国23岁女模特儿杰玛(Gemma Downey)被新鞋刮脚后竟染上败血症,出现全身疼痛、呕吐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幸好她及早求医,否则可能需要截肢保命。 杰玛表示自己早前穿着一对新凉鞋,赶往火车站应约,不过鞋跟带不断摩擦皮肤造成磨损伤口,皮肤像被切开一样。杰玛其后发现伤口位置形成一个小水泡,但当时仍未意识事态严重,就只贴了一张胶布。后来伤口却愈见严重,更呈现奇怪的蓝色,水泡亦不断涨大,杰玛更出现全身疼痛、胸部不适、呼吸困难、心跳加速、发烧及血压极低等症状,两度求医后确诊因伤口受细菌感情,引发败血症,需要留院治疗。她指自己幸好尽早求医,若不及早治疗或会导致更严重后果。 杰玛出院后被医生告知接下来的三个月只能穿拖鞋或凉鞋,其模特儿工作因而受影响。她指“刮脚”高跟凉鞋去年从二手店购入,只穿过几次,没想过会造成这么严重的伤害,但强调事件不会阻止她继续穿高跟鞋,会密切留意康复情况,看看何时可以再穿高跟鞋。

睡前抽煙喝酒比咖啡更容易擾亂睡眠

很多人都会认为睡前喝咖啡或茶,会影响睡眠品质,并尽量避免在睡前饮用。不过美国一项历时14年的研究发现,造成容易失眠的凶手是“酒精”及“尼古丁”,这两样比咖啡因更容易扰乱睡眠。 由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哈佛大学、埃默里大学和密西西比医学中心联合发起,这项研究共有785名非洲裔美国人,研究中没有人患有睡眠临床障碍。他们让每一位测试者配戴腕带感测器测量睡眠,以及写日记,以记录睡眠状况、饮食、抽烟、喝酒、生活作息等。 根据研究结果发现,睡前4小时内饮酒,比喝咖啡更容易影响睡眠,而抽烟所吸入的尼古丁,尤其在晚上对失眠的影响更大。睡前抽烟的人平均睡眠时间比不抽烟的人少了43分钟。 研究人员对这项长达14年的研究相当有信心,即便控制可能影响睡眠的其他因素,包含:年龄、性别、身材肥胖、忧郁焦虑或压力大等等,依然不改变“咖啡因对于睡眠的影响力很小”的结果。

吃素救地球 聯合國勸你少吃肉

联合国公布一份有关气候变化和土地运用的重要报告,称为遏制全球暖化,人类须改变饮食习惯,减少食肉,还有助纾缓对土地和水资源与日俱增的压力,以及改善粮食安全及人类健康。报告呼吁迅速彻底改变人类使用土地的方式。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昨日发表的新报告,由五十二个国家的一百零七名科学家编制。报告称,世人须减少吃肉,多点吃素,协助应对气候暖化。再者,人类减食肉类还有助纾缓对土地和水源的持续愈加的压力,以及改善粮食安全、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尽管报告没有明确提倡每个人都吃素,但报告呼吁对饮食习惯和农业要有重大改变,以抑制因人口增长和消费模式改变而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影响。 IPCC表示,植物性食品和可持续动物源食品,到二〇五〇年可腾空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年减少巨量二氧化碳排放。IPCC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来自一百九十五个国家的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经过近一个星期的磋商后,周三最终确定该委员会的报告。编写报告的过百位科学家在约三年内检查了数以千计的研究项目,以更好地评估气候暖化、粮食安全、土地退化和荒漠化之间的关系。 IPCC主席、韩国首尔高丽大学教授李恢成表示,该委员会不会为人们作出消费选择,只是对政府领导人提出建议。但参与撰写报告的其他科学家被记者追问后,大约六名科学家承认他们因气候变暖,而减少了他们的个人饮食,其中一人说这有助于他减肥,感觉更健康。 该委员会的德国领袖波特纳则对记者称,若减少吃排骨,多吃蔬菜,这就是“很好的决定”,有助地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报告警告,除非遏止碳排放和停止无助于持续发展的耕作方式与砍伐森林,否则未来数十年内,人类就会面临在粮食保障和温度上升之间的痛苦抉择。要改变人类使用土地的方式是艰巨挑战,特别是因为那将导致农耕方法的重大转变。然而,撰写报告的科学家认为人们除了需少吃红肉和多吃蔬菜,还需保护天然森林,特别是在热带地区。报告强调保护尚存热带雨林的必要性,作为防止气候暖化的屏障。 密集开发土地资源也大量制造使地球暖化的二氧化碳、甲烷与一氧化二氮。报告又认为各国应保护和重建泥炭地(Peatland)。尽管泥炭地只占地球陆地表面的百分之三,它们却能储存五千五百亿吨碳,相当于全球森林碳储总量的两倍。 由于全球人口将在本世纪中期膨胀至一百亿,政府、产业与农民如何妥善运用土地,将是遏止或加速气候变迁的关键。

帶孩子沙地玩要小心 士嘉堡著名湖灘針頭扎到女童

暑假期间相信有不少家长会带同子女到湖滩游玩,但不论小童或成人,在湖滩上要十分小心,因为沙滩上布满杂物,很易令人受伤。近日便有一名6岁女童,在Scarborough Bluffs湖滩玩耍时,踩到一支针而需要入院检查。 居住在Newmarket的Claire Bradshaw,周三(7日)带同6岁女儿Ellie,到Scarborough Bluffs游玩,但突然间Ellie大叫,且看见她的脚底踩着一支针,Bradshaw立即致电911求救,及将女儿送院。 Bradshaw表示,虽然女儿的脚底有流血,受感染的机风很低,但未来6至8周,仍要进行抽血检查。 她表示,不敢再到多伦多的湖滩,及希望多伦多市政府能更加注重湖滩的清洁。 Bradshaw曾致电311投诉,但只可以留言,且至今未获得回复。综合报道

抗癌路上應如何安排飲食?宜忌都在這篇文里了

原文标题:营战抗癌路(三)治疗中点食好? 撰文:文乐轩   来源:都市报 癌症治疗方法众多,但不论是化疗、电疗、手术切除等都有机会产生副作用,影响食欲和营养吸收。今期营养师讲解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的营养须知、维持体重的重要性、以及饮食宜忌。 体重下降影响治疗 癌症治疗需要长时间作战,过程中患者营养缺乏十分常见,养和医院营养师周明欣表示当患者出现暴瘦、不懂得选择正确饮食、副作用影响食欲等情况时,便需要与营养师制订合适的饮食餐单。她说:“体重下降会影响癌症治疗的进度和成功率,不论任何治疗方法都有机会产生副作用,例如令患者恶心、肚泻、容易疲倦、味觉变弱或突然变得敏感、免疫系统减弱等等,都会影响患者进食和吸收营养,继而令身体更缺乏营养,体重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大部分癌症患者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一般患者的体重相对于患病前不应下降超过5% ,否则患者会增加治疗的副作用及体质太虚弱影响继续疗程,需要先摄取足够营养。” 按患者喜好订餐单 癌症患者经常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周明欣指出:“健康饮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让患者吸收营养,限制饮食反而影响他们的食欲。首先可找出患者能够接受什么食物,例如鸡蛋、豆腐等都是容易入口,又含丰富营养的食物;在肉类方面先了解患者的喜好,或可弄做肉碎、肉丝方便进食。其次可多饮奶和豆浆等高蛋白质饮品,以帮助补充营养。” 找出患者爱好愿意进食哪一种味道或哪一种烹调方法,都有助患者改善食欲不振问题。患者愿意进食后,健康和精神才会复元,然后再计算他们营养需求。因此家人应该让患者尝试不同种类的食物,而非单纯顾虑健康与否,让患者以正面态度对抗癌症十分重要。 乳癌患者 避免增磅 突然体重暴增同样有机会影响癌症治疗,周明欣说:“特别是对于乳癌患者,大部分患者治疗前体重正常,在治疗中增加体重会较多,当中因素包括水肿、运动不足、饮食过量等等。当她们完成手术后,很多时候会听从坊间传言或亲友的建议,然后进食不同的补品、汤水、或专为癌症患者而设的营养奶,一包营养奶含300卡路里,结果短时间内体重暴增,有机会降低癌症治疗果效及影响身体健康例如胆固醇高及尿酸高等等。不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缺乏运动,营养师只好减少患者的卡路里摄取,目的是在饮食上先令患者停止增重。脂肪吸收方面应要避免动物性脂肪,部分含有丙烯酰胺等致癌物的食物也要避免。” 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 周明欣表示癌症患者一般出现整体营养不足,她说:“特别是药物和癌症的副作用会令患者的营养流失比正常人快,因此其营养需求也应按个别情况补充。 癌症患者需要高蛋白和高脂肪饮食,因为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及组织的重要物质亦有帮助增强免疫系统及细胞更新。脂肪是能量的主要供应,而脂肪含有最多卡路里能供应人体无法制造的脂肪酸,患者可选择健康和优质的油类,例如茶花籽油、芥花籽油、橄榄油等等。以肺癌患者为例,肺的主要功能是气体转换,吃淀粉质会令人体排放二氧化碳,但相反如果以高脂肪饮食为主,二氧化碳排放会较少,便可以减少肺部的负担。 ” 何谓低菌餐 患者进行化疗时有机会需要进食低菌餐,周明欣说:“现时不同医院对低菌餐的规定不一,低菌餐是由医院内的医生和营养师商讨而定。以养和医院为例,低菌餐主要是不许进食生或半生熟的食物;其次是避免进食经发酵的食物,例如腐乳、味噌、酸菜、泡菜等等;第三是不建议进食未经超高温处理的饮品(Ultra -high-temperature processing, UHT),包括鲜奶和鲜果汁。饮用水则选择蒸馏水而避免矿泉水。熟食食物放置超过两小时便要弃置。” 营战抗癌路(四):康复过程饮食宜忌 接受癌症治疗后,正确的饮食习惯十分重要,既有助患者摄取充足营养,更有效预防癌症复发。今期营养师讲解患者在治疗后的饮食宜忌,包括均衡饮食和控制体重,以及坊间常见的饮食谬误。 多吃植物性食物 患者接受癌症治疗后,饮食应该以均衡和多元化为主,确保能摄取充足营养,养和医院营养师郑智俐表示:“均衡饮食当中,每餐的饮食比例应为三分之二来自蔬果和全谷物类食物,其余三分之一是蛋白质。同时应选择'三低一高'饮食,全谷物类食物以低升糖指数为主,例如糙米、大麦或全麦面包;白饭、白面包等则尽量避免。 蔬果方面以彩虹饮食为主,患者可尝试吃不同颜色及种类的蔬果,当中含有不同的抗氧化物,包括茄红素、胡萝卜素、蒜素等等。标准份量而言,患者每天约进食一碗半至两碗蔬菜以及2至3份水果,我们不建议以果汁取代蔬果,因为果汁大多较为浓缩,每杯鲜榨果汁可能用上数个水果,令升糖指数变高。 ” 运动预防体重超标 控制体重与预防癌症复发有莫大关系,郑智俐指:“健康的体重除了BMI指标,也会观察患者的腰围,男性腰围应少于90厘米,女性则少于80厘米。因为不少研究都有提及癌症患者减肥有预防癌症复发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乳癌和大肠癌患者最为明显,所以在腰围附近的内脏脂肪,即中央肥胖的位置便要加多注意,建议患者每星期进行150分钟带氧运动。运动不单只是避免体重超标,同时亦能够帮助抑制肿瘤细胞分泌生长激素,减低癌症复发机率。” 免加工食物和饮酒 懂得选择优质的蛋白质食物同样重要,郑智俐说:“蛋白质占每餐的三分之一,重点以新鲜为主,除了鱼类和肉类以外,蛋、豆类、豆腐都可作为补充蛋白质来源。我们建议患者每星期进食少于500克红肉,同时更应尽量避免加工、腌制、烟熏的肉类。油分方面则应选择健康的植物油,例如橄榄油、芥花籽油、茶花籽油等等;而牛油、猪油、椰子油等则应避免,因为它们属于饱和脂肪,有机会增加坏胆固醇。 患者饮酒亦要节制,男士一天不应超过2份酒精,女士则不超过1份酒精。所谓‘一份’酒精约等同于一罐330毫升啤酒、100至120毫升的红白酒、或40毫升的烈酒。 ” 癌症康复要进补? 在稳定癌症病情后,不少患者会“进补”,郑智俐表示应按照患者身体情况而定,她说:“如果患者有偏瘦和营养不足情况,一般营养师都会建议进食高热量和高蛋白质的食物,但要注意'进补'不应全部选择高卡路里和高热量的食物,尽量保持均衡和健康的饮食。相反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已经吃高能量餐单,治疗后体重持续上升,便要稍为减少高热量食物,否则体重有机会过高,反而令患者的癌症复发机率增加和有其他健康问题浮现。 亦有不少人会选择进吃营养补充剂和维他命丸,但我们建议患者不应过分依赖营养补充剂,而是尝试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 ” 过于忧虑影响健康 郑智俐说另一常见谬误是癌症患者于治疗后饮食变得十分清淡,甚至是主动戒掉某些食物,她表示:“例如不少患者听坊间流言说鸡肉含有激素,豆腐当中的植物雌激素会刺激乳癌复发等等,其实这些资讯不完全准确,大多是患者过于忧虑,而且长期偏食或不进食肉类更有机会导致贫血。最有效预防复发的方法是控制体重、避免烟酒、多吃不同种类的蔬果,而患者应尽量放松心情,这有助减低身体炎症出现。接受治疗后患者应该回复正常生活,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已经足够。” 1.▲乳癌患者体重增加有可能降低治疗效果,建议疗程间跟随一个健康饮食。 2.▲脱脂或低脂牛奶含有丰富蛋白质,有助癌症患者补充营养。 3.▲医院营养师 郑智俐 4.▲每星期进行150分钟带氧运动有助控制体重,有助低癌症复发机率。

韓國網紅不節食勁減26磅 秘傳4招給你

  减磅,吃饭次序是重点之一! 不用节食但能瘦,试问哪一位女士不心动?南韩身材姣好的网红Rara,原本以往体重达到136磅,相对于其高挑身材,虽然不算很肥,但她在激减26磅后,加上做运动塑身,现时的优美身体线条让她好像变了另一个人,非常吸引。以为她靠饿肚子成功瘦身?答案相信令一众女士惊喜!Rara透露完全不节食,但严格遵守以下4招,就能轻松同肥肉讲拜拜。 ●少油少盐多菜 每一餐都紧记“蔬菜宁可多不可少”,而且尽量以少油少盐,也可选择只撒胡椒粉调味,避免食材过度烹饪,以保留食材的原有营养,总之愈简单愈好。Rara常吃菜色除了多蔬菜,也以鸡胸肉为主,能吸收蛋白质又没有太多脂肪,她也以杂粮吐司作为主食,或以糙米饭取代白米饭。     ●淀粉类留到最后吃 大多数人用餐时一口饭、一口菜,但Rara没有减少三餐的份量,只是改变了进食的次序,她先吃蔬菜、肉类,最后才吃淀粉类。这样的进食次序,较早产生饱足感,有助减少摄取过多碳水化合物。   ●吃完饭动动身 如果大家用餐后喜欢坐着休息,那么是时候改变这习惯了。饭后的半小时至一小时内,稍为活动一下身体,能令餐后血糖降至22%,有利减肥,尤其在饮食较丰富的晚餐时段。   ●拒绝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绝对是减肥克星,因此,Rara不喝含糖饮料,完全以黑咖啡和水代替。大家应按照个人体重去计算每日饮水量,例如50kg的成年人(本人体重x30毫升),要喝约1.5公升水才足够,切忌过多或过少,都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图片:Rara IG) 综合报道

美國老頭靠5元狗用驅蟲葯治癒癌症 真的靠譜嗎?

最近,有很多癌症患者从网上或宠物店购买兽用驱虫药芬苯达唑片服用,希望达到抗癌效果。这些患者选择用“狗药”抗癌的勇气,来自美国一个名为Joe Tippens的老头儿。 Joe在2017年不幸被诊断出患有晚期肺癌,并且已经多处转移了。医生让他回家安排后事。 绝望之下的他在网上搜寻信息的时候,遇到一位兽医。兽医说他认识的一个癌症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极其普通的狗用打虫药的抗癌性,并且做了不少的实验。实验显示,这种药可能具有抗癌效果。 凑巧的是,那个科学家自己患上了晚期癌症,于是他以身试药,结果几个月后,肿瘤奇迹般地消失了。于是这位兽医也建议Joe尝试那种每周只花5美元的狗用打虫药,“死马当活马医”。 Joe接受了这个建议,吃药几个月后复查发现肿瘤神奇地消失了,到2018年再次复查的时候,肿瘤已经完全找不到了。他被治愈了! 狗用驱虫药,真的能抗癌吗? 一、该患者在吃狗用打虫药时,还在参加正规医院的新型抗癌药的临床试验,即便他真的被治愈了,现有阶段也无法断定到底是哪种药起了作用,亦或是自愈了 首先,这是一则新闻报道,最初的来源是当地的电视新闻。因为新闻不是专业的学术论文,所以有价值的医学信息非常少。比如,Joe的肿瘤是否真的消失了?是完全消失,从此不再反复了吗?仅凭新闻是没法判断的。 第二,这则新闻恰恰对一个关键事实做了轻描淡写的处理,进一步阻碍了读者对真相的探究。原来Joe在吃这个狗用打虫药的时候,已经开始并持续接受了美国顶级医院——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个新型抗癌药的临床试验。 那么,如果他的肿瘤真的消失了,究竟是这个打虫药起的作用,还是这个临床试验的新药起的作用呢?也无从知晓。 第三,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两种药都没有起作用,肿瘤消失另有原因呢?有的。 临床上偶尔会出现晚期肿瘤患者的肿瘤神奇地变小,甚至不治自愈的古怪现象。各种医学专业杂志都有这样的个案报道。但Joe属于这种情况吗?新闻报道是无法提供答案的。 所以,Joe的肿瘤消失到底是因为诊断一开始就不准确,还是神奇地不治而愈,是狗用打虫药的效果,还是新的临床试验药物的作用,都无法简单地判断。 新闻报道草率地将患者的临床改善归功于打虫药,实在是太不严谨了。好在当地的医学机构对此表示了兴趣,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或者证伪这个便宜的狗用打虫药的抗癌效果。 二、狗用打虫药芬苯达唑的抗癌性目前还没有可靠证据证实,即便已经做了一些实验,也没有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这个狗用打虫药有没有可能具有抗癌效果呢? 有可能。 这个药叫芬苯达唑(Fenbendazole),是用来治疗动物肠道寄生虫病的。搜索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可以查到两篇用芬苯达唑尝试治疗人类肿瘤的论文。 一篇来自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发表于2008年的《实验室动物学》杂志。实验显示,芬苯达唑加上维生素补充剂,有抑制人类肿瘤细胞在实验小鼠体内生长的作用。 另一篇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发表在2012年的《美国实验室动物学》杂志上。可惜这个实验显示芬苯达唑并没有抗肿瘤效果。 其余还有一些前期的实验室细胞实验,也多多少少有一些提示芬苯达唑可能有抗癌性。但总结起来,芬苯达唑的抗癌性目前还没有可靠证据证实,无法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三、某些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细胞能耐受极端恶劣的生理环境而生存,这与肠道寄生虫的特性类似,为打虫药可能具有抗癌作用可供了一种可能 既然谈到了狗用打虫药,那么扩大一下,打虫药这一类药物有没有可能具有抗癌性呢? 这个问题恰是笔者在日本读博士期间参与过的实验之一,所以比较了解。笔者的授业恩师——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的前所长江角博士,是这个假说的原创人。 这个假说来自于一个偶然的实验。实验无意发现,有一些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细胞能耐受极端恶劣的生理环境而生存。一般情况下,把癌细胞培养于极端缺乏营养素的培养液中,癌细胞大多会很快死亡。但是惊人的是,一些恶性度很高的,比如胰腺癌、肺癌、大肠癌的癌细胞,如果同时不给它们供氧,它们居然能神奇地逆转,生存时间大幅延长。比如,在极端缺乏营养素近似于水的培养液中,如果同时缺氧,这些癌细胞居然能存活长达1周的时间。这显示了癌细胞惊人的生存能力。江角博士将这个现象称为“耐受贫寒简朴的生活” (austeriry)。癌细胞显示了非同寻常的“耐受贫寒”(anti-austerity)的能力。 这跟肠道寄生虫有些类似。寄生虫往往能在营养缺乏的时候,改变自身代谢,蛰伏起来,收缩消耗,直到新的营养来到,就再次复活,疯狂生长。 既然癌细胞在这一点上与寄生虫有些类似,打虫药针对的正是寄生虫的这一特性,那打虫药有没有抗击癌细胞的这种“耐受贫寒简朴的生活”的能力呢? 早期的实验室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都显示了这个可能。抗寄生虫药在小鼠身上出现了抗癌效果。这个新闻中的芬苯达唑是否正是通过这个特性而起作用的呢?目前还不得而知,还需要后续的实验观察来证实或证伪,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四、新闻里的个案对于普通患者没有参考价值,患者千万不要学报道里的人物胡乱吃药 那么说了以上这么多,是不是意味着晚期癌症患者可以自己学Joe吃狗用打虫药,以求“神迹”的降临呢? 当然不是。看过那条新闻的患者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更不要学Joe吃兽药。 因为别看科学家们做实验发现了不少可能性,其实那跟临床还距离十万八千里呢。 也别看新闻报道里Joe如何如何,实际上Joe的肿瘤是否真的消失不再复发,不得而知;即便他的肿瘤消失了,是否是狗用打虫药的作用,也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他同时参加了顶级医院的抗癌新药临床试验。 所以,患者千万不要随意模仿新闻里的个案,毕竟吃药不是儿戏,任何药物都有各种或轻或重的副作用。若是胡乱吃药,那可真是以身犯险,不但很可能没有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反倒有可能使病情恶化,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所谓的绝境之下的“死马当活马医”,不是鼓励患者自己选择药物,或者信任所谓的民间偏方,以身试药。作为最后手段的实验性治疗,更应该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做的药物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用的是药效未知的药物,但这些药物都是经过前期正规系统的细胞实验、动物实验、毒性实验等等许多前期的实验之后,再用到人体临床试验中。正规的临床试验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把控,有专业医学伦理机构监督,风险和收益都会透明化,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的生命权益,即便最终无效,起码也不会加速死亡。 总之,大家阅读医疗新闻要理性,治病就医就更要理性。切不可道听途说,轻率尝试。 来源 较真

這樣洗碗等於吃毒?5大洗碗誤區,太多家庭中招

一项关于美国人家务调查显示,22%的美国人把洗碗视为自己最讨厌的家务活,79%的非单身女性和70%的非单身男性认为:回到家如果看到水槽里全是脏碗,心情会整个垮掉。 不想洗碗的理由千变万化, 不想洗碗的心却一如既往, 能拖则拖…… 但是一则关于“4小时不洗碗等于吃毒”的传闻, 让众多的“泡碗一族”心生忧虑, 事实真如传闻那么吓人吗? 这样洗碗等于吃毒?5大洗碗误区,太多家庭中招 4小时不洗碗=吃毒? 这种说法的依据主要有两点:其一,细菌在进入新环境后,1-4小时为适应期,繁殖较慢,而4小时后,细菌进入快速繁殖期。 其二,碗里留有的丰富油脂等为细菌的滋生、繁殖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营养,像常见的如变形杆菌、沙氏门菌等易导致肠道疾病的微生物,就很容易在泡碗环境中滋生。 有理有据,值得信服? 但其实也有漏洞…… 这样洗碗等于吃毒?5大洗碗误区,太多家庭中招 首先,致病菌需要达到一定数量才会造成中毒感染的危害。 我们在洗碗时,除了用清水冲洗等,还会使用洗洁精等清洁用品,这些清洁用品一般都有一定的杀菌功能,能帮助杀灭一定的细菌,致病菌达不到一定量,人体又有比较强大的免疫力,也就不容易引发中毒感染。 其次,并不是细菌就一定有危害。 细菌也分类,像变形杆菌就属于无害菌,而像沙氏门菌虽会在泡碗的过程中产生,但速度较慢,因其最适繁殖温度是37℃,换句话说,自来水并不是优良的繁殖生长环境。 这样洗碗等于吃毒?5大洗碗误区,太多家庭中招 由此可见, 4小时不洗碗等于“吃毒”并不完全可信。 但这并不是说囤积碗是好事, 有害菌滋生太多或是清洁不彻底, 还是会“病从口入”, 建议吃完饭后及时清洗碗。 这样洗碗等于吃毒?5大洗碗误区,太多家庭中招 常见的5大洗碗误区 洗碗 其实也讲究方法 除了洗碗时间要注意 正确的清洗方式也很重要 切勿越洗越脏 这样洗碗等于吃毒?5大洗碗误区,太多家庭中招 1 饭后堆叠碗 很多人喜欢吃完饭后,把餐盘、饭碗都堆叠在一起。但这样做会使碗的内外两面都沾上油,不仅会增加洗涮工作量,还可能发生交叉感染。 吃完饭后,将没油的碗碟和有油的分开放,先刷没油的,后刷有油的;另外,盛生肉的碗要与盛熟食、果蔬的碗盘分开洗;碗底记得也要清洗。 如果碗筷上油污很重,可以在洗前用厨房纸先擦掉油,再用温水清洗。 这样洗碗等于吃毒?5大洗碗误区,太多家庭中招 2 洗洁精不稀释 有些人习惯直接将洗洁精倒在盘子上或洗碗布上洗,但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洗洁精用量超标,残留难以彻底清洗干净。 长期以往,有毒的化学物质堆积,有可能会影响肝脏等的正常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 洗碗前可先在半碗温水中加几滴洗洁精稀释(温水能提高清洁剂中分解酶的效率),每次用洗碗布蘸取少量刷洗即可。 3 洗碗布不干净 据中华预防医学会曾发布的《中国家庭厨房卫生调查白皮书》显示,抹布中不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等19种条件致病菌! 首先,抹布上面的微生物可能再次污染餐具,再通过餐具进入人体,引发相关疾病。 其次,一些家庭很久都不消毒或更换抹布,用得越久,其细菌就越多。台湾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的数据也曾显示,一条全新的抹布在家中使用一周后,细菌数量可高达22亿。 以颜色区分抹布用途,专布专用,避免交叉感染;每次用完抹布都应挂在通风处自然晾干;最好每天将抹布煮沸消毒10分钟,两个星期左右更换一次。 这样洗碗等于吃毒?5大洗碗误区,太多家庭中招 4 洗后不控水或者用抹布擦干 很多人洗完碗筷就直接摞在一起,放入碗柜里了,这样不但为细菌等微生物提供了繁殖场所,而且一些铁制用品若是不沥干水分,会造成表面生锈,缩短使用寿命。 洗完后先放在沥水架晾干,怕生锈的铁锅等器具用厨房纸巾擦干,然后再分类收纳。 5 碗筷长期不消毒 洗好碗之后,记得把碗筷放入消毒碗柜消毒,如果没有消毒碗柜,可以煮一大锅水把洗干净的碗筷放进去煮10分钟,消毒作用也不错。 小贴士:开水烫碗没有消毒作用,只能起到清洁作用。 高温杀菌消毒要看时间。要杀死碗筷上那些会引起胃肠道疾病的细菌,必须得将碗筷放进100℃高温的水里,浸泡1~3分钟,或者放进80℃的水里加热10分钟,才能达成目的。有需要时,及时更换餐具,特别是竹制筷子。 来源:人民日报 图片Pixabay

胃癌為何偏愛中國人?這4點是主因!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数据,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粗略估算,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有近50万人,相当于每天有近1400人。 而对比其他数据,欧美国家胃癌患者加起来甚至都不足中国一个国家胃癌人数多。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东南亚地区是胃癌高发区,中国、日本、韩国3个国家的胃癌总人数约占全球的70%左右,而其他地区加起来仅占约30%。 胃癌为何偏爱中国人 这4点是主因 胃癌为什么会更加“偏爱”中国人呢?究其原因,与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2019年4月发布在中国消化杂志上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专家共识》指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中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Hp相关性消化不良,1% 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MALT淋巴瘤)。 虽然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或并发症,但所有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同时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因此感染在肠型胃癌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2.国人爱吃烧烤、熏制食品 重庆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孙浩2017年8月11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胃癌是典型的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 大家熟知的烧烤、油炸类食品能诱发癌症。孙主任表示,在临床中,他们发现30岁到40岁的胃癌患者中,过半的人都爱吃烧烤或麻辣烫。尤其是有些地区的人们口味重,喜欢吃烧烤,但食物经过烧烤或烟熏后,容易产生如3-4苯并芘和环芳烃类物质,这些都是明确的致癌原。 3.国人喜爱高盐、腌制食物 除了烧烤,高盐饮食也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是,每人每天的盐摄取量为6克,超过了这个量,就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而高盐饮食对胃的伤害,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2011年10月14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做出了解释,食盐的高渗透压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害,出现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坏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同时还能使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易受攻击。 最关键的是高盐食物含大量的硝酸盐,它在胃内被还原菌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具有很强的致癌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 4.国人爱喝高浓度白酒 喝酒很伤胃,还易引起胃出血。而且喝酒并没有所谓的“小酌怡情”。2018年8月,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文指出:喝酒直接导致了全球280万人的死亡,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 预防胃癌,这项检查不能少 对于胃癌的预防,首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不饮酒,少吃辛辣、高盐、烧烤等重口味食物,减轻胃肠负担。除了日常饮食需要注意以外,发现早期胃部疾病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胃镜检查。 晚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不及20%,而90%的早期胃癌是可以治愈的。令人痛心的是,我国90%的胃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通过胃镜筛查,胃癌其实是可以预防的。目前,我国的胃癌筛查做得远远不够。 所以,只要是高危人群,都建议定期检查,根据《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符合下列第1条和2~6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病人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来源:生命时报 图片Pixabay